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精選9篇)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不如來好好地做個總結,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1
要做一個與時俱進的新型教師,提高專業水平,提高工作“智慧含量”,乃當務之急。在這十分關鍵時刻,教指站、我校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特別是全員研教及學校的校本培訓,對我們教師的建設和培養起著獨特的作用。特別是學校的校本培訓透過專家的引領,教學理論的培訓和學習,說課、上課、評課一條龍活動的開展,發揮了教師個人、教師集體等各方面的作用,給教師形成一種對話機制,營造了求真、務實、自由、融洽的教研氛圍,為教師交流資訊、分享經驗、發展專業、展示成果提供平臺。透過這種形式的活動,將教師凝聚在一起進行實實在在的學習和研究,不斷拓展了教師發展的空間,激勵教師積極主動地追求發展。透過培訓和學習,我受益非淺。
首先新的理念深入我心
“課程的改革,從某種意義上說,不僅僅是變革教學內容和方法,而且也是變革人。”要變革人,首先要重視教師的發展。教師的成長和發展,觀念更新是前提,專業化成長是基礎。新的教學觀念中產生的。教學改革就是新舊觀念的鬥爭,教學改革的阻力來自於舊的教育觀念的束縛。因此,確立新的觀念是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
以前,我的頭腦中存在著教材意識、教參意識,以綱為綱,以本為本,眼睛盯著知識點,強求的是標準答案,應對的是統一考試。透過專家講座,瞭解到新課程教學要求教師必須具有課程意識、學生意識、開放意識、問題意識。新課程強調“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從學生的經驗出發,教學要向學生的生活世界迴歸。教學方式由被動的接受式轉向探究性學習、自主合作學習。
其次,調整和拓寬了我的知識結構
一位教育專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分工是科學化的產物,他們的任務是培養學科的專家。而未來教育將結束單科教師的歷史使命,要求教師成為多面手,會運用多學科知識解決所任學科教學中的問題。
校本課程的學科整合是課程改期的特點之一。根據校本課程的特點和教學要求,校本教師必須具有系統的完整的科學專業知識;校本教師要具備與校本教學相關的學科知識,諸如社會科學的基本知識等;還需要了解校本與其他有關學科的橫向聯絡及其發展,使社會科學知識、教育科學知識、系統科學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形成較完整的基本知識。校本教師還應具有思維科學知識,這有助於教師透過教學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校本教師還要具有參與社會生產、生活的知識,能以敏銳的眼光和頭腦,注意觀察、瞭解、蒐集資訊的能力。新教材的一個顯著變化是,難度降低了,但知識面加寬了,這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身知識儲備能否適應這一變化,能否滿足學生的需求,這是新一輪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第一道難題。
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2
我認為,做一名現代化不落伍的教師,應當進取適應素質教育要求下的主角轉換,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同時,不斷的充實和提高自我的本事,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終身學習,不斷提高,這是新時期對教師的要求,也是為人教師的重要資料。
以前我的認識就是“春蠶到死絲方盡”,教師的工作的確需要奉獻。經過這學年的校本培訓後,我又認為新課程中有愛心,有創意,能夠擴充套件教學資源,對學生自主學習,終身學習產生影響的具有注重人文關懷的教師。如關於真才實學的教師。也許“給學生一杯水,自我首先得有一桶水”的說法已經有些過時,但若將自我擁有的那桶水變成不斷更新的“活水”,又有何不可同時,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學生獲取知識的途徑也越來越廣泛,以學生為友,甚至以學生為師都是必然趨勢。僅有這樣,才能感染學生勤學善思。也僅有這樣才能更和諧地與學生相處,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的好教師。
首先,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深遠性的,影響不是一時的,而是長遠的,所以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所以,教師必須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我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我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口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其次,對學生胸懷要博大,情感的體驗要細微,“沒有理由要求每個學生喜歡我,但我必須喜歡每個學生”。師生關係和諧、融洽,學生感受到教師對自我的肯定,便會主動親近教師,樂於理解教師的教誨,使師生心靈溝通,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進取性和創造性。
