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實現教學目標的計劃性和決策性活動。那麼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

導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會判斷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透過學習瞭解角的大小與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3、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4、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及體會到數學來源於實踐的思想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導學重點: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學會用直尺畫角。

導學難點:

初步認識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具和學具:

教具:電子白板、一個三角板、一個活動角

學具:三角板、活動角

導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師:小兔請我們二(2)班的同學參觀他們的新房子,你們願意去嗎?

生:願意

師:房子是哪些圖形組成的?

生: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

螢幕顯示:從房子中拉出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 然後分別閃現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中的一個角

引入:小朋友們,剛才閃動的圖形是什麼?你認識它嗎?今天這節課我們就和角交朋友

板書課題:認識角

[設計理念:用情景引入,創設生動的小白兔的家,幫小白兔找一找它的家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讓學生在輕鬆的情境中學習,而且富有童趣,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二、預學

1、角不僅藏在圖形裡面,還藏在校園裡面,你還能從校園的圖形中找出一些角嗎?(出示校園主題圖)

先讓學生說說那裡有角,課件再演示。

鼓勵學生:同學們真是火眼金睛,把這麼多的角都找出來了。

2、校園裡有角,生活中還有很多的地方,也有角,你還能找出來嗎?

課件出示圖片:剪刀、吸管、水龍頭

師小結:看來角在我們生活中到處可以找到

[設計理念:利用主題圖裡學生熟悉的生活和情景,與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從觀察實物中抽象出所學的角,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由具體到抽象的過程,感受數學知識的現實性,在找角的過程中初步體驗到角這一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

3、出示導學單

①找一找:拿出三角板,找出其中的一個角,仔細觀察角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

②畫一畫:試著畫一個角,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③變一變:你有什麼好的辦法,讓角變大,讓角變小?你發現了什麼?

4、小組合作學習、師指導

三、互學

全班交流、梳理盲點

認識角:

(1)學生齊讀第一條自學小貼士

師:同學們拿出自己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你有什麼感覺?

生:尖尖的

師:尖尖的地方是角的頂點。

板書:頂點

師:你再摸一摸從頂點出發的這兩條線,你又有什麼感覺?

生:直直的

師: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

板書:邊

(2)教師總結: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邊說邊畫: 邊

頂點

( 尖尖的) 邊(直直的)

(3)學畫角

師:我們已經瞭解了角的許多小知識,想知道角是怎麼畫出來的嗎?

哪位同學們願意到黑板上來畫個角呢?

指名畫角、其他學生在草稿本上畫角

師:你願意把你畫角的方法講給其他同學聽嗎?

課件:先畫( ),再畫( )

注意:在兩條邊的中間畫一條弧線,作為角的標記。

[設計理念:畫角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放手讓學生自己畫,採用先“放”再“扶”的方法,既發展了學生自我學習能力,又激發了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透過比賽的形式,再次加強學生對畫角方法的理解,並讓他們在展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

(4)角的大小

師:老師手中有一個角,同學們有沒有辦法,讓這個角變大?

4個同學為一個小組,在一起商量商量,怎樣讓這個活動角變大?

生1: 我把兩邊的紙條往外一拉,角就變大了

師:角變大了,是角的哪個地方變大了,你能用手指一指嗎?

生用手指,師追問:角變大了,邊有沒有變化?

師: 相反,你還有什麼辦法讓角變小?

生1:把兩邊的紙條合攏,角就變小了

師:你能指一指,是角的哪個地方變小了?

生用手指,角變小了,邊有沒有變化?

老師用活動角演示:師拿一個活動角,慢慢變大之後,再減掉兩條邊的一少部分紙條,看一看角的邊,有變化嗎?

(5)紅角與藍角的爭論

【設計意圖:這段教學,透過拔動活動角,去體驗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在具體的操作中,學生才能得以充分的感知,增強了認識效果,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6)兒歌總結幫助記憶

小小角兒真好看;一個頂點兩條邊。

畫角千萬要牢記;先畫頂點再畫邊。

角的大小怎麼辨;只看張口不看邊。

四、評學

1、判斷角(見課件)

2、到創設情境小兔的新房中,再次完整地找角

3、數一數:一共有多少個角

4、用小棒擺角:擺一個角至少要幾根小棒?你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五、欣賞生活中角的圖片

板書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

張口大,角就大;張口小,角就小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會用尺子畫角。

2.透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

3.使學生能積極參與觀察、操作、歸納等學習數學的過程,並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 難點:

重點: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難點: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使學生透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境,引入角

師: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份禮物,大家認識它嗎?(五角星)想得到它嗎?(出示五角星)

生:

師:老師要把這顆智慧星送給這節課認真聽講,發言積極,表現最優秀的小朋友,大家有沒有信心得到它。

生:

師:一看大家就信心十足,那你們知道它為什麼叫五角星嗎?

生:因為它有五個角。

師:你們可真聰明,那能指出它的角都在哪裡嗎?(白板批註)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新圖形———角,那麼這節課我們就來對角進行初步的認識。(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二.探究新知,認識角

1.呈現教材的主題圖,找生活中的角

師:你們剛才能夠指出五角星中的角,大家都很聰明,老師今天帶同學們走進一個美麗的校園,(白板插入影片)仔細觀察,你在校園中能找出藏著的角麼?看看誰的眼力最好。(白板上批註)

師:看來大家都很善於用數學的眼光來觀察校園,這麼快就找到了這麼多的角。那在我們身邊很多地方都有角,你們能找到它嗎?現在把你在生活當中找到的角說給你的同桌聽,看誰找到的角最多。老師也在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角。(幻燈片演示)

2.結合情境,合作交流,

〖活動一 〗感知

從實物中抽象出角,課件出示實物

鐘面 剪刀 三角板

師: 剛才,同學們對角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老師這裡還有一些物品,仔細觀察,這些物品中有角麼?誰上來指一指?你指的非常正確!下面為了方便大家觀察,讓我們給這些角脫去漂亮的外衣,就變成這樣, 【課件演示 從實物抽象出角來】下面請同學們觀察這三個角,說說這些角有什麼共同的特徵,然後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有什麼發現。

生2: 角兩邊直直的

生1: 角尖尖的

師:剛才同學們看到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頂點,看到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板書:頂點 邊)《白板批註》那麼一個角有幾個頂點?有幾條邊呢?

〖活動二〗實際操作,豐富認識,製作角

師: 我們現在知道了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那麼課前老師給每人準備了一個小信封,信封裡有兩根硬紙條,按扣下面就請大家開動腦筋,想辦法用它們做成一個角,看誰最先做出來。

師:老師也做了一個活動角。下面請同學們像老師這樣張開活動角,逐漸合攏活動角,並認真思考一下,看看你有什麼發現。(白板演示角變大,角變小)

生:

師總結: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師:同學們都很善於發現,下面老師還有個問題想請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讓你們現在每人做一個角,使你做的角和同桌做的角一樣大,你們應該怎麼做?透過什麼辦法就能知道兩個角一樣大了呢?下面請同桌兩個人合作探索一下。(比的時候要注意,兩個角的頂點要對齊,一條邊也對齊)

師:現在老師這裡有兩個角,大家猜一猜,這兩個角的大小?到底誰說的正確呢?大家仔細觀察,

生:小結:(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活動五〗 畫角

師: 剛才我們認識了角, 你們想不想把它畫出來呢?現在在自己的練習本上任意畫一個角。【學生畫 師巡視】 說一說 , 你是怎樣畫的。

生1: 我是照著三角板畫的

生2: 我是先畫兩條邊,再畫頂點。

生3: 我是先畫頂點,再畫的邊。

師: 很好!看來同學們很有探索精神!下面請你們仔細觀察老師是怎樣畫角的。師示範畫角邊說明,重點突出“先畫頂點,再用尺子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筆直的線”並請學生說一說教師畫角的方法,並出示兒歌。板書:

三. 課堂小結,鞏固練習

1.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角,下面誰來說一說,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識?(課件出示兒歌)

2.做一個小小設計師:設計一幅有角的圖畫。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3

教學內容:北京義務教育課程改革實驗教材

教學重點:認識角,會畫角,會比較角的大小,認識直角、銳角、鈍角。

教學難點:瞭解角在生活中的應用

教具使用:三角板、不規則紙、活動角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師:老師手裡拿的是什麼?

2、生:三角板。

3、師:為什麼它叫三角板?

4、生:因為它有三個角。

5、師:你能指出這三個角在哪裡嗎?

6、師:角是什麼樣的圖形呢?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識它。

板書課題: 角的初步認識

二、從生活中感知角:

1、師:角是一種平面圖形,我們生活中隨處都可以見到角,只要你認真觀察,就能發現它們。(師出示課件第一張:你能指出這些物體上的角嗎?生說一處,標一處。)

2、師:你還在哪見過角?

3、師:你們都是會觀察的孩子,都有一雙會發現的眼睛,既然都叫作角,那它們身上肯定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4、師:現在老師把它們從實際生活中請出來和大家見面,好不好?(課件演示第二張:把圖片上的角脫離下來)

三、初步感知角:

(一)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師:你們能發現它們有什麼共同的特點嗎?

