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優質課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優質課

教學目標:

1、讓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詩歌內容:景、理、情

2、引領學生在品讀中鑑賞美景,體悟哲理和情感,提高鑑賞、表達能力

3、讓學生在賞析過程中,學習置身詩境,緣景明情,比較鑑賞等欣賞詩歌的方法

教學重點:

1、展開聯想和想象,進入詩歌意境,鑑賞景物美

2、緣景明情,品悟詩歌哲理和體悟詩歌感情

教學難點:景、理、情的賞析

教學方法:

1、多媒體

2、誦讀賞析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匯入新課 ,激發興趣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無論是浪跡天涯的遊子,還是空待閨中的思婦;抑或是征戰沙場的將士人們抬頭望月,總是心有感慨,或傾注愛恨,或寄託悲歡因而浩瀚的詩海中從來不乏優美的寫月詩篇

(老師引導學生自由背誦寫月名句)

在眾多吟誦明月的詩歌中,有一篇被人稱為“孤篇蓋全唐”,那就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這節課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

二、自讀詩文,整體感知

思考:這首詩題為春江花月夜,作者具體寫了哪些內容?

學生邊讀邊把握詩歌的內容

教師引導學生初步把握詩的主要內容: 月下美景,月下哲理,月下情思

三、賞析美景、把握情感

(一)賞析美景

1、要求:學生範讀,其他學生劃出寫景的句子,並找出所寫景物

明確:春江、明月、花林、流霜、白沙、江天

2、 運用聯想和想象,置身詩境,再現畫面

教師點評,總結學生結論,描繪畫面

學生齊讀,再次感受月下美景

3、概括景物特點

月夜特點:幽美、朦朧、靜謐、澄澈、空靈

4、方法指導:

鑑賞寫景詩,不僅要捕捉畫面,感悟美景,還要了解把握景物特點,把握詩人情思

(二)、品悟月下哲理

1、提出思考:面對美景,作者有怎樣的感慨?

明確:作者獨立江畔,看到那輪孤月,引發了對宇宙人生的思索

2、探究研討

古往今來,不少文人在面對美好河山,優美風光時都會思考宇宙與人生

(老師補充資料:曹植:天地無終極,人命若朝霜

劉希夷: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蘇軾: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

張若虛: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學生討論交流,比較前三位與張若虛對宇宙人生思考的異同

明確:

相同:感慨宇宙永恆

不同:前三位感慨人生短暫,但張若虛禮讚人類生生不息,生命永恆

3、誦讀詩文

4、方法指導:緣景明情,比較鑑賞

(三)體悟月下情思

1、解讀詩歌情感

方法指導:緣景明情

明確:作者看到孤獨的明月,待人的明月以及漂浮不定的白雲,因而想到人間相思的遊子思婦

2賞析遊子思婦的情思

方法指導:找到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的句子,體悟情感

學生自讀,討論交流,自由發言

明確:

思婦:離愁牽掛,遊子:寂寞思歸

3、探究情景交融的藝術特點

把握月與情的關係,

遊子思婦:睹月思人,借月抒懷

4、解讀明月意象

拓展:中國人的明月情結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總結月亮意象的含義:思歸懷人,離愁別恨

5、反覆吟誦,在讀中再次感受遊子思婦相思

學生選擇讀寫遊子或者思婦的詩句

教師點評

齊讀,感受相思

四、鑑賞小結

全詩以月為線索,將月與江、月與花、月與夜、月與人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春江花月夜大自然美景的讚美,對永恆的宇宙人生哲理的思索以及對人間至真至純的愛情的謳歌,意境清新邈遠

五、美讀詩文

分析詩歌之後,學生對這首詩在景,理,情三部分的感情變化有很明確的把握教師引導他們感受詩歌跌宕起伏的音樂美就順理成章

教師範讀

學生再自讀揣摩

六、課堂總結

她是朦朧的美,悲傷而輕盈;她是清純的美,寧靜而空靈;她是跨越時空的感動,她是穿透千年的哲思,她就是《春江花月夜》

七、作業佈置

自讀,背誦全詩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優質課]相關文章:

1.《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優質課

2.《春江花月夜》課堂實錄及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