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秋節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精選21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有過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秋節的習俗作文(精選21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1

中秋節到了,我們福州的習俗可多了,有擺塔,吃鯉魚餅,還有“撿月光”。

擺塔,是把各種各樣的塔擺在一個臺上,展示給臺下的觀眾們看。傳說,曾經有一位將軍打完勝仗來到福州,剛好就是中秋節,福州在當時又是一個多塔城市。所以老百姓們為了獲得好運,就各自拿出自家的塔擺在門口,獲得好運。現在福州出名的只剩白塔和烏塔了,其他塔呢?它們都經過時光的流失而消失了。

“吃月餅了!”我們福州吃的可不是常見的月餅,而是鯉魚餅。做成兩條鯉魚形成對稱,代表著福州人給親朋好友送去“年年有餘”和“鯉魚跳龍門”的意思。福州人還把像鯉魚餅的掛飾戴在兒女身上,願兒女的學習像“鯉魚跳龍門”一樣紅紅火火。鯉魚餅的味道可美了,兩條鯉魚並在一起,就像一個月亮,吃一個美滋滋的,你想不想嘗一個鯉魚餅呢?

最有意思的要數“撿月光”了。傳說每當中秋節時,月亮上會掉落下一個月光,只有心地善良的孩子才能撿到它,誰撿到它就等於撿到了好運。所以孩子們一吃完晚飯後就會出來急急忙忙地找月光,8點過後月光就消失了,孩子們也就各自回家了。

這三個風俗各有各的風趣,中秋之夜,你有沒有過這三個風俗呢?這就是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過的中秋節。這時,我突然想起在加拿大的外公、外婆和在澳大利亞的爺爺、奶奶,他們真是“獨在異鄉為異客”,而我又是“每逢佳節倍思親”啊。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2

剛剛開學就迎來了傳統的中秋佳節,由於最近一直奔波於蘇州上海之間,所以我決定留在了學校度過高中學習中的第一個中秋節。下午的時候就聽說我們要自己做飯,然後和汪老師一起吃月餅賞月,在忙碌中就到了晚上六點多,師妹來了,匆匆地催我們,汪老師已經去了,快點吧。等到的時候,看到了偌大的桌子上,擺滿了菜,連碗筷酒杯擠在空隙裡,豐盛的大席。真的感嘆,現在的體育系師弟真厲害,這樣的一桌菜都能給做出來,且色香味俱全,體育出生的男生找女友時要更加的搶手了。賞月的環節大家比較八卦,調侃了身在美國的郭強博士,並給他傳遞了中秋的祝福,並向他炫耀我們吃到了汪老師珍藏的冰月餅。

歡聲笑語中,我們感受到的是汪老師和善可親、幽默風趣和率直真誠,這與平時的雷厲風行、嚴格要求和精益求精的風格完全不一樣。都說做汪老師的學生很苦,很累,而也只有付出才會有收穫,更何況人都是有惰性的,自覺得偏向悠閒安逸的生活,而這種生活又很容易讓我們“停滯不前,被生活所累的”。一件接一件的事情鍛鍊了我們處理事情的能力和效率;一個個挑戰性的任務在撞擊我們的能力底線,讓我們不得不從頭開始學起;一次次的修改培養了我們追求完美、凡事做到讓自己滿意,負責的態度。我發現汪老師這裡有我永遠也學不完的財富,能再次成為她的學生我感覺的是幸福。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3

今天是中秋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坐在陽臺上,吹著涼爽的秋風,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我問媽媽:“為什麼中秋節要吃月餅呀?”媽媽就給我講了觀於中秋節的習俗。

每年8月15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是的中秋是一年四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秀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8月15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月亮更圓滿,更明亮,所以又叫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所以又叫團圓節。

在我國,城鄉群眾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師月神的祭品。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的《孟良錄》中,那是它也只是象菱花餅一樣的食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團圓的象徵。

聽著媽媽所說的我禁不住想起一首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是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與生風歸去,有空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時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月有陰情圓缺,人有悲歡離合,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4

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在這個節日中必定要吃的食物就是月餅。

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朱元璋的謀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元兵”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裡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

月餅是中國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一大象徵,慢慢的,月餅也就成為了節日的必備禮品。

月餅作為傳統食物,為什麼能流傳至今呢?一是寄託對親朋好友的思念,二是月餅口味很好,味道豐富多彩,樣樣有特色。隨著製作工藝的改善,月餅的樣子也有了改變,花紋多了,漂亮了,也有了一些文字。相信在以後的發展中,月餅的樣子和口味會更好。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5

中秋節是我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大家都很重視,關於它的習俗,也很有趣呢!

