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清明節

清明節的話題作文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15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可以宣洩心中的情感,調節自己的心情。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1

清明節的那一天早晨,天正下著傾盆大雨。我看見老媽和老爸的身影,興奮地嚷叫起來。由於今天是清明節,老爸老媽早晨四五點鐘就從縣裡趕過來了,為的就是掃墓。

這天早晨的六點三十分,老爸問我要和他一起去掃墓嗎?我爽快地答應了。

在路上,我突然發覺老爸的手裡比以前少拿了一樣東西——鞭炮。我覺得很奇怪,心想:老爸會不會是忘了拿鞭炮了呢?於是,我用驚訝的眼光望了望老爸。

“老爸,您是不是忘了拿鞭炮了,以前您都會帶著鞭炮來的啊?”

老爸聽了我的話,回過頭來,然後親切地對我說:“是啊!我今天確實沒帶鞭炮。”

老爸的話音剛落,我馬上接上了嘴。“那您為什麼明知道又不帶來呢?”

老爸知道我是一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他於是對我說:“那是由於今年這兒發生太多火災,因此不許燃放鞭炮,難道你沒有看告示嗎?聽了老爸這段話,我腦海立即浮現出那張告示來,上面確實有不許燃放鞭炮這一條。

沒想到老爸還挺守規的嘛!

在掃墓時,我看到了許多來掃墓的人,但他們好像沒把那張告示放在眼裡,同我老爸比起來,他們真是不如我老爸呀!

看到這裡,我想到社會中又有多少個這樣不守規的人呢?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罷了,但它卻能折射出一個人的品德,倘若人人都守規的話,那該是多麼和諧的一個社會呀!

讓我們做一位文明人,好嗎?那現在就行動起來吧,改掉以往社會中的陋習,讓一個嶄新的社會呈現在我們面前吧!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2

又一個清明節,又一個緬懷先烈的日子。我們來到了墓前,祭奠長眠在這裡的先烈的英靈。

先烈們,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危險時刻,是你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築起了長城,與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著拼搏。你們倒下了,但成千上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站起來了,他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去繼承你們未完成的事業;

先烈們,是你們把對國家、對勞苦大眾的愛化作戰鬥中同敵人拼殺的精神力量,不怕犧牲,勇往直前,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

先烈們,在社會主義建設最需要的時刻,又是你們拋去了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毫不猶豫,挺身而出,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把滿腔的熱血灑遍祖國大地。面對你們,我們怎麼能不肅然起敬?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深深地刻在史記上!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與江河共存!我們敬慕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是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革命先烈,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戰爭的年代照就了烈士們的勇敢與堅強,和平美好的環境為我們提供了學知識、長才能、為祖國奉獻的機會。我們有信心,因為我們有榜樣!同學們,我們是時代的幸運兒,我們應該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更應該懂得所肩負的歷史責任和歷史使命。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發奮學習,為她增光,為她添彩!

同學們,讓我們繼承先烈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明天!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3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你們知道今天是什麼日子嗎?我來告訴你吧!今天是清明節。

清明的來歷和習俗你們知道嗎?下面就讓我來說說吧!來歷: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習俗:清明節是我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如果按農曆計算,沒有確定的日期,即上一年的冬至過了106天就是清明;按照陽曆計算則在4月4日或5日(以當年二月平或閏而差異),太陽到達了黃經15度時,清明就開始了。

我和妹妹、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老爺爺的去掃墓。今天陽光明媚,我們一家走在綠油油的麥田裡,從遠處看,麥田像一片綠色的海洋。我的眼不知道看那一處好。終於到了老爺爺的墓前,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的放在地上,花籃上還有幾根白色的帶子死死地紮在花籃上。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更加顯得庒嚴。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九泉之下”的老爺爺燒陰間的鈔票,有一萬的、有一億的、還有五億的。我一看這麼多,一年還花不完呢!爸爸知道他喜歡吸菸,就給他多燒了一點。老爺爺你走得那麼早,我還沒來得及孝敬您老人家,你就離開了我身邊,在那陪伴您的只有孤獨和寂寞。要是您還在,我一定會孝敬您的。

在走的時候,我又向他拜了拜,才依依不捨的離去。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正是清明節,我們全家在濛濛細雨中去祭奠去世已經三年的太公。

太公安葬在城北的一座公墓——安賢園,離我家大概有20多公里。我坐在飛馳的汽車上,腦海裡閃現著太公慈祥的面容。太公去世前,我常常跟著老爸老媽去看望他,太公每次都好開心,總是不斷地問我要不要吃這個,要不要吃那個,生怕我餓著。當然,有時候也會詢問我學習情況,然後語重心長地和我說:要好好學習,以後才會有出息!我總是使勁點頭,太公就會很滿足地笑了。正想著,車子已經拐進安賢園——一座比公園還漂亮的陵園。我們來得很早,陵園裡人還不多,每個人都是一臉的肅穆和哀傷,是啊,在這裡,誰能開心得起來呢?

