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打電話11篇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麼什麼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打電話,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打電話1
活動目標:
1、在小老鼠打電話的情境中,有節奏地學說歌曲裡的對話,並能初步完整的唱出歌曲。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聽著音樂進行遊戲。
活動準備:
小貓頭飾、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
1、初步學習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1、理解第一段歌詞,學著有節奏地說歌曲裡的對話。
它是誰?它手裡拿著什麼?
(1)講述故事:這是一隻可愛頑皮又粗心的的小老鼠,它一個人在家覺得特別無聊,於是它就一隻手拿著電話,一隻手拿著電話本,給它的朋友打電話,邀請他的朋友來一起過家家。小老鼠仔打電話的時候會說些什麼呢?又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首好聽的歌曲吧。(第一遍傾聽歌曲聽錄音或教師示範演唱)
你聽到了歌曲裡都唱了些什麼呢?
小老鼠是怎樣給朋友打電話的,我們一起來學一學。(集體模仿小老鼠打電話的樣子)
(2)學唱電話號碼,並唱出空拍的節奏。
讓我們來聽聽,電話號碼是多少?
(用多媒體出示節奏譜,傾聽歌曲第一段)
請幼兒模仿打電話的樣子,並有節奏的說出電電話號碼。
(3)傾聽歌曲的對話部分
小老鼠邀請朋友是怎麼說的?
朋友是怎麼回答的?
(4)教師示範:有節奏地學說歌曲裡的對話。(用多媒體出示圖譜)
(5)鼓勵幼兒跟著教師學習有節奏地說歌曲裡的對話。
(6)將幼兒分成兩組,分別臉扮演小老鼠和它的朋友來郵節奏的說歌曲裡的對話。
(7)鼓勵幼兒能跟著教師學唱歌曲的第一段。
(8)(播放第一段歌曲)
2、欣賞學習第二段音樂。
(1)你們猜猜,小老鼠請來的的朋友會是誰?
(2)看,它的朋友來了(音樂開始,教師學貓走)——喵。
(3)小老鼠看見貓會怎麼樣?
(4)如果你是小老鼠,看見貓來了,你會是什麼樣的心情?會有什麼樣的表情呢?誰來學學小老鼠。鼓勵幼兒大膽想象,並請幼兒用動作來表現
(5)小老鼠請來的朋友怎麼會是貓呢(鼓勵幼兒但的想象)?
(6)教師示範唱第二段。
噢,原來小老鼠打錯了電話。
2、完整欣賞音樂,並學唱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引導幼兒完整傾聽,並富有表情地演唱。
3、遊戲:小老鼠打電話
1、介紹遊戲玩法:(第一遍遊戲)
一名幼兒(教師)扮演貓,其他幼兒扮
演小老鼠。邊唱歌曲,邊表演,當小老鼠給貓打電話時,貓會在自己的家裡跟你們對話,小老鼠們打完電話就可以出來找東西吃了,當貓出現大叫一聲的時候,小老鼠表現出害怕的樣子蹲下,表示已經藏好。記住哦,小老鼠可一定要藏好了,不然被貓爪抓到了可不能繼續遊戲嘍。
2、介紹遊戲玩法:(第二次遊戲)
剛才貓來的太快了,小老鼠來不及回自己的洞裡,你們覺得它還會藏在家的哪些地方呢?
