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議論文集錦15篇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大家都跟論文打過交道吧,論文是我們對某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的文章。你寫論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議論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清明節議論文1
清明,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期之一,約在公曆的四月五日前後,具體的說清明是在冬至後的第108天。到了這個時候,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是草木蔥綠、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改變了冬季寒冷、枯黃、銀裝素裹、淒涼的景象。農業生產也多忙於春耕、春播了。江南諺語:“清明穀雨兩相連、浸種耕田莫遲延”。就是在寒冷的北大荒,為了不違農時,清明節前後也搶著播種小麥了,並有“清明忙種麥”的諺語。
清明的習俗是豐富多彩而極其有趣的,除了禁菸火、吃冷食、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放風箏、插柳……
清明節在山東省膠東地區人們普遍叫“過寒食”。寒食節在魯膠東地區人們的心目中僅次於春節和正月十五元宵節燈節,都要慶賀三天。孩子們都要脫去穿了一冬的舊棉衣,換上新做的單衣。民間有傳說:“清明不穿棉,穿棉死後變兔子”。民間還有傳說:“老牛老馬也要過個寒食節”。這三天也要給牛、馬一些好草、好飼料,並休耕三天。
記得兒時,每逢寒食節學校都要放假三天,老師帶領學生到效外踏青、郊遊。山東呂劇中有一段唱詞:“清明佳節三月三,老師踏青去遊玩……”充分說明清明節老師與學生們的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一項很有意義的健身活動。
清明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祀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去的先人的一種活動。每到清明節,家長都要帶上供品、香、紙、扛著鐵鍬、舉著掃帚,領著孩子們去自家的祖墳祭掃墳墓,將供品擺放在死去的先人墓碑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柳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供品回家。
記得兒時寒食節玩得最有興趣的當數放風箏,盪鞦韆了。盪鞦韆不但能夠增進身體健康,而且還能夠培養勇敢精神,至今人們特別是兒童最喜愛盪鞦韆。放風箏是兒童最喜歡的一項活動,牽著高高飛翔的風箏的牽線,仰望著風箏悠哉,悠哉飛翔的形態,踏著綠毯似的小草,吸著春天郊外的新鮮空氣,彷彿進入了仙境,別說有多開心了。
清明不但是祭祖的祭日,同時又是兒童們踏青、郊遊、放風箏、盪鞦韆玩耍的好時光。
清明節議論文2
冬天過去了,萬物復甦,這時,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從我記事開始,此時每年清明節的這一天,母親就讓我換上軍色的春裝,帶著紙錢,領著我上墳去。
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扁擔山,那兒離我家很遠,要轉好幾道車。記得小時候,我總就是很高興去上墳,因為母親在墳前一燒紙錢,就管不著我了,我便滿山遍野地到處玩,直到母親把我拖上車去。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去上墳不再又玩又鬧了,而就是逐個逐個地觀察每一座墳。有一次我發現在一座破爛不堪的墳前,從來沒有紙錢燒過的痕跡,我很奇怪,就彎下腰,仔細辨認碑上的文字,上面好像刻著什麼“生前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戰鬥”,而且他還就是個外鄉人哩!咦,他應該埋在烈士墓園吧!為什麼上面沒有一個親屬的名字?
