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面試

復旦大學自主招生面試

復旦大學自主招生面試

為什麼要參加復旦“千分考”?

魏大龍是山東籍的考生,2006年透過自主招生選拔如願以償進入復旦大學的法學院就讀。回憶起高中,他覺得自己的生活狀態比較簡單,但是興趣愛好挺多,知識面也比較廣泛。他當時選讀的科目是“物理”,但在學校歷史人文方面的知識方競賽中總能名列前茅。得知復旦的自主招生考試方案時,他便毅然決定參加。

之所以能如此果斷,魏大龍認為,首先是因為復旦“千分考”的考核方式跟自己的學習情況比較符合。因為他各門功課成績比較平均,沒有明顯的短板也沒有很拔尖的科目,而復旦自主招生選拔恰恰對綜合性知識面的要求是比較高。“復旦‘千分考’11門大綜合的考核方式,比起高考三加一的考核方式更能體現出我的優勢。”他說。

其次,復旦自主招生選拔是按大類招生然後進行二次專業分配的,魏大龍覺得這比自己在高考填報志願時直接挑戰復旦的高分專業更有把握,因為高考填報志願時畢竟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作出一定妥協,而參加復旦的自主招生很大程度上能避免被調劑到不喜歡專業的可能性。

另外,他覺得當時參加復旦自主招生選拔心態很輕鬆,並沒有佔用很多的高考複習時間和精力。“當時是復旦第一年進行大規模自主招生,沒人知道考什麼怎麼選,也就無需過多準備,這對於當年的我們來說不參加白不參加!”魏大龍打趣道。

他還表示,其實‘千分考’的臨時突擊空間是很有限的,當年考試形式是500道題總分1000分,比如一道高難度奧數題是2分,一個大綱外英語詞彙是2分,可能你碰巧知道某本小說裡面主人公的名字也是2分。“這種考核方式重在考查學生平時對綜合知識的積累程度,所以我當年是兩眼一抹黑就參加考試了,並沒有太

在每年的自主招生考試中,考生存在的最多的問題是什麼?這些問題對考生來講,怎樣解決呢?有沒有對今年考生有所借鑑的地方呢?

被採訪人:蘭州大學招辦主任張穩剛

經驗語錄:

筆試--重在知識儲備, 無需特別準備;面試--掌握主動權,爭取不等專家提問

自主招生考試包括筆試和麵試。根據我校往年的自主招生考試情況而言,在考試過程中,考生暴露最多的問題是:

1.面試時緊張,可能平時只顧埋頭讀書,和老師、同學交往少,很多事情由家長代勞,而導致考生交際能力弱,考試時與考官交流不夠順暢。

2.對自己申報的材料細節瞭解不夠。很多考生的申報材料都是由父母和老師代勞,導致考生對自己申報的材料瞭解不夠,甚至連回答與自己材料相關問題都有困難。

3.對自己的特長相關知識瞭解不夠。比如有的學生在電腦程式設計方面比較有特長,實際操作能力也還可以,但是被問及自己關於電腦程式設計將來的發展等問題時,卻答不上來,原因就在於考生對自己特長的相關知識瞭解不夠多,鑽研不夠深。

4.對社會關注程度不夠。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地方,而人才的含義除了包括他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外,還要看這個人是否有一定的社會責任感。而目前的高三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從小被父母嬌慣著,缺乏對他人、對社會的關愛。一個缺乏社會責任感的人,大學也是不會要的。

5.課外知識欠缺,知識面不寬。很多考生為了應付高考,成天把自己埋在與高考相關的教科書或者參考資料裡,對其他書籍或者其他領域的知識不甚瞭解。自主招生考試的範圍很寬,天文地理都可能考到,這種考試不像高考有考綱,自主招生是沒有考試範圍的`,考查的就是考生的綜合素質、特長以及其他相關能力。

6.談問題放不開,思路受限嚴重。很多考生在參加自主招生考試尤其是面試時,就像準備高考作文一樣,試圖根據背的範文去套句子。這樣的面試,給考官的第一印象就是思路太窄,看問題的角度太小,這樣的考試狀態又怎麼可能得到考官的青睞呢?

