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秋節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

作為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

一、指導思想:

瞭解民族的風俗,傳承民族的文化,弘揚民族的精神。

二、活動目標:

1、讓學生了解中秋節,知道它的傳說、習俗。

2、透過中秋這個傳統節日,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來弘揚民族精神。

3、讓學生懂得親情的可貴,能融入集體中,促進學生之間的友情。

三、活動準備:

1、歌曲:《但願人長久》。

2、學生事先收集有關中秋節的資料。

3、學生進行才藝準備。

4、學生帶好月餅。

四、活動過程:

1、中秋習俗交流。

2、故事交流:《嫦娥奔月》《吳剛伐桂》《月中玉兔》。

3、表演節目

4、朗誦詩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5、同學分享自己帶來的月餅。

五、活動小結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2

資料簡介

(一)小資料庫

中秋佳節,我國城鄉過中秋都有吃月餅的習俗,俗話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以餅之圓兆人之常生,用月餅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都成為天下人們的心願,月餅還被用來當做禮品送親贈友,聯絡感情。

中秋節吃月餅相傳始於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起義抗元。朱元璋聯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訊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裡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很快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令,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並將當年騎兵時以秘密傳遞資訊的“月餅”,作為節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後,“月餅”製作越發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以後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二)學生作品

童心童言說中秋(選自學生週記)

這個星期要過中秋節了,老師要大家帶一些和中秋節有關的圖片、剪報、詩歌、故事等到學校裡來。

我在家裡找了半天也沒有找到,最後只能帶一張元祖雪月餅的廣告紙去。

晚託班的時候,大家在做作業,翁老師在佈置教室,她把我帶去的廣告紙,剪下來貼在展示板上,我覺得真好看,心裡很高興,沒想到廣告紙還能派這個用場……

活動建議

1.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二年級學生對中秋節不是很陌生,這一次中秋節的節慶教育,我重點落實在讓學生了解中秋節吃月餅的含義,以及請學生嘗試學做月餅這兩方面展開教育活動。學做月餅,這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事情,在做的過程中,讓學生體會古代的百姓很聰明,他們想出了在月餅裡面藏情報的方法。

透過這次的節慶活動,可以拓展學生的思路,瞭解民族文化和歷史,為他們的週記或短文提供素材,另外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2.學習收集資料和調查

首先在課前可以先問學生,中秋節快到了,你們家打算怎麼過呀,月餅買好了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中秋節時,大家為什麼都要互贈月餅,吃月餅?請學生透過自己的方式(問家裡的長輩、上網、書本查閱等)收集了解中秋節吃月餅的典故,傳說。為節慶教育活動過程中,小組討論交流講述作一些準備。

其次,請學生利用和家長去商場、超市購物的機會,看看月餅的種類,月餅的主要成分,為自己動手製作月餅培養感情和興趣。

3.願意參加環境佈置

在教學活動時,環境適當做一些佈置,比如:在教室的生活櫃上可以擺放一些中秋節時經常食用的傳統食品——煮毛豆、糖芋艿、烤鴨子等,烘托節慶的氣氛。

4.能把活動內容與其他學科整合

活動結束以後,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學生的能力,或用幾句話寫一篇短文,描述一下自己過中秋節的心情;或畫一張圖畫,把自己做的月餅畫下來;或用自己的零花錢買些月餅請長輩品嚐……總之,學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對中秋節節慶教育活動的感受和認可。

活動方案

(一)活動要求:

1.讓學生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知道朱元璋與月餅的民間傳說故事,激發學生熱愛民族傳統文化的情感。

2.請學生動手嘗試學做體現中秋習俗的月餅,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製作興趣。

3.繼續學習收集有關資料的本領。

(二)活動準備:

1.中秋節慶教育活動前,老師與學生一起收集有關中秋節習俗的相關資料。

2.對所有資料整理加工,然後把有關中秋節食俗的圖文在教室的展示板上張貼。

3.節慶活動進行時,教室的生活櫃上擺放一些煮熟毛豆等中秋時令食品。

(三)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內容。

老師和小朋友談話,問問學生家裡打算怎麼過中秋節,隨後引出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2.用不同形式交流各種資料

老師再問學生,有關中秋節時,大家把月餅當作禮物饋贈給親朋好友的原因,以及中秋與月餅的故事。

引導學生把他們各自了解到,收集到的有關內容在小組當中一起交流講述,選擇有代表性的內容在全班講述。

老師可以補充介紹民間故事《朱元璋與月餅》,讓學生對月餅產生除享受美味以外的興趣,為接下來學習製作月餅作情感上的準備。

3.學習製作月餅。

老師可以先透過讓學生欣賞月餅,介紹月餅,激發學生動手製作的興趣和願望。

隨後可以請生活老師具體介紹月餅製作的方法,知道學生分步驟進行:先揉麵做外面的皮;接著在麵皮內放進餡搓揉;隨後後放進模板中用力壓,印出圖文;最後把製作好的月餅放入烤箱裡烘熟……

小朋友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製作月餅。在這過程中,老師要不停地巡視,及時幫助指導動手能力欠佳的學生,讓他們也能完成作品,獲得快樂。

4.補充中秋其他食俗。

啟發學生多觀察瞭解生活,不斷積累民族文化的底蘊,引導學生從教室內擺放的東西為視窗,讓學生自主學習有關知識。

(四)活動延伸:

讓民族節慶教育活動成為學生鞏固各種學科的途徑和渠道。學生參加了中秋與月餅的活動——聽故事,做月餅,品嚐各種食品,心裡肯定有許多想法。可以把活動當作與別人交談的內容,寫短文的素材;也可以作為繪畫的題材……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使中秋節的教育活動能夠得以延續。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3

(一)活動目標:

1、瞭解中秋節的由來、民族傳說和中秋節的過節習俗。

2、透過吃月餅讓學生喜愛並記住這個節日。

3、畫出你心中的中秋節。

(二)活動準備:

學生透過詢問父母等查詢方式,瞭解一些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三)活動過程:

1、同學們,你們喜歡猜謎語嗎老師要說一首兒歌,請你們來猜一猜。

迎佳節,慶豐收,歌舞表演樂融融;月餅香,月餅甜,全家歡樂大團圓這首兒歌中說到的佳節,是什麼節中秋節!(板書)中秋節的來歷師:同學們,你們知道中秋節的傳說嗎師:今年的中秋節準備是怎麼過師:同學們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過中秋節。但是,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我們這個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班級裡的同學就像親兄弟姐妹一樣,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全班一起過,有一點可惜,是嗎好不好師:你們知道別的地方的人們是怎樣過中秋節的嗎我們可以學習一下。(學生把收集的資料在班上交流)師:同學們一般都是和父母家人一起過中秋節。但是,我們現在已經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我們這個班級就像一個大家庭,班級裡的同學就像親兄弟姐妹一樣,今年的中秋節,我們全班一起過好不好師:過中秋節,我們要吃什麼師:我們不但要吃月餅,還要在吃月餅時聽一首好聽的歌,也是和中秋、月餅有關的,叫《爺爺為我打月餅》,好嗎但是,在吃之前,我們要先來明白一個道理,我們這個班級是一個大家庭,在這個大家庭裡面,有好東西吃,你是先自己吃呢還是先給別人吃呢你想給誰吃師:我們不光要送出月餅,還要送出我們的祝福,送出我們的親情,在贈月餅時,要對對方說一句祝福的話並做一個令人感到親熱的動作。平時你用什麼動作表達自己和別人的親熱師:現在我們可以下位子去向這個教室裡的任何人送去自己中秋的祝福,擁抱他,並對他說一句祝福的話。我會給大家發月餅、放歌曲。但是,呆會兒音樂一停,我們就要坐回座位。(全班活動,教師同時發月餅,放音樂)許中秋心願師:我們的中秋節快要過完了,最後,讓我們來許下一個中秋節的心願吧,(全班閉上眼睛許願)誰想把自己的心願告訴大家課後延伸:把心願告訴爸爸和媽媽並畫出你心中的中秋節。

