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藝術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8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旅行的藝術》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1

花了二天的時間讀完《旅行的藝術》。有許多話,不吐不快,叫我夜不能寐。

書中說道:“人類不快樂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靜地待在他房間裡”。一個坐在房間裡便會感覺心浮氣燥、無所事事的人,即使出門旅行也體會不到真正的快樂。對他們來說,旅行只是一種枯燥現實的消極逃避。現在“驢友”越來越多,除了經濟環境好轉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也只是由於人們在生活、工作上的壓力越來越大,因為焦慮來臨而渴望逃離。

每每提及旅行,旁人往往會流露出羨慕的態度。其實,即使把這機會給了他們,甚至再給予足夠的金錢和條件,讓他們環球世界一圈回來,過段時間他們也還是會唉聲嘆氣,不知接下來該做什麼,然後繼續抱怨周圍生活的沉悶壓抑,羨慕去外星球的人……。其實到哪裡都是一樣的,關鍵只在各人心境。

事實上,《旅行的藝術》這本書所闡述的是一種生活的祥意。我們從旅行中獲取的樂趣或許更多地取決於我們旅行的心境,而不是我們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們可以將一種遊山玩水的心境帶入我們自已的家裡,那我們或許會發現有趣的程度不亞於旅行中所經過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叢林。

諸葛亮曾說過“淡泊以明智,寧靜以致遠。”蘇東坡詩云:“榮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生活中的禪是什麼?很難一言以概之。中醫認為,夏之暑溼之氣乘虛而入,謂之養“心”,調節精神需靜神,勿躁;調養情緒,制怒,樂觀愉快,達到心境自然涼的境地。禪的生活態度,既無所求,無所不求;無所語,無所不語;自然流暢的生活習慣,就是禪理。無獨的偶,當我們正在為生活疲於奔命的時候,生活已經離我們而去。

用寧靜替換我們內心的浮躁,用寧靜驅散我們內心的喧譁。莊子的逍遙人生,在他的《消遙遊》中體現出來,也許這樣的“消遙”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並不現實,但莊子所擁有的那種處世觀念卻是我們都值得思索的。好多人常常抱怨工作學習環境太過吵雜,無法靜下心來讀書和工作。凡事操之過急,太急功近利,反而會一無所獲。只要內心平靜,一樣可以達到靜心處事,旁若無人的境地。

茶境也是一種生活的境界。在這點上朋友說的很好。她說:茶的情性是純淨的,茶是那樣的透明、潤澤、剔透,使人得到了與禪相似的透明心;茶使人冷靜,使人沉思,使人清醒與真實,使用人歡喜與清明。茶之香,茶之味,惟有靜下心來才能體會到。這種靜,應是發自內心的,縱有安靜的環境,但假若內心煩躁不安,是無論如何也品味不到生活中的茶香。茶之味,全在一個“純”字上。水純,心純,方可品味到茶的清香與幽雅。

偶爾約上三五知已去喝茶,給遠方的朋友寫上一封手寫信,給父親買一個過冬天的手爐,給每個家人織一條圍巾,這些,都能感覺到幸福和快樂。認真努力地工作和生活,像對待春天一樣,有一顆禪意的心,在滾滾紅塵中,慢慢修煉成一枝花。

道童常問禪師什麼是禪,禪師道:“油鹽醬醋即是禪。”平常生活,自然心境即是禪。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2

旅行,或者那種漫無目的漂泊過程,其價值在於他們能夠讓我們體驗情感上的巨大轉變。——雷蒙德·威廉斯

這是我看的阿蘭·德波頓的第二本書,初見此書的書名我還以為是一本旅行指南什麼的。看了餘秋雨給這本書寫的序言才知道,阿蘭·德波頓這本書實際上是一本以自己的旅行經歷為主,以哲學的視角來描述旅行中個人的感受,旅行的心境。