2、生觀察,自由發言。

3、師:書中給角的各部分都起了名字,角的尖尖的這個點叫做角的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課件演示:角的各部分名稱。)

4、師追問:角是由幾部分組成的?(生:三部分,一個頂點兩條邊)

5、師:這個角的大家庭裡又來了一些自稱是角的朋友,你們看看!(課件演示第四張:判斷:是角的打“√”,不是角的打“×”。)

(二)畫角:

1、師:想畫一個角嗎?請你們自學P87畫角的方法。

2、師:分幾步畫一個角?(生:分三步)

3、師:你說,老師畫。(師在黑板上畫)

4、師:畫角時要注意,頂點不要太大,邊要畫直,不要出頭。

5、師:請你們自己在紙上畫一個角。

6、師展示學生畫的角,找問題。

(三)角的讀法和寫法。

1、師利用板書中的角講讀法和寫法。

2、師:選擇你喜歡的標註方法,標註一下自己的角。

四、認識直角、鈍角和銳角。

(一)比較角的大小:

1、師:我們還回過頭來觀察這些角,除了它們共同的特點,都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它們還有什麼不同的地方嗎?(演示課件第五張)

2、生:邊有長有短,角有大有小。

3、師:那怎樣比較角的大小呢?我們選擇其中的三個來比一比(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1)生觀察比較(師用課件操作反饋)。

(2)師:你們用的是觀察法。

4、(課件演示:一紅一藍兩個角)你們觀察一下,這兩個角誰大誰小?(生觀察可能出現的結果:藍角大,因為藍角邊長)

5、師:到底哪個大呢?角的大小和什麼有關係呢?等我們探討完這個問題,再來比較這兩個角(請你拿出你們做的活動角,一條邊不動,轉動另一條邊。)思考一下!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

6、生活動、思考、交流。(課件演示結果: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

7、師:現在請你比較紅角和藍角的大小。(師課件演示:兩個角一樣大)

(二)分類:

1、認識直角。

(1)我們還回到生活中這些角,有一種角長得很規矩,很特殊,是什麼角?(生:直角)

(2)師:你們能把直角挑出來嗎?

(3)師:生活中你在哪裡還見過直角?

2、分類。

(1)現在我們一起把這些角分一下類,分類是一種學習方法,透過分類,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認識不同角的特點。

(2)師:直角為一類,其它的角與直角比,分為兩類,你會分嗎?

(3)生:獨立分類。(師演示課件:依據學生的回答拖動角進行分類)

(4)課件演示結果:銳角比直角小,鈍角比直角大。

(5)師:如果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這三類角,怎樣排?

(6)師:請你們觀察自己的三角板,指出上面的角都是什麼角?

(7)師:又來了一些角的朋友,請你挑一挑。(課件演示)

(8)(課件演示一個近似於直角的角)師:請你判斷這個角是直角嗎?(生自由發言)當你用眼觀察,無法準確判斷這個角是不是直角時,可以用三角板的直角來量一量。(課件演示)

3、做直角。

(1)師:現在你們桌子上都有一張不規則紙,你能折出直角嗎?(生折交流)

(2)師:你們是這樣折的嗎?(課件演示)

4、找直角(課件演示)。

(1)在平面圖形中找。

(2)在鐘面上找。

五、欣賞角。

課件演示:角在生活中的應用。

六、小結。

(一)你有什麼收穫?

(二)師: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應該能發現,我們學習的數學知識來源於生活,它們又廣泛地應用在生活中。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4

第1課時 《 直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在實踐中充分感知角,讓學生儘量放開手腳,思維真正“展翅高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主性。

孩子的智慧來自於指尖。孩子們動手實踐,操作參與這一教學設計適應了兒童好動的年齡和心理特徵,符合著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讓學生充分感知角的內涵,並利用語言描述出角的特點: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從中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以疑激趣,以趣解疑”用有疑問的嘗試題可以鼓勵他們找出規律和辦法,使學生在嘗試學習中感覺到知識的力量,擁有學習的快樂。

這一組嘗試題目既是對前面學習知識的總結,同時也是對有關角的表象知識的鞏固。嘗試教學中“學生討論”這一步,動員大家積極發言,說出他們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使學生在討論中“悟”出道理,發現獲取知識的手段和方法,從爭論中篩選資訊,辨別真偽,分析對錯。既培養了學生數學的表達能力,也培養了他們積極參與的意識;既發展了學生思維,也發揮了學生間的相互作用。

學生利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解決了嘗試題,同時對“什麼是角”在頭腦中形成了清晰的表象,加深對教材內容的理解。

由具體到抽象,又由抽象回到具體,在這樣週而復始的過程中,學生在獲得了從感性材料向理性知識的飛躍過程。在各抒己見的發言中,知識得到更深的理解。

(二)第三次嘗試練習:

1.數數每個圖形中有幾個角:

2.動手利用小棒(2根)擺圖形,數數你擺的圖形中角的個數:

3.發展題:一張正方形的紙,用剪刀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小組討論,每個人試著剪一剪:

動手實踐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主渠道。第一題是一個鋪墊,第二題讓學生利用擺一擺,數一數的實踐活動,既掌握了本節課的內容,又在動手操作中,創新精神得到了展現。

發展題的設計,體現了教學的全部內容,同時也增加了內容梯度,呈現了階梯性,是一道很好的延伸題。使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的到了提高。在剪一剪,拼一拼,數一數中,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交流、切磋中迸發出了思維的火花。

課堂小結:這節課開始時,你提出的問題都解決了嗎?還有其他的問題嗎?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穫?(學生答,教師總結)

(三)教學效果評價

第2課時 《 直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 在動手操作中感知直角的特點,並能從生活中找到直角。

2. 會用三角板判斷直角和畫直角。

(二)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直角。

教學難點:掌握判斷直角和畫直角的方法。

(三)教學活動

活動內容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含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時間分配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出示活動角)這是什麼圖形?

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係?

教師演示轉動成直角,問:你們見過這樣的角嗎?

這種角就是直角。透過舊知的複習引發學生認識直角的興趣。

二、合作探索,學習新知1、 探索新知

(1)、你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角?把你發現的這種角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

學生小組交流發現。

彙報發現。

(2)、教師板書畫一個直角。學生觀察教師畫的角。

(3)、你能製作一個直角嗎?想一想你準備怎樣製作,做好後在小組內交流認識你製作的直角。

學生思考製作直角的方法並製作,在小組內交流認識直角。

(4)、教師指名彙報製作直角的方法。並根據學生的彙報決定是否介紹用一張紙折出一個直角:先將這張紙上下對摺,再沿著摺痕對摺就可以得到一個直角。

(1)、你有什麼方法可以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小組討論交流驗證一個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學生彙報,並驗證方法:在我們的三角板上有一個是直角。要知道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現在請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學生觀察三角板並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請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學生分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圍的角中哪些是直角。並彙報。

3、 畫直角

(1)、你還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幹什麼?

回憶一下上節課我們是如何畫角的,然後請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畫一個直角。畫好後給小組的同學說說你是怎樣畫的。

學生回憶畫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畫法再畫出直角,交流畫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畫直角並說說畫法。

畫直角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問題?引導學生歸納總結直角的畫法。

透過對學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觀察,以及製作直角等活動,使學生充分認識直角的特點,加深學生對直角的理解。讓學生判斷直角、畫直角等小組活動,學生進一步認識直角,會正確判斷直角。並透過複習角的畫法引發學生思考直角的畫法及得出畫法、正確畫直角。

三、學習效果測評1、 完成第41頁的做一做第1題。

你能找出我們身邊的直角嗎?找到並驗證後說給小組的同學聽一聽。

學生分小組尋找直角並交流。

2、 完成第41頁的做一做第2題。

教師指導學生獨立完成。

指名彙報並要求說出是怎樣畫的。

學生獨立畫直角並思考是如何畫的。並彙報說明畫法。

透過尋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畫直角等練習,讓學生體會到直角就在我們的身邊。

四、課堂總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麼知識?

教師引導學生梳理知識。

你有什麼收穫?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5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38~40頁。

教學目標與策略方法

知識與技能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感知角有大有小。

2.掌握用直尺畫角的方法,會用直尺畫角。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及抽象概括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經歷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認識角的過程,體驗從數學的角度去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絡,激發學生探究數學知識的興趣。

策略與方法

可以採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

課前準備與課時設定

主體畫掛圖或多媒體課件、三角板、硬紙條、圖釘、圓形紙片等。

教學過程

環 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創設情境

1.課件或圖片出示校園生活情景圖(有角的地方可以隨機閃動。)

問:這是什麼地方?你看到了什麼?你從中發現了什麼數學知識?

(不必強求學生把所有的角都說出來,只要能說出其中的一部分就可以。)

2.組織學生彙報交流,教師相機演示。

3.談話: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地方有角,那麼什麼樣的圖形是角?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角。

學生觀看課件後先在小組內把看到的情景說出來,組內達成共識後,再進行班內交流。

探究體驗

1.直觀感知角。

(1)引導學生小組內說一說、指一指身邊物品中的的角,並用手感覺一下物品中角的樣子。

學生找出生活中的物品上角,如:桌子面上的角,黑板面上的角,文具盒上面的角,書面上的角……

(2)組織學生彙報交流。

(學生指點角時一般只指角的頂點處,彙報交流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才能組成角。)

2.初步認識角。

(1)展示實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龍頭、球門框。)

(2)組織學生彙報交流。

(學生指角時一般只指角的頂點處,彙報交流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由一點引出的兩條射線,才能組成角。)

2.初步認識角。

(1)展示實物中的角(剪刀、吸管、水龍頭、球門框)

(2)去掉實物,抽象出角的幾何圖形。

(3)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徵。

A.先在抽象出的圖形中依次閃動角的頂點和邊,然後註明各部分的名稱。

B.觀察: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彙報交流時,學生一邊說一邊用手指出角的樣子。

學生觀察由實物抽象出角的過程,瞭解角的各部分名稱。

小組交流角的特徵,明確:一個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C.拿出畫有角的圖紙,指出角的頂點和邊,小組內相互說一說。

(4)閉眼想像角的樣子。

3.動手操作,進一步感知角。

(1)用紙折角。

A.提問:你能用圓形紙折一個角嗎?比一比看誰折的又快又好?