一、教學建議:

(一)課前準備中秋節是我國重大的傳統節日,也是學生們比較熟悉的一個節日,幾乎每個家庭或簡單或隆重地會對這個節日進行慶祝。因此在設計本次中秋節的拓展方案時,我由談話引入一些學生熟知的中秋習俗,並透過課前準備,讓學生自主收集有關中秋的資料,可透過向長輩瞭解一些中秋節的習俗,也可到圖書館或書店查閱有關書籍,還可上網查詢等等,在收集資料過程中使學生知道一些平時不太瞭解的中秋節的知識。同時,透過課上學生間的交流,使他們學到更多的中秋節的內容。當然,教師也是其中的參與者,幫助學生把所找到的資料和他們一起進行適當的篩選和概括。透過這種師生互動的活動,同學們的學習興趣盎然,也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學科滲透在活動中注重學科滲透,如聽故事,說心願這個環節,結合平時語文學科中語言訓練的要求,讓學生在說出自己心願的同時,請他們注意語言的規範和優美,從而使自己的語言能力有所提高。然後輔以電話的形式表達,並提醒他們運用禮貌用語,這樣不僅幫助學生複習了日常打電話的整個過程,而且又在其中滲透了禮的教育。

(三)突出主體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為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在最後一個環節瞭解有關月亮的知識中,我一改傳統的由老師介紹的方法,由一學生扮演月亮博士,由他充當一回小老師,組織整個環節的活動過程,包括提問佈置任務、組織歸類展示、歸納板書等等。學生與學生之間因為年齡相同,更容易接近,整個課堂呈現了一種和諧、輕鬆、愉快的氛圍。在這一系列的生生互動中,同學們的學習興趣一浪高過一浪,不僅這位扮演月亮博士的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而且其他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也有了較大的提高,從而懂得了各種形狀的月亮的名稱,培養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二、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

1、透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了解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以及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民間傳說。

2、讓學生知道中秋節是我國民間慶賀豐收和團圓的節日。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學生懂得各種形狀的月亮的名稱。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課前準備:師生透過各種途徑尋找中秋節的資料。(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習俗、詩歌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交流中秋節的習俗1師生談話引入八月十五中秋節。2學生交流今年中秋節的活動安排。3大家一起分享有關中秋節的資料。(吃月餅、賞月、觀潮、燃燈、玩兔燈、祈福等)

(二)聽故事,說心願1教師講嫦娥奔月的故事。(配樂)2學生打電話與嫦娥姐姐說說心裡話。

(1)出示聽話說話要求:仔細聽,牢牢記,說清楚、說完整。(讓學生充分拓展思維、開拓思路)

(2)說話時注意講電話的禮儀。

(3)教師及時輔導點評,注意句子的完整性、優美性。

(4)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三)瞭解有關月亮的知識

1、教師介紹宋朝著名的詩人蘇軾寫的優美詩篇《水調歌頭》。(學生齊誦)

2、月亮博士給同學講一講月亮的奧秘。

(1)月亮博士請同學們把自己見到過的月亮的形狀畫下來,並把它剪下來。

(2)把同學的作品按月亮的形狀歸類,展示在黑板上。

(3)同學交流從地球上會看到這些不同形狀的月亮的原因,月亮博士歸納。

(4)同學交流月亮的名稱,月亮博士邊歸納邊板書。

(四)教師小結,師生一起品嚐自己購買的中秋食品,共同歡度中秋。(音樂起)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4

活動目的

1:透過活動,讓同學們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同時鍛鍊同學們透過各種渠道(書籍、報刊、絡、他人經驗等)獲取資訊的能力,

培養同學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學習中秋節文化,激發同學們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活動計劃

1:我國有很多傳統節日,你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節日嗎?

2:那麼中秋節的由來、習俗你們知道嗎?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端

午節去了解一下。

3:引出主題:“走進中秋”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活動內容

活動一中秋說由來

(一)中秋節簡介: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北宋京師。八月十五夜,滿城人家,不論貧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說出心願,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間以月餅相贈,取團圓之義。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明清以來,中秋節的風俗更加盛行;許多地方形成了燒斗香、樹中秋、點塔燈、放天燈、走月亮、舞火龍等特殊風俗。

活動二中秋話習俗

1:中秋佳節,人們最主要的活動是賞月和吃月餅了。

賞月:在中秋節,我國自古就有賞月的習俗,《禮記》中就記載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大香案,擺上月餅、西瓜、蘋果、李子、葡萄等時令水果,其中月餅和西瓜是絕對不能少的。西瓜還要切成蓮花狀。

在唐代,中秋賞月、玩月頗為盛行。在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據《東京夢華錄》記載:“中秋夜,貴家結飾臺榭,民間爭佔酒樓玩月”。每逢這一日,京城的所有店家、酒樓都要重新裝飾門面,牌樓上扎綢掛彩,出售新鮮佳果和精製食品,夜市熱鬧非凡,百姓們多登上樓臺,一些富戶人家在自己的樓臺亭閣上賞月,並擺上食品或安排家宴,團圓子女,共同賞月敘談。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5

一、活動目標:

1、透過學生的自主活動讓學生了解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以及中秋節的由來,中秋節的民間傳說。

2、讓學生知道中秋節是我國民間慶賀豐收和團圓的節日。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傳統文化,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4、使學生懂得各種形狀的月亮的名稱。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尊重事實的科學態度。

二、活動建議:

1、跟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本課在內容的設定上由淺入深。主要從中秋節的風俗習慣入手,讓學生初步瞭解中秋節,透過嘗一嘗月餅,畫一畫學生心中的中秋節等動手操作活動,來激發學生對民俗節慶課的興趣。

2、建議讓學生可以回家做適當的準備,透過詢問父母等查詢方式,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3、在課後拓展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將自己對中秋節感興趣的內容和習俗的瞭解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讓學生畫一畫心中的餓中秋節,教師把學生的作品挑選後佈置在教室的展示板進行展示。

三、活動方案: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交流中秋節的習俗

1、師生談話引入八月十五中秋節。

2、學生交流今年中秋節的活動安排。

3、大家一起分享有關中秋節的.資料。(吃月餅、賞月、觀潮、燃燈、玩兔燈、祈福等)

(二)、聽故事,說心願

1、教師講嫦娥奔月的故事。(配樂)

2、學生打電話與嫦娥姐姐說說心裡話。

(1)、出示聽話說話要求:仔細聽,牢牢記,說清楚、說完整。(讓學生充分拓展思維、開拓思路)

(2)、說話時注意講電話的禮儀。

(3)、教師及時輔導點評,注意句子的完整性、優美性。

(4)、學生小組討論交流。

(三)、瞭解有關月亮的知識

1、教師介紹宋朝著名的詩人蘇軾寫的優美詩篇《水調歌頭》。(學生齊誦)

2、“月亮博士” 給同學講一講月亮的奧秘。

(1)、“月亮博士”請同學們把自己見到過的月亮的形狀畫下來,並把它剪下來。

(2)、把同學的作品按月亮的形狀歸類,展示在黑板上。

(3)、同學交流從地球上會看到這些不同形狀的月亮的原因,“月亮博士”歸納。

(4)、同學交流月亮的名稱,“月亮博士”邊歸納邊板書。

(四)、教師小結,師生一起品嚐自己購買的中秋食品,共同歡度中秋。這節課同學們表現得都特別好,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與願望。是啊!中秋節既是一個豐收的節日,又是一個團圓的節日。老師希望你們好好學習,長大實現自己的願望。

四、佈置作業:

(1)、過中秋節那天,向家裡人講講自己知道的故事和知識。

(2)、觀察月亮的形狀變化並記錄。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並瞭解中秋節的來歷。

2、豐富幼兒的科普知識,瞭解“月食”現象影像知識。

3、瞭解中秋節的風俗,讓幼兒自己動手製作食物並一同分享,同時體會到勞動與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環境準備:園所室外與室內能凸顯中秋節日氛圍的環境佈置。全園分為繪畫、講故事、“學科學,懂知識”、“齊動手,共勞動”四個小組。幼兒以班為單位,其中繪畫組:小中大班都可以參加;講故事組:中大班參加;“學科學,懂知識”組:大班參加。“齊動手,共勞動”組:小中大班都可以參加。

2、道具準備:繪畫工具、國畫顏料、水粉顏料、宣紙、白紙;燈泡、皮球(大、小各一個);手電筒、白牆/螢幕;月餅、食品、水果、盤子、水果刀。

3、其它準備:凳子、大桌子、家長簽到本、話筒、條幅等。

活動內容

活動一、二、三、四是同時進行的,所以有一個統一的時間就行,活動五的時間可以另加的,但要結合實際定時間。

活動一:美麗圖,我來畫

活動物件:小中大班孩子

活動目標:讓孩子用繪畫等手法表達自己認識的中秋節,開發幼兒的動手能力與想象能力。

活動準備:

1、活動前教孩子背誦有關中秋節的詩詞。

2、教師講解中秋節的來歷及傳說並出示相應圖片。

3、教師事先準備一些與中秋有關的詩詞、圖片、國畫、水粉畫、掛在教室。讓孩子在作畫期間尋找靈感。

4、準備繪畫工具、宣紙、水粉顏料、國畫顏料、半成品、擦手毛巾。

活動過程:

大班孩子:水粉畫、水墨畫、沙畫(自選)

中班孩子:撕紙畫、添畫、黏貼畫(自選)

小班孩子:拓印、黏貼畫、塗色(自選)

作畫期間,其它幼兒以及家長可以保持秩序的觀看。也可以以班為單位家長跟孩子共同做一幅長卷畫,完成之後掛於幼兒園大廳、走廊。

作畫後,教師幫助幼兒一起把畫貼上在教師四周牆壁上。

活動二:小故事,大家講

目標:親子互動,提高家長的認識。透過孩子講故事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提前兩天教師給講故事的孩子佈置任務,和家長一起尋找、準備中秋節的小故事。

2、準備小長衫(同相聲演員長衫)。

3、將場地佈置成小劇場。臺下觀眾坐成弧形。

活動過程:

1、先由一名教師生動地給大家講中秋故事。

2、每位幼兒輪流上臺講故事,幼兒獨立講,其他人做觀眾,要有觀看的禮儀。

要求:講故事的幼兒身著長衫,聲情並茂地講。家長、教師、幼兒都保持安靜狀態聽故事,並用掌聲鼓勵。

3、可將故事改編成劇本,幼兒排演成情景劇,情景劇的表演和講故事可以穿插著進行,提前準備好道具和服裝,小演員要畫好妝,舞臺可以跟講故事的是同一個舞臺。

活動三:學科學,懂知識

目標:開發幼兒的創造力與藝術想象力,培養手指精細動作,和動手能力,模仿能力;豐富幼兒科學小知識。

道具準備:投影儀/手電筒,白牆/幕布,月亮圖片,摳畫出嫦娥形態的紙板;燈泡,氣球(大、小各一個);整間教室都要遮光。

知識準備:熟悉一些物體、動物的輪廓形狀。

注意:

1、在幼兒進入此活動教室前,老師要與前來的家長和幼兒溝通好活動時的注意事項:要儘量保持安靜;由於活動室內很黑,請幼兒不要亂跑以免磕傷;

2、如果空間不夠,可以選擇大一點的教室或分批進入。

(一)奇妙的手影

教師引導幼兒用小手做各種各樣的動作,激發幼兒對手影遊戲的興趣。教師透過一個小故事讓幼兒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根據故事做出相應手影。

(二)嫦娥奔月

用“小孔成像”法,展示嫦娥奔月。

前期教師與幼兒共同摳畫出嫦娥奔月形態的紙板,用紙板遮擋在螢幕與投影儀之間,螢幕上就會形成物的倒像,我們把這樣的現象叫小孔成像。在幕布左上角貼上上月亮圖片。前後移動中間的板,像的大小方位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透過此方法,既讓幼兒更生動地看到了嫦娥奔月的情形,並且讓幼兒增加了小孔成像的科普知識。

(三)神奇的月亮

1、匯入:展出各種形狀的月亮圖片。

2、模擬月食全過程:使用燈泡代替太陽,一個孩子舉起大皮球代替地球,另一名孩子舉起小皮球代替月球。

開啟燈泡,大皮球圍繞太陽轉,小皮球圍繞大皮球轉,觀察大皮球、小皮球各自被對方的黑影遮擋的情況。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7

主題:

《我和月亮手拉手》

一,活動目標

知識目標:

1,透過收集資料,瞭解有關中秋節的傳說,風俗及有關的詩詞等。

技能目標:

1,以個人或合作的形式進行活動交流,促進同學們主動參與,與人合作的技能。

情感目標:

1,通過了解中秋節的有關內容,瞭解社會,風土人情,引領孩子走進中國的傳統文化,

培養孩子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熱愛生活,樂於參與,勤於動手,學會與人相處,分工合作,體會活動帶來的快樂。

二,活動設計意圖

生動,活潑的活動是孩子們最感興趣的。本學期我以傳統節日為契機,在班級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在活動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成長的快樂。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家家慶團圓,孩子們倍感快樂,對他們的影響很大。雖然年年都過中秋節,但是孩子們對這個節日瞭解得並不深。開學初,正值中秋節來臨,因此,我們班級便選擇了"中秋節"這一節日開展綜合實踐活動,希望透過中秋節的各種活動讓孩子們瞭解民族的傳統節日並體驗生活。同時在活動的過程中感受一份快樂。

主題班會設計為三大板塊。

第一板塊徵詢孩子們的意見,設計了一個有關中秋節的知識競賽,透過這個板塊的活動,讓孩子對中秋節的傳統文化有個比較系統的瞭解。為了引起孩子們的興趣,競賽題由他們自己找資料並出題。這樣做的目的,

一是引導孩子想辦法多途徑的去搜集有關節日的來歷,習俗的資料,

二是學生在出競賽題的過程中,必定會去仔細研究這些資料,篩選資料,在這樣的活動過程中,學生在很自然的常態下初步掌握了資訊處理的能力,同時感受到學習知識帶來的快樂。

第二板塊是讓學生自由合作,選擇以不同的方式來慶祝佳節。雖然我班學生剛升入二年級,但就我平時的瞭解,孩子們平時有不少興趣愛好,琴棋書畫的小能手也有不少,針對這一特點,我為孩子們在主題活動中搭設了一個展示才能的平臺,讓他們用多種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充分展示學生的收穫和才華,同時為每一個孩子的主動發展提供一個鍛鍊的機會和舞臺。讓孩子們在交流本領的過程中感受活動帶來的快樂。

第三板塊是傳遞節日的快樂和祝福。讓學生伴隨著動聽的音樂,一邊品嚐著甜甜的月餅,一邊相互贈送著自制的節日賀卡,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再次感受傳統節日帶來的快樂。

活動過程:

中秋節知識競賽(約10分鐘)

主持競賽

參與知識競賽

根據前一階段同學們收集的有關資料,開展知識競賽,一來透過競賽檢查學生對中秋節的知識瞭解程度,二來活躍氣氛。

師生以不同的方式慶祝中秋節(約20分鐘)

