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文讀後感1500字
經典著作中蘊藏著文明的精髓,傳統的啟蒙讀物流淌著智慧的血液。從古代走來在現代重新綻放光彩。
先來講講我當初是如何選擇這本書的。考入藝術院校的我們,雖然都聰明,機靈,但我想應該沒有幾個是對書本,古文化,傳統的思想教育感興趣,也是我們缺少了一種古人的唯美,但我們身邊又不乏有同學,朋友,親人能將這些倒背如流。我的姨媽即從事的幼教事業,2000年創辦了一所如今知名晉南大地的幼兒園,她對孩子們的教育便是古今結合,從古閱今,除唐詩之外也經常從一些古文中提取育人的詞句,告訴他們做人的道理,用形象的動畫,動聽的故事,給孩子們帶來了很多中國古文化的美好印象,《弟子規》《三字經》《百家姓》小朋友們不僅明白其中的道理,背誦起來更是令人驚歎,當聽到他們驕傲的背誦時,自己便在心裡羨慕,後悔,後悔年幼時的自己沒有多學多得。如今選擇這本書不僅是想要補回當初自己所不知不記的中國文化,也是對自己祖國古今的嚮往,熟知那些歷經千百年風霜雨雪流傳至今的中國經典。想必對自己的成長以及專業學習的進步有很大幫助。
經過這些天的閱讀,現在就讓我來講述一些自己從中得到的啟示。《三字經》囊括了中華五千年文明發展,朝代更迭,人際交往,史地天文,倫理道德,理想信仰等,相信很多同學同我一樣,最關心的便是人際交往,感觸最多的便是追尋理想途中的坎坷。書中說朋友相處應該相互講信用。父子間要注重相互的恩情,如果曾經的我一切順其自然,那麼現在的我學會了以誠相待以及把握機會,進步是相互的,我願意完善自我,建立大家的信任。《百家姓》不用說,四言韻文,便於誦讀,雅俗共賞,其中的形式來歷,宗祖溯源,體現著中國人對宗脈及血緣的強烈認同感。其他的不多說,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書中對我的本姓“張”氏的講解——張姓出自黃帝,相傳是皇帝的第五子揮的後代。揮發明瞭弓箭,因此被皇帝任命為弓正(官名),弓正同時也叫弓長,兩個字和在一起,就是“張”字。這就是張姓的'最早由來。春秋時期,又有一個晉國貴族,名叫解張。他的後代,用他的名作姓,從此也姓張。漢代道教盛行,道教自稱源於黃帝而流行“皇帝賜姓張氏”的說法,於是張姓的人數逐漸增多。曾經只知道我們張家是大姓,不管到哪都有本家的兄弟姐妹,現在瞭解其由來,也真令人驚奇。中國文化確實精彩,單從《百家姓》也讓我長進不少。《千字文》對於它我便不是非常瞭解了,本書的前言部分對它是這樣概括的——其短句奇文,構思巧妙,寓意於理;天文,地理,農業,氣象,礦產,歷史,修養內容均涉在內,其優美的文筆,華麗的辭藻,獲得了流傳千古的稱讚。由於假期活動多,我對此文也並沒有多做閱讀,大致過眼後,我覺得此文更像是中國古文的“十萬個為什麼?”對天文,地理的解讀也是如此的精準,有時間,我也一定繼續閱讀。
讀完如此經典的著作,我已不知道該如何作評價,我的語言已經不敢在這些中國古代蒙學著作的代表上隨意感慨了,我將引用本書前言部分對它的定位,再次帶領大家品讀此書——當起點被定在另一個高度,閱讀被賦予另一種樂趣時,視界自然延展為世界。或啟蒙養正或教習禮儀,或啟迪智慧或詮釋哲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為人處世之道,透過一個個富涵哲理的小故事娓娓道來,輕鬆收穫。翻閱本書,即可登臨新的高度,接受文學知識的培養和薰陶,也可以品味新的樂趣,感受來自心靈世界的啟迪和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