我帶著疑問跑去好奇地告訴母親,母親沒有抬頭,只就是緩緩地說:“唉!你拿些紙錢去為他上墳吧!”我接過了母親遞來的一疊紙錢。走到了他墓前,一邊往火裡扔紙錢,一邊喃喃地說:“從來沒有人來為您上過墳,您一定很寂寞吧,我雖然不知道您叫什麼,也不認識您,但您當年一定就是個功臣,如今屍骨卻流落他鄉,我為您燒一些紙錢吧……”這時,一雙手溫和地扶住了我的雙肩,我回頭一看,原來就是母親,她輕輕從我手中拿了一些紙錢,扔向火中,紙錢打著旋落在火中,一張,兩張、四張……
今年又到清明瞭,由於母親得了嚴重的風溼性關節炎,她不能上墳了,而我一個人去她又不放心。於就是我們就在室外燒紙錢,母親扔一些紙錢就說:“爹!您接著吧!小遠(我的舅舅)拿著……”
清明節議論文3
每年清明前,我都要回去家鄉,和親人一起祭奠爺爺和奶奶,都會趴在爺爺和奶奶的墳上放聲大哭,哥哥攬著我哭著對我說:“別哭了,爺爺和奶奶在天堂看著你呢!”清明時節雨紛紛,郊外不時的響起一連串的爆竹聲,那是在呼喚飄忽在溼霧中的靈魂。那是祭念著另一個世界的人;黃黃的土堆青青的草地上燃燒著無數的紙錢在黑暗的夜晚飛舞,火勢頃刻間低下去,遠遠地忽明忽暗籠罩著神密與恐懼,似乎真有仙逝的人兒在接受人間寄去的錢物。古往今來,春花秋月,人就是這樣,一茬一茬地返青與枯萎;今天的人們懷念著離去的親人,百年之後的今天,又是誰立在此處懷念著我們?
一隻大蝴蝶領著一隻稍小一點的蝴蝶,總是圍繞著這一方土地在空中飛舞,她們一會兒高飛,一會兒又低旋,想必也是在尋找她們的親人吧,看著飛來飛去的兩隻蝴蝶,我直想流淚。
但在今天,我路過那一片青草地的時候,青草上一堆灰燼中的香火木樁上,我驚異地發現,兩隻一大一小的蝴蝶竟一直一動不動地伏在木樁上面,雙腿還在微微地顫動,我盯了很久很久,蝴蝶依然伏在上面,那豔麗的紋路,清晰可鑑,那麼專注而深情,周圍是一片青草與亂石。我心中湧起一陣陣異樣的情懷。蝴蝶是花變的,一隻蝴蝶就是一朵花,飛翔的花.花是蝴蝶的肉體,蝴蝶的是花的靈魂.蝴蝶似乎總在尋找花朵,其實她是在尋找她的前世和來生.
每隻蝴蝶都有破繭而出的美麗和香消玉損的瀰漫,沒有聲響,有的只是默默的找尋:沒有哭泣,有的只是無聲的眼淚.蝴蝶是清明時節的思念,帶著花的味道,花的誓願,花的靈魂,去追憶那飄然的過去。也許空氣中瀰漫著雨的味道,卻無法阻止思念的蔓延.蝴蝶振動她的雙臂,瘋狂的飛舞著.然而,她一次又一次的被雨滴擊中,跌落在茫茫無邊的雨裡,掙扎在無邊無際的荒野,無人知曉,無人理會,有的只是蜷縮在角落裡的孤單.
我不明白,一隻蝴蝶何以對她的花朵如此眷戀,如此思念.我不明白,一隻蝴蝶何以一次又一次躺在冰冷的雨中還振翅欲飛.直到有一天,我明白了,一隻蝴蝶是一個人的化身.她在追憶她過去的思念,追憶她的回憶.無論是愛還是被愛,都是一種微笑的傷痕,一邊流著血還要一邊微笑著說,我很幸福,我們逝去的親人,蝴蝶逝去的花朵,都是愛或被愛的微笑的傷口.我明白了是親人的愛讓我們有了一次次被擊落卻又振翅欲飛的渴望.是逝去的人的愛讓我們有了無數次輪迴的思念.雨,靜靜的,也許這是大地的眼淚,思念逝去的蝴蝶.歲月流逝,蝴蝶已飛走,是否還依稀記得那年花開花謝的季節?
