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端午節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通用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吧,作文可分為小學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趣的端午節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1

今天是端午節,端午節,相信大家對這個詞並不陌生,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為什麼端午節要吃粽子、賽龍舟呢?如果你不知道的話,就聽我講吧。

端午節是要吃粽子的,那麼,為什麼要吃粽子呢?不再別的天吃呢?吃粽子要幹嘛呢?大家不一定都知道。這裡我要講一個故事:古時候,戰爭時期,有一個叫屈原的大詩人。屈原像魏王提供了許多計謀,魏王覺得好笑,沒被採用。屈原覺得很傷心,心想自己幫不上國家,就跳河而死。吃粽子就是為了紀念古時候愛國的屈原,在這一天,大家都將粽子投進河裡,讓魚蝦不去吃屈原的屍體,去吃粽子。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吃掉。

那端午節為什麼掛香包呢?這又是什麼原因。這有牽扯到一個傳說,以前的現在,不冷不熱,小孩經常鬧病,那時科學不好。大家以為鬧鬼,去求娘娘,娘娘見這麼多人來求,心軟了,就去找玉帝說:“你不許傷害我的孩子我的孩子。”玉帝說行。但是哪個是你的孩子。娘娘說我的孩子很多。玉帝說要他說出來。娘娘就說:我的孩子身上有雞蛋網或香包。玉帝說行。應為娘娘法力無邊,玉帝也懼怕三分。娘娘回去告訴大家做好準備。玉帝下來一看,全都是娘娘的孩子,嚇了一大跳,都不敢碰,只好迴天庭。讚歎道:都是娘娘的孩子,怎麼動呢?

這就是端午節的來歷,怎麼樣,同學們聽了我的介紹,是不是更瞭解端午節的來歷了?

12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2

農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十分熱鬧。

端午節是因為秦國和楚國發生了戰爭。秦王要求楚王去談判,屈原勸楚王不要去,可是楚王不聽。還將屈原逐出國,到後來楚國被滅之後,屈原憂憤地跳進了汨羅江,百姓為了懷念屈原,將糯米包成粽子,投入了江中,希望魚群吃米而不傷屈原身體,後來演化為端午節,所以端午節是紀念屈原的。

端午節裡有很多有趣的活動:比如賽龍舟、吃粽子、包粽子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包粽子了。端午節那天,我早早地起床幫媽媽包粽子,我一手拿著粽葉,一手把粽葉捲成筒狀。用手握著粽葉,然後舀些糯米放在粽子裡面,把多的粽葉包起來,再用繩子捆住粽子,一個粽子就在我手裡誕生了。可是,好景不長,當我準備去蒸的時候,粽子下面突然有了一個洞,糯米像調皮的娃娃全漏出來了。我很失望,我去問媽媽:“媽媽,我明明已經包好了,為什麼還會漏出來呢?”媽媽笑著說:“你把粽葉卷緊點。”我照著媽媽說的做,果然成功了,包出來的粽子又大又好看。不一會兒,粽子就蒸好了。我揭開鍋蓋,一股清香從鍋裡飄了出來。我從裡面拿出來一個,“好燙!”我發出一聲怪叫,丟回了鍋裡,等粽子冷了,我拿出一個粽子。解開繩子,剝開粽葉,我一口咬下去,軟軟的,糯糯的,真好吃!

端午節真有趣呀!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3

中華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清明節、七夕節……不過,我最喜歡的還是端午節了。

每到端午節,我家都要吃粽子、掛艾草,可今年的端午節有了一點小變化,因為我要自己親手學包粽子啦!

奶奶和媽媽把粽葉洗好,拿出前晚浸泡好的糯米和餡料,媽媽對我說:“你一定要認真跟我做哦!”我興奮地點點頭,趕緊跟著媽媽學。媽媽教我先把粽葉疊成一個倒圓錐形,然後撈一勾糯米放進去,再放入我最喜歡的肉餡和蛋黃餡,又鋪上一層糯米。可是這些米太淘氣了,偷偷地沿著粽葉的邊角像玩滑滑梯一樣溜了下去,我伸手一抓怎麼也抓不住,結果弄得上灑下漏。奶奶告訴我:“你放的米太多了,要少一點。”於是,我輕輕倒去一些米,左包包,右合合,最後給粽子打了一個緊緊的結,一個粽子終於做好了,不過樣子並不美觀,但我還是很開心,畢竟這是自己包的第一個粽子。接著,我再接再厲,粽子包得一個比一個好。