餘秋雨在序言中寫道:“旅行是萬眾的權利,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但是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調,會使同樣的旅途邁出不一樣的腳步。”翻開此書,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開始還不太明白,當我將這本書看完的時候,我想我有點明白了。阿蘭·德波頓在該書中列舉了大量波德萊爾、帕斯卡爾、華茲華斯等大師的例子,阿蘭·德波頓在書中的每個章節都為邀請一兩位大師作為自己的導遊,寫下自己旅行的感受的同時也在敘述大師們出遊的心境。這本書雖然帶有哲學的思考,但是並不是很難懂,看到很多的地方也會有共鳴。

我喜歡旅行,喜歡看美景,去沒有去過的地方,可是到目前我也沒有去過很多的地方。我是一個對一個將要達到的陌生地方在有一點點了解的基礎上有無限的想象,想象著那個地方風景有多麼的漂亮,那個地方的是多麼的美味,就像於斯曼說的那樣:“想象能使我們平凡的現實生活變得遠比其本身豐富多彩。”可是,當我們達到那個地方的時候又會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讓我們失望。就像我去年清明節的時候去鳳凰,都說鳳凰是湘西古鎮,可是當我到那的時候只是覺得整個古鎮充斥著濃濃的商業氣息,沒有想象中的那種古色古香的古鎮氣息。所以我很同意,阿蘭·德波頓在書中寫到的“在任何地方實際經歷往往是我們所見到的總是在我們所能見到的現實場景中變得平庸和黯淡,因為焦慮將來而不能專注於現在,而且我們對美的欣賞還受制於複雜的物質需要和心裡欲求”,不過我覺得我在旅行的途中往往是我的心裡欲求得不到滿足。

一個人行進在路上,我想我會覺得我很孤獨;當你身處一個你十分熟悉的環境的時候,我有時也會有這種感覺,甚至覺得自己很奇怪。因為自己的不清楚也把這兩種孤獨的感覺混為一談,而我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阿蘭·德波頓是這樣解釋的“地理意義上的孤獨給餐廳以孤獨隔離的氛圍。而此時的孤獨不是那種置身於歡笑和群鬧中,讓我意識到心境和環境之反差並覺得痛苦的那種孤獨;它源於陌生的人群,在這裡大家都明白,溝通障礙客觀存在,對愛的渴求難以實現,而這裡的建築和燈火也無疑凸現了此時孤獨的氛圍”。陌生的環境,讓我們逃離了家庭溫馨的氣息,我們熟悉的朋友,我們熟悉的事物的陳設,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好好地思考我們自己的問題。因為這個時候不會有任何的思維來干擾你,當我們的思考的問題遇到阻礙時我們可以將我們的視線轉移到我們周圍的陌生風景,讓我們的思維得以繼續。

我覺得旅行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旅行會讓我們看到很多的風景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一個人的旅行是孤獨的,但是很自由;多人的旅行中,隨你不能隨心而走,但是可以收穫朋友間的快樂。旅行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在向前,其實我們在向前的時候,也應該關注一下我們已經看到的,或許當你在一次看你看過的風景時,因為你心境的不同會有另一番感受。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3

透過五一假期把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的《旅行的藝術》這本書看完。看完後最大的收穫就是了解了真正的旅行應該是什麼樣的。

此書是作者透過自身的旅遊經歷結合很多畫家或者旅行家的作品,分析了旅行中的種種感受,透過很多的藝術作品,教會我們很多看待周圍事物的角度和旅遊的心態。

書中作者表達出來的觀點都深有感觸,就像書中說的:最好的書能清楚地闡明你長久以來一直心有所感,確從來沒有辦法明白表達出來的那些東西。如果想讓自己熱愛旅遊和享受旅遊,那麼這本書我認為一定是好書。

看完這本書,我都有了像學素描的衝動,哈!早晨醒來還畫了第一個作品。

書中把人人旅行中都隨時“咔嚓”拍照的相機,剖析的如此透徹和有藝術味道!裡面把拍照和繪畫對比的非常有哲理:

繪畫可以教我們去觀察:不是走馬觀花地看,而是關注。在用我們的手再創造眼前的景物的過程中,我們似乎自然而然地從一個以鬆散的方式觀察美的位置轉向了另一個位置,在這個位置上,我們可以獲得對美的組成部分的深刻理解,繼而獲得關於美的更深刻的記憶。

照相機模糊了觀看和注視之間、觀看與擁有之間的區別;它或許可以讓我們擇取真正的美,但是它卻可能不經意地使意欲獲得美的努力顯得多餘。照相機暗示我們,只需拍攝一張照片,我們就做完了所有的功課,然而就清晰地瞭解一個地方(如一片樹林)而言,就必然包含詢問我們自己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樹幹是如何與樹根相連的?”“霧是從哪裡來的?”“為什麼一棵樹的色澤似乎比另一棵更深?”——在素描的過程之中,類似的問題不斷出現並得到回答。

裡面很多這樣的描述,比如加油站、駱駝、飛機、鄉村、城市、壯闊等都在作者的分析中,讓人有種酣暢淋漓的感覺。

有時感覺作者說的就是自己隱隱約約想到過,或者在自己身上發生過,只是自己不能用文字表達出來,還表達的那麼富有折思。

此書讓我們不管旅行在外,亦或生活在家,最重要的是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而非在外的事物,我們身邊的一切都有它有趣的地方。主要看觀看者的智慧和心靜。正如書中所說:我們從旅行中獲取的樂趣或許更多的取決於我們旅行時的心境,而不是我們旅行的目的地本身。如果我們可以將一種遊山玩水的心境帶入到我們自己的居所,那麼我們或許發現,這些地方的有趣程度不亞於洪堡的南美之旅群經過的高山和蝴蝶漫舞的叢林。

看完之後,感覺自己不在急於去各種地方旅遊,以前都是想著該去哪裡哪裡。感覺自己目前最重要的就是知識的儲備和文字表達能力的提高。這樣以後去任何地方,碰到的看到的事物才能轉化到自己的心境裡,讓它們變得有價值。正如書中所說:對於任何人來說,一個為求得真知而進行的旅程,遠遠好於一個四處觀光之旅。

關注內心的世界,才是旅行的真正開始。對於旅行來說,真正珍貴的東西是所思和所見,不在於每小時行走多遠,也不在於用多麼短的時間遊覽了多少景區,因為它根本不在於行走,而在於親身體驗。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4

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在《旅行的藝術》中認為:旅行以及對旅行的研究可加深世人對幸福的體驗,而幸福的感受程度則與旅行的藝術息息相關。

不同人眼裡的旅行不一樣。對有些人來說,旅行是一種身體的移動,所見所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到此一遊,重要的是談資,風景的意義在於口中。

如果說旅行的初階是功能,那麼進階便是技術。有人用眼睛旅行,則眼裡處處是風光大片或精緻小品。“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有人用雙腳旅行,則腳下處處是挑戰的快感或征服的愉悅。“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有人用耳鼻旅行,則感悟的世界是婉轉的鳥鳴和宜人的芬芳。“花氣襲人知驟暖,鵲聲穿樹喜新晴。”不管哪種,都能從技術中獲得行走的愜意,風景的價值在於腦海中。

如果說旅行的進階是技術,那麼高階便是藝術。旅行是一場濃縮的人生,在短期內接觸形形色色的人,遭遇各種各樣的事,呈現許許多多的心境,從而確認自己的真愛與喜悅。因此,旅行的藝術是將功能內化,對技術升級,變成一場藝術的旅行,一場心靈的旅行,一場身心合一的旅行,用赤子之心去體悟陌生世界,讓夢想飛翔於藍天白雲之間。高曉松說:“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人世間/為找到那片海不顧一切。”旅行的藝術將旅行回到初心,去重新認識世界和領略世界,去發現“那片海”。

