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創業

成功者的創業故事

成功者的創業故事

成功者的創業故事1

在最近一次從蘇黎世到紐約的飛行途中,我和一位投資商相鄰而坐。隨著我們交談的深入,我得知,他在投資一家規模很小的科技公司時,投入了很多資金,卻收益甚少。他告訴我,他被那家科技公司的老闆氣得要吐血了。在整個飛行過程中,他沒完沒了地抱怨著。我問投資商,那個科技公司的傢伙令他心煩意亂有多長時間了?"好幾個月了!"他憤憤地回答道。

事實上,坐在我身邊的這個男人,是一位擁有數百萬美元的富翁,在瑞士有一棟富麗堂皇的高檔別墅,有一位賢淑而美麗的妻子,有3個可愛的孩子。但這些足以羨煞世人的福分,被一個小公司的小老闆輕而易舉地就給抹掉了,留在他腦中的全是揮之不去的無盡煩惱。

其實,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一件事情、一個人就能令我們長時間地煩惱,使我們沉浸於懊惱和悲傷中不能自拔。特別是當那個令我們煩惱的人還是一個不會體諒別人、不懂得領情、不會自省的人的時候,情況就會更加糟糕。

有一則古老的寓言,或許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有一個年輕的農夫,划著小船,給另一個村子的居民運送自家的農產品。那天的天氣酷熱難耐,農夫汗流浹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划著小船,希望趕緊完成運送任務,以便在天黑之前能返回家中。突然,農夫發現,前面有一隻小船,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駛來。眼看兩隻船就要撞上了,但那隻船並沒有絲毫避讓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農夫的小船。

"讓開,快點讓開!你這個白痴!"農夫大聲地向對面的船吼叫道:"再不讓開你就要撞上我了!"但農夫的吼叫完全沒用,儘管農夫手忙腳亂地企圖讓開水道,但為時已晚,那隻船還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農夫被激怒了,他厲聲斥責道:"你會不會駕船,這麼寬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當農夫怒目審視對方小船時,他吃驚地發現,小船上空無一人。聽他大呼小叫、厲聲斥罵的只是一隻掙脫了繩索、順河漂流的空船。

在多數情況下,當你責難、怒吼的時候,你的聽眾或許只是一隻空船。那個一再惹怒你的人,決不會因為你的斥責而改變他的航向。

當然,你完全不必轉而去討好這個人,也沒必要和他達成一致意見,甚至你繼續厭煩他也無妨。但你一定要清楚,不能讓他製造的麻煩轉變成你的煩惱。無論你為此多麼憤怒,他不會為你而失眠的。如果因為他的過錯而使你陷入無盡的煩悶悲傷之中,你就成了唯一受到傷害的人。而且,是你自己在強化這種傷害的深度和長度。

我提醒我的鄰座乘客,他的責備從更深一層理解,其實是在責備自己用人不察、判斷失誤,從而在此次投資專案上,作出了一個錯誤的決定。經過認真思考之後,他認同了我的看法。"這次確實是我決策失誤。這麼多天來,最讓我惱怒的人,其實是我自己。"

但是,惱恨自己和惱恨那個科技公司的小老闆一樣,全都徒勞無益,於事無補。我提醒他,儘管犯了這次錯誤,他依然是一個非常成功的商人,重要的是應該從這次失敗的商業活動中吸取教訓,總結經驗。

在飛行即將結束時,他已經決定,終止損失,賣掉那家科技公司,重新開始。

成功者的創業故事2

德國柏林音樂學院最新研究顯示,要成為拔尖運動員、音樂家、棋手等,至少需苦練1萬小時。學院跟蹤調查一組小提琴練習者,統計他們每週練琴時間,直至20歲。結果發現其中佼佼者練琴時間均達1萬小時,而略遜的學生練琴時間為8000小時。因而得出這樣的結論,靈感和天分固然重要,但練習時間才是區分天才與庸才的決定因素。

先不要急於把1萬個小時和天才畫等號,請務必注意這個結論中關鍵詞的排位順序:靈感天分打頭陣,練習時間居中,天才與庸才壓尾。

所以可以肯定地這麼說,成為真正天才的最首要條件依然沒變,那就是找準你的天賦到底在哪兒。唯有準確無誤定位了你的天才點,那麼花1萬小時去鍛造這把劍,才能功到自然成,想不成為蓋世名劍都難。

美國游泳天才菲爾普斯,人們稱他外星人、超人、未來人,但他自己發自肺腑說過一句話:“我知道,沒有人比我訓練更刻苦。”7歲開始練游泳,每天早上5點半別人還在熟睡的時間,他已經去訓練了,每週要遊100公里。12歲起,每週要比對手多訓練一天。沒有假期,沒有正常孩子的娛樂活動,游泳佔據了菲爾普斯全部的精力。到了23歲,菲爾普斯成就了北京奧運上的曠世輝煌。