部分幼兒扮演傢俱,部分幼兒扮演小老鼠,邊唱歌曲,邊表演,當貓出現時,小老鼠們要藏到傢俱裡面去。
反思:
1、情境設定,渲染氣氛
活動中,巧妙地藉助小老鼠在家一個人很無聊給朋友打電話故事情境,激發起幼兒想了解打電話內容的好奇心,將他們自然地帶入打電話的遊戲。幼兒很快融入了自己是小老鼠的角色,在得知小老鼠將電話打到了貓的家裡,都顯的十分的害怕,想著能逃回家或者藏起來,幼兒始終處在情境中,角色意識明顯,遊戲規則潛移默化地被幼兒接受並遵守。
2、有效利用多媒體課件,促成預期目標的達成
活動中我有效利用了多媒體課件,運用鮮活的手段賦予簡單的圖形、圖譜生命。活動中幼兒不僅能聽到教師有節奏的示範,而且還能用視覺感知圖譜所表達的節奏。各種感官的參與使原本枯燥的節奏,變得生動有趣,使幼兒理解了對話的內容,也為幼兒學說對話提供了提示。圖片的巧妙設計,讓幼兒遊戲中動作與音樂的匹配避免了機械記憶、簡單模仿,而是讓幼兒更易懂、易記。因此,活動後幼兒也能有節奏地學說歌曲裡的對話,並能初步完整的唱出整首歌曲,達到了教師所預期的目標。
3、運用教師的示範,自然融入規則學習
活動的最後環節是玩遊戲,目的是讓全體幼兒共同參與遊戲,大膽表現表達。當教師宣佈現在開始玩遊戲“小老鼠打電話”,時,幼兒都躍躍欲試,熱情很高,因為這是分角色的一種遊戲,為了更好的把握遊戲規則,第一次遊戲最好由教師扮演小貓,這樣下次以幼兒為主體進行遊戲時自然而又輕鬆。
4、追求本質
活動的節奏可以放緩一些,教師不要太急於看到活動的結果,要注重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獲得,這才是幼兒園集體活動所要追求的本質。
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打電話2
目標:
1、透過扮演角色及看圖譜節奏能進行有節奏的對話。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能聽著音樂遊戲。
準備:
PPT課件,音樂,貓叫錄音,歌曲伴奏錄音。
過程:
1、談話交流:
--"今天吳老師呀,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小故事,我們一起來看看。"觀看PPT課件:
--"你看到了什麼?""這是誰的家?小老鼠在家裡幹什麼呀?"(小老鼠打電話)"打電話找誰?找朋友來幹什麼?"(找個朋友過家家)"打電話需要知道什麼呢?電話號碼是多少?""小老鼠是怎麼撥號碼的呢?"(電話本呀手中拿,五四三二六七八)2、學看圖譜節奏:
--"老師們還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歌,你們聽一聽有哪些內容?"播放PPT課件圖譜節奏:
(1)教師邊播放圖片邊引導幼兒熟悉歌曲中的對話節奏。
(2)教師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歌曲內容,並帶領幼兒根據圖譜做節奏動作。
3、角色扮演遊戲:
--"現在請你們來扮演小老鼠和貓,好嗎?"--"那貓來的時候,小老鼠們可以怎樣做不讓貓發現呢?"(引導幼兒"蹲下",反映較慢的小老鼠會被貓捉走)
(1)教師帶領幼兒邊唱邊遊戲。
(2)男女生分組進行角色扮演遊戲,遊戲後互換角色。
4、延伸:
--"小老鼠為什麼會招來貓?我們小朋友做事時能像小老鼠一樣粗心嗎?為什麼?"小結:真是一隻粗心的老鼠,差點丟了性命,我們小朋友可不能像小老鼠這麼粗心,做事情時一定要認真和仔細。
活動反思:
歌曲《小老鼠打電話》是一首比較歡快、詼諧的歌曲,具有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歌曲內容簡單易懂,情節生動有趣。
對於新歌的教學,幼兒對歌曲的結構和歌曲的內容會出現困難。在活動過程中,我和配班老師,先以情境的方式表演故事情節,透過提問幫助幼兒熟悉歌詞,為了幫助幼兒記憶歌詞,我製作了圖譜,更好的幫助幼兒理解、體驗和記憶。對不易理解的歌曲內容也迎刃而解了,徹底消除了無目的反覆練唱和記憶歌詞所帶來的枯燥感,使幼兒邊看圖譜邊唱,輕鬆地記憶歌詞。
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打電話3
活動目標:
會演唱有間奏的歌曲。
活動內容:
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活動準備:
小貓頭飾一個,與歌詞相匹配的圖譜。
活動過程:
一、透過遊戲,激發幼兒參與活動興趣。
1、音樂遊戲《小老鼠上燈臺》。
2、鼓勁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唱出歌詞。
二、創設情境,理解歌詞大意。
1、教師和幼兒共同玩“小老鼠打電話”的遊戲,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1)教師創設情境,幫助幼兒理解歌詞。
(2)討論:剛才我們打電話請來的客人怎麼會是花貓?噢,原來是電話號碼撥錯了。
2、聽著音樂節奏朗誦歌詞。
(1)鼓勁幼兒大聲跟讀。
(2)引導幼兒區別老鼠與花貓的聲音是不同的,並模仿表現。
三、學唱歌曲。
1、出示圖譜,引導幼兒理解圖譜的含義。
2、理解間奏並學唱。
(1)教師藉助圖譜,幫幼兒理解間奏。
(2)教師講解間奏。
(3)教師指著圖譜範唱。
(4)幼兒看圖譜學唱。
四、幼兒遊戲。
請幼兒分角色扮演小花貓與小老鼠,聽著音樂邊唱邊遊戲。
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打電話4
活動目標:
1、初步學唱歌曲,能進行有節奏的打電話,體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趣。
2、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3、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節奏卡、音樂、貓頭飾
活動過程:
一、音樂遊戲《小老鼠上燈臺》
(價值取向:用音樂遊戲引起幼兒興趣,帶領幼兒進入角色)
1、幼兒聽音樂進行音樂遊戲。
二、欣賞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價值取向:在打電話的情景中熟悉歌詞、掌握打電話的節奏)
提問:這麼多朋友在一起唱歌跳舞真開心,可小老鼠一個人在家真沒勁,怎麼辦呢?
