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得體會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彙編15篇)

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但是心得體會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教育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

進入多元、開發、迅速變化的21世紀,我們同你一樣面臨挑戰:如何根據時代的需要和《綱要》的精神實質,來培養主動適應未來社會的人?為了指導幼兒園更深入地實施素質教育,我國頒佈了新綱要,這標誌著我國幼兒教育改革邁進了一個新的臺階。認真學習了《綱要》,深刻領會《綱要》的最新精神。根據《綱要》要求——“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透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的促進幼兒發展。”下面就《綱要》蘊涵的幼兒環境教育來談談自己的一點認識。

《綱要》特別強調了環境教育,強調了環境在促進幼兒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說明:兒童是社會生態環境中的一份子,愛主動探索周圍環境,而非被動的學習者。周邊的社會生態環境為兒童提供了潛在的發展機會,並對其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同時幼兒的反應行為與習慣亦會影響到與其直接相關的家庭、幼兒園、社群。

結合我班開展的主題活動,環境創設尤為重要。如:小班主題活動《幼兒園真好》,就要求教師為幼兒創設安全、溫馨、寬鬆的心理環境,使幼兒儘快與教師建立依戀關係。教師可經常抱抱幼兒,與他們交談,參與他們的活動。教師經常播放歡快的兒童歌曲,作為一日活動的背景音樂,使幼兒擁有愉快的心情。在主題牆上佈置一幅幼兒園的背景圖,張貼每個幼兒的照片,題為:“我愛你,幼兒園”,以幫助幼兒建立初步的歸屬感。透過環境教育,是幼兒喜愛上幼兒園的情感。

《綱要》中指出,幼兒同伴群體及幼兒園教師集體也是寶貴的教育資源。教師的態度和管理方式應有助於形成安全、溫馨的心理環境,老師的言行舉止應成為幼兒學習的良好榜樣。所以,我們努力要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的、和諧的、安全的、自由的環境,讓幼兒自由自在地在這環境中生活、遊戲、學習、發展。《綱要》還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師要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的確,家長的作用也是不小的,我們要認真做好家長的工作,取得他們的信任,得到他們的幫助和支援。這樣,才能更好的做好幼兒教育工作。

以上是我學習《綱要》後的一點體會,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我將不斷的更深入的學習,把《綱要》精神逐步落實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2

我很喜歡幼兒教育這本書,它貼近我們幼兒教師的生活與學習,像一盞指路燈,從不同的角度與方位給我們指明瞭教育教學的方向。書中有好幾個版塊,每當我一拿到這本書,第一反應就是先看看其中最最讓我體味深刻的卷首。很多的小故事,大道理,給了我心靈上的啟迪,精神上的滿足,知識上的提高與視野上的開闊。

我又一次翻開了《幼兒教育》,一冊上,卷首中的鐵杵磨成針幾個大字映入我的眼簾。很小的時候,我就學過。這個故事一直被老師作為教導孩子要有恆心的道德範例,他們希望孩子能像李白一樣領悟其中的道理,用老奶奶鐵杵磨成針的恆心與毅力去解決問題,克服困難,不要遇到一點挫折就氣餒、逃避。曾經我也給幼兒們講過。這個故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可是,在書中它又有了鐵杵磨成針新釋,難道在這裡還有什麼我們還沒有參透的道理呢?帶著疑問,我一口氣就讀完了它。讀完後,我又進入了思考,現在的孩子,是新時代的人,同樣的故事,對他們有截然不同的教育效果。他們並沒有對老奶奶磨針的毅力發出讚歎聲,而是說:那麼費力氣,為什麼不去買一根針呢?她真是太笨了。我們也都知道,這個故事對孩子而言,有另一層寓意,就是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有恆心,不怕困難,要堅持到底。但是,又有誰能肯定這條道就不是死衚衕?堅持是要的,沒有堅持就沒有勝利,但是,現在的社會,變通則顯得尤為重要。文中說到:變是生命的一般規律,適者生存,想要適就要變,如果不變通怎能適應變化的環境?而不適應又怎能生存?這個例項本身並沒有錯,錯在我們運用它進行教育的視角與方法。教育只有注入時代的資訊,才會煥發出活力,出現新面貌。

感謝《幼兒教育》,讓我的心靈得到啟迪。由此感發:無論什麼事,我們教師應從多個角度多思考,換一種方位,換一種角度,對我們又會有一種豁然開朗、截然不同的感受與體會。讓我們做一名適應時代的教師,多方位教育我們的孩子,讓他們在領悟道理的基礎上,同時適應時代的發展,試一試,我們會懂得更多,收穫更多,體驗得更多。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3

每個班的孩子性格都不一樣,有些幼兒活潑開朗,有些幼兒任性霸道,有些幼兒性子慢,有些幼兒性子急等等。班上總有一些膽小的孩子,他們性格內向、懦弱、敏感,往往缺乏自信心。我班的王欣妍就是這樣的孩子。她性格內向、敏感、喜歡哭。別的孩子都能高高興興上幼兒園了,而已是大班的她還時時哭著鼻子來幼兒園。每天放學她媽媽都要第一個來接她,就慢不到五分鐘,她都會嚎嚎大哭。為了改變她懦弱、膽小的性格,每天都會找她說說話,在放學時與她媽媽和聊天談心,增加她的安全感。在活動中給創造一些表現的機會,經常表揚、鼓勵她,增加孩子的信心。

有一次,她來園遲到了,小朋友們正在進行美術活動,蔡煜宴責怪她說:“王欣妍,你那麼晚來,我們都上課了。”王欣妍馬上傷心地哭泣起來,她連一句責怪的話都承受不了,生怕做錯每一件事情。我輕輕地走到她的面前,安慰她說:“王欣妍,我知道你一定有事耽擱了是嗎?沒關係,下次來早點。”王欣妍聽了我的話止住了哭聲,但她的情緒仍然很低落。因為她自我感覺太差了,太在乎別人對她的態度了。為了轉移她的情緒,我就請她做我的小幫手,為小朋友發發畫紙和彩筆,並請拿到畫紙和彩筆的小朋友跟她說聲謝謝。以此來分散她的注意力,慢慢地,王欣妍的情緒不在低落,很快融入到活動中。而當她做完一件事後,我就笑著鼓勵她說:“謝謝你,王欣妍,你真能幹。”終於,王欣妍的臉上泛起了笑容,她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悅,樹立成功感,增強她的自信心。