奶奶捧著滿滿的一摞粽子,放進鍋裡。過不多家,一股股香味撲鼻而來,我跟著香味走到了廚房。啊!原來是粽子煮好了呀!奶奶剛剛拎起鍋蓋,粽子就像胖乎乎的小寶寶都綠得發亮,看上去美味極了。濃濃的粽香散發了出來,在哪裡都聞得到這種味道。媽媽和爸爸只咬了一口,就豎起大拇指說:“真好吃!”我坐在椅子上迫不及待地剝開碧綠的粽葉,金黃的小臉蛋好像在說:“不要吃我!不要吃我!”可我哪顧得上這些,直接狠狠咬了一大口,頓時,香香甜甜酥酥的味道包裹了我的味蕾,激動得我連話都說不出來了,真是太好吃了!

今年的端午節真特別啊!有我和媽媽、奶奶一起包的粽子,一下子成就感滿滿的。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4

農曆五月初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這一天家家粽飄香,人人心歡暢,處處花爭豔,可最讓人怦然心動的莫過於觀賞傳統而熱烈的賽龍舟了。

晨光中邂逅夏的清涼,汾河公園裡更是歌如潮、花如海、遊人如織。寬廣的湖面上,微波盪漾,遠處十幾條龍舟正蓄勢待發,一場扣人心絃的龍舟大賽即將上演!

“啪”的一聲槍響,四周突然靜了下來,只隱隱聽見遠處陣陣鑼鼓聲。緊跟著,龍舟出現了,如離弦之箭破浪疾行。龍舟過來了,它們就像一條條出海的蛟龍,長長的龍體上塗滿了鱗甲形的花紋。那昂起的龍頭威武無比,那翹起的龍尾直指藍天。每條龍舟上都整齊的坐著兩排划槳手,他們穿著一色的運動衣,拿著一式的短槳。船頭還站著一個人,身子一顛一顛地使勁擊鼓、敲鑼、吹哨。隨著“咚鏘、咚鏘”的鑼鼓聲,短槳整齊、急促地一起一落,激起了一團團雪白的浪花,龍舟就在浪花中有節奏地起伏著、飛快地前進著,真像龍騰大海啊,好看極了,壯觀極了!

笛聲鳴響,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了,條條龍舟競相沖過終點線,伯仲難分。頓時,水面鞭炮轟鳴、禮花綻放;岸邊鑼鼓喧天、歡聲如雷。人們揮舞著、吶喊著、雀躍著,爭相按下手裡的快門,留下一幅幅龍舟競渡的壯觀美景。

激情澎湃、酣暢淋漓的賽龍舟結束了,那催人奮進的鑼鼓聲仍在我耳邊迴盪,那拼搏向上的情景仍在我腦海閃現。它譜寫出一曲團結協作、拼搏進取的讚歌。

我喜歡祥瑞和諧的有趣端午節,我喜歡催人奮進的賽龍舟!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5

傳說端午節是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寄託哀思。便盪舟江河之上,此後它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老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慢慢的有了端午節吃粽子的習俗。

端午節到了,那天一早,我就被喧鬧的聲音給吵醒了。我急忙起床,跑到窗戶上一看,老老少少的人們都在江裡賽龍舟呢!我目不轉睛的盯著他們。過了一會兒,我拉著爸爸的手說:“我們去看賽龍舟吧。”“賽龍舟有什麼好看的,還不如在家裡包粽子呢!”爸爸不以為然地說道,“好吧。”

於是,我先準備好材料,學著爸爸的樣子先拍一下粽葉,把四片粽葉稍稍重疊,平放在一起,然後把它拿在手裡,捲成圓錐形,再向裡面放上糯米、大棗和花生米,再用剩下的粽葉把口子封住,一個三角形的粽子就展現在面前。最後,用勒草把粽子綁住,可是,手一鬆開,米就全部從“裂縫”裡溢了出來。我不灰心,吸取上次失敗的原因,勒草沒有綁緊,我繼續包粽子。最後,我還是用勒草把粽子緊緊地綁住,接著,我又做了幾個粽子,我把他們一起放入鍋中去煮,這一次,米果然沒有溢位來。

