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教師培訓個人心得體會

教師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精選6篇)

在平日裡,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可用寫心得體會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到底應如何寫心得體會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師培訓個人心得體會(精選6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師培訓個人心得體會1

教師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種簡簡單單的職業,但是在這個崗位上怎麼發揮我們的光和熱,怎麼將我們腦海中的知識,生活中歷練出的經驗傳達給學生,這是需要技巧和時間的。作為一名新教師,我對於自己的職業有相當多的瞭解,無論是學生時代,還是工作期間,教師永遠會在我的人生路途中佔據很大一部分,而現在我自己也要成為一名教師了,我十分感激學校的栽培,尤其是這次的培訓,讓我明白作為教師我需要做到的,和未來能夠達到的,學習要永遠堅持下去。

或許是每個學校的通病就是向我們這群新人好好誇讚自己的學校,自從建校以來,學校的歷史發展過程,出了什麼樣的成就,現在學校比其他學校好在哪些地方,統統都介紹了一遍,就算我們對學校還不瞭解的菜鳥也會對學校肅然起敬。

老師培訓可能就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因為有經驗,我們也肯學習,在這樣的過程中充分了解學校的規章制度,在我們教學的過程應該怎麼對待學生。我明白我在如何當老師方面還是一個小白,擁有一腦袋的理論知識,但是沒有一丁點實踐經驗,前輩在培訓中所傳授的經驗對我都是能夠用得上的,而且還在不經意間瞭解在學校中的一些不流於書面的規矩,讓我在之後的工作中更加順利。

也許在我們剛開始選擇職業的時候,我們對這份工作滿懷熱情,對未來充滿了期待,就像是現在的我一樣,只想著我一定會堅持在講臺上面直到不能繼續上課,但是現實卻會打擊我們信心。前輩跟我們講述他們的經驗時,總會講到在什麼時候會感覺自己堅持不下去,就算有再多的熱愛都會被現實所磨滅,而我們就要找準自己的目標,而不是憑藉興趣做工作,當興趣愛好成為工作時有兩種情況出現,一種是在半途放棄,還有一種就是一直路走到底。

初出學校的我只想著做老師,然後怎麼怎麼樣,就沒有想到之後會經歷什麼,因為就會做足了準備,但是現實和預想總會出現偏差,而沒有經歷過就沒有發言權,沒有經歷過就對情況總是往好的方面想。經過這次的培訓我好好思考接下來自己的路應該怎麼走,怎麼定下合適的目標,在理想道路上勇敢前行。

教師培訓個人心得體會2

今日,天氣剛剛好,我幸運的到了xx參加新教師培訓。x天的學習時間,收穫頗豐,感觸也頗多。

“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是對教師的基本要求,也是對教師的最高要求。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傳授知識是必須的,人格薰陶卻是意外的收穫。學生在課堂聽你上課,聽你講解知識,但在你知識的呈現過程中,你的說話方式、行為動作,卻在影響著講臺下頭端坐著的孩子。所以,“身正為範”顯得格外重要。x教師說:“千萬不要低估了學生的模仿本事。”是的,確實如此。

教室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引路人,是他們知識的引導者,人格的建設者。在引導的過程中,應當用愛灌注其中。每個孩子出生、來到這個世界,都是純潔無暇的,像一株百合一般,剛剛發芽,需要用愛澆灌、滋養,如此,百合能夠茁壯成長,開放在燦爛的陽光下,散發著沁人的芳香。

xxx教師就是這樣的一位充滿愛心的養花人。孩子在她手中歡樂的成長著。在她的幫忙下,孩子們能找到自我身上的閃光點,幫忙孩子重拾信心,自信的應對同學,應對生活,以至於往後更有信心的應對世界。

教師應當如此,我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塑造健康的靈魂、完善的人格,是我們的職責,也是我們的榮幸。

做一個充滿愛的教師,對孩子用心培養,用愛滋養。

教師培訓個人心得體會3

我有幸於20x年10月17日—19日參加了“20x年鄉村學校教師能力提升培訓”《道德與法治》新教材的學習。在集中學習期間,我聆聽了三位專家的精彩講座,她們從多方面來闡述,教學語言幽默,問題剖析深入,使我對統編教材《道德與法治》有了更深的瞭解,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更新,受益匪淺。

一、教育主題鮮明

統編《道德與法治》這套教材主要依據20x版義務教育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來寫,主要涉及到六大生活領域,分別是我的健康成長,我的家庭生活,我們的學校生活,我們的社群生活,我們的國家,我們共同的世界,六大領域是由近及遠的。共涉及到了七大主題,分別是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文明素養教育,規則意識和民主法治教育,愛國愛黨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愛自然(生態倫理)教育,國家領土、主權教育,開放的國際視野教育,這七大主題都緊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各年級的課程編排上,生活領域不斷擴充套件,主題教育逐漸加深,單元設計呈螺旋上升。

