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1
在各種各樣的節日裡,我最喜歡春節。
今年的大年初一,我小區裡熱熱鬧鬧的,家家戶戶都忙忙碌碌的:有的貼倒“福”,有的在準備喜氣洋洋的年夜大餐,小孩子穿著新衣,拿著壓歲錢,高高興興地跑到小區公園裡玩去了……
晚上,我一家人帶著煙花爆竹下了樓,這時候的小區已經熱鬧非凡,幾乎家家戶戶都出來放鞭炮了。我堵起耳朵,看著我的爸爸放響了地一掛鞭炮後,也趕緊從一堆煙花中那了一個我最喜歡的煙花:小星星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地上,做了個手勢讓我的爸爸來點火,然後我跑到遠一點的地方,我的爸爸用打火機點燃了導火線,兩三秒後煙花就“嗖”地一聲飛天了,在漆黑的夜幕上亮起了紅色的一點,“呯”的一聲,那一點又綻放開來,成了一朵色彩絢麗的菊花,當菊花的顏色漸漸消失是,隨著“噼裡啪啦”的聲音在菊花後面亮出了星星一般的火星,接著第二朵,第三朵…。。除夕晚上的夜空被這些美麗的煙火裝扮得無比漂亮。
12點時,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更是此起彼伏,新的一年在鞭炮聲中轉來了。
這個春節,我過得真開心。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2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這一天,我們全家一起貼窗花,一起放鞭炮,“啪啪啪,啪啪啪”,沒想到鞭炮的聲音這麼有節奏,這麼好聽,我正沉沒在鞭炮的“奏樂”中,突然一個熟悉的聲音想起:"越越,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去吃年夜飯啦!"我也只好依依不捨地離開了鞭炮的“奏樂”聲。
到了外婆家,我就開始忙碌起來了,幫外婆鋪桌布,擺碗筷……過了會兒,外婆問道:"越越,你要來一起包餃子嗎?"我開心地答應了。外婆先從冰箱裡拿出餃皮,接著拿出餃子餡,又端出一小碗水,用浸溼了的勺子抹了下餃皮的輪廓,再把餡包在餃子皮裡。就這樣一個一個地包,最後終於吃到了美味的餃子,我最喜歡過春節啦!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3
幾千年的中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國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他們是我國的瑰寶,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莫過於春節了。春節前夕,大街小巷的店鋪都張燈結綵,天上閃閃發光,對聯一排辭舊新的氣氛,龐大的人群擁上街頭去辦置年貨。歡笑聲,汽車的鳴叫聲匯成一曲歡樂的交響曲。
到了除夕,家家戶戶都會吃年夜飯:餃子、紅燒魚、炒雞、紅燒肉、糖醋排骨、地瓜拔絲、年糕……各種各樣的菜,便來到了餐桌上。吃著各種美食,看著春晚,玩著手機,多愜意呀!
到了12點鐘,家家戶戶都走出門外,拿出鞭炮來放,為了驅趕年獸這個怪物。相傳,年獸是在除夕晚上專門吃人的一個兇狠的怪物,但是他有三個弱點:怕紅、怕亮、怕響聲。人們知道他的弱點後,便有了放鞭炮的習俗。現在年獸雖然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這個習俗依然保留了下來。
春節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會出門。當你出門的時候,你會看到人們都穿上了新衣裳,去走親訪友,孩子們出門是為了要壓歲錢,他們也想長輩叩頭;長輩呢,要提前準備好紅包,待晚輩來要壓歲錢時,笑呵呵地遞給晚輩。
在春節這一天,長輩們不能輕易動怒。因為在春節動怒,一年就沒有了好運,所以小朋友們更有一種無拘無束的感覺,肆意的狂歡。
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真希望這一年各種歡樂能夠伴隨著我,我真希望天天都是春節啊!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4
中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你猜我最喜歡什麼節日?是吃湯圓的元宵節?是吃月餅的中秋節?還是收紅包的春節?NO,NO!是吃粽子的端午節!每到端午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都有誘人可口的粽子的身影,還有的去觀看賽龍舟。每個人的臉上都掛滿了節日的喜慶和幸福。我們家也和以前一樣,放起了鞭炮。“噼裡啪啦”這也代表了節日的喜慶。等端午節過去了,粽子卻還再吃。
對了,說到粽子——這麼好吃的美食,是怎麼做的呢?就由我來揭秘吧!先把粽葉折一下,放進糯米、板栗、豬肉等食料,再把粽葉包成粽子的形狀,往上面撒把米,然後再用一根繩子,把粽子繫好,最後放進籠裡蒸,美食就完成了!當然,減粽沾蜜最美味。但粽子為什麼要在端午節時吃呢?為什麼端午節要划龍舟呢?讓我跟你慢慢說吧!