總之,經過這學年的教師校本培訓學習,使我深深地體會到做一名讓領導放心、學生滿意、家長信任的好教師就是要以熱愛事業為核心,把熱愛學生視為靈魂,在構建師生和諧關係的基礎上不斷進取。
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3
緊張而有意義的xx之行結束之後,我們又投入到了校本培訓中,經過兩週的培訓,我們聽課評課,參加研討講座,備課上公開課。總之收穫滿滿,感想頗多。
一、要熱愛教師這份職業。教師是太陽下最光輝的職業,既然選擇了這一份光榮的職業,那麼就要把它當做自我的事業去做。這就要求我們要甘於平凡和等待,用自我的付出和奉獻去獲得職業的幸福感,同時要有敬業的精神和態度,做有夢想,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和有仁愛之心的四有教師。在語言上行為上,處處對學生關愛,要有耐心,傾入自我的關愛與活力,尊重每一位學生,做到因材施教,看到每一位學生的提高與成長。
二、要樹立主人翁意識和增強團隊精神。來到洪洞二中便成為其中的一員,所以要樹立主人翁意識,要有認同感和歸屬感,適應現有的環境,要主動融入並適應到新的環境中來,同時與新的同事友好相處,要提高團隊意識與各科教師之間合作協調,並且互相尊重,互相學習。要增強工作的執行本事,工作細緻化、精準化,不斷加強自身學習,充分利用可利用的資源,與時俱進,不斷掌握變化中的情景。
三、迅速成長,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站在新的起點,要有新的目標。作為一名新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堂這一寶貴資源,要進取聽課、評課,認真備課、上課,參與公開課、彙報課,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我。要多讀書學習,不僅僅要讀本學科的專業書籍,同時也要涉獵其他領域的書籍和陶冶情操的書籍,豐富自我的智慧。要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水平,做到每個教學環節都不放鬆,認真研讀“先學後教,當堂訓練”的教學方法,努力運用於實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成就成功的課堂。
總之,經過兩週的培訓,我意識到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不斷地堅持和努力才能夠實現的,所以我要充分發揮自我的主觀能動性,努力工作,成就一份輝煌的事業。
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4
幾天的校本培訓,感觸良多。覺得當好教師需要具備三點:
一、技術——過硬的專業知識。教師具有良好的知識儲備,才會受到學生的欽佩,你在學生面前會更有說服力,更具威信。資訊社會發展迅猛,學生接觸到的新鮮事物也是不斷增多,所以教師的知識要跟上時代步伐時時更新。
二、藝術——智慧的課堂技巧。教育要研究方法與技巧。教育真的有很多東西等著我們去探究,很多策略等著我們去挖掘。要讓學生愛上、上好你的課,有很多東西你要準備,有很多東西要提前學習。僅有這樣,你的課堂才會是技術含量高,趣味性濃。
三、身教——良好的品質素養。教師要以身作則。身教才是上策,言教是基礎。教育學生,必須先做好自我。一位有著良好品質的教師,能夠給學生起好榜樣的教師,在師教方面就做得到位了。以為教師以他的言行,他的自身魅力來感染他身邊的學生,這樣的教育能到達事功倍的`效果。我也會時刻提醒自我,努力提高自我的素質,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做好言教,更做好身教。
關注學生個體,滿足不一樣學生的學習需要,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境,激發學生的學xxx取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本事,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這是我在今後著重解決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思維的獨特和創新之處,消除這種緊張、畏難的心理,用親切的語氣,和悅面容,鼓勵的話語,激勵性的評價。教師是學習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的進取性,以求到達良好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體驗到多種學習方法,學到書本上沒有的東西,體驗到成功的歡樂。
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5
這次校本培訓,有幸聆聽了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汪茂華博士的講座。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汪博士提出問題——參加補習的學生如果不參加補習,他們的成績和補習後的是否一樣好?答案居然是——相差不到3分!