二、教育理念創新

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編寫首次提出教材是兒童的,不是成人的;是生活的,不是學科的;使用生活語言,不是書面語言;是開放的,不是封閉的;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新教材的內容是兒童生活,語言是兒童語言,它遵循教育規律,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有愛心、有責任心、具有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兒童,關注學生的整體成長、生活,倡導學生學會玩,並且有意義地玩,學會主動思考,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有想法的.參與學習。教材中所呈現的材料都是兒童熟悉的生活事件,這樣孩子就能夠在典型的生活事件中發現自己的生活,將自己的生活引入到教材中去,與教材中的兒童生活發生交流和對話。

三、教學方式合理

1.新教材採用繪本故事的形式編寫,使學生更好地走出書本走向生活,在生活中學習。

透過深入淺出的、道德的,科學的、生活的啟蒙教育,引導兒童熱愛生活,向生活學習,學習做人。

2.新教材主導學生在活動中領悟。

開設豐富多彩的活動,使學生更好地在活動中領悟書本的意義與智慧,積累更多的經驗。

3.新教材中有大部分的留白,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進行辨析與反思。

這是之前的教材裡從來沒出現過的,意在引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並結合本地區和兒童的實際,把兒童生活中新的問題和現象等收到課程中去,更好地提高品德教育的針對性,達到更好的效果。

在今後的教學實施中,我將努力創設適宜的活動環境和條件,靈活多樣地運用教學活動和組織形式,聯絡本地區和兒童的實際,及時地把社會中的新資訊,科學技術新的成果,帶到課堂中來,不斷提高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相結合的教育基底,使教學更加精彩。

教師培訓個人心得體會4

和許多青年教師一樣,我是懷著對教師這一職業的熱愛及憧憬,走上了教師的工作崗位。時間飛逝,轉眼間,我已經做了五年的教師。同時,我又深深地感到,自己知道的,懂得的,還太少,離“做一名好老師”的目標,還太遠。在我為此困擾之際,學校又一次為幫助青年教師成長提供了好機會。我有幸在青年教師培訓班,聽到了學校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的講座。這次講座,著實令我受益匪淺。

石梅老師的《導學案的靈活使用》,姬永清老師的《好習慣伴我成長》,郜建華老師的《如何做一名好教師》,張霞老師對青年教師提出的要求等等。每一位老師的講座,都有許多值得我們深思,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令我深深感動的是,所有的老師,面對我們這些年輕後輩,無不是傾囊相授,看著這些老師眼神中流露出的期待之情,我不由感到了壓力:如果自己不能把工作做得更好,那實在是太對不起這些無私幫助我們的前輩;同時,我更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在七小這樣一個廣闊的舞臺,有這樣真誠相待的同事,我一定可以盡情施展,幹一番事業!

在培訓中,我獲得的知識是實在有效的。石梅老師對導學案編寫應遵循的原則,習題的選擇和導學案使用中的一些思考對我工作的開展指明瞭方向;張霞老師要求我們:具有謙虛、不恥下問,能與其他同行協同合作的品質,養成課後反思的習慣,有創新意識。當我們具有這些品質,離成功還會遠嗎?

我想,這正是學校舉辦青年教師培訓的目的所在。很多好的方法,不是書本上可以學來的,有了前輩們的指點,我們的路可以走得更順利!

除了專業知識受益良多,前輩老師自身的優雅風度、人格魅力也感染著我。寫到這裡,我不禁想起,每次見到劉主任,總是衣著得體,面帶微笑,讓我的心情一下子燦爛起來。是的,儘管老師的工作辛苦,壓力大,可是我們依然要讓自己做一個美麗的老師,感染身邊的學生,感染同事,給每個人都帶來陽光燦爛的好心情!我以為,這,也正是七小的魅力所在。

每一次培訓,都讓我對自己,對自己所做的工作,多了一些新的認識,更加知道今後應該朝著哪個方向去努力。謝謝學校,謝謝前輩。

教師培訓個人心得體會5

作為一名新教師,教師培訓的開設與參與學習是我能更穩健地踏上神聖的三尺講臺的起始點。透過培訓,我們慢慢的適應了環境、適應了工作。因此,我們也由初來時的浮躁,在經過領導與同事們潛移默化的教導,慢慢變的求實、務實起來。我們的品質在這樣的人文環境中亦得到步步提升,我們的教學業務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得以加強。