端午節的傳說很多,最廣為流傳的就是紀念兩千多年前憤投淚羅江的大詩人屈原這種說法屈原是備受楚懷王中庸的大臣。其他人十分眼紅,他們誹謗屈原,離間他與楚懷王之間的關係。楚王繼而逐漸疏遠屈原,甚至將他放逐。眼見楚國將為秦國所滅,屈原滿懷悲憤,在寫下絕筆作《懷沙》後,懷石投淚羅江自盡。屈原死後,楚國的百姓非常哀痛,擁至淚羅江邊去憑弔他。漁夫們撐起了船隻,在江上打撈屈原的屍體。他們還把粽子、雞蛋等食物丟進江裡,希望餵飽魚蝦,不讓它們奪食屈原的屍體。因為屈原投江那天是五月初五,從此以後,每到這一天,人們便要遲粽子,划龍舟來紀念屈原。於是,這就演變成了傳統節日。
每年的這一天,我都會唱歌,以便慶祝節日(是在我會唱的時候)。“哈哈!”我們全家人都手舞足蹈。不知不覺就到了晚上。我們像開篝火晚會一樣,放起了煙花。我們不知疲倦地放著,直到10點。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節日——一個既有減粽又有家人陪的節日。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5
在中國有很多的傳統節日,而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可以家家團圓的節日--中秋節。
人們常說:“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這句話很有道理。還記得去年的中秋節的夜晚,月亮慢慢地穿過一縷縷輕煙似的白雲往上升,升得很高很高,讓所有人都看到了月亮驕傲的樣子。月亮微笑地放出淡淡的銀光,那銀光映著雲霧,美麗極了!此時的美景令我很難忘。(環境描寫,妙!)
中秋節的月亮是圓的,在雲霧中飄蕩,變幻著各種姿勢。有時月亮躲進雲霧裡,像個害羞的小女孩。有時月亮露出了皎潔的月光,讓那些鑲嵌在天空中的星星,頓時失去了色彩。不管月亮如何變化,中秋節那天的月亮非常非常的圓,就好像一個小朋友的臉蛋,在一直向我們微笑,和我們一起聊天、唱歌。(突出了觀察的細緻)
中秋節是團圓的時刻,我們全家坐在椅子旁圍著桌子,擺上我最喜歡吃的月餅。五仁餡兒的,黑芝麻餡的,還有葡萄乾餡的。我輕輕地咬上一口,又香又甜。天上月圓,地上人圓,我們全家有說有笑的,好不熱鬧。
這時,我給大家講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這樣的節日令我很難忘。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6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歡和最難忘的就是中秋節。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的習俗還不少呢!這一天是家家戶戶團聚的日子,是吃月餅、賞月的最美時機。每年過節,我都會和媽媽回奶奶家過節。每年節日當天,爺爺奶奶都會給我買各種味道的月餅。五仁餡兒的、蛋黃的、蓮蓉的……各有千秋。我最喜歡的是蛋黃的,咬一口,金色的蛋黃就映入眼簾,甜甜的,味道好極了,誘人極了!
