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金融行業曬年終獎:銀行支行行長可拿60萬
編者按:臨近春節,不少企業的年終獎陸續發放,比起年終獎落袋的愉悅,“曬”和比較似乎得到了更多關注。年終獎很誘人,年終獎又很無奈,患不均也怕被平均,於是有人欣喜,也有人吐槽。
從業界報料稱澤熙研究員獎寶馬捷豹,到一般陽光私募研究員的10萬元獎金水平;從坊間盛傳的銀行高管幾十萬年終獎,到絕大部分一線城市銀行基層員工幾萬元的落差……年終獎不僅是職場人士的最大期待,作為年收入的一個視窗,也折射著行業的晴雨和收入分配格局。
關鍵詞懸了
券商年終獎或降兩成 多公司延後發放
對於不少券業人士而言,蛇年春節少了年終獎落袋的喜悅。多家券商表示將在春節後發放年終獎,員工擔心不僅是延後發放獎金的縮水,更大的擔心在於年終獎的取消。
據證券時報記者調查瞭解,券業2012年的年終獎總體呈現降低之勢,平均降幅約為20%,其中行政管理崗受影響最大,不少公司管理職位年終獎約5萬元,而業務崗則出現超常規的激增態勢。
憂心延後變成不發
據記者瞭解,多家券商表示要延後發放年終獎,將於今年6月甚至延後至下一年度發放。“去年行情不景氣影響了券業的收入,很多券商都有裁員動作,年終獎也會減少,按以往慣例,延後發放的機率很大,縮水是肯定的。”上海某家上市券商行政管理人士表示,“2011年就沒發,2012年的年終獎能不能發目前還不確定。”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券商為了衝刺上市而進行業績留存,也挪後了年終獎的發放。“去年年底公司表示要為上市做準備,暫停發放這兩年的年終獎,上市後會統一補發,所以我們已經不指望年終獎了。”某擬上市券商業務人士表示。
業務崗位優勢大
同公司不同待遇,這是券商業務崗和行政崗拿到年終獎時最大的感受。券商向來注重業務條線的待遇,資金較多向業務崗傾斜。相較行政管理崗,業務崗的激勵機制更具優勢,也更為體現人力資本效應。
以上海地區券商為例,普通行政管理崗年終獎大多在10萬元以內,除2007年的大牛市以外,少有年度能突破這一數目,行情走好的時候,普通業務崗的年終獎往往是行政管理崗年終獎的2至5倍。
“2007年,普通員工的月工資就能拿到5萬元,年終獎至少相當於5個月的工資。”上海地區某券商業務人士介紹道,“也就在那一年,不少員工拿到年終獎之後便啟動了各自的買房購車計劃。”
固收、資管年終獎居前
不過,業務崗上待遇也有差異。據悉,去年迎來大發展的資產管理業務人士有望拿到不菲的年終獎。
“預計年終獎可能有30萬元。”上海某大型券商資產管理公司相關人士透露,“去年公司資產管理規模增長較快,資產管理公司的薪酬待遇今後可能會參照基金公司,未來可能還會更高。”據悉,券商資產管理公司人數大多在80人至120人之間,但人均利潤則遠遠超出其他業務部門。相較之下,研究所、經紀業務部門略有不足,尤其是經紀業務受到的影響最大,部分券商給相關業務部門發放的人均年終獎大幅縮水,往往不超過10萬元。
此外,去年較為火爆的固收部門有望拿到數目可觀的年終獎。“債券業務的年終獎都是按百萬元來計算,與投行年景好的時候看齊,即使是普通員工也能分到數十萬元。”深圳某大型券商固收業務人士介紹說。 (黃兆隆)
關鍵詞多了
信託年終獎有望繼續領跑金融子行業
信託行業去年淨利潤的持續增長,不免令業界對信託從業人員的年終獎再度形成較高預期。部分信託公司人士表示,年終獎較上年度將有一定幅度的上漲,預計一線人員年終獎普遍可達30萬元以上。
中國信託業最近兩年的行業增速領先於其他金融子行業,2012年信託業受託資產規模直逼7.5萬億元大關。中國信託業協會的資料顯示,去年全年信託業利潤總額已達441.4億元,遠超2011年298億元的全年資料,同比增幅約48%。
龍頭公司利潤表現更為搶眼。其中中信信託2012年淨利潤預計將達到28億元,同比增長約45%,中融信託淨利潤為15.24億元,同比增長43%。陝國投2012年的淨利潤為2.6億元,同比增加68.86%。
外界由此預計信託從業人員的收入也將水漲船高。但據上海某信託公司人士表示,信託公司的年度董事會一般會在3~4月份間召開,屆時才會確定年終激勵的發放數目,2012年行業景氣度較高,預計年終獎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深圳某信託公司人士也表示,預計公司員工的'年終獎較上年會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一線人員的年終獎普遍能達30萬元以上。
一般來說,員工收入增幅不會如同公司淨利潤增幅那般搶眼。與景氣度同樣較高的2011年進行比較,根據獵頭公司太和顧問的資料,信託行業的員工現金收入增幅為18.3%,位列年度金融子行業的榜首。
按各金融行業橫向比較,2011年年度保險行業、銀行業的現金收入增幅分別為10.3%及15.2%;員工現金收入增幅較低的行業為證券及基金行業,同比增幅分別為7.4%和8.4%。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政策對基金、券商和期貨開展資管業務的逐步放開,這些機構將可開展類信託業務,而年前四部委規範地方融資平臺意見的出臺,也增加了信託部分業務被其他機構分羹的可能性。
