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5篇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

讀了《教師應該做的和教師能夠做的》這本書感受很深,我們要了解怎樣組織適合孩子成長規律的課堂教學,以便吸引孩子參與有意義的活動。

我對書中的小標題“在錯誤中不斷進步”感觸也很深。俗話說: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更何況是年幼無知的幼兒。孩子自然會犯很多錯誤,我們不要怕孩子犯錯誤。作為教師,只要知道孩子平時可能會犯什麼樣的錯誤,並能夠及時地指出錯誤,耐心的幫助孩子找出犯這些錯誤的原因,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犯錯是學習的一部分,可謂是“失敗乃成功之母”。今後,當我的孩子犯錯誤的時候,我要用更加寬容的心去原諒他們,允許孩子犯錯誤,重要的是犯錯誤後如何積極、有效地開導他們,使孩子們能“吃一塹,長一智”。

好教師和差教師的區別不在於他們懂得多少,而是在於他們如何行動。今後,我要努力摒棄慵懶與懈怠,勤學敏思、銳意創新。我要永葆對教育的一顆赤誠之心,繼續苦練紮實的基本功,學習優秀的教育教學經驗,永葆對孩子真誠的關愛與教誨,在教書育人的道路上,付出情感,付出汗水,付出青春,才能收穫充實,收穫信任,收穫尊重。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2

前幾天,我在《幼兒教育》雜誌上看到一篇文章――“每個幼兒都是教師的寶貝”,我深受感動。

“愛孩子,真誠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是幼兒教師最基本的職業素質,能否真誠對待每一個幼兒,並不是件簡單容易的事。有些幼兒聰明、漂亮、乾淨,很討老師的喜歡;有些幼兒調皮、穿戴不整潔,不討老師喜歡。但是不管孩子怎麼樣,作為老師都要一視同仁。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3篇心得體會,學習心得

著名作家雨果曾說過:“花的事業是尊貴的,果實的事業是甜美的,讓我們做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的事業是平凡而謙遜的。”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幼兒教師不僅要具有知識與能力的素質,更應該具有良好的師德修養。作為一個幼兒教師,一個優秀的幼兒教師,首先要具備的是什麼?可能有人會說:是紮實的基本功,但我覺得更應該具備的是強烈的責任心和對幼兒的“愛”,沒有強烈的責任心和“愛”,一切都無從做起。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就應該對孩子負責。我們應該用“愛滿人間”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幼兒,對幼兒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像對待自己的眼睛一般呵護他們,像對待自己的傑作一般欣賞他們,讓每個孩子在真誠的關愛中健康成長!

來到幼兒園工作已有三個多月了,但是依然記得來到幼兒園第一天的情景,看到一群群天真可愛的孩子,一張張好奇的小臉,我甚至有點不知所措。所幸的是,我遇上了這麼多好的領導、好的搭班老師。正是她們,給了我幫助和鼓勵,讓我學到了許多道理,知道了什麼是愛,什麼是責任心。

讓我們用慈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我願用自己的雙手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3

《幼兒教育觀新論》是一本記載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行為往來的書籍。書中以案例的形式記載了若干個師幼互動行為,虞教授用35張圖表將研究的成果以資料的形式給我們展現了孩子在對人、對事所持的各種內在的尺度,寄予的各種期望、企盼、要求等,呈現了孩子的內心世界。

本書從兒童觀、教育觀、活動觀、課程觀、環境觀、生活觀、遊戲觀、知識觀、教師觀和評價觀十個方面進行了詳細地論述與講解。主要闡述了幼兒教育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和這些問題在現代的新發展,對於教師重新認識幼兒教育基本問題,改變教育的觀念的方法,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有著很大的幫助。

新《綱要》提出:幼兒園教育要以遊戲為基本活動。教師與幼兒遊戲有著直接的關係,在幼兒遊戲中扮演著許多角色,從時間的規劃,到環境的創設,到行為的觀察、活動的指導,無不體現了教師的支援與參與。

讀了這本書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七章“遊戲觀”,不僅個別小案例是我們工作生活中常常出現的問題,還提供了遊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解決方法。我仔細閱讀著每一字每一句,從中獲得些對自己有利或有幫助的資訊和經驗。

書中的第七章第三節“幼兒園遊戲情境創設與觀察指導”的闡述內容令我感觸頗深。在幼兒遊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是觀察者、記錄者,更重要的還應該是幼兒遊戲的支持者、參與者和引導者。

該章節中重點講解了對幼兒遊戲的觀察與指導,出了三種最常見的觀察記錄遊戲的方法:整體掃描法、定點觀察法、個人追蹤法,透過各類記錄表和觀察例項,對幼兒遊戲中教師的參與方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和指導。作者用了一些發生在幼兒園的真實的師幼互動案例,描述性的記錄了孩子的幾多歡樂、幾多愁!走進教師與幼兒的現實生活場域,走進了他們進行行為往來的一個又一個的微小空間。在這些案例中孩子們具有獨特的內在尺度、動機、意願、需要與衝動,以及老師是如何去了解孩子的需要、知道他們的思想,把握好與幼兒互動的節奏,運用恰當的方法介入、指導等等。作者以關注者的身份對師幼互動行為發表種種先見,以白描的手法展現師幼互動行為的現實所在。

我將書中感悟到的見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在幼兒園遊戲中也摸索出了五種促進師生互動的方法:擬人法、情景再現法、拋磚引玉法、媒體輔助法、問題設疑法。

如:巧用“擬人法”,遊戲時抓住幼兒的年齡特點,賦予小木偶、玩具小動物等以人的口吻,引出交流話題的一種方法。運用擬人化的教育,將抽象的道理說得簡單,通俗易懂,複雜的說教變得形象,易於幼兒接受和認可,其效果遠比單純的說教效果要好的多。此方法特別適合剛入園的小班幼兒,可以在短時間內縮短師生間的距離,進而激起幼兒與“小動物”一起說說、做做的願望,師生間的互動自然產生了。