針對以上的問題,提出幾點建議給各位考生參考一下:

自主招生考試的筆試和高考試題相比,難度更大,更需要考生有比較紮實的學習功底和靈活的解題思路。大部分院校均會根據自己的培養要求,考查考生的知識儲備和對基本知識的掌握程度。全國70多所自主招生試點院校,各有千秋。對某一高校自主招生有興趣的考生只需提前透過該校的網站或電話諮詢瞭解此高校的考查內容、考查方式即可,而不能以衝擊或影響自己正常的高考複習計劃為代價全力以赴備戰數家自主招生院校。畢竟獲得自主招生資格之後,絕大部分考生還是要以高考成績的高低接受招生院校的最終錄取。

面試內容更加靈活多樣,個別高校已不再對考生筆試,直接根據考生申請材料確定進入面試的合格考生名單。面試主要考查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反應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興趣愛好及知識面拓展情況等。

一般而言,面試內容無標準答案,面試提的問題,多數都留有很大的自由發揮空間,這顯然不可能有什麼標準答案。考生回答得對與錯並不是考查的重點,主要考查的是考生的綜合素質,如思想品德、思維方式、邏輯能力、對社會的觀察與思考、學習研究潛力、社會組織能力以及專長特長等方面,對這些方面的評判標準本來也是多元化的,專家組會根據實際情況來判斷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可塑性。所以,考生中規中矩的答案一般只打中檔分;考生答得不一定正確,但能表現出自己獨立思考、獨到眼光的,往往會打高分。

面試時間一般不會太長,短則10分鐘,長則半小時。每位專家老師手頭均有參加面試考生的背景材料(主要是考生申報的有關材料),會根據考生所報內容展開提問。需注意的是:不要緊張,從容應對;事先應對自己申報的材料瞭如指掌,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其次,老師肯定會就考生的興趣、獲獎情況以及相關學科知識的儲備,尤其是特長方面的情況進行提問等等。考生應事先對自己特長和興趣相關的知識進行一定的儲備,平時要多關注社會的重大問題,多讀課外書及對某些文學作品的評價等等;再次,專家老師還可能會考查考生對申報院校的瞭解程度,考生不妨事先大致上網瞭解一下自己所報的院校情況。

總之,對自主招生考試,我的個人看法主要是:平時多積累,包括課內外知識、社會生活、社會閱歷等等;不要專門去準備這一考試,平心靜氣地與老師面對面交流,掌握主動權,爭取能引導專家的提問。

多針對性的備戰。”他說。

如何巧妙應對面試?

回憶2006年參加復旦自主招生選拔的過程,魏大龍覺得“千分考”的成績在總分中的權重並不高,而面試表現對總成績的影響更大。這也即是2006年的復旦自主招生出臺被稱為“破冰之舉”的原因所在。

說到面試經驗,魏大龍覺得參考價值不是很大:“面試看運氣,會有很多組面試官,問題各不相同,考生個人的情況也各不相同,並且每年面試官興趣點也會調整。”儘管如此,魏大龍還是敏銳地思考領悟出了一些面試技巧。

他說,當年參加的復旦自主選拔面試需要分別面對五個面試官,每個人聊十五分鐘。因此,要把充分握住這十五分鐘的交流,讓面試官對考生有全面深入的瞭解。

“我當時的想法是,一方面,面試官要按照預設的提綱連篇累牘地問太多問題是來不及的,我應該有意地透過一個問題的回答引導面試官問另一個問題,這樣才能彼此間的面試交流更流暢;另一方面除了極個別的數學、物理等題目,其他問題不會有唯一固定的答案,回答準不準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回答中怎樣充分體現出自己的知識與素質水平。”魏大龍說道,“把握這兩點就可以有目的地回答面試官提出的問題,主動將談話引導至你想說的、預先準備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