從聽專家的報告,學習有關法律法規、怎樣做研究、如何開展德育工作和班級管理、班主任工作等各方面的理論知識,到從理論的學習到觀看別人的教學,讓我自己的教學經驗的學習也經歷這樣一個從原先的理論到實踐,從別人的經驗到自己親身體驗的過程。透過培訓,我得到了很大的收穫,現將自己的心得體會總結如下:

首先,培訓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加清楚的認識。

在培訓中,幾位老師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了當代教師身肩重任、角色特別這一問題,這似乎是一個比較陳舊的話題,但細細體會、琢磨他們的話語,覺得很有分量。這也使我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的思考和認識:首先,教師是文化的傳遞者。“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從知識傳遞的角度來反映教師的重要性。其次,教師是榜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也正是這個意思,這裡主要涉及做人的問題,學生都有向“師性”,實際上是做人的一種認同感;同時學生受教育的過程是人格完善的過程,教師的人格力量是無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師要真正成為學生的引路人。第三,教師是管理者。教師要有較強的組織領導、管理協調能力,才能使教學更有效率,更能促進學生的發展。第四,教師是父母。作為一名教師,要富有“愛心”,教師對學生的愛應是無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對待孩子,所以我們說教師是父母。並且,教師還要善於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和發展需要。第五,教師是朋友。所謂“良師益友”,就是強調教師和學生要“交心”,師生之間的融洽度、親和力要達到知心朋友一樣。最後,教師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教師必須要懂教育學、心理學、健康心理學等,應瞭解不同學生的心理特點、心理困惑、心理壓力等,以給予及時的幫助和排解,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

其次,培訓為我即將面臨的實際工作提供了許多方法和策略。

在培訓中,幾位從事教育多年、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給我們介紹了一些當好教師的要點和方法,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談到如何做一名合格教師的問題上,我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有一口普通話,一筆好板書,一幅好口才,一手好文章和一個好方法,這是作為一名合格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同時,我也認識到自己在這些方面的不足,今後一定要加強自己基本功的訓練。在談到備課問題上,我認識到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備課是一項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且不僅要求老師課時備課,還要善於在長期的教育教學中進行總結和積累,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在教學上,應該懂得將教學藝術化,學會抓住學生的心理,引起他們對知識的好奇心,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改變傳統的滿堂灌的教學方法。教師應當從知識的傳輸者變為知識的引導者,這就更加要求教師要懂得授課的藝術性。如何使自己能夠有質量有效率有能力地教好這門課,使學生能夠持續地從心靈深處接受我的教學,這就需要我努力地備課、努力地鍛鍊、努力地學習……當然這其中一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就是多學習其他老師的教學方法。在這次培訓中,各位領導和老師所講述的一些方法,實際上就為我們新老師起到了“揚帆導航”的作用,我覺得包括我在內的所有新老師必須好好地吸收和採納。

教師培訓個人心得體會6

迎著仲夏的驕陽,伴著萬木的蔥鬱,來自全省各地的近二百名語文教師會師,共同度過了難忘的九天集中培訓學習。集中學習結束後,我們奔赴各自崗位進行在職研修。在這緊張的四個月裡,我們認真聽取專家報告,主動參與示範交流,深入開展實踐反思,在心靈與心靈的溝通中攜手共進,在思想與思想的碰撞中共同成長,取得明顯的收穫。

一、豐富了我的理論知識

在集中學習的九天裡,講課的老師結合案例,先後給我們系統講述了閱讀教學、作文教學、班級管理、教育心理、校本教研等理論知識。每一個專題講座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及厚重的思考。陳教授的《教育心理與教師發展》讓我們懂得了如何做一個好老師。李教授的《課堂觀察與壓力管理》告訴我們如何幸福生活,快樂工作。孔教授的《以良好的素養,高度的責任,培養高素質的人才》為當今教師指明瞭方向。聶教師的《一名普通教師的成長》、《班級管理》讓我們明白了教師如何快速成長。胡教研員的《中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實踐與反思》、《課例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歐教授的《校本教研及其實踐策略》,焦教授《學點研究方法》,中央教科所的王老師《如何做研究型教師——與研究者共同走進問題的情境》教導我們教學科研化,教師學者化。真正教好書,教學必須與教研相結合。倪教授的《關於寫作教學的有效性思考》直指我們語文學科中寫作上的缺失。

我和許多骨幹教師一樣,正處在專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只有認真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用理論知識來檢驗和指導教學實踐,我們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前我參加過兩次培訓,但這次省級培訓進一步釐清我認識上的誤區,豐富了我的理論知識,給我以後的語文教學實踐指明瞭方向。

