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冬至節

冬至養生吃什麼的習俗?

冬至養生吃什麼的習俗?

1、羊肉

冬天有兩次吃羊肉的大日子,一為立冬,一為冬至。羊肉中豐富的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鈣、鐵、磷等營養成分,有著益腎養肝、禦寒祛溼的功效。因而蘇州人堅信,一碗羊湯帶來的溫暖,足以抵擋一冬的嚴寒。

羊肉經過燉制以後,更加熟爛、鮮嫩,易於消化。煮過肉的湯是滋補身體的佳品。如果在燉的時候再加上合適的中藥或營養上能起到互補作用的食品,滋補作用會更大。

不過羊肉雖好,但也不能吃太多。吃羊肉時,最好同時搭配涼性和甘平性的蔬菜,如白菜、土豆等,以起到平衡的作用。對於熱性體質的人來說,羊肉不宜食用。

2、湯圓

冬至吃湯圓,在江南尤為盛行。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湯圓也稱湯糰,冬至吃湯糰又叫“冬至團”。湯圓的皮就是糯米粉製成,糯米粉白色,可養肺,適合“白色養肺”的五色進補。

最好採用熱水煮來吃,亦可使用花茶來煮味道更新鮮,放些低熱量的蜜糖增加口味;而有餡料甜湯圓本身已具有甜味,可以不需要額外放糖。另外,可使用紅糖及薑片煮湯圓以去除寒氣,也可額外放些無糖凍、無糖椰果增加飽足感及減少熱量攝取,或放入桂圓、紅棗、白木耳等食材,增加營養素含量。鹹湯圓可多放一些蔬菜,增加纖維素、礦物質及維生素攝取也是不錯選擇。

湯圓雖好,但別貪吃。這是因為糯米雖然可以開胃調虛,但做成湯圓,質地細膩了,不宜被腸胃消化。吃湯圓時應細嚼慢嚥,一次進食量不宜過多,不宜餐餐連續進食,且不要食用過燙的湯圓,以防口舌燙傷。

3、餛飩

冬至吃餛飩,夏至吃麵條,這是民間根據時令形成的一種飲食習慣。相傳,蘇州人冬至吃餛飩是為了紀念大美女西施。還有一說,漢朝時,匈奴部落中有渾氏和屯氏兩個首領,十分兇殘。百姓對其恨之入骨,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取“渾”與“屯”之音,呼作“餛飩”。恨以食之,並求平息戰亂,能過上太平日子。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一天,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吃餛飩。

且不管傳說不管真假,餛飩的營養價值還是比較高的'呢,它最大的優點就是蛋白質種類齊全,有餡有皮,能起到蛋白質的互補作用,提高了單一食物的營養價值。

餛飩的餡料一般以蝦仁、豬肉、蔬菜、姜等構成。蔬菜種類可以是香菇、白菜、芹菜等,不妨能按照自己的口味隨意進行選擇。餛飩的湯料不妨能加雞湯、紫菜湯也可以,也能是西紅柿湯。早餐吃餛飩營養豐富,而且開胃。假如感覺只吃餛飩太單調,不妨按照自己的口味搭配一點小菜,營養均衡、能量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