我突然想起,春天來了,春天的期盼或許更多,蝴蝶也是。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現在呢?從今天這個淒冷的月夜開始,你的名字將被我塵封起來。在以後沒有你的歲月裡,我會一個人走下去,如同蝴蝶,飛在恰當的季節裡,留下無跡可尋的舞蹈。其實我們那些逝去的'愛情,都一樣,過去了,再多的懷念,也無處審辯。能記起的快樂越多,越難過。我們總心疼那些不復存在的美好日子,像心疼現在百孔千瘡的自己。年輕的時候,我們總能想像出幸福的模樣,可慢慢長大,我們就忘了它,像忘了兒時許許多多不切實際的幻想。其實不是真的忘了,只是不願再提起。說過的話,做過的夢,愛過的人,回憶太多,便會暗然失色。每一種回憶,都沒有未來。
曾經的路,我們一起走過,回憶中的青澀與美好是陳年不變的酒;天真的微笑和淚水是記憶的憑證。曾經的曾經,我們一起見證,那年的花季和雨季是永不褪色的畫面。
拾起一片落葉,輕輕放在手中,用手指在上面畫下一張笑臉,透過陽光,我還可以清晰地看到一絲絲紋路,上面有我,有你,有他……
歲月流逝,蝴蝶已飛走,殘留的被撣落的花粉留在了曾過稚氣的臉上,綻開出清新物語的純真。
清明節議論文4
每年的4月4日~4月6日,這是一段鶯飛草長、柳綠桃紅的日子,是一段風和日麗、細雨霏霏的日子,是一段百感交集、心情鬱悶的日子……在這樣的一段日子了,偏偏又是事情最多的時候。說了這麼多,這是什麼日子呢?是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這一天,我們會來到墓前,放置一束鮮花,燒上一些紙錢,藉以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並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一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地生活著。此時,我們不禁會回憶起他們曾經和我們共同度過的那些歲月,那些畫面彷彿還歷歷在目,想到這些,我不禁悽然淚下。曾幾何時,在漫長的革命鬥爭歲月中,有多少我們武進的英雄兒女,為著民族的解放、人民的幸福,把鮮血灑在家鄉和異地。他們中有的千古留名,有的卻連姓名都不知道,但他們都是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了一起,那就是為了共產義事業而奮鬥。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前赴後繼,在敵人面前寧死不屈,一身傲骨,表現了大無畏的英雄氣概,為我們後人樹立了榜樣。他們是我們的驕傲,是我們的光榮!“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吟誦這句詩句,不免給人添上了一份傷感。這句詩好像更適用,難道古人有預知未來的本領。在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似乎人們都已忘記了祭祖這件事,更多的是在清明節遊山玩水,的確清明節的另一個活動就是踏青。作為新世紀的青少年每年有多了一個活動——瞻仰民族英雄,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如果沒有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今天自由、民主、和諧的社會,就不會有我們的未來。
正是因為革命烈士們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換來了今天的和平和安寧,我們才得以在舒適的環境中快樂地學習。也許我們無法體會戰火紛飛的時代的艱辛,但我們明白了幸福的來之不易。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繼承和發揚先烈們不屈不撓的拼搏精神,隨時迎接困難的挑戰!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為共和國的烈士掃墓的道路是沉重和莊嚴的。所以我們不能忘記先烈們的精神和遺志。我們用這種方式寄託我們的哀思,繼承先烈們的遺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學校生活和社會主義建設中去。青山肅立,綠水長歌,我們將永遠銘記和頌揚革命先烈的事蹟,繼承先烈的遺志,為祖國的建設貢獻更大的力量!