去年的中秋節的晚上,我們一吃完團圓飯,我就和媽媽一起上天台賞月。月亮害羞地戴著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那圓圓的臉蛋兒。我抬頭望著月亮,心裡對遙遠的夜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媽媽非常有興趣地講了中秋的由來,還給我講了“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等精彩的神話故事,中秋節是那樣的美好、祥和。
中秋之夜是個團圓的節日。家家戶戶歡聚一堂,享受天倫之樂。“每逢佳節倍思親。”誰都希望在中秋佳節能夠得以全家團聚,這是人之常情,但又總不能家家如願。我的爸爸是一位服務人員,因為忙於工作,就有好幾個中秋節不能和我們一起度過。一想到這裡,我不禁想起蘇軾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看著似白玉盤的月亮,又勾起了我對爸爸的思念之情。每年的中秋節總是那麼令人難忘。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7
我最喜愛元宵節,因為到了元宵節,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耍龍燈、舞獅、踩高蹺、扭秧歌等各種活動更使春節的熱鬧氛圍達到高潮。這是一個平日含蓄的中華民族狂歡的節日。去年的元宵節令我難忘至今。
要做湯圓了,我十分興奮,忙在旁幫忙做湯圓。奶奶先將麵粉放進大籮筐裡,把已經準備好的熱粥倒進麵粉堆裡,然後用麵粉將熱粥抱起來,不停地用手揉捏,把麵粉聚起來。沒過多久,剛才還是粉末的麵粉,現在已成了個大面團。奶奶又將麵糰捏成一個個小麵糰,讓我用手把它們揉成圓形。奶奶先將小麵糰用手弄出一個小洞,其餘手指則不停地令小麵糰轉動,兩隻的拇指又逐漸吧洞擴大,變成一個小碗,在裡面加入事先準備好的豆沙,然後揉捏成一個小團,一個甜湯圓就做好了。奶奶又做了些鹹湯圓,一共幾十來只。
該煮湯圓了,奶奶在湯圓下鍋前輕輕捏了一下,使其略有裂痕,對我說:“這樣煮出來的湯圓裡外皆熟,軟滑可口。”奶奶待鍋中的水煮開後,放入湯圓,用勺背輕輕推開,讓湯圓輕輕旋轉幾圈,不致粘鍋底。旺火煮上一會,煮至湯圓浮起後,便立即改用文火。否則,湯圓不斷翻滾,受熱不均勻,煮出的元宵外熟內生不好吃。每煮開一次奶奶都要點入適量的冷水,使之保持似滾非滾的狀態;水開兩三次後,再煮一會兒,奶奶就把湯圓一個個撈出來,放在碗裡,讓我去吃。我嚐了一口湯圓,湯圓質軟柔滑,香甜可口,味道好極了!
元宵節讓我學會了如何包湯圓,煮湯圓,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元宵節一個我最喜歡的傳統佳節。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8
翻開精美的日曆,我細數著春節將要來臨,那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更是我期盼的佳節。
過春節我最喜歡的就是看煙花了。大年三十的晚上,夜色漸漸地暗下來,我和媽媽來到湖邊,媽媽點燃了煙花,過了幾秒,煙花從盒子裡跳出來飛向天空,在天空中散開,好像滿天的星星在空中閃爍著,又一下子落下來,漂亮極了。在我很入迷地欣賞美麗的煙花時,我摸了摸餓癟的肚子拉著媽媽飛奔回家。
到家後,外婆端上熱氣騰騰的餃子,眯著眼睛說:“餃裡有一枚硬幣,如果吃到了有硬幣的餃子,那這一年就會十分幸運哦!”外婆話音剛落,我就一個個地吃起來,希望自己能成為那個幸運兒!忽然,感覺牙齒咬到了一個硬邦邦的東西,吐出來一看是一枚硬幣,我欣喜若狂地叫起來:“我吃到了!”春節是一年的起始,而過春節時對吃到餃子的期盼就像是對這一年好運的期待。這讓我也感覺到了年味兒。
吃完餃子後,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其樂融融地看春節聯歡晚會,節目精彩紛呈。有幽默風趣的小品,有婉轉動聽的歌曲,還有扣人心絃的雜技,我們時而捧腹大笑,時而捂嘴大叫,家裡一片歡聲笑語。
眼看就快到12點了,耳邊傳來陣陣爆竹聲,這真是,爆竹聲聲辭舊歲,歡聲笑語迎新春啊!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9
我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比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不過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中秋節啦,因為這個節日是團圓的節日,是個豐收的節日!