再如利用“情景再現法”,這是一種在遊戲的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生動具體場景,以引起幼兒一定的情感體驗,參與遊戲分享討論的方法。對於小班的幼兒來說,我覺得情景再現的方法還是比較適合的。情景再現法的使用是讓幼兒在一種直觀、積極、愉快的情緒下參與分享討論,有情感的參與,幼兒自然會投入這樣的情境中,與教師的互動討論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幾種方法各有千秋,可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選擇適宜的方法指導幼兒進行自主性遊戲,既可單獨使用,也可根據實際需要結合使用。

以上是我在粗淺的翻閱這本書後的一點體會,在以後的日子裡我還將再細讀書中的許多案例,感知它深刻的涵義,體會身臨現場與孩子發生的一切……相信透過我進一步細緻地觀察、全面的瞭解,在實踐中真正體會到與孩子平等互動的快樂,定能有效地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

工作之餘,捧讀一本自己所喜愛的書是一種最美好、最溫馨的休息方式。並非因為緣自那句:“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才讀書,只為從中尋求一份心靈的寧靜,感受書中作者所抒發的情懷。

自從園裡開展了“五個一”讀書活動以來全園上下掀起了讀書熱,大到名著、小到詩歌,每讀一本書,都為自己的精神世界注入了新的營養,豐富了自己的精神家園。在唐詩宋詞中可感受那純正的古風古韻,體味作者那種懷才不遇,志向高潔的清高,看一本世界名著,時常也被作者那近乎完美無暇的塑造方式所感嘆。

《幼兒教育》這一雜誌也是我在工作中最得力得助手。從“研究與探索”中學習到先進的課程理念和教學方法,從“經驗薈萃”中吸收先進經驗,為我所用;從“保育與健康”中體會如何使孩子們擁有健康的體魄和心靈。

讀書是一種享受,讀書更是一種提高自我的途徑,也許你不曾感到,那小小的一本書中蘊涵著多麼強大豐富的營養,滋補著你的精神世界,讓你的知識層次漸漸增高,總之,我會診視我讀的每一本書。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4

看過朱教授的理想的教師,作為幼兒教師的我,不禁想到理想的幼兒教師是什麼樣的呢?記得愛爾維修曾經說過:“人生下來時都一樣,僅僅由於環境,特別是幼小時期所處的環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為天才,有的人則變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即使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當也會成為不平凡人。”然而在孩子幼小時期對他影響最大的是教師和家長。那麼怎樣做才是一位理想的幼兒教師呢?

幼兒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3篇幼兒教師讀書筆記心得體會3篇

幼兒教師應有愛心、耐心、責任心和專業的知識,並細心的照顧孩子的衣食起居。當然專業知識並不是只懂得自己的一點專業,對於專業以外的東西一概不知也毫無興趣。比如:他們非常缺乏常識,就像一些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他們對時事等問題發表的拙劣看法,時常成為人的笑柄。理想的幼兒老師應該胸寬廣,富地獻身精神,充滿仁愛之心,理想的老師應該能夠看到矛盾和缺陷,並立志去解決它,做到公平、公正、公私分明,正確地對待工作中的問題。

(一) 愛心

如果一個教師在孩子做錯事以後也不告訴原因就斥責或打罵,而不是耐心的講道理,反而久而久之孩子會變得頑固、冷酷、殘忍,會失去自尊心、自信心,給孩子內心世界造成了很大的傷害,對孩子將來的發展也 有一定的影響。

(二) 耐心

對待孩子要有正確的態度和耐心,不管你有多忙多煩,都應該做到孩子問什麼,就回答什麼,在向孩子傳播知識和方法時決不能嫌麻煩,敷衍塞責,應該了事,一定都要真實合理,只有這樣的教育才能使孩子成為對社會矛盾和缺陷有辨別能力的人也只有這樣才能發揮出孩子潛在的能力。如果培養出來的人辨別不出人間的好壞和善惡,對世界沒有思考的認識,這類人越多將會成為社會的累贅。

(三) 責任心

如果一位教師沒有責任心,他不管孩子是否來上課了,是否學會了?孩子在什麼地方?發生什麼事他一概不知,這樣的教師我想是不會教出好學生,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忘記自己的責任或對工作不負責,後果不堪設想。

(四) 溝通和理解

溝通和理解最重要,不管是家長和老師還是孩子和老師等等。如果一個老師對溝通技能方法的掌握非常好,與孩子示來社會適應能力的高低緊密相聯。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在家學會與家庭成員溝通,在幼兒園學會與教師同位的溝通技巧,當他走入社會時,他也能很快地與他人溝通,更重要的是與他們溝通是建立在理解的基本上,而不是不講理的亂說一通。

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榮的職業,因此我們教師應取長補短,盡力讓自己成為別人心目中的理想教師。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5

《教師應該做到的和能夠做到的》這是一本由美國琳達·達林—哈蒙德,和約翰·布蘭斯福德共同撰寫的教育專著。它是美國中小學教師指定培訓教材。

序言中說到:從前,教師只需要培養少數精英去從事腦力勞動,而現在卻要培養幾乎所有的學生去進行過去只有少數精英才從事的高階思維活動,完成出色的業績。這也說明了現在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

讀了這本書,我受益匪淺。作為一個教師,需要具備怎樣的知識和技能不僅收穫了一些理念,同時我也對自己提出了要求:

1、幼兒園教師要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

責任心是做好幼師的必備要素,要把幼兒園教師當作事業來做,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要竭盡全力把幼教工作做好。

2、幼兒教師要平等並尊重每一位幼兒,肯定鼓勵他們成長。

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熟悉每一個幼兒的個性化特點,明白他們的需求,客觀認知他們身上的優點和缺點。幼兒教師要對所有的孩子一視同仁,不能偏愛任何一個,要公平公正。

