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傳統文化

我眼中的傳統文化徵文

我眼中的傳統文化徵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徵文的經歷,對徵文都不陌生吧,徵文一般是某個活動、徵文比賽等需要,作者將稿件遞給徵文活動主辦者後,作者的作品就可以參與比賽,但是著作權的一部分也相應給了徵文活動主辦方。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徵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眼中的傳統文化徵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眼中的傳統文化徵文1

春節俗稱“年節”,是中華民族最隆中的傳統佳節漢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農曆正月初一為“歲首”(即“年”),年節的日期由此固定下來,延續至今。年節古稱“元旦”。

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開始採用公曆(陽曆)計年,遂稱公曆1月1日為“元旦”,稱農曆正月初一為“春節”。歲時節日,亦被稱為“傳統節日”。它們歷史悠久、流傳面廣,具有極大的普及性、群眾性、甚至全民性的特點。年節是除舊佈新的日子。年節雖定在農曆正月初一,但年節的活動卻並不止於正月初一這一天。從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節起,人們便開始“忙年”:掃房屋、洗頭沐浴、準備年節器具等等。

所有這些活動,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即“辭舊迎新”。人們以盛大的儀式和熱情,迎接新年,迎接春天。

在民間,一直都有一個關於“年”的傳說故事。

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一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一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守歲放鞭炮貼春聯拜年演變

起源:春節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說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時代產生了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每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朔,正月朔日的子時稱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也叫年,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一直延續到今天。但古時的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直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勝利後,南京臨時政府為了順應農時和便於統計,規定在民間使用夏曆,在政府機關、廠礦、學校和團體中實行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的正月初一稱春節。

最後用一箇中國傳統來結束我的徵文: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貼窗花,

二十九蒸饅頭,三十兒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訪親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廟會,十五晚上街上走。

我眼中的傳統文化徵文2

說起中國傳統文化那可是數不勝數,而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這春節了。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象徵團結、興旺,對未來寄託新的希望的佳節,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其中有一個風俗習慣就是吃餃子。吃餃子之前當然要包餃子啊。我為了能吃上美味的餃子,便自己動上手。

想吃餃子就要包餃子,這餃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餃子之前首先要和麵。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裡,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進去。剛開始水倒少了,揉出來的面拿起來向下掉面渣。又加了點水之後,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總是加的不合適,光和麵就這麼難,等到吃上餃子要等到什麼時候啊!又加了一點乾的麵粉,面總算弄好了。可是一聽媽媽說面還要放半個小時,真等的我不耐煩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衝到面旁邊,拿出一小塊面學著媽媽以前包餃子的動作把面揉成一個細長條。結果揉的一節粗一節細的還好揉了好長時間終於揉好了。我突然想:既然餃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了下來,餃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製作難度。為了吃上美味的餃子努力!接下來開始把面切成小塊,再繼續擀皮。擀皮是最難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餃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餃子餡熟了皮沒熟。我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面按成了可愛的小柿餅大小,便準備擀皮了。我一手拿著小餅,一手拿著擀麵杖擀餃子皮。哎,像媽媽那樣擀皮好難啊,我實在學不會最後我就像擀大餅一樣擀了餃子皮。雖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還是不錯。該包餃子了,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豬肉大蔥餡。我拿起擀好的皮在媽媽的旁邊學著包餃子。包出一個餃子之後突然覺得包餃子不是那麼困難。終於包好了開始煮了,我在鍋的旁邊盼著餃子煮熟。看著餃子在過的翻騰如同一條條白色的魚在歡樂的遊戲。餃子煮熟了!嘴裡吃著餃子心裡說不出的開心。霎時,我覺得我離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近了一步。

我愛中國傳統文化!

我眼中的傳統文化徵文3

泱泱大國,上有黃堯舜禹,下至宋元明清。對於歷史學家也許萬言筆墨就能撰寫一部中華史記,但是千百年來真正支撐起中華民族屹立不倒的卻是積澱下來的文化傳承。沒有文化的民族,好比沒有青翠欲滴的春季,百花盛開的夏日,落葉飄零的秋色,大雪紛飛的凜冬。五千年來的文人筆下的是一部歷史,是組成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正因為如此,中華文化才會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讀罷《離騷》,聽屈大夫高吟“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跨越千年的傳唱,我被屈先生那種身先士卒的民族氣節所折服。他為中華文化添磚加瓦,弘揚愛國敬業的精神。我為這些組成我們中華文化的人和物所驚歎,又懷著崇高的嚮往。

南京六朝古都,玄武湖邊上的古城牆藤葛拂拂,明故宮的遺址仍可尋訪,雞鳴寺的鐘聲依稀能聞,明孝陵的石人石馬巍然端立,秦淮河的流水未曾枯竭,夫子廟的店鋪重又繁密,棲霞山的落葉年年飄落,紫金山的架勢千載不移,去中山陵,靈谷寺的林蔭道,永遠是那樣令人心醉。還有那開封的古塔,廣州的花市,敦煌的莫高窟,這些都能在中華的傳統中找到。作為中國人,我們每人都應去領略它們的風光,都應感受著歷史的滄桑,讓我們明白文化傳承來之不易。我彷彿覺得我們的`民族文化是世界文化的脊樑,就像喜馬拉雅山聳入凌霄,屹立不倒。文化是有載體的,凡載體必有記憶做依據,這片我們生活著的土地,流淌著先人的血和淚的土地,我懷著有神往的崇敬去感受著一切,去遍覽名川古剎,山川大河,我想找到他們的足跡,滄桑的足跡,不被風雨磨滅的足跡。

在多元文化的今天,中華文化卻面臨著巨大的衝擊,在這衝擊的洪流中,聖誕節,情人節,家喻戶曉,他們昭示自己的宣言,把這土地當作了另一種信仰的大地,驅除著這片大地的守護神。國人們竟被這羸弱的外來文化弄得紙醉金迷,甚至連文人,學者也有崇拜的心絲。郭沫若先生曾經說過一句話“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想必說的就是這類人吧!外來文化固然值得我們去接受他們。但應是在繼承,發揚中華文化的前提下,融入多元文化進而豐富自己的價值觀和精神觀,沒有任何民族文化是完美的,所以才有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之說。中華文化積澱了上下五千年,其博大精深,可想而知想想諸如上類,能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屬中華民族之外,捨我其誰,我們為什麼要放棄自己的文化而去無條件的尊敬他人的文化。如果我們還一如既往的盲目下去。當有一天我們忘了自己的文化,這是一個悲涼的民族在輪迴盡頭的吶喊,終有會湮滅在歷史的硝煙中。

我看過史記,讀過列傳,也曾尊崇過諸子百家,這使我深深地認識到每個文化的背後都有英雄的背影烙印在文化的脊背上,組成了一幅中華文化民族的宏偉巨圖,英雄有我們平凡人不曾具有的。即活著一千年不死,死後一千年不倒,倒後一千年不爛。從邁過起跑線的那刻起,我就意識到自己將要一直跑下去,跑到自己忘了停下,忘了自己是誰,但我決不能忘記中華民族的文化,它是我身份的象徵,中華兒女的象徵。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在我眼中,中華文化就是一首青春的歌謠,唱著永恆的時光。它是我們傳承的象徵,它教會我們“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也讓我們明白“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這些道理。噫,微斯人,吾誰與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