B.展示學生折的角,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折的。

(選大小不同的角進行展示,出現不規的角,教師要及時加以引導。

C.讓學生體驗角的頂點和邊的特點。

(2)硬紙條做角。

A.小組合作,制一個活動角。

B.移動角的兩邊,觀察角的大小的變化,你能從中發現什麼?

4.畫角。

A.自己試畫一個角。

B.演示畫角的方法。

C.按照正確畫法畫角。

5.引導學生小結。

提問: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此些新的收穫?

學生閉眼想像角的樣子,並用手勢劃出來。

學生動手摺角,有的同學可能不會折,小組同學間可以相互幫助,折完後小組內說一說折的方法。

學生把小組內好的作品在投影上展示,邊展示邊說明折的方法,並用手指一指角。

用手摸一摸角的頂點和邊,自己獨立體驗。

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紙條和圖釘,先想一想怎樣做,然後動手做出活動角。

小組的一名同學移動活動角,其他同學觀察比較,把發現在小組內交流。

學生用正確的方法再畫一個自己感覺滿意的角。

學生暢談收穫。

實踐應用

1.投影出示練習八的第1題,判斷下面的圖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話,請說明理由?

2.完成練習八的第2題。

訂正時老師可以投影出示,學生邊指邊說。

3.比較角的大小。(練習八的第3題。)

訂正是可以用活動的投影片演示一下,用以驗證比較的結果。

4.拓展題。

下圖中有幾個角,數數看?

全班學生用手勢進行判斷,並發表自己的見解。

學生自己獨立完成,小組內交流數的結果。

學生先觀察,然後再用三角板的角比一比。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6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

[教學目標]

1、在認一認、說一說、指一指、找一找、折一折、摸一摸等活動,初步認識角,會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2、透過觀察、比較,明白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兩邊的長短無關。

3、在折一折、動手做的過程中學會做角;透過畫一畫,掌握角的畫法,能夠正確地畫角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5、使學生知道生活中處處有角,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會準確地畫角。

[教學難點]

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匯入新課

請同學們看上的畫面:校園的一角。誰來說說校園裡有什麼?

操場上的活動可真豐富,這裡邊還藏著我們今天要學習的新圖形——角。老師手上拿著的三角板(抽象出三角板上的三個角),形狀像這樣的圖形我們就叫做角,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評析]

情境匯入抓住了二年級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利用學生熟悉的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下面的探索學習創設了良好的氛圍。

二、引導探究 學習新知

1.聯絡實際,找角。

師:在這幅校園圖裡有好多這樣的角,你能找一找嗎?讓我們比比看,誰有一雙明亮的眼睛。(請學生自己指出來:鐘面上時針和分針所組成的角、剪刀上張開形成的角、紅旗上的角等等)

[評析]

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從圖片中找出角,充分體現了教學的民主性,讓學生在課堂上暢所欲言,給學生均等的參與機會。讓學生透過觀察從現實個發現角、認識角。

2.初步感知,正確指角。

(1)出示剪刀、吸管和水管的圖片。這些平時用的實物中有角嗎?誰來指指?它們都有什麼特徵呢?

(2)從實物中剝離出角的幾何圖形。如何把水管上的角畫下來,會是怎麼樣的呢?請你們閉上眼睛想一想,也可以用手比劃比劃,看看角什麼樣子的。然後老師在黑板上把這些角畫出來。

並讓同學說說它們的形狀相同點和不同點(同桌討論並彙報)。整理並板書:尖尖的地方叫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角的邊。

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3)指出三角尺上的角,並感受。

(4)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角,哪些圖形不是角。(題略)

[評析]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沒有去急著幫學生糾正語言與動作,而是充分利用了學生認知過程中的“盲點”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發現錯誤,然後再讓學生透過觀察與探究去接觸知識,理解掌握知識。

3.做角。

師:剛才我們透過自己的觀察。初步認識了“角”這個朋友,那麼現在我們動手來做一個角。請同學們拿出這張紙,用折一折的辦法,折出一個角來。

學生自己做一個角,然後交流;並四個學生上講臺展示,並說出所折的角的兩條邊和頂點在哪裡。

[評析]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讓學生自己動手做一個角,問題的挑戰性激活了學生的思維,經過努力形成了形狀、大小不同的角,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4.定義角的大小。

(1)教師演示活動角(兩條邊張開一些):你發現角怎麼樣了?怎麼會變大的?(兩條邊收攏一些):這個角怎麼樣,怎麼又會變小的?

(2)小結:角的大小就是與角兩條邊張開有程度有關,把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把兩條邊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師生一起,邊操作邊說)

5.比較角的大小。

(1)觀察法。老師拿出兩個相差比較大紙折的角,怎麼樣比較?(學生回答)

(2)重疊法。老師拿出差不多大的角,這兩個角誰大誰小?①引導學生觀察剛才兩個角,誰的大一些?②學生想辦法比較,指名上臺演示,得出重疊法。一條邊要對齊,看另一邊張開的大小,再確定角的大小。③鞏固重疊法。同桌做兩個角,比一比,教師巡視,指名兩個學生演示一下。

6、畫角。

1、學生嘗試畫角,在小組內討論畫角的方法。

2、展示畫角:先畫一點,然後從這一點起用直尺向不同方向畫兩條線,就畫出了一個角。

[評析]觀察、敘述、操作,使學生儘快掌握畫角的技能。

三、鞏固拓展

1.數一數一個三角形和一個梯形裡各有幾個角。

四、欣賞生活中的角

[總評]

本節課的設計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感覺到了數學於生活,培養了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以學生的主動探索學習為基本的活動形式,充分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地位。具體表現在:

1.教師在課堂上敢於放手。在課堂上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充足了時間與空間。整個教學過程,學生透過找角、指角、做角、定義角的大小以及比較角的大小,都是由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完成的,讓學生在動手、動腦、動口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獲取知識。

2.注意了知識的拓展。在最後一個環節中,增設了一個拓展訓練,別具匠心,在學生獲取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拓展思維,使學生的思維從課內延伸到課外,有利於學生思維的培養。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7

【學習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四冊第三單元38、39、40頁《角的初步認識》

【基於標準

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瞭解直角、銳角和鈍角。

【基於教材

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教學的。同時這部分內容又是今後學習角的基礎,對於二年級的兒童來說,如此抽象的圖形會讓他們難以理解,所以教材在編排上從孩子熟悉的校園生活場景圖匯入,教材把這些角都用色線標示出來,由此引出角,讓學生了解到角就在我們的生活中。透過例1,從三種實物中抽取出角,在此基礎上介紹角的各部分名稱,說明角的特徵。然後讓學生透過動手摺一折來進一步感知角,最後讓學生畫一畫自己製作的角,教材這樣的安排是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出發,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讓他們透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符合《數學課程標準》所倡導的理念。

【基於學情

該年齡階段的學生主要是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有待發展,對建構角的概念有一定的難度。但本節課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礎上學習的平面圖形,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處觀察到角,對角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所以在教學中要創設與學生生活相聯絡的情境,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出發讓他們透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經歷“感知角——形成角的表象——構建角的概念——深化角的認識——鞏固角的概念”的教學環節,學生能夠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認識角,做到“做中學,樂中學”。

【學習目標

1、結合教材主題圖,能找出生活中的角,能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2、會用尺畫角,能比較角的大小。

【學習重難點

1、能找出生活中的角,能說出角的各部分名稱。

2、用直尺畫角,能比較角的大小。

【教具學具

課件、三角板、硬紙條、圓形紙等。

【教學思路

這一節課的教學物件是二年級的學生。他們年齡小、好動、愛玩、好奇心強,在四十分鐘的教學中容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據這一特點,為了抓住他們的興趣,激發他們的好奇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透過讓學生找一找、折一折、畫一畫等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積極動眼、動手、動腦、動口,引導學生透過自己的學習體驗來學習新知,積極開展本節課的教學活動。

評價設計

交流式評價:透過師生、生生對話交流,在交流中對學生進行評價。

表現性評價:透過學生回答問題情況,適當對學生進行點撥。

選擇性評價:透過評價樣題檢測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情況。

評價方案

1、透過課堂觀察、提問,檢測目標1達成。

2、透過練習檢測目標2的達成。

【學習流程

(一)激趣匯入,揭示課題

教師出示一個信封,裡面裝著一個圓形,露出一部分。

師:同學們,我們來玩一個猜圖形的遊戲好嗎?是這樣的,請你們猜一猜老師手中的信封裡面裝的是個什麼圖形?

教師再出示一個信封,裡面裝著一個長方形。露出其中一個角讓學生猜測。

師:我們再來猜一猜怎麼樣,猜猜這個信封裡面又會是什麼圖形?

師:這次你們為什麼不猜成圓形?你是根據什麼來猜測的?