影響孩子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師生關係,學生學習自信心的中介作用對於學生的學業成績有著很大的影響。作為教師,要想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就必須想辦法跟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常言道:“親其師,信其道”,學生對教師提出的教育要求或批評意見採取什麼態度,往往不是由教育內容決定的,首先要看這名教師在他心目中是否具有威信。教師在學生心目中贏得高度的威信後,就會受到學生特別的信任和依戀,在課堂上就會出現輕鬆愉快,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教與學的和諧協調既有利於學生的學,也有利於教師的教,從而進入一種良性迴圈。
暑期校本研修感想
在本次暑期校本研修中,來自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的汪茂華博士的《學業質量綠色指標綜合評價:實踐與思考》演講令我受益匪淺。汪茂華博士從"評價"入題,介紹了綠色指標的發展歷程;從“評價目的再審”、“評價技術再研”、“評價結果再用”三個具體的方面,用實際事例與翔實的資料做了詳細的借讀。對於綠色指標的各方面解讀,讓我對於教學工作中的評價這一環節及相關事務有了更深的理解。在博士所使用的各種實際事例中,對學習自信心、學業負擔、作業時間等指標與學業成績之間關係的分析,讓我對過往一年中與學生、家長的諸多交流有了更深的反思。教師既是教育者也是學習者,想做好教育一定要做好學習。教研組交流、專家講座等等環節,參與校本研修的過程有所得所悟,是極好的學習過程。
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6
實施課程改革,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新的挑戰。課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課堂。教師是具體的實施者,這就要求教師必須首先改變觀念和方法。同時,要做一名現代化不落伍的老師,應當積極適應素質教育要求下的角色轉換,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並要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實現自身的持續發展,終身學習,不斷進步。本學期我繼續認真進行著研修,從自己的教育教學中尋找突破口,為了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後再上一個新臺階,現將其總結如下:
能夠積極參與校本研修活動,並做好理論學習記錄,踴躍發言,提出自己的見解,並認真撰寫心得體會,在學習中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
本學期,我們數學組想著要上同一個主題,經商討,我們決定統一上三個年級的數學廣角,課題分別是《集合》、《沏茶問題》、《植樹問題》。並針對這三節課,我們進行了三次集體備課,都是先由主備老師提出最先的課堂設計,再經由大家討論,主備教師再修改,再討論,直至討論出較為滿意的設計。比如由我主備的《集合》,中間有個環節本想著讓學生出來活動,但是同事們根據我們班級學生情況,認為可能到時課堂上會比較混亂,我也覺得可能會出現大家擔心的狀況,故將這一環節給換掉了;這節課是培養學生的集合思想,但是整堂課不會出現“集合”這個詞,如若將這個詞強加給學生也是沒有必要的,故就將這節課題改成“重疊問題”,讓學生明白若兩個部分有重複的部分,在計算總數時,重疊的部分只能計算一次......雖然教學設計不斷地討論修改,但是學校每個年級只有一個班級,不能進行磨課,還有自己對學生學情的把控還不夠到位,以致這節課上得不盡人意。
反思,是教師提高教學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備課時是否遇到了什麼困難,是否調整了教材,為什麼調整教材;反思上課時是否發生了意料之外的問題,自己是怎樣及時處理的;反思自己本節課有哪些比較滿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針對自己的公開課,我做了深刻的反思。
同樣的,可以思考同伴的課堂為什麼精彩,哪裡還有什麼不足之處。在這學期聽到的本校的公開課中,我感覺另外兩節數學課都非常精彩,都值得我學習:黃老師的課堂有序、有質,而且課堂氛圍非常好,若說上次黃老師的課還有一點顯得放不開的話,那這節課就已經非常好了,這離不開黃老師的不斷努力及她嚴謹認真的教學態度,值得我學習;繆老師的課堂基於學生的起點,思路清晰,將複雜的植樹問題化解得簡單易懂,整堂課思路非常清晰,脈絡清楚,而且語言精練,太多優點,都是需要我好好學習的。還有印象深刻的是王老師六年級的語文課,周老師的英語課,想著若我是她們的學生,我肯定會非常喜歡那樣的課堂,而且能將知識學得紮實到位。