1、完整欣賞一遍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提問:小老鼠想的是什麼辦法?
2、學習歌曲中的新節奏
(1)幼兒學習撥號的音樂節奏
提問:小老鼠打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小老鼠是怎樣有節奏地按電話號碼的?
幼兒欣賞歌曲前半部分
出示節奏圖譜,幼兒學習小老鼠按電話號碼的節奏
(2)幼兒學習對白節奏
提問:電話通了,小老鼠會對好朋友說什麼呢?
(3)個別練習撥號碼、打電話
三、學唱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價值取向:完整學唱歌曲,體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趣)
1、幼兒再次完整欣賞歌曲。
2、幼兒有表情地跟唱歌曲,表現出小老鼠的開心和害怕。
小結:撥打電話號碼時一定要看仔細,但是小朋友在家不能隨便玩電話。
課後反思:
這首歌曲活潑歡快,幽默詼諧,音樂情節讓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靈活現,遊戲性、表演性極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支援、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激發她們大膽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給幼兒帶來了很強的感染力,所以我運用了前置的教學方法在帶領幼兒重點學唱電話號碼,學說對話,讓幼兒自然的學唱歌曲,在這一環節中突破了活動的難點,又透過老師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輕鬆愉快的學習方式,突出教學的氣氛和情趣,最後讓幼兒參與表演,鼓勵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順利完成了重點。整節課給幼兒創設的氛圍很好,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很高,透過氣氛的渲染,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
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打電話5
活動目標:
1、在會唱歌曲的基礎上學做遊戲,並能按節奏說出打電話的對話,從中瞭解身邊的常識。
2、理解並遵守遊戲規則,能和大家配合按角色愉快地參與音樂活動,。
3、初步培養幼兒對知識的遷移能力和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活動準備:
1、貓等動物的頭飾、場景,錄音機、音樂帶,鋼琴等。
2、幼兒會唱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匯入活動。
1、韻律活動入場:幼兒與老師跟著音樂學做各種小動物。
2、幼兒自然圍在老師身旁,複習歌曲《小老鼠打電話》。
3、用情景"小老鼠打電話",引導幼兒安靜入座聆聽。
二、基本部分:學習和遊戲。
1、教師學小老鼠打電話,引導幼兒按節奏打電話(可問幼兒如何接電話)。
① 提問:知道打電話遊戲要兩個人。 ② 鞏固:用不同形式練習對話。
1) 小老鼠打電話是怎麼說的? 1) 幼兒扮演老鼠打給教師;
2) 朋友接電話又是怎麼說的? 2) 幼兒之間相互打電話。
2、 聽音樂學做遊戲。
1) 教師講解遊戲玩法,幫助幼兒熟悉遊戲規則、理解內容並做相應動作。
(按節奏打電話--跟音樂做動作等朋友--嚇一跳躲起來--發現打錯)
2) 遊戲進行中:幼兒扮老鼠打電話鞏固學習對話及歌詞;在唱撥號碼時教
師點"朋友"(最後被點到8的人扮"朋友");幫助幼兒明確間奏處"朋友"出現時,幼兒扮演老鼠隨音樂變化做相應"嚇一跳、躲起來"等情景動作;"朋友"沒能做成客只好走了,老鼠們站起來發現號碼打錯啦。
3) 教師在幼兒撥號的時候點幼兒,強調最後被點到的人就是"朋友",並
用頭飾出現,繼續遊戲。
3、完整遊戲,提出疑問小老鼠為何總是打錯號碼?(粗心);引導幼兒做事
要認真,並明白號碼相差一個就打到另一個人了;幫助小老鼠重新尋找號碼,認真撥打朋友的電話。