大約過了40分鐘,我從高壓鍋裡拿出一個個熱騰騰的粽子,那一片片翠麗的箬葉包裹著雪白的糯米,很是好看。粽子散發著一陣陣清香,使人陶醉在粽子的世界裡,讓人直流口水。嘗一口,一股糯米的淡香出現在口腔,再咬一口裡面的大棗甜味立刻爆發出來,與糯米的淡香碰在一起,激發出一種奇妙口感,使人置身於美味之中,無法自拔……“粽子真好吃啊!”我情不自禁的讚歎道,“味道太棒了!”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6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灑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聽到這首兒歌,就讓我想起了端午節。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要插艾枝。端午節這天一早,人們將艾枝插在門上,在門楣中央或帶在身上,驅蟲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節要帶香包、系五彩絲線。香包是用棉製品和絲線繡的,包裡除了裝些雄黃、蒼朮外,還要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色線象徵五色龍,系五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節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紀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間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邊盛產的嫩蘆葦葉,也有用竹葉的,統稱粽葉。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

但是這個節日的傳統習俗我一個都沒做,今年就連粽子我都沒吃,(今天我去買,超市裡都賣完了)雖然在五月五之前我吃了。可我今天上柳毅山玩了,山上舉辦啤酒節,可熱鬧了,有賣燒烤的,也有人賣玩具,還有賣鐳射手電筒的,但最熱鬧的卻是在山的最高點表演節目,表演的節目有好多,有喝啤酒大賽,還有唱歌跳舞……但是最讓我心動的卻是拍賣了。

拍賣的東西是張海濤的字,現場寫,什麼家和萬事興啦,萬事如意啦等一系列的祝福語,但是因為我們帶的錢不夠,所以沒有買,只能在那裡看熱鬧。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7

端午節是一年一度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它在每年的農曆五月初五。

傳說端午節的習俗與戰國時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有關。據說屈原為救老百姓於水火之中,多次向楚王提出自己的建議。楚王不但沒有接受,反而把他趕出朝廷。無奈之下,屈原在農曆五月初五那天懷著悲憤的心情投江自殺。人們聽到訊息後,為了保護屈原的屍體不被江水裡的魚蝦吃掉,就用糯米做成粽子撒在江中。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屈原,就把這種習俗保留下來了,只是把撒粽子改成了吃粽子。

過端午節時,最熱鬧的習俗莫過於賽龍舟了。嘉興每年都會在南湖景區舉行龍舟大賽。每到這個時候,沿南湖兩岸早已是人山人海,人們都在翹首以盼,等著龍舟的到來。龍舟來了,遠遠就能聽到震耳欲聾的鑼鼓聲。在人們陣陣歡呼聲中,一艘艘威風凜凜、“龍體”上塗滿了色彩斑斕的鱗甲的龍舟出現在眼前。每條龍舟上都整齊地坐著兩排賽手,他們穿著統一的民族服飾,划著一模一樣的船槳。船頭還站著一個人用力地擊鼓、敲鑼、吹哨子。隨著“咚鏘,咚鏘”的鑼鼓聲,船槳齊飛,水花四濺,龍舟飛速前進。岸上的人激動萬分,大聲喊著:“加油!加油!加油!”龍舟就這樣你追我趕地到達了終點……

關於端午節的習俗還有很多,像掛艾草、菖蒲,吃“五黃”,佩香囊等。我喜歡過端午節!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8

時值晚春,繁密的枝葉已被春風吹成深綠,再過不久,便是屈原為國捐軀的日子,人們為了魚蝦不撕咬他的身體,向河裡投入大量包好的糯米,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紀念屈原成為了中國的節日端午節。

南方人吃肉粽,在乳白的糯米糰裡放上一顆肥膩的肉塊,我倒不怎麼喜歡這種口味,油腥味掩去了糯米的清淡,失去了原有的滋味。

家鄉的甜粽味道清香,不加修飾,更易品出屈原澄澈真實的想法。晾乾的蘆葦包裹住清香的糯米,偶爾向其中塞入一顆甜棗,摺疊成錐體,綁上纖細的葦杆,載入鋥亮的瓷盤,鍋中沸水掀起一股股白浪,如龍王的怒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斜端瓷盤,大塊濃綠被這波濤淹沒,於是又拿起灶臺上的鍋蓋,輕輕釦下,叫他接受洗禮,散發香氣。