清明節議論文5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品味著牧的《清明》,感受清明的味道時,清明節,真的到了。
早晨,細雨瀝瀝地下,泥的清,竹的香,一齊湧來。人們都在挑著擔子,趕著去拜祖宗。一路上,人們都在說笑,沒有一點“欲斷魂”的情感,或許是時代的區別吧,人家杜牧生活在唐朝,相隔千年。
但是,路上歸路上,拜祖宗時歸拜祖宗,到了墳前,大家都忙了起來。有的剷土,有的擺祭品,有的則收拾陰司紙。
一切搞定後,大家都在拜祖宗,場面十分嚴肅,只有幾個不懂事的小孩在嬉笑打鬧。
下午,雨逐漸大了起來,不得以,只好撐著傘上了木馬嶺,祭拜了自家的一些祖宗。爾後又去了一座無名山。
登上了山頂,我們看見了爺爺的墓,聽爸爸說他才八個月,爺爺就在1966年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是一名特務連偵察兵,曾經到過中越邊境準備參加援越抗美戰爭,曾在水裡潛伏過三天三夜,我手上就有他的一枚五好戰士的獎章。
突然,一聲叫喚打斷了我的思路,原來是父親叫我,我跪在爺爺的墳前,將我在原創的九篇文章燒了,將它們寄給了正在天堂的爺爺!
不知何時,我已經坐在窗戶旁。望著天邊的一輪殘陽,不禁想起了馬致遠的的曲: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斷腸人在天涯。
遠處,是誰正在用琵琶彈奏,那首曲中,隱隱約約,透露出一種悲傷的情調。
猛然發現,這就是“欲斷魂”的滋味。
杜牧先生寫出了我的心情!
清明節議論文6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佇立在烈士們的墳前,我用鮮花和真情祭奠著烈士們英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裡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史冊會記下你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豐功偉績;我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裡,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那扣人心絃的旋律:“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
面對你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在民族危亡之際,是你們用血肉之軀,去喚醒中國人民那憤怒火焰;是你們用灼熱的鮮血,來呼喚起中華民族的反抗;是你們用那不屈的精神,築起了一道新的“萬里長城”。你們倒下了,但千千萬萬個不願做奴隸的人又站了起來。面對鬼子們的嚴刑拷打,你們毫不變色;面對著劊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你們毫不動心;直到與日本侵略者鬥爭到最後一刻,流盡最後一滴鮮血!
為了人民的解放,你們和法國那些英勇無畏的巴黎公社戰士們一樣,為了弘揚共產主義信仰和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英勇就義,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你們的英名將與日月同輝,你們的精神與江河共存!我們敬仰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英雄們,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和平環境,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青山綠水長留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後英靈。”沒有你們,便沒有新中國的繁榮昌盛!沒有你們,便沒有現在的美好生活!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永記史冊,青史留名!