再來看一個例子,說的是一個狂熱的文學青年求教作家陳實,陳實當時沒多考慮,給青年的勉勵大意是堅持就有希望。該青年如獲至寶,從此萬事不問埋頭搞他的創作。好多年過去了,陳實無意間瞭解到這個已屆中年的當年的文學青年,至今一事無成落拓潦倒,卻還痴心於寫作。陳實懊悔不迭,因為他未加三思輕易出口的一句話,這個青年便把成倍的萬個小時花在了他本不該花的地方。要知道,愛好興趣並不代表天資。

話說到這裡,已經再明確不過了。天賦是成才的基點,如同菲爾普斯殊於常人的身材比例,長臂大腳短腿,這些最適宜游泳的身體特徵,決定了他的努力必然得到相應回報。但若讓他去練跑步,平時連走路都動不動摔跤的菲爾普斯也只有拾別人腳後跟的份了。天才與庸才,就看你有沒有選對自己的擅長項。

然而現實生活中多的是文學青年類人物,活了半輩子都找不到自己身上的最亮點,或者像顆擰哪兒就在哪兒的螺絲釘,或者是拿夢想當飯吃的烏托邦。退一步講,就算我們生來平凡地一無所長,那麼放低身段腳踏實地,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用一萬個小時專注於一件簡單事情,鐵棒縱使不能磨成繡花針,做個身懷絕技的賣油翁總是不難的。

成功者的創業故事3

每個人都想成功,有的人已經在成功的路上前進,有的人羨慕成功者,有的人還渾渾噩噩的不知未來的方向在那兒。

我一直很好奇這些創業成功者,有什麼共同的特質,是因為有錢、有知識、有正面思考的觀念、積極、樂觀、創造力、思考力、學習力、毅力、不怕挫折等等…..不一而足。有些人可能具備上列幾項特質。但不是全部的創業成功者都是如此。有那些共同的因素,是這些創業成功者都具備的特質。

所以我不斷的看創業成功人物的傳記或自傳或敍述他們成功過程的文章及雜誌,從各種管道收集這方面的資訊,試圖釐清疑點,找出共同的特質,這些創業者都有不同的學經歷背景,不同的成功模式。到底什麼是成功人物的共同特質呢?

我發覺到這些創業者,在創業初期,都面臨到不同的挫折與打擊,每天工作14個小時以上,每天要不斷的思考如何開發客戶,月底還要付員工薪水、房租,存貨積壓成本及家庭的生活開銷,甚至要面臨公司隨時倒閉、被人催債、親友嘲笑的種種壓力,非一般人能夠想像。但這是每個創業者都必需經歷的過程,要創業就必需有相當的膽識,否則很難採取行動,因為壓力太大,非一般人所能想像。

這就是我今天的重點,要創業必需具備膽識,就是有勇氣採取行動的膽量。不管你懂得再多,觀念再清楚、具備所有創業成功的常識和知識。但如果沒有膽識,這些條件都不會產生力量。

常識和知識就好比是梯子的兩條腿,膽識是你爬梯子的勇氣及能力,因為當你選擇創業之時,你就面臨了不同以往的人生。你可能會面臨創業失敗、妻離子散、負債累累、親友、朋友的決裂、自尊的打擊,但這都是你的選擇,也是你的決定。

所有創業者都具備著膽識,因為膽識是選擇加行動及勇氣,任何事情紙上談兵,不如採取行動,因為唯有行動才能產生成果。因為不管你事前思考的多周密,計劃多完善,但任何事情都會有變數,這時就必須在創業過程中,不斷的克服這些難關,解決問題。慢慢的就會從失敗與成功的互動過程中累積出成功的模式及經驗。所以膽識是所有創業者共同具備的特質,因為沒有膽識,你可能永遠都不會採取行動,即便是你擁有豐富的知識與常識,也只不過是紙上談兵,唯有立即採取行動,掌握機會,你才有可能成功。

成功者的創業故事4

這個創造財富奇蹟的個案,對於今年號稱“史上大學畢業最難就業年”的大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標杆……

一個90後的千萬富翁之路一個標準的90後,即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官二代,即不是“海歸”,也非重點高校畢業,僅是個普普通通的職高學校的大專生,透過自己的努力,創造出了千萬財富。這個創造財富奇蹟的個案,對於今年號稱“史上大學畢業最難就業年”的大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標杆;對於當下的教育體制而言,也無疑是值得探討和思索。

這個標準的90年後叫丁仕源,1990年2月出生,廣東梅州人。丁仕源在他小的時候就隨父母來到了深圳龍崗,因為他父親在這裡開了一家小醫院。由於家裡經濟條件還比較好,所以父母都希望他能夠過上一種平靜安穩的生活,根本沒想過要他去打拚賺大錢。

