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關於過年的歷史典故
過年時節貼春聯放爆竹包餃子吃年糕貼年畫都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習俗可是這些習俗都是流傳了很多年了,大家是否都知道這些習俗的來歷嗎?春聯的命名始於明太祖朱元璋。《簪雲樓雜話》說:"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之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朱元璋微行出觀"。他喜愛春聯,並下聖旨推廣。
1.貼春聯:
春聯又叫"對聯""門聯",源於古代"桃符"。古書載:度朔山桃樹蔽日,內有神荼、鬱壘二神,能食百鬼。故百姓在除夕時畫二神於桃木之上,懸掛門外,以驅鬼避邪,這種桃木片是沒有字的。王安石詩中說的"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指的這種桃符。後來,後蜀國君孟昶在除夕時令手下人作詞寫在桃符上面,寫得他不滿意,便親筆在桃木條上寫了一對聯語:"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這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春聯的命名始於明太祖朱元璋。《簪雲樓雜話》說:"帝都金陵,除夕前忽傳旨,公卿士庶之家,門口須加春聯一副,帝朱元璋微行出觀"。他喜愛春聯,並下聖旨推廣。據說有一次他化裝出宮看春聯,見一戶未掛春聯,一問是個殺豬閹豬的屠戶,不會寫字,便笑著幫那閹豬的寫了一副:"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斬斷是非根"。那屠戶從朱元璋的"馬臉"上看出是當今皇上,捨不得將這副"御寶"貼到門外,就掛到祖宗牌位兩邊了。據傳某年春節後乾隆下江南時路過通州小鎮今江蘇通州市牐想到紫禁城外也有一個通州今北京通州區,於是出了一聯讓隨行大臣們作對:"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大臣們無一人對得出來,不料一小侍從平素勤學,眼見滿街當鋪,當即對出下聯:"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乾隆大喜,獎其官升三級。
民間有些春聯寫得也很有意思。如一個鞋店的春聯是:前程遠大腳跟須站穩,工作浩繁輕重要分清,橫批--始於足下。一家理髮店的春聯是:提起刀人人落髮,拉下水個個低頭,橫批--改頭換面。
2.放爆竹:
說到放爆竹,有句話得說在前頭,部分城市已經實行"禁放",這是法律,每個人都必須遵守。作為以往的一種風俗,我這裡是給您嘮叨嘮叨它的由來和小史。
過去過年是一定要放爆竹的,那是春節一道必不可少的程式,好似一道不可或缺的大菜。
古代過年時人們以火燒竹,爆裂發聲,用以驅鬼,"爆竹"一名由此而來。《荊楚歲時記》說:"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闢山臊惡鬼。"到後來,由於社會和民俗的進化,爆竹發生了兩大變化:一是火藥發明以後,從燒竹子發展為用紙筒灌裝火藥引爆,炸開後響聲貫耳,紙屑飛揚,火藥香四溢,於是爆竹又叫"爆仗"。此後人們又用麻莖把爆竹編成串來放,稱為"編炮"。因其聲音清脆如鞭響,故也叫"鞭炮"。在"鞭炮"的基礎上又出現了各種花炮乃至煙花。二是爆竹的功能由避邪驅鬼完全轉變為節日的吉祥、熱鬧、喜慶和歡樂。王安石詩曰:"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因此過去老百姓認為不放鞭炮不喝酒就不算過年。
過去放爆竹有許多講究。大年初一早上一開門的時候或出去拜年的時候要放"開門爆竹",又叫"開財門",一般放一掛鞭炮。若未放開門爆竹就出門去,視為不祥。除夕年三十晚上祭完祖宗和已去世的`父母之後,全家關上門吃團年(團圓)飯,放關門爆竹,一般放一至三掛鞭炮,然後閤家圍坐談笑、吃雜食、守歲到半夜或天明。
各朝重爆竹,明清出煙花。明代的煙花製作已達到了相當的水平。從高度、品種到造型都相當不錯。明人張時轍在《陳都閫宅看煙花》詩中,對煙花燃放空中的景物作了生動的描繪:"空中捧出百絲燈,神女新妝五彩明。真有斬蛟動長劍,狂客吹簫過洞庭"。到了清代放煙花的規模更加盛大,工藝和花型變幻精美無比,民間、官府和佛教界逢年過節都要大放煙花,尤以宮廷的煙花最為壯觀和盛大。外國沒有爆竹但有煙花,《大美百科全書》載,1879年已有一種煙花,可以放出人的輪廓樣子來。現在又有用電腦控制燃放的煙花,但我還是覺得"洋務不及國粹",要不然各國何以爭相到湖南瀏陽去買菸花呢?
現在我國的不少城市因安全、噪音和汙染等問題而禁放鞭炮,這種風俗只在沒有"禁放"的城市和農村沿襲著。剛實行"禁放"的時候,很多人還真不習慣,有的人為此還想了不少辦法,比如舉家開車到鄉下去放炮。其實,文化是人創造的,文化形式也會不斷地發生變化。既然有法必依,對於心中的留戀您就得從方式上想點轍。有的人就比較聰明,弄盤錄音帶放放--聽鞭炮聲,或用踩小氣球聲當鞭炮,有的乾脆買幾串工藝品鞭炮掛在廳裡看……不但安全又一點兒不影響情緒,還給家裡另添了幾分喜慶呢!