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老師的鼓勵和幫助,特別是膽小的幼兒,老師要多關心她,和她親近,增加幼兒的安全感。給他們創造一些表現的機會,運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增加她們的信心膽量,讓她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4

武可心小朋友是一個個子比較高,嘴巴有點兔唇,看起來很內向的小姑娘。剛來大班的時候,除了早操和集體遊戲其他什麼活動都不參加,問她問題時,只是抿嘴笑什麼都不說,我想女孩子喜歡跳舞,就想讓她學個舞蹈,那就更不用說了連動也不動,時間久了好象習慣了一樣,無論什麼事好想對她一點關係都沒有。對於她的這一現象,我也不能置之不理,不能讓她這樣消極下去,這個年齡的孩子正好是開朗好動的時期,要培養她的活潑、開朗、自信是我應該做的。

《綱要》中指出:“關注幼兒在生活中的表現和反應,敏感的察覺他們的需要”從和武可心媽媽的交流中知道,孩子在家裡很開朗,愛說愛笑,還給他們表演,只是見了人就不說話了,原因是怕別人笑話她的嘴巴。通過了解孩子的基本情況,我得想個辦法讓她開口講話,讓她動起來。

以前我和她聊天、做遊戲等,什麼法子都用了,可是不管用,只是做操時她能參加,玩集體遊戲時她也參加,如果她發現有人在看她時,就會馬上停在那裡不動了。想要讓孩子活潑、開朗,首先要讓她動起來,讓她有自信心,讓她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首先我讓全班所有的女孩子都站出來,跟老師一塊做運動來鍛鍊身體,並要求她們跟老師學動作,當學一個動作後,我就開始給她們鼓勁,有時說:“你們都是美女,做的動作都很好看。”有時說“———美女的動作做得棒極了。———美女做得太漂亮了。”當喊大家美女時,孩子們都抿嘴笑,當喊某個美女時,看到他們有一種很自信的感覺。當喊到武可心時我說:“呀,美女,你不但長得漂亮,而且跳的舞蹈也棒極了。”孩子們對幫助老師整理房間、打掃衛生特別感興趣,每次都會爭著要勞動,我就讓他們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次清理房間時我都會把可心帶在身邊,一邊整理一遍跟她聊天,漸漸的她打開了話匣子,並告訴我她不願意活動的原因,我告訴孩子說:“沒有人會笑話你,你要相信自己是最漂亮、最棒的。”漸漸的什麼事她都跑在前面,並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大膽的表現自己了,變成了一個愛唱愛跳,活潑可愛的小姑娘。

“六一”兒童節期間,我給孩子們安排了豐富多彩的、能夠表現自我的遊戲活動,並讓孩子們為爸爸媽媽獻上了自己的舞蹈,孩子們表現的都很棒,家長們也都很滿意。最開心的要數武可心的媽媽,看到自己孩子的變化,心裡充滿了對老師的感激之情,感謝老師讓孩子找回了自尊、自信,變成了一個非常優秀的好孩子。

愛唱、愛跳、好動是孩子的天性,幼兒時期如果沒有這些表現,就說明孩子的某個方面出現了問題,這需要家長和老師在平時要多注意觀察孩子的變化,如果出現問題要及時糾正,這樣才會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和諧發展。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5

來到七色光幼兒園一個星期了,甜苦辣樣樣都有品嚐到,可品來品去,覺得酸也甜,苦也甜,辣也甜!這並非是在作詩。這是我的切身體會,不是嗎?那些祖國的花朵,在我們的培育下,有了自己的花期和芬芳,那些被扭曲的靈魂重新得以塑造,這難道不是一種美和甜蜜嗎?透過自己的努力,使我在半年的見習生活裡進步很大。

隨著中國加入WTO組織,我們的國家將會面臨科技上的新挑戰。科技是第一生產力,誰在教育上一步,誰就擁有輝煌的明天。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教師,我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之重。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下一代的生活方式、思想也逐漸發生了變化。我知道孩子是祖國明天的希望,少年兒童在觀念和習慣上接受健康向上的教育、培養高尚的情操、樹立完美的人格,無論對今後的發展還是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都具有奠基性的意識。

一、給學生創造一個快樂學習的學習氛圍

好動愛鬧是幼兒的天性。俗話說得好,有了好的土壤才能長出好的小苗。小二班的班主任白佳利老師、潘五妹老師和保育員鄭麗平老師,她們始終恪守給家長和社會的承諾:對待幼兒關心尊重,一視同仁。小二班共有40個小朋友,最小的才有兩歲半,但是在幼兒園裡,小二班的全體小朋友共享著幾位老師給她們的愛,快樂的遊戲,快樂的探索,快樂的學習,快樂的度過在幼兒園的每一天。她們認真負責、科學教育,讓小二班的小朋友沐浴在她們共築的愛河裡面。

二、在實踐中積累經驗

1、在教學中,滲透專業的教育理論知識

在這兩個月的實習期間,我注意將所學的理論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去,平時學到的各年齡班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教育教學的原則與方法、遊戲活動的組織和指導、課程設計與實施以及各種基本技能等,在這次實習中得到實踐與運用。第一次深入課堂時,我就遇到了許多在學校沒有學過,沒想過的難題,明白上好一節課,不但要讓小朋友學到知識,還要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做學習中的可樂兒。我還明白課堂常規的技巧、情感的共鳴、知識的拓展等讓我深知“細節決定成敗”的真理。因此,平時我注意跟同學一起交流教學心得,總結教學的經驗和做法,遇到問題能用學過的理論進行解決,對於新的教育理念怎麼運用與實踐,大家經常一起學習探討。與同學們一起認真研究教材,深入瞭解每個幼兒的實際情況,認真備課,寫出高質量的教案,每節課前都在小組認真試講,在教學過程中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嫻熟的專業技能讓課堂氣氛非常活躍,讓教育教學活動順利的進行。觀摩課後,我們都注意跟指導老師交流和總結經驗,正如同學們說的:“每上一節課感覺都不一樣,自己駕駛課堂的能力也有所提高。”