苦痛熾熱的煎熬總是漫長的,待火光熄滅方才發現,葦杆不知何時變得色深柔軟,棕葉綠得油亮,頗有食慾。撈入盤中,鬆開棕葉之上的束縛,抄起筷子,夾住一端棕葉,慢悠悠地將白玉般的糯米自棕葉退下,忽然眼前一亮,在深綠的粽葉下,糯米光滑的身軀更顯潔白明亮。

放在盤中託在手上,輕捷地將它們擺在桌上,一家人圍坐在方桌几面,面前擺上載著白糖的小蝶,大人身旁附上一杯白酒,夾起粽子蘸少許糖,就著白酒的辣味兒拉起家常,平日工作的勞累一揮即散,彷彿回到古時田園的小家,食物簡潔卻真情四溢,總覺得這就是屈原先生嚮往的生活。滿嘴溢著甜味,嗯,端午的味道。

縱使時間老去,年代老去,我們老去,但有一樣東西永世繁盛,那就是祖國傳統的節日,先人的願望,我們的和諧,將永不散去,端午的味道,真情的味道,永遠都不會改變。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9

農曆五月初五傳統端午佳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

傳統端午佳節的別稱之多,間接說明了傳統端午佳節俗起源的歧出。事實也正是這樣的。關於傳統端午佳節的來源,時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種說法,諸如:紀念屈原說;吳越民族圖騰祭說;起於三代夏至節說;惡月惡日驅避說,等等。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域,我國民眾把傳統端午佳節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絡起來。傳說屈原投江以後,當地人民傷其死,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後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後來的粽子樣。

傳統端午佳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於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系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傳統端午佳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粽子還是一種節日往來的禮品。到了唐宋時期,粽子已極為有名,市場上常有粽子賣。現在,我們過傳統端午佳節仍然免不了要吃幾隻粽子。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經成了中國傳統的象徵,在人們心中佔據著一定的位置。

我們家鄉包的粽子是海南有名的定安粽子,粽子裡面是用鹹蛋黃和肉做餡,吃起來香噴噴的。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每逢過節,她都為我們包粽子,可這次,因為媽媽太忙,所以奶奶沒有回老家包粽子。這幾天,奶奶準備了好多葉子,要包許多的粽子送給朋友們,希望他們收到後,會有人說一個“哇”字。

雖然今天是過節,本應該去泡“龍水”,可媽媽說:“今天是過節,我們不要去湊熱鬧”。因此,我還是象往常一樣,在家裡做作業、上舞蹈課,我覺得今天既是個熱鬧的日子,又是個平常的日子。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10

農曆五月初五,是家鄉最有特色的日子——端午節。雖然端午節是中國人民中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無論在中國南方還是北方,都有過端午節的習俗。但我感覺,南方的端午節要比北方的更有意思,氣氛更濃郁,更能表現端午節特色。

端午節是為紀念偉大詩人屈原所定的節日。每到端午節這一天,我們家家戶戶都會包一種“中山蘆兜棕:圓棒形的粗如手臂,用新鮮的竹葉來縛棕,裡面放有配料,分有鹹粽子和甜粽子兩種口味。甜粽子有蓮蓉,豆沙,慄蓉,棗泥:鹹的呢,就是鹹肉啊,燒雞,蛋黃,乾貝,冬菇,綠豆,叉燒等材料。包好的粽子放在一個鍋裡煮,等粽子熟了以後,會聞到淡淡的竹葉香,清香四溢,瀰漫整個廚房……

在這天,村裡的“扒龍船”太小兒科啦!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過癮。要看還是電視直播的.,地地道道的龍舟賽。浩大的江面,二十多條“傳統龍”參加角逐。長長的龍船上坐滿了肌肉鼓鼓的大漢。中間是鼓手,前頭的人吶喊助威,聲勢震天,霸氣。威風,震撼……細雨霏霏,江水湧湧。在此,男兒盡顯勇敢,堅強本色,了不得!在北方,“扒龍船”的風俗是不常見的,因為北方的河流不如南方多,所以北方的端午節只吃粽子,不如南方的轟轟烈烈,激情熱鬧。這就是我家故鄉端午節的獨特之處所在。

故鄉的端午節喲,你給了我多少喜悅和歡樂啊!端午粽飄香,龍舟響噹噹,好事成雙雙!端午節流露出的是地道故鄉情,是一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的愛國精神一種欽佩,讚頌。吃著正宗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裡頭別有一番滋味。

20xx年,又一個新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我懷著一顆思念,期待,激動的心去迎接你。去歡迎你。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11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又到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 端午節那天,我們一家到親戚家去吃晚飯,這一去還真學到了不少呢!