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那片海”,在這場對未知之境的體味中,終於覺察自己想要什麼,不喜歡什麼,從而在混沌的人生中劃入清晰的界線,讓內心達到清明和智慧。胡德夫說:“你我需遍扣每扇遠方的門/才能找到自己的門/自己的人。”走最遠的路,貼最近的心。如此,每次行走都有發現,每處風景都有故事,每個定格都有情感,都能在心裡激起強烈的共鳴,使得風景也有了靈魂,有了香氣。可見,在藝術的旅行中,情感變得純粹,心境變得簡單。當溫情充實到心世界的每一處角落時,我們便擁有了柔軟對待世界的力量。

旅行的藝術也是生活的藝術,你怎樣對待旅行,就怎樣對待生活。旅行不可能從根本上改變生活模式,但可以提高生活品質。當牆上巴丹吉林沙漠的照片,書架上黃山的松果,書中紅旗渠的銀杏葉,花盆裡共城遺址的泥土,一個個充盈於家的每個角落時,你已將旅行帶入生活中,將曼妙記錄在心靈中,將詩與遠方帶到日常點滴中。在這樣的家中生活,何嘗不是一種旅行?何嘗不是詩意的棲居?

如果說旅行是一種人生,那人生又何嘗不是一場旅行?希臘詩人卡瓦菲斯在《伊薩卡》中說:“伊薩卡給了你神奇的旅程/沒有她/你就不會去遠行/而現在/她已經沒有什麼留下給你。”也許,最美的風景不在於終點,而在路上;最神奇的旅程不是風景,而是自己。在藝術的旅行中,心靈能去除世俗干擾,不被扭曲,迴歸自然,迴歸自我,從而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旅行的藝術,也許在於成全自己。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5

讀一本書是一種緣分,如若不是《中國國家地理》官方微博的薦閱,我想我有可能與《旅行的藝術》這本書失之交臂。

我花了23天的時間將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撰寫的《旅行的藝術》讀完。在讀這本書之前,我並沒有強烈的想寫讀後感的意念,可是當我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去閱讀它的時候,我就真正擺脫了現實境地裡知音難覓的窘迫;我知道我遇上了知音,因為我可以大言不慚地說我也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行者。

從這本書的書名,我可以大膽地想象作者把旅行看成是一種藝術的表現形式:它告別了傳統走馬觀花式的旅遊,用不同於常人的觀察力和鑑賞力詮釋旅行中往往被人們忽略的細節和事實。恰如其分,讀完《旅行的藝術》更加印證了我之前的臆想。

阿蘭德波頓是一位富有哲思的旅行家,通讀此書,你不難發現對於旅行中人們津津樂道的東西他少有涉獵,反倒是被人們視而不見的事物在文中鋪設頻頻。譬如他對航站樓指示牌的描述:

這個指示牌之所以讓我快樂,原因之一在於它是第一個肯定的見證,表明我已經到達了一個“別的地方”。它是異國的一個標誌。也許對那些不太注意的人來說,這指示牌並不顯眼,但在我的國家裡,這類指示牌是絕不會以此種形式出現的。

引人深思,細緻而獨到的筆調凸顯出德伯頓從熟悉的地方落地於陌生的國土後對細節事物差異感的敏悟。這樣的敏悟對於他來說只是一個引發短暫快感的'契機,以此得到有助於祖國自我完善的差異才能引發長久的快感。

德伯頓在書中說:“雖然城市的人們生活舒適,卻從未放棄追逐新鮮事物,即便他們什麼都不缺,而幸福也根本與他們想要追逐的東西無關。”很多人喜歡旅行,以破壞自然的方式來享受旅行的“幸福”,這種“幸福”沒有任何幸福的涵義,甚至比那些身處城市助長卑劣情感的人更為可惡。怪不得賈說:人混亂了,人汙染了自己生存的地方,又以旅遊的名義,到處去汙染了。但德伯頓也說,時常走訪大自然是解除城市生活中罪惡的必要良方。因此,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態度來旅行?這是值得大家深思熟慮的問題。