然而,丁仕源從小就與同齡人相比就要成熟很多,顯得頗為另類。他喜歡冒險,喜歡挑戰,敢於去“衝殺闖蕩”。小學時,班上很多的同學都喜歡跟著他去玩。雖說從小愛貪玩,但是學習成績卻並不差。12歲小學剛畢業的丁仕源,竟然自己跑到龍崗區成人培訓中心報名參加新聞、營銷等課程的學習和培訓。

12歲就學這些東西,多少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然而,就是這不可思議的舉動,讓他在兩年後讀初中時,竟然就有了用武之地。14歲那年,他看到有家服飾專業的報紙在招聘記者,他竟然報名前去嘗試。招聘單位見他年齡太小,自然是不予透過。可是,準備充分的丁仕源拿出了深圳300多家服裝企業的相關資料,並大談各企業的風格特色,順便表達了自己對服飾行業的看法。這家招聘單位的領導非常吃驚,當場決定聘用他。於是,丁仕源闖出了自己的第一項事業。他不僅當記者,而且還代理客戶廣告,每天都利用課餘時間跑客戶。在這家報社幹了一年多之後,丁仕源就去了另一家服裝類報紙做兼職工作。在為這家報社工作中,丁仕源結識了一大批女模特,並積累了這些模特的個人資料和聯絡方式。丁仕源是個有心人,他知道這些資料以後可以成為自己幹一番事業的資本。

果然,在20xx年時,16歲的丁仕源就開始介入了一些企業和機構的選美比賽。由於他在幾大服飾專業報紙做過客戶外聯工作,對模特、企業等情況都比較熟悉,因此一些選美比賽機構看中了他,讓他負責組織策劃、統籌、招商等事務。丁仕源工作非常賣力,到處聯絡,甚至不惜自己倒貼交通費、通訊費等。在短短的幾年時間裡,他參與了200多場模特大賽、酒會、晚會等活動。還好這些活動的主辦單位在活動結束後,都會給他一些提成和獎勵。透過參與這些活動,丁仕源可謂是一舉三得,賺了錢,積累了人脈資源,鍛鍊了自己的能力。

後來,由於各項選美比賽太多太濫,招商比較難到位,收益難以確定,故丁仕源便放棄了參與這些活動。他開始把模特介紹給客戶拍平面廣告或廣告片,他從中賺取一點介紹費。所以,在讀書的日子裡,丁仕源經常是下午一放學,就馬上回到家換上西服直奔市內,去赴約商談、簽約,或參加各發佈會、開幕式等。學校和老師對丁仕源經常早退和缺課很有意見,但是,丁仕源都讓父母給忽悠過去了。

丁仕源是邊讀書邊賺錢,他的目標就是要在上大學前,創立自己的公司。儘管許多的商業活動影響了他的學習,但是他最終還是班上少數幾個考上高中的。17歲上高中後,丁仕源還利用業務時間在一家娛樂公司當總經理;此外,還負責一個模特網站的推廣活動。當丁仕源感覺自己的資本已積累到足夠開一家公司了,於是便決定開一家公司,讓自己為自己打工。20xx年,丁仕源籌備創辦了“深圳互動文化傳播公司”,註冊資金100萬全是自己幾年來辛辛苦苦賺來的,未拿家裡一分錢。後來,又成立了“松雷文化集團娛樂部”,還參股多家文化傳播公司。

20xx年,丁仕源參加高考,成績很一般,只考了400來分,一本二本讀不到,他只好選擇了深圳資訊職業技術學院。他一邊讀書,一邊經營著自己的兩個公司。學院的老師和同學都不知道他竟然有著雙重身份,一個是大學生身份,而另一個則是兩家公司的總經理。

直到20xx年11月,“第20屆世界模特小姐大賽國際總決賽”在深圳資訊學院舉行時,學院的老師和學生才知道,這次大賽的助理導演和國際總決賽賽務統籌的丁叮,就是自己學院的新生丁仕源。

學校知道丁仕源的雙重身份後,給予了大力支援,並提供一個充分展示他才華的平臺。學院鼓勵他參加職業規劃大賽,他不但是積極參加,而且一舉獲獎。在大學的三年中,他上課的時間不多,經常是開著自己的賓士車往返於公司和學校之間。

大學畢業之後,丁仕源便把全部的精力用在公司經營上了。現在他的兩個公司經營得都還非常不錯,資產達到了1200萬元。他把最初創辦公司時加盟的親朋好友都設法讓他們退出去了,他深知,如果公司的員工和管理層都是自己的親朋好友,那根本就不便於公司抓好內部管理,所以,他寧願花錢請職業經理人來給自己幹。

時下,丁仕源說公司團隊成員都是從各方面渠道挑選來的,人員不僅素質較高、很專業,而且也都很敬業,公司業務開始得有聲有色。他期待著在自己30歲時,能進入億萬富豪的行列。