同學們,我們是幸運的,我們不是出生在殘酷的戰爭年代,而是蒸蒸日上的和平年代,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報答祖國呢?我們要愛自己,更要愛祖國,我們要為她發奮努力,為她增光,為她添彩。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我們繼承先烈們的遺志,為家鄉的建設,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學習,共創美好的明天!
清明節議論文7
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的來臨,促使人們祭祖燒香的情緒越加強烈,回念祖先繼承他們優良思想,祈求他們保佑子孫後代興旺發達。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然而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意味著春天的雨季來臨了,農田開始耕種了,燕子回到來了,桃樹,梨樹就要開花了,蝴蝶,蜜蜂也要敢個趟,春天裡最美的時刻也要來臨了,二月清明清見清三月清明不見清,就是啊,春風吹拂著柳條吐露著嫩芽,清明時人們揮去冬日的寒氣露出春天的笑臉,煥發出心裡的喜悅。
清明節議論文8
清明節到,我跟媽媽都會到外婆墳前給外婆掃墓。
當我踏上那個不知名小山頭,看著藍天中飄過幾朵悠悠白雲,感受著那拂過山頭上青蔥小草微風,我知道我外婆在這裡一定會開心。
外婆在我六歲時候就死,是四老之中最早走一位,也是最疼我一位。外婆死讓我第一次懵懂走近死亡,也知道葬禮是怎麼樣。老老房子裡,掛著一簾簾白白帳子,到處都是哭聲,熟悉、陌生、男、女、老、少;而外婆卻安詳地躺在棺材裡。於是,我莫名地就放聲大哭起來。不是因外婆逝去而哭,因為我並不知道外婆再也不會起來。我躲在母親身後,瞅著躺在棺材裡外婆,哭鬧很久,很久。
死亡,總能讓人緬懷與逝者相處點點滴滴。
記得小時候,外婆總愛揹著我到處走,走出那不大小村,又走回來。沿路上,她不斷跟人們打著招呼,還不忘捎上一句:“這是我孫子·”隨即,便咧嘴笑,滿臉皺紋也就更多更深。
晚上,在那間只點著一根發出微弱黃光蠟燭小屋裡,我蜷在外婆胳膊底下,感受著那溫暖體溫。一床被子下,我聽著外婆講那遙遠故事。我很喜歡聽外婆講故事,雖然那時我並不清楚外婆講什麼,但那親切帶著濃重方音話語和那緩緩語速,總能令我安然入睡。
小時候,我總不喜歡吃飯。於是外婆就對我說:“吃完飯,佛祖會保佑你,會給你一塊糖吃。”我信以為真,麻利地吃完飯後,真在飯桌上發現一塊糖。那時我,單純地以為佛祖是一個大好人,而且外婆跟他很要好。她還說佛祖會關心每個人。她自己就常常慷慨地施捨給走過這個小村、這間屋子前乞丐,儘管會屢屢招來父母數落與不滿。
外婆死前,摔一跤,隨後又馬上爬起來。家裡人都以為沒事,我也以為沒事。於是,我像往常一樣乖乖吃完外婆煮飯,像往常一樣得到一塊糖,也像往常一樣興高采烈地出去玩。當下午我回到家中,看見外婆安詳地躺在那張她常坐躺椅上,手中還拿著那個伴隨她多年扇子,我衝上前去,搖著她手,以為她能像往常一樣醒來,再陪我玩。但是,無論我怎麼去搖外婆那隻發冷手,也搖不醒她。於是我放聲大哭,哭聲引來父母親,也引來外婆死訊。
每到清明節,當我登上那個不知名小山,看著藍天,享受著微風,我總覺得外婆就坐在我身邊,靜靜地看著我,直到永遠……
清明節啊,清明節,總是讓我們這麼思念親人!
清明節議論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到清明節都會讓人情不自禁想起唐代詩人杜牧的這首詩來。可惜天空不作美,讓人斷魂的清明節竟沒有讓人斷魂的雨。清明節的腳步越來越清晰了,思緒讓我飄向了我的媽媽的靈魂深處。