1,《我給月亮寫封信》

2,古詩吟誦《月亮組詩》

3,古詩吟唱《靜夜思》

4,古箏《登月交輝》

5,《口琴,器樂聯奏-----月亮船》

6,書法展示《月圓,人圓,夢圓》

7,泥塑展示《奇特的月餅》

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獨特的方式來歌月,頌月,慶祝傳統節日,感受節日的氣氛,進一步瞭解中國的傳統文化,一方面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一方面搭設平臺,全面展示學生的才藝,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成功,並在交流本領的過程中感受快樂。

傳遞祝福,感受祝福(約5分鐘)

1,品嚐月餅

2,贈送中秋賀卡

品嚐中秋特有的食品,瞭解月餅的品種,增強民族的自豪感。透過贈送自制的賀卡,向他人傳遞祝福的心意,再次感受節日的快樂。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8

一、活動目的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透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核心,真正瞭解節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瞭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20xx年9月25日

三、活動準備:蘇軾的《水調歌頭》背景音樂、中秋故事、圖畫、月餅

四、活動地點:四(5)班教室

五、活動過程

老師匯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從去年開始,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 、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 中秋節的由來

(1)主持1:同學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麼?月亮像什麼?(有月亮。月亮像玉盤、像圓餅。)

(2)、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主持2: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麼日子?(每個月的十五日左右。)

(3)、英文介紹中秋節。

主持2:你們知道外國人眼中的中秋節是怎麼樣的麼?

(4)、中秋知識問答

主持1:同學們都說得很好,還有很多關於中秋節的知識,你們知道麼?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1)主持1: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裡,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師: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導學生講述不同版本的傳說,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等。

主持2(小結):看來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3、學生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主持1:好,聽了我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一定意猶未盡吧。現在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有趣的傳統習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主持2: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節這份思念當然會更密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詩人就會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1)、出示圖片1

主持1: 我們來看這幅畫,同學們腦中有沒有最佳的詩句來配這幅畫中的情景。

——(李白的《靜夜思》)

學生齊背《靜夜思》。

(2)、主持2:中國畫詩書畫印融為一體,這幅中國畫書畫印都有,惟獨缺詩,我們給它題首詩,使它變得更完整。

(學生髮言)(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選自李白《月下獨酌》)(你們知道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句話出自誰人之口嗎?

(3)對了,幾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個夜晚,正是大文豪東坡先生寫下了著名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出自這首詞。老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首絕妙好詞。

(4)有感情朗讀:蘇軾的《水調歌頭》,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學唱蘇軾的《水調歌頭》

三、 中秋佳節話月餅

1、品嚐月餅,感受月餅的香甜。

老師:學生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1) 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月餅的外形——圓,象徵團圓,表達閤家團圓。

餅中有餡,表面有花紋,花紋主要有月亮、桂樹、玉兔等在圓中表達美好的願望。現代的花紋設計更是各異,別緻。(欣賞月餅圖片若干張)

四、月亮知識殿堂

1、老師:在這一天,最大主角就是月亮了,關於月亮的知識你知道麼? 看圖識月亮 五、老師總結

同學們瞭解了那麼多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麼多好主意,雖然大家採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願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某某中隊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結束語:(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的時光帶給了我們無限的快樂,也留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思。感謝每個學生的參與,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9

主題目標:

1、知道陰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簡單瞭解中秋節的來歷,知道中秋節又叫團圓節。

2、瞭解中秋節人們的活動,讓幼兒透過品嚐月餅、觀賞月亮、學習和欣賞歌曲、製作水果拼盤等活動來體驗節日的快樂,感受中國人的文化習俗。

環境創設:

和幼兒一起佈置中秋的大型壁畫,其中有月亮的變化、宮燈。

懸掛燈籠,水果圖案營造熱鬧的節日氣氛。

展示幼兒 在節前觀察月亮、繪製出的"月亮變化冊"。(事先發放記錄單)。

區域活動:開開心心來中秋

(1)繪畫:提供水果圖片,供幼兒繪畫之做好吃的水果。

(2)泥工:橡皮泥,供幼兒製作月餅。

(3)美工:提供各色彩紙、膠水、繪畫筆供裝飾節日的燈籠 。

(4)製作燈籠:運用空瓶子、彩色膠帶、色紙、貼上素材,做一個燈籠。

家園共育:

有條件的家庭,晚上帶著孩子一起觀賞中秋的月亮,並講一個關於月亮的故事或教給幼兒一首有關月亮、中秋的古詩。

與幼兒一起準備一個燈籠,最好是共同製作的。

督促幼兒節前節後連續觀察月亮,並記錄月亮的變化。

活動過程:

(一)活動目標:

1.認識傳統節日中秋節,知道其來歷及有關習俗。

2.體驗分享、合作的快樂。

3.能自信地在同伴面前大膽講述、表現。

活動準備:

1.有關月亮的圖片、動畫、故事傳說。

2.活動前與幼兒一起佈置活動室,懸掛月亮變化圖。

3.每個家庭準備一個月餅帶來。

(二)活動過程:

1.猜謎:"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只圓盤,有時像把鐮刀。"請你猜猜是什麼?

出示圖:月球 結合孩子們的觀察記錄講講月亮的變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

古時人們將一年分四個季節,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個月叫"仲月",八月十五是這個月中間的一天,所以叫中秋節。這天晚上,月亮最圓最亮,人們吃果實賞月,也希望生活像月亮一樣圓圓滿滿。

師:中秋節還有很多美麗的傳說和故事,請小朋友講一講。

教師完整講述中秋節的美麗傳說。

3.人們怎樣過中秋。

1)請小朋友說說你們準備怎樣和爸爸媽媽一起過中秋節?(請幼兒和家長討論,由幼兒回答)

2)那你們還知道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4.吃月餅,共同分享快樂。

1)師:你們知道人們用什麼方式慶祝中秋節?我還知道,小朋友最愛吃月餅,今天大家帶來了各種各樣的月餅,那就請你來向大家介紹一下你的月餅吧。

2)教師簡單小結,月餅的分類

3)幼兒欣賞歌曲《爺爺為我打月餅》、樂曲《春江花月夜》,邊聽音樂邊分享月餅,體驗與父母、同伴、老師一起過節的快樂。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0

活動目標:

1、能回憶我吃過的月餅,在月餅上畫出圖案。

2、激發幼兒創作的慾望,引起對中秋節活動的興趣。

3、願意積極參加活動,感受節日的快樂。

4、瞭解節日的來歷,知道節日的日子及習俗,樂於參與節日的活動。

活動準備:

材料:水彩筆、範例、紙環境:幼兒在家嘗過各種各樣的月餅活動過程:

1、回憶講述:我吃過的月餅是什麼樣的?月餅上有什麼?(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2、幼兒、老師一起在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圖形上畫出圖形,可以是自由的,也可以是按規律排列的

3、幼兒練習,鼓勵幼兒能大膽作畫

4、展示講評:我畫的月餅

教學反思:

活動的開展,不僅讓幼兒瞭解了中國傳統節日的許多習俗,更讓幼兒學會了分享,提高了對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興趣,加深了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小百科: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中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1

一、背景描述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這是一個團圓的日子,但我所任教的班級是寄宿性質的,學生寄宿在校,中秋節也在校度過。早在幾日前,就有學生向我提出能不能在中秋之夜賞月,又有學生在日記中流露出思念的情緒。如丁威在日記中寫道:“又是一箇中秋節即將來臨,回想起在家的日子,和爸爸、媽媽一起看電視,一起‘工作’,一起外出??太多太多的一起。今年的中秋節,我多想和爸爸媽媽一起賞月,一起吃月餅,一起觀西灣潮。”宋昌飛寫道:“中秋節那天,人們會提著月餅回家去,街上是一片回家的喜悅,我將在學校中度過中秋節,那天,我要把祝福送給爸爸媽媽,送給朋友們。”

《語文課程標準》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於動筆,樂於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學生對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課標強調“內容真實、感情真實、自主表達”。中秋節讓學生思念親人,怎樣把這種情感真實、自主地釋放,訴之於筆下呢?