3、幼兒園教師要有一顆愛心和耐心。

幼兒教師只有把自己的愛心奉獻給孩子,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者。不含有愛的教育是沒有效的教育。

4、幼兒教師要善於表揚和鼓勵幼兒,正向引導其言行。

5、幼兒教師一定要善於與家長溝通,做好家長的工作。

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家長和幼兒教師要共同攜起手來,一起做好育兒工作。幼兒園應該本著尊重家長、與家長合作的原則和態度開展工作。

綜上所述,遵循了教師應該做到的就能夠做到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就是要具備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肯定並尊重每一位幼兒,鼓勵他們向上成長,做正向引導,還要經常與家長溝通,做好家長各方面的工作,常保一顆愛心和耐心,以身作則,立師德,鑄師魂,練師功,樹師表,將愛和責任集於一身,做一名孩子喜歡的幼兒園教師。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6

假期我在“讀一本好書、來一場旅行”的約定中,選讀了《童年的秘密》這本教育名著。本書由義大利當代教育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梭利撰寫,書中從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的角度為我們提示了兒童發育和成長的秘密。

捧讀此書使我受益匪淺,進一步提升我在幼兒教育方面的知識,也讓我得以更深刻地瞭解和理解兒童。現在讓我們在這本書的帶領下一起來探索兒童的秘密吧!

全書分為三大部分,介紹了兒童生理、心理各階段的發展,兒童的教育,愛的智慧,成人與兒童的衝突等。書裡充滿愛的語言,充滿愛的教育方式,因此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在“愛的智慧”章節中關於愛的理解——“愛不是原因,而是結果,它像一顆行星,得到了太陽的光輝!它的動力就是本能,是生命的創造力量,在創造過程中,他產生了愛,這種愛充滿了兒童的意識,並影響著兒童的自我”。

愛是降生於世界上每一個兒童的稟賦,要是兒童愛的潛能得以發揮,或者其全部價值都得以發展,我們就會取得無法計量的成就。但丁把這種兒童的本能為動力的愛,這種對一切的熱愛稱之為“愛的智慧”,它是一種精神能量,伴隨著創造力的得到。

這種愛也是:當一個孩子發現桌布歪了,他就會想到桌布應該怎麼鋪,並且調動他的所有熱情,慢慢地試圖把它弄平整。對這個孩子來說,這是一種令他狂喜的行為。我們也許會認為,孩子的這種行為是多麼的幼稚。但或許,這正體現了我們對孩子的不理解。

孩子可以不厭其煩重複做一件他們認為有意思的事,甚至完成後會有一種幸福喜悅的感覺,我們成人眼裡的無聊但對於一個正處在認識世界的兒童來講,這些社會法則是不適用的,當一件事完成的步驟越精細,孩子重複的次數就會越多。只有愛與理解才會讓我們發現更多獨屬於孩子世界的精彩。

這種愛是:早晨孩子進去喚醒他的父母,這是一件極討厭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愛,還有什麼東西會促使一個兒童一醒過來就去尋找他的父母呢?孩子來了並觸控他的父母,父母抱怨孩子的打擾,孩子卻回答說:“我並沒有叫醒你們,我只是要給你們一個吻。”我想任何父母聽到這樣的話都會給孩子一個吻。

這就是孩子與成人的不同,我們往往以自己固有的觀念來評價孩子,認為孩子不懂事、便會和孩子發生衝突,正是這種不理解、不尊重孩子的行為,給孩子的心理無形烙上傷痕,根本沒有意識到孩子對我們成人深深的愛。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相反的結果。

發生矛盾衝突時,我們需要正確地移情,即感人之所感,並知人之所感,接受其感情,不一定接受其中的行為。我們應該從孩子的立場和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如:“假如我是孩子”來建立移情。只有相信孩子,這樣才會讓我們更能貼近孩子的心,就像我們的教育理念一樣,遵循自然,靜待成長。

透過這些事例對內心世界的描繪,使人油然想起童年的特徵,想起童年吸收的心理,它愛一切吸收一切,並使其在未來的成年人中得到體會。還記得初做媽媽給孩子講《猜猜我有多愛你》繪本故事時,我總認為我們成人對孩子的愛是無私、偉大並多於孩子的。但讀完這本書後我明白,其實孩子愛我們勝過其他的一切。

如何才能將我們對兒童的愛化為滋潤的雨露來灌溉兒童的心靈?我認為,最重要的是給他們創造一個充滿愛的安全的環境,尊重並理解孩子的行為,對他們的行為儘量做最少的限制和“指導”。孩子自然會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該如何做。在一次又一次的探索中,他們會逐漸成長起來。這就要求我們選擇合適的愛的表達方式、方法,尋求合適的表達時機和教育環境。”

教育是一種充滿愛的工作,愛的智慧需要身體力行、春風化雨。是一顆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愛的智慧需要我們始終保持一顆敏感的心,保持對孩子的全神貫注,對孩子的細微行為也有所預期,並迅速做出反應。

我們努力為了孩子那份愛!為了愛的明天!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7

《童年的秘密》其中一段是這麼說的:人們對兒童心理上的創傷仍然知之甚少,但是他的傷痕大多數是由成人無意識地烙上去的。這些創傷,幾乎全部都是因為我們不瞭解兒童的心理所造成的,我們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但其實卻造成了相反的後果。而《童年的秘密》裡,或者指出常識性做法的謬誤,或者提出了一些我們未曾想到過的地方。其實有一個敏感期我們大家都知道,就是兒童的語言敏感期。在兒童的某個階段,學語言的能力是非常驚人的,所有人都是他們的老師,他們只是沉默的聆聽,直到某一天說出他們的第一個字。但是除此之外,兒童的敏感期還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敏感期,就是對秩序的敏感。一個很重要和神秘的時期是兒童對秩序有極端敏感的時期。這種敏感在兒童出生後第一年就出現,並一直持續到第二年。