不少信託從業人士擔心類似去年的高速發展難以再現,近日已有從業人員向業務基本類似的基金公司子公司或保險資管跳槽的案例,這類金融機構正處於行業景氣的上升週期,提供的固定收入更有優勢。 (張偉霖)
關鍵詞有了
期貨一線員工2萬年終獎 比往年強
2萬元,這一在金融行業稱得上“微薄”的年終獎,卻令期貨界一線員工頗感欣慰這個行業中多數公司以往並沒有年終獎一說,常見的是幾千元過節費,但近幾年越來越多期貨公司的年終獎制度已漸趨成型。
證券時報記者調查顯示,期貨業年終獎普遍較去年增長了20%,而這得益於整個行業盈利水平較往年20%左右的提升,以及整個行業制度上的日益規範。
公開資料顯示,去年全年全國期貨市場累計成交量為14.5億手,累計成交額為171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7.6%和24.44%。其中,中金所累計成交量為1.05億手,累計成交額為75.84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08.41%和73.29%,分別佔全國市場的7.24%和44.32%。
集中度日益提高,佣金費率有所下降,是去年期貨行業發展的兩大特徵。基於此,一些大型期貨公司去年的淨利潤增幅超過了累計成交額的增幅,淨利增幅約達30%,中小期貨公司的業績增幅則普遍偏低,增速低於20%。
據行業人士分析,系統性上漲出現時,期貨公司的業績遠不及券商;一旦出現系統性下跌,一些中小型券商的盈利水平則未必能與期貨公司匹敵,其中中證期貨和華泰長城期貨去年淨利均在1億元~2億元之間。
中證期貨人士表示,除了業績增長幅度較大以外,期貨行業制度的日益規範也為期貨業年終獎的發放和提高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該人士繼稱,往年期貨公司盈利性較差、管理粗放和高階人才缺失三者的惡性迴圈難解。隨著整個行業盈利水平的提升,管理趨於精細化,期貨行業也吸引了不少高階人才。良性迴圈之下,年終獎等基礎性制度逐步完善,以往隨意發放的過節費正被制度化的年終獎取代。 (李東亮)
關鍵詞降了
感謝“年終獎”行情
陽光私募研究員10萬落袋
去年12月份一波漲幅達14.6%的急漲行情,拯救了眾多處在虧損邊緣的陽光私募,也拯救了這一行業中打拼的研究員隊伍。
12月份的盈利彌補了前11個月的虧損,眾陽光私募研究員也因此普遍得到10萬元上下的年終獎,而這一規模較往年顯然是略有下降的。上海最大一家陽光私募公司開出的最高年終獎也僅為百萬元規模,較往年動輒“豪車+數百萬現金”的年終獎勵下降不少。
急漲送來年終獎
上證指數去年12月探底回升,單月漲幅達14.6%,不少陽光私募研究員戲稱為“年終獎行情”。
據私募排排網統計,去年前11月份,913只陽光私募產品的平均收益為-5.82%,虧損數量為708只,佔比達77.5%;而經過12月份的大漲行情後,前12月的平均收益達到1.32%,虧損產品數量僅為393只,佔899只總存續產品數量的比重為43.7%。
“年底的上漲行情為我們送來了遲到的幸福。”已拿到年終獎的深圳一家中型陽光私募公司研究員如此形容這波行情,“如果不是去年12月份的急漲行情,年終獎能否兌現就不好說了,獎金大打折扣也在情理之中。”
陽光私募對這波行情的把握其實並不盡如人意。公開資料表明,其產品收益率遠不及上證指數漲幅。去年12月份上證指數大漲14.6%,而899只陽光私募存續產品平均漲幅為7.14%。
對於這個並不理想的平均收益水平,多家陽光私募掌門人坦承,一是因為沒踏準去年12月份的做多節奏;二是沒踏準轉向金融股的調倉節奏。而這兩個“沒踏準”影響的不僅是陽光私募的收成,也一定程度影響了行業研究員的年終獎。
30萬以上鳳毛麟角
證券時報記者在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重慶和成都等地陽光私募的調查中發現,根據產品規模、產品業績和薪酬構成的不同,陽光私募研究員的年終獎大多集中在10萬元左右,達到30萬元以上的鳳毛麟角。
多位陽光私募人士告訴記者,儘管上證指數在去年12月份出現了一波急漲,但能轉換思維及時調倉的陽光私募卻並不多,錯過了金融股上漲的機會。因此勉強彌補了前11個月份的虧損,10萬元年終獎已屬意外收穫。
不過,少數產品規模較大、業績較好,且沒有采用分紅制的陽光私募,去年年終獎明顯偏高。深圳一位不願具名的陽光私募研究員告訴記者,他所在的陽光私募公司的部分產品收益率超過20%,一些貢獻比較大、資格較老的研究員年終獎可達20萬元~30萬元。從這位研究員瞭解的情況看,這一水平的年終獎在整個行業都比較少見。
不過,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上海最大的一家陽光私募公司為其表現最優秀的兩位研究員分別發放了100萬元和30萬元的年終獎勵。“這在陽光私募界稱得上是首屈一指了。”接近這家陽光私募公司的一位券商高管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絕大多數地下私募多采用合夥制,因此會採用分紅方式而非年終獎形式,而絕大多數陽光私募公司只向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