德伯頓是感性的,他那感性而富有哲思的基調烘托出了另類的穿越時空之旅。正如他對旅途時飛行的描述:

雲朵帶來的是一種寧靜。在我們的下面,是我們恐懼和悲傷之所,那裡有我們的敵人和同仁,而現在,他們都在地面上,微不足道,也無足輕重。

有如撥雲見日、皴染癒合的淋漓暢快,實非食人間煙火之人。

德伯頓對旅行的思考是多方面的,即使看似寬慰自己的話語也蘊藏著一種積極的正能量和大道的宗教情結:從壯闊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侷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則我們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變中感到焦慮和憤怒。不是麼?在淼闊的江河、巉峻的山峰中,我們深刻意識到自己的渺小,也就能對自己一事無成的平凡聊以寬慰和釋然,進而不再那麼執著。

對於旅行,德伯頓還給了我們一個忠告:用文字記錄下你所經歷的一切。寫作就是用文字畫畫,這樣做可以鞏固我們對美的印象。以語言描畫完成的作品不一定才華橫溢,但至少它是一種探尋真實經驗的結晶。

至少我敢保證,如果你認真讀完德伯頓的這本書,你一定會對旅行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新的認識。

準備好了嗎?我親愛的讀者。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6

果然還是借來的書讀得更快,自己買的書卻還有一堆沒拆封。

餘秋雨的序寫得很好,基本揭示了本書的主旨,他說“旅人不同於常人,有一種獨特的心境,他們在荒漠相遇,在街市邂逅,一抬眼就能彼此溝通。……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調,會使同樣的旅途邁出不一樣的腳步。……本書擷取了這些高貴靈魂與自己所遇環境的種種對話,特別是這些對話中徘徊於自己和社會、個人和大眾、景物和精神之間的思考。正是這些對話,揭示了旅行的深層意義。對旅行的研究可以加深人們對幸福的體驗,就是古希臘哲學家說的“由理性支配的積極生活所帶來的幸福”。 何謂積極生活?首先是踏訪已知環境的熱忱;其次是探測未知環境的勇敢;其三是從自己和環境的斡旋中找到樂趣。……多一些慢吞吞關注各地大量零星風味、瑣碎世情的陶醉者和凝思者。”

“旅行中的一個危險是,我們還沒有積累和具備所需要的接受能力就迫不及待地去觀光,而造成時機錯誤。”所以,在旅行之前做一些功課是有必要的,同時我也感受到焦慮,覺得自己文化水平太低,不能很好地去體會。

作者的觀察非常細微具體,可知其感情非常細膩。比如從出發到目的地之間的這段時間,大部分人可能就直接忽略了,但作者卻能將其中的感受寫得細緻入微。能從機場、旅館這些不起眼的地方聯想到知名詩人和畫家的作品。這一點我還是能產生共鳴的。我也挺喜歡這些地方,特別是在機場等機的時候,感覺是人生最放鬆的時刻之一,但我肯定不會想到波德萊爾,更不知道塞珀的畫作,所以我無法像作者一樣得到這麼深刻的體會。

置身大自然中,作者會聯想到華茲華斯的生平和詩句,能跟偉大的思想靈魂產生共鳴和對話。這個層次是一般人難以達到的。大多數人會幾句耳熟能詳的詩句,比如到廬山瀑布能念出“飛流直下三千尺”,到黃鶴樓能想到“晴川歷歷漢陽樹”,但少有人知道詩句的作者生平及為什麼會創作出這樣的詩句,更談不上跟古人進行思想的交流。

