關於春節的來歷介紹
中國是一個很傳統文化的國家,那麼對於節日也是很傳統的,保持幾百年不變的傳統文化精神。下面是由聘才網小編準備的一些關於關於春節的來歷介紹,歡迎閱讀與借鑑。
關於春節的來歷介紹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裡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春節是中國人民非常重要的一個節日也是屬於一個傳統風水因為涉及到一些拜神,祭祖的活動。它就像是國外的聖誕節,平安夜一樣。對於中國人民春節是十分重要的。每年都有幾億人為了回家過春節,與家人團聚。不惜從不同的地方回到家中。而春節也是有著好幾千年的歷史了。比起聖誕節那是非常的久遠了。而且關於春節的來歷還有一段神話故事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春節的來歷和習俗。瞭解中國文化就的從瞭解春節的風俗習慣開始。
春節的來歷
春節也叫做“過年”它是更具中國古代的日曆發展而來的,人們覺得幸苦勞作了一年,在新年的最後一天和第二年的第一天應該好好的享受一下,讓這年好好的結束,寓意來年有一個好兆頭。慢慢的春節就成為了我們國家重要的節日了。從古到今春節已經有了好幾千年的歷史了。
春節的故事
春節也叫做“過年”,根據傳說,在古代“年”是一種怪獸,異常兇猛。每到除夕這天就到處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天上的神仙覺得這樣不好,於是就透過夢境告訴了人們如何對付年獸的方法,於是人們就在除夕那天在自家門前鐵紅色窗花,放煙花,貼大紅色對聯、門神,年獸看見了過後十分的害怕。從此過後每到除夕人們就這樣,年獸再也沒有騷擾過人們。慢慢的就演變為了中國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風俗習慣
春節的風俗習慣非常非常的多,下面我簡單的說一下。具體要體驗一次就知道了。下面是按照順序來講解的。
貼春聯:在除夕那天,家家戶戶都把舊的門神和對聯清除,讓後換上新的對聯和門神。這樣寓意辭舊迎新。
放鞭炮:放鞭炮這個環節是從除夕就要放到年初。大概是年初五左右,每個地方每家每戶都不一樣的。在祭祖的時候要放。
放鞭炮祭祖拜神:在新年的最後一天,需要好吃好喝的給祖先還有神仙祭祀,祈求來年有個好收成。
放鞭炮團年飯和年夜飯:一家人開開心心的在一起吃一個豐盛的一頓大餐。大餐裡面魚是不能少的,還要有香腸。
放鞭炮春節第一天:春節第一天,第一頓早飯一家人要在一起吃湯圓(寓意團團圓圓)吃餃子、吃米線、香腸等等而且大人還會給小孩發紅包,這就是所謂的“壓歲錢”。然後一家人在去祭拜死去的祖先們。祈求祖先的保佑。
放鞭炮春節第二天:春節第二天要走親訪友,一大家族的人在一起聚餐。和氣融融的,非常熱鬧。當然有些也地方也是第三天才走親訪友的。這就叫做拜年。而在拜年的時候晚輩也能得到壓歲錢。
放鞭炮春節傳統舞獅:在不同的地方,例如廣東的春節就還要舞獅。
放鞭炮貼窗花:在東北地區,除夕那天會在自己家房子的穿上貼上窗花。而且也會咋在家裡掛上年畫。
(春節注意事項:在春節那天是嚴禁還錢、要賬、打掃衛生等等的)
總結:春節的來歷和習俗大致就有這麼多,畢竟每個地方春節的風俗習慣都回有一定的不同。看完這些春節的來歷和習俗事不是感覺中國的小孩好幸福啊,能得到很多很多的壓歲錢。其實春節的習俗在每個地方都回有每個地方的一些不同,但是大致就這麼多。關於春節的習俗如果你是外國友人那麼我推薦你來試試,畢竟看得再好,學得在好也沒有試一試來的徹底,中國人民是非常熱情好客的,特別是農村人民更是質樸熱情讓你感受到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