三、結束部分: 快樂提升遊戲。
撥打正確的號碼,繼續遊戲,體現快樂情趣;小老鼠與朋友一起過家家。
活動延伸:
在以後的音樂活動中,引導幼兒想象更多的動物形象,變換更多遊戲的
玩法,增強遊戲的趣味性,發展幼兒的音樂創造力和表現力。
附:
主題活動名稱:我們身邊的科學
主題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的科學現象感興趣,能積極地參與探索活動,會用語言大膽表
述自己的發現。
2.透過嘗試、感知和操作,積累一定的學習體驗,形成有關概念。③感受成功的快樂,增強自信心,培養獨立性和創造性。
課後反思:
這首歌曲活潑歡快,幽默詼諧,音樂情節讓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靈活現,遊戲性、表演性極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支援、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激發她們大膽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給幼兒帶來了很強的感染力,所以我運用了前置的教學方法在帶領幼兒重點學唱電話號碼,學說對話,讓幼兒自然的學唱歌曲,在這一環節中突破了活動的難點,又透過老師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輕鬆愉快的學習方式,突出教學的氣氛和情趣,最後讓幼兒參與表演,鼓勵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順利完成了重點。整節課給幼兒創設的氛圍很好,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很高,透過氣氛的渲染,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
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打電話6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請求,能唱準附點音符、休止符處的歌詞。
2、嘗試用動作、表情、聲音等方式大膽表現歌曲。
3、體驗與同伴共同表現、遊戲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老鼠、小花貓的頭飾;CD《小老鼠打電話》;圖譜一幅;電話機一部。
活動過程:
1、以談話的方式引入:
(1)引導語:小朋友,你們打過電話嗎?怎麼樣打電話?讓幼兒說說自己打電話的經驗,比如要翻電話號碼等。
(2)練習有節奏地打電話和接電話。
(3)引導語:小朋友會打電話,那你知道小老鼠會不會打電話呢,今天啊,有一隻老鼠自己在家,感覺好無聊啊,他也想打電話邀他的朋友到家裡玩,它會請誰來到它家呢?"小朋友們猜猜看。(幼兒猜想)下面,認真聽老師唱首歌你們就知道了。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電話"(幼兒跟念)
2、學習唱歌。
(1)老師邊彈邊有感情地唱歌。
歌曲的名字叫什麼?你聽到了什麼?誰打電話?小老鼠請了的朋友是誰?你們說小老鼠本來是像邀請貓嗎?為什麼它會把貓叫來呢?
(2)幫幼兒理解"電話本"、"過家家"等。
(3)幼兒再次聽一遍音樂,邊看著圖譜,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問:①小老鼠為什麼會打錯電話?它打的是什麼號碼?
②小老鼠打電話的時候它眼睛看哪兒?小老鼠打電話時是怎麼樣的心情?
③當它看到來的朋友是貓時,小老鼠又是怎麼樣的?讓我們來學一學小老鼠害怕的樣子吧。
④小朋友幫小老鼠想想:怎麼樣打電話才能叫來自己的朋友?
(4)教幼兒有節奏地念歌詞。重點念好對白部分。
引導幼兒唱好小老鼠和貓的音色的不同。增強趣味性。
(5)教幼兒唱一遍歌曲。
(6)看著圖譜念歌詞。
(7)放CD,讓幼兒用好聽的聲音來唱歌,在唱歌時,注意用詼諧的聲音來唱,並唱好角色的對話。
3、帶領幼兒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兒注意有節奏地演唱,並在演唱時要有適當的語氣、表情。
4、品德教育:
小老鼠為什麼會招來貓?我們小朋友做事時能像小老鼠一樣粗心嗎?為什麼?
