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5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寫一份讀後感,記錄收穫與付出吧。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1
我贊同: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的最佳選擇,應當從習慣培養開始。而幼兒園是一個人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價值。《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是一本好書。作者孫雲曉教授在本書中闡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習慣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礎”、“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等系列教育觀點和教育方法。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生動、典型的教育案例,字裡行間處處閃爍著一個教育專家獨到的教育智慧。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說的簡單一點,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本文從做人、做事和學習三大方面展開了良好行為習慣實施內容我感覺很全面,即:1、做人:真誠待人、誠實守信、認真負責、自信自強;2、做事:遵守規則、講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費;3、學習: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學用結合、總結反思。
我想:作為一名新時代幼兒教師,必須學好這些理念,並能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適時的滲透一點,抓住孩子的每一次教育契機,給予有效的引導。它說: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有了某種能力,因此可以說,習慣養成得越多,人的能力就越強。這是一種積累的過程。
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的良好習慣一旦養成,將會加速他們的成長進步。養成一個好習慣,應當想方設法讓孩子明確需要,與孩子一起經常討論制定培養哪幾個習慣,並結合科學的教育手段,我概括好習慣培養的步驟:一透過體驗,認識習慣的重要性;二、進行形象的榜樣教育;三、持之以恆地練習;四、及時而科學地評估引導;五、創造好環境,培養好風氣。
願我們將孩子的習慣培養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來,當好孩子成長的引路人。的確培養孩子一個好習慣,給孩子一生財富;糾正孩子一個壞習慣,給孩子一生幸福。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2
讀了關鴻羽教授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書後感想很多,關鴻羽教授是著名教育專家,北京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研究室主任,兼任普教研究所副所長。而他寫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是我國第一本養成教育系統的著作。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書的封底頁中寫道這樣一段話:有人問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您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了您認為最主要的東西呢?”這位白髮蒼蒼的獲獎者回答:“是在幼兒園。”提問者愣住了,又問:“您在幼兒園學到些什麼呢?”科學家耐心地回答:“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吃飯前要洗手;做錯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飯後要休息;要仔細觀察周圍的大自然。從根本上說,我學到的全部知識就這些。”
從他的這本書中可以看出,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養成的,習慣養成之後看上去“如自然”,但是養成的過程卻不是自然的。如果養成了不良習慣,要把它轉化成良好的習慣,就要經過一個痛苦的過程。為了不讓孩子經歷這種痛苦的磨練,我們從一開始就要教育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你的一言一行都逃不過孩子的.眼睛,因為孩子的眼睛是最敏銳的,而且孩子往往具有“向師性”,他們會模仿你的一言一行,所以要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教師首先要嚴於律己,從我做起,為人師表,言行一致。書中也提到了教師須達到的幾點要求,在此寫下以提醒自己:
1、以德育德
2、以才培才(以學促學)
3、以趣激趣
4、以情動情
5、以意煉意
6、以性養性
7、以行導行
我讀過此書,覺得自己的工作任重而道遠,覺得每個孩子來到學校時都是一塊什麼都沒有的土地,教師在上面播種什麼都很重要,它關係到田地上將來會是果實累累或是雜草叢生,為了使孩子離開學校時都會是一幅美麗的田園畫,我們教師就應慎重地種下每一顆種子,所以在平時我們就應該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有良好的修養,給孩子起到一個好的模範作用,使他們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3
閒暇之餘,認真拜讀了張仁賢總主編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書,讓我受益良多。本書共有五個專題,分別是:科學的學習習慣;正確的思維習慣;得體的處事習慣;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
本書中闡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習慣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礎”、“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等系列教育觀點和教育方法。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生動、典型的教育案例,字裡行間處處閃爍著一個教育專家獨到的教育智慧。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他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的最佳選擇,應當從習慣培養開始。而小學是一個人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價值。