蒙臺梭利說這種敏感期的存在也許更清楚地表現在兒童所遇到的障礙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兒童發脾氣很可能都是由於這種敏感性秩序感在於認識到每樣物品在它的環境中所處的位置,記住每件東西應該放在哪裡。這意味著一個人能夠適應自己的環境,在所有的細節方面都能支配它。心靈的適宜環境是這樣的:一個人能閉著眼睛到處走動,僅僅只要伸手就能拿到他所要的任何東西。這樣的環境是平靜和快樂所不可少的。很明顯,兒童對秩序的熱愛不同於成人對秩序的熱愛。秩序給成人某種外在的快樂,但對幼兒來講就完全不同了。它好像動物漫步的大地,或魚兒遊憩的水。不過這一點,再深入想一想,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我們新到了一個環境,也是會經歷很不適應的時期,所謂的水土不服,但是兒童卻更加的敏感,敏感到桌子上放了一把沒見過的雨傘也會生氣的地步。而兒童的這個敏感期,據說一直會持續到五歲。

每一個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成人,都是他們的教師,所以,並非孩子的父母親和老師,當一個成人看到兒童端了一杯水,他就開始害怕這隻杯子可能會摔破,當他感覺到這一點時,他的貪婪就使他把這杯子看作一件珍寶,並從兒童手中把它奪過來。另一方面,兒童還必須形成他的行為習慣,但是,他從來也沒有得到許可,去展現連續的行為過程。當兒童工作時,他並不是為了獲得某些進一步的目的而如此做的,他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當他重複一項練習,使自己的活動達到一個目的時,這個目的是不受外界因素支配的。就兒童個人的反應而言,他停止工作跟勞累沒有聯絡,因為使他的工作完全更新,充滿精力是兒童的特徵。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8

在《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中提到:“一視同仁,關愛‘特殊孩子’”,要求幼兒教師要能夠平等地對待全體幼兒,給他們創設良好的發展環境。對幼兒的愛是教師的職業天性,是一種有效的教育力量和手段,對班中的每一個孩子我們心中需要有個“天枰”,客觀、公正的對待他們。但是在實際生活中,總是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困惑出現,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我們的師愛該如何的呈現?對於特殊孩子我們應該怎樣去關愛?

的確,怎樣去愛孩子是我們的專業素養之一,記得蒙臺梭利曾經說過“不能因為同情而教育,而是要以博愛、哲學、科學的眼光來看待。”,這讓我想起了他——小宇。細細回想,對這個孩子從一開始就有了特別的情愫:第一次接觸這個孩子時,給我觸目驚心的是他的手,長期的吮吸手指,大拇指上的肉凸出來一大塊。

後來漸漸瞭解到他是單親家庭,一直和媽媽生活。為什麼他頻繁的吃手指?是缺少安全感,用這樣的方法來緩解情緒和壓力。小宇平時典型的表現就是好動和攻擊性,因為他的好動影響了班級孩子的秩序。

因為他的“不友好”常常使其他的孩子無緣無故的受到傷害,我幾次利用下午孩子離園的時間與他的媽媽進行溝通,向他的媽媽“告狀”,但他的媽媽在言語中似乎不是特別理解我們,小宇媽媽覺得既然孩子送到了幼兒園,老師就應該管好孩子,無時無刻的“盯好”他,幾次溝通都沒有達到“實質的進展“,小宇還是我行我素。

在班級裡時時的闖禍,與家長的溝通沒有起到積極地效果,反而多次的“告狀”,他媽媽覺得是我們老師的責任,認為我們沒有公平的對待小宇,感到委屈的同時我也在反思著自己的教學行為和言行:對小宇我們從一開始就很同情,很少用理性的眼光去看待他,因此我們的關注是膚淺的,只是為了提醒他不吃手指,只是為了不讓他去影響別人等等,沒有深層的思考為什麼他有這樣的行為?

在班級裡,小宇經常是批評的物件,經常有孩子向我告狀:“小宇又打我……”久而久之,其他孩子都認為小宇是個壞榜樣,有時班級裡孩子哭了,即使不是小宇乾的,孩子們也都是先說道:“老師,肯定又是小宇打的吧!”

在家裡,由於小宇是離婚的家庭,他跟著媽媽,但媽媽經常上夜班,平時都是由外公接送的。為什麼我們就不能對XXX寬容多點、鼓勵多點、表揚多點呢?

其實小宇這個孩子的情商還是比較高的,對老師有禮貌,也喜歡幫助大家做事情,就這樣我改變了以前的方式,對於小宇的犯錯我基本是大事化小,小事化無,而對於小宇的好的表現我是小事誇大,並經常請小宇做小老師、小組長,給他戴上“高帽子”,就這樣小宇和我建立了信任,我在她的媽媽面前也是儘量說他的好的表現,並希望家長在家裡能多多教育。後來,小宇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有了很大的進步。

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對於班中的“特殊孩子”,我們應該以“博愛的精神”去觀察他們的行為;以“哲學的思想”去分析、解讀他們的行為;用“科學的方法”來幫助他改掉不良習慣。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9

在《幼兒教師的專業素養》中提到:"作為幼兒教師,只要保持一顆童心,才能成為一個擁有真正生命意義的人,才能理解孩子、接納孩子,並以自己的熱情影響孩子。"曾經的我一度渴望長大,而現在的我卻不願"長大",因為我選擇了做幼兒老師,選擇了做一個"孩子王",每天和孩子們在一起,收穫了快樂獲得了充實,想知道我"返老還童"的秘密嗎?