太公的墓地在一座朝南的半山腰上,老爸說這個位置風水很好。我們手提祭品,拾級而上,心情沉重,步伐也就沉重起來。太公墓地的兩棵松柏已經長得有我兩個人高,翠翠綠綠的,就像給太公撐著兩把傘,即可擋風又能遮雨。想必太公住在這裡會很滿意吧!老爸把墓地周圍的雜草拔除乾淨,把墓碑擦拭得乾乾淨淨,然後把花籃和供品一件件擺放在太公的墓前。爺爺又給太公倒了杯酒,再把酒灑在墓前。原來太公生前最愛喝酒,因此我們來看他時一定要把酒給他帶來,否則太公會怪我們的。最後我們按輩分大小依次給太公鞠躬,這就算是我們這些晚輩來看望過太公他老人家了。山風吹來,一陣悲涼,姑姑都掉下了眼淚。

離開時,我還在想,假如太公還健在,我一定多去看看他老人家,一定聽他的話好好學習,讓他開心。走著走著,我不禁回望太公的墓地,太公,你一個人在這裡會寂寞嗎?沒人陪你說話會不會很冷清?轉回頭,我的眼角也溼潤了。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今天正是清明節,我們全家在濛濛細雨中去祭奠去世已經三年的'太公。

太公安葬在城北的一座公墓——安賢園,離我家大概有20多公里。我坐在飛馳的汽車上,腦海裡閃現太公慈祥的面容。太公去世前,我常常跟爸爸媽媽去看望他,太公每次都好開心,總是不斷地問我要不要吃這個,要不要吃那個,生怕我餓。當然,有時候也會詢問我學習情況,然後語重心長地與我說:要好好學習,以後才會有出息!我總是使勁點頭,太公就會很滿足地笑了。正想,車子已經拐進安賢園——一座比公園還漂亮的陵園。我們來得很早,陵園裡人還不多,每個人都是一臉的肅穆與哀傷,是啊,在這裡,誰能開心得起來呢?

太公的墓地在一座朝南的半山腰上,爸爸說這個位置風水很好。我們手提祭品,拾級而上,心情沉重,步伐也就沉重起來。太公墓地的兩棵松柏已經長得有我兩個人高,翠翠綠綠的,就像給太公撐兩把傘,即可擋風又能遮雨。想必太公住在這裡會很滿意吧!爸爸把墓地周圍的雜草拔除乾淨,把墓碑擦拭得乾乾淨淨,然後把花籃與供品一件件擺放在太公的墓前。爺爺又給太公倒了杯酒,再把酒灑在墓前。原來太公生前最愛喝酒,所以我們來看他時一定要把酒給他帶來,否則太公會怪我們的。最後我們按輩分大小依次給太公鞠躬,這就算是我們這些晚輩來看望過太公他老人家了。山風吹來,一陣悲涼,姑姑都掉下了眼淚。

離開時,我還在想,如果太公還健在,我一定多去看看他老人家,一定聽他的話好好學習,讓他開心。走走,我不禁回望太公的墓地,太公,你一個人在這裡會寂寞嗎?沒人陪你說話會不會很冷清?轉回頭,我的眼角也溼潤了。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6

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每當到清明節時,人們都會去掃墓踏青植樹等。一提起清明節還得從介子推的故事說起。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著,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要給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願意做,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7

春風陣陣,天空晴朗,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我爸爸領我去上墳,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我家的北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走很遠的路。

記得小時候,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爸爸就領著我上墳去。我總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爸爸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著我了,我便到處玩,直到爸爸來找我。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

準備齊祭祀物品,我迫不及待地跟隨著爸爸去上墳了。走到半路,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麼清明要上墳呢?”於是我詢問起爸爸來,爸爸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爸爸頓了頓接著講道“清明節上墳一方面懷念亡故的親人,另一方面祭祀先祖,期望祖先保佑家族後人幸福健康。”