在70年代的農村,大人小孩都過不上現在的好日子,但是每逢中秋節,又圓又大的月亮掛在蔚藍的天空上,在這柔和的月光下,無論多麼窮苦,家裡都要買上四個又紅又大的蘋果,放在桌子上,做成一個供盤,條件好一點的,還可以用上好的白麵,裡面放點兒糖,蒸成圓形的,就成了夢寐以求的“月餅”,也做成供盤,乞求蒼天保佑一家人的平平安安、團團圓圓。

現在生活富裕了,中秋節的食物琳琅滿目,家裡有各種各樣可口的水果,還有大大小小、種類繁多的月餅。這天一家人一起去賞月啦,一塊兒在家裡一邊吃月餅,一邊聊天啦,小夥伴們一起做遊戲啦,快樂無比,盡情享受天倫之樂。給親人、朋友送箱月餅,代表團團圓圓;給家人送一些包裝精美的蘋果,代表平平安安。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的這首《靜夜思》反映了:不能回家團圓的人,到了這天特別思念家鄉的親人。除了春節,這是人們最重視的一個節日了。

八月十五正值農忙季節,人們歡歡喜喜吃月餅,高高興興收糧食,其樂融融。中秋節,代表豐收,代表喜慶,代表團圓,農民們收穫辛辛苦苦種來的五穀,臉上不由露出會心的微笑;小孩子們可以約好地方痛痛快快地玩上一天,晚上則可以和家人一起去賞月,或是在家裡聊聊天兒,這是多麼美好的節日呀!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6

賞月的風俗來源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鬆的歡娛。民間中秋賞月活動約始魏晉時期,但未成習。到了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待到宋時,形成了以賞月活動為中心的中秋民俗節日,正式定為中秋節。與唐人不同,宋人賞月更多的是感物傷懷,常以陰晴圓缺,喻人情事態,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飾不住宋人的傷感。但對宋人來說,中秋還有另外一種形態,即中秋是世俗歡愉的節日:“中秋節前,諸店皆賣新酒,貴家結飾臺榭,民家爭佔酒樓玩月,笙歌遠聞千里,嬉戲連坐至曉”(《東京夢華錄》)。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營業,玩月遊人,達旦不絕。

明清之後,因時代的關係,社會生活中的現實功利因素突出,歲時節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濃厚,以“賞月”為中心的抒情性與神話性的文人傳統減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與世俗的情感、願望構成普通民眾中秋節俗的主要形態。因此,“民間拜月”成為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7

小時候的月餅總是給我甜膩但有時又會很想吃的感覺。在淮北市區的周邊農村,最好的月餅不是商場超市買來的諸如現在出現的香辣牛肉味的各種餡料的月餅。而是最傳統的五仁,手工製作的五仁,我們現在說起來很不喜歡吃的五仁。

舊時每年的中秋,總是還像過年有壓歲錢收有新衣穿這樣帶著濃厚的節日味道。

這邊的傳統不如說是傳統的月餅烤爐。就是家裡的女人帶著孩子,買來諸如芝麻,花生,杏仁,核桃仁還有牛皮糖,花生油麵粉等製作月餅的必需品。去鄉里鄉親或者鄰村加工月餅的地方,親手製作香噴噴色澤金黃的月餅。負責加工的月餅的阿姨、師傅一邊和母輩們嘮著家常,一顆顆月餅就在手下漾出花來。

傳統制作月餅是用一個木製的模具。媽媽和小姨曾親手教過我,將均勻包裹著各種果仁的麵糰滿滿的塞滿模具,然後用力在桌子上靈巧的拍出一個啪,慢慢把模具拿開,如果拿捏得當,一個連上面字跡都清晰可見的月餅就成形了。

一家人一起製作月餅是中秋的一部分。記憶中總是媽媽和阿姨們在將牛皮糖、核桃仁切碎時塞一塊到在一旁饞嘴的我嘴裡。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8