由此,我設計了《月到中秋》作文指導課,培養學生用適合自己的表達方式表現真實的生活,抒發個人的獨特感受的能力。

二、教學過程描述和設計意圖

(一)、教學過程和設計意圖

1、創設情境

黑板中間寫著“月到中秋”四個大字,左側畫著柳條,其中隱約可見一輪黃色的圓月,古箏曲《漢宮秋月》輕輕盪漾。一切顯得是那麼富有詩意。

師:八月中秋桂子飄香。今晚,我們未能和家人共度這個團圓的日子。但我們將在班級這個大家庭中,度過一個別致而難忘的中秋節。古往今來,月亮使得多少文人墨客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優美的文章。請同學們把前幾日收集的關於月亮、中秋的詩句、文章片段獻出來。

(設計意圖:葉聖陶先生在他的《作文論》中指出:“語言發生的本身,是為著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要鳴發內心的感興,順著這兩個傾向,自然會不容自遏地高興地說。”教室的佈置,古典的背景音樂,深情的語言,創設了一個比較富有詩意的,能引人遐思的情境,是為了能激發學生的內心感受 ,為下面的教學鋪設情感基礎。)

2、學生交流收集的材料

學生將收集的材料進行交流,不但要大聲朗讀,而且要讀得有感情,其他同學注意聽,什麼地方給你留下深刻印象,引發了你的共鳴。

(設計意圖: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講:“綴文者情動而辭發,觀文者批文以入情”,詩句、文章都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學生將材料透過有感情地朗讀,進行交流,耳聞目睹心思,能使文字的意境再現眼前,為寫作提供情感上的依據和一些文字材料。)

學生非常興奮,比賽式地展示材料,收集到的材料分三類:

⑴詞語。如“春花秋月”、“清風明月”、“烘雲托月”、“眾星拱月”。

⑵詩句。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⑶文章片斷。如“月亮像一個害羞的姑娘,羞羞答答地從雲背後伸出半個腦袋,偷偷地向下窺視,一扭身,出現在空中。空中就像掛著一盞明亮的燈,周圍都被鍍上了一層銀白色。”

3、佈置觀察任務

4、師生賞月

學生在接觸了文字材料後,非常想去親眼目睹中秋月,領略中秋的意境,這時賞月,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和情趣。來到操場,月亮升上來了,在學生的歡呼聲中,讓他們說說觀察到的景色。陳平說:“看,月亮悄悄地從樓頂上露出光淨潔白的臉,把銀色的光輝撒向大地,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啊!”陳加威說:“月亮真調皮,我走,它也跟著走,你們看,它害羞了,躲到樹枝中間去了。”

學生安靜地諦聽周圍的聲響,他們聽到了風吹過樹木的嗚嗚聲,牆角秋蟲的鳴叫,遠處傳來的淡淡的音樂聲??

學生坐在長廊上品嚐著月餅。師:在這充滿了思念的夜晚,說說你想對在遠方的親人、夥伴說的話。學生楊盈盈說:“爺爺,上個月您的腳摔壞了,不知現在怎麼樣了,我在學校裡很想您。中秋節的月亮特別圓,特別亮,我多想您早點康復。”徐文緯是班裡的小詩人,她說:“中秋的晚上,月光皎潔。我把祝福送給父母,祝他們身體健康;我把祝福送給昔日的夥伴,祝他們時刻快樂;我把祝福送給老師和同學,祝大家萬事如意。”餘慧說:“我唱支歌給爸爸媽媽,祝他們中秋快樂。”清脆的歌聲在操場上盪漾??

(設計意圖:中秋之夜進行賞月活動,能積累學生的生活感受。文發與情,情出於境。只有在某種特定的環境,刺激作者的思維器官,即客體對主體產生或正或負的作用,才能使主體產生情。要使學生的作文寫出真情,面對景、物,還應激發情感。)

5、協商寫作內容和表達方式

(回到教室)師:如果要以今晚的活動來寫作文,可以寫哪些內容呢?學生說,可以寫中秋夜景,獻詩句的活動過程,對親人的祝福,同學們吃月餅的樣子??至於用什麼方式表達,學生更是喜形於色,有的說寫記敘文,有的說寫詩歌,擅長於自編自導自演小品的鄭哲一臉得意地說:“我可以編寫一個跟中秋有關的小品,再演出來。”

(設計意圖:《課標》指出:“為學生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設計這樣的教學環節,主要是考慮到“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是普遍的,絕對的,每個人都有與他人不同的個性特點。所以,要面向全體學生,最好的辦法是因材施教。在教學過程中貫徹個別對待原則,講求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柳斌)”作文教學也是如此。讓學生選擇寫作內容和表達方式,有利於開啟他們的心靈,激發寫作興趣,展示個性。)

6、學生寫作

7、講評和修改

8、延伸

師:生活是我們寫作的源泉。我們要學會觀察生活,感受生活,寫真實、富有情感的作文。

(二)、設計總意圖

多年來,學生習作基本上是遵循教材內容和課時安排進行的,是按審題、立意、選材、組材、初稿、講評、修改等環節在教師的指導下成文的。學生雖然也在參與,但大部分學生仍處於被動地位,對作文不感興趣。《月到中秋》作文指導課,想在學生自主表達真實生活、真情感上做一些嘗試。

在教學設計上,先安排學生獻關於月亮、中秋的詩句和文章片段的活動,擺脫枯燥的審題慣例。活動的進行並不是讓學生就活動寫活動,侷限在一個小圈子裡。學生收集的材料可以為賞月、習作提供材料上的準備,積累寫作素材,體驗中國文學的美和深遠的意韻。

努力使學生產生真實的情感。賞月、吃月餅,都是學生喜歡的事情,能激起學生的“內心的感興”,在感興之際,老師順勢引導,提出把所見、所聞、所感即時表達的要求,其“內心的感興”就會形成表白的慾望。

設計中,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學生習作前,老師不圈定習作內容,只是提示學生以今晚的活動可以寫哪些內容。至於表達方式,鼓勵學生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採取多樣的體裁,從而開啟學生思路,又達到了展示學生個性的目的。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2

教學目標:

1、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傳統故事、傳統活動,知道中秋節歷史悠久,懂得“中秋月圓”的原因,培養學生對傳統節日的興趣,感受親情。

2、正確對待中國傳統節日和外國節日,積極參與中秋節的文化娛樂活動,針對如何更好地慶祝中秋節的論題,發表自己的見解。

3、從不同途徑蒐集節日的資訊,對中秋節產生進一步探究的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1、知道中秋節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以及“中秋月圓”的原因。

2、體會節日背後的歷史含義和文化底蘊,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3、對民族傳統佳節產生進一步瞭解和參與慶祝活動的興趣。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蒐集與中秋節有關的故事、民風民俗、名言佳句。

教學過程:

一、以圖激趣,匯入:

1、媒體出示:中秋圓月、背景音樂

2、師:看了圖,你想到了什麼為什麼首先想到的是中秋呢

板書:中秋月圓

3、小結:圓圓的月亮象徵著團圓,中秋節也是中華民族象徵著團圓的傳統節日。所以,我們把圓月和中秋緊緊地聯絡在一起了。

二、聯絡自己,暢談中秋感受:

1、過渡:中秋節為什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人們為什麼常借中秋節月亮最圓時表達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與親人、朋友相聚的願望,人們又是怎樣來慶祝中秋節的呢帶著這些問題,繼續我們的探究學習。

2、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給人們留下了許多美好的回憶,今天,就讓我們開啟記憶的閘門,將其中最深刻的印象呈現出來,說說我們是怎樣過中秋節的

(學生講述對中秋節的印象,交流各自家中的過節方式。)

①教師啟發引導:爸爸、媽媽為你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些什麼(贈送月餅,全家團聚。)

②思考: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表達一份孝心。)