總之,這學期的校本培訓又讓我學到了很多,我想我會更加積極的投身到這項活動中的。
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7
時間飛逝,歲月流轉。轉眼間,20xx——20xx學年度第一學期的校本研修已經結束了。喜悅伴著汗水,成功伴著艱辛。在全國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大好形勢下,本學期我努力工作,為了使自我在校本培訓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加強自我的業務本事,提高自我的綜合素質,從各個方面不斷提高完善自我。本著實事求是、一分為二的原則,為了更好地開展以後的工作,現就以下方面做如下總結:
1、在業務方面,我樹立優良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新規律。鑽研教材,寫好每一個教案,上好每一堂課,多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另外,在業餘時間多學習資訊科技,以適應現代教學的要求。
2、在課改的課堂教學中,不斷探索適合學生愉悅學習的好的教學模式,多向其他教師學習她們的先進教學方法和經驗。
3、培養學生課堂上會靜下心來思考的本事。有些同學的特點是比較浮躁,在問題面前不知從哪兒下手回答,甚至沒有讀清問題的要求,就開始回答。這學期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在這方面有所提高。
4、善於總結自我在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嚴以律己,從小事做起,當學生的表率。從小事中總結大道理,不斷改善自我的教育方式。
5、進取參加上級領導組織的各項教育教學學習活動,提高自我的教研本事。進取閱讀對教育教學有幫忙的刊物,學習其中先進的教育教學經驗,不斷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水平。
6、在課改中,多和同組的教師一齊備課,一齊商量課堂中出現的問題。多向有經驗的教師請教,在課堂中怎樣激發學生的興趣,怎樣培養學生探究性的本事,最終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
7、勤於動筆,善於積累總結教育教學中的一些典型的事情。從這些事情中,不斷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學行為,對於好的做法積累經驗,對於不好的做法及時反思及時改正。以此提高自我的教育教學水平。
校本研修工作,是一項常做常新、永無止境的工作。社會在發展,時代在前進,學生的特點和問題也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作為有職責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須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覺性,及時發現、研究和解決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景、新問題,掌握其特點、發現其規律,盡職盡責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們肩負的神聖歷史使命。
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8
為期三天的校本培訓落下了帷幕,但那些觸動心絃的的話語一向在腦海裡迴響。擷取一二共振共生。
杜威說:教育即生長,教師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學生的生長,真正有意義的學習必須體現共振共生的的特徵。僅有師生互動起來,才能提高教學效率,收到最佳效果。黃厚江教師的“共生教學”主張和吳祖陽教師說到的“教學共振效應”就是要求師生既是教材的研發者,又是學習的合作者,在課堂上要一唱一和,產生情感的共鳴,使語文課堂成為師生感情共振的磁場、享受生活的舞臺。