欣賞壯闊的自然景觀時,作者說:“這個世界對約伯而言可能缺乏邏輯性,但是這不表示世界本身缺乏邏輯。我們不能用自己的人生去衡量一切,而應該透過壯闊的景緻提醒我們人類的渺小和脆弱。…從壯闊的山河中去了悟自身的侷限是十分有效的,否則我們就有可能在日常生活的流變中感到焦慮和憤怒。如果我們用更長的時間與它們相伴,它們會幫助我們心服口服地接受那些無法理解而又令人苦惱的事情,並接受我們最終將化為塵土這一事實。”

最後,作者將話題引到日常生活。“我們從旅行中獲取的樂趣或許更多地取決於我們旅行時的心境,而不是目的地本身。”我們要把旅遊的心境帶到日常的生活中。“什麼是旅行的心境?感受力或許是它最主要的特徵。我們懷著謙卑的態度接近新的地方。對於什麼是有趣的東西,我們不帶任何成見。”告訴我們要重新去發現身邊的美好和有趣,從而更加熱愛生活。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7

不記得是哪部童話裡描述過一個通天的藤蔓,細細長長,直通雲霄之上,它可以到天上感受另一番場景。對於旅行,透過精美的藝術品和心裡的期待達到旅行的目的,而在《旅行的藝術》中,德波頓將直通雲霄之上的細長藤蔓增加了枝葉,同樣是通天的藤蔓,但是增加的枝葉可以接觸更多的陽光和空氣,感受更多的場景,看到天上的另一番場景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動作就能完成。你要做的就是儘可能地開啟你的觸角,你的旅行不會只是固定思維模式下的身體和心智互相矛盾,最終只留下幾片回憶的旅行,你的生活也不會因為對它的視若無睹而變得一片黑暗。

德波頓認為旅行過程中的心境的重要性,無論是在臥室裡的旅行,還是環遊世界的旅行,目的地不是重點,心境才是構成獲得旅行亦或者是生活樂趣的來源。滿足心理需求的旅行才是旅行的意義,反過來說轉換心境才能獲得旅行的意義。旅行的過程中,身體和心境的分離是客觀存在的,那就不去刻意逃避,讓思緒在旅行的過程中思考,思考也是構成旅行意義的一部分,因為它是屬於心境的一種漫步。來到旅行目的地首先感受到的是異域風情,如何將自己固有的有關國籍等等的思想拋棄,讓心境徹底融入其中。好奇心,是將對身體的不適、旅遊指南固有的事物等等轉向對其他事物的關注,哪怕是一些細枝末節的東西。之後,是城市心境與鄉村風景的碰撞,更多細節的東西撞入視線。走到這裡,德波頓化身心理醫生,將之前對於自身處境的焦慮的解決轉向壯闊的風景。暫時忘記你所焦慮的懷著好奇心,如果少了一雙被開啟的眼睛,什麼都是徒勞。藝術品因為它的特質可以開啟眼界,看到更多平時不會注意的美的事物,那麼想要擁有美的事物也可以透過繪畫和寫作這些藝術品產生過程來達到目的。最後,德波頓迴歸故鄉,目的地發生了變換,但只要旅行的心境不變,這裡他強調依據自己的心境而不是受到旁人心境影響,那麼這樣的旅行也可以擁有美,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

關於德波頓每章共同的寫作特點就是善於用別人的思想完美的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個過程中,德波頓像是高挑美麗的模特走T臺,其他人的思想就像他身上華麗的禮服給了他足夠的自信,很多哲人深刻的思想貫穿全書就像走臺時適當的背景音樂讓你迷醉其中,三者的完美結合,缺少任何其中的一個,整個的美感就會缺失。

《旅行的藝術》,透過它的書名也可以窺探出作者德波頓的寫作意圖,藝術的想象省略、壓縮,甚至切割掉了一些片段,同時藝術也可以開啟人們的眼界,德波頓想要藉此書說明他想要表達的遠不止這些,其餘的部分要我們自己去思考,完全倒向別人的心境是無法獲得自己真實的心境,他透過這本書擁有了美,也藉此機會開啟讀者的眼界。

義大利著名作家卡爾維諾曾這樣定義經典作品:“一部經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讀都好像初讀那樣帶來發現的書,是一本即使我們初讀也好像是在重溫我們以前讀過的東西的書,是一本從不會耗盡它要向讀者說的一切東西的書。”我認為《旅行的藝術》就是這樣一本經典的作品,如果不信,那就翻開它細細品味之後下結論吧!