二、加深了我對教師職業的認識

從教二十年來,捫心自問,我算得上是一位比較能耐得住寂寞的人,在學校和本縣算得上小有名氣。但是,近幾年來由於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漸漸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有時候萌生了偷懶的念頭。聆聽了聶老師的報告後,我猶如醍醐灌頂,加深了對教師職業的認識。聶老師從“在學習中成長、在快樂中成長、在教學中成長、在磨礪中成長、在科研中成長、在總結中成長”等六個方面告訴我們她是如何由一名普通老師成長為優秀老師的,在她的成長過程中始終充盈著“愛和智慧”。

這次集訓,可謂群英薈萃,我結識了其中的幾位高手。__中學朱老師參與編輯了省區的人教版初中語文練習冊,他還擔任了好幾家語文報刊的編輯。__中學張老師可以不借助任何課本和資料,能迅速寫出初中任何一篇文言文教案。__中學林老師目前擁有個人專著兩部,寫的都是有關她帶班的故事。與他們相比,我自嘆弗如。但是透過仔細分析他們那令人豔羨的成績,我發現,做一名成功的教師卻又是這麼容易。他們都來自農村學校,他們能做到,我應該也能做到。

教師這一職業是很辛苦,很清貧的。既然從事了這個行當,我們就應該把它幹好。有些教師覺得這個職業沒意思,於是就得過且過。我認為,與其在痛苦中煎熬,不如在快樂中享受。我們要像上述老師一樣學會在工作中尋找快樂,在創造中享受成功。

只要我們帶著“愛和智慧”走近學生,學生就會接納我們。只要我們做到“肯動腦筋,持之以恆”,成功就會屬於我們。一個人真正的生命,是他的思想,人因為思想而偉大。我們不奢望成為思想家,但我們至少應該成為獨立的思考者。在新課程背景下,我們應該注重學習和思考,爭取做一個有思想的老師。

三、堅定了語文教改的信心

在新課改的探索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對語言學習規律及語文學科性質領會不深的做法,如過分強調課文內容的專題拓展、盲目追求學生活動,對語言學習重視不夠,造成本已緊張的語文課時浪費,學生的語言能力不能得到有效發展。教科所研究員胡老師望在她的講座《中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的實踐與反思》中就一針見血地指出“現實的課堂上,還存在大量低效、無效甚至負效的現象”。

反思一下我們的教學現實,有多少語文課正在低效、空洞的扯皮中過去!精美的課文學生讀了幾遍、記下了多少?我們的閱讀課雖然正在從過去的教師講向學生學轉變,但師生關注的熱點大多是內容的拓展,改革大都是在“情感、態度、價值觀”上做文章。有的課定了三維甚至多維的教學目標,就是沒有語言學習的目標,教學設計上也沒有語言學習這一環節,使學生的語言學習無法在閱讀課上得到落實。

怎樣改變這種現狀?研究員胡老師的《課例研究與教師專業發展》和教授歐陽的《校本教研及其實踐策略》給我指明瞭課改方向,更加堅定了我的課改信心。

9月份,在原來探索的基礎上,我就試驗在教學中實行全方位的大語文教改。閱讀教學上進行課內海量閱讀,作文教學上重視課外素材的積累和指導學生修改,在教室設立班級圖書角,開展課外讀書競賽活動。

我把傳統的課堂教學和現代的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起來,綜合一些教改名校的做法,改革我的課堂教學模式,命名為“三習課堂教學模式”。簡述之:

(一)基本模式

三課型——新授課、複習課、講評課;

三本——筆記本、糾錯本、日記本。

(二)新授課流程

1、高效預習。前一節課的後幾分鐘教師將預習提綱告知學生,明確預習內容、方法、題目,教學重難點任務到組。學生在課餘時間透過查資料、討論,務必在課前掌握基礎知識,儘可能解決重難點問題。新授課的第一個環節就是在教師的組織下,教師檢查預習情況,學生交流展示預習結果。

2、師生研習。在檢查交流預習情況的基礎上,師生共同研習新的學習內容。師生互動,小組合作。兵教兵,兵強兵。

3、達標練習。教師出示練習題目,組織學生當堂練習,教師巡視,掌握學生練習情況。力求當堂達標,堂堂清,日日清。

我認為,精彩的課堂,需要教師去創造;穩定的質量,需要結構來保障。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師生,輕負高效。通過幾年的反覆探索和近兩個月的實驗,學生和我都能接受這種模式。語文大師於漪說過:“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在這次培訓學習中,我受益匪淺。但我更願意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斷地加強學習,在書中學,透過聽課向同行學,上網看書向名師學,爭取成為一名學生滿意、同行認同的好語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