師:對,大家真聰明(邊說邊取出長方形)。這可是個長方形,大家數一數這個長方形有幾個角(四個),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認識的圖形朋友——角。(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角(幻燈片出示課本38頁主題圖。)

師:同學們,生活中到處都有角,讓我們一起去找一找,美麗的校園裡哪裡有角。(學生觀察主題圖並從中尋找角)

2、觀察角

在校園裡有角,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物體上也有角,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出示39頁例1)

師:老師給這些角脫去美麗的外衣,這些就是數學中的角。請小朋友仔細觀察這三個角,思考一下這三個角有什麼相同地方。和同桌說說。生彙報:都有一個點兩條直直的線

角的每一部分都有自己的名字,教師指著第一個角講解角的各部分名稱,再指著第二個角讓學生說各部分名稱,最後教師說角的各部分名稱由學生指出來。

師: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小結:每個角都有一個頂點,兩條直直的邊。

練習:

判斷下面這些圖形是不是角?(有這個重要的發現,就能判斷這些圖形是不是角)

②根據角的特徵找一找在我們的周圍那裡有角。

③角真是無處不在,在我們學過的圖形裡也有角,看一看,是什麼圖形。

3、折一折

出示一張圓形

師:圓裡有角嗎?那你能動手摺一個角嗎?動手摺一折。

用折的角碰一碰手心有什麼感覺?這個尖尖的部分是角的頂點,再摸一摸角的邊有什麼感覺?

4、感悟角的大小

這是同學折的角,這是老師折的角,一樣大嗎?看來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是我們要研究的重要的數學問題。請同學們有準備好的卡紙做一個角。

展示一個學生的角。它的兩條邊會活動,在數學裡叫活動角。老師領著學生做活動角變大變小的遊戲。

師:和同桌說一說你的角是怎麼就變大的,怎麼就變小的。(讓學生說說,老師示範再說一說)

(老師拿出一個邊很長的角。)

師:誰能用活動角做一個比老師的角大的角?怎麼知道那個角大呢?怎麼比?(讓學生示範比一比)

練習:播放動畫《紅角和藍角的大小之爭》

先猜一猜那個角大再看動畫。

總結: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沒有關係,和兩條邊叉開的距離有關。

5、畫角

師:今天小朋友認識角,那你們想畫角嗎?如果讓你畫角,除了用到紙,筆,你認為還可能需要什麼?

(教師演示畫角,並說明畫角的方法。)

師:你們想試試嗎?一起來畫一個角吧。畫完後再畫一個和剛才的角大小不一樣的角。

三、課堂總結

1、今天我們認識了角,誰來說一說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2、欣賞生活中的角

教師小結:角的知識還有很多,很多,今後我們還會繼續學習。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

2.透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並對學生進行事物的運動發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3.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學重點難點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

2.加強學生的直觀操作和探索活動。

3.透過操作活動使學生透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準備

長方形紙條若干,手工紙若干,圖釘若干

教學設計

【活動一】引入

師:出示一張圓形的紙片,這是什麼?

生:是圓形的紙片。

師:老師今天就用這張小小的紙片給大家變一個魔術,大家想看嗎?那可要看仔細了,我先將它對摺,再折。然後用剪刀這樣一剪,猜一猜變成了什麼?

生:五角星......

師:哦!真厲害,知道它為什麼叫五角星嗎?(邊揭示謎底邊展示在黑板上)

生:因為它有五個角。(板書:角)

師:真聰明!角到底是什麼樣的圖形呢?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角的世界,一起來學習有關角的知識。(補充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師:黑板上的五角星是一顆閃爍著智慧的數學星,我們將獎給在這節課上開動腦筋,善於發現,積極發言的同學。

【活動二】感知

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師:其實我們生活中很多物體的表面都藏著角,看這是我們熟悉的...它也藏著角寶寶,你能將它找出來嗎?現在就拿出你的三角板,給你的同桌說一說。

師:我們一起來摸一摸這三個角,你發現了什麼?

生:三個角都是尖尖的。

生:角的兩邊是直直的,很滑。

師:引導學生有序再次摸一摸角,對這就是角。那我們數學上又是怎樣來表示角的呢?看清楚了。(示範畫角)老師怎樣畫出角

生:先打一點,再畫出兩條直直的線。

師:點,直直的線。觀察的非常仔細,那他們有沒有屬於自己名字呢,請孩子們自學數學書32頁。再告訴老師

生:點叫做角的頂點,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邊。(師板書)

師:我們今天認識的新朋友角,它可是個頑皮的傢伙特別喜歡捉迷藏現在它藏到了我們的教室裡,我們趕快找一找哪些物體的表面有角?

生:小組活動

師:瞧,它又藏到了圖行客人中,我們把它找出來。

【活動三】創造

1.折角

師:孩子們真棒,一個也沒有逃出你們的慧眼。那你們想不想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角呢?現在拿出你們的手工紙,比賽開始!

生:摺紙

師:展示幾個動作快的孩子的做品。(這是角嗎,它的頂點和邊在哪裡)

2.做活動角

師拿出一個活動角:老師這兒有一個角,(師扳動角的兩邊),你們看,這是一個活動角,小朋友想不想做一個我這樣兒的活動角?試試吧

【活動四】探索

師:同學們,你們能讓自己做的角變大嗎?怎麼變?

生:我把兩根小棒往外一拉,角就變大了。

生:我拿住一邊,把另一邊一拉就變大了。

師:你們能讓角變小嗎?

生:把兩條邊合攏一下,就變小了。

生:剛才,我們既能把角變大,又能把角變小,那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生:與角的邊有關。

師:與邊的什麼有關,長短嗎?

生1:不是剛才邊沒有變長。

生2:不是兩條邊張開的大,角就變大,張開的小,角就變。

【活動五】牛刀小試

1.數一數下面圖形中各有幾個角。(p35練習八第2題)

2.開放題:對著正方形剪一刀,還剩幾個角。

【活動五】回顧全課,總結提高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新朋友角,你有哪些收穫,知道了什麼,學會了什麼。回到家再找一找,角是不是又藏到你家去了呢?

板書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38~39頁。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2透過經歷觀察、操作等活動,建立角的空間觀念,培養動手操作,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3、在探索角的知識過程中,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和興趣,培養合作意識。

教學重點:

進一步感知角。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掌握畫角的方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角板、小棒等。

教學流程:

一、師生談話、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和大家結交一個數學中的好朋友,大家願意嗎?

生:願意。

師:這個朋友的名字叫什麼呢?(板書:和角交朋友)

生:角。

師:對,這節課我們就和角交朋友。

二、引導探究,學習新知

1、聯絡實際,找角

師:其實角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你認真觀察,就能找到它,(課件出示39頁例1的剪刀、吸管、水龍頭)同學們請看,角朋友就藏在裡面,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學生彙報。

師:(課件出示剪刀、吸管、水龍頭)這些物體的角藏在哪裡?同學們相互說一說。

學生彙報

師:同學們觀察的真仔細,現在我們把這些角的外衣脫掉,仔細觀察。(課件演示,將三個物體隱藏,出現不同方向的三個角)。這就是我們今天認識的新朋友——角。

師:(課件出示38頁主題圖)同學們請看,下課了,同學們正在操場上活動呢?你能在這幅圖中找到角嗎?

學生彙報:老師拿的三角板上有角。老爺爺剪樹枝用的剪刀上有角,樹上有角。小朋友伸開兩臂組成了角。樓房上掛的鐘上有角。樓房上掛的鐘上有角。

學生每說一個,課件出示紅色閃動的角。

2、初步感知,指角

師:同學們的觀察力可真強,找到了這麼多的角,請同學們找一找自己手中三角板上的角,並給你的同桌指一指角在哪裡?

師:哪位同學到前邊把三角板上的角指給大家看。

學生到前面指三角板上的角。

(注:提問的學生指角的過程都是點了一下角的頂點處。)

師:老師明白了,同學們指出的角原來是這樣一個圖形(邊說邊在黑板上點一個點)。這是個角嗎?

生:不是,這是個點。

師:對,這是個點,剛才同學們指的不就是這樣嗎?想想看,怎樣才能將你想的樣子完整地指出來?在小組裡討論一下,再指指看。

學生活動:指角

師:哪位同學能指給大家看一看?

學生到前面指出三角板上的一個角。學生都能指對。

師:現在同學們指角的時候,不光指出了一個點,還指出了兩條直直的邊,請同學們仔細觀察,動手摸一摸三角板。你有什麼發現?

學生會發現三角板上有尖尖的東西,感覺很扎手,發現了三個扎扎的點,三條直直的線等。

師:同學們透過摸一摸發現了這麼多的秘密,你們真了不起,其實數學上的角有自己的名字,尖尖的地方叫做角的頂點,(板書: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叫做角的兩條邊。(板書:邊)

師:同學們這麼快就和角成為了好朋友,老師真替你們高興。可有一些“假角”經常混在角的隊伍裡,老師要考考你們的眼力,看誰一眼就能辨別真假。(課件出示練習八的第1題)。

[設計意圖:在這裡,學生感知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時指的是角的頂點處,所以在這裡我沒有急於糾正學生的錯誤認識,而是充分利用了學生認知過程中的這一知識“盲點”,巧妙地引導學生自己把對角的認識自然地從生活實際過渡到數學知識,逐步構建正確表象。]

3、小組合作,折角

師:(出示一張圓形紙)同學們請看,你能在這張紙上找到角嗎?

生:不能。

師:你能想辦法用它折個角嗎?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看哪一組折角的方法多?

小組活動:折角。

師:哪一組選個代表來彙報,你們是怎麼折的?

學生彙報。

師:你能指出折出角的頂點和兩條邊嗎?