客家人過中秋吃月餅、賞月等習俗與全國其它各地大致相同。客家人稱八月節或八月半。

每逢中秋圓月升起時,客家的人們早早便在庭院、樓臺,或屋前的禾坪對著月亮升起的地方,擺出月餅、花生、柚子等果品,準備“敬月光”活動。

拜過月後,一家大小在外面賞月、吃東西。賞月是大人們的事,小孩子一般不會端端正正的坐在那裡賞月,而是在皎潔的月色下追逐嬉戲,此時是他們的天堂。而吃東西則是有些講究的。家長往往先讓大家吃這些祭過月神的祭品。在華夏祭祀文化中,有這樣的傳統,就是在神主享用後,祭者常常會把祭品分吃掉,這樣整個祭祀禮儀結束。我們分吃過程,一方面接受了月神的賜福,一方面履行了傳統的祭祀文化。梅縣人的說法是,吃了這些祭品更“乖”,吃了有福氣的,吃了會更吉利。

在梅州,除了月餅這個傳統的、帶有普遍意義的中秋食品外,柚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食品,品種有金柚(沙田柚)、蜜柚或水晶柚。而吃柚子也是有一定的含義的。“像剖柚子叫‘殺柚’,帶有驅邪的意思在裡面。也有說剝柚子皮是‘剝鬼皮’,寄寓了驅邪消災的願望。”

客家地區的月餅,除普通月餅外,有“五仁月餅”,還有一種用糯米粉加糖壓制成大小不一的圓形糕。雖社會經濟不斷進步,但客家人始終繼承傳統飲食文化又在發展民間飲食文化,而中原遺風始終不變。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9

八月十五是我們一年一度的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們國的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月亮圓得像個白玉盤,我們都會欣賞著美麗的月亮,也就是賞月。

中秋節也叫中秋節或團圓節在中秋的前幾天,大街小巷都有月餅賣、有燈籠賣。到了中秋節那天,家家戶戶都擺著月餅賞月,中秋賞月與品嚐月餅結合在一起,寓意著佳人團圓的象徵。在中秋節的夜晚,小孩子提著燈籠,掛著熒光棒,在小巷裡追逐、玩耍;而大人們在家裡吃月餅賞月;年輕人出外猜字謎、逛街。

每當到了中秋節,東莞就會煥然一新。街上人來人往人們都會拿著月餅去拜訪好友,在漆黑的夜景裡,人們都拿著熒光棒,一閃一閃的,增添節日的喜慶。中秋節,人們都非常開心、喜慶。月餅又圓又甜,象徵著團圓和甜蜜。年老的爺爺婆婆們都會給年幼的小孩燈籠錢,寓意著給福祿小孩,希望小孩子平安。中秋節的燈籠精緻美觀,各形各色。

中秋節象徵著團圓,而且一年一度。“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有民風名俗都有他的意義。中秋節已經有多年的歷史,希望我們的炎黃子孫能把這個傳統。

發揚光大,讓中秋節聞名全世界。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10

我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風俗各異,中秋節的習俗則多種多樣,並且帶有濃厚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女子過中秋節時要穿行南浦橋,以求長壽。在建寧,中秋之夜以掛燈為向月宮求子的吉兆。上杭縣人過中秋,兒女多在拜月時請月宮嫦娥。金門人中秋拜月之前要先拜天公。

廣東潮汕各地有中秋拜月,主要是婦女和小孩,且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習俗。晚上,皓月初升,婦女們便在院子裡設案,桌上擺滿佳果和餅食,銀燭高燃,香菸繚繞,然後拜月。

中秋之夜燒塔,在一些地方也很盛行。塔高約1至3公尺,多用碎瓦片砌成,頂端留一個塔口,供投放燃料之用。中秋晚上便點火燃燒,燃料有木、竹、穀殼等,火焰熊熊,極為壯觀。

還有一些地方形成了很多特殊的中秋習俗。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託球舞等。

如今中秋習俗,遠不如舊時盛行,祭月拜月活動已經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遊樂活動,唯獨吃月餅,仍很盛行,把酒問明月,慶賀美好生活,為遠方的親人祝福,“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11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那個時候,人們都要吃月餅,當天晚上,等月亮出來的時候,人們都要賞月,那時候的月亮又圓又大,簡直就像是一個大餅。

中秋節有三大傳說:第一大傳說——嫦娥奔月、第二大傳說——吳剛折桂、第三大傳說——朱元璋與月餅起義。中秋節是陰曆八月十五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每家每戶團圓的節日,每到那天晚上,親朋好友就要聚到一起吃團圓飯,晚飯在團圓節裡就是團圓飯。如果有人在外地打工,回不來吃團圓飯,那麼那個人一定很傷心。使我想起了李白的一首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關於中秋節還有一個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下生長繁殖,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隨砍隨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會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隨仙人修行,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12

