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研究」中職會計專業校內實訓模組化的思考
摘要:中等職業學校肩負著為社會輸送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重任,要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的會計專業人才,實習實訓是最有效的途徑。由於校外實習基地的侷限性,校內模擬實訓成為了大家重視的焦點。而傳統的校內實訓模式存在諸多問題,使得其達不到預期目的,從而影響了專業發展和學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如何改變此現狀,改革校內實訓模式,推行模組化,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關鍵詞:中職 會計專業 校內實訓 模組化思考一、校內實訓現狀近幾年,中職學校為社會培養了一大批合格的中等會計人才,得到了社會和企業的認可。但是,從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就業現狀來看,崗位適應能力不強,技能水平不高等問題還相當嚴重,會計校內實訓中還存在一些急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校內實訓偏重會計核算在實訓過程中,重視會計崗位的實訓,往往忽略了出納,審計和稅務等崗位的實訓,對於其工作職責、工作內容不明確。雖然比較重視“會計”崗位的實踐操作工作,但對這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工作內容仍然是不明確的,特別在實訓中只注重會計核算,不重視會計的基礎工作,操作不規範。比如,會計憑證填制。賬簿的登記都不符合財政部頒發的《會計基礎工作規範》的要求。(二)校內實訓崗位不清校內模擬實習往往是教師給學生一整套實習資料,一般是一個企業一個月的經濟業務,要求學生從填制、稽核憑證至編制會計報表獨立完成一整套核算程式。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充當多個角色,既是企業的會計,又是企業的出納、倉管員、銷售人員等。這樣,學生身份不明、崗位不清、思維混亂、理不清頭緒。對單個的憑證、賬薄、報表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但對企業整體的財務工作是如何動作、各崗位之間如何連線、憑證如何傳遞、各崗位明細職責怎樣卻不清不楚。(三)校內實訓條件薄弱大多數開設會計專業的中職學校都配有會計模擬實驗室,以滿足學生實訓的需要,但是,就實訓室的配置來看,第一,過於簡陋:由於實訓經費短缺,實訓室軟、硬體建設滯後,僅擺設幾張憑證、賬簿、報表等;第二,並不模擬:實訓環境,實訓資料的模擬度不高,比如沒有設定模擬稅務、模擬銀行等實訓區域;第三,實訓資料內容陳舊、簡單。有些實訓資料已使用多年,與現行會計制度、會計核算要求已不相符,而且內容簡單,能全面涵蓋稅收,金融等方面的多層次,多方位的綜合實訓資料比較少見。這樣,使得實訓效果達不到預期目的。(四)校內實訓力量不足校內實訓的承擔者是教師,從事會計專業課教學的教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理論知識,而且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即“雙師型”教師。但從中職學校會計專業教師現狀來看,大部分教師理論水平較高,但操作能力不強,主要因為:一不少教師從學校到學校,自身缺乏實踐經驗;第二,不少教師日常教學工作繁重,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較少,使得他們在教學中不能按會計的職業規範進行教學,不能及時地進行知識、技能的更新和提高,這樣,就直接影響了實訓活動的開展和學生技能的培養。思考二、校內實訓模組化模組化教學是國際勞工組織為提高勞動者素質開發出的技能培訓模式.它以專項能力課程內容為單元模組.整個教學過程圍繞一個個模組展開,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在進行模組教學的過程中起組織、協調、示範和引導的作用模組化教學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並強調實踐操作。一個模組集中在一個時間段內.完成從基本理論知識到操作技能的全部教學內容.循序漸進,邊學邊練.彌補了過去講練分離的不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以崗位需求規劃實訓模組在構建會計專業校內實訓模組時,本著與會計崗位需求相符合,理論緊密聯實際的原則,將實訓模組劃分為:見圖表1、基本技能實訓模組本模組主要針對會計的基本技能進行訓練,其目的是掌握點鈔、會計數字書寫、記賬技術等的基本方法,做到準確化、規範化。2、專業實訓模組本模組主要融入《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和《會計電算化》3門專業課的實訓,並結合會計崗位群崗位的特點,將此模組劃分為《財務會計實訓》、《成本會計實訓》、《會計電算化實訓》子模組和多個實訓崗位。其目的主要是熟悉出納崗位,財務成果崗位,成本費用崗位的工作內容,其模組的實訓應穿插在相關課程的相關章節結束時當即進行。3、崗前實訓模組該模組是對《會計基礎》、《財務會計》、《成本會計》、《會計電算化》等理論課程的綜合運用,其目的是在於讓學生在會計電算化核算前提下,掌握會計核算的全過程,其實訓時間應在上述課程結束後,學生校外實習之前。模組名稱子模組實訓目標實訓內容基本技能點鈔掌握點鈔基本技能和真假鈔鑑別等點鈔、扎鈔、真假鈔鑑別數字書寫掌握漢字和數碼字書寫的方法要求、規範書寫。常用漢字、數碼字書寫傳票翻打熟練掌握計算器的使用、鍵盤盲打方法、快速準確翻打傳票。