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接觸並使用演講稿的人越來越多,演講稿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500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1
親愛的小朋友們:
大家早上好!
農曆12月也叫臘月。臘月初八是我國傳統的“臘八節”。臘八節喝粥的風俗,在我國已經延續了一千多年,最早始於宋代。熬臘八粥的材料豐富,包括八種主料和八種佐料,與臘八的“八”字相吻合,象徵吉祥如意。
臘八節和臘八粥的故事源於佛教。佛祖釋迦牟尼原來是古印度的一位王子,後來出家修道。一次,他因飢餓勞累昏倒在地。一位牧羊女用五穀雜糧和野果熬成粥,救活了他奄奄一息的生命。釋迦牟尼得救後,在菩提樹下修行,並在農曆臘月初八這天得道成佛。以後,佛教徒們把這一天定為“成道節”。每年的這一天,寺廟的僧侶都要舉行誦經活動,並仿效牧羊女煮粥敬佛。這個習俗慢慢傳到民間。這就是臘八節和臘八粥的故事。
俗話說“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用各種米、豆、乾果等混合而成的臘八粥不僅好吃,更折射出了我國古代糧食大豐收的喜人場景。
“臘八節”是春節即將來臨的的第一聲訊號,它拉開了春節大戲的序幕。正像民謠中所說“老太太你別煩,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送灶王爺上天的日子)”。從臘八節這天起,人們就開始張羅置辦年貨,迎接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讓我們以快樂的心態、優異的.成績迎接合家團圓的新春佳節吧!
我的講話結束,謝謝大家!
幼兒園臘八節的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臘八是粥,更是節,臘八節,是不盡的相思味道。日子,是每年重複的節氣連結的,生活,是這節氣中濃濃的思念和幸福的守候塗抹的。多少的牽掛和不捨,回憶和感動,在這思鄉的畫卷裡緩緩流動。
臘八粥是我家鄉的一個古老傳統。臘八粥很受歡迎,不僅因為它是一個傳統節日,而且因為它是一種美味。在他們的家鄉,人們煮臘八粥,無論他們貧窮或富有,忙碌或不。
每年農曆十二月,人們開始準備臘八粥的原料。首先要準備的是各種各樣的大米:糯米是首選,因為它既糯米又香。
黃米也很好。它是我國北方的特產,是我國最古老的糧食作物之一。比起兩種米飯,我更喜歡黃米飯,因為黃米飯做的粥味道更濃。加入大米、小米等。
其次是各種豆類,主要是紅豆,它既有營養,色澤又鮮豔。大豆,綠豆就是一切。我最喜歡的是紅棗,其實紅棗早在深秋就開始準備了。
剛打翻的紅棗在陽光下曬乾,直到表皮起皺。聽爺爺說,紅棗越幹越甜,因為在陽光下,陽光下,所有的水都跑掉了,只留下糖在裡面。所以我家每年都是晚收紅棗的其中一家。
太陽出來後,還去摘壞了的棗子,棗子壞了,就會變苦,很澀的那種。雖然現在超市裡也開始賣棗了,可以節省大家力,但是人們還是用傳統的老辦法,因為超市裡不僅壞棗居多,而且跟自己種的沒區別甜。
到今天,人們還會煮臘八粥。第一天煮棗,花生,米飯,小米,綠豆等在鍋裡,用文火慢慢煮開。熬起來粘稠、鬆軟,吃起來不但細膩,而且味道極佳。
臘八粥,有這樣一個傳說:在一個貧窮的,乾燥的地方,在那裡,我不知道為什麼有瘟疫,在最後一刻的穀物和草筋疲力盡,人們發現一些零碎的糧食成粥,給病人喂,奇蹟發生了,那些病人所有的疾病。
所以人們把這一天寫在農曆十二月初八的日記上,每年慶祝。以期待明年的健康、無病。
臘八節的臘八粥特別多,家家戶戶都要煮一大鍋,要吃十天,人們不僅要吃臘八粥,更要有那種氛圍,那種歡樂,那種文化,那種家鄉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