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以前,我看書時,有一些成語的意思一直很不明白,一直想知道是什麼意思,於是,我便根據不懂得成語,查出了它的意思。
二、調查方法
查閱有關書籍、報紙,上網瀏覽,問家長,簡單瞭解了一些成語的來歷。還找了一些成語和意思。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1、安居樂業: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勞動。
2、安然無恙:原指人平安沒有疾病。現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損害。
3、按兵不動:使軍隊暫不行動。現也比喻暫不開展工作。
4、安如泰山:形容象泰山一樣穩固,不可動搖。
5、安然無恙:原指人平安沒有疾病。現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損害。
6、哀痛欲絕:傷心得要死。形容悲痛到了極點。
四、結論
成語,是語言中經過長期使用、錘鍊而形成的固定短語,充分體現了漢語的博大精深。它是比詞大而語法功能又相當於詞的語言單位。成語是表示一般概念的固定片語或句子,絕大部分是由四個字組成的。
透過查資料,我知道了成語的特點:①結構的相對定型性。②意義的整體性。③時間和空間的習用性。④形成的歷史性。⑤內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成語的`來源:①歷史故事。②寓言故事。③神話或其他傳說。④古典文學作品。
成語有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相承沿用下來的,在用詞方面往往不同於現代漢語。其中有古書上的成句,也有從古人文章中壓縮而成的片語,還有來自人民口裡常說的習用語。有些意義從字面上可以理解,有些從字面上就不易理解,特別是典故性的。如、“虎踞龍蟠”、“東山再起”、“草木皆兵”之類,在漢語成語裡佔有一定的比例。漢語歷史悠久,成語特別多,這也是漢語的一個特點。
成語是一種現成的話,跟習用語、諺語相近,但是也略有區別。最主要的一點是習用語和諺語是口語性質的,成語大都出自書面,屬於文語性質的。其次在語言形式上,成語幾乎都是約定俗成的四字結構,字面不能隨意更換,而習用語和諺語總是鬆散一些,可多可少,不限於四個字。例如“快刀斬亂麻”、“九牛二虎之力”、“驢唇不對馬嘴”、“前怕狼,後怕虎”,這是常說的習用語;“百聞不如一見”、“真金不怕火煉”、“有志者事竟成”、“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是一些經驗之談,表示一個完整的意思,屬於諺語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