計算器使用、鍵盤盲打、傳票翻打記賬技術熟練規範的掌握會計的填制、稽核,賬簿的設定、登記。會計憑證填制、稽核,賬簿的設定和登記專業實訓模組出納崗位掌握各類單據的填寫使用,熟悉金融業務流程,掌握日記賬的登記。各類單據的填寫使用,金融業務流程,日記賬的登記。往來結算崗位掌握應收、應付款項的會計處理及對賬、結賬方法應收、應付款項的會計處理固定資產崗位掌握固定資產確認條件及計價方法和相關會計處理固定資產取得、折舊、處置的會計處理成本費用崗位掌握各項費用的開支標準,成本的`計價及核算方法工資核算、各項費用的計算、計提,產品成本計算方法存貨崗位掌握存貨收發計價及相關會計處理,存貨盤點要求及核算方法存貨業務會計處理及存貨明細賬的登記收入利潤崗位掌握收入的確認條件,稅金、利潤的計算及相關會計處理收入的會計處理,稅金、利潤的計算及會計處理總賬崗位掌握會計稽核專業方法,對賬、結賬方法,會計報表編制總賬的登記、對賬、結賬,會計報表編制崗前實訓模組會計綜合模擬實訓掌握製造業、商品流通企業等會計核算的流程,特點及完整的會計操作方法模擬工業製造業、商品流通企業一個會計期全部業務,進行填制憑證、登記賬簿,對賬、結賬、編制報表的實際操作會計電算化利用實訓和實習資料對會計電算化軟體系統進行訓練用友財務軟體系統管理模組、總賬模組、工資模組、固定資產模組、應收應付模組的使用(二)根據實訓內容選擇不同的實訓形式中職會計專業校內實訓應按照教學順序實訓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可選擇不同的實訓形式。1、課內分散實訓。它是與課堂理論教學緊密結合的一種實訓方式,是單一小範圍的專案實訓。如基礎會計講授到會計憑證時,即可進行憑證填制與稽核的相關實訓,以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在實際工作中的運用能力。2、模組集中實訓。它是在完成某一模組的理論知識傳授後,集中組織的有針對性的專門實訓。如在結束會計基礎模組的教學任務後,安排學生從填制稽核憑證到登記賬簿到編制報表進行專門的集中綜合實訓,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綜合動手能力。3、校內專業綜合實訓。它是指學生在完成全部模組的理論學習之後進行的一次專業綜合實訓,學生置身於一個模擬的模擬會計機構中,以真實具體的會計崗位人員的身份進行會計事項的確認、記錄、計量、報告,包括手工和電算兩部分,使學生體會真實的會計工作。(三)模組化校內實訓的環境配置實行模組化校內實訓是一個系統工程,從實訓時間、實訓資料,實訓成績評定等各方面都應做好相關銜接,為模組化的校內實訓提供與之相適應的環境和條件。1、實訓時間的合理化。每一模組實訓,應合理安排時間進行。安排時應考慮實訓資料的多少,學生基礎等實際情況安排實訓課時,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完成實任務,這樣,有利於學生及時掌握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技能。2、實訓資料的模組化。實訓資料是開展實訓的物資基礎,原有的實訓資料與模組化的要求已不相符合,這就需要按照模組的設計與要求,及時更新實訓資料,提高模擬度。同時應充分考慮學生的本身素質,選擇適當的難度和量度,才能達到模組實訓的最佳效果。3、實訓力量的強化。要收到較好的實訓效果,教師是關鍵。俗話說“名師出高徒”這就是要求專業教師既要具備較深厚的理論功底,又要具有較紮實熟練的實際操作技能,可以採取學習、進修、頂崗實習等多種手段,以提高實訓教師的操作能力,使之更好地組織實訓、指導學生。4、評價體系的人性化。實訓模組化,使學生每完成一個模組的實訓就能掌握一項專業崗位技能,在評價體系上也要有所改革,實行人性的評價體系。改以往的以課程為評價單位為以模組為評價單位,使教學目標具體、突出崗位技能,適應學生個性發展,而不會因為一、兩次考試不及格,使得整個課程不及格,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在考核形式上可以按照模組特點,採用分塊分時考核,克服以往考核形式單一、重理論、輕技能的弊端。思考三、校內實訓模組化的優點將會計校內模擬實訓的內容分模組化在不同時間段組織進行,將會計實踐教學與會計理論教學有機結合起來,融入到會計基礎、財務會計、成本會電算會計等主幹課程之中,這種模組教學的優點如下:(一)符合職教特點模組化教學以專業崗位為模組,把專業理論和操作技能有機地、系統地結合在一起.注重教學內容的實用性.可以強化學生的技能訓練,促進學生動手能力的提高.充分體現了以技能為基礎的職業教育特點。(二)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徑校內實訓模組化把複雜的綜合實驗實訓分解為若干個模組,將大問題分解為一個個小問題,學生可以透過自己的努力個個擊破,把複雜問題簡單化,把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從而達到實訓目的,學生的專業技能水平逐步提高。(三)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分模組實訓,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在實際操作中發現問題,並在教師指導下解決問題,當學生在攻破了一個個實訓內容、完成了一個個實訓任務,品嚐到了成功的喜悅時,學習積極性將大大提高。(四)保證會計實訓課時的有效方法分模組組織實訓,將相關實訓模組融入到相應的專業教學中,使理論教學和專業實訓有機結合,既保證了專業實訓課時,又提高了教學質量。總之,會計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要讓學生既掌握相應的理
[【課題研究】中職會計專業校內實訓模組化的思考]相關文章:
1.【課題研究】中職會計專業校內實訓模組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