2、開展豐富多彩的集中教育活動,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小班的孩子剛進入幼兒園不久,我們跟指導老師們透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幼兒喜歡上幼兒園,能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讓小朋友能安靜的聽老師講,跟同伴友好的說話,自己也會覺得很有成就感。因此,梁老師她們是很注重集中活動教育的。從她們的集中教育活動,讓我們知道集中教育活動時間不僅要有好的備課教案,更重要的是懂得如何控制課堂紀律,否則就是老師喊破喉嚨也無濟於事。在第一個集中教育活動時,我既興奮又緊張,也很累。之後的每個集中教育活動我都認真備課:熟悉教學內容、結合幼兒年齡特點、精心準備各式各樣的教具,盡我的努力去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幫助幼兒理解記憶。在教學活動中我也穿插一些小遊戲,以讓達到幼兒在玩中學,學中做,並且願意與老師和同伴交流,體驗與他人進行語言交往的樂趣,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簡單的表達感知操作活動中的感受和發現,喜歡與夥伴說話,交流分享自己的喜悅,讓她們能快樂的學習知識。而我們在指導老師的身上,學到很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知道在課堂上,學習生活上,老師要注意給孩子營造“愛”的氛圍,讓幼兒喜愛老師,相信老師,喜歡跟老師還有同學一起遊戲一起學習,沉浸在愉快的學習氛圍之中。

三、認真做好家園工作

這兩個月的實習讓我們第一次置身於社會活動中,與不同的家長打交道。和每一個小朋友搞好關係,讓他們對我們又愛又怕。所謂愛就是讓小朋友都喜歡你,喜歡你組織的活動,怕呢,就是讓小朋友聽你的要求,和你一起活動一起遊戲。這次實習我也掌握了一些與幼兒相處的方法,這也是一筆難得的財富。同時我還發現了自己的許多不足的地方,比如在語言方面,語言的表達能力不強,綜合概括能力仍缺。語速、語調,語感掌握還不夠好,語言不夠童化,與孩子的交流不夠煽情。在教學教育方面,專業知識的運用未能嫻熟流暢的發揮,教學遊戲活動不夠新穎。因此,回學校後,我們要繼續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加強專業知識的學習,認真探索幼兒課程教學新理念,為今後的教育工作打下紮實的基礎。

第一次接觸幼兒園的工作,我既新奇又繁忙。和小朋友在一起是開心的,他們的聰明可愛深深的感染了我,內心對這份工作的熱愛越來越強烈,時也感到了沉沉的責任。在踏入解放軍報社幼兒園之前,我的腦海裡的幼兒園,就是老師帶領著小朋友一起做遊戲,學習簡單的知識的場所。可當我真正踏入這工作當中實踐時,我對它有了進一步的瞭解。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的基礎階段,也是人才成長的奠基階段,幼兒園的工作是:實施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這是國家對幼兒園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是幼兒園全部的出發點和歸宿。透過這個任務在活動中制定不同的目標,大大豐富和滿足了幼兒身心的需要,真正使幼兒在從中得到快樂,得到發展!

記得,有一次戶外體育活動,有個小朋友想上廁所,我趕緊請他回教室衛生間,可他偏要固執地在一棵小樹旁小便,我見他一點兒也不聽我的話,便不由分說地批評他不講衛生,行為很不文明。起初,他用疑惑的眼神望著我,而後振振有詞地說:“老師,這個樹太小了,我給它施施肥,讓他快快長大!”看著他那天真無邪的臉蛋,我無言以答,內疚佔據了我的心。

高爾基曾經說過,‘愛孩子是母雞都可以做到的,但要教育孩子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我不斷地揣磨著這句話,細細領會其中涵義。如今的我,腦海中還不時地記起高爾基的話語。一句話普普通通、簡簡單單話,卻包涵著許多育兒的方法和教育的理念,讓我受益無窮。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6

時間 飛逝,轉眼一年已經過去了。在這一年中,我們班的兩位老師,以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的工作態度,共同做好班內的各項工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班級情況

我班幼兒大部分都是我從小班一手帶上來的,只收了小部分的新生,每學期幼兒人數控制在33人。男生27人,女生6人,故在幼兒入園時我們老師與家長進行了交談,在交談中,我們對每一個幼兒個性特徵、興趣、愛好和生活自理能力及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調查,並做好了詳細的記錄,使幼兒來園時,我們就對他們的情況有了一個瞭解,為幼兒入園後在很短的時間內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班級工作中,我班老師以大局為重、積極工作、不分彼此,處處以幼兒園的工作為重,從不計較個人的得失。盡職盡則的把工作做好。正是我班老師這種高度的責任心及奉獻精神,使我們班一年來,無任何責任事故發生。

二、教育教學工作

1、目標與成績

幼兒園是幼兒生長學習的場所,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易於身心發展的知識。圍繞這一綱要精神,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上學期針對幼兒自我服務意識不強的特點,開展了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大大提高了幼兒的自理能力。在教育教學活動中,我們與家長們緊密結合、互相溝通,針對我班幼兒的情況,在教學活動和日常生活中進行安全教育、文明禮貌教育、團結友愛教育、使幼兒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並能認真組織幼兒開展各項教學活動,透過一系列的活動我班的幼兒在各方面都有了明顯的進步。

2、教學活動

教學中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促進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讓幼兒在自由、輕鬆、愉快、創新的課程設計和環境中學習,體現幼兒的主體性,在教師適當的主導作用下,進一步發揮了幼兒的主動性。這就是當前幼兒園課程的新變化——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促進幼兒學習的主動性。故此,我們在教學中積極、努力的做到。

㈠、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習的主體——幼兒

每個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其個別性和獨特性應該受到尊重與珍視。因此要根據每個幼兒的興趣、需要、水平,因人施教,把學習的權利交給學習的主體——幼兒,讓他們更自由、更主動地學習。