在吃飯前,姑姑給我們每人發了一個鴨蛋;吃飯時,大人放棄了自己喜愛的白酒,而是每人先一杯雄黃酒;吃完飯,姑姑還給我們小孩每人一個粽子。我拿了一個赤豆粽,那香甜的糯米紅紅的赤豆再加上雪白的砂糖,真是讓人陶醉呀!

我突然想到了些問題:為什麼在端午節要做這麼多事兒?怎麼會有端午節的呢?我想去問大人,可看他們聊得熱火朝天的,也沒去打擾他們,心裡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說幹就幹!

我首先開啟電腦,搜尋問題。啊哈,終於找到了:端午節那天人們賽龍舟、吃粽子是為了屈原。我國偉大的詩人屈原在那天投進江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河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江河,是為了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遺體。

我還了解到,南方一些少數民族過端午節要吃“五黃”: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包的粽子和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要用雄黃在兒童的額頭上畫個“王“字,和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們邊吃粽子邊唱:“五月五,是端陽。插艾葉,帶香囊。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

啊,這真是個有趣的端午節!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12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家家戶戶都要吃粽子,點雄黃,插艾葉草等等,我們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起來,我就看見外婆已經準備好了一小籃子糯米,還有一盆兒昨晚醃好的五花肉,還有一大盆的煮好的蘆葉。準備要包粽子了,外婆看見我起來了,變對我說:“我正缺人手呢。你來幫我搭把手吧。”我開心極了。我可以享受到包粽子的快樂。

我先拿了一個小板凳,坐在邊上,看著外婆包了幾個。看得我躍躍欲試,我馬上去把手洗了一遍。先挑了四五片蘆葉,四片按順序鋪開,一片反扣在中間,現在要把蘆葉捲成一個漏斗形,要卷緊,不然米會露出來的。接著是往裡面放入一半的糯米,在挑一塊五花肉放進去,再裝一半的糯米進去。

然後用轉陀螺的樣子把蘆葉的另一端慢慢地捲起,弄到只有一個小尾巴,就把小尾巴夜捲起來,用大拇指摁住,把卷起來的再對摺,最後呢要用線把粽子五花大捆綁牢,防止它散掉,這樣一個不這麼完美的三角體粽子就完成了,外婆誇獎道:“比你媽那是包得好看多了。”我聽了大眼笑成了小眼,心想:可以去媽媽那顯擺顯擺了。

中午,外婆把做好的粽子放入高壓鍋中。當煮的差不多的時候,那濃濃的粽香就從廚房裡飄了出來,直鑽入到我的鼻子裡,清香四溢使人胃口大開。我迫不及待地叫上家人品嚐我的粽子,媽媽笑著說:“這粽子比買的都要好吃!”我開心極了。

下午,媽媽給我和弟弟一人一個香囊。外婆告訴我們端午節小孩子佩香囊有避邪驅瘟,還可以衣服點綴,這裡面有硃砂、雄黃、香藥。我們這香囊外包以紅色絨布,在以五色絲線旋扣成索。一聞還有淡淡的藥香,我和弟弟高興地掛著香囊,出門找小夥伴去了。

端午節真是一個有趣的傳統佳節!祝大家端午節安康!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13

五月初五是端午,棕香艾香滿堂飄。快看快看!街上人山人海,熱熱鬧鬧,今天是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

端午節吃粽子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包粽子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奶奶為了做粽子買來了好大一堆東西:糯米,各種餡,粽葉,絲線奶奶笑著說:餓了吧,小饞貓,我們動手吧!我看著奶奶三下五除二地把一個粽子包好了,我也躍躍欲試。我立刻把五六片粽葉疊在一起,捲成一個蛋筒的形狀,接下來放上一點點糯米加上自己喜歡的餡,再加上糯米,裹成一個蛋筒就好了。再把多餘的粽葉圍著整個粽子轉圈,紮上絲線就能放進鍋裡煮了。