秘訣一:和孩子們同一陣線

帶孩子們出去散步時,孩子經常會關注小蝴蝶、小螞蟻之類的昆蟲,這時的我便和孩子們一起看一看、玩一玩。記得有一次春天,校園裡種植的油菜花開的正黃,引來了許多蜜蜂,孩子們一下子就被蜜蜂吸引了,一邊看一邊討論道:"這是蜜蜂嗎?會蜇人嗎?怎麼抓不住啊!"我便說道:"我來捉一隻怎麼樣啊?"當我用空瓶子捉到蜜蜂后,孩子們便拍手歡呼:"老師好棒啊!"

秘訣二:和孩子們打成一片

在戶外遊戲時,我經常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玩跳繩皮球等等,有一次集體遊戲活動中,只見小君一組連輸了幾次,我便說:"老師和你一組好嗎?"他們疑惑的看著說:"老師也會玩嗎?"我點點頭說:"看!老師幫你們贏回來!",在孩子們一片加油聲中,我像個孩子一樣跑著、跳著,彷彿又回到了自己的童年,但不同的是,現在的我是一名幼兒老師,在我的眼裡看到了孩子以及孩子眼中的世界,一切是那麼美好。

秘訣三:和孩子們好好聊天

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和孩子們說一說有趣的話題,比如:開學第一週,和孩子們聊聊話題"新年裡到哪裡玩了?在假期裡最喜歡做什麼事情?",一個孩子說道:"我最喜歡睡懶覺!"我便說道:"老師也喜歡的,在假期裡晚一些起來的確很舒服!"。再如:在角色遊戲時,"小舞臺"裡一個觀眾也沒有,演員們都"垂頭喪氣"的不開心,我便說道:"看我做的機器人然怎麼樣!"聽到我的動作,小演員就議論開了,"老師!你的機器人不高階!""老師,你有沒有看過這樣的機器人"……不一會兒便吸引了很多觀眾!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0

有人說,孩子是從另一個星球來的“生物”。他們時刻處在自己的頻道,成人難以進入,所以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觀察和記錄就尤其重要。觀察是幼兒教師走進孩子心靈的主要手段,是教師分析孩子行為背後原因的重要方法,同時也是幼兒教師瞭解孩子的重要途徑。

這本書用清晰的文字和準確生動的事例,細緻入微地將對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全方位地展示出來。從具體的心理學、行為學概念到複雜的理論觀點,再到觀察記錄的具體步驟和實施方法。我仔細研讀後,對書中實驗得出的結論與工作經歷中的感受產生了深深的共鳴。我的實踐也有了理論的指引。

“教師不讀書、不學習怎麼成長,怎麼教育孩子?”是啊,孩子需要學習,我們老師更需要學習。要給孩子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孩子是發展中的人,我們教師要用自己專業的知識和方法觀察孩子,以孩子為中心,真正成為孩子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與孩子共同體驗成長的快樂。

我們讀書時需要三心:耐心、用心、靜心。第一是耐心,我們觀察孩子時候,就應該停下一切,用眼睛注視孩子,用溫和的語言和孩子交流,而且要像對待朋友一樣。第二是用心,我們對待孩子時要接受孩子的一切情緒,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感受,孩子是主導者,教師是引導者。第三是靜心,對於孩子的行為要直接詢問、換位思考、幫其理清問題。看懂並看透每個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教師可以從孩子的行為中,分析出許多資訊。這也是教師自我成長、能力提升的一個過程。

學會觀察,才能讀懂孩子!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1

我認真讀過《捕捉孩子的敏感期》之後才發現,很多時候我們對幼兒的生活並不是真正的瞭解。其實,讀過此書之後感受頗深。很多時候成人自以為是按照成人世界的法則教導孩子,而我們並沒有發現是我們有意識的闖入了他們的世界,破壞了兒童世界的法則,還沾沾自喜的認為我們是為他們好。

其實,作為異物闖入幼兒的和諧世界的我們所做的不是按照成人社會的日常規律和相關法律教導幼兒要怎樣做,而是要認真瞭解孩子的世界,讀懂他們的內心,當孩子們能夠安心放心的敞開心扉接納你的時候,你才能和他們成為朋友,開始發揮你來此世界的引導者的作用和目的,而在這之前,一切都是徒勞無功。

孩子的敏感期即為關鍵期,而幼兒關鍵期的發展是決定孩子一生的關鍵。作為一名教師,要在充分了解幼兒各年齡層發展關鍵期的方面的同時,也要在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注意正確的引導幼兒,最大限度促進幼兒更快更好的成長。幼兒的不一樣年齡階段有著相對應的發展關鍵期。

0-2歲:

新生兒從剛剛出生就開始敏感的對待這個世界,無論從視覺、聽覺、口腔、手、還是行走和語言方面,都是幼兒在這個年齡階段的關鍵期。當新生兒睜開眼睛的那一霎那他們就從視覺開始觀察這個充滿陽光的世界,這時的我們要為幼兒帶給科學的視覺環境,這不僅僅僅單純的是為幼兒鍛鍊眼睛的潛質,更重要的是在視覺敏感期的階段的幼兒的視覺與大腦發育與治理的發展都有務必的關聯。視覺是人腦獲得外界資訊的重要渠道,能顯著影響腦部發育。

這一時期的幼兒開始用口認識外部世界,因此吃手指的現象不斷出現。當我們發現吃手指的現象在幼兒生活中發生的時候,要正視這個問題,而不是絕對性的禁止。幼兒在不會用語言表達的階段,他們用口去探索這個未知世界,從口到手這需要一個時刻過程。當我們在安全的條件下,採取滿足孩子口腔的味覺和觸覺,給孩子帶給較硬的食物的科學方法並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孩子的手及其他器官也會出現敏感期,到那時,孩子用口探索世界的方式就會悄悄的退居二線了。相反,很多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還是出現吃手這一現象,這很大一部分因素是家長的制止的原因。