主體性發展是幼兒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內容之一。幼兒園新課程改革以關注幼兒個性特點、充分挖掘其個性潛能為教育的主旨。因此,我們在一日生活的安排上,首先以幼兒為出發點,針對幼兒的年齡特點、不同的個性,去設計、安排各項活動。幼兒在各項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決定了教師在組織、安排課程、遊戲等活動時必須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制定其目標、規則及方法。

㈡、科學、充分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因材施教,主動創新

“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有差異的學生”,課程既要體現共同性,也要體現差異性。同時要重視幼兒創造力、想象力的發展。作為主導者,教師應不斷地參與幼兒遊戲,體會幼兒的`學習經驗並結合課程,科學地組織、實施課程。積極投身科學研究、大膽創新,讓教學真正成為師生富有個性化的創造過程。

2.積極參與,促進教學,適宜指導

新課程認為,教學過程是師生的互動過程。在新課程中,教師不僅要參與到幼兒的學習活動中,而且要成為幼兒學習的促進者。如,在音樂活動《理髮師》中,以遊戲、音樂貫穿課程始終,並緊緊地將教師和幼兒透過表演粉刷匠、理髮師、修鞋匠等角色聯絡起來,在互動的過程中,教師的參與促進了教學,在教師適宜的指導下幼兒很自然地認識了刷子、錘子、吹風機等各種工具及其作用。

㈢、全面促進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拉夫爾.泰勒曾經說過:“學習是透過學生的主動行為發生,學生的學習取決於他自己做了些什麼,而不是教師做了些什麼。”泰勒的這一說法說明真正的教學是讓學生主動去學,讓學生有機會去學。幼兒是學習的主體,幼兒的能動的主體作用是教育取得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沒有幼兒主動的加工消化,沒有幼兒的同化、順應過程,單憑教師的灌注,是無法實現教育目的的。因此,在教育教學中必須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激發幼兒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要使幼兒在教師的主導下,始終處於積極的活動狀態。讓幼兒更主動地學習。

1.在興趣、遊戲中產生主動性

老師的善於引導能幼兒對所認識的物件發生濃厚的興趣,進而讓幼兒產生主動的探索願望和學習積極性。同時,教師在組織遊戲活動時注意尊重並保證遊戲的基本特點——主動性和自願性。如,對角色遊戲的指導中,要保證幼兒主動、自願、自由地選擇主題、分配角色,而結構遊戲中則保證幼兒自由地建構,對有規則遊戲的指導既教給幼兒遊戲的玩法又鼓勵幼兒創造性地進行遊戲。不管是對哪種遊戲的指導,都不妨礙幼兒遊戲的主動性、創造性。不把老師自身的意願強加於幼兒,才能保證幼兒在主動、積極、愉快的遊戲中得到發展。如,在區角遊戲中,讓幼兒擁有足夠的自由——自由地選擇區角,共同商量所在區角的主題、人員安排等具體要求。在玩小醫院的遊戲中,扮演醫生和護士的幼兒能在各自的“崗位”上不厭其煩地給“病人”看病、打吊水,而在平時的課堂上,5分鐘的安靜也不容易保持。只有充分調動了幼兒的主體性,才能達到一種有效的學習。

2.創造主動的遊戲環境,激發幼兒的主動性

在瞭解幼兒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引導幼兒共同參與遊戲環境的創設,為幼兒提供豐富的遊戲環境及均等的遊戲機會,讓幼兒按自己的意願自由選擇遊戲,以自己的方式進行遊戲,在與材料和夥伴的相互作用中,共同分享遊戲帶來的快樂和學習彼此的經驗,促進幼兒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的發展。讓幼兒在自主性遊戲中學習,在自主性遊戲中學會做人、學會生活。幼兒主動學習的前提,是他們在活動中能夠主動地選擇、參與、探索、決定和表達。

幼兒是在主動的活動中得以發展的,故我們班的環境佈置也利於幼兒自主、自由的活動,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如,活動角的創設便於幼兒主動、自由地利用該環境開展活動,真正成為活動的主人。又如,幼兒園室內環境的佈置能滿足幼兒自主、自由活動的需要,提供給幼兒動手、動腦、自由交往、自我發現的機會,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與能力,自由地選擇活動。

3、教室環境的佈置

環境是為教育教學活動服務的。根據教學活動的需要和本班的特點,我們選擇了一些有特點的裝飾佈置,如:“身體運動”、“字寶寶樂園”等等。在佈置中,我們讓孩子們參與到其中,讓他們看一看、摸一摸、讀一讀、認一認等等。幼兒就特別喜歡,特別愛惜環境創設的作品

三、衛生保健及常規教育

1、 衛生保健

我班老師嚴格按照園裡的要求執行各類物品的消毒工作,盡職盡責、踏踏實實從不因私事影響工作。讓幼兒生活在一個整潔、舒適的環境中。我班老師每天都兢兢業業、細心、耐心的觀察記錄。如:晨檢時注意觀察幼兒臉色,幼兒有不舒服現象及時通知家長。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幼兒臉色及表情及時瞭解她的要求。特別在幼兒吃飯方面,我班老師更是細心照顧,不怕麻煩,引導幼兒吃好吃飽,對有個別幼兒不吃菜的不好習慣,我班老師總是不斷的表揚和鼓勵,改正了不良習慣,一年來,我班幼兒都自己獨立吃飯。在幼兒喝水方面,家長們也比較關注,我們開展了“給汽車加油”的活動,每天保證幼兒喝夠五杯水。

2、常規教育

在幼兒入園後不久我們進行了一日常規教育,培養了幼兒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如:入廁、洗手、喝水、吃飯、午睡等都有秩序的進行。此外,我們還教幼兒學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由於我班老師統一要求、統一管理,我班的幼兒養成了飯前便後洗手;吃完飯後漱口等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良好習慣的培養

一個健康的幼兒,既是一個身體健全的幼兒,也是一個 “愉快”、“大膽”、“主動”、“自信”、“樂於交往”、“不怕困難”的幼兒。《綱要》強調要讓幼兒主動活動,要尊重主體、認識主體、熱愛主體。只有充分地尊重幼兒,使其發揮應有的主體性,幼兒才有可能主動、積極、創造性地活動。幼兒園的品德教育應以情感教育和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為主,注重潛移默化的影響,並貫穿於幼兒生活以及各項活動之中。有了這些理論的指導,我們在一日生活中注重對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使幼兒的良好行為內化為他們自身內在的素質,作為一個幼教工作者的我,透過自己在實際工作中的不斷總結、不斷感悟,概括出以下幾點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方法。