我看到人來人往前往上墳,扶老攜幼的情形,看著、看著,爸爸又在叫我了,過了一會,我們回到了家。感覺很累。不過,雖然很累,但我很高興,學到了知識,用自己的行動,表達了對祖先的懷念和尊敬,我想一定是很有意義的。大家想必也去上墳了吧?不妨把你們上墳的過程也說說吧!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8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都要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今天,我們全家人起了個大早,四月的天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前幾天還晴空萬里,今天卻下起了濛濛細雨,夾雜著一陣陣涼風的侵襲,讓人感覺到了初春的寒意。我們的車子被籠罩在雨幕中,一路上,人流和車流交織在一起,行進變得十分困難。我想起了詩人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應該是老天的特意安排,讓人們在憂傷肅穆的氛圍中去祭拜祖先,緬懷故去的親人。

不知不覺就到了老家,奶奶親手做好當地著名的特色小吃—薄餅。我們勿勿地吃完午飯,全家人有的扛鋤頭、有的拿掃把、有的拿供品……浩浩蕩蕩地出發了。來到山腳下,山上已經人山人海,給光禿禿的小山裝飾得五顏六色,給死氣沉沉的小山添加了幾分姿色。

我們踏著路上的荊棘,順著泥濘的小路來到了太公、太婆的墓前,老爸拿起鋤頭整理了四周的雜草,奶奶把早已準備好的供品擺在太公、太婆的墓前,插上花、點上香,爺爺突然從衣兜裡拿出一瓶酒,並把酒倒在三個酒杯裡,由於太公生前就喜歡喝酒。我拿出紙錢貼在他們的墓前,有一萬的、一百萬的、一億的、十億的、一百億的……老媽對他們說;“別搶、別搶大家都有”。我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也能夠像我們一樣快快樂樂地生活著。最後我們在他們的墓前鞠了三個九十度的躬。

這時,老爸點燃鞭炮,我們在瀰漫的煙霧中結束了今天的掃墓。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不知不覺,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來了,千家萬戶都開始忙碌起來了。

清明前兩天,奶奶便忙活開了,首先去超市買了五花八門的食材,有豬肉、豆麵、胡蘿蔔、豆腐、筍……等等等等,然後剁成小塊“丁”狀,再將它們一骨腦倒進大油鍋裡炒熟。接著到山上去採來艾草,碾成青色的汁水,將其融進雪白雪白的糯米粉中,揉成一個個光滑的小麵糰,再放進蒸籠裡蒸,不過半小時,一個個如翡翠般的小青團便出籠啦!色調統一,是上等玉料的顏色,咬下一口,濃肉香伴隨著清草香一起來到舌尖舞臺上,讓我吃了一個還想吃。

清明前一天,媽媽帶回來了許多祭品,如老酒、小菜、水果、蠟燭、香、紙錢……一切準備就緒,第二天奶奶帶著我們去掃墓了。我一邊走,一邊欣賞沿途的風景。樹木成兩行一字排開,鬱鬱蔥蔥,直入雲霄。微風拂來,小花朝我們頻頻點頭,像是在向我們打招呼,偶爾還可以聽到一兩聲鳥叫。

走了半天,終天走到墳前了,放眼望去,只有這座墳,孤零零地聳立著,而且四周和上面野草成群,爺爺和爸爸趕忙拿起鐮刀除草,媽媽奶奶也不甘示弱,快馬加鞭地鋪好毯子,擺上酒菜和筷子。她們還在墳前小心翼翼地插上蠟燭和香並點燃,不一會兒,它們全部化成了一堆蠟油。

這時,奶奶對我說:“寧寧,可以拜了!”於是我便跪下,雙手合十,恭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家人在一邊唸叨:“老太公,老太婆,保佑小寧寧考上清華北大!”

“我一定會好好學習,讓張家開始新的輝煌,新的榮耀。”站在先祖們的墓碑前,我的心中立下了凌雲壯志。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10

又是一年清明時,可今年卻不是“雨紛紛。”而是“陽光燦爛。”這時還是百花齊放的好季節,所以趁著清明這個假期,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公園踏青賞花。

我們先到啦公園的大門口,還沒進去,一陣陣花香撲面而來,讓我情不自禁加快啦腳步。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大片的迎春花,讓我大飽眼福。接著又看到一片片桃花競相開放,想起填滿啦這裡,我想摘一朵,可又一想:摘下來它就死啦,留在樹上很漂亮,每種植物都有它自己的生命,我沒有權利奪取他的生命,於是,我向前繼續走去。

我又看到啦紅玉蘭和白玉蘭,給我的第一感覺也是香,但我發現啦它不尋常的一點,有很多人都再撿白玉蘭的花,媽媽告訴我玉蘭花可以煮粥,有祛風、活血的功效,所以大家都來撿。我不由的感嘆:“世間萬物真奇妙,在生命結束後,依然有它的用武之地。