今天起床看見天氣還算好,天氣預報提示有太陽。我沒有回家上墳,祭奠媽媽。就讓我在這靜靜的小屋裡坐一會兒,思念一會兒吧……
很多時候得感謝古人們創造的文化,詩意中歡樂和憂傷相互交織。端午節因為屈原沉江,於是人們以吃粽子,賽龍舟等的方式紀念他,世俗生活的談笑中紀念了這位偉大的詩人。中秋節,因為民族性格的陰柔特性,也因為驅逐韃擄,復我中華,但願照樣常照我土,不忘烈士鮮血灑滿地!人們相約月圓之夜吃月餅。明月出關山蒼茫雲海間,我門懷人、品茗、看月呆坐。“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東坡一支筆千百年來寬慰了多少離愁別恨的心。上墳就不會因時間久遠而追思不起來,天空抑鬱,縱使天性樂觀的人也會低頭前行,默默燒香。但初春新綠,沒有冬的蕭殺,山川浸透著清新迷濛之美,上墳的人亦不會傷感甚至深淚如泉下。此時的傷感是唯美的,情與景都俱在春寒裡。
清明時節,桃花開了又落,杏花謝了去匆匆。霏霏細雨將山坡上的梨樹凝固在青灰色的空氣裡,蓑衣拌雨剪影於阡陌的桑田青山中。墳在半山腰,祭祖是內容,掛青是形式。燒了紙,放完鞭炮,找一根合適竹杆將青掛在墳墓的最頂峰上。該回家了,當親人小孩們快快樂樂回去的時候,那年我掉在了最後面。猛然回頭,一座孤墳靜臥此地,墳前雜草莊稼一片狼藉,片刻的熱鬧愈加襯托出亙古的淒涼。墳墓上的青尤為耀目,才掛上就便如風撕碎一般‘嗶譁’作響,讓它好好的掛著吧。靜寂的山林孤獨的墳塋,塵世的我們需要這樣的儀式,需要它永不休止永不怠倦的舞蹈召回已逝去的靈魂,逝去的靈魂你回來了麼,看到了麼!媽媽您回來了嗎?見到您的么女了嗎?我遲疑一會終於掉頭而去,留下如精靈一樣獨自舞蹈的青和即將逼近我的黃昏暮色。
有時我想,如果人類的繁衍亦如海龜,從蛋裡孵出就自個爬向大海了,從小不知情為何物,就沒了歡樂苦愁、生離死別。那真是人類的不幸中之萬幸啊。
媽媽的墳在家房屋對面的半山腰上,今年不知下雨沒有。
清明節議論文10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當吟起這兩句詩時,我總會想起剛剛過去的清明時節的情形。
4月4日,我和爸爸、媽媽及親戚們從三亞回老家,坐在車上,一想到要拜見已去世的愛我的老太公,我的情緒忽有些激動、悲哀。經過一個多鐘頭的奔波,最後回到了爺爺家。爺爺家裡人很多,有大人、小孩,熱鬧極了。
吃完午飯,大人們開始拿起鋤頭、鏟子雲墳地給墳墓“大掃除”,然而媽媽和嬸嬸們忙著煮拜祭祖先的飯菜。下午二點多,我和表弟跟著大家去墳地。
來到墳地,爸爸、大伯、叔叔等人忙著給墳墓打掃、貼紅紙;我和表弟繞著老太公、老太婆的墳墓追趕打鬧。這時,表哥陳澤鼎戴著草帽扛著鋤頭忽然大喊一聲:“我就是關羽,誰敢欺負我!”惹得我和表弟哈哈大笑,但一想到老祖宗,我就停止了笑聲。大人們幹完活後,便在老太公等人的墳地上擺上豐富的菜餚、點心、牛奶、水果等等,待燒香後,我們子孫便在草蓆上跪拜祖先。我悄悄地觀察大人們,只見他們的表情很悲傷,我心裡也很悲傷。看到這樣的情景,我在心裡自創了一首詩:“清明時節陽光烈,此人回鄉過清明。摸了墳墓看墓碑,此時想起老祖宗。”
當拜祭完老祖宗後,我心裡想:明年我還要來拜老祖宗。
清明節議論文11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我和老爸、老媽、爺爺、奶奶回老家掃墓。在路上,我看到了好多外地的車,老爸說那是人們從外地趕回來掃墓的。
我們全家到了老家,我們就開始去集市上買了鮮花和小樹苗。我好奇地問老媽:“街上那麼多賣紙錢的,為什麼我們只買鮮花和樹苗,而不買紙錢去燒呢?”老媽說:“因為墳墓都是在莊稼地裡,燒紙錢很容易引起火災,而且燒紙錢不光浪費紙張,還會汙染環境。所以我們不燒紙錢,只獻鮮花,另外種樹在墳墓上,還可以美化環境,這樣即寄託了我們對祖先的哀思,又美化了環境,一舉兩得啊。”