1、一日活動都是課程,課程必須生活化、遊戲化

幼兒的年齡特徵決定幼兒園的生活遊戲與學習是分不開的。幼兒在三歲—六歲是身體、智力、情感和社會性飛速發展的時期,其中大部分時間是在幼兒園度過的,他們的大部分生活經驗將在幼兒園中獲得,而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他們需要透過遊戲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學習與生活,老師在引導幼兒學習的過程中,必須選擇與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內容,透過不斷的操作、探究、重複和延續來幫助幼兒建立積累經驗。例如:我在教幼兒玩“光與影”的遊戲時,把幼兒分成8人一組,共分成五組,每組發工具若干件。遊戲過程中需要每一組的幼兒將自己的想法、做法 得到的結果,與其他的同伴相互交流並記錄下來。這樣幼兒不僅在愉快的遊戲中學到了集體相互配合的良好的行為習慣,而且還學會了獨立思考、不怕困難的良好品德。達到了幼兒在樂中學、學中樂的效果。

2、一日活動中以表揚、鼓勵為主,少懲罰

在一日活動中要橫向看待每一個幼兒,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懲罰。一位哲學家說:“把最差的學生給我,只要不是弱智,我就能把他變成優等生。”有人問他成功的密訣時,他說:“其實很簡單,就是表揚。”幼兒渴望成人對自己的行為作出評價,也對成人的評價十分敏感,他們總是喜歡得到肯定的評價,哪怕是一個和藹可親的眼神、微笑、輕輕的扶摸、點頭、擁抱、親吻等等。針對本班的實際情況,我採取了一個“今天我是好孩子”的行動,由本班幼兒推選,說出他的優點,然後舉手表決,超過本班幼兒人數的一半就當選,最後老師總結,今天沒有當選的幼兒還有很多都表現不錯,可能有些地方還做得不夠好,希望繼續努力明天當選。這樣既不讓沒有當選的幼兒感到不如別人而垂頭喪氣,同時又教育了他,使他儘快該掉不良行為習慣。

五、家長工作

在幼兒教育中,家庭教育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一個好的班級離不開老師們的密切配合,更離不開家長們的大力支援。為此,我班把家園配合工作作為重點來抓。為了讓家長們瞭解幼兒在園的情況。在早晚接待中,及時與家長溝通幼兒情況。在家教園地中,對家長們最關心的問題及時解答,得到了家長的好評。

在這一年中,我班老師盡心盡力,較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但也有不足處,如幼兒常規教育方面需要提高。在新的一年裡我們會更加努力,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進步!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7

最近,班裡的小朋友特別特別喜歡聽故事,無論是多大的吵聲和鬧聲,只要一聽到老師說講故事,便都會伸出小手做出“噓”的動作,頓時,班裡安靜下來,二十多雙眼睛齊刷刷地盯著老師,等待著又一個故事小精靈從老師嘴中脫出。

一次,我給他們講了狼和小羊的故事。當他們聽到狼不讓小羊喝水時,孩子們紛紛幫小羊出主意。有的說“讓小羊再去找別的地方喝水吧。”有的說“……”寶寶竟然說:“讓他媽媽給他買礦泉水喝吧,康師傅的就挺好喝”。突然有人則伸出他的小拳頭說:“我和老狼是好朋友,我去告訴他一聲,實在不行我打他一拳……”

話音未落,別的小朋友就說:“你吹牛。你和老狼是好朋友?那你把它叫來,我訓它一頓。”“說謊的孩子鼻子會長長的。”不知誰小聲地說了一句。(前幾天我給小朋友講了一個木頭人匹諾曹的故事,故事中匹諾曹因為說謊而使自己的鼻子變的又長又難看)……

最後,我沒有對孩子們講狼把小羊吃掉,而是說,最後小羊的朋友們來了,它們合夥把老狼給趕跑了……

“童心是小鳥,羽毛很美麗,飛來飛去在四季的懷抱裡……”童心是純潔的。故事中小羊能快樂地生活下去,只為保留孩子們心底那份真摯的愛。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8

在幼兒園裡每天都演繹著不同版本的小故事,或平凡或瑣碎,或喜或悲,但都折射著生活的斑斕色彩。作為幼兒教師,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每天為孩子們忙碌著。肩負使命的我,在工作中不敢有半點鬆弛和懈怠,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努力做好幼教工作的編劇,讓劇本中的小主人公們享受生活的美好,體驗成長的快樂和幸福。在幼兒教學中也總結了一些小竅門,在此,和各位教育同仁來分享:

一、恩威並施,把握尺度

教師對“恩”和“威”的尺度由孩子的狀況來定。小班孩子剛入園,這時候教師對孩子的“恩”佔100﹪,要全身心的去愛孩子,以母親的身份讓剛剛離開媽媽處於膽怯中的孩子有一種安全感,儘快適應新環境。待入園的孩子漸漸適應園內生活,可以對過於依賴老師的孩子放手,對他們的“恩”降到90﹪,讓他們轉移視線,試著和夥伴交流、相處,慢慢融入大集體中。

二、規則意識,日益強化

在幼兒感受愛的同時,也要讓幼兒樹立規則意識。小班下學期,剛一開學,就有好多幼兒相繼轉來,由於他們的加入,班裡的一切都被搞得一塌糊塗,上課哭鬧,注意力分散,下課亂翻,帶的上學期已初步養成良好習慣的孩子也不聽話,教學秩序一片混亂,令我和搭班的王老師很是頭疼。兩人靜靜地反思之後,覺得一味的哄著膩著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得想辦法慢慢讓孩子有規則意識。首先每節課上課之前,給孩子們講道理,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多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在集體面前大力表揚表現好的孩子,開展“看看誰是乖寶寶”、“我最棒”、“好孩子就是我”、“書是我們的好夥伴”等一系列的活動,激發幼兒搶先爭優的積極性,在日益強化的攻勢下,慢慢的孩子們樹立了規則意識,班裡出現互幫互助的好氣象,教學秩序一片井然。

