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傳統習俗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鍊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 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的悲酸淚,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盪鞦韆
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唐代長安,有寬大的球場,玄宗、敬宗等皇帝均喜馬球。章懷太子墓中《馬球圖》,畫出了唐代馬球的興盛:畫上,二十多匹駿馬飛馳,馬尾紮結起來,打球者頭戴幞巾,足登長靴,手持球杖逐球相擊。《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宋代有“打球樂”舞隊。至明代,馬球仍流行。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植樹的習俗,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最古老的傳說,是說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再晚點的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更晚點的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放風箏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掃墓
清明祭掃儀式本應親自到塋地去舉行,但由於每家經濟條件和其它條件不一樣,所以祭掃的方式也就有所區別。“燒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所謂“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屬從陽世寄往“陰間”的郵包。過去,南紙店有賣所謂“包袱皮”,即用白紙糊一大口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用木刻版,把周圍印上梵文音譯的《往生咒》,中間印一蓮座牌位,用來寫上區號亡人的名諱,如:“已故張府君諱雲山老大人”字樣,既是郵包又是牌位。另一種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圖案,中間只貼一藍籤,寫上亡人名諱即可。亦做主牌用。關於包袱裡的冥錢,種類很多。
插柳
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專家介紹說,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普遍存在三種說法。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據說,插柳的風俗,是為了
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鬥雞
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中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蠶花會
“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延伸閱讀:
清明節的成立與意義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歲月如流水般奔流不息,轉眼間,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至。2008年開始,清明節與端午節、中秋節成為了我國的法定節假日,有了名正言順的首個“清明假”,這讓清明獨特的民俗文化味兒越來越濃。
這是我國經過深思熟慮後所作出的決定,必然有其非同小可的意義。度過了“清明假”,我們究竟“清明”了些什麼呢?
首先,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民間節日。它歷史悠久,承傳了一種特殊的民間習俗。在這天,人們紛紛以各種不同的方式祭祀祖先、掃墓、祈禱,追憶緬懷逝者,寄託深切的哀思。人們以實際行動來詮釋對親情的執著與眷戀,對生命的虔誠與敬畏。讓親情之樹常青,人間充滿了親情的光華;讓生命之樹常綠,生活洋溢著青春的氣息!
再者,清明時分“懷故追思”已經成為中華文明悠悠千載中的一種社會風俗,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清明文化”。這種特定的紀念形成了我們民族的一個珍貴的文化符號,它代表了我國最質樸淳厚的民間文化,成為了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尤其在現代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今天,已有不少珍貴的傳統文化逐漸隱去。當代精神文化的失落急需這種最本土卻彌足珍貴的傳統文化來喚起精神的警覺與重視。我們要在這種追思中,將民族身份的認同感與文化歸屬感加以強化和定格,上升到一種歷史與文化的高度。
此外,在“清明假”中,我們還應收穫關於“生與死”的思考與領悟。對於死者,我們能做得最好的就是永遠記得他們,每年清明時帶去我們的憑弔與慰問。我們要把事情親友的哀傷與痛苦化作理性思想來為我們指點迷津,繼續前行。
著名女作家宗璞曾寫道:生命是一條永無止境的長河。生命脆弱而又堅強,因為它從屬於大自然,遵循自然規律,迴圈往復……在生命的歷史長河中,生與死不停地交替變更,一直延續到永遠。從某種程度上說,生命是永恆的。因此,我們只望逝者安息,生者堅強。從“清明節”中,凝練精神,感悟生命,珍視生活,享受生命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