③小組討論:我們平時應該怎麼做,才能體現對父母的一片孝心呢

(孝敬長輩,爭獲孝敬章)

3、小結:你們的中秋節過得真有意義,令人難忘。

三、瞭解來歷,感受中秋節悠久歷史

1、師:課前,老師請同學們收集了一些關於中秋節的資料,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

2、學生交流中秋節來歷。

嫦娥奔月的故事;

唐明皇想念月宮;

穀物豐收,人們拜祭;

……

3、小結: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民間傳說很多,究竟哪個更準確,我們已無法證實了。但是,根據史書記載,唐朝初年,中秋節就成為固定的節日,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它已成為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4、出示:中秋月亮的圖片

思考:每個月的農曆十五都有圓月,為什麼把中秋節放在每年的八月十五為什麼“月到中秋分外明”呢說說你的想法,在書上找找答案。

5、小結: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正值秋分前後(太陽直射赤道),空氣中水汽較少,透明度較好,月亮便顯得特別明亮。又因為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所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6、中秋早知道。

(1)指導學生學會查閱日曆,瞭解今年中秋節的具體時間。

①小組合作:查一查今年的中秋節。

②瞭解公曆與農曆的區別,並在日曆上加以辨認。告訴學生:中秋節指的是農曆,與每年公曆的日期都不一樣。

③檢視日曆,將日曆中上下日期對應起來,找到今年的中秋節是公曆的幾月

幾號。(公曆:10月6日)

(2)說說兩個特殊的日子。

師:今年的中秋節是10月6日,正好在國慶長假中。20xx年的中秋節正好是10月1日,還記得是怎麼過的嗎20xx年的中秋節是9月18日,你知道9月18日是一個怎樣的日子

媒體出示:勿忘國恥

學生討論交流。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3

一:活動目標

1. 透過傾聽故事及觀看月相變化圖,初步瞭解月亮的變化規律

2. 嘗試運用語言、動作及繪畫的形式表現自己對月亮變化的理解

3. 對生活中的自然現象感興趣,能關注月亮的變化

二:活動準備

1.學習DVD

2.動態教具

3.課件 幼兒用書、鉛筆人手一份

4. 教學掛圖

三:活動過程:

1. 匯入,教師根據幼兒已學的美術活動中《月亮姐姐》,進行經驗的遷移

師:上星期的美術課中,我們學習畫了一個美麗的小姐姐,我要看看哪位小朋友能想起來,她是誰?老師給你們一個提示:她長了一對美麗的翅膀。

師:對,是月亮姐姐,那哪位小朋友還記得月亮姐姐的臉是什麼形狀的?有的小朋友畫了圓圓的月亮姐姐,有的小朋友畫了細細彎彎的月亮姐姐,咦?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月亮姐姐的臉可以變化?

2. 傾聽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激發幼兒瞭解月亮變化的願望

(1) 師:為什麼月亮姑娘做的衣裳總是不合身呢?(激發幼兒發現月亮在不停的變化)

(2) 教師引導幼兒遷移已有生活經驗,交流自己看到的月亮形狀。

師:你見過的什麼樣的月亮?像什麼?(鼓勵幼兒用語言和行動進行表達,教師在黑板上記錄幼兒所講月相)

(3) 播放《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動畫,引導幼兒初步感受月亮的變化規律。

師:現在,請小朋友看一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月亮姐姐做衣裳》的動畫,請你看一看,月亮姑娘的變化和你看見過的和想象中的有什麼不一樣?

三:簡要解釋月亮姑娘變化的原因,使幼兒產生科學探索的興趣

(1) 師:小朋友們現在都知道,月亮姐姐每天都在變化,那小朋友們知道“月亮姐姐”為什麼變化?

請你們大膽地猜一猜,然後告訴老師。

(2) 播放圖片,使幼兒初步感知月亮姑娘的變化是因為地球影子的投射

師:小朋友來看一看老師為你們準備的圖片,請你看一看,月亮姐姐在哪兒?地球在哪?那太陽光照射進來的時候,月亮姐姐被誰擋住了啊?原來是月亮姐姐和我們居住的地球想曬太陽,可是月亮姐姐的太

陽光被地球擋住了,這個怎麼辦?

師:月亮姐姐很聰明,她想到一個好辦法,請你們猜猜這是什麼辦法?(用故事性的語言,引導幼兒瞭解月亮在圍繞地球旋轉)噢,原來月亮姐姐想到了,只要圍繞地球旋轉,當它轉到地球和月亮中間的時候,是不是就能完全曬到太陽啦?

四:教師出示教學掛圖,幼兒理解圖片所表達的意思,瞭解月亮變化的規律

(1) 師:月亮姐姐聰明不聰明啊?那老師現在就來考一考我們班的小朋友,看看小朋友比不比月

亮姐姐聰明。

(2) 觀看教學掛圖,幼兒理解圖片所表達的意思。

師:圖上畫的是什麼?每幅圖上的數字表示什麼?(初一、十五、二四等),那在這幅圖上,你看到了什麼?

(3) 教師出示動態教具,請幼兒總結月亮變化規律

引導幼兒說出隨著時間的變化,月亮每個月開始的時候變成細細的月牙,到了每月十五就變成了大圓盤,到了月底的時候又慢慢變回了月牙的形狀。

五:幼兒根據月亮變化規律進行填圖遊戲

師:你們看,圖中的初九和二十四號得月亮被劉老師不小心擦掉了,現在忘掉了她們的樣子,請你們當我的好幫手,幫我把她們的樣子畫出來好不好?

(請幼兒在幼兒用書中添畫出來)

《月亮的味道》 活動目標

(一)感受故事內容的有趣,體驗動物們齊心協力,成功“吃到”月亮後的快樂心情。

(二)喜歡欣賞文學作品,能對故事內容展開大膽的想象與表達。

活動準備

PPT\圖畫書《月亮的味道》、舒伯特的《小夜曲》。

活動過程

一、提問匯入,引發想象

[師]每年中秋節晚上的月亮是怎樣的呢?是的,月亮很圓,也很亮。

(出示圖書)我這裡有一本書,讓我們一起來唸念這本書的名字好嗎?(《月亮的味道》)如果真的能吃到天上的月亮,你想象一下月亮可能是什麼味道呢?

幼兒A:月亮的味道可能像香蕉一樣甜甜的。

幼兒B:也可能就是大餅的味道,成成的。

幼兒C:也可能是沒有味道的。

[師]讓我們來看看故事裡的動物們是怎麼想的,我們一起來聽故事。

二、聽講故事,理解作品

[師]《教師邊講述故事邊插問)

1.請大家數一數畫面上有幾雙眼睛?(九雙眼睛)能說說有幾隻小動物嗎?(九隻小動物)

2.小動物們都很著急,請你們幫幫它們,怎樣才能夠夠到月亮?

幼兒A:再找一隻小動物,找一隻小一點的就可以了。

幼兒B:去借把梯子爬上去。

幼兒C:叫小猴子用力往上跳。

3.小動物們擠在一起睡著了,讓你感覺怎麼樣?

幼兒A:這幅畫面讓我感覺很溫馨。

幼兒B:我感覺像躺在媽媽的懷抱裡,很溫暖。

幼兒C:這讓我想起了宿泊活動,大家睡在一張大床上,心情很愉快。

4.小魚在想什麼?你們認為它說得對嗎?為什麼?

幼兒A:小魚也想嚐嚐月亮的味道。

幼兒B:小魚說,水裡的月亮是假的,是影子。

5.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哪個部分最有趣?

幼兒A:小老鼠摘到月亮很有趣。

幼兒B:小動物們“疊羅漢”很有意思。

幼兒C:月亮被吃掉了一半最有趣。

6.小動物們是用什麼方法摘到月亮的呢?他們是怎樣“疊羅漢”的?