三、家園共育,促進成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特別注重和家長的交流工作,利用接送時間用心和每位家長有效的進行溝通。以真誠的態度對待每位家長,笑臉相迎,熱情周到,讓他們感受到我作老師的為孩子的一切在努力,心甘情願的跟你談話交流,出謀劃策。透過“預約家長”、“家園指南”、“親子活動”、“家園聯誼”等一系列的活動家園共育,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在我和家長的不懈努力下,我驚喜的發現,孩子們長大懂事了,語言發展緩慢的孩子開始講話了,“與世無爭”不願與人交流相處的孩子,開始有了新朋友,慢慢融入集體生活了;毫無規則可言,長期溺愛在家長溫暖懷抱的孩子開始學會獨立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看到不同層次的孩子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為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時不時的讓同事們欣賞班裡孩子的變化,與家長共享孩子成長的快樂。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9

前幾天我們幾位教師在趙紅紅老師的帶領下,來黛溪中學參加培訓,我們有興聆聽了國秀華園長和丁海東教授的報告,國園長和丁教授以鮮活的例項和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了幼兒教育。

國園長的報告是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指導,以幼兒身邊熟悉的生活經驗選擇有意義的活動內容,讓幼兒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萌發科學興趣形成科學發展,培養科學思維探究精神與動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培養幼兒科學素質,使幼兒自學和會學,更大限度的實現幼兒主動的發展。國園長還講到要透過教師梳理幼兒科學實踐中實現問題,吸納“做中學”理念,明晰幼兒科學教育的核心價值,挖掘與利用周圍蘊涵科學價值的資源,創設豐富適宜的幼兒教育環境,選擇與理念吻合的科學內容,探索開展幼兒探究式科學教育的原則及策略,形成幼兒的興趣需求和原有水平與教育目標結合,從而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和指導能力,切實改變教師理想觀念與實現行為矛盾的現象,以豐富幼兒園的特色內涵。

丁教授講的是《遊戲在課程實踐中融合和運用》,是的,作為3-6歲幼兒所使用的思維遊戲課程,其理論基礎、教學目標、課程設計決定了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必須把遊戲貫穿始終。遊戲策略在本課程中是體現最充分的,也是幼兒教師最擅長使用的。遊戲本身是幼兒的主導活動,教學採用遊戲的方式便有助於吸引幼兒注意、提高活動興趣、增強教學效果。我們在使用的時候需要注意的是,教學遊戲需緊密結合一定的教育目標,讓幼兒在遊戲中透過獨立思考和操作增長知識、提高各種能力。

而在大的遊戲策略背景下,我們在思維課程實施過程的各個環節中,還運用了一些能夠產生好的教學效果,並使教師獲得教育能力的基本策略。如,匯入策略、提問策略、支架策略、遷移策略以及教學活動結束時的歸納策略等。遊戲是幼教的最基本活動,是對幼兒進行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形式,遊戲對幼兒的智力發展,情感發展和社會性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著用.但是遊戲在教學過程中怎樣運用呢?是不是所有活動都濫用遊戲呢?我認為遊戲可靈活運用.有時適度而止,有時可運用多種遊戲來明辨同一個事理,有時還可以用老遊戲變成新玩法來達到活動目的.

短暫的講座雖然結束了,但是留給我的卻是一筆寶貴的財富。不管我能學以致用多少,我都會盡自己的能力慢慢消化、實踐、總結……如國園長所說的:不要一味的羨慕別人,心裡總是想著做新的事,也要經常回頭看看,想想自己做過的事,其實,慢慢積累的經驗就是你身邊的金子。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0

有一句話說得好"合適就是最好的",就象我們不能讓剛出生的嬰兒吃他們不可消化的大魚大肉一樣,幼兒的學習也有適合他的內容、方法、途徑。尊重幼兒學習特點,引導幼兒快樂發展。幼兒的學習特點是由與其相關心理特點決定的。

與學習有關的心理特點主要有:

1.行為的有意性低。即幼兒的許多行為處於無意狀態,如無意注意、無意記憶、無意想象等。有意注意在3歲階段只能維持3—5分鐘。

2.情緒性強。即幼兒的許多行為受情緒控制,這件事願意幹就幹,不願意幹就不幹,或者是感興趣就幹,不感興趣就不幹,只有到了5歲以後才逐漸理智起來。這與幼兒思維的自我中心化、注意的廣度比較窄有關。

3.感知覺是主要的資訊輸入渠道。感知覺的發展始於胎兒6個月,而語言的發展始於1歲左右,即幼兒的語言發展要大大落後於他的感知覺發展,因此,幼兒認識事物的資訊渠道是感知覺為主,語言為輔。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特別是兒童入小學後的不斷"鍛鍊",語言資訊逐漸成為其認識事物的主要資訊源,感知覺退為輔助資訊。

4.思維的具體形象性。因為幼兒詞彙貧乏,語言能力不夠發達,所以他們在思維的時候往往以頭腦中的表象進行思維,而非如成人以語言、概念的形式進行思維。而且幼兒也不能理解許多概念。

幼兒以上心理特點決定了幼兒的學習過程有其特質。

1.學習的切入點:幼兒感興趣的內容是學習的切入點。然後成人把他向教育目標方向引導,使他獲得合目的的發展。

2.學習的途徑:在生活、遊戲中學習。因為幼兒的注意多是無意注意,因此你就不能讓他坐好了、注意力集中了以後再開始學習,只能在生活、遊戲中進行滲透式學習。

3.學習的層面:獲得豐富的感知、體驗,而非能夠用語言表述的準確知識。

4.學習的內容:發展各種能力,而非書本知識。5大領域,既健康領域(身體、心理健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生活自理能力;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語言領域(養成良好的傾聽習慣;提高語言的理解、表達能力;喜歡閱讀;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社會學習領域(情緒積極;會與他人交往;遵守能理解的行為規則;初步認識周圍環境)、科學領域(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會表達和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認識常見的動物、植物及生活用品;體驗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有初步的環保意識)、藝術領域(感受和喜愛環境、生活、藝術中的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學習內容極為豐富。尊重了幼兒的心理特點和學習特點,幼兒才能在學習中不斷體會到成功感和勝任感,逐漸建立起對自己的信心和對周圍的信任。反之,如果成人一味地以小學的學習內容,如認字、讀拼音、做算術題等要求幼兒,幼兒能夠體會到的只能是學習活動本身的枯燥無味和學習後的挫敗感,這對兒童的終身發展不利。退一步說,即使幼兒階段認識了不少字,會做數學題,也很難說這些學習對小學學習是有促進作用。因為華東師範大學李季湄教授的追蹤研究結果表明:幼兒階段是"高識字群"的孩子,小學階段的想象力較差。而想象力與理解力、創造力都有關。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1