《旅行的藝術》讀後感8

在旅遊藝術方面,英國作家阿蘭·德波頓認為,旅遊和旅遊研究可以加深世界對幸福的體驗,而幸福的程度與旅遊藝術密切相關。

它不同於人們的眼睛。對一些人來說,旅行是一種身體運動。你的所見所聞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來這裡。重要的是說話。風景的意義就在你的嘴裡。

如果旅行的初始階段是功能性的,那麼高階階段是技術性的。有些人用眼睛旅行,眼睛裡滿是風景或精美的藝術品。”兩岸青山相對,風帆迎面而來,“有人用腳旅行,總有挑戰或征服的樂趣。”我要到靈覺堂去看看所有的小山,“有些人用耳朵和鼻子旅行,他們感受到的世界是柔和的鳥鳴和怡人的香味。”當花兒的空氣吹來,你知道它突然變得溫暖起來,喜鵲的聲音穿透樹木,就像新的陽光一樣。風景的價值在於你的頭腦。

如果旅行的高階水平是技術,那麼更高的水平是藝術。旅行是一種集中的生活。在很短的時間內,各種各樣的人相遇,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呈現出許多的心情,從而確認他們的真愛和快樂。因此,旅遊藝術就是要內化功能,提升技術,把它變成一種藝術旅遊、一種精神旅遊、一種身心融合的旅遊。帶著一顆童心,你可以瞭解這個陌生的世界,讓你的夢想在藍天白雲之間飛翔。高曉松說:“生活不僅僅是生活在你面前/有詩有野/你赤手空拳來到世界/不顧一切地尋找大海。”旅行的藝術將回歸旅行的初衷,重新認識世界,欣賞世界,尋找“那片海”。

每個人都在尋找心中的“海”。在這種未知的體驗中,他們終於意識到自己想要什麼和不喜歡什麼,從而在混亂的生活中劃清界限,使自己的心靈變得清晰和睿智。”“你和我需要把遠處的每一扇門都關上/找到我們自己的門/我們自己的人,”胡德夫說,走最遠的路,堅持走最近的心。這樣,每一次散步都有自己的發現,每一個風景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個畫面都有自己的情感,能在心中激起強烈的共鳴,使風景有它的靈魂和芬芳。可見,在藝術的旅行中,情感變得單純,意境變得簡單。當溫暖到達心靈世界的每一個角落,我們就有了用溫柔對待世界的力量。

旅行的藝術也是生活的藝術。你可以像對待旅行一樣對待生活。旅行不能從根本上改變生活方式,但它可以提高生活質量。當牆上的巴丹吉林沙漠的照片,書架上的黃山松果,書中的紅旗渠銀杏葉,花盆裡的恭城遺址土壤,填滿了家的每一個角落,你把旅行帶入了生活,記錄了心中的魅力,把詩歌和距離帶入你的日常生活。住在這樣的家裡不是一種旅行嗎?這不是一個詩意的住所嗎?

如果旅行是一種生活,那麼生活不是旅行?在《伊薩卡》中,希臘詩人卡瓦菲斯說:“伊薩卡給了你一個神奇的旅程/沒有她你不會走多遠/現在/她已經沒有留給你的東西了。”也許,最美麗的風景不是目的地,而是在路上;最神奇的旅程不是風景,而是自己。在藝術的旅行中,心靈可以擺脫世俗的干擾,不被扭曲,迴歸自然,迴歸自我,從而達到更好的自我。

旅行的藝術,也許就是滿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