八月十五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每到中秋節的晚上,家家戶戶都團聚在一起,在陽臺上吃著月餅,欣賞著月亮,那天的月亮特別的圓,如一張金黃的煎餅。

去年八月十五日,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吃過晚飯,我便拿出一大盒月餅,那個月餅的包裝盒子十分漂亮,它是用金屬鐵皮做成的一個精緻的盒子,盒子上面用塑膠紙貼著,紅紅的、黃黃的,在燈光下還會不停地閃爍著,特別華麗。我想:裡面的月餅可能也一定很好吃吧,我迫不及待地開啟包裝盒,裡面是一個個圓圓的月餅,月餅的外面竟然還有一張透明的塑膠紙包著,我撕開包裝紙,月餅的香味一下子從中跑出來,跑進了我的鼻子裡,“好香好香!”我忍不住吃了一口,說:“這月餅真好吃。”我讓爸爸、媽媽也嚐嚐。他們嘗後連忙說好吃、好吃。後來我們發現一盒月餅中有不同的種類,有豆沙、椒鹽、瓜子仁、花生仁等各種月餅。”我們邊吃邊欣賞著窗外的`月亮,有說有笑的。那晚的月亮真美麗,我彷彿看到了嫦娥在月宮中跳起了歡樂的舞蹈。看著看著,我覺得那晚的月亮特別特別的圓,就像祖國大家庭的人在一起團團圓圓的樣子。

中秋節的月餅真好吃啊!它一直甜到了我的心裡;中秋節的月亮真美啊!它美得讓我賞心悅目。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13

在廣東東莞有乞月照月爬月,以求早生貴子,除了月餅以外,楊桃、芋頭仔都是常見的食品。由於菱角現在比較難買,已經比較少見。祭月,即拜祭太陰娘娘,在香港,會有人到公園燃燒蠟燭;此外,亦有些地方的習俗會向長者或後輩送贈豬仔餅或長壽麵。舞火龍,是香港中秋節最富傳統特色的習俗。從每年農曆八月十四晚起,銅鑼灣大坑地區就一連三晚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這火龍長達70多米,用珍珠草紮成32節的龍身,插滿了長壽香。盛會之夜,這個區的大街小巷,一條條蜿蜒起伏的火龍在燈光與龍鼓音樂下歡騰起舞,熱鬧非凡。香港中秋舞火龍的起源還有過一段傳說:很早以前,大坑區在一次風災襲擊後,出現了一條蟒蛇,四處作惡,村民們四出搜捕,終於把它擊斃。不料次日蟒蛇不翼而飛。

數天後,大坑便發生瘟疫。這時,村中父老忽獲菩薩託夢,說是隻要在中秋佳節舞動火龍,便可將瘟疫驅除。事有巧合,此舉竟然奏效。從此,舞火龍就流傳至今。不管這傳說有多少迷信成份,但中國是龍的故土,在香港大坑中秋節舞火龍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這是值得珍視的。浙江東部:此地風俗全國其他地方略有不同,中秋節是在八月十六,而非八月十五,並且傳統上名稱也是直接叫“八月十六”,與端午、重陽、冬至不同。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14

每逢佳節倍思親,又到了每一年的八月十五了。中秋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其實中秋節又叫“仲秋節”,因為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當中的八月稱為“仲秋”。

從古到今,客居他鄉的遊子常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來寄託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我國古老的節日,祭月是重要的習俗之一。在古代,不光是皇帝有祭月的社制,平民老闆姓也有祭月之風,只是到了後來就變成了賞月,祭祀變成了歡娛。在唐代時中秋賞月的風俗最為旺盛,很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而且至今為止也還遺存著“拜月亭”、“望月樓”等的古蹟。

不過在中秋來臨的時候,讓我們最難忘的還是和親人朋友團聚所帶來的溫馨和祥和。

人與人之間、現實與理想之間的情愫往往能在風格迥異的節日意境中得以詮釋。因此節日也就成為生活中一種特定的溝通公式。

中秋節往往少不了吃月餅,而月餅是有感情的,她帶著濃濃的情意,給了我們思念的情懷。情誼的深厚是無法用物質或金錢的價值來衡量。

歲月的印記無法塗抹,時代的步伐難以停歇,生活中的感動也是無處不在,在中秋來臨之即,去探望曾經給予你點滴幫助的朋友和親人們。

最後在這裡我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別忘了常回家看看!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15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擁有著中秋佳節的季節不得不稱之為別出心載。

