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西遊記的讀後感1500字

西遊記的讀後感1500字

範文一

《西遊記》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吳承恩先生的傑作,講述的是一個潑猴和唐三藏及師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經的故事,這本書我雖然看了一遍,但是以這本書編輯的電視機不知道看過多少遍了,它給人一種百看不厭的感覺,讓人看了就喜歡上了它。 這本書把一個從石頭裡"蹦"出來的潑猴勾勒得栩栩如生,寫它從天不怕地不怕變為一個恭敬的猴子,為了師傅的安危他奮不顧身,他並不像豬八戒那樣好吃懶惰,也不像沙僧那樣憨厚,作者更是藉助他這一點勾勒出孫悟空的大智大勇,自從唐三藏把孫悟空從五指山解救出來到取得了真經,這期間經理九九八十一難,每次劫難都是孫悟空全心全意去解救師傅的,最後才圓滿的取回真經。 在打白骨精這一回裡,他三次打死變為人形的白骨精,而被師傅氣的念緊箍咒,唐僧是凡人他並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釋他完全不聽,而是念他的緊箍咒,疼的孫悟空滿地打滾,最後唐僧還要和孫悟空斷絕師徒之情,孫悟空被迫無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孫悟空心理並沒有怨恨師傅,更沒有去報復師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總是想著師傅的安危,可見他對是師傅的真心.這一路上他們經歷艱難險阻,不管多累,多餓,不管妖怪是多麼的陰險狡猾他門都一一打敗他們,把師傅從危難中救出來。 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書讀多了總是有好處的,在當今的社會里沒有文化是不行的,會被社會淘汰,從我們呱呱落地,父母就教我門說話,識字,等大一點兒他們又教我們怎樣做人,我們在學校裡不僅是學知識,更重要的是學做人,只有學會了怎樣做人,才能學會更多的知識,才能廣交益友,可見書何其的重要。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

而我最愛的,就是《西遊記》.它光怪陸離,色彩斑斕,它又振奮人心.讀完《西遊記》,最感動於孫悟空,我驚歎這個英雄. "英雄"有許多不同的解釋.《辭海》中說英雄是傑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心,吞吐天地之胸,《英雄》中則描繪了英姿颯爽,舍小我求大我的一群英雄.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併為崇高的理想而奮鬥的人。

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範,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惜與一切進行鬥爭.他和天兵天將,神仙菩薩打得轟轟烈烈,驚天動地,看似很熱鬧,很精彩,我卻隱隱感到一層悲劇成分:他即使在神通廣大,在與命運的.搏鬥中總顯得無助,單薄.人是無法與由這時代決定的宿命對抗的.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顯出其英雄本色.如今,真正與命運進行生死搏殺的人很少,即使有,也不都是為了崇高的目的.很少有人會像貝多芬那樣為了多留給後人一些精神糧食而去"扼住命運的咽喉",更不會有人像哈姆雷特那樣高呼一聲:時代整個兒脫節了,天生我偏要把他整理好。 正因為大多數人為了瑣屑的目標而努力,所以當今真正的英雄幾乎沒有,沒有人能登高一呼,或以身作法,告訴人類更高層次的價值究竟是什麼.英雄的哈姆雷特向人們昭示了人的價值,英雄的浮士德則用他一生的追求告訴了人們生存的價值.人類需要發展,需要下一個英雄,然而,他在哪兒 他能告訴我們什麼呢 真正意義上的英雄總是出現在人類發展的時代交接點,在千年更替的時刻,人類不該對英雄主義精神漠然視之.現今社會太需要這種千金難求的精神了。 英雄孫悟空《西遊記》已不僅僅是一部名著,更給我們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讀過《西遊記》後,使我受益匪淺。它讓我懂得了一個道理,那就是想要辦成一件大事,必須大家齊心協力,團結一致才能成功。我們知道神通廣大的齊天大聖孫悟空,不僅會七十二般變化,還有一雙火眼金睛,能夠分辨人妖,所以,孫悟空善於降妖捉怪,斬邪除魔,為西天取經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如果沒有誠信憨厚,善長水性的沙和尚助陣,孫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麼順利了。豬八戒力大無比是孫悟空捉妖的好幫手,唐僧雖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終以慈悲為懷,感動了蒼天,最終歷經千辛萬苦,帶領徒弟們,終於取得了真經。 我們還要學習孫悟空那種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積極樂觀的鬥爭精神。雖然我們沒有孫悟空那般神通,但是我們也要學習他善於分辨真假善惡,不要被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所迷惑。

只有擦亮眼睛,明辯是非,才能撕破一切偽裝的畫皮。 讀過《西遊記》還使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經歷了眾多的險難,並非全是玄虛離奇。就拿我們的學習來說吧,我們經歷的每一天又何嘗沒有困難呢?我們小學畢業升初中,初中畢業升高中,高中畢業考大學,又何嘗僅九九八十一難呢?戰勝困難的過程,就孕育著成功。這就是我讀《西遊記》從中得到的啟示吧。

範文二

《西遊記》經無數民間藝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勞動之後,於明朝中葉,由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編撰而成。是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品寫於明朝中期,當時社會經濟雖繁榮,但政治日漸敗壞,百姓生活困苦。作者對此不合理的現象,透過故事提出批評。此作品共一百回,六十萬餘字。故事敘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的傳奇歷險故事。是一部優秀的神魔小說,也是一部規模宏偉、結構完整、用幻想形式來反映社會矛盾的鉅著。