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師生共同參與、互相配合的一個雙邊腦力勞動的過程。課堂就是學生學習的地方,就是學生享受學習歡樂,獲得學習成長的地方。那一次去學習,學生沒有教材,肖培東教師呈現了一堂有味、有情的《雨巷》,在讀中感受情感,在讀中想象畫面,在讀中品味生活,將別人的詩讀成自我的詩。賈玲教師評價說:本課經過文字感受美,經過誦讀體驗美,而語文課的美麗正是由這些細節來生髮,讓學生開出燦爛的花朵,讓他們長出幾片鮮綠的葉子。“生髮”“生長”就是學生的共振與共生。同樣,肖教師在講《外國詩兩首》時,從《未選擇的路》到《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在讀《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的時候,肖教師讓同學們把“你”改成“我”再大聲朗讀,當時外面下著劈里啪啦的大雨,雨奮力敲打報告廳房頂的聲音快要掩蓋學生的誦讀似的,肖教師靈機一動,立馬讓學生就環境現場改編詩句:相信吧,歡樂的日子將會來臨。學生受肖教師啟發,答案一個個從嘴裡跳出來:相信吧,暴雨過後彩虹將會來臨……一節精彩愉快的課在雨聲結束了,在暴雨中將課堂推向高潮。我想這就是“共振效應”,經過這樣的學習,學生將會終身難忘那堂語文課。
共振與共生也是強調以生為本,以生為本就是要以學生的體驗為本,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應強調學生的體驗,強調學生對文字的主動感悟,品味和理解,僅有讓學生自我去體驗,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成為建構新知識的主體。我在《活著》整本書閱讀過程中,設定的幾個閱讀任務,其目的就是為了驅動學生去思考,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進取性,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態度與技能方面的和諧發展。
把深度學習設計出來,讓真實的學習真正發生。“深度學習”經過對教學資料的情感處理,設定情境來增強教學資料的情感因素,以教師進取的主導情緒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產生情感共鳴,讓每一個學生在場,感受課堂的美,當霍軍教師用高亢渾厚的北方方言強調讀“噫籲唏,危乎高哉!”時,眼前彷佛呈現出了高不可攀的蜀道,這就是共振,亦是共鳴,還原了場景,強化了體驗。
作為一個語文教師,不僅僅是觀文者,更是講文者,把一篇作品講好,讓學生和作者產生心靈上的共鳴,的確是不容易的。若在語文教學中能借鑑共振效應,把握學生的“特定頻率”,因勢利導,使師生同步、和諧,課堂教學自然會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教師個人校本培訓心得體會9
20xx年xx月25日上午,我們全體教師開啟了“校本培訓”的課程,在這次培訓中,有了一下的收穫和感悟。
(一)“五個一”的倡議的啟迪。
學校領導提出了“五個一”的倡議,即學習一個教育名家,研讀一本教育教學名著,訂閱一份教育教學期刊,學習一個教育教學網站和建立一個自我的微信公眾號。其實每一個倡議都是一個目標,也是一個對自我成長的督促。
學習一個名家,能夠給自我的教育教學定一個理念,或者說是一個範本。先模仿,再創新。名家之所以成名,那是因為人家多年教育教學的潛心研究,是經驗的積累,是智慧的結晶,裡面總有我們認同和讚賞的部分。有了學習才會有提高。實踐需要理論的指導,理論需要實踐的認證。二者相輔相成,站在教育的第一線,尤其是在這個資訊快速傳播,知識飛速更新換代的時代背景下,學習應當成為常態。
研讀一本教育教學名著。更能夠很好地為自我的教育教學供給理論基礎。既然是研讀,就應當細緻入微。我最近讀的《傅雷家書》,感觸很多,作者點點滴滴的育兒經驗堪稱育兒寶典,大到夢想事業,小到生活的細枝末節。一本名著之所以流傳,之所以不朽,之所以稱為名著,它裡面都蘊藏著耐人尋味的精華。大文豪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所以多讀書,讀好書,是一個人提高的最佳捷徑。讀書充實我們的頭腦,豐富我們的生活,拓寬我們的視野,增加我們思維的深度。在閱讀中,也能夠獲得更多的靈感。還能夠更好地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態度。
對於訂閱一份教育教學期刊。我認為,這是我們接觸教育教學新理念的一個好視窗。教學改革創新,每一天都有新的故事在發生。多閱讀別人的教育教學故事,對我們會是一個不斷的激勵和鞭策。同一個故事,同一個理念,視角不一樣,理解就不一樣,得到的結果也不盡相同。很多教育前沿的專家學者,對問題的剖析和見解都十分的獨到和一針見血。他們的觀點和看法確實有著指引和指導的作用。多讀讀,多學學,會對我們自我的教育教學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至於建立自我的個人微信公眾號。我覺得這是一個人自我教育教學經驗積累的途徑和方法。也是一種正能量的傳播渠道。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應對的是孩子,孩子的父母。期間有很多感人的,正能量的故事,我們自我也可能有很多教育教學的看法和想法。而微信公眾號就像是筆記本一樣,能夠記錄我們記憶中所有“火花”。有些資料會在記憶深處永久的停留。多數想法都會轉瞬即逝,曇花一現,倘若記錄下來。也將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再者,利用微信公眾號向家長傳播一些有關教育教學的“育兒寶典”,也是一項善事啊。說不定某篇文章的某個觀點就能改變某個家長的教育理念呢。就能夠更好地培養一個孩子呢。