在這天晚上,它不一樣。它有著仙女般的容貌。有著超凡脫俗的氣質。有著朦朧輕悠的飄渺,更有著如侶如伴的思念。

金黃的翡翠點綴了它的面夾,飄渺的朦朧裝飾了它的黑髮,使它活象一個栩栩如生的仙女的面容。睜一眼便射出萬丈光芒,照耀大地,迷惑所有的人類,正好應徵了傾城傾國。

正如“微露之光,怎與月爭輝“。在這漆黑浩瀚的夜空,竟不見平日的明星。僅連一顆也奪不過它的色彩。它傲視塵俗。它的羽翎拍滿了整個古往今來。無數文人騷客甘敗於它不凡的氣質之下。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它那可望而不可及又令人有飄渺之情。朦朧神秘的色彩,正如我今日所再次的閱歷。那嫦娥奔月依成佳話,那穿梭古金古今的傳說又何嘗不是人嚮往。

淡淡的輕紗仿似羽衣,賜予它秀麗的裝著。而我們卻至多站在窗臺對它遙遙呼望。

“他鄉有明月,千里照相思“月圓人不圓,伴隨著輕風月影總免不了相思之情。倩風挽月,撒下了無盡的夢,但我們的夢難圓,我只好寄託著它飄落下的羽毛,深深地,輕聲地呼喚著它的名字。

你看那飄落的餘輝,正是寄於我們的希望。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16

農曆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的習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無限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中秋節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有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說起中秋節,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遊月宮等故事。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蛾奔月,嫦蛾偷了丈夫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許多說法。在較早的記載中,嫦蛾偷吃了仙丹,變成了癩蛤蟆,被叫月精,奔月後,嫦蛾住在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了。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17

中秋佳節賞月,這是自古以來,中國人的傳統節日。每到這一天,家人都會團圓在一起來過節,家家戶戶都出來賞月、吃月餅。

中秋節那天早上,全家人就開始準備晚上的賞月了。晚上終於來了,一家人吃完飯後,就一起拿著月餅和果盤下樓了。

皓月當空,月亮像一個大圓盤一樣掛在天上,那邊有一條小溪,有兩個人齊坐在溪邊,賞月。看起來,那人好像很有文化,還不由得有了詩意。月光灑在溪上,一陣風吹來,溪面上泛起了一道道波瀾,遠處山上的竹林也不時傳來了一些“沙沙”的聲音,碧波盪漾,這一夜變得更充實了。月亮邊上的雲散開了些,月光普照大地,地上似乎有了一層白霜。這時我想起了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說到這兒,我望了望天上,發現天上的雲彩各種各樣,有的像天上的飛機,有的像一輛車,在這些雲彩的襯托下,月亮顯得更皎潔了。月亮上有著一些灰色的地方,這樣的美中不足,倒讓它顯得更加的亮麗,更加的有光彩了。

這時我聽見在不遠處,有幾個人正在講中秋節由來的故事。我首先聽見了一個孩子說:“從前有一隻小狗狗,把月亮吃了”,之後就沒了,這是什麼中秋節故事啊。另外一個小孩對大人講,“從前有一個女的上月亮上去了。”我一猜就知道,這肯定是嫦娥奔月的故事了。

結果,坐在我旁邊的媽媽又跟爸爸說起旁邊別人的事了。我看見我同學在一邊,就把一個桌子搬過去,坐在上面往那邊看,他正在看月亮,還發出嗚嗚的聲音,但那不是哭聲,是一個怪聲。又颳了一陣強風,我差點從桌子上面掉下去。我回家拿了三個小的月餅。過去給那個正在怪叫的同學一個,他看見我就知道怪叫被我發現了,於是就裝作沒事一樣坐著了。

中秋節是一個團圓的節日,因為是八月中旬,所以叫八月節,另外又叫團圓節。這一天非常有趣,當然不是玩得有趣,是吃得有趣。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18

中秋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各民族都非常重視,在中秋節的那一天有一個習俗,吃月餅和尋找傳說中的嫦娥,月餅代表著團圓,但是每當我們吃月餅時,有沒有想到過遠在異鄉的遊子呢?他們在中秋節獨自一個人在外,獨自一人坐在窗邊,手裡拿著月餅,靜靜的抬著頭看著圓圓的月亮,心裡該是多麼寂寞,多麼想和自己的親人在一起過中秋節啊,中秋節之夜。