2-4歲:

這階段的幼兒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由獨立個體成長到群眾生活。很多時候,我所在的小班經常會出現搶玩具在椅子上爬來爬去從衣服、鞋子上扣亮晶晶的小亮片的這些現象,最初的我是採取制止的方法告訴孩子們這些行為時不正確的,而不沒有深刻的反思到這些正是這個年齡階段的幼兒在自我意識的產生、空間感、和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方面的發展。對待什麼都是我的的幼兒,我們要給他們充分的選取,不好譴責還自己的行為,若是強迫孩子歸還屬於自己的物品給別人,孩子會絲毫感覺不到安全感。在正確引導幼兒的同時,要給他們足夠的權利自己決定。

而幼兒對細小事物的觀察,皮亞傑認為:兒童首先是透過簡單圖式發展認知和認識外在世界的。因此,兒童起初對世界的認識務必是從微觀開始的,並且外在世界在他們眼裡也是微觀的。亮晶晶這一現象幾乎在我所在小二班每一天都在上演。從開始的制止到此刻的別隨意丟棄孩子收集的小玩意兒,我深刻體會到觀察細小事物對孩子的重要性。為孩子創造一些小玩意或是帶領幼兒進行一節對亮晶晶的觀察教育活動課遠比經常制止孩子在生活中玩亮晶晶要更科學、實際且更能解決問題。

針對每一年齡階段的幼兒發展狀況和對幼兒的瞭解,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幼兒發展,是一項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環節。不僅如此,很多時候在幼兒的日常生活中還會出現排斥一些幼兒的個性現象,原來這正是孩子處在人際關聯的敏感期。這時我們要正確認識到幼兒的人際交往關聯的重要性。人際關聯很好的幼兒和人際關聯很差的幼兒的區別不是在他們喜不喜愛交往,而是在於他們的個人心理品質和社交潛質。

行為表現是一項很重要的因素,表現友好、用心的交往行為就會受歡迎,而那些搶奪玩具、推打小朋友的孩子就成了受排斥的兒童。這時候對孩子進行正確的行為指導便顯得至關重要。但很多時候,這兩種幼兒都會受到老師的關注,而經常會不記得受忽略兒童,不受歡迎,也不受排斥。這時,我會經常發動全班幼兒進行記名字的遊戲。那些孩子們都不記得名字的幼兒在某一階段我會採取著重讓他們進行表演、回答問題等方式使其受到關注。雖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的人際交往技能,但至少用科學的方法正確的解決幼兒之間出現的問題。

年紀再大一些的兒童,比如4-5歲的中班幼兒會出現一些關於婚姻和性別方面的問題等,5-6歲的大班孩子會在秩序方面、文字元號和數的排列組合等抽象方面產生一些問題,這就要求最為兒童導師的我們在生活中認真觀察、正確指導幼兒走出困惑,不進如此還要重視家園教育,幼兒園是孩子的第二個家,是孩子成長的沃土。但只依靠幼兒園單方面的教育是不夠的,家長的緊密配合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

很多時候,孩子常常不知道自己犯了錯誤,但是當他們一旦意識到就會自己反省,他們有自我反省的潛質,而作為教師的我們,要耐心的'等待幼兒改正錯誤,這是每個孩子在成長中的必經過程。老師的耐心教導,家長的支援配合,家園攜手共同教育為孩子順利透過敏感期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2

最近讀了一本《幼兒教師適宜行為研究》的書,書中向我們展示瞭如何透過教育研究促進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同時也提及了幼兒教師理念對產生教育行為的重要性。我看了這本書以後發現,當前的幼兒教師理念更新較快,但是理念不能夠很好的落實到行為上,但教師在幼兒園一日生活中對幼兒的教育行為是否適宜又是十分的重要的,所以產生了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幼兒教師要及時更新理念,並且掌握正確的教育觀念,還要將其落實到正確的教育行為上,這是幼兒教師不足的地方,也是必須要學習改正的地方。只有解決了這一個關鍵的問題,幼兒才能受到全方位的健康的成長。

書中指出:長期以來,人們的認識中都存在這樣的一個誤區,即教師的發展已經是完成的了,對於教師不需要進行太多的研究,只要將先進的教育觀念告訴他們,他們自然而然會去行動。而這個卻是許多教育改革難以取得預期結果的重要原因。

幼兒教師的教育觀念與教育行為對幼兒全面素質發展起著重要的影響,同時,觀念的更新並不能完全保證教師行為的相應轉變。一些教師雖然能夠清楚地講述教育觀念,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常常出現與之相悖的教育行為,可謂“會說不會做”“說得好,做得不夠”。我們知道,改革的最終目的是將教育觀念中的“應如何”轉變為教育實際中的“如何做”。教育觀念對於幼兒發展的影響主要是以教師的教育行為為中介的,做一,教師的日常教育行為是影響幼兒身心健康、良好個性形成或者導致幼兒心理行為問題產生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是書中提及的在幼兒園中常見的教師不適宜行為。其中黑色字型為相對較常見的現象以及本人感受較深的部分,並且發表了一些個人的拙見,可供大家參考。

這裡把教師行為問題與表現分成了四個環節,是按一日活動的時間段來分析的。

一、 晨間接待

1.對於新教師來說,晨間接待的問題更多一些,可能不知道自己應該與家長進行怎麼樣的交流,只簡單的打招呼“來啦”等等。

2.晨間接待中只注意與幼兒的交流,忽視了與家長之間的交流。

3.對有哭鬧現象的的幼兒說:“怎麼老哭呀,有什麼好哭的呢。”“再哭,爸爸媽媽等會就不來接了。”等等。

4.很少與幼兒有身體上的接觸,如撫摸等。

5.有時候只忙著接待幼兒,忽略了班上其他幼兒的指導與關照。

6.與家長交流時候,回絕家長要求“幼兒園沒有這規定,我們很難做到。”