7.小動物們想摘月亮,但月亮為什麼要輕輕地往上一跳呢?(月亮和動物們在做遊戲)我們也來玩一玩。 (教師可請幼兒邊複述邊體驗故事主要情節。)

三、完整欣賞,想象遷移

[師]讓我們一起再來完整地聽一遍這個故事。

(播放配樂故事,引導幼兒學講故事中的對話。)

[師]如果,讓你們也來摘月亮,你們會想什麼辦法?你希望月亮是什麼味道?

(教師示範句式:我希望月亮是甜甜的,就像美味的巧克力??)

幼兒A:我希望我能乘直升飛機去摘月亮。

幼兒B:我希望月亮有薯片的味道。

幼兒C:我要做一架很長很長的梯子。

幼兒D:我希望月亮是冰淇淋的味道,最好是香蕉味的。

幼兒E:我希望乘熱氣球去月亮。

幼兒F:我希望月亮是月餅的味道,我要摘下一片回來和我的家人一起分享。

活動延伸

教師可啟發幼兒在區域活動時把自己的想象畫出來。

活動評析

瑞士畫家麥克?格雷涅茨筆下的繪本故事《月亮的味道》充滿童趣。

夜晚,高高掛在天上的月亮在成人的眼裡已經是遙不可及的,更不要說會想到去品嚐一下月亮的味道了。但是,在這則故事中,那一輪皎潔的明月被幻化成了令人垂涎欲滴的“食物”。不是嗎?在孩子們的眼裡,它像極了一片香噴噴的薯片,還像極了一個誘人的冰淇淋球。而故事中的小動物們,為了能吃到那美味的月亮可謂不惜一切代價。在“夠”月亮的過程中,小動物們“疊羅漢”的執著和合作精神令人感動,故事中小動物們那可愛的“堅忍不拔”“堅持到底”對孩子們來說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

大班的孩子大多都知道天上的月亮是不可能吃到的,但他們又相信故事中的小動物們確確實實吃到了月亮,這就是童話故事的奇思妙想帶給孩子的無限樂趣。尤其是故事的結尾,當小動物們嚐到了月亮的味道,一個擠著一個心滿意足地睡著時,一條小魚看著剛才發生的這一切,提出問題了:“為什麼它們要那麼費力,到高高的天上去摘月亮?這不是還有一個嘛,喏,就在水裡,在我旁邊呀。”這一情節無疑又激發孩子們更深地去思考和想象??這真是一本既好看,又好玩,還可以讓人動腦筋的故事書。應該講,教師在執教中,很好地把握了故事的主旨,併力求讓孩子體驗故事的情趣。尤其在活動環節的設計上,從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匯入,開門見山地提出問題“月亮是什麼味道的”,由此激發幼兒聽賞故事的興趣。

在欣賞過程中,教師採用了“聽賞一想象一討論一體驗”的方式,預設了一些插問,如“小動物們都很著急,請你們幫幫它們,怎樣才能夠夠到月亮”“小動物們擠在一起睡著了,讓你感覺怎麼樣”,這些插問在啟發幼兒想象的同時,更幫助幼兒理解作品內容,並進而體會小動物們堅持不懈的精神。

當然,在以下方面,還可以作進一步的探討和實踐:

1.需進一步正確把握主次線,採用恰當方式演繹作品

這個故事的重複情節較多,講述中教師採用了邊講邊插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理解內容,但插問要注意詳略得當。我認為重點插問可以放在小動物們“疊羅漢”的情節上,引導幼兒透過觀察畫面展開討論,使幼兒瞭解動物們“疊羅漢”的順序,感受動物們玩耍時的調皮可愛。次重點插問可以落在小動物們睡著了的情節

上,進一步引導幼兒去體現齊心協力的成功所帶來的滿足與快樂的情緒。

此外,在講述故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處理好語氣語調以及適度的情感渲染。教學中可以請孩子們學一學小動物的話,讓幼兒融入角色體驗“摘”月亮的快樂,獲得語言練習的機會。

2.要注意滿足幼兒對問題討論的需求

從活動現場看,孩子們最感興趣的內容是“疊羅漢”,因此教師可以藉此引導幼兒對這個情節和畫面進行重點討論,如“小動物是怎麼疊羅漢的?”“海龜為什麼被疊在最下面?”“海龜會不會被壓死?”結尾時,孩子們對“水中怎麼會有一個月亮”尚存疑問,教師在此可以即興組織一次小小的“辯論賽”,讓孩子們各抒己見,借“辯論”促進幼兒的語言表達和思辨能力,進而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現象“水中倒影”產生繼續探究的熱情。

3.應適當選用樂曲,營造溫馨的欣賞氛圍

引導幼兒欣賞文學作品,音樂的烘托和渲染,教師富有情感的語言表達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樂曲的選用上,還可再做努力。如當小老鼠“摘月亮”時,配上更加優美流暢的音樂;當小老鼠“吃月亮”時,配上活潑詼諧的音樂;當小動物們“同枕共夢”時,再配上舒緩的夢幻曲。這樣處理,會進一步加深幼兒對故事情節的理解,增強幼兒對故事情趣的感受。

附故事:《月亮的味道》

作者:(瑞士)麥克?格雷涅茨

“月亮,是什麼味道呢?是甜的還是鹹的?真想嘗一小口啊!”

夜裡,動物們望著月亮,總是這麼想。可是呢,不管怎麼伸長了脖子,伸長了手,伸長了腿,也夠不著月亮。

有一天,一隻小海龜決心去摸一摸月亮。小海龜爬呀爬,總算爬到山頂,月亮近多了。可是,小海龜還是夠不著。於是,海龜叫來了大象。“大象,你到我背上來,說不定我們夠得到呢!”大象的鼻子往上一伸。這時,月亮想:“這是在和我玩遊戲吧!”月亮輕輕地往上一跳。大象還是夠不著,它叫來了長頸鹿。然後長頸鹿叫來了斑馬,斑馬叫來了獅子,獅子叫來了狐狸,狐狸叫來了猴子??每次都是眼看就要摸著了,可月亮總是會輕輕地往上一跳,月亮又漂遠一點,還是夠不著。

最後猴子叫來了老鼠。

月亮看著老鼠,心想:“這麼個小不點兒,肯定捉不到我的。”月亮已經玩累了,這回它沒有動。

瞧,老鼠先爬到海龜身上,然後爬到大象身上、長頸鹿身上、斑馬身上、獅子身上、狐狸身上、猴子身上,然後??

“咔嚓!”老鼠咬下一片月亮。“多麼美味的月亮啊!”

小老鼠給動物們都分了一口月亮,大家都覺得,這是它們吃過的、最好吃的東西。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4

地點::四(1)班教室

與會人員::四1班全體同學

一、活動設想:

學校周計劃中要求以詩歌朗誦為主題,但不拘泥於此,形式多樣可自行組織。所以,此次活動加入了一些有關中秋節的知識競賽音樂欣賞、圖片欣賞、影片等,內容較豐富,可以拓展學生視野。

二、活動目標:

1、中秋即將來臨,讓學生在聯絡生活實際的同時,感受到民族傳統文化的魅力,培養愛國主義情感。

2、透過朗誦,是同學們能自主參與到活動中,增強自信心,提高朗誦能力。

3、查閱有關中秋節的資料,瞭解有關中秋節的一些傳說、習俗等,讓學生受到美的感染,情的薰陶。

4、培養學生蒐集資訊的能力,提高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民族精神。

三、活動準備

1、精美課件

2、學生報名(朗誦的詩歌名、配樂等)

3、查資料知道有關中秋的風俗或故事

4、確定主持人(我)

四、活動過程:

(一)、引入:(配樂(琵琶語))