當我滿懷信心的時候,現實給了我重重一巴掌,不管我怎麼弄,裡面的糯米總是會漏下來。我心想:莫非它沒有下巴或者是無肚棕?我把粽子拿在手上翻來覆去地研究,好像都很完美呀!在我再三檢查之下,終於發現有個小角落裡果然有一個細微的洞,真是漏網之魚。為了圖方便我直接又拿起一片粽葉圍在小洞洞上,眼看著結束了,砰!沙沙沙沙沙沙!我包的粽子撒了一地!沒等我開口,奶奶微笑著說:裹粽子的時候也要有方法,要橫向,豎向,多角度去嘗試,總會成功的!於是我按照媽媽的方法,一次,兩次,三次果然成功了。

當看見自己包好的粽子時,我心裡比吃蜜還甜,因為這是我獨一無二的勞動成果。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14

粽子香,糯米香。賽龍舟,真熱鬧。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來了!

端午節前幾天,不斷地下著大雨,老天你就這麼開心嗎?都快要把整個世界給淹沒了。媽媽說:“這是龍舟水,就是給龍舟比賽弄點水,這樣才好劃!”

端午節當天,雨終於停了,陽光燦爛。媽媽帶著我去看龍舟比賽。觀眾們正在熱烈地喊叫著,划龍舟的人賣力地劃,汗珠一顆顆地往下掉。我看見了那水上的波浪,是多麼高,多麼長啊!

這時,我的肚子發出了咕咕的叫聲。媽媽說:“走,我們回去包粽子去吧!”媽媽準備好了翠綠的粽葉和亮晶晶的糯米,還有香噴噴的雞肉和五花肉……

我拿起翠綠的粽葉圍成一個漏斗的形狀,然後,先把亮晶晶的糯米放在底部,再把喜歡的材料放在中間,我喜歡板栗,便把板栗放在中間,再放點五花肉。一個粽子就完成了!

我和媽媽合力把包好的粽子抬到鍋裡面去,拿點木材,再放到燒火的灶裡。

哇,好香啊!還沒有出鍋,一陣陣香味都飄出來了。媽媽說:“你先出去玩吧!”我跑了出去,看著鄰居家都在吃粽子。很快,我聽到媽媽叫我回家了,說粽子煮好了!

我急忙跑回家,吃我精心製作的粽子。我咬了一口,好吃!特別是那塊五花肉,入口即化。我發現還有好多粽子,正想把那些粽子拿過來吃時,媽媽突然說了一句:“幫我把這些粽子拿到鄰居家去!”我把煮好的粽子拿了一些到鄰居家去,我和鄰居互相分享了彼此的美味粽子,真是心有靈犀啊!

看龍舟,吃粽子,這真是一個愉快的端午節啊!

有趣的端午節作文15

又是一年五月初五端午節,一個美麗的中國傳統節日。

這“端午節”有個來歷,傳說從前有一個叫屈原的偉大愛國詩人,因為反對妥協,主張聯齊抗秦,受到楚國權臣的打擊和陷害,先後遭到杯王和頃襄王的貶謫和放逐。屈原離開郢都以後,沿長江東下,踽踽獨行,顏色憔悴,披著長髮,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他不知道為什麼世界會是這樣黑白混淆,忠奸顛倒,美醜不分。他禁不住內心的憤怒,一面大聲呵斥吟誦,一面提起筆來,洋洋灑灑在石壁上寫下一篇奇絕千古的《天問》。他深知自已無法同現實調和,最後自投於汩羅江,結束了他悲壯的一生。

當地老百姓都非常尊敬和愛戴屈原,生怕他的屍體被魚吃掉,就投下一種用棕葉包米的東西—棕子餵魚,好讓魚不去吃屈原。以後,每年都以此方法來紀念屈原。

今天正是紀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聞到濃濃的棕子清香,於是趕緊洗瀨,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邊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棕子。我想:為什麼象屈原這樣的忠臣要被放逐,還要遭到壞人的打擊和陷害,那些奸臣為什麼不會考慮國家會不會被人家吞併掉,總有一天,國家肯定要栽在他們的手裡,還有那個笨大王,怎麼也不知道屈原是個忠臣呢,真是笨。雖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點不影響我吃棕子的好胃口。

真是一個有趣的端午節,還有好吃的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