7.決絕要求:“這藥您交到醫務室,班上不管。” “衣服交給阿姨,別給我。”(這些行為也比較常見,但是這也難為老師了,因為確實要按照幼兒園的管理來做事,一邊是家長,一邊是學校,老師的行為也有為難的時候。但是這裡,教師可以改變說話的語氣,可以更誠懇更委婉的告知家長:“為了孩子的安全與健康,用藥要慎重,所以有學校的保健老師管理,並作登記,請把藥拿去醫務室。”表達同樣的意思,教師應該體現自身的良好素養。)

8.向家長告狀:“您家孩子又打人了。”

9.只與個別家長交流,忽視其他家長幼兒等等。(有些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關注較多,會比較主動地與教師談話,相對而言,教師說起來也會多一些話,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像我是一個新教師,與家長之間的交流雖然有進步,但有時候也會出現這樣的現象,與有些不善交流的家長話會很少,而另外一些家長則特別說的起來,主要還是自己不夠主動,每個家長都會很關注自己的孩子,新教師應該要注意那些不善交流的家長,讓他們同樣瞭解自己的孩子。)

二、 教學環節

1.確定目標內容的時候,願意選擇以往上過的熟悉的內容。(很多老師都喜歡選擇自己上過的活動,或者自己比較熟悉瞭解的相關主題,因為這樣的活動有經驗,需要改動的地方都知道,可以設計的更好,課堂也比較能好掌控,包括幼兒的積極主動性,重難點的把握等等,往往會把那些需要較多操作材料的活動,如科學探索活動排除。科學探索活動需要較多的材料準備,有些活動材料十分難以收集,並且豐富繁多,是很麻煩的,但是科學探索活動往往能夠更多的體現幼兒的自主學習。)

2.創設環境時,指令或者暗示幼兒“畫什麼”“做什麼”“貼在哪兒”“怎麼佈置”,幼兒沒有正真發揮自主性權利。環境佈置一經確立,很少有調整、改變、增添等等,多的是讓人觀賞的行為,而不是與幼兒的發展共同體現。(我園新老教師在環境佈置方面進行了不斷地學習,參觀,交流。已經有所進步,重視環境對於幼兒的發展。)

3.教具材料完全有教師準備,幼兒參與很少,幾乎沒有參與。材料準備不充分,讓幼兒坐等。觀摩課材料豐富、充足。日常教學材料簡單、說教偏多。(這些現象可能在年輕的教師中比較多見。)

4.對於活動過程中搶話、接話、接下茬的幼兒,多關注了課堂秩序,對幼兒說“搶什麼,亂死了。”“誰讓你說了,越著急,越不叫你。”“老師不喜歡插嘴的小朋友”“你回答問題舉手了嗎?老師叫你了嗎?”等等。(這些幼兒的行為確實影響了一個活動的正常開展,教師做出這樣的回應是直接有效的,但是也傷害到了幼兒的自尊心與積極性)

5.對不舉手問答問題的幼兒或者在做小動作,注意力分散的幼兒強行叫起來:“你來說一說。”其實幼兒根本不知道怎麼回答。(這個問題我有過,應為有個別幼兒上課經常會做小動作,注意力很不集中,別人都十分積極的回答問題的時候,他總是摸自己的拉鍊,褲子,手帕等等,提問他們是為了讓他們能夠有意識的傾聽教師以及其他幼兒的回答,但是同時也傷害到了幼兒。教師應該採用有效的教育手段。)

6.迴避、敷衍、拒絕、甚至否定幼兒的提問:“下課了在討論”“一會在討論”“老師也不知道。”等等。(有些時候教師沒有時間來回答幼兒的問題,或者幼兒的有些問題比較難,教師連自己也不知道如何回答,所以會很敷衍的回絕幼兒,這樣會漸漸打消幼兒的積極性和探索的慾望。)

7.不重視幼兒操作活動,怕麻煩,常被教師的示範演示所代替。(我有時候就經常採用示範演示的方法,因為覺得直接有效,節省時間好讓幼兒進行重點的環節,其實幼兒的自我探索學習的只是更多,價值更高。)

8.對於沒有興趣不願意參加活動的幼兒,經過一番引導不起作用,教師還是會強迫其參與。(這裡體現了教師的教學策略是否適合,如果教師使用了一個很好的教學策略,引起幼兒的興趣,那麼,他一定會主動地參與到活動中來,但有時候有的幼兒就是不願意參與,教師一時想不出辦法,就會強行,也許有的教師不會這樣,就讓他在旁邊看,但是我往往會拉他進入活動,雖然幼兒參與了,但其實並沒有的到經驗的提升,反而會影響幼兒的情緒。)

9.不讓幼兒在操作中過多交流:“別說話,自己做自己的。”

表揚過於籠統:“好”“對”“真棒”“真聰明”等等。(這也是較常見於年輕的教師,教師經驗的缺乏,不會有效地進行語言引導等等。不會對幼兒回答的問題進行正確的評價)

教學是幼兒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環節,也是對幼兒行為產生較深刻、較持久影響的活動,也是教師觀念與行為最容易產生問題的環節,以上的問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教師需要知道自己不適宜行為有哪些,並且有意識的逐步改正。

三、 遊戲環節

教師口頭上重視遊戲,但一有突發任務或者其他因素造成需要佔用時間的時候,教師往往會佔擠幼兒遊戲的時間。(說明對於遊戲的重要性理解的不夠深刻)

