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冬至節

冬至應該說什麼

冬至應該說什麼

冬至應該說什麼

冬至是農曆中的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它代表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就要來到,大家都知道“冬煉三九”,這個九就是從冬至這一天開始算起,每過九天,就是一九(三九歌:一九二九手搓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可以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老牛地裡走)。過了五九就“立春”了,俗話說“春打六九頭”,就是說六九的第一天就是“立春”。

在這一天,太陽直射在南半球,故而在北半球的我們這兒的白天時間最短,夜晚時間最長。冬至過後,陽氣就會慢慢回升,日子也一天一天的長了(“過完冬至,一天長一繩子”)。

我們中國人的傳統節日大都和吃有關,這一天我們要吃餃子,這個吃餃子也是有來歷的。

醫學鉅著《傷寒雜病論》作者“醫聖”張仲景,在東漢末年曾任湖南長沙太守,他在任期間,坐堂府衙為老百姓們看病,得到了老百姓們的好評和擁護,遭到了同事們的嫉妒,就經常在上官面前數落他的不是。

張仲景由此下定決心,辭官專心研究醫學,要回到他的家鄉河南南陽。他一路步行,正趕上冬天,大雪紛飛,天寒地凍。他看到許多老百姓都凍壞了耳朵(東漢末年,國家動盪不安,最苦的還是老百姓呀),就研製一個可以吃的藥方“嬌耳湯”。

“嬌耳湯”就是現在餃子的原形,是把羊肉,辣椒和一些可以祛寒的藥物放在鍋裡煮熟後,再用麵皮把它們包成耳朵的形狀,放在鍋中把麵皮煮熟後就可以吃了。當時人們把它叫作“扁食”。人們吃了扁食後,身上暖和,手足生熱,雙耳也不會被凍壞了。

無巧不巧的是,後來張仲景也是在冬至的這一天裡去世的',人們為了紀念張仲景,就把冬至吃餃子作為冬至的一個風俗傳統保留了下來。

時間長了,慢慢的人們只知道冬至要吃餃子,卻把張仲景給忘了,以至於現在的河南南陽人還有不知道這一來歷的。所以我們在冬至這一天在吃餃子時,一定要對我們的下一代多講講張仲景的事,多講講我們的傳統習俗,不要讓他們忘了以前,不要讓他們忘了我們的優良傳統,更不要讓他們忘了我們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