成功者的創業故事5

從計劃經濟時代的外貿"打工族"到"元軍草地毯廠"的初具規模,再到目前的內陸地區行業最大的單體涉外經濟貿易公司,朱元軍用了20年的心血。這期間,他經歷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苦和考驗,也收穫了諸多的喜悅,創造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安置了數以萬計的社會就業。而他的兒子和兒媳也在不斷接受鍛鍊中成了他的得力助手,支撐了獨當一面的涉外業務。作為一個一直與命運抗爭、經過多次商場"劫難"和商道歷練的企業家,朱元軍的成功路徑一直伴隨著苦澀、拼搏和絕處逢生,既與死神較量,又與幸運比肩。同朱元軍的傾心交談會讓人有一種莫名其妙的奮發向上的感染。

"逼"出來的企業家

朱元軍出生在河南省淅川縣荊紫關鎮全莊村一個農民家庭裡,由於不甘心父輩們土裡刨食的艱難生活,上世紀70年代,年輕而又心眼活絡的朱元軍毅然做起了縣外貿的草地毯收購點,掙點辛苦的腳力錢。淅川縣有個膾炙人口的順口溜是這麼說的———"淅川縣三大寶,南瓜、紅薯、龍鬚草",而當時外貿經營的正是用當地富有的龍鬚草編織而成的草地毯。當時這裡最常用的裝載工具是農用架子車,朱元軍的工作就是按照淅川縣外貿站(在20多公里的鄰鄉寺灣)的規格、數量、時間要求下放到有編織能力的農戶,然後再按時進行最初的質檢收購,朱元軍和妻子一起用架子車拉著收起來的上千斤重的草地毯穿過2公里滿是鵝卵石、芭毛、蘆葦、淤泥、極其難行的丹江河灘沙洲和溼地後乘船渡河,再走20公里凹凸不平的土路才到寺灣外貿站。為了趕在8點上班前排上號,他總是半夜就起床打理、啟程趕路,驗不上的草地毯還要拉回來,這樣的工作他堅持做了十年。數九寒天、酷暑烈日和一路撒下的汗水見證了他的艱辛,也鍛鍊了他堅毅的品格。

當時縣外貿局的生意極其紅火,用現在的話說是十足的"肥得流油"的壟斷行業,以致當年因仇富而心理扭曲、連殺三人的"趙曉東事件"中把當時的淅川縣外貿局局長秦中道當做"頭號敵人"虐殺。

然而,到了上世紀80年代中期,就像當年拿破崙遭遇的滑鐵盧一樣,"計劃外貿"也在市場變局中"江河日下",淅川縣外貿局在走完了山花爛漫的"春天"後,逐漸進入了"嚴冬"。因為當時朱元軍的勤奮經營,他的收購站已經做到了全縣最大的"編外業務點",因此,淅川縣外貿的"垮塌"也使他受到的損失最大,更主要的是嚴重傷害了他苦心經營而與從業農民建立起來的信任依存度。眼看著一塊塊原本用草成本和"手工費"完成的草地毯要變成"高價燃料",農民出身的朱元軍心痛得只掉淚;也讓他無法釋懷的是竟有人處於嫉妒和幸災樂禍的心態,說淅川縣外貿就是朱元軍給搞"垮"的。

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證明淅川縣外貿的失勢是由於不能適應市場變化的坐等上門客的行業積弊造成的,當時身居內陸農村連省城都沒有去過的朱元軍毅然決定親赴深圳口岸開拓市場。"我當時是揹著乾糧隻身闖深圳的,一沒熟人二沒錢的市場開發的艱難是可以想象的,記得當時最難熬的兩個星期我每頓飯都是靠一包泡麵充飢,我當時的體重已經瘦掉了20多斤,整個人都走了樣。但我當時只有一個念頭,就是餓死在深圳我也要把市場開啟。最後終於是誠心感動上天的憐憫,我拿到了第一筆30萬元的訂單。"說起當時闖市場的艱辛,朱元軍不免心有餘悸,但他似乎更賞識自己當年的果斷和堅毅。如果說把企業家分為形勢造就的幸運者和被形勢逼迫者兩類,朱元軍顯然屬於後者。

兒媳做了業務"翻譯",商場如戰場,這話一點也不假。

多年的摸爬滾打,雖然使"元軍草地毯廠"成為中西部地區行業最大的單體企業,但卻不具有行業聚居優勢,中國最大產業聚居區在四川,而四川的草編原材料多是成本低廉的農業副產品———稻草和水燈草,在涉外業務中具有明顯的價格優勢,但由於其質地柔軟,與纖維豐富而又質地堅韌的龍鬚草相比,屬於略遜一籌的不同質產品,因此,對於不同要求的客戶群來說,"元軍草地毯廠"的產品具有物以稀為貴的"另類優勢",這就會在無形中"得罪"一些競爭對手。當然,從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角度來說,一個企業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上世紀90年代,"元軍草地毯廠"經歷了第一次毀滅性的挫折。因為輕信了"天上會掉餡餅"的謊言,就輕易把別人明顯高於市場價格的訂單拿下,並按照這筆當時"最大的訂單"進行供貨,結果上了別人的當,讓別人把貨給"黑"了,最後"虎口奪食"所剩無幾,企業差一點倒閉。"慘痛的教訓,使我牢牢記住了‘天上不會掉餡餅’和‘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的祖訓。"朱元軍感慨地說,這次教訓讓他刻骨銘心。