活動區域設定和遊戲玩具材料多由教師提供,即便幼兒參與,也是教師下發指令“明天要做機器人,每個小朋友帶一個空紙板盒子來。”等等,這樣的指令不再少數。

在開展新遊戲和投放遊戲材料的時候,教師總怕幼兒玩不好,因此,反覆的給幼兒講遊戲的玩法、材料的使用甚至讓幼兒練習等等。

在遊戲評價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四、 生活環節

1.教師情緒外露、不穩定,這個一般在青年教師中表現較多,易導致幼兒感到緊張,缺少安全感。

2.時常與幼兒在根本不重要的小事上“較勁兒”,如:排隊時要站直,排直,做操要有力度,做不到就不行。在幼兒的生活上關心不夠,如:陰陽領,錯位扣,露小肚皮等等有時候會忽略。

幼兒的一日活動中,集體教學活動與遊戲的環節是教師與幼兒相互之間溝通最多交流最豐富的部分,所以,在這裡,教師的不適宜行為出現的也比較多,教師平時應該更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與幼兒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行為,都可以進行簡單的思考,其實,有時候,我們在說話與行動的同時,我們已經在思考中了,但是,往往會不確定是否應該這樣去做,特別是對於年輕教師來說,我們的各種教育行為還不夠成熟,會出現很多的問題,我們更應該多思考,多學習。如果說,要避免不適宜的行為出現,我想那是十分難的,但也不是不可能的,對於我們青年教師甚至老教師來說,我們應該儘量減少不適宜的行為,儘量是我們的每一個教學策略或者只是一句話,都能夠起到有效地教育效果,久而久之,我們會有很大的進步。

在幼兒的一日學習與生活中,每個環節都很重要,教師所說的每一句話,所做的每一個動作,對幼兒的提問所給與的每一個回答,對其行為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都無時不刻的影響著他們,有些也許只是暫時的,對其影響不深,他們的記憶會他們忘卻。但是,教師的很多語言與行為都在潛移默化的改變他們的心理,塑造他們的個性,所以,教師細心地積累各方面的教學經驗,運用正確的教學手段,讓幼兒受到全方面的正確的引導,讓幼兒身心全面健康的發展。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3

透過閱讀第一章,它告訴我們:想做個幸福快樂的幼兒教師,首先從自身的心態、情緒調節、幸福觀念等出發。給我印象很深的是有幾個例子中,談論到我們自己的幸福與不幸福,其實重要是我們態度及思維方式不一樣,例如案例中“王阿婆的故事”說明了王阿婆每天想當下雨時,大女兒賣的遮陽傘和布鞋就沒人買;當烈日當空時,小女兒賣的水鞋和雨衣就沒人買;所以她每天都不快樂。假如王阿婆換一種思維方式,想著如果下雨小女兒的生意很好;烈日當空大女兒生意很好。

那麼她一定會很幸福、快樂。再如社會活動家、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的《寬心謠》,雖然我不信仰任何佛教,但是佛教中的一些文章文字卻對我們良好的心態培養有很大幫助。

在這一章裡讓我不單清晰的認知了自己在幼教職業中的幸福快樂如何獲得,還學到了很多調節自己不良情緒的方法。與人相處、與單位相處、與整個世界相處,“山不過來,我就過去”這個原則是非常有道理可行的。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4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說明中指出:教師應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要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如何在日常工作中更好的完成這個目標,我們每個人都在尋找有效的方法。

看了《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這本書,我覺得它很好的詮釋了《指南》的這句話。這本書闡釋了幼兒教師科學有效觀察孩子們行為的重要性。教師可以從孩子的行為中分析出許多資訊並針對這些資訊及時的調整教育的目標、方法等,從而更加專業地剖析幼兒、引導幼兒,做到了解幼兒、尊重幼兒,關注幼兒學習與發展的整體性,尊重幼兒發展的個體差異。而這樣做的過程,也使教師自身能力得到提升。

觀察記錄是我們教師日常工作主要工具,在教育實踐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以前的觀察記錄過於簡單、粗糙。原因出在哪裡?當然與當初教學經驗匱乏有直接關係,但觀察記錄方法不得要領是重要原因,比如《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中對記錄的語言做出闡釋,應該用什麼樣的詞類,比如多用動詞、形容詞等,記錄幼兒動作語言及其他幼兒反應,少用歸納性,教師臆想性話語等。

有人說愛一行幹一行,我覺得更應該幹一行愛一行,做幼兒教師,就要做得像模像樣。“幼師不能只當孩子王,更要理論硬技能強,做幼兒領域的研究者”。

幼兒教師讀書心得體會15

我是一位剛剛走上工作崗位的青年教師,需要學習的地方有很多。讀完《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之後,我發現觀察是瞭解孩子的第一步。

觀察幼兒行為時,我們需要重視觀察幼兒的遊戲過程。青年教師常常重結果、輕過程,如這樣一份觀察記錄:“某某小朋友到數學區隨意拿了幾樣玩具,沒怎麼玩就到別的區域去了。”這句話說明,這位教師只注意了孩子的遊戲結果,對孩子在遊戲過程中的動作、表情、語言等沒有詳細記錄。我們不僅要了解孩子的行為,更要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原因。在遊戲分享環節,老師請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問問孩子最喜歡玩什麼,讓孩子真正成為遊戲的主人。教師透過觀察分析幼兒的興趣點、最喜歡的遊戲區域和材料等。

有時我在撰寫觀察記錄時,對如何觀察、觀察的目的是什麼、用什麼方法記錄等無從入手。這本書告訴我們,要學會耐心觀察,等等孩子。集體活動、區域遊戲、戶外遊戲等一日生活,都可以成為我們觀察記錄的重點。透過觀察,我們可以更好地為孩子提供支架,投放更加適宜的遊戲材料。

幼兒行為觀察和記錄最終目的是為了讓觀察更有針對性,記錄更細緻,我們要不斷實踐、反思、改進、創新,把自身的專業成長與幼兒的發展聯絡在一起,隨時隨地捕捉孩子的亮點,找到共性問題以便及時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