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中秋節

中秋節來歷作文300字

中秋節來歷作文300字合集五篇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裡,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來歷作文300字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節來歷作文300字 篇1

中秋節有許多習俗,比如吃月餅、賞月、飲桂花酒等等,但是你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

傳說以前後羿到山裡去尋友訪道,看見西王母路過此地,就向西王母求到一包不死藥。回到家後,后羿就把不死藥交給妻子嫦娥保管。但是卻被弟弟逢蒙看見了,逢蒙立馬起了壞心眼。

有一次後羿帶著徒弟去打獵,逢蒙假裝肚子疼,留了下來。后羿一走,逢蒙就拿著劍闖進了房間裡,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被逼的連連後退。退到床邊時,嫦娥靈機一動,把枕頭下的不死藥一口吞了下去。剛吃完,嫦娥就覺得自己變得身體輕飄飄的,漸漸飄向了空中。嫦娥心裡牽掛著丈夫,所以就飛到了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后羿回來後,發現嫦娥在天上的月亮對他說:“今天晚上的月亮會變圓,你晚上做一塊麵團在屋子東北角,等到午夜時我們夫妻二人就團圓了。”后羿照著做後,到了午夜他們二人就團圓了。

從此以後,后羿每年到了八月十五這天都會做好麵糰,等著嫦娥回來吃。後來這個習俗被大家繼承了下來,發展成為了現在的中秋節,中秋節吃月餅就成為了傳統節日的一大習俗。

我喜歡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也喜歡過中秋節。

中秋節來歷作文300字 篇2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到了唐代,這種祭月風俗更為人們重視,《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中秋節來歷作文300字 篇3

我國的歷史那絕對是歷經蒼桑,所以我們祖先給我們留下了四大節日,有人會說,我們國家不是有那麼多的節日吧?隨隨便便就有10多個,怎麼奕成了4個了呢?但是事實上就只有四個是我們最古老的,也是最大的,那就是春節、清明節、端午節,還有一個就是中秋節了。

那麼中秋節是怎麼來的呢?話說在很久以前人們就知道看天像,猜測明天將要發生什麼事,有一個人就日日夜夜看天像,結果發現在進入秋之後,月亮就越變越 圓,越變越大,可是在十五時,便是最大的。古代人向來都,用圓來代表團圓。於是就說十五那一天是最平安的一天,不會發生任何事情。這也怪不得他們,因為那時候有沒有手機,QQ,電子郵件。可以天天聯絡,使得遠在他鄉的人掛念家人是否平安,家人也是日日想念遠出的人。都希望能夠團團圓圓,便把這份心意向上天的月亮訴說,於是便有了中秋節。中秋節的來歷200字

可是月餅是哪裡來的呢?於是人們就在想,我們是不是應該拿點好點的東西給月亮上的仙子吃呢/於是就有人做了很像月亮的月餅。

中秋節快到了,希望世界能夠和平,人人平安,中秋節快樂。

中秋節來歷作文300字 篇4

八月十五中秋節又稱“團圓節”,是一家人團圓的日子。這天,人們不僅僅是吃月餅、賞月亮,各地還有不同的風俗過去過中秋節。比如:香港的舞火龍,廣州的樹中秋,安徽的堆寶塔……真的非常熱鬧。

今年的中秋節,我做了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中秋節晚上,我們一家三口坐在陽臺上賞月,吃月餅。從世紀廣場方向飄來了無數盞孔明燈,一個個紅通通的,照亮了天空。突然,一個孔明燈慢慢地在降落,我感覺快落到我家樓頂了。我張開小手期待著那盞孔明燈降落。果然,那盞孔明燈因為油燃盡而落在我家樓頂。我想:如果在掉下來的孔明燈放一根點燃的蠟燭,孔明燈會不會飛起來?我把想法告訴了爸爸媽媽。媽媽說:“好,我們試試看!我去拿蠟燭”過了幾分鐘,經過努力,我們孔明燈重新放飛了。

一個孔明燈代表了一個願望,我無意中幫助了他人繼續實現了願望。比我自己放孔明燈還更有意義。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我感受到幫助他人的快樂,也理解了中秋節團圓的含義。

中秋節來歷作文300字 篇5

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眾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謂“仲秋”,所以中秋節又叫“仲秋節”。

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來形容“悲歡離合”。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