過中秋節了,就不提這事了,我來說一說我們家是怎麼過中秋節的吧。

在過中秋節前好幾天,媽媽就就把那好吃的月餅給我和弟弟買好了,而且還是好多好多的,讓我和弟弟一氣兒吃個夠,這下可把我和弟弟高興死了。待到中秋節真的來臨時,月餅全都不見了,知道它們都跑到哪裡去了嗎?猜猜啊。告訴你們吧,不許告訴別人哦,都跑到我和弟弟的肚子裡去了,呵呵,我們兩姐弟很能吃吧。媽媽發現月餅都被我們吃完了,苦著個臉,納悶我們怎麼這麼能吃啊,就又忙去買來。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四口坐在桌子旁,媽媽靠在爸爸的肩膀上,我靠在媽媽的肩膀上,弟弟小就躺在了我的懷裡了,我們每個人嘴裡都吃著好吃的月餅,一邊賞月,我們都正看得入神。突然聽見弟弟喊了起來[媽,嫦娥怎麼還不出來,你們不是說只要我一直看著月亮,嫦娥就會下來給我禮物嗎?她怎麼到現在還不來,她是不是不喜歡我,不想給我禮物了。]弟弟嘟著他的小嘴,等著媽媽的回答。媽媽衝弟弟笑了笑,說“兒子你聽媽媽說,媽媽是為了讓你安靜的看會兒月亮,不讓你打擾我們,才騙你說嫦娥會給你禮物的,因為你一點也不老實,只有禮物才能讓你安靜一會兒啊。”弟弟聽沒有禮物,頓時哇哇的大哭了起來。媽媽說你哭的話媽媽就不給你買禮物了,如果你不哭的話,媽媽就給你買很多很多的禮物好不好啊。弟弟一聽又有禮物,立即停止了哭,安安靜靜的坐在那兒,吃著月餅,抬著他的小腦袋看起了月亮。院子裡又恢復了安靜。媽媽挨近我,靠在我的耳邊說[我們一家人在一起這麼快樂的過中秋節,你說遠在異鄉的遊子們,會怎麼樣]我陷入了沉思。是啊,在我們一家家的在一起團圓時,那些遊子們的心情會是怎麼樣的呢?會不會坐在窗邊吃著月餅看著月亮,兩眼望著圓圓的月亮,可是兩眼已充滿了淚。他們的心裡該是多麼的寂寞啊,他們的心裡是多麼的盼望能早日和親人團圓啊。

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我希望所有的人能在這一天夢想成真,早日和親人團圓。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19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閤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20

中秋節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它起源於一個古老的神話故事……

古時候,有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他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一天,后羿遇到了西王母,就向她求來了一包長生不老藥。第二天,后羿出去打獵,他剛走,壞心眼的逢蒙就拿著刀闖進屋子,他對嫦娥說:“快把長生不老藥交出來!”嫦娥有急又怕,她一眨眼想到了一個主意,她拿出藥一口吞了下去。嫦娥一吞下藥,身子立刻變得輕飄飄的向天上飛去,一直飛到月亮上。后羿回到家後,聽說了這件事,他非常傷心,走到屋外,在夜裡尋找嫦娥的身影。可他哪裡都不見嫦娥,咦,月亮裡有個晃動的影子——好像就是嫦娥。從那以後,每年的八月十五被定為中秋節。

在這一天,月亮又大又園,人們會在這一天回到家裡和家人團聚。人們還喜歡在院子裡擺上瓜果、點心、一邊聊天,一邊賞月。月餅圓圓的,像天上的月亮一樣,象徵著團圓,人們吃著香甜的月餅,思念著故鄉和親人。

中秋節的習俗作文 篇21

中秋節是一個重要的節日,那麼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又有什麼風俗呢?

大家都知道嫦娥奔月的故事吧。嫦娥為了不讓仙藥被人偷走,所以吃了仙藥飛向了月亮。從此以後,人們為了紀念嫦娥,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都要做月餅。就這樣,月餅的風俗就流傳下來了。後來,人們還這一天點燈、觀潮、釀桂花酒,嘗桂螺、品芋頭,使中秋節更有意思了。大詩人李白還寫過一首關於中秋節的詩——《靜夜思》讚美月亮。

中秋節成為了豐收、拜師的好日子。我很喜歡過中秋節!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