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幼兒園評課稿

幼兒園評課稿

有幸聽了12位老師的課,感觸很深。每位老師的課在環節設計上各有各自的亮點:田波老師的數學課,藉助兒歌“找朋友”匯入,利用手偶小兔和小老虎找朋友,將孩子們引入單雙數的學習。楊盛琴老師和丁維雲老師的數學課中優美的課件製作,形象,直觀的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讓孩子們一看就懂。王麗老師在健康活動中,先對孩子們熱身運動的練習,讓孩子的身體上各個部位得到靈活鍛鍊,為下一步孩子投擲沙包打靶做好鋪墊以及孩子們進入最後打獵角色做好全方面的準備。孩子們在打獵活動中,不僅要學會不被獵人用沙包打住,而且還要學會保護自己。這正是《綱要》中健康領域知識的體現。肖老師的語言活動中,開始透過讓小朋友誇誇小兔子找回蘿蔔,然後讓幼兒用自己的語言誇誇本班級的小朋友,在第三環節中為了讓知識得到鞏固,利用圖片內容讓孩子們誇誇圖中的小朋友以及隨手讓孩子們抽照片再次來誇誇班上的小朋友。這樣來安排教學活動,不僅拉近了班級孩子們之間的距離,更重要的培養了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體現了語言學科的特點。

李麗老師和石歡老師的課,都是讓孩子們在探究中獲取知識。如:李老師的科學課是先讓孩子們感受風的存在,再讓每個孩子參與探究活動。而石老師的是先讓一部分孩子探究物品的特徵:大小,輕重,軟硬,冷熱等等。他們二位老師在設計環節中都可以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新知。劉心茹老師和張小霞老師都是上的一節中班藝術課“包餃子”。她們二位老師的課大同小意,在活動開始的第一環節中都是用餃子圖片引導孩子們認識不同的餃子。劉老師主要是以餃子顏色為主引導孩子們認識餃子,而張老師主要是以餃子的做法(煮,蒸,炸)為主向孩子們介紹餃子。第一環節這樣安排都是為了培養孩子們對餃子的興趣。後面的環節基本上是一樣的:向孩子展示餃子的做法,引導孩子們包餃子,讓孩子們展示自己的勞動成果。韓燕老師的語言活動“彩色的家”透過引導幼兒認識小動物——蜜蜂、小青蛙、大鯨的家以及小動物們家的`顏色來幼兒培養小班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景慧麗老師的社會活動“百家姓”,透過讓孩子們自己動手找自己的姓氏來引導幼兒認識我們中國的百家姓;透過兒歌讓孩子們牢記百家姓。這樣來安排教學活動對發揚我們中國百家姓的傳統美德建立了基礎,更讓孩子們作為中國人有這麼多的姓氏感到驕傲。我聽得最後一節健康活動是陳曉麗老師的——不講衛生的小豬。透過陳老師的圖片引導,讓我們中三班的孩子認識到小豬不講衛生的結果,教育孩子們不要向小豬學習,做一個愛乾淨、講衛生的好孩子;最後陳老師透過兒歌“洗澡歌’讓孩子們來創編孩子們自己洗澡的動作,這樣把教學活動推向了高潮,孩子們不僅從活動中得到了教育,而且在快樂中學會了怎樣洗澡。

總之,這12位老師的課上的都是很不錯的,每位老師都是讓孩子們在傾聽中去完成活動中的任務,從而達到教學目標的實現,這都體現了老師們對孩子傾聽習慣的培養。在我們參與的縣級課題《怎樣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習慣》中奠定了一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