另一次是吃了不懂英文的虧。

由於草地毯生意是直接對準老外的,所以元軍不得不高薪聘請業務"翻譯",但在1996年,一筆最大的訂單竟然讓"翻譯"給"掉了包","翻譯"自己組織貨源與商家供貨,而把元軍給閃了。事後,他才知道,"翻譯"早在兩年前就開始"吃裡扒外"了,多次偷賣元軍的業務訂單。真相大白後,大度的元軍並沒有追究"翻譯"的法律責任,只是把他辭掉。

從此,元軍一面不斷更換"翻譯",一面開始物色最"安全"的"翻譯"人選。這其中,他搞了個"兩步走"戰略,一面讓懂英語的大兒媳"速成強化"後接手"翻譯"任務,一面直接送二兒子到英國專修英語,以適應不斷髮展的業務需要。

元軍告訴記者,目前總經理由早就涉入"江湖"的大兒子接管,自己只是把把舵。"現在輕鬆多了,也能夠冷靜思考一些問題,回憶近年來發生的許多事情,還包括前些年要擴張專案增加自己並不熟悉的玩具產業的失利等等,都是不冷靜的結果"。人盡其才的家族式管理讓元軍一家人其樂融融。如今元軍企業的生意是越做越大,而市場風險則降到最低。

我們祝願包括元軍在內的所有家族式企業都能夠把家庭成員擰成一股繩,朝著既定目標,一路走好。

成功者的創業故事6

畢業一年多來,郭高林從一個一無所有的大學畢業生,到大膽創辦自己的蔬菜連鎖超市,再到現在擁有了4家連鎖店的成功創業者,每天獲得1萬多元的營業額是他當時想都不敢想的,這讓他更加堅定了創業的信念。

讓郭高林欣慰的是,他的創業,不僅給自己的女朋友和妹妹提供了就業機會,而且也幫助同學王彥峰、肖冰、武亮亮等人就業並使他們有了用武之地。如今,4家連鎖店共有員工20多人。

大學畢業,湊錢開店賣菜

賣菜大學生月入30萬的創業故事“80後”的郭高林,是河南省教育學院20xx級管理學院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畢業生。

郭高林說,他的創業之路是從大三練攤賣衣服開始的。在鄭州牧專外面的那條路上,流動人口多,一到晚上就熱鬧非凡,路兩邊都是賣小吃、賣衣服、賣雜貨的地攤。郭高林和女朋友姜茵也在那裡擺地攤賣起了衣服。姜茵做老闆和銷售,郭高林的任務是進貨。

“練攤”雖然只是小打小鬧,但在這個過程中,郭高林學會了基本的經營技巧。

郭高林愛琢磨。有一次,他發現自己身邊賣菜的雖說生意不錯,但因為零星分散,又沒有品牌,蔬菜的質量、價格、信譽總不能讓一些顧客滿意。“我就琢磨,肉類可以有品牌店,蔬菜為什麼不能打響自己的品牌?”他萌生了開蔬菜超市的想法,“以品牌蔬菜為主,兼營五穀雜糧、冷鮮肉等,附帶一些副食。”

在面臨畢業的那段日子裡,在眾多同學焦頭爛額地忙於找工作的時候,郭高林並沒有慌亂,因為他已決定創辦自己的蔬菜超市。20xx年6月底,郭高林回學校領取畢業證時,將想法告訴給了好友,結果頓時在年級裡炸開了鍋。大學畢業生賣菜?很多人認為他根本吃不了這個苦。

郭高林並沒有放棄。“誰說我是3分鐘熱度?一個有夢的人永遠不會放棄!”最終,郭高林用堅定的決心說服了幾位好友,同學王彥峰、武亮亮、郭妍妍等人和他一起,湊了5萬多元錢作為啟動資金。

20xx年8月22日,以郭高林的名義註冊的“咱地裡”蔬菜自助店在鄭州市馬李莊正式開張。

開辦四家連鎖店

有了自己的店鋪,郭高林和好友們開始忙碌起來。但在現實面前,他們還是遇到了很多困難。

鄭州毛莊、劉莊、陳砦蔬菜批發市場,是他們考察好的幾個蔬菜批發市場。劉莊最大,是蔬菜的主要分批地,所以第一次進蔬菜時,他們就直奔劉莊。

到了之後才發現,這裡批發的蔬菜動輒就是幾千斤,不散批。他們磨破嘴皮子,最後才批了200斤大蔥、幾包大蒜和幾百斤土豆,結果大蔥爛了一屋子,損失了幾十斤,剩下的半個月才賣完。