3.包餃子:
過年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這在中國源遠流長。
北京人有句名諺:好吃不過餃子。今天聽起來覺得餃子怎麼會是最好吃的呢,但在古代生產落後烹調原始的情況下,餃子就算是很好吃的了。
餃子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歷代曾叫牢丸、水角、餛飩、餑餑等。後來怎麼叫餃子呢?餃的原名叫"角","粉角"即用麵粉做的角,"水角"指用水煮的角,因北方人發音"角""餃"相似,後來就說成"餃"子了。三國時《廣雅》一書載:"餛飩,形如偃月,天下之通食也"。這個餛飩就是餃子,偃月就是半月形。唐《酉陽雜俎》已有"籠上牢丸熣艚齲"、"湯中牢丸熕餃"的描述。
北方人為何要在年三十晚上吃餃子呢,一是取其諧音,"更歲交子",在半夜舊歲剛過已交新年子時吃它,喻辭舊迎新。二是取其吉形,因餃子酷似元寶,喻國泰民富,"招財進寶"。因此,餃子老少咸宜,貴賤無分。年三十兒晚上,慈禧太后要將宮中后妃和各王府的福晉煼蛉耍牎⒏窀瘢熁首迮兒犎召到殿上,子時一到全在長案上包餃子,包得又好又快的賞銀子;接著眾人一起吃餃子,光緒皇帝夫婦來拜年也是賜給"煮餑餑餃子"。京城民間更是"無家不餃子",連那些種莊稼趕大車的漢子,老婆也要包一些四個車輪狀的餃子給他吃,以求來年五穀豐登,車馬平安。從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唐墓中,木碗中就盛著餃子。難怪古人譽它為"天下通食"。
今天昌明盛世的餃子更是異彩紛呈。從餡來說,有雞蓉、鮮蝦、什錦、三鮮等上百種;從烹法來說,有湯煮、籠蒸、罐煲、鍋貼等各法,速凍餃、即食餃等產品也層出不窮。餃子館也如雨後春筍遍佈神州。京城"八大樓"之一的鴻興樓飯莊,一兩面能捏成25個小餃子,一個一種味道。西安唐城餃子館的餃子宴名揚海內外,據說一些老外們吃的時候一邊老叫肚子脹一邊還拼命往口裡塞。瀋陽的"老邊餃子館"因煽鍋蒸餃和熗雞湯煮餃而聞名遐邇。天津清真"白記餃子館"和太原"認一力餃子館"也為華廈餃子上品,使路人垂涎因而門庭若市。廣東粵菜中的鮮蝦仁蒸餃有後來居上之勢,北方人南下均趨之若鶩。
4.吃年糕:
南方多數地區過年家家吃年糕。雖然現代我國年糕已有南式北式兩派,但如同月餅一樣,北式失於粗糙,口味遜遠。南式年糕又以蘇州、廣東和寧波為最佳,味有鹹甜淡,烹有煮炸炒,細而不軟,味中有味,加之多種配料烹法,真乃中華一大美食。蘇州年糕有兩千多年曆史,馳譽南洋歐美不衰,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蘇州古城在春秋時代為吳國國都。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築城,建成後吳王大喜,稱為"闔閭大城",大宴眾將群臣慶功。惟有伍子胥悶悶不樂,他料吳王驕奢不防備越王勾踐和范蠡,國家遲早將亡。回營後他密囑身邊隨從說:"我死後,如國家遭難,民飢無食,可往相門熕罩萘個主要城門之一牫竅戮虻厝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後來遭誣陷身亡,吳國被越軍橫掃而滅。這時都城斷糧,餓殍遍野。隨從們突然想到了伍子胥生前的囑咐,便帶領百姓前往相門拆城掘地,這才發現原來相門的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從此,蘇州人民為了紀念並銘記伍子胥的功績與忠烈,就在春節這一天家家吃年糕,一直流傳到全國各地,流傳到今天。
5.貼年畫:
年畫是我國獨有的一種繪畫體裁,因在過年時張貼而得名年畫。古代是貼在門上而不是貼在屋裡,古籍載"畫虎於門""貼畫雞於戶上"。宋代發明了雕刻板畫以後,稱之為紙畫。到了明代,開始有了"年俗畫"的記載,但仍不叫做年畫。直到清光緒年間"戊戌變法"時,社會生活各方面都在搞"改良",改良派提出年俗畫應該配合社會改革,首選提出"改良年畫"的主張。隨即,天津楊柳青齊健隆畫店首先刻印了一些反映禁吸鴉片、興辦學堂、女子自強等內容的宣傳畫,稱為"改良年畫"。從此,年畫的稱呼才使用開來。從清代中葉開始,以天津楊柳青、山東濰坊、蘇州桃花塢的年畫最為有名。二十年代初,上海開始出現用膠板印刷的"月份牌"年畫,兼用作商業宣傳廣告。現在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華裔社會仍在廣泛使用年畫。
傳統的年畫多為木刻水印,色彩鮮明,畫面熱鬧,線條單純。題材主要有五穀豐登、春牛、風景、花鳥和一些封建迷信等。當代的年畫在傳統的基礎上推陳出新,從工藝到題材都豐富多彩,很受人們歡迎,廣大農村的春節仍在普遍採用,並且作為旅遊或工藝品出口到很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