讀了這本書,不但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讀後還會大大提高我們工作的效率。認真閱讀,它會幫助我們走向成功,會激勵我們更加懂得我們教育人生的價值,使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書中並不是一味的說教,既有必要的理論,又列舉了很多令人信服的事例。張仁賢老師給我們培養習慣的諸多建議,如:“合作交流”“用心觀察、善於反思”“遇事寬容”,“心懷感恩”“樂觀對待事情”“學會理財”等等這些措施科學合理,又簡單易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能理解習慣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特別對現在的小學生影響更大。可是我們都發現,學生的不良習慣隨處可見,不做作業,隨地吐痰,對人沒禮貌,打架罵人等。這些壞習慣的養成已經對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除去家庭教育的原因,作為學校老師們的責任很重大。如果放任自流,那將會毀掉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必須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的習慣,即如書中所說包括做人的習慣,做事的習慣。
書中說過這樣一句經典的話:“如果養成好的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有了壞習慣,你會一輩子都償還不了它的債務,這就是習慣,我不斷反思”。願我們將孩子的習慣培養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來,當好孩子成長的引路人。的確培養孩子一個好習慣,給孩子一生財富;糾正孩子一個壞習慣,給孩子一生幸福。
我想: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教師,必須學好這些理念,並能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適時的滲透一點,抓住孩子的每一次教育契機,給予有效的引導。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4
《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是一本好書。作者孫雲曉教授在本書中闡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習慣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礎”、“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等系列教育觀點和教育方法。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生動、典型的教育案例,字裡行間處處閃爍著一個教育專家獨到的教育智慧。其中感受最深的是他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的最佳選擇,應當從習慣培養開始。而小學是一個人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價值。
讀了這本書,不但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讀後還會大大提高我們工作的效率。認真閱讀,它會幫助我們走向成功,會激勵我們更加懂得我們教育人生的價值,使我們在教育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書中並不是一味的說教,既有必要的理論,又列舉了很多令人信服的事例。孫雲曉老師給我們培養習慣的諸多建議,如:“一分鐘讚美法”“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原則”“計劃周密有條理的習慣”,“行為習慣的培養必須尊重的規律”等等這些措施科學合理,又簡單易行。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能理解習慣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特別對現在的小學生影響更大。可是我們都發現,學生的不良習慣隨處可見,不做作業,隨地吐痰,對人沒禮貌,打架罵人等。這些壞習慣的養成已經對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除去家庭教育的原因,作為學校老師們的責任很重大。如果放任自流,那將會毀掉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必須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的習慣,即如書中所說包括做人的習慣,做事的習慣。
孫老師也曾在書中說過這樣一句經典的話:“如果養成好的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有了壞習慣,你會一輩子都償還不了它的債務,這就是習慣,我不斷反思”。願我們將孩子的習慣培養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來,當好孩子成長的引路人。的確培養孩子一個好習慣,給孩子一生財富;糾正孩子一個壞習慣,給孩子一生幸福。
我想:作為一名新時代的小學教師,必須學好這些理念,並能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適時的滲透一點,抓住孩子的每一次教育契機,給予有效的引導。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5
我認真拜讀了孫雲曉老師的《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我覺得這是一本給眾多人的思想久遠而深刻影響的一本好書,是一部偉大的著作,本著作為我們任何年紀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精神食糧,是指導我們如何做好教育工作的一部好書。閒暇時拜讀孫老師的著作,既能增加趣味,又能增長知識,更重要的是還會大大提高我們工作的效率。朱永新老師說:“雲曉是一個真正走進兒童世界的學者;而我們透過閱讀他的作品,在走進孫雲曉世界的同時,也走了兒童世界。”我相信,有這樣一本好書,它會幫助我們走向成功,會激勵我們更加懂得我們教育人生的價值,認真閱讀,一定會使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孫老師的這一名著會激勵我們奮發向上,會在我們學習和工作中發揮巨大的精神力量。
孫老師用了七個章節精闢論述了《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這一主題。他以一個作家的細膩和敏銳,以一個文人的獨立思維,去深入地觀察相關的問題,去觀察教育過程中的各種現象。他的文章在科學理性的基礎上,極具文學性和人文性。他的這一著作對我們做教育工作者來說,有著反覆細讀和品味的價值。孫雲曉老師的《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一書,第四章做人的習慣,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書中說“‘做人’絕不僅僅是一個道德範疇內的概念,更不僅僅是一個空泛的詞語。它與我們的生活實踐聯絡得非常緊密。長期以來,‘做人’似乎總是停留在純粹的道德範疇,實際上它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成功概念。”文中提到:“擁有一顆愛心是做人的基礎,做人離不開四塊基石,即真誠待人(愛心),誠實守信(誠信),認真負責(責任心),自信自強(自信)。”這裡的第一塊基石就是愛心。我們知道:愛,那是真正的智慧,沒有對人純潔的愛,沒有對美好人性的嚮往,沒有對生命的關懷,沒有最起碼的人間溫情,也就沒有了生活,世界也就沒有陽光。讀孫老師的這一名著,使我明白了作為教育者,也必須是愛的使者,讓悲憫與同情成為我們的生命情感,透過我們的努力工作,使下一代擁有以生命尊嚴為基礎的價值觀,擁有美好心靈,使整個社會真正地實現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