(二)“新時代中小學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的學習。
“不忘初心,愛崗敬業,教書育人,改革創新,服務社會”是對一名人師的基本要求。時代的不斷提高,物慾橫流的生活中,教師應當“不忘初心”“堅持真心”。守好教育這方淨土,落實好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教書。善於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弘揚真善美,傳播正能量。嚴慈相濟,誨人不倦。真心關愛學生,嚴格要求自我。堅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勤勉敬業,樂於奉獻。
(三)做一名有愛,有志,有識,有味,有情,有品的教師。
午時的學習中,領導的學習標題是“做一名有愛,有志,有識,有味,有情,有品的教師。”深刻地反映了新時代背景下社會對教師的新要求。教師的職業素養不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有了更深更廣更多的要求。畢竟時代在提高,我們也要與時俱進,才不至於落伍。
愛心是教師開展一切教育教學任務的前提。僅有真心實意地去關心愛護學生,才能夠更好的去影響和感染學生。“親其師,”方能夠“信其道”。教師和學生本身就是一個戰壕裡的“戰友”。彼此尊敬和愛護,教學相長理應是生活的一種常態。作為教師,在學習上當嚴師,指引學生敬畏科學,敬畏制度,嚴謹治學,端正態度,踏實勤奮。在生活上當慈母,我校孩子多為留守兒童。關心學生的心靈健康成長和關心學生的身體健康成長同等重要。給予學生必要的安全感,幸福感能夠更好地培養他們樂觀,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愛學生就要遵循學生健康成長的教育教學規律,用愛心去喚醒和啟迪他們的心智。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魅力。開啟他們幸福的未來。點點滴滴都在細節中,教師要用愛的眼睛多發現,多指導。
有志,有識的教師會放眼未來,不斷給自我樹立目標,勤於耕耘,樂於學習。在閱讀中提升自我,在實踐中豐富自我。有正確的價值觀和使命感,能夠孜孜不倦的工作,勤奮不懈,有追求完美生活的堅持,有樂於服務學生的精神,有體桖關心貧困和弱者的愛心,也有理解挑戰的勇氣。
每一個學生都渴望溫暖的愛,每一個學生都渴望被關注和指導,每一個學生都有可塑的一面。一個正襟危坐,滿臉嚴肅的教師總會讓學生望而生畏,一個滿臉微笑平易近人的教師常常會讓學生慢慢親近。一個有情趣,有品位的教師則會影響學生更好的成就自我。因為潛移默化的力量更巨大。教育教學除了課堂,還有課外,教師的言行舉止都會被學生無限制的放大和模仿。做一名有愛,有志,有識,有味,有情,有品的教師。是對新時代教師的新要求,也是一名教師完善自我的新目標。
(四)學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
“讀懂孩子是教育的起點!””教育是心靈的藝術,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這是本節培訓的智慧結晶。學做孩子生命中的貴人,教師就要樹立這樣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情懷。對於每一個孩子,我們都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多去關注孩子的優點,多去強化孩子的優勢,對於孩子的成長多一點耐心和愛心,再多一點耐心和愛心。瞭解,理解,尊重和賞識他們,陪伴,激勵和鼓勵他們。成為孩子成長的真正引路人,成長孩子成長的真正良師益友。成為孩子成長和出彩的關注者和見證者。讓每一個孩子因為這份“不一樣”的愛而更加精彩。
(五)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後勤是所有工作的保障,當鄭主任把近幾年的後勤工作羅列出來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龐大的數字背後是多少辛勤汗水的累積。人生沒有捷徑,每一份收穫的背後都是敬業精神的付出。生活不易,我們要且行且珍惜。所有生活的光鮮亮麗,所有的生活完美,都是因為有其他人正在替你忍辱負重。生活中,彼此多一些理解,包容和鼓勵。團結就是力量,為了更完美的明天,相互支援,相互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