活動延伸:
下次音樂活動玩《小老鼠打電話》的音樂遊戲。
活動反思:
這首歌曲活潑歡快,幽默詼諧,音樂情節讓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靈活現,遊戲性、表演性極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支援、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激發她們大膽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
歌曲本身就給幼兒帶來了很強的感染力,所以我運用了前置的教學方法在帶領幼兒重點學唱電話號碼,學說對話,讓幼兒自然的學唱歌曲,在這一環節中突破了活動的難點,又透過老師的表演,配上木琴,以輕鬆愉快的學習方式,突出教學的氣氛和情趣,最後讓幼兒參與表演,鼓勵她們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內心的感受,順利完成了重點。整節課給幼兒創設的氛圍很好,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也很高,透過氣氛的渲染,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
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打電話7
【設計意圖】
《小老鼠打電話》是一節音樂活動,選自大班主題活動五《什麼聯絡你我他》中。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經常會與同伴,朋友打電話,以電話的形式進行交流,有時一不小心往往就會撥錯號碼,就如歌曲中的小老鼠一樣,居然把電話打給了一隻貓。在設計本節課過程中,我注重了幼兒的生活性,情節性,遊戲性,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去,充分運用感官,形體動作來感知和體驗歌曲。
【活動目標】
1、體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趣,學會有節奏地說對話。
2、理解歌曲內容,學習看圖譜演唱歌曲。
3、知道做事要細心,不能粗心大意。
【活動準備】
《打電話》歌曲《小老鼠打電話》音樂圖譜貓和老鼠頭飾。
【活動過程】
一、聽歌曲《打電話》入場
1、剛才歌曲中的兩個小娃娃在幹什麼呢?那小朋友們打過電話嗎?都給誰打過電話呢?如果你想邀請你的朋友來家裡玩,你打電話時會怎樣說呢?老師引匯出: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用圖來表示)師幼共同練習打電話。(用輕柔,有禮貌的聲音學說)
2、想一想,你的朋友接到你的電話會怎樣說呢?
引導: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用圖表示)師幼共同聯絡接電話(乾脆,有節奏的聲音學說)
3、師幼共同聯絡接打電話。師打電話,幼兒接電話。然後互換,幼兒打電話,老師接電話。男孩打電話,女孩接電話。
二、聽說有隻小老鼠也想打電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圖片)
觀察提問:
1、小老鼠在幹什麼?
2、手裡拿的什麼呢?
3、電話本有什麼用處呢?
三、小老鼠到底是怎樣打電話的?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放音樂)
提問:
1、歌曲中的小老鼠在幹什麼?(出圖譜一)
2、小老鼠打電話找朋友幹什麼?(出圖譜二)
3、小老鼠是怎麼知道朋友的電話號碼的?(出圖譜三)
4、小老鼠撥得電話號碼是多少?(出圖譜四)
5、小老鼠對朋友怎樣說的?朋友是怎樣回答的?
四、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電話》老師唱一遍。幼兒聽琴聲跟唱一遍。幼兒唱一遍(前奏間奏處點頭)
五、小老鼠的朋友到底是誰呢?老師扮演貓表演
提問:小老鼠見到貓會怎樣?幼兒學一下害怕的表情。請個別幼兒表演害怕的表情。重點練習吱—喵—嘭。
六、朋友怎麼會是貓呢?老師出圖譜直接唱最後兩句。幼兒聽琴聲練習最後兩句。
七、幼兒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加動作表演唱歌曲一遍。
八、幼兒帶頭飾表演歌曲(放音樂)
九、小結:這首歌曲中的小老鼠太粗心了,打錯了電話號碼把貓請來了,你說可笑不可笑啊,所以小朋友打電話,做事情要仔細,尤其是119,110,120這些緊急電話不能隨便亂打,不然就給自己找麻煩了。
十、一起到院子做“貓捉老鼠”的遊戲結束。
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打電話8
活動目標:
1.藉助遊戲情景,觀察圖譜,理解歌曲內容。
2.感受歌曲詼諧幽默的特點,聽著音樂進行遊戲。
3.透過打電話的遊戲,體驗幫助朋友的快樂。
4.瞭解兒歌的含義。
5.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知識經驗準備:有打電話的生活經驗。
物質材料準備:大電話本、小老鼠、大花貓指偶、圖譜、音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匯入,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與幼兒一起玩《找朋友》的遊戲,引起幼兒的興趣。
小結:小朋友玩得好開心呀,因為我們找到了好朋友,可是今天有一隻小老鼠,一點都不開心,它怎麼啦?