讓幼兒帶熟悉的玩具、被褥到幼兒園,可以降低分離焦慮的程度。

新生入園,如何幫助孩子縮短“斷奶期”,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家長和幼兒園都比較關心的問題,為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不妨試試“幼兒園加、減法”。

“加法”——加強家園聯絡。利用各種渠道提前建立家園聯絡,持續不斷地打造家園共育。我們幼兒園在完成招生工作後,會利用7月初的第一次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辦學理念與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透過幼兒園“小腳印”基地含義的介紹進一步瞭解幼兒園;指導家長做好孩子入園的心理準備;請家長參觀幼兒園,瞭解幼兒的生活設施、學習環境、安全保護等,為家長利用入學前兩個月的時間培養孩子的相關能力與習慣提供指導與建議。在第一次家長會過後,幼兒園會在開學兩週與“十一”長假後,繼續組織家長會,透過建立家委會,進一步做好家園溝通與聯絡;透過親子活動的開展和家長半日活動的開放,讓家長在集體環境中觀察瞭解自己孩子。

與此同時,透過暑期家訪工作,提前建立教師和孩子的關係。帶班教師透過“家校通”等形式與家長聯絡,確定家訪時間與地點。教師親自登門,在孩子的家裡與孩子初步接觸,建立較為親密的關係,為孩子進入幼兒園做好準備,同時也透過與家長交流,初步瞭解孩子。

在後續的工作中,透過寶寶線上系統、空中電視臺、家校通、班級主頁、寶寶成長冊、“小腳印園刊”等形式,繼續加強家園聯絡。如透過寶寶線上系統讓家長實時瞭解孩子的在園情況;透過班級主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開展的活動與家長可以配合完成的事情;透過寶寶成長冊,教師和家長共同記錄孩子的成長點滴,共同瞭解孩子在家庭與幼兒園的情況。

“減法”——減輕心理負擔。孩子剛剛入園時,一般都會哭鬧,這屬於正常的現象,這一時期家長和孩子都會帶有一定的心理負擔。讓孩子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消除分離焦慮不僅僅要解決孩子的問題,也要解決家長的問題。透過家園聯絡,讓孩子對幼兒園建立了初步的印象,開學初再透過家長陪同入園,進入教室和老師、孩子一起做簡單的遊戲,一方面有利於孩子和教師之間感情的聯絡,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鬆幼兒對陌生環境的心理恐懼。

與此同時,對於剛入園的孩子,班級裡的“兩教一保”往往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這時我們幼兒園會透過抽調行政人員、教研人員,以及中大班的教師一起進入新生班,保證足夠的人手安撫不穩定的幼兒,這樣可以透過減少情緒不穩定幼兒的哭鬧現象,保證大多數幼兒不受分離焦慮情緒的影響。

針對家長表現出的分離焦慮,適時地做好家長工作,入園的第一個星期,老師用相機把孩子一日生活記錄下來,在幼兒園大廳的大螢幕上進行迴圈播放,併發布在校園網上。經過兩週的播放,讓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也消除他們的顧慮。針對個別家長表現出的較為強烈的分離焦慮,組織家長沙龍、團體心理輔導以及教師面對面的交流,讓家長明白怎樣透過消除自己的焦慮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2

幼兒是一個神聖的職業,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當一名教師不容易,但是要當一名好幼兒教師卻是非常不易的,透過本次的培訓,我更進一步的瞭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八個字對於幼兒教師的重要性。我們教育的物件是幼兒,對於幼兒來說幼兒園就是他們接觸社會的第一步。身教重於言教,幼兒教師個人的範例,對於幼兒幼小心靈的健康和成長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所以幼兒教師要加強師德修養,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風範去感染幼兒和教育幼兒,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給予他們正面,積極的教育,使幼兒從小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

幼兒在園一日常規活動也是家長與老師共同關心的問題。《幼兒一日生活活動中組織與實施》就針對此問題展開的深入的研究。學習以後覺得幼兒園保育工作是整個幼兒教育期間的重中之重。在我國。實行保教結合的政策,在通常情況下是做好幼兒教育的同時,儘可能完善幼兒的保育工作。幼兒教育與保育應該是相互滲透,相互聯絡,不可分割的一個有機整體。再有在教育和保育二者有機結合的情況下,才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也就是說教育中要滲透保育,保育中也離不開教育。

幼兒正處於身心迅速生長髮育和發展的時期,身心各方面的機能尚不成熟,對外界的適應力比較差,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弱。因此,做好幼兒的衛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兒的健康水平,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關係到一代人的身體素質。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做好衛生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於幼兒生長髮育的各種因素,為幼兒提供適應的生活和學習環境。幼兒園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範文

本次學習中張老師講的家園溝通的策略也讓我懂得了一些溝通技巧,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援和主動參與,並積極支援、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幼稚教育是一種很複雜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一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溝通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

在與家長的溝透過程中,必須瞭解家長的心理,需要根據溝通物件不同的情況,以真誠的態度,運用靈活的溝通技巧,採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種溝通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充滿愛心,家園合作,運用多種溝通策略,透過靈活的溝通方式,實現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家園協作更密切,教育環境更和諧,孩子的成長更健康,讓溝通成為多贏。與家長的溝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溝通更有效,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摸索、不斷總結。

培訓時間已經結束了,但是老師們學習的興致很高,每天大家都在結束一天繁忙的工作以後積極討論,交流。透過這次的學習,我也學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觀點,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從事幼兒教育,服務基礎教育的信念。希望自己能學以致用,把這次學習的知識積極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做一名積極向上的幼兒教師。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3

