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講解合十與合適易經講解合十與合適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永珍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易經講解合十與合適,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數往者順,知來者逆”。如果要推求過去、將來怎麼樣,數字是向前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路下去。“數往”是向前面推去的意思。 如果想知道一從哪
易經講解:五的哲學易經講解:五的哲學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孔子說“天數五,地數五”,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數也是五;乃至佛學所講的五大“地、水、火、風、空”,及五蘊“
易經講解:數理的最高境界易經講解:數理的最高境界 “八卦而小成”,這個大的現象有八個,叫做八卦。把它縮小範圍使我們容易記憶。“引而伸之”,把它擴張起來,用演繹的方法,“引而伸之,觸類而長之”。 每個東西都有卦,每個卦裡頭又有爻,爻裡頭又有卦,卦裡頭又有爻,“天下之能事畢矣”。真把《易經》的數理弄通了,天下萬事的道
易經講解:道與神通易經講解:道與神通 上一次我們講《系傳》九章有關卜卦的問題,以及卜卦的方法,因為大家對於卦還不能熟背,我們不能譯細地講。不過大家要注意的是,一般人對卜卦都叫占卜,其實佔是佔,卜是卜,方法不同。 考古學家在牛骨上發現的文字便叫卜,這是人對世界宇宙奧秘探索的方法。 許多宇宙間不可知的事,
易經講解:中國歷史上的巫筮易經講解:中國歷史上的巫筮 中國上古時代所謂的巫、筮,包括了醫藥、卜筮、看相、算命,乃至包括了天文地理等等。換句話說。相當於現在的科學家。可是我們中國古代很看不起工商業,當然更看不起巫筮了。在過去巫跟醫是並稱的,孔子在《論語》中也說:“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巫醫是個小道,是最起碼的謀生技能。
易經講解:臺灣廟宇的杯筊易經講解:臺灣廟宇的杯筊 現在廟子裡求籤有叫辦杯的,這叫“杯筊”,也作桮筊。這在我國古代是非常重視、非常講究的。古時的杯珓,最早是用玉作的,後來為了簡便,也有用兩隻蚌殼或竹根的。有一本書叫《石林燕語》,上邊記載著“高辛廟有桮筊,以一俯一仰為聖筊”,可見這在我國是很久的'事了。 現在
易經講解:六十花甲 有好有壞易經講解:六十花甲 有好有壞 這個六十四卦方圓圖,我們曉得了如何排列,但是數字就不同了。有些古書上圓圖旁邊打的都是數字,最外面打的數字管時間和氣運,所以我們常說算命運氣好不好,那是看那個數字走到哪一卦。 像我們現在從黃帝甲子年一月一日開始計算的,假設我們從宇宙開始或從黃帝時候數到現在,那太
易經講解:復與姤易經講解:復與姤 現在回頭講復卦,我們看圓圖下面坤卦的左邊,由復卦開始向上邊走,這是一年的氣候。一天是由夜裡子時開始,到達明天的午時(中午十一時到下午一時);再從圓圖上乾卦的右邊開始是天風姤卦,一陰始生,便是下午了,也是一年的下半年開始。 姤卦是什麼?是夏至一陰生,復卦是冬至一陽生;陰生開
易經講解:生命的圓與七日來複易經講解:生命的圓與七日來複 這是講我們的生命是跟圓圖、方圖一樣的法則。大家把每一個人的生命配合圓圖看看:頭上面是乾卦,下面在密宗就叫海底,在中國的醫學叫會陰,男女都一樣,不過女性的用法不同。 這是我們人類生命的開始,會陰也就是復卦。所以中國的道家又產生了一套方法,除了醫學上十二經脈以外,
易經講解:道家的長生不老術易經講解:道家的長生不老術 道家要學神仙長生不老的修法,如果不懂明心見性,是無法談修神仙長生不老的。明心見性是心靈的。如果我們說人們修長生不老之道是個圓,明心見性是屬於一個圓的一半,身體方面是長生不老的另一半。 兩伴合起來才能成功一個圓、才完整。所以道家稱做性命雙修,就是根據《易經》來的。
易經講解:女性修道的秘訣易經講解:女性修道的秘訣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永珍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易經講解:女性修道的秘訣,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人。 上一節講了我們本身生命的法則,與地球上自然界法則——天地、氣候法則是一樣的,所以道家把人身當做小天地。這個人身肉體的小天地,也有一年四
易經講解:活子時的奧秘易經講解:活子時的奧秘 前面我們一再提到“活子時”這個名詞。先說子時,就是每天夜裡十一點鐘開始,是一陽來複了。大家過夜生活都過得很糊塗,現在的生活,差不多把子時都浪費掉了。我每天夜裡差不多到十一點鐘,把每天的書稿等工作準備好了,便上班。 事繁的時候,差不多快到一點鐘才開始我自己的事。像昨天
易經講解:一陽來複與迴光返照易經講解:一陽來複與迴光返照 我們人死的時候,快死以前,精神會特別旺一下。尤其正常老年人要死的時候,忽然精神好過來了,把兒子老婆都找來,叮囑些事情大概就很快了,一二十分鐘就過去了。這種情況中國人的老話叫做迴光返照,其實這就是一陽來複。 一陽來複又是個生命的開始,但是人平常不做功夫是把握不住
易經講解: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易經講解: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 我們知道了邵康節這個復卦的道理,就是活子時的道理。邵康節是宋代有名的大儒,也是易學大家。他說:“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冬至夜正十二點鐘,就是冬至子之半,天心沒有改變、沒有移動,就是平潮的進修。這時陽氣——生命的功能,剛剛恢復,就是一陽初動
易經:聖人之道易經:聖人之道 易有聖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佔。 孔子認為,《易經》這一門學問的法則,有聖人之道四點,就是言、動、制器、卜筮。聖人是個代號,代表得道的人。尚就是注重、偏重的意思。言語包括了文字、圖畫。 “以言者尚其辭”,是說我們注重言語及
易經講解:有感斯應易經講解:有感斯應 是以君子將有為也,將有行也,問焉而以言,其受命也如響;無有遠近幽深,遂知來物,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與於此? 孔子認為研究《易經》的學問,智慧成就達到了極高的境界,便不需要靠卜卦。而一般人將有所作為時、將有所行動時,因為自己智慧不到,就只好問卦,“問焉而以言”。如果自己修
易經講解:學《易》的基本原則易經講解:學《易》的基本原則 參伍以變,錯綜其數,通其變,遂成天地之文;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非天下之至變,其孰能與於此? “參伍以變”參謀的參也是它,一二四的三也是它。我們後人寫參的時候,把參字下邊的三撇寫作三橫,變成“叄”的樣子。實際上這個字有念參、有念三,在這裡是念三,不過也可以把它
易經講解:形而上道體與無為易經講解:形而上道體與無為 易無思也,無為也,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與於此? 《系傳》前面講的是用,到了這一段是講形而上道——易的體。“易無思也”,就是說《易經》這門學問,它的體就是形而上的道。形而上這個東西,就是全世界一切宗教家、哲學家們所追求的。宗教家們總希望
易經講解:生命真諦的根易經講解:生命真諦的根 這一章是《易經》整個的綱要和精華。《易經》的學問及其形而上道,孔子在這裡為我們作了答覆。 夫易,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 子曰:易有聖人之道四焉者,此之謂也。” 孔子說,《易經
易經:開物成務 千秋大業易經:開物成務 千秋大業 子曰:夫易何為者也?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易經》究竟是一部什麼樣的書呢?第四章裡孔子已經作過答案,說到“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可是在本章裡,對於《易經》這門學問,又有另外的答案:“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他說《易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