我還看到啦桃花,那盛開著的桃花,每一朵都熱情的迎接我們,小草也露出啦綠綠的尖芽,彷彿在向我們說:“看!經過一個冬天,我還活著,我還發芽啦!”小草,我也在為你堅韌不拔的精神而感動。

走到啦最後。有一座亭子,我走啦上去,亭子很高,站上去可以看見公園和對面的景色,紫的、粉的、白的、黃的匯在一起,百花齊放,爭奇鬥豔,給人一種美的感覺。已近黃昏,我們也該回家啦,黃昏的這裡,更美啦,不管什麼花,身上都灑滿啦陽光,充滿春的氣息,生命象徵著欣欣向榮。

今天,我賞的不僅是花,還有生命。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腸。

冥錢飛起白蝴蝶,人聲啼哭似杜鳥。

又是清明時節,又是紛紛細雨,又是面對黃土荒丘或冰冷墓碑而黯然灑淚的時刻。一代代人都在問自己:我從哪裡來,我到哪裡去?儘管我們每一個人從孩童時起就這樣問父母,也這樣問別人,直到長大後問自己,可誰也無法清醒地回答自己。因為避諱,也因為禁忌,還因為難以表述的窘迫心境。所以,佛教的禪宗就有啦一個很著名的偈語:從你來的地方來,到你去的地方去。

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如同提出這個問題一樣,不需要什麼思考。當我們在清明細雨中緬懷逝去的親人或先祖,每一個人都明白自己仍然如同他們一樣,從虛無間由父母將自己帶到啦這個人世,又從這個世界回到啦一抔黃土中。而在這個世界走過一遭後,給這個永世永存的時空留下的最珍貴的東西,除啦一段為時不會太長的名聲,讓親友和後輩存念懷想,再就是這“一抔黃土掩風流”的墳塋,讓同樣不會延續太久時間的後人們來祭奠。但是,就是這種總會被淡忘的祭奠,卻以不出三代的親情懷念和環環相扣的連結方式,在血緣親情的懷念與哀思中,讓中華民族子孫的血親世代相傳,併產生啦巨大的認祖歸宗的情感凝聚力——這就是中華血統與炎黃子孫的後裔,這就是百家姓賦。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4月5日這天,細雨綿綿下個不停,這正吻合著詩裡渲染的迷濛、悲傷的氣氛。沒錯,這就是一年一度的清明。

早上,我邁著輕快的腳步走到爺爺身旁:“爺爺,爺爺,我們好久出發去給祖先掃墓啊?”“別急,別急,待會兒就出發了。”

在車上,我的腦袋東搖搖,西望望,看到路兩邊地上花紅柳綠,大片的柑橘林已長出了新芽,油菜花開得正旺,白的耀眼,黃的染目。鳥兒在山澗、樹林發出清脆的叫聲,濛濛的細雨如煙似雲,輕輕飄灑著,真是“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裡雨如煙”啊!

過了一個多小時,我們來到了美麗的家鄉石羊哨爺爺的老家,覺得回家的心情真好。走到祖先的墳地,看到已有五顏六色的紙花、大小不/的燈籠佈滿了墳墓。我們第一個任務是拔去雜草,第二個任務是插花。大家忙得不亦樂乎。第三個任務是祭祖:我在墳前送上一束菊花,深深一鞠躬;接著,敬上三支香,輕輕地磕了個頭,祝願先祖們在陰間安心快樂,也祈禱他們保佑我們這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孩子取得好成績不辜負長輩對我們的期望,呵護我們全家人健健康康、開開心心……

青山依舊,綠水長流,我知道人死不能復生,墓還是那個墓,人還是那個人,陰陽兩隔,逝去的終究是走了,生者的日子還是要好好珍惜的。記憶猶新彷彿昨日,剪不斷的還是絲絲縷縷的懷念。

掃完墓,我們都累壞了。下山的腳步一拐一瘸的。但這一天過得非常有意義,因為清明節讓我們對祖先增添了幾分敬意、幾分感恩、幾分懷想。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13

又是一年清明時。

對於大家這個年齡的人來說,“清明節”還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除了知道那首膾炙人口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幾乎沒有什麼瞭解。只知道“掃墓”這樣的詞語,而我長這麼大,還從未給先人們掃墓。從前因為年齡太小,媽媽也不曾帶我去過墓地。這兩天因病一直待在家中,身體稍稍恢復時,媽媽說:“清明節有些人也喜歡出去踏青,就是去郊外走走,體會一下這個節氣的氣氛。”其實對於大家來說,清明節有三天假,本來就是用來玩的罷?

