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介紹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介紹1
1、掃墓中國曆,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節掃墓祭祖成了此後持續不斷的風俗傳統。就是到了今天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
2、踏青清明時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傳說,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這一活動了。清明踏青的內在意義在於順應時令節氣,陽春三月,生氣始盛,萬物萌生,人們走出屋門,來到野外,積極主動地迎合時氣,以促進自身體內的陽氣流轉,這對身體的健康大有好處。
3、蹴鞠蹴鞠,就是現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相傳蹴鞠早於商代已有,戰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用以練身習武,並列於兵書。蹴鞠在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說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
4、插柳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間,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摺下幾枝柳條,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也可帶回家插在門楣、屋簷上。插柳的習俗與避免疫病有關。唐人認為在河邊祭祀時,頭戴柳枝可以擺脫毒蟲的傷害。宋元以後,人們踏青歸來,往往在家門口插柳以避免蟲疫。
5、放風箏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在古人那裡,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而且是一種巫術行為:他們認為放風箏可以放走自己的x氣。所以很多人在清明節放風箏時,將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病都寫在紙鳶上,等風箏放高時,就剪斷風箏線,讓紙鳶隨風飄逝,象徵著自己的疾病、x氣都讓風箏帶走了。
6、盪鞦韆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7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8、拔河早期叫“牽鉤”“鉤強”,唐朝始叫“拔河”。它發明於春秋後期,開始盛行於軍中,後來流傳於民間。唐玄宗時曾在清明節舉行大規模的拔河比賽。從那時起,拔河成為清明習俗的一部分。
9、鬥雞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鬥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10、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做“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介紹2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20xx年5月20日,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基祭”之補。後來民間亦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個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地球公轉一週為黃經360度,當地球到達黃經零度時定為春分,而後每執行15度有一個節氣,共有二十四節氣。因此,節氣在陽曆上的日期是固定的,由於閏年的原因,所以會相差兩天。農曆是反映物候變化、指導農時的陰陽曆,它還結合了陰曆,即以月相29.5天為週期(一次滿月到下一次滿月的時間間隔)。因為陰曆紀月推算節氣所在具體時間需要準確的天文知識和數學知識,所以,以前的歷書所載各個節氣發生的時間是要由國家頒佈的(如立春精確到年月日時分秒),而且,不同的時代推算的規則有所不同,清史稿時憲志就用很長的篇幅和很多圖形公式來說明當時的推算方法。一般所講農曆中節氣的設定規律往往只是確定月首為節氣,月中為中氣,兩個節氣間隔是15天是可以供人推算的依據,節氣歌也是一般人掌握節氣規律的必學知識。稍微複雜一點的推算是習慣上以上一年的冬至(一年中太陽最低的時候)過了105天就是寒食,106天就是清明。按陽曆計算就簡單多了、可以固定在4月5日或4日(以當年二月平或29日而差異)。從天文角度說,4月5日或6日視太陽(視太陽就是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到達黃經15度的時候。
在古人的觀念裡,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的由來和習俗介紹3
相傳在春秋戰國時代,晉獻公的妃子驪姬為了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承王位,就出現了宮鬥劇中最常見的一幕,利用手段逼迫太子申生自殺。申生有個弟弟叫重耳,為了躲避災禍。逃出了往過,流亡他鄉。流亡的過程艱難困苦,一個沒有金錢和權力的王子怎能留的住臣子,大多數臣子都陸續離開,各奔東西了。只有幾個人忠心耿耿,其中有一人,名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的快要嗚呼哀哉的時候,介子推將腿上的肉割下來一塊給重耳烤著吃,救下重耳。十九年後,歷經磨難,重耳回國做了君王,就是五霸之一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昔日與他患難的大臣大加分賞,唯獨忘了割肉救他的介子推。有人為介子推叫屈,晉文公猛然想起昔日舊事,心中有愧,就讓人去請介子推來朝接受賞賜。可是差人去了多次,介子推就是不來(擱我我也生氣)。晉文公只好自己親自前往(是不是覺得真有情義啊?你錯了,你永遠不知道一個千萬人之上的人做事的風格)當晉文公來到介子推家時,發現介子推不願意見他早已帶著年邁的老母親去了綿山(在今天的山西)。晉文公派兵上山搜尋,沒有結果。就在這時候也不知哪個聰明絕頂的二貨給晉文公提了個建議說:“我們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面,火勢一起介子推定會定會從這裡出來”。晉文公竟然也聽了。
於是晉文公下令燒山,發火一起,當時也沒有武警消防,整整燒了三天多,大火滅了以後,也沒有看到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在一個燒焦樹下發現了介子推母子,已經沒有了任何生還的跡象。晉文公安葬介子推母子,發現介子推生後有個柳樹樹洞,洞裡有片衣襟,上面寫了一首詩:
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終不見,強似伴君作諫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憶我之時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無愧,勤政清明覆清明。
晉文公痛心疾首,為了紀念介子推,將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了祠堂,放火燒山的這一天也只吃寒食,並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上山祭拜介子推,發現那顆柳樹已經重新漫開枝葉,晉文公將柳樹取名為:清明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