“我們一看情況不對,趕緊掉頭到陳砦蔬菜批發市場。到了陳砦蔬菜批發市場才發現,這裡的蔬菜種類多,價格也不貴,適合我們的採購需求。直到現在,我們的蔬菜一直都是在那裡採購的。”郭高林說。

那時每天早上5點,郭高林和王彥峰就要爬出熱被窩,蹬三輪車到蔬菜批發市場進菜。“每一片菜葉都要精挑細選,每一毛錢都要和人家討價還價。”王彥峰說。

開業第一天,他們甚至都不會用收款機,還收過假幣,丟過東西。蔬菜生意對時間的要求很特殊,別人吃飯的時候他們最忙,過了高峰期才能輪流吃飯。進入冬季,屋裡既沒暖氣又沒空調,因為要淨菜、剁肉,還未入冬,幾個人的手都不同程度地被凍傷了。

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這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做事都需要有一個過程,堅持是有難度,但萬事開頭難,我們要用一顆平常心去做事。”郭高林說。

郭高林和大夥兒一起起早貪黑,不怕吃苦受累,認真做市場調查,虛心向同行和前輩“取經”。

在幾個年輕人的不懈努力下,“咱地裡”的生意越來越好。走進“咱地裡”蔬菜超市,貨架上的蔬菜碼得整整齊齊,品種齊全,黑板上的價格標得清清楚楚,價格低廉。除了蔬菜,店裡還有副食品、雜貨和冷鮮肉,吸引了不少顧客。大學生熱情的態度,使很多顧客成了回頭客。

就這樣,“咱地裡”蔬菜自助超市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我們還是有優勢的:跟小商販比,我們的優勢是菜價便宜、種類多、乾淨、不缺斤短兩;與大超市比,我們的優勢是價位低、離家近。”蔬菜超市在幾個大學生的精心操持下逐漸走上正軌,並加盟了雙彙集團,經營雙匯冷鮮肉。

那段時間,超市每天的營業額是1000元左右,但除去成本和開支,他們的贏利非常有限。“創業初期,我們沒打算賺錢,首先是學習和積累經驗,培養客戶群,賺錢是以後的事。”郭高林說。

隨著生意逐漸走上正軌,郭高林決定擴大規模。20xx年12月,郭高林在鄭東新區成立了第一家分店。這家店面附近,是一個有1000戶人口的住宅小區,一間只有80平方米的毛坯房成了郭高林事業的又一個起點。

規模擴大了,對新環境的適應、員工素質、管理模式、產品質量等問題也接踵而來。“新店開業後,銷售狀況並不理想,新店的寂靜,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影響著我們的情緒,畢竟我們都是年輕人。但是,真誠的傾訴和相互安慰、鼓勵,讓我們的心貼得更緊,我們咬著牙走過來了。”郭高林說。

在迎接挑戰的過程中,他們研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包括收銀製度、招聘培訓制度、採購制度、倉管制度。這些正好是他們在大學所學的知識,這些知識,成為“咱地裡”發展的基礎。

現在,4家店都已實現贏利,每個月的銷售收入已超過30萬元。

成功者的創業故事7

當年的馮軍靠自己摸索學習創出了“愛國者”這個品牌,而如今的青年創業者們已經有了更好的導師在引領。

每天前往辦公室的途中,柳傳志總是會經過北京高校最密集的地區,日復一日,他不斷看到一張張稚嫩的臉上掛著對未來的憧憬和迷茫。

全國每年有幾百萬大學畢業生面臨找工作的難題,另外還有1800萬就業困難群體,他們中很多人選擇了創業。在北京中關村這片創業者的熱土上,有成千上萬的企業誕生,也有成千上萬的企業消失。

美國摩立特諮詢公司曾在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做了一個關於創業狀況的調查,中國有75%的人有創業的意願,然而中國自主創業的存活率只有3%~4%。

和柳傳志創辦聯想的時候相比,現在的創業環境無疑好了很多,但是懷揣創業夢想的青年們在他們通往理想國的路途中似乎還缺少了一些什麼。

讀書、上MBA班、上商業班去學習都不如有一個導師在邊上幫助、輔導你,關鍵的時候給你一點經驗。

從柳傳志、馬雲,再到李彥宏

創業的體制藩籬被衝破

與青年人談創業,柳傳志從不避諱自己剛剛下海時“被騙”的糗事。

1984年,他們這支11人的團隊剛開始創業不久,那時候中科院計算所給他們投資了20萬元,但不到幾個月就被人騙走了14萬。更為悲慘的一次是從科學院借的300萬元被人悉數騙走,錢後來雖然被追回來了,然而被騙所造成的對創業的恐懼一直縈繞在心頭,成為柳傳志創業中最痛苦的事情。