生:(拿著摺好的角。邊說邊指)這是角的頂點,這是角的兩條邊。

[設計意圖:把角的概念放到實踐操作中感知。在指角、折角的過程中,學生透過眼、手等感官直接感知角的頂點和邊的特徵,對事物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養。]

4、動手操作,做角

師:同學們心靈手巧,折出了這麼多形狀的角,你能動手做出一個角嗎?小組四人合作,先想想你們打算用什麼材料做角。然後可以用拼一拼,折一折,擺一擺等方法制作出一個角,做出角後,小組內互相指一指角的樣子。比一比,看哪個小組做的最好。

(學生用硬紙條、圖釘、細繩、小棒等做角)。

學生彙報,並互相評價。

有的小組用繩子擺出了一個角,有的小組用小棒擺出一個角。有的小組用兩根硬紙條和一個圖釘做出一個活動角,而且發現這個角可以變大,還可以變小。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體會、理解角有大小這一知識點,在這裡我注重了學生的觀察、操作與體驗,培養了學生的探索意識。]

5、體驗感悟,畫角

師:剛才我們用各種不同的材料製作出了這麼多的角,我們還知道了角有大有小,下面就讓我們親手畫一個角好不好?

師:下面請同學們看老師是怎麼畫的,從一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線,就畫成一個角。(邊說邊畫)

師:下面同學們就按照老師的方法來畫一個角。

學生活動:畫角。

展示學生畫的角,並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畫的。

師:同學們,我們在畫角時,角的開口可以朝上,可以朝下,可以朝左,也可以朝右。

讓學生畫出開口方向不同的角。

[設計意圖:學生在畫角時,認真思考、操作、體驗、評價,逐步培養了學生的實踐能力。]

三、應用新知,培養能力

1、40頁做一做的第1題

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學生邊說邊指)

2、找磕頭機上的角

(課件出示大慶的磕頭機)

師:這是在我們大慶隨處都能看到的磕頭機,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嗎?

彙報時閃動紅色的角

3、課件出示練習八的第2題

師:看下面各圖,左邊的三角形有哪幾個角?右面的三角形有哪幾個角?

四、歸納總結,拓展延伸

1、全課總結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角,和角成為了好朋友,知道了角有一頂點兩條邊,還學會了畫角。

2、知識延伸

師:同學們課下就用今天我們結交的新朋友——角,來創作一幅美麗的圖畫,比一比,看誰創作的畫最好看。

[設計意圖:學生用角創作畫的過程中,豐富了對角的認識,更重要的是激發了學生大膽想象,在活動中體會並感受到幾何圖形的美。]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0

課題名稱:角的初步認識

教學內容: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第38-39頁《角的初步認識》,第42頁的第1—2題。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認識"一課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三冊"角和直角"的第一課時。這節課是在學生在已經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教材從學生熟悉的校園生活情景引出角,從觀察實物中逐步抽象出所學的角,教材中不要求學生掌握角的定義,只要求學生認識角的形狀,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直尺畫角,教材中還特別注意讓學生動手操作,摺紙、制角、畫角等,以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發展,學生熟練掌握這部分內容就為以後進一步學習三角形、長方形和正方形等幾何圖形奠定了基礎,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

學情分析:

角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抽象,學生接受起來較為困難,因此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角,整個課時將觀察、操作、演示、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於教學各環節中,引導學生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讓他們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能力。對於二年級學生來說注意力集中的時間較短,喜歡做小動作,感覺數學枯燥無味,因此我充分發揮現代教學多媒體組合的優勢,透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靜態的課本材料變成動態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動手中思維、在觀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見和內在不可見的角印在大腦裡。從而進一步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努力做到教法、學法的最優結合,使全體學生都能參與探索新知的過程。

教學目標:

1、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初步比較角的大小;學會用尺子畫角。

2、透過讓學生觀察、操作分析、比較,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和創造意識。並對學生進行事物的運動發展變化的辨證唯物主義觀點的啟蒙教育。

3、創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互相協作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教學準備:多媒體;直尺;大頭針,兩根硬紙條,圓形紙片、長方形紙片、剪刀。

教學重點:

讓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畫角的方法,使學生透過直觀感知理解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教學過程:

一、激趣匯入

(媒體應用)螢幕出示: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的實物圖。引導學生回顧複習,依次回答出各個圖形的名稱。最後出示角的圖形,教師邊出示邊提問

“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位新朋友,你們認識嗎?”同學們回答:“認識,角。”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角。教師邊說邊出示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兒童在的注意集中的時間較短,所以匯入這個環節我儘量簡化,開門見山,但又明確了學習目標,直入課題。教學時間大約用2分鐘。

二、新課講授

1、電腦出示一幅校園情景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中有什麼?學生回答:“圖中有正在做操的學生”,“正踢足球的學生,還有拿三角板的老師和修剪花木的老爺爺。”……這些情景中有角嗎?同桌學生討論找角。

學生彙報,

生1:老師手上的三角板上有角、老爺爺修剪樹木用的剪刀上有角。

生2:球門上有角、角球線有角。

生3:表的兩根針形成一個角,正在做操的小朋友伸開兩臂形成一個角。

……

(媒體應用)在學生找到實物圖中的角後,螢幕上出現閃動角。

教學過程說明:教學伊始,藉助情景圖創設情境,這樣使學生在一種愉悅的氛圍內迫切想知道新知,同時也感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初步感知角。教學大約用了5分鐘。

2、舉例

其實在你身邊就有很多角,仔細觀察,你發現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現在,咱們就伴隨著輕鬆優美的音樂以小組為單位找一找角。

師:誰願意把你找的角指給大家看看。在日常生活中,角實在太多了,只要我們仔細觀察都能找到角。

學生彙報,

生1:黑板上有角。邊說邊上去指角。

生2:數學書上有角,邊說邊指角。

生3:課桌上有角。用手比劃。

……

師:我們來看看大螢幕上的圖形有角嗎?(多媒體出示例1的3幅圖),大家找一找,學生指出後多媒體演示抽象出角的圖形。

透過找日常生活中的角以及透過例1,從三種實物(剪刀、吸管、水龍頭)中抽取出角,讓學生從熟悉的生活例項中來認識角,讓學生感受到角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教學大約用了4分鐘。

3、折角

師:同學們透過剛才的學習認識了角,大家觀察得都很認真。接下來,老師想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比賽折角(出示一張圓形紙),看哪一組折角的方法最多。

學生動手摺角,教師將部分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讓學生用剛才所折角的頂點扎手心,感知角的頂點是什麼感覺;摸一摸角的兩條邊,感知角的兩條邊是怎樣的?教師示範。指名學生回答。

生1:這兒是尖尖的,這兩邊滑滑的、平平的。生2:這兒有些刺手,這兩邊直直的。師:噢,原來角給我們的感覺是這樣的:尖尖的,直直的。

師:大家看!這尖尖的一點叫作角的頂點,這兩條直直的線叫作角的邊。邊說邊標出角各部分名稱

教師請一名學生上黑板標出角的頂點和角的兩條邊。

師: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生: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我們來看看大螢幕上折出的角(多媒體出示3幅圖),大家看一看這幾個角的大小一樣大嗎?

生:不一樣大。

師:這能夠說明什麼?

生:這說明角是有大有小的。

填出自己折出的角的各部分名稱。

教學過程說明:透過折角讓學生比較得出:角是有大有小的,使學生在操作中積累了豐富的感性材料,並對角的大小這一特點進行了初步認識。同時角的不同折法這一教學中也充分體現了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教學大約用了6分鐘。

4、做和演示活動角

(1)師:透過剛才折角的活動,同學們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請同學們拿出準備好的硬紙條,小朋友們已經會折角和畫角了,老師這有一個比較特別的角,你們看。(師電腦展示出活動角)你們想知道這個活動角是怎樣做出來的嗎?

(2)師展示活動角的製作過程。大家想不想自己做一個活動角呢?請兩個同學為一組,互相幫助,小心圖釘,注意安全。

(3)請小朋友們拿出做好的活動角,跟老師一起做動作。(慢慢張開)這時這個角變得怎樣了?(叉開得越來越大,角也越來越大。)(慢慢縮小)這時這個角又變得怎樣了?(叉開得越來越小,角也越來越小。)看來,一個角的大小與它叉開的大小有關,叉開得越大,這個角就越大,叉開得越小,這個角就越小。

師:像這種角我們就把它叫做活動角。螢幕上有兩根硬紙條和圖釘做成的活動角,我們來看看這個活動角(螢幕演示)。兩根硬紙條做成的邊張開的比原來大了還是小了(大了),角比原來大了還是小了?

生:角比原來大了。

師:這兩條邊又怎樣了?角又怎樣了?

生:兩條邊又張大了,角比原來大了。

師:這能夠說明什麼?(四人一組討論)

生:角的大小跟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兩條邊張開得越大,角就越大,張開得越小,角就越小。

教學過程說明:透過這一環節的教學使學生從認識靜態中的角過渡到了認識動態中的角,同時也向學生滲透了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的關係。

師:我們已經知道比較角的大小的關鍵了,可是紅角和藍角卻不知道,你看它們正在吵架呢?

課件出示:紅角和藍角爭吵的對話。你能想辦法幫他們比大小嗎?課件演示比較大小的過程。教師解說。

課件演示大小一樣,邊長不同的兩個角比大小。

師:你從剛才的錄影中能發現什麼?