中國自古就有尊老愛幼的傳統,人們尊重老人,尊重有成就的人,尊重權威,尊重大官,這是社會的普遍心態和世俗民風。而對小孩子,施以愛就可以了。殊不知,尊重是能否培養出有思想、有能力、獨立自主、笑對人生的人才的關鍵之一。灕江出版社最近推出了旅美作家、三個孩子的母親蔡真妮的新著《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她結合自己三個孩子的養育經歷,以及發生在身邊的美國家庭和學校裡的感人有趣的故事,用生動幽默的語言向我們揭示出美國素質教育的核心理念——尊重、理解與寬容,同時,也令我們深刻領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諦——用尊重成就孩子的一生!書中在介紹美國先進的教育理念和經驗的同時,也從比較教育的角度,深入淺出地探討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教育體制給中美教育的差異,從家長的角度提出了彌補不足,縮小差距的方法與措施,具有較強的啟發性和可借鑑性。

在他們看來,讓學生學會去尊重別人,這比學習成績更重要。從小就受到尊重,在尊重的環境中成長,孩子會學會自尊自愛,也會養成尊重他人的習慣。這就是美國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核心之一。尊重和良好的成長是相伴相生的,在今天的教育環境裡,要想培養一個心理健康、有思想、有能力的孩子,必須使“尊重”這種在我們的教育裡面還十分稀有的元素,變得豐富起來。

相信很多老師都聽過學生與老師談完話後、受罰後自尊心受傷自殺的新聞,也以此為戒。作為老師,我們知道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要以平等、誠摯、友善的態度對待學生,但在工作中往往不自覺地以高人一等的態度與學生談話,讓學生做這做那,侮辱學生,體罰學生。遇到問題總是怪罪學生,怪學生懶惰,怪學生腦子笨,怪學生缺乏家庭教育,其實,我們應多從自身找原因,與學生談話時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注意內容的度,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多一些鼓勵,少一些嘆息。

陶行知說:“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微笑中有愛迪生”。所以,請尊重、理解你的每一個學生,一句理解的話語,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讚許的微笑。這,也許換來是孩子們一生的自信和成就。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4

我透過學習《綱要》,我逐漸感到幼兒教育的重要性,現將個人的學習經過,談談自己的學習心得:

幼兒教育需要創設有利於幼兒發展的機會與條件,透過幼兒自主的創設活動,促進幼兒發展,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著重創造各種條件和環境力求在幼兒的啟蒙階段為他們作好鋪墊,充分發覺他們的想象力,創造力等等,為今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性的,啟蒙性的,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發展。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計劃並靈活地執行。

透過學習,我覺得做為一名新教師,要得到孩子的喜愛,尊重。必須要學會尊重、信任孩子。要用發展,個別差異、全面的眼光來看待每一位孩子。要蹲下來和孩子一起看世界,才能使自己走進孩子的世界,做到真正瞭解孩子,掌握孩子的個性、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從而幫助自己更好的來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幼兒教育心得體會15

一、建立新型師幼互動關係

新《綱要》則較多的使用了“體驗感受”“喜歡”“樂意”等詞語,這既突出了對幼兒情感、態度、興趣等方面發展的重視,也體現了發揮幼兒主體作用的理念。

“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教育活動組織與實施過程是教師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

”新型師幼互動關係建立的基礎是:教師和幼兒之間建立一種真正的平行的橫向關係。

只有教師和幼兒在這種真正平等的環境中,才能有效地激發幼兒主動地與教師交往,才能形成互動關係。

二、關愛、尊重幼兒,促進幼兒成長,為其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

每一個教師都必須真誠地關心和熱愛幼兒,並且是每一名幼兒。

這是作為專業教育者必備的,也是專業教育者與非專業教育者(如家長)的首要區別。

被尊重是幼兒的權利與成長的需要。

幼兒無論怎麼不成熟,都是一個擁有獨立人格和權利的主體,他們和成人一樣擁有自己的價值和尊嚴、興趣和需求。

以幫助幼兒充分認識自己,鍛鍊並增強他們的優勢和信心,促進每一名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富有個性地發展。

新《綱要》自始至終貫徹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精神,而且強調“幼兒園教育是人一生髮展的基礎”。

因此,作為教師,不僅要把幼兒作為一個年幼的個體來培養,而且要把幼兒作為一個成長中的個體、未來的社會成員來培養,對幼兒一生的學習和發展負責,為其一生成長奠定基礎。

三、具備全面、正確瞭解幼兒和有效組織教育內容的能力

教師必須具備正確、全面地瞭解兒童發展的能力。

這是對幼兒進行有效教育、取得良好教育教學效果的首要前提。

如果不具備這種能力,就會不瞭解或忽視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或規律,易導致教育過程中的失誤或矛盾衝突等,顯然這種教育是失敗的。

教師對幼兒全面、正確的瞭解,既可來自書本知識和聽課,更需要來自於自身工作經驗的積累,來自於與幼兒共同生活、交往和教育互動這一過程。

在此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總結、反思、改進。

教師還應具備有效組織教育內容的能力。

過去,我們總是在找教材、用教材,卻忽略了孩子們真正需要什麼,也忽略了所選所用教材的適宜性--即是否適合本班幼兒發展的需要。

透過對《綱要》的學習和領悟,在選擇教育內容上我們有了新的認識。

從孩子們的眸子、興趣和需求中找到了孩子們渴求的知識。

這正是一名教育者所需要的“眼光”。

但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幼兒的興趣是短暫的,不能更深入地開展主題,只能停留在表面。

四、具備創設支援性環境的能力

教師不僅要為幼兒創設豐富的、健康的生活和活動環境,以滿足幼兒多方面發展的需要,還要為幼兒創設充滿關愛、溫暖、尊重的具有支援性的精神心理環境,教師要成為幼兒“學習和發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

《綱要》指出,教師要以關懷、接納、尊重的態度和每一個孩子交往,關注孩子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同時注意積極地調整週圍人對幼兒的評價,給幼兒積極、健康、支援、溫暖的成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