分析原因,柳傳志認為一是缺乏經驗,二是當時沒有規範運作的商業環境。

儘管如今的'聯想已是國際化的科技企業,但回想當年,柳傳志仍然對那時創業環境的艱難而心生慨嘆。

在計劃經濟時代,柳傳志的創業遇到的是不可逾越的障礙——他們是計劃外的企業,沒有生產批文。一群人經過幾番思量,最終想出的辦法是“曲線救國”。柳傳志透過上級單位中國科學院拿到了幾個多次往返香港的通行證,然後在香港與人投資合辦生產企業,生產計算機主機板。

機會出現在一次國外的展會上,恰逢國家電子工業部的負責人到國外參觀展會,完全沒有想到居然看到一個所有人都說著標準普通話的“香港企業”。因為這個機會,柳傳志才最終拿到了國內生產批文,也才有了之後的聯想品牌。

就在柳傳志“曲線救國”的12年後,滿懷創業激情的馬雲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而且這一次來勢洶洶,裹挾著失敗的颶風。

1996年,為了讓一手創辦的“中國黃頁”繼續生存下去,馬雲無奈地選擇與杭州電信合作。中國黃頁將資產摺合成60萬元人民幣,佔30%的股份。然而,不久雙方的合作就出現了問題。電信方面急於贏利,馬雲則認為做公司猶如養孩子,不能讓三歲的孩子就出門賺錢。分歧越來越嚴重,馬雲不得不放棄這家公司,悄然離去。

第二次創業是掛在對外經貿部下設的一家公司,政府的體制牽絆和公司的市場化運作相互碰撞,只能造成不清不楚的尷尬境地。

馬雲人生中頗具里程碑意義的決定就是在這樣的痛苦掙扎與內心拷問中做出的。最終,他選擇了南歸,選擇了中小企業最為集中的浙江,創辦了阿里巴巴。

而到了李彥宏的時代,市場已經處於完全自由競爭的態勢。“百度從一開始就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依照高科技創業企業的模型來建立,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了今天。”

如此單純的經歷,可能是柳傳志們從來不曾想到過的。或者可以說,李彥宏這一代企業家,以及他之後的企業家們是幸運的,社會越來越公平,付出就會有回報,而這也正是一個正常、合理的市場經濟體制所帶來的效應。

百度從一開始就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依照高科技創業企業的模型來建立,一步一個腳印地走到了今天。

站在更多成功者肩上

後來者能看得更高更遠

1992年,馮軍從清華大學畢業後,砸了自己的鐵飯碗,從賣機箱、鍵盤開始,開啟了在中關村的創業夢,人稱“馮五塊”。20xx年,國內移動儲存市場上,愛國者品牌首次打敗老牌廠商三星,市場佔有率排到了第一。

從小太陽到愛國者,熟悉的人都知道,馮軍是在學柳傳志,走貿工技的道路。馮軍自己也毫不諱言,華旗前十年的目標之一就是學聯想。柳傳志是中關村的教父,也是華旗的教父。

根據國家工商總局的統計,中國初創小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兩年零九個月。創業者們該怎樣避開這個魔咒?

“讀書、上MBA班、上商業班去學習都不如有一個導師在邊上幫助、輔導你,關鍵的時候給你一點經驗。困難的時候給你鼓勵,撐不下去的時候給你打氣。你們彼此交換的不是蘋果,而是思想,在彼此的交流當中,思想的力量會急劇放大,它也會催生出更多更美的創業之花。”教父柳傳志如是說。

當年的馮軍靠自己摸索學習創出了愛國者這個品牌,而如今的青年創業者們已經有了更好的導師在引領。

一位在上海開面館的青年給柳傳志的助手寫了一封信,詳細介紹了自己的產品定位,並請柳傳志去嚐嚐他的麵食。沒想到柳傳志不久前去上海時真的體驗了一次,在聽了這位草根創業者的創業經歷後,立即把他介紹給了聯想投資的負責人。

這並不是柳傳志一時的心血來潮,早在20xx年底,中國科學院和聯想控股就共同發起了一個人才培養計劃——聯想之星創業CEO特訓班,並逐步形成了“創業培訓+天使投資”的業務模式,力圖“將科學家培養成企業家”。

在為創業青年上了幾堂課之後,聯想投資董事總經理王建慶發出這樣的感慨,“中國的創業者很有理想,也很有激情,但是對於‘一個企業怎麼樣才能成功’的認識和操作層面,確實是欠缺。”

從第一期開始,聯想之星除配備教務長、班主任,管理教學體系、培訓運營及學員管理之外,還為學員指派固定的輔導員,他們與學員保持密切的聯絡和溝通,參加各種學員的沙龍活動,深入瞭解學員的學習情況和其企業的發展情況,對學員在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協調各種資源提供幫助和諮詢。至20xx年7月,聯想之星創業CEO特訓班已完成了三期的培訓,共培養了165名學員。

對於很多創業者來說,初創階段缺的不僅僅是經驗,還有資金,所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

