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歷史第十二課知識點
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識點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那麼,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上冊歷史第十二課知識點,歡迎閱讀與收藏。
[知識要點】
1、漢初的休養生息政策:吸取秦亡的教訓,減輕農民的徭役、兵役和賦稅負擔,注重發展農業生產。
2、文景之治
(1)獎勵農桑
(2)提倡節儉
(3)重視“以德化民
作用:使漢朝經濟迅速發展起來,為漢朝的繁榮奠定基礎。
3、漢武帝的大一統。
(1)原因:
客觀上景帝后期的經濟繁榮。
主觀上漢武帝雄才大略,善於用人。
(2)措施:
政治上:削減諸候權力(主父偃),加強中央集權。
思想上:“罷黜百家,獨尊需術”(董仲舒)
設立太學,推行儒學教育,以儒家《五經》為主要教材,把儒家學說作為封建正統思想。
(3)歷史作用:西漢進入鼎盛時期,中國封建社會進入第一個盛世。
4、西漢滅亡:公元9年。
5、東漢建立:公元25年,劉秀建立東漢。
[難點解析]
1、比較秦始皇陵,對比漢文帝對修自已陵墓的要求,你覺得有什麼不同之處?再對比一下在位時的作為,說說你的看法?
不同之處:秦始皇的`驪山陵規模巨大,裡面猶如堂皇的地下宮殿,漢文帝預修陵墓,要求從簡,只用陶瓦裝飾。
對比二人的作為,秦始皇實施的是暴政,刑罰殘酷,激起反抗,漢文帝實施的是“仁政”減輕刑罰,以德化民,反而促進了社會的穩定。
秦始皇好大喜功,徭役,兵役繁重,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漢文帝獎勵農耕,減輕兵役,徭役,社會經濟而得到恢復和發展。
2、董仲舒死後,漢武帝有一次經過他的墓地,特意下馬。後來把他的墓叫“下馬陵”,武帝在那下馬說明了什麼?
說明武帝對董仲舒的懷念和敬重。
【重點考點】
1、“文景之治”的局面是怎麼出現的?
文帝景帝在位時重視發展生產,獎勵農桑;還提倡節儉並以身作則;重視“以德化民”實行仁政,因此出現社會安定百姓富裕的局面。
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來的。為推行儒學教育,在中央設立(太學),學習《四書》《五經》。
3、為加強中央集權,提出“削藩”建議的是(主父偃)。
歷史的四大文明古國
1、古巴比倫
古巴比倫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這裡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裡出現了古巴比倫王國。雖然巴比倫現已消失,但其影響(尤其宗教方面)卻很多流存至今。
2、古印度
古代印度,又譯身毒、天竺。公元前2500—前1500年,位於南亞次大陸地區的達羅毗荼人創造了哈拉巴文化。後來摩揭陀日益強大,統一了全印度。公元2—3世紀,一度被貴霜王國統治。古印度存在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其佛教、文學、哲學、藝術、科學等,對世界文化影響深遠。
3、古埃及
古埃及,埃及是一個國家,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位於非洲東北部尼羅河中下游地區,受宗教影響極大,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就是古埃及人對永恆觀念的一種崇拜產物,也是法老的陵墓。除了金字塔以外,獅身人面像、木乃伊也是埃及的象徵。古埃及文明形成於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開始於5100年前(公元前3100年)左右時美尼斯統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終止於公元前30年羅馬征服埃及托勒密王朝。
4、中國
中國,是以華夏文明為源泉、中華文化為基礎,並以漢族為主體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通用漢語、漢字,漢族與少數民族被統稱為“中華民族”,又自稱為炎黃子孫、龍的傳人。
中國歷史上有多少個皇帝
中國皇帝是指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帝制社會里的國家的最高統治者。是作為天子的最高尊稱,是專制統治的象徵與代表。據統計,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稱皇帝始,到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在2132年中,中國共有皇帝42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