《西遊記》此鉅著在藝術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它以豐富奇特的藝術想象、生動曲折的故事情節,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幽默詼諧的語言,構築了一座獨具特色的《西遊記》藝術宮殿。《西遊記》在藝術上的最大成就,是成功地創造了孫悟空、豬八戒等藝術形象。

孫悟空是《西遊記》中第一主人公,是個非常了不起的英雄。他有無窮的本領,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在中國文化中已經成為機智與勇敢的化身。是封建社會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它好動,調皮,武藝高強,勇敢機智,疾惡如仇。與一切困難敢鬥,決不退卻低頭。它一路保護唐僧去西天取經,打敗妖魔,把師傅從危難中救出來,但唐僧卻有些看不清事實,被妖怪偽裝成的善良表面所矇蔽,責怪悟空殺了他們,念緊箍咒,甚至把它趕走,但它還是對唐僧非常忠心,一路保護著,經歷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師徒四人到達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經。孫悟空終於修得正果,加封鬥戰勝佛。

豬八戒的本事比孫悟空差遠了,更談不上什麼光輝高大,但卻也是不可缺少的人物之一,它有著一身毛病,好吃懶惰,愛佔小便宜,怕困難,總是退縮,它相對來說小腦筋比較多,我很清晰記得有一集,某條河流結了冰,但這樣馬就不容易前行了,當大家都在困擾之時,豬八戒立即就說可以給馬蹄裹上布,增加摩擦力。但在妖魔面前,擔著保護師傅的重任之下,他也會扛起他那把九齒釘鈀,勇敢的與妖魔作鬥爭。它就是這樣,雖好吃懶做,卻是孫悟空的左膀右臂。雖然自私,卻討人喜歡,雖然喜歡撥弄是非,一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但對師傅卻很忠誠。所以令讀者不但不覺得很討厭它,還覺得它有幾分可愛之處。

沙和尚的本領更比悟空,八戒是弱一些。他淳樸憨厚,忠心耿耿,從電視劇裡他喊“大師兄”那種厚重的聲音和真誠的眼神可以看出來。他不象孫悟空那麼好動調皮,也不象豬八戒那樣好吃懶做,他一心跟著唐僧,正直無私,任勞任怨,謹守佛門戒律。總是挑著行李默默跟在身後,任勞任怨,憨厚和淳樸的形象生動的展現出來。

師傅唐僧勤敏好學,悟性極高,在寺廟僧人中脫穎而出。最終被唐朝皇上選定,前往西天取經。在取經的路上,唐僧先後收服了三個徒弟: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他誠實善良,一心向佛,但膽小怕事,鑑別能力差。雖然沒有高強的武藝,但是卻有很大的毅力,堅持不懈的一直向西走去,不被困難所抵擋,直到達到目標才肯罷休。在此之前絕不半途而廢。

《西遊記》有著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以外,還有著引人入勝的情節。眾多情節中,我記憶最清楚的是《孫悟空大鬧天宮》和《三打白骨精》這兩回。

《孫悟空大鬧天宮》中孫悟空自稱“美猴王”。去東海龍宮得到“如意金箍棒”。又去陰曹地府,把猴屬名字從生死簿上勾銷。龍王、地藏王去天庭告狀,玉帝最後請孫悟空管理蟠桃園。孫悟空偷吃了蟠桃,攪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盜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後逃離天宮。玉帝再派李天王率天兵捉拿;觀音菩薩舉薦二郎真君助戰;太上老君在旁使暗器幫助,最後悟空被捉。悟空被刀砍斧剁、火燒雷擊,很多天後依然毫髮無損,還在天宮大打出手。玉帝請來佛祖如來,才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

《三大白骨精》中,悟空三次打死變為人形的白骨精,而被師傅氣的念緊箍咒,唐僧鑑別能力差,容易被表面所矇蔽,所以他並不知道那是妖怪,悟空的解釋他完全不聽,而是念他的緊箍咒,疼的孫悟空滿地打滾,最後唐僧還要和孫悟空斷絕師徒之情,孫悟空被迫無奈,只好又回到花果山。但是孫悟空心理並沒有怨恨師傅,更沒有去報復師傅的想法,他把委屈全都藏在心理,而且心理總是想著師傅的安危,可見他對是師傅的真心,最後還是就了師傅。這些情節都非常精彩。

《西遊記》除卻本身引人入勝的情節外,還包含了許多道理和啟示比如唐僧盲目地接受別人的幫助,有時不聽孫悟空的好心勸告,掉入妖怪的手中。這足夠說明了遇到麻煩的事情要動腦筋,如果不動腦筋,聽了別人不好的意見,反而會更糟糕。

再比如,看起來沒什麼用的人,在關鍵時刻也是能力挽狂瀾的,就像豬八戒那樣。沙僧和小白龍還使我明白了,班級中同樣不能沒有默默奉獻者,也許他沒什麼能力,但是如果一個班級沒了他們默默無聞的工作,同樣是出不了成績的。

從唐僧身上我還知道了,要有明確的目標,並且堅定不移的執行下去。然而,師徒四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我們要吸取他們的長處,如果自己也有他們的短處則要改正。

這些其看了《西遊記》的啟示都是終身受益的,這也使我明白了讀好書,讀名著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