我們想個辦法幫幫它,讓它趕快開心起來,好嗎?
二、學唱歌曲,掌握歌曲內容
1.學說歌曲中電話號碼:54 32 6 7 8
師:這麼多的數字小老鼠都能記住,它是怎樣記住的?
2.出示圖譜,帶領幼兒集體學說第一段。
3.帶領幼兒學唱第一段。
4.學唱歌曲第二段。
小結:小朋友學唱的真不錯,特別是打通電話時,跟朋友說的話,真好聽,“喂喂,你好嗎?請你快到我的家!”還有朋友回答的也很好,“好好,知道啦,馬上就到你的家!”我們今後就要做有禮貌的孩子!
三、角色遊戲,感受學唱樂趣
1.與幼兒一起邊唱歌邊玩打電話的遊戲。
小結:哎呀,小老鼠打電話邀請好朋友來玩,朋友也答應了,打電話,接電話的遊戲真有趣,我們也來玩一玩,好不好?
現在,老師來學小老鼠打電話,你們做小動物,怎麼樣?
2.請一部分小朋友學做小老鼠,另一部分小朋友學做小老鼠的朋友。
3.嘗試改編8個數字的電話號碼。
小結:小朋友真厲害,幫助了小老鼠,小老鼠好開心,你們開心嗎?幫助了別人,自己也會得到快樂的!
四、活動延伸,遷移快樂經驗
師:如果老師不在家,怎麼辦呢?打我的什麼號碼呢?小朋友,你們想跟小老鼠做朋友嗎?好,那我們一起把電話號碼來記錄到小老鼠的電話本上吧!
設計意圖:
打電話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事,打電話聯絡朋友一起玩,一起說。《小老鼠打電話》這首歌曲節奏明快,易於掌握,歌曲內容簡單易懂,貼近幼兒生活,情節輕鬆活潑、幽默有趣,較易激發幼兒的學習激情。
本次活動我透過看圖譜,說一說,分角色,唱一唱,玩遊戲、演一演,讓幼兒在看、聽、演中學唱歌曲,體驗幫助朋友的快樂!
小百科:老鼠常出沒於下水道、廁所、廚房、雜物堆、垃圾堆放處等處,在帶菌場所與乾淨場所來回行動,經由鼠腳、體毛及胃攜帶物來傳播病原菌。
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打電話9
活動目標:
1. 理解歌詞,初步學唱歌曲。
2. 感受並能初步表現休止符。
3. 體驗歌曲情境的趣味性。
4. 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5. 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在快樂的遊戲中初步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在演唱中能初步的表現間奏、休止符。
活動準備:
音訊、圖譜、小老鼠指偶、老貓頭飾
活動過程:
一、回顧經驗,引出課題。
1.教師出示老鼠的指偶,模擬打電話。
提問:小老鼠是怎麼打電話的? 好朋友又是怎麼接電話的呢?
2.根據幼兒回答出示圖譜。
3.幼兒看著圖譜進行打電話。
二、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理解歌詞
提問:你聽到歌裡唱了什麼?
2.欣賞歌曲,初步感受休止符
提問:電話號碼是怎麼撥的呢?
3.看圖譜欣賞歌曲,教師在間奏部分用拍手節奏來表示。
三、遊戲——打電話
1.完整傾聽歌曲一遍。
提問:來的是誰?小老鼠看到老貓會怎麼樣?