時光的車輪年過一道道深深的痕跡,留下金秋的收穫;皎潔的月光傳達的是一種真切的思念,嚮往中秋的團聚。

今天,就讓我們帶著對團圓幸福的渴望,感受古聖先賢的中秋情懷,體驗詩歌中月的美麗,情的芬芳。讓我們真心祈禱,祈禱大家明天會更好,真心祝福,預祝大家中秋快樂。八一班“中秋詩歌朗誦會”正式開始。

中秋節在我們中國文化的傳統中,已經成為表達美滿、和諧、團圓和安康的美好願望,也成為團結、慶豐收的象徵,但團圓是中秋節最重要的內容。此時此刻,就讓我們隨著美妙的旋律走進詩的海洋。

(二)、詩歌朗誦

《我的思念是圓的》艾青

《月亮》

詩歌總是那麼優美,或憂傷,或活潑,總是讓人回味無窮。

請同學們評價,並選出優勝者。

(三)、說一說(多媒體展示)

1、本地的中秋風俗有哪些?(學生互相交流,自由發言)

2、你知道那些有關月亮的傳說或故事?(在皎潔的月光下流傳著各種傳說和神話故事,讓我們交流收集的典故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藥等。)

3、有關中秋的起源(①中秋月餅到底出現於什麼時侯?②有關月的成語和典故)(競賽,優勝者可獲中性筆)

4、欣賞影片《中國民俗大觀——中秋節》

(四)朗誦

教師以飽含激情的語調朗誦:

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五)、教師小結:

中國的傳統節日都具有特定的文化,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智慧,體現著中華文明的特點。透過今天的學習,現新同學們對此也有了許多新的認識。傳統文化是一粒最有生命力的種子,只要心裡播下這粒種子,它就會在我們的精神世界裡生根、開花、結果,作為一名學生,作為中華民族的後代,我們有義務,有責任弘揚我們的傳統。

最後,在這金風送爽、丹桂飄香之際,共祝福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學業進步。

五、活動結束

在王菲主唱(水調歌頭)的歌聲中宣佈活動結束

中秋節主題班會教案15

一、活動目的:

1、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透過中秋節讓學生初步理解中國傳統節日中所蘊涵的文化核心,真正瞭解節日,瞭解中國傳統文化,幫助青少年增強科學節日文化理念,弘揚創新節日文化。

2、介紹中秋節的來歷,瞭解中國各地過中秋的風俗。

3、增強學生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的感情,讓節日真正給我們帶來快樂與幸福。

二、活動時間:

9月17日

三、活動準備:

蘇軾的《水調歌頭》ok帶、中秋燈謎、圖畫、月餅

四、活動地點:

六(1)班教室

五、活動過程:

老師匯入:中秋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從去年開始,國家把這個節日定為法定節日,休息一天。從而可以看出,中國逐漸對傳統文化和民俗越來越重視。今天我們一起來走進中秋佳節,一起來感受中秋佳節。

一、中秋節的來歷和風俗

1、中秋節的由來

(1)老師:隊員們?每當天氣晴朗的夜晚,天空上有什麼?月亮像什麼?(有月亮。月亮像玉盤、像圓餅。)

(2)、出示圓形月餅,讓學生比較。

老師:月亮在最圓的時候是什麼日子?(每個月的十五日左右。)

(3)、說中秋節的由來。

老師:誰知道中秋節的來歷?

(4)、小結:隊員們都說得很好,八月十五中秋節的時候月亮圓滿,象徵團圓,所以也叫團圓節。它起源於魏晉時期,在唐朝初年成為我們國家固定的節日,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傳統節日。中秋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剛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每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是秋報的遺俗。

2、中秋節的傳說與民間故事

(1)老師引:中秋節在我們中國人眼裡,可是非常重要的佳節。“月圓人團圓”,那是一個溫馨和諧、及富詩情畫意的節日。中秋節最有名的傳說故事就是嫦娥奔月了

老師:有誰能來講講有關中秋節的傳說,中秋節的起源及一些民間故事?

生:嫦娥奔月(后羿射日):

(2)指名講述嫦娥奔月的故事。

(3)引導隊員講述不同版本的傳說,吳剛伐桂;玉兔搗藥等等。

老師(小結):看來中秋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

3、隊員介紹中秋節的習俗

老師引:好,聽了我給你們講的故事,你們一定意猶未盡吧。現在我們請嫦娥姑娘來給我們介紹中秋節有趣的傳統習俗。(《拜月娘》、《拜土地公》)

二、中秋詩詞佳句知多少

老師:有人說,每逢佳節倍思親,團圓節這份思念當然會更密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期,詩人就會用詩詞來表達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1)、出示圖片1

老師問:我們來看這幅畫,隊員們腦中有沒有最佳的詩句來配這幅畫中的情景。

——(李白的《靜夜思》)

隊員齊背《靜夜思》。

(2)、老師:中國畫詩書畫印融為一體,這幅中國畫書畫印都有,惟獨缺詩,我們給它題首詩,使它變得更完整。

(隊員發言)(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選自李白《月下獨酌》)(你們知道“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句話出自誰人之口嗎?

(3)對了,幾百年前丙辰中秋的一個夜晚,正是大文豪東坡先生寫下了著名的中秋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就出自這首詞。老師: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欣賞這首絕妙好詞。

(4)有感情朗讀:蘇軾的《水調歌頭》,劉禹錫的《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5)學唱蘇軾的《水調歌頭》

我國的詩人大多是憂國憂民的,又大多是命運坎坷的,他們經常流浪在外,客居他鄉,思鄉成了他們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有了許多以思念故鄉為題材的詩作,你還知道哪些呢?

(6)指名背誦《泊船瓜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

三、中秋佳節話月餅

1、品嚐月餅,感受月餅的香甜。

老師:隊員們每年是怎樣過中秋的呢?(隊員講出各種賀中秋的民俗活動)

(1)引出——吃月餅、送月餅

月餅的外形——圓,象徵團圓,表達閤家團圓。

餅中有餡,表面有花紋,花紋主要有月亮、桂樹、玉兔等在圓中表達美好的願望。現代的花紋設計更是各異,別緻。(欣賞月餅圖片若干張)

老師:展示月餅事物,並簡單介紹圓形設計的格式。(對稱、均衡)

(2)動動手,設計一個別致、精美的月餅圖案。(背景播放輕快的音樂)

(3)隊員作品欣賞。由隊員自己講解自己的設計意圖。

2、舉辦月餅宴

老師:中秋節,為什麼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餅?往年你和誰一起吃月餅?(吃月餅表示團圓;和家裡人一起吃;還和好朋友一起吃。)

師:你吃的月餅是買的呢,還是別人送的?誰送的?

老師:為什麼要送月餅?(過團圓節,送月餅表示和家人團圓。)咱們中隊也是一個大家庭,我們都是這個家庭的成員,你們願不願意和全體隊員一起過這個中秋節?(板書課題)

①送月餅:

②吃月餅(大家一起吃月餅,體驗班級大家庭的溫暖和團圓)

四、中秋燈謎

1、老師:在許多地方八月十五這天會有燈會,其中一項就是猜燈謎。得月樓前先得月。猜一字(棚)

2、重逢。猜一字(觀)

3、舉杯詢包拯。打一句宋詞(把酒問青天)

4、十五的月亮。打一成語(正大光明)

五、遊戲:“月”字組詞接龍。

要求:以“月”字開頭組詞,以“中秋節”收尾。

優勝:組詞過程短者獲勝。

六、老師總結

同學們瞭解了那麼多關於中秋節的知識,又為過今年的中秋節出了那麼多好主意,雖然大家採用各種各樣的形式來慶祝這個傳統佳節,但每個人心中有個共同的最美好、最傳統的願望,那就是:花常開!月常圓!人常在!老師感到好開心!看來,我們某某中隊是一個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節的月亮一樣圓圓整整!

結束語:(播放蘇軾的《水調歌頭》)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美好的時光帶給了我們無限的快樂,也留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思。感謝每個學生的參與,相信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