下午,天氣很溫和,讓人有種夏天要到了的感覺。我約了幾位同學一起騎腳踏車。大家有七位夥伴,沿著紅樹林向東邊騎。一路上有許多人,特別是在大廣場上,人頭攢動,怎麼就有這麼多人呢?我不禁心裡想,為什麼他們沒有去掃墓或者燒點香呢?朋友大聲打斷了我的思緒:“走!大家騎快點!別看風景了!”說完,他們都飛快地騎走了。今天的天空很亮,太陽睡在僅有的幾片雲上。四周的草地上,太陽閃著光,草被風吹得輕輕地動。看到這種景色,心情不免開朗,我也加快了速度。

過了有差不多一小時,大家談論著在草地上看見的那些趴著的小頑童和空中飛行的滑翔傘,到了一個大湖前。湖的一側是幾十棵整齊的大王椰樹,另一側是幾幢仿古哥特式別墅。午後剩下的時光,大家都在這裡度過了。直至東邊天空的暗藍逐漸織上西邊的天空,只有樓房的牆角上,還有一絲絲的光時,大家才動身返回。

也許清明節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的,它在我已經過去的童年和生活中,像一陣風,又像一陣雨,曾經洗刷去過我心頭的一些不快。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14

嚴冬已被春風趕跑,不知不覺到了清明——一個悼念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清明節的前一天,我們戴著紅領巾,排著整齊的隊伍,前往烈士陵園掃墓。一路上,鮮豔的少先隊隊旗隨風飄動。

一到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面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在悲壯的樂曲聲中,宣誓儀式開始了。我們先默哀三分鐘,向烈士們表達我沉痛而崇敬的心情。然後,學校大隊委員和學生代表站到紀念碑前宣誓:“革命烈士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的幸福而戰鬥,我們長大後,一定要報答他們。”聽了這番話,我在心裡暗想:長大後,我也要做一個像烈士們一樣對國家有用的人。

接著,我們就到了革命烈士館,大家把親手做的小白花獻給了烈士們,這白花是這樣的純潔,象徵著革命烈士崇高的精神。在烈士館裡,我看見烈士們的遺物,有烈士們在戰場上穿的衣服、烈士們寫過的書信……看著這些,聽著老師的講解,我似乎回到了那個戰火連天的年代,在危難面前,視死如歸、堅強挺立的身影,看到了他們臉上從容而鎮定的笑容,聽到了他們為了革命勝利,甘願獻出生命的豪言壯語。是啊!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生命的延續;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生活的安寧。

掃墓活動結束了,我心情無比沉重,思緒萬千。抬頭望望天空,它昏暗而陰沉,也在訴說著內心的悲哀。回望烈士陵園,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它顯得格外莊嚴肅穆。我在心裡默默地對先烈們說:你們的鮮血是不會白流的,我們一定會實現你們的遺願,讓愛國樂章延續,直到永遠……

2021年清明節的話題作文15

清明節要到了,家家戶戶都準備著過清明節的東西,有鞭炮和香燭、有祭拜的貢品和吃的乾糧。

清明節早上,我們一大家子的人就把這些東西搬上汽車,父親把車開到山腳下,停車之後,大家分別拿好東西,向山上的祖墳出發。山路彎彎曲曲,很難行走,我跟在父親後面,只能夠手腳並用,慢慢爬行。

我們越走越累,但都在趕山路,不好停下休息。因為今天是清明節,是我們晚輩懷念已故的祖先,時間不能夠推遲。大家好不容易到達了祖墳前,休息了一會兒,就開始忙碌起來了。

父親拿著鐮刀把墳墓上面的雜草都割掉,伯伯拿著錘子把墳墓前不平整的石頭給打碎了,扔到一邊去。叔叔拿著鏟子要了一塊新土放在墳墓的上面,各個同心協力,做好祖墳清理工作。我也不休息,幫助母親撿乾草。

等到這些事情都做完之後,母親就把一堆乾草給點燃了,再點燃蠟燭和香足,把雞肉、豬肉、雞蛋放在墳墓前面的空地上。大人們就按照從大到小的輩分依次站在祖墳前,雙手舉香足,開始鞠三個躬,嘴裡默默的禱告,再一一地插香。

大人們插完香,輪到我們小孩拜祭了。我也要學著大人那樣去做,母親站在我身邊,悄悄地告訴我:“請老祖宗保佑你身體健康,學習進步,長大成才!”原來是我們祭拜祖宗時,就是將美好的心願告訴祖先,讓他們在九泉之下,可以安心,為我們高興。最後我們開始放起了鞭炮。我們小孩就在旁邊觀看鞭炮。“噼哩啪啦”的鞭炮聲宣告祭拜祖先活動結束了。

就這樣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就過了,我的心中卻留下了深深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