2.遊戲:小老鼠和貓
播放完整音樂,小老鼠們邊唱邊打電話。當聽到“喵”的聲音,小老鼠害怕的跑回家。
3. 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詼諧幽默是這首兒歌的一大特點,我把如何在活動中讓幼兒充分感受兒歌這一特點,深入課解作品所蘊含的知識,作為活動預設的重點,明確活動目標,以此開展教學活動。
本次活動中,我力求營造愉快、有趣的氛圍,以自己的語言、神情去感染幼兒,做到我們都是構建愉快學習過程的.共同體,努力使孩子們在充分體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的同時,所學的知識得到提升。本次活動使孩子們初懂得了:不能隨便撥打電話。
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打電話10
教材分析
歌曲《小老鼠打電話》節奏歡快,內容幽默詼諧,富有兒童情趣。《幼兒園多元整合活動課程》教材裡,這首歌曲是中班下學期的內容。這首歌曲篇幅較長,間奏較多,在第一課時學唱歌曲對於中班上學期的幼兒來說有一定難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幼兒在藝術活動過程中應伴隨愉悅感,幼兒藝術教育應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培養幼兒感受、表現音樂作品的情趣和能力,樂於與同伴一起娛樂、表演,因此,我為本次活動確立了以下目標。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幽默詼諧的特點。
2.欣賞、學唱歌曲,嘗試有節奏的對話和演奏。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圖譜、響罐,貓和老鼠的胸貼、手袋偶
活動重點:學習看圖譜理解歌曲內容,體驗用不同方式演奏歌曲所帶來的愉悅感。
活動難點:學唱新歌,能用不同方式表現歌曲中的間奏。
活動過程
1.練聲
出示貓和老鼠的節奏譜
師:小貓怎樣叫?幼:喵喵喵喵喵喵喵
師:小老鼠怎樣叫?幼:吱吱吱吱吱吱吱
(用這一節奏型作為幼兒的練聲曲目,能讓幼兒提前熟悉歌曲中的節奏,為後面的節奏和歌唱活動打下基礎。)
2.教師講故事《小老鼠打電話》,幫助幼兒理解歌曲內容。
有一天,小老鼠一個人在家,他感到好無聊啊。他想,要是能有個朋友和我一起玩過家家的遊戲就好了。
什麼是“過家家”?過家家就是小朋友平時玩的娃娃家。找誰玩呢?小老鼠拿出電話號碼本看了看,他撥了一個號碼,5432678.叮鈴鈴,叮鈴鈴,電話打通了。小老鼠說,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電話那邊說,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小老鼠一聽是大花貓的聲音,嚇得趕緊把電話掛了。小老鼠嚇得心怦怦直跳,我找的朋友怎麼會是他呢?小老鼠又仔細看了看電話號碼本,原來號碼打錯了。
(教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不過分渲染故事情節,為的是讓幼兒注意傾聽並記住歌詞語句和內容的邏輯順序。)
3.教師範唱“小老鼠打電話”,引導幼兒有節奏的學說人物對話。
教師:這個有趣的故事藏在一首有趣的歌曲裡,歌曲的名字也叫“小老鼠打電話”。
(幼兒首次完整的傾聽歌曲這一環節中,教師採用鋼琴伴奏並用較慢的粗度演唱可以幫助幼兒聽清歌詞內容。)
教師:歌中小老鼠撥的電話號碼是?出示54 32 6 7 8
教師:小老鼠撥通了電話,他是怎麼說的?大花貓是怎麼回答的?
出示相應的圖譜,師幼練習有節奏的對話,引導幼兒感受不同角色的不同心理和語氣。
4.出示歌曲圖譜,播放歌曲錄音。
教師:這首歌曲的名字叫什麼?