我們到了墓地,把鮮花獻在了墳前,我和老爸一起把小樹苗種在了墳前。老爸還挖了一些土覆蓋在了墳上,我問奶奶為什麼要這樣做,奶奶說:“民間有一個說法,墳墓是死者的房子,時間長了房屋會漏雨的,所以每到清明的時候,子孫都要給先人的墳上添上一些土,以免漏雨。這雖然是迷信說法,但也是子孫表達哀思的一種做法。”最後我們先祖先鞠了三個躬,然後離開了。
透過這個清明節,我學到了很多關於清明文明祭掃的知識。
清明節議論文12
春雨霏霏,歲歲清明,今又清明。據媒體報道,清明節即將到來,很多地方以讀家書、寫家書等方式文明低碳祭掃,少了煙火味,多了文化氣息。
清明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古書《歲時百問》解釋清明節:“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草長鶯飛之時,掃墓祭祖、緬懷英烈、寄託哀思,既是一種節日儀式,也是一種沿襲千年的社會心理。從民間到官方,從傳統節日到法定節日,清明節越來越被注重。這種注重,本質上是海內外炎黃子孫內心愈加深厚的根脈之思、愈加清晰的文化認同。
如何過好清明節?文明祭掃是大勢所趨。每到清明,各地都會倡導文明祭掃。除了家庭追思、網上祭掃、集體公祭之外,今年,植樹獻花、讀家書、寫家書等又成了流行方式。聚攏家人,捧讀先人所遺家書,聞先輩慈音、感撫育之恩、聆祖宗訓示,何嘗不是一種家風家訓的薰陶?給逝去的親人寫封情真意切的家書,為長眠的英烈作首氣貫長虹的悼詩,何嘗不是一種與逝者的精神對話呢?芬芳的花束、新種的樹苗,何嘗不是寄託哀思的極好介質呢?
過去,每逢清明,人們習慣用燒紙錢等方式祭掃。傳統的祭掃方式固然是自悠遠的文化中積澱而來,有著深厚的心理基礎。但比這些形式上的祭掃更重要的,是靜思懷想和心誠意至。孔子論祭說“祭如在”,意思是祭祀祖先,當如祖先真正在場一樣,滿懷敬重。思故舊、念親恩,豈能追求嘈雜熱鬧?更何況,陵園墓地屬公共場合,焚香等方式攪擾他人凝思,更汙染環境、威脅安全,也有悖公德,實不足取。
至於一些所謂的“孝子賢孫”不惜重金焚燒“香車”“別墅”,乃至真鈔、股票等,則與清明“慎終追遠”的本意完全背離,陷入了庸俗的境地。“清明”就應風清氣正,心至誠、情至真,勝過磕頭焚物等繁文縟節,講排場、比闊氣、爭規格、攀比揮霍豈是祖先所願?清明應是一種理性的、人文化的信仰,一種道德教化的載體,透過掃墓祭祖,把家國天下凝聚為一個“道德之團體”,促人“慎終追遠,民德歸厚”、修齊治平,豈不比執拗於對陋俗的迷信更靠譜?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的畫風應該清新向上,充滿詩意情懷,教人明德向善。既繼承傳統又移風易俗,少一些汙染,多一些綠色;少一些迷信,多一些清新;少一些庸俗,多一些詩意,正是今人對清明這個具有2500多年曆史的中華傳統節日最契合本意的撫摸。
清明節議論文13
拜祭先人是孝敬的一種表現,是一種尊敬先人和懷念先人,敬仰先人的一種最重要的一種禮節,這個時候是個傳統的忌日,紀念先人,是看望先人的一個最好的時間。
清明節的時候,好多人都會來到先人的墓碑前,獻上花朵,獻上祭品,獻上一片孝心。我也不例外,我和叔叔,爸爸,還有我的小弟弟們來到這裡,紀念先人的離去,紀念先人的節日。清明時節雨紛紛,這些小雨把人的心情勾了出來,用一種懷念的心情來到了這裡。來到了這個讓人敬仰的先人的墓碑前,述說自己的心聲。看望先人其實是非常必要的,想想過去,想想以前,沒有先人們的培養,哪裡還會有我們的現在的生活。沒有先人我們將不付存在。清明節這樣的一個日子能夠體現出的是一種拜祭的最適合日。清明節這個日子是給先人一個與我們互相溝通和互相探望的一個機會。清明節這個日子讓先人們安心,讓後人們進進自己的孝心,讓後人獻出一種敬仰和孝敬。這樣也是對自己的一種尊重,萬事孝為先,只有把孝敬放在了最前面,才能擁有更多的做人的標準,才能做一個正直的人,做一個孝敬的人。
清明節拜祭的日子,是紀念先人的離別,是紀念先人們的一個節日。
清明節議論文14
又到一年一度清明節,這天好像所有人都忙碌起來,我也情不自禁想起離我們遠去外婆,想著他以前疼愛我種種回憶,不得不承認是,我非常想念他。
