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觀後感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

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14

【篇一:開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14】

過去我總是認為長的漂亮就是美,可是看過《開學第一課》後我不在這麼認為了,美是要發自心靈的,外表的美麗只是一個精雕的花瓶,只是用來觀賞的,而內心的才是有意義的。

美,在我身邊。每天清晨,當我們迎著第一縷風,感受著第一縷陽光,聽著第一聲鳥啼上學時,我們會看到清潔工人忙碌的身影,體會到了奉獻之美;當我們經過公園,看到老人與貓狗共歡,我們感受到和諧之美;當我們聽說南方暴雪成災,許多人們都無法回家團圓時,來自四面八方的群眾紛紛自發地捐款、捐衣物、食品,當車子連夜趕到災區,我們看到了災民們帶著幸福微笑的臉,此刻,我們在欣慰的同時也感受到了愛心之美;當“嫦娥一號”載著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來的飛天夢,飛往月球,並傳回第一張我們自己的月球表面照片時,那震耳欲聾的掌聲告訴我們:這是夢想之美!當我們在殘奧會上看到殘疾人運動員在自強不息、努力拼搏時,我們也悟到了進取之美。

美,一直在我身邊。祖國的錦繡河山,有著氣魄之美;廣袤無垠的大海,有著雄渾之美;星月蒼穹,有著夢幻之美;有著自然之美……當我們身處於如此美景之中,遠離世俗喧囂,心底也會油然而生一種淡然之美……

其實,美就在我們身邊。只是我們不善於觀察,如果你信心品味,會發現就在我們自己身上也存在美,那就是自信之美。美,就在我身邊;美,無處不在。

【篇二: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14】

9月1日我看了開學第一課,節目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孝,愛,禮,感恩。

其中讓我最深刻的是“愛”,裡面講述了一個故事:以前黑豹樂隊的主唱,當了父親後,發現自己的兒子有智力上的問題,於是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和音樂,去照顧自己的孩子,很多人說騎腳踏車有助於康復,他就教他的兒子騎腳踏車,一教就是十年,終於有一天,他看見自己的兒子可以騎上一小段路了,他一邊給兒子加油,一邊流著眼淚,覺得太有成就感了,這就體現了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

既然父母這樣無私的愛我們,我們就應該懂得感恩,愛我們的父母,孝敬他們,即使他們年老的時候也不能嫌棄他們。

【篇三:開學第一課觀後感2014】

2014開學第一課的主題是“父母教會我”,第二講是“禮”,禮貌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是評價一個人道德修養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做為青少年,我們一定要做一個知禮懂禮的人。

說到“禮”字,很自然我們會想到“禮貌”、“禮節”等詞語。沒錯,禮貌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素養,是評價一個人道德修養好壞的重要標準之一。中華傳統美德以禮為先,一個人沒有禮節便不成方圓。

“不學禮,無以立。”正如孔子所說,禮,是一切的根本,我們萬事都要以禮為先,古今中外亦是如此。

古代張良在秦滅韓後,立志為韓國報仇,因刺殺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張良在下邳閒暇無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橋上散步,碰到一個老人,穿著粗布短衣,走到張良旁邊,故意把他的鞋子掉到橋下。並讓張良幫他撿起並穿上,雖然張良內心氣憤,但為了不失禮節還是照做了。那老人走了裡把路,又折回身來,要求張良次日五點與他會面,老人反覆提出無理的要求,可是張良從未失去應有的禮節,最終經過了考驗,從老人那裡得到一本寶書,並靠著這本以禮而得的書輔佐沛公劉邦,為他獻計獻策,最終成為劉邦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軍師。

可見,禮是做人的.根本,即使人生失意,也要時刻保持做人的禮節,最終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雖然中國是禮儀之邦,中國以禮為其標誌,但是在國外亦有不少的禮儀之士。正如西班牙小說家松蘇內吉說的“禮貌是人類共處的金鑰匙。”在當今的社會只有以禮待人,方能與人和平共處,結交良友,成就一番事業。又如法國偉大的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所說“禮貌使那些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相待的人喜悅。”無論是否必要,在如今繁雜的社會中,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禮貌,人們總會以不同的眼光看待你,哪有人喜歡成天說話粗魯、蠻不講理的人呢,又哪有人不喜歡笑臉相迎、以禮待人的紳士呢?愛默生說得好“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儘管如此,人們還是有時間講究禮儀。”許多人會說生命如此短暫,為什麼還要多費時間做這些無意義的事呢?如果做事直接一點不是更好麼?可他們從未想過,生命不僅僅只為“做事”、“成功”這樣的詞存在,有了禮儀,人就好比是一座打開了所有窗子的房屋,人人都能更全面的瞭解自己、瞭解對方,如果人人都有了禮節,溝通就會變得輕鬆愉快,行事也會變得更加簡便、快捷,有時再多花了一些時間以禮待人後,會在成功的瞬間發現不知何時身邊又增添了一個值得信任、同時願意與你一同奮鬥的摯友。

禮,經國家,定社稷,序民道德品質,我們中華民族只有人人做到有“人,利後嗣。它不僅代表一個人的樣貌,更代表一個國家一個社會乃至一個民族的精神面貌以及禮”,才不會被外國人所輕視,才會在世界大放光彩,才會成就一個真正偉大的中華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