20xx年,聯想之星成立了4億元人民幣的天使投資基金,專注於科技領域種子期企業的投資,進一步扶持創業專案。首期基金全部由聯想控股出資,計劃用5年左右時間完成投資。到目前為止,聯想之星天使投資已經投出16個專案,總投資額達1.2億元人民幣。所投專案均是早期和極早期高科技企業,其中有一半專案在投資時尚未成立公司,其餘企業收入規模均在千萬元以下。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越來越多的成功人士加入了“創業導師”的行列。

20xx年9月,李開復放棄了谷歌1400萬美元的期權和股票,在北京創辦創新工場,希望透過“孵化+投資”的模式幫助中國青年成功創業。在李開復看來,中國的創業者面臨的挑戰很多。比如缺少創業和管理經驗,缺少初期啟動資金,難以吸引卓越技術人才等。諸多因素使得創業實際成功率並不高。“中國創業者需要更多的幫助,建立這個平臺,幫助創業者把團隊建大一點,這樣產品成型會更快。”

再往前一年,20xx年劉永好啟動了“新希望農村扶助基金”這個投資總額上億元的浩大專案,除發展社會公益事業外,還用於幫助農民發展規模化養殖及建立農村金融擔保體系。劉永好的計劃是,讓超過100萬的農民年純收入超100億元,“能夠培育出上百萬個農場主。現階段農民發展的最大問題就是缺錢,我希望能夠幫助他們降低養殖風險,解決融資難的問題。”

還有創辦時間更早的“淘寶大學”。這是淘寶網的專業網商培訓中心,它包括線上的模板式的網商培訓,同時還有線下的課程。淘寶網這個平臺上,使得更多普通人有機會來嘗試觸控自己的創業夢。

“從20xx年到現在,尤其是在這兩年,淘寶大學獲得快速的發展,因為現在電子商務的賣家經過前幾年的積累之後,無論是在資金還是人力的積累已經到了平臺期,或者是到了轉折點,他們需要發展,發現自己很多的問題,包括管理上的問題、資金上的問題、財務上的問題、供應鏈上的問題,還有想做大的問題。”淘寶網相關負責人表示。去年淘寶大學培訓了89萬人次,今年的目標是200萬人次。

馬雲的規劃是,淘寶網未來為社會提供100萬個就業機會、幫助更多的人成就網商夢想。“我們不是需要更多的收入,不是需要更多的利潤,而是假如我們能把阿里巴巴平臺、淘寶平臺做好,能夠幫助無數的創業者成功,這就是我們的成功。”

「選對人」 ——創業孵化OR天使投資

創業投資完整的產業鏈體系,是從種子期的天使投資及孵化器、到早期投資的創投基金(VC)、成熟期及後期投資的私募股權基金(PE),然後到投資銀行、收購基金(Buy-Out),最終由完善的證券及併購(M&A)市場接手。天使投資與企業孵化器雖然具有某些共同特徵,但卻是兩類截然不同的事物。

1.投資目的一致。

二者的投資目的不是獲得企業的所有權,而是透過投資和服務把企業做大,然後透過適當的退出方式在產權流動中實現投資回報。

2.關注的方向相同。

天使投資和企業孵化器具有一致的關注方向:初創企業。天使投資的主要目的是培育種子期的風險企業,從企業的成長中獲利。而企業孵化器的核心是為入孵的種子提供孵化服務直到其長大。

3.執行模式相同。

二者的投資物件都是一般的投資者不願意提供資金的科技含量高、成長快的風險企業。透過提供增值服務間接扶持初創企業發展,目的是獲利而不是企業擔心的控股權,因此,天使投資和孵化器都是理想的創新型執行模式。

4.與創業企業的關係相同。

二者的產品同為處於種子期或建立期的企業,要承擔高度的技術、財務、市場、管理等各種風險。它們與企業之間是一種“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互動關係。

5.退出方式基本相同。

不論以何種形式入股,二者為了收回投資和實現投資收益,一般都要退出。其退出方式主要為公開上市、收購兼併、企業回購股權等。

孵化器出資做天使投資人的運作模式圖

該模式也存在弊端。它不是以整個地區的整體利益為目的,短期行為比較明顯。另外,為了規避風險,這種模式對於只有技術而無企業機制的專案或尚處於種子期的技術專案可能會進行較為嚴格的審查和篩選,從而使部分企業失去孵化機會。

20xx~20xx屆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的比例變化趨勢

1.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比例上升,集中在小學和中學教育行業(3.0%)、網際網路運營和網路搜尋門戶業(2.7%)。高職高專畢業生自主創業集中在服裝零售業(3.6%)和建築裝修業(2.8%)。

2.主要動機是自身創業理想(本科41%、高職高專42%),只有7%的本科畢業生因為找不到工作才創業,高職高專這一比例為6%。

3.創業起步資金八成來自親友資助和個人儲蓄(本科80%,高職高專82%),來自商業性風險投資(本科4%,高職高專1%)和政府資助(本科2%,高職高專2%)的比例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