生: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教學過程說明:讓學生在生動的故事情境中,透過觀察,自己得出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係這一結論,同時也為了培養學生學會全面的看問題。教學大約用了8分鐘。

5、畫角

師:透過剛才的多種活動,我們進一步認識了角,如果要把角畫下來,該怎樣畫呢?讓我們開啟課本第39頁,看看下面的例2,請根據書上的提示畫一個角。

學生先自學,然後再畫角。

師:有不少小朋友已經學會畫角了,誰能教教老師。

教師根據學生的提示畫一個角。

媒體演示,教師講解:這個小老師到底教得對不對呢,咱們一起看看大螢幕。先畫一點作為角的頂點,用尺子從這個點向一個方向畫一條線,再向另一個方向畫一條線,就組成了一個角。

教學過程說明:在教學畫角時,我採用了讓學生自學這一方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解決問題的情境中來,當學生透過自學初步掌握畫角的步驟和方法後,教師再利用多媒體適時的演示畫角的過程。這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手段,使學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留下的表象也非常深刻,角的畫法也就迎刃而解了。教學大約用了5分鐘。

三、鞏固練習

1、做練習八的第1題。

師:看來同學們對角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可是動物園裡的四隻小動物卻不太清楚,它們每人畫了一個角,我們一起看看它們畫的是角嗎?

媒體出示小動物畫的角,教師請學生判斷它們畫得是不是角,再說出理由。

2、做練習八的第2題。

3、剪一剪、猜一猜。

師:你們的表現都很好,教師獎勵你們做遊戲。這個遊戲的名字叫做剪一剪,猜一猜,每個小朋友都有一張正方形的紙,現在請小朋友猜一猜用剪子剪一刀,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先在小組裡說一說,然後再剪一剪、試一試,看看會有幾種不同的結果。

反饋後,媒體演示。

師:由於剪的方法不同就會得出不同的結果,只要我們善於觀察、勤于思考就會想出不同的方法。

教學過程說明:這種開放題的設計讓學生動腦動手,加深對角的認識,同時培養了學生的求異思維能力,激發探究興趣。教學大約用了8分鐘。

四、全課總結大約用了2分鐘。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遊覽了角的樂園,我們在角的樂園裡學習了哪些知識?

五、板書設計

課題

角的大小跟角的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一個頂點,兩條邊。先畫一點用尺子從這個點向一個方向畫一條線,

再向另一個方向畫一條線,

就組成了一個角。

六、教學反思:

七、教學設計理念與思路:

這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新課標中的教學理念,其中有以下幾個方面:

1、創造有效的數學學習方式。從多方面向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讓每一位學生主動從事數學活動,積極探索自己未知領域的知識,自己去發現、去創新。我設計讓學生動手比賽折角,看哪一組折角的方法多,還設計讓學生自學畫角的方法等。透過這些數學活動的設計,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2、創設有趣的數學情境。數學情境的設計對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很大的幫助,在主題圖匯入時,設計讓學生伴隨著音樂觀察、尋找校園裡角,還有在演示活動角的時候設計變魔術的情境以及讓學生伴隨輕鬆優美的音樂找角等等。透過這樣的設計,使學生真正學會“生活即數學,數學即生活”。

3、引入現代資訊科技,解決教學重難點。而本節課課件的使用很好的`解決了本課的難點──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與兩邊的長短無關。課件演示形象、直觀,從學生學習的效果能夠充分體現出來。

教學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知識,我將觀察、操作、自學討論等方法有機地貫穿於教學各環節中,引導學生感知的基礎上加以抽象概括,透過找一找、指一指、折一折、想一想、畫一畫、說一說、剪一剪等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大量的實踐活動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此外,在教學中,我還充分應用了現代教育技術手段,透過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段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使學生的眼腦手口協調活動,為學生創設愉快、和諧的學習環境和氣氛,力求使課堂教學成為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實踐能力的廣闊天地。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和操作活動,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稱,初步學會用尺子畫角。

2.經歷折一折、畫一畫等過程,豐富學生對角的直觀認識,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3.透過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初步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識。

4.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美。

目標解析:

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基於學生已初步認識了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邊形等平面圖形,對生活中的角已有初步的感知。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感知角,從觀察比較、動手操作等活動中初步認識角、學會用尺子畫角,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初步認識角。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用尺子畫角。

教學準備:課件、尺子,學生每人2條硬紙條和一個按鈕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一)課件呈現主題圖“美麗的校園”

1. 仔細觀察你在“美麗的校園”裡看到了什麼?

2. 你能找出我們學過的平面圖形嗎?

(二)揭示課題

大家都善於用數學的眼光觀察校園,其實,這裡面還藏著很多的“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角。(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課伊始,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找平面圖形這一環節,既複習了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又為新課鋪墊。】

二、動手操作,探究新知

(一)指一指,初步感知角。

1.學生小組合作,在主題圖中指出角。

2.彙報交流時課件呈現有色線標示出角。

(二)描一描,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

1. 從主題圖中提取教學素材,課件出示例1(先不出示紅線):

2.讓學生仔細觀察,分別找出角並在圖上描畫出來。

3.從實物中抽象出角。

4.比較觀察:這些角有什麼相同之處?

5.交流歸納: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圖文結合板書)

(三)折一折,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1.動手操作:用圓形紙片折角。

2.同桌合作:比一比誰折的角大?你是怎麼比的?(重疊)

(四)做一做,探索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

1. 動手做一個活動角。

2. 用活動角做“變大變小”遊戲。

3. 引導發現: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而與兩邊張開的大小程度有關。

(五)畫一畫(例2),初步學會用尺子畫角。

1.小組合作,嘗試畫角。

2. 師生交流,完善畫法。

3. 教師範畫,小結畫法。

從一個點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筆直的線,就畫成一個角。

【設計意圖:創設“指一指、描一描、折一折、做一做和畫一畫”等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使學生經歷數學知識抽象的過程,也使角的形成具體化、動態化,加深對角的直觀體驗,進一步認識角,進而使學生體驗探索的樂趣和成功的喜悅。】

三、鞏固練習,拓展應用

(一)教材第43頁練習八第2題

1. 課件出示:下面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2. 學生獨立判斷,師生交流時強調判斷的依據。

3. 在圖上標上角各部分的名稱。

(二)教材第43頁練習八第3題。

課件出示題目,判斷這些平面圖形中有多少個角。

(三)教材第39頁“做一做”第1題。

1. 說一說周圍哪些物體的表面上有角。

2. 把你找到的角畫出來。

(四)用角組成自己喜歡的圖案。

【設計意圖:透過練習,讓學生在觀察、判斷、畫圖等數學活動中,加深對角的認識,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同時讓學生到生活中找角的活動,又讓數學知識迴歸於現實生活,感受到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的應用美。】

四、課堂小結

(一)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穫呢?

(二)你還有什麼問題嗎?

【設計意圖:透過歸納總結、談收穫讓學生享受學習成功的快樂,同時讓學生帶著問題下課,培養學生勤于思考的好習慣。】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二年級上冊)》第38~40頁的內容及練習八中的習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3.初步學會用直尺畫角。

教學重點

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和角的畫法。

教學難點

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係。

教具、學具準備

學生準備一些表面有角的物品和三角板。教師準備小棒、三角板、紙、硬紙條、圖釘及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好,我們現在先一起玩一個擺小棒遊戲。請一位同學上來擺,其他同學在下面擺。注意聽老師的要求,先用四根小棒擺出一個我們學過的圖形。(教師巡視)

師:你們擺出了什麼圖形?(正方形)

師:好,現在拿走一根,再擺一擺又會是什麼圖形?(三角形)

師:你們真能幹,接著再拿走一根,像這樣的圖形又叫什麼呢?(像這樣的圖形就叫做角)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位新朋友。(板書:角的初步認識)

(教師先讀,然後請學生讀一遍。)

二、新授

師:在生活中,你在哪些物體的表面見過角呢?誰來說說?(讓學生自由地講,可以拿自己的東西說)同學們都說了許多,下面請同學們看看,在這美麗的校園裡哪裡有角?(老師的三角板,花工的剪刀上……)還有許多同學想說,請你們說說這些物品中哪裡有角?(電腦顯示第39頁上方的三幅圖)

(一)動手探索

師:剛才同學們都找出了許多物體表面的角,好,我們現在來試一試畫一個角或做一個角,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硬紙條、圖釘、彩色紙、尺子,還有白紙。如果你對角感覺還不是很清楚,可以再看看桌面上的物品,然後再做。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二)彙報,小結

師:剛才有的同學做角,也有的畫角,都很認真,那好,誰來說說你感覺角是怎麼樣的?(頭尖尖的,兩條直直的線……)

師:我想問一下,剛才用硬紙條做角的同學,你們的角可以活動嗎?角是怎麼變化的?(請學生上臺演示可活動的角,角張開得大,角就大,角張開得小,角就小。)

師:用紙折角的同學,你們發現了什麼?(角折得越多,角就越小,相反則大)

師:畫角的同學呢?你們又有什麼想說的?誰畫得比較好呢,上來展示一下。

師:好,剛才同學們透過做角、折角、畫角,做出了不同的角(展示三種不同的角),你們發現了這些角都有什麼相同的地方?(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一說)

(三)結合實踐自學角的各部分名稱

師:你們所做的和所講的都對不對呢?讓我們來請教一位不說話的老師吧,請開啟課本第39頁,看第三行三個不同的角,自己看看。

課件顯示第一個角,教師點頂點,問:角的這部分是什麼?然後點邊,問:角的這部分叫什麼?點另一邊問:這又叫什麼?

出現另兩角,問:誰來說一說,它們分別都叫角的什麼?