中秋節,月餅是必不可少的主角兒。月餅分很多種:有蛋黃餡的,棗泥餡的,五仁餡的…… 我最喜歡的是蛋黃餡的月餅。
中秋節,人們大都喜歡賞月。我在賞月時,給媽媽拿了一塊月餅,請她一邊吃,一邊賞月。我也情不自禁地唱起了《中秋歌》——中秋節啊月兒圓呀……爸爸說:“今天的月亮好圓啊!”我連忙接著說:“圓得像個大玉盤。”正在吃著月餅的奶奶笑著說:“嗯,今天的夜空好亮啊,彷彿看到了嫦娥在跳舞,玉兔在玩耍。”
晚上,我帶著甜的笑容進入了夢鄉!中秋節真好!
這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中秋節,讓我難以忘記!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10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有精美的民間工藝,有古老的民族藝術,也有特殊的風俗習慣,我最喜歡春節了。
春節是新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正月初一。這天早上,人們早早起床放鞭炮,點旺火,預示著一年紅紅火火。中午,家家戶戶會有一頓豐盛的團圓飯。其中,當然少不了我們的傳統美食----餃子。春節也是小朋友們最喜愛的節日,因為他們可以穿新衣、放花炮,並且得到長輩的祝福,拿到壓歲錢。
關於春節,還有一個傳說:“年”是一個可怕的怪獸,非常兇猛。它常居海底,每到特定的一天才上岸來,吞噬牲口,傷人害命。因此,每到這天,村裡的人們就到深山去躲“年”了。但是一個乞討的老人知道“年”怕炸響、紅色和火光,於是,老人披著紅袍打敗了“年”。這一天正好是正月初一,人們每到這天就貼對聯,放鞭炮,還把這天叫做“年”。
中華傳統文化像一個巨大的寶庫,讓我們用自豪的心情去感受傳統文化的光輝燦爛。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11
春節快到了,千家萬戶都貼上了春聯,掛上了燈籠。我和爸爸貼了福字,大家一起把家裡打掃得乾乾淨淨的,還插上了鮮花,迎接春節的到來。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們圍坐在桌前,吃著各種美味,說著笑著。外面響起了熱鬧的煙花爆竹聲。我也實在等不及了,拉著爸爸到樓下放煙花了。呼的一聲,煙花衝上了藍天,像綻放的朵朵鮮花,好漂亮啊!春節真好!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春節
時間過得真快,寒假到了,再過幾天就是春節了。大人們早就開始忙著準備年貨了,我家也不例外。爸爸從菜場買了一條大青魚回來,我知道這是為了取個好兆頭--年年有餘。希望明年比今年賺得更多,存得更多;事業上也能更上一層樓。
轉眼間除夕到了,爸爸燒了我最喜歡吃的菜,有多寶魚,海哲頭,蝦等,終於開飯了,看到這香噴噴的菜,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我津津有味的品嚐著這些美味佳餚,心想:爸爸的手藝可真不錯。味道好極了!吃過年夜飯,爸爸要開始放煙花爆竹了,因為我膽子小,所以只能捂著耳朵,遠遠的看著爸爸放。哇,煙花真的很漂亮,五顏六色,一個接一個。高高的衝向空中。放完煙花我們就來到電視機前欣賞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了。
春節,真是我喜歡的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
一年一度的春節到了,早上,我幫奶奶擦玻璃,玻璃擦的亮晶晶的。爺爺在廚房裡做餃子餡。後來我用餃子工坊做了許多造型可愛的餃子。
下午,我把買的對聯和福字拿出來,反面貼上雙面膠,爺爺和爸爸把對聯貼上了,我貼小的福字。再把裝飾用的彩色辣椒,魚和小鞭炮掛上就很有過年的氣氛了。
晚上,就開始放煙花。我就把爸爸給我買的煙花拿出來放,周圍都是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春節的晚上真熱鬧呀!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 除 夕
今天是除夕,大家都穿著