我無法忘記,那一年回到故鄉,看到躺在床上外婆,有多瘦骨嶙峋。她痛苦地蜷曲著,乾枯手掌,指節發白。我和媽媽無法相信,外婆已是骨癌晚期。更讓人無法相信是,一年多前,舅舅帶外婆去醫院檢查時,已發現她得骨癌。然而拿到化驗單那一刻,外婆卻告訴舅舅不要讓其他人知道,也不去治療,只是靜靜地回到家,正常地每天上學教書。
原來,這一年多,每天在講臺上給學生上課,把一疊疊試卷帶回家批改外婆,竟忍受著病情不斷惡化折磨。在她手拿粉筆在黑板上書寫漢字之時,她手會傳來陣陣劇痛。獨自一個人居住在老家,兒女們搬到大城市之時,她時常在深夜因為疼痛無法入睡,輾轉反側到天明。這一切,這一切痛苦,她只是獨自承受,不告訴兒女,不讓兒女為她擔心。她擔憂兒女為她支付鉅額醫藥費而經濟窘迫,還儘可能地延續自己幾十年教學生涯,儘可能地教書育人。
這時一切已無法挽回,媽媽、舅舅他們已經阻止不外婆病情惡化,唯一能做,只是減輕她痛苦。可是,外婆艱難吐出幾個字卻是:別,別再為我花錢。她心甘情願獨自挺過這些折磨,不讓子女為她陷入經濟上困境。甚至於,在兒女們輪班守夜,陪著她之時,她選擇偷偷服食眠藥,早點結束這一切,不拖累兒女。當我們及時發現,外婆終於醒來一剎那,我們懸著心放下,卻又被外婆自責、內疚、顫抖目光所刺痛。媽媽摟著我哭,她說:“該自責是我們呀!你外婆,我們太對不起她!”
那天晚上,媽媽陪著外婆,下半夜,外婆突然像是恢復些精神,完整地說出幾句話,她滿是不捨地說:看到你們過得好,城城也考上大學,這就夠。後來她安詳地睡去,我們以為將是一個美好明天,然而,這是永別。
這些年老家人們不時會提起外婆,說她是一個教一輩子書好老師,愛教書,愛孩子,就跟有時電視上放“感動××”人一樣,感動著村裡人。我想,外婆也許沒有那麼偉大,但她對兒女、子孫愛,深沉得讓當年僅八歲我感到生命悲涼與母愛偉大。她讓我永遠銘記,在處於多麼痛苦憂患中,她生命書寫多麼深刻愛。
想到這些,我也暗暗對自己下決心,以後不管再遠,在忙,每年清明節都要回來看望一下外婆,以表示我對外婆思念。
清明節議論文15
清明節是一個傳統而古老的節日,追憶故人,思索未來。
又是一年清明到,媽媽帶著我到雨花臺給烈士們掃墓。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站在烈士們的墓前,我用鮮花和真情祭奠著烈士們的英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裡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你們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你們用堅強的毅力壓倒了日本鬼子的狂暴,史冊會記下你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豐功偉績;我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裡,我的耳邊似乎又響起了那扣人心絃的旋律:“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
面對劊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你們毫不動心;面對敵人們的嚴刑拷打,你們毫不動搖;直到流盡最後一滴血。你們堅強的意志讓我們深深地感到敬佩,你們英勇無畏的精神讓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沒有你們,便沒有新中國的繁榮昌盛!沒有你們,便沒有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好好學習呢?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繼承革命先烈的遺志,好好學習,長大後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