電腦顯示“一個角有幾個頂點?有幾條邊?”(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好,請大家檢查一下,你們剛才所做的角是不是都只有一個頂點兩條邊呢,找出來,同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摸一摸角的頂點和邊。

師:好,下面誰來說自己做的角的頂點和邊都在哪兒?(讓做活動角的學生上來講述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四)小結

師:透過我們的學習認識了角是怎樣的圖形,知道了角的各部分名稱和一個角只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

(五)畫標準的角

師:我們知道了這麼多關於角的知識,下面再來畫一個標準的角。你可以先看書再畫。

(教師巡視)

師:請畫好的同學展示自己畫的角,並講給同學們聽你是怎麼畫的。

師:你畫的頂點在哪兒?邊在哪兒?(教師標出來,將之當做板書)好,下面請同學們再按這個同學的方法再畫一個更好的角。

師:大家真能幹,又學會畫角啦。

師: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做一些練習,看看你們是不是都掌握了今天學的知識。

三、練習

1.辨別下面的圖形是否是角,不是的話,為什麼?(圖略)

2.用自己的方法比較一下兩個角的大小。(圖略)

3.數出下面角的個數。(圖略)

教學反思

“角的初步認識”是一個比較傳統的教學內容,在準備此課前我就查閱了這課以往的教案,但都覺得過去的教學方法比較陳舊,因為新的課程改革提倡的是讓學生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教學理念,所以我在備課時,摒棄了以往從頭到尾牽著學生學習的方法,設計了讓學生自己動手發現知識的活動。全課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入,在學生原有的對圖形的認識的基礎上,利用小棒擺圖形,當擺到三角形時問:再拿走一根後是什麼圖形?從而自然地引入所學的內容。第二部分是活動實踐並小結。第三部分是練習。

其中第二部分又分為找出生活中的角、根據自己對角的感受制作角、結合課本和實踐小結角的特徵、畫角等幾個部分。這裡充分讓學生動手操作,合作探究知識,自主學習,體現了新課標的精神,也是整堂課最重要的部分,最能考驗教師在課堂上的應變能力和對所教學內容的熟悉程度。因為教師很難預料到學生在操作實踐中會出現什麼問題。教學中,我對於自己備課時沒有預料到的情況及時做出了靈活處理,沒有生硬地把學生拉回到自己教案中所設計的思路。如在讓學生自己製作角的過程中,有些學生用兩條硬紙條做出三種不同情況的“角”,一種是常見的只有一個角,另一種是十字形的“角”,還有的是T字形的“角”。這裡學生做的時候有的並不知道自己做出了幾個角,只認為其中的一角是自己所做的,有的則是自己知道發現並創造出來。教師此時應因勢利導,先讓學生說出他說的角是指哪個,再問僅此一個角嗎,還有嗎,能比畫出來給大家看看嗎?並及時給予表揚,這樣既能鼓勵其積極性,又能鞏固對角的認識,一舉兩得。

新課改給廣大教師提供了許多新的教學理念,教師們也在教學中根據它採取了許多新的方法,創設了許多情境。但僅此還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必須從思想上時刻意識到學生自主參與、體驗學習、自主學習、自主思考的重要性,讓學生真正自主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想,去做,去交流,去發現,從自己的成敗體驗中獲取知識,這樣的學習才是積極的、有價值的學習。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3

教材分析

角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本課透過讓學生看、找、畫、折、擺等形式,知道角的組成和畫法。

教學過程中,用情景引入,創設漂亮的小房子,讓孩子們找找這座漂亮的小房子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學生一下子就覺得感興趣,仔細觀察,回答,學生的注意力一下就吸引過來,學習情緒被調動起來。

1、找角。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找身邊的角與自己身體上的角,找到以後讓學生用手摸,感覺角的特點。

2、認識圖形。抽象圖形從直觀到抽象,學生更容易接受掌握,認識角的各個部分的名稱,正確辨別角。從而引出直角,認識直角。

3、折角。讓學生動手操作,手、腦並用,體驗數學知識,摸摸自己的角,對角的形狀有直觀的感知,並獲得成功的體驗。

4、製作活動角

這是一個難點,要讓學生明白角的大小跟什麼因素有關,靠教師抽象的講是行不通的。學生透過動手操作,深深明白角的大小是與邊的長短無關的,只是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

5、拓展練習。一個長方形經過剪裁後,這時還剩幾個角?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整節課充分體現了新的教學思路,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實踐中探索,寓教於樂。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生活中發現角,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

2、透過觀察、操作、發展學生的空間概念。

3、加強小組合作意識,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幫助學生形成角的正確表象,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和畫角。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三角尺等。

學具準備

兩根硬紙條、圖釘、圓形白紙等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

課件:出示小房子

師:同學們,看這座小房子漂亮嗎?那誰知道這座漂亮的小房子是哪些圖形拼成的?(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大家看在這些圖形中還藏著另一種新的圖形。(課件抽象出角)你們知道這是一種什麼圖形嗎?(學生髮揮想象)

師:大家的想象力真豐富,非常棒。這個同學所說的名稱很接近數學家給它起的名稱。這樣的圖形我們把它叫做角。

匯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角。(板書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二、新授

(一)匯出角的特點

師:同學們,在這座小房子裡藏了這麼多的角,那你們能不能從我們身邊找到角藏在哪裡呢?找到角時並用手摸摸,有什麼感覺。(組長帶領,在教室裡找角。指生彙報找角,摸角的感受)。

生1:角很尖,有些扎人。

生2∶角兩邊直直的。

課件:畫角

師:你們能給這個部分起個名字嗎?(指頂點)這個同學起的名字跟數學家起的名字很接近,我們把這部分叫做角的頂點。這個部分你們能給它起個什麼名字(指兩條邊)這個同學起的名字跟數學家的一樣,這部分我們就叫角的邊。

師:同學們給角的這幾部分起了名字,真了不起。那你們觀察這個角有什麼特點?

課件:(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師:象這樣有一個頂點,兩條邊的圖形叫做角。

(二)引出直角

師:真沒想到,同學們自己能總結出角的特點。同學們看這個角(師指一角)與螢幕上的角比較一下,有什麼不同?

生:老師指的這個角邊是直直的。

師:象這樣的角叫直角。畫出直角,並標上直角符號。當看到標有直角符號的角時,說明這個角是直角。同學們再想想,剛才你們找的哪些角是直角?

(三)折角

師:我們教室裡的角可真多呀。老師遇到一個難題,同學們想不想幫老師解決。拿出課前發的圓形紙,看看在這張紙上有角嗎?老師正在發愁怎樣用這張紙折出一個角,那你們能用這張紙折出角嗎?試試看。(小組活動,互相幫助)(學生動手摺角,展示作品)誰願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給大家?

找一個銳角:你為什麼認為你折的這個是角?(因為它有個頂點兩條邊)大家同意嗎?誰折的角跟他的一樣?生舉起手中的角。

找一個鈍角:誰折的角跟他的一樣?生舉起手中的角。你們為什麼認為這個是角嗎?(因為它有一個頂點兩條邊)你說說你折的這個角跟前一個一樣嗎?比一比。

找一個直角:誰折的角跟他的一樣?這個角叫什麼角?用什麼符號表示?伸出你們的食指,書空。這個角有什麼特點?

找出三種角,貼黑板,

師:大家看,這幾種不同的角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生答)

(四)、鞏固練習

1、課件:判斷是不是角。

2、找出下面的直角,並用直角符號表示出來。

3、思考題:一個長方形經過剪裁後,這時還剩幾個角。

三、佈置作業

回家與家長用兩根硬紙條和圖釘做一個活動角,下節課要用到。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我們透過找角,折角,做活動的角,發現我們身邊藏著各種各樣的角。只要同學們認真觀察,就會發現我們身邊處處有數學。

五、板書設計:

角的初步認識

頂點

銳角

直角鈍角

角有一個頂點,兩條邊。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4

一、激趣引新

談話:剛才我們欣賞了美麗的稻香小鎮——望亭,魚米之鄉美景盡收眼底。你們看到了哪些景物?

問:看,在這些物體上,你能找到哪些曾經學過的圖形?

師:小明同學也有發現,聽,他發現了什麼?

問:你們發現角了嗎?角是怎樣的呢?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走近角、認識角、研究角。(板書課認識)

(設計意圖:課前影片《稻香小鎮——望亭》動感的畫面,震撼的音樂,一方面給學生帶來感官的衝擊,一方面幫助學生回憶並再現之前學過的平面圖形,畫面中藏著要認識的新的圖形——角,如此憶“形”引“角”,順其自然地引入了本節課所要研究的新問題,學習在不知不覺中已經開始。)

二、探索悟新

(一)認識角

1.指角

師:老師這裡有一把三角尺,三角尺上有角嗎?請同學們拿出三角尺,指一指角。

教師用筆描出“.”,然後取走三角尺。

問:這是角嗎?

師:那應該怎樣正確的指角呢?(邊示範邊講解)先指這裡的一個點,再沿著兩條邊指,最後像這樣在兩條邊之間畫一條弧線,這就是角。

生跟著老師一起指一指,再同桌互相指一指。指出課件中物體上的角。

師:這些物體上有很多的角。為了把這些角看得更清楚些,我們把物體上的一些角移下來(課件演示角下移過程)標上角的標記,它們就成了數學上的角。

(設計意圖:多次教學實踐研究表明:學生找“角”容易,指“角”困難。教師基於學生的認知起點,對不準確的指角方法進行糾正、示範,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實現向“數學化”的過渡,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透過不同層次的指角活動,不斷強化對角的形狀的感知,為之後的抽象和概括提供必要的經驗支撐。)

2.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和特徵

問: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些角,它們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師:這些尖尖的地方,有它的名字,叫頂點。(板書:頂點)直直的線是角的兩條邊。(板書:邊)

問: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

指名學生回答,課件依次出示角的頂點和邊。

師:角都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組成的。

(設計意圖:透過比較不同的角,找到共同的特徵,使學生越來越清晰地建立起角的表象,同時也培養學生的歸納能力)

(二)鞏固角的基本特徵

1.判斷辨析,再次鞏固角的特徵

師:課前我們欣賞了美麗的北太湖風景區,你們想去玩嗎?想去看美麗的油菜花海嗎?那必須透過稻草人的考驗才能順利到達目的地,小朋友們,你們有信心嗎?

稻草人1:歡迎同學們來參觀油菜花海,請跟我來吧!

稻草人2:小朋友們,我要先考考你們的判斷力。

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題,下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師:是角的,我們用這個手勢表示(√),不是的用這個手勢(×)。

學生判斷,指名說說理由。

稻草人3:你們的判斷力真強,我要給你們點個大大的贊!繼續跟我來吧!

2.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稻草人4:小朋友們,角隱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你們能找到身邊物體上的角嗎?

同桌合作,互相指一指、說一說。

3.數一數圖形中的角(想想做做第2題)

稻草人5:小朋友們,想進入油菜花海大門就必須輸入正確的密碼。密碼是由每幅圖角的個數組成的數,看你們是否能順利找到密碼,進入油菜花海!加油!

指名學生上臺數一數,寫一寫。

師:小朋友們,你們輸入的密碼是否正確呢,讓我們一起喊出“開門大吉”,好嗎?

課件出示油菜花海影片,影片最後有綠化帶工人在修剪樹枝。

(設計意圖:練習設計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富有層次。透過角的辨析,生活中找角、指角,以及在圖形中找角等一系列活動,進一步鞏固角的認識,明晰角的特徵,同時讓學生初步認識到,角作為圖形中的一部分,是隱含在很多圖形中的。)

(三)感受角的大小

師:為了使景區更美,油菜花海路邊的綠化帶裡,園林工人正在修剪樹枝。(課件出示綠化帶工人修剪樹枝的兩張圖片,一把剪刀張開得大,一把剪刀張開得小。)

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角了嗎?仔細觀察剪刀上的角,你們有什麼發現?

指名回答。

師:也就說明角是有大小的。(板書:角有大小)

問:你們想不想親自動手創造一個角?

師:老師給大家準備了一個神奇的造角工具,請同學們拿出來,創造一個角,完成後舉起來讓大家看一看。

學生活動。

啟發:我們做出的角稱為活動角。現在我們就好好地來利用這個活動角,看看你的本事大不大!請聽要求——

師:這是老師做出的角,用你的活動角做一個比老師做的角大很多的角。再舉給大家看一看。

問:你是怎麼做的?

用你的活動角做一個比老師做的角還小很多的角。做好的舉起來。

問:你是怎麼做的?

師:透過做角活動,你有什麼發現嗎?

指名學生邊回答邊演示。

師:我們一起來感受下。把角變大,再大一點,變小,再變小一點。

問:現在你知道角的大小與什麼有關嗎?

生: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

同桌兩人各做一個角,比一比誰做的角大一些,誰做的角小一些。做好的角不能變哦。

學生活動,教師巡視,指名交流。

師發現憑觀察難以比出大小的情況,教師讓兩位學生到講臺前舉起角。

問:這兩個角,哪個大,哪個小?學生意見不一。

師:有什麼好方法來比較出這兩個角的大小呢?

指名學生上臺來演示比較的過程,發現這兩個角的大小相等。

問:你是怎麼比較的?

生:把頂點對齊,再把一條邊對齊。

課件出示邊長不一樣的兩個角,問:這兩個角呢?哪個大,哪個小?怎麼比?

師:見證結果的時候到了。課件演示重合。

課件演示把角的兩條邊慢慢拉長,問:如果把這個角的兩條邊拉長,角會變大嗎?

課件演示把角的邊慢慢縮短,問:角的大小有變化嗎?

問:所以角的大小跟兩條邊的長短?

生:角的大小跟兩條邊的長短無關。

(設計意圖:本環節,首先透過剪刀張開的大小初步認識到角是有大小的,角的大小是可以比較的。再讓學生每人做一個活動角,並用活動角分別做出比老師做的角大和小的角,力圖讓學生直觀感受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張開的大小有關。接著,透過同桌做角、比角,結合課件比較了邊長一樣、邊長不一樣的角,但角的大小相等,讓學生感知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注重了學生的操作、觀察和體驗。這樣的活動,能使學生對角的大小獲得豐富的體驗。)

三、拓展提升

師:同學們,最近油菜花海管理人員想在長方形油菜花地地裡建一個兒童遊樂場,如果割掉一個角把剩下的地用來建造遊樂場,猜一猜,這塊地還有幾個角?

學生先猜一猜,再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學生回答展示,課件同步演示。

問:你們還能想到不一樣的剪法嗎?可不可以拐著彎剪?

師:看,這樣拐著彎剪,就會剩下6個角。如果這裡拐的彎越來越多,剩下的角就會越來越多。你看我們數學就是這樣的變化無窮又充滿樂趣。

(設計意圖:這個拓展練習,學生透過猜想、驗證,交流提升數學思維的深刻性和廣闊性,讓學生在練習中,大膽的猜想,愉悅的思考,充分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四、全課總結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一個新朋友——角。你們有什麼收穫嗎?

師:你們的收穫可真多呀!對自己的表現滿意嗎?讓我們用一個手勢來表示一下成功的喜悅。你看到角了嗎?

師:因為有了角的存在,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關於角的知識還有很多,課後大家可以繼續探究角更多的奧秘。

(設計意圖:讓學生用手勢表示成功的喜悅,有人用V字,有人畫√,使學生感受到角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再看角多了一份數學的眼光。)

《角的初步認識》教學設計15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人教版)二年級上冊。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1.出示單元主題圖“校園早晨”,引導:校園的早晨不僅美麗,而且還藏著許多有趣的數學問題,圖中許多物體表面有角,你能找到嗎?

2.引導學生觀察,從圖中的三角板、剪刀、時鐘等實物中找角。

3.(課件閃爍)三角板、剪刀、時鐘上以及伸開兩臂正在做操的小朋友身上都有角。匯入課題:角的初步認識。

【設計意圖】

學生接觸過生活中很多廣泛意義上的角,對角有一些感性的認識。上課伊始,教師藉助單元主題圖創設情境,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表面有角,從而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觀察實踐,探究新知

1.找角、指角。

(1)教學例1。多媒體出示例1實物圖:剪刀、插有吸管的可樂罐、水龍頭。師:在我們生活中有許多物體的表面都有角,你能從這些物體中找到角嗎?

(2)學生從例1的圖中找角,教師用多媒體演示這些物體中所隱藏著的三個不同方向的角。

(3)學生從身邊和生活中找角、指角,同桌相互交流。

2.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

(1)讓學生動手摸一摸三角板上的三個角,引導學生談談對角的感受,說說角的組成部分。

(2)讓學生自學課本第39頁,思考: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角的各部分名稱是什麼?

(3)引導學生指出例1中各角的頂點和邊。

3.判斷角、數角。

①判斷:下面的圖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②下面的圖形中有幾個角?

4.折角、變角。

(1)用圓形紙片折角。

①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圓形紙片,引導學生動腦動手用圓紙片折出一個角。

②讓幾個學生展示所折出的大小不同的角,並介紹該角的頂點和兩條邊。

(2)用繩子變角。

①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的繩子,同桌兩人合作,用手中的一根繩子拉出一個角。

②全班學生聽教師口令把拉出的角變大或變小。

③小組討論,在變角的遊戲中,你有什麼新發現?學生彙報。

5.比較角的大小。

(1)從剛才的變角遊戲中找出兩個大小不同的角,引導學生進行比較並說說比較的方法。

(2)比較兩個大小相等、兩邊長度不同的角。

①多媒體出示兩個大小相等但兩邊長短不同的角。

②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比較的方法,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動手比較課本中第42頁第三題中兩個角的大小。

③學生彙報比較方法和結果,並演示比較的過程。

④多媒體演示兩個角動態重疊的過程,證實兩個角大小相等。

6.體驗畫角。

(1)教師示範畫角,學生觀察後說說畫角的步驟。

(2)學生動手畫兩個大小、方向不同的角。

(3)讓學生展示所畫的角,師生點評欣賞。

(4)引導學生小結畫角的方法。

(5)多媒體直觀演示畫角的完整過程。

【設計意圖】教師先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從剪刀、吸管、水龍頭等實物中找角,透過課件演示,直觀地展現角的抽象過程,自然地從生活中的角過渡到對數學意義上的角的研究。接著,讓學生從身邊的實物中找角、指角並摸一摸三角板上的角,進一步體驗到角就在身邊,感受到角的特徵。然後,讓學生透過自學課本瞭解角的各部分名稱,在折角、變角的動手操作中積累豐富的感性材料,從中感悟到:角的大小變化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係,角的大小與兩條邊的長短無關。最後,運用觀察、模仿、思考、操作等多種手段,讓學生初步掌握畫角的步驟和方法。

三、創新設計,拓展提升

1.多媒體出示:由角組成的美麗的圖形。

2.學生觀察欣賞圖形,說說觀察後的發現。

3.學生自由創新設計:用角創作圖案。

4.展示學生作品,全班欣賞交流,分享創作成果。

【設計意圖】學生在認識角、瞭解角、會畫角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創造性地用角來設計作品。這是一個拓展提升練習,既可以將所學的知識綜合運用,又能放飛學生的思維,彰顯自由發展的個性,點燃學生的創造性思想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