教師先提問圖譜中有歌詞部分的內容,再提問可以用什麼動作或聲音表現間奏部分。
教師:小音符表示歌曲中沒有歌詞的部分,這叫間奏。
教師帶領幼兒學說歌詞。
5.播放歌曲錄音,幼兒欣賞教師用響罐演奏歌曲中的間奏部分。
(此歌曲篇幅較長,在幼兒再次欣賞歌曲的同時,教師用響罐演奏歌曲的間奏部分,能較好的幫助幼兒熟悉歌曲旋律和結構,增加趣味性。)
6.播放歌曲錄音,幼兒看圖譜用響罐演奏歌曲的間奏部分。
(幼兒邊看圖譜邊用響罐演奏,不但能減輕教師教授與幼兒學習的困難和負擔,提高有限教學時間內的教學效率,而且還能使平淡枯燥的新歌學習活動變得生動和富於情趣。)
教師引導語:響罐在什麼時候可以進行演奏?如果在有歌詞的部分響罐發出聲音會讓大家聽不清歌裡唱什麼。
(當教師預計幼兒在下面的活動中可能會發生失控行為時,可以在活動開始之前,預先提醒並用積極的語言讓幼兒理解某種控制的要求是活動審美趣味的重要組成部分。)
7.播放歌曲錄音,鼓勵幼兒用不同的表現方式演奏歌曲的間奏部分。
8.遊戲:貓捉老鼠
出示貓和老鼠的胸貼,教師講解遊戲規則,鼓勵幼兒用好聽的聲音完整演唱歌曲。(鋼琴伴奏)
中班音樂教案:小老鼠打電話11
設計意圖:
《小老鼠打電話》是一節音樂活動,選自大班主題活動五《什麼聯絡你我他》中。在日常生活中,幼兒經常會與同伴,朋友打電話,以電話的形式進行交流,有時一不小心往往就會撥錯號碼,就如歌曲中的小老鼠一樣,居然把電話打給了一隻貓。在設計本節課過程中,我注重了幼兒的生活性,情節性,遊戲性,讓幼兒參與到活動中去,充分運用感官,形體動作來感知和體驗歌曲。
活動目標:
1。 體驗歌曲詼諧幽默的情趣,學會有節奏地說對話。
2。 理解歌曲內容,學習看圖譜演唱歌曲。
3。 知道做事要細心,不能粗心大意。
4。 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 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打電話》歌曲、 《小老鼠打電話》音樂圖譜、貓和老鼠頭飾
活動過程:
一.聽歌曲《打電話》入場
1。 剛才歌曲中的兩個小娃娃在幹什麼呢?小朋友們打過電話嗎?都給誰打過電話呢?如果你想邀請你的朋友來家裡玩,你打電話時會怎樣說呢?老師引匯出:喂,喂,你好呀,請你快到我的家。(用圖來表示)師幼共同練習打電話。(用輕柔,有禮貌的聲音學說)
2。 想一想,你的朋友接到你的電話會怎樣說呢?引導:好,好,知道了,馬上就到你的家。(用圖表示)師幼共同聯絡接電話(乾脆,有節奏的聲音學說)
3。 師幼共同聯絡接打電話。師打電話,幼兒接電話。然後互換,幼兒打電話,老師接電話。男孩打電話,女孩接電話。
二.聽說有隻小老鼠也想打電話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圖片)
觀察提問:
1。小老鼠在幹什麼?
2。手裡拿的什麼呢?
3。電話本有什麼用處呢?
三.小老鼠到底是怎樣打電話的?我們一起來聽聽吧。(放音樂)
提問:1。歌曲中的小老鼠在幹什麼?(出圖譜一)
2。小老鼠打電話找朋友幹什麼?(出圖譜二)
3.小老鼠是怎麼知道朋友的電話號碼的?(出圖譜三)
4。小老鼠撥得電話號碼是多少?(出圖譜四)
5。小老鼠對朋友怎樣說的?朋友是怎樣回答的?
四.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小老鼠打電話》老師唱一遍。幼兒聽琴聲跟唱一遍。幼兒唱一遍(前奏間奏處點頭)
五.小老鼠的朋友到底是誰呢?老師扮演貓表演
提問:小老鼠見到貓會怎樣?幼兒學一下害怕的表情。請個別幼兒表演害怕的表情。重點練習吱—喵—嘭。
六、朋友怎麼會是貓呢?老師出圖譜直接唱最後兩句。幼兒聽琴聲練習最後兩句。
七、幼兒完整演唱歌曲一遍。加動作表演唱歌曲一遍。
八、幼兒帶頭飾表演歌曲(放音樂)
九、小結:這首歌曲中的小老鼠太粗心了,打錯了電話號碼把貓請來了,你說可笑不可笑啊,所以小朋友打電話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千萬別打錯吆,尤其是119,110,120這些緊急電話不能隨便亂打,不然就給自己找麻煩了。
十、一起到院子做“貓捉老鼠”的遊戲結束。
活動反思:
這首歌曲活潑歡快,幽默詼諧,音樂情節讓人始料不及,小老鼠形象活靈活現,遊戲性、表演性極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新《綱要》提出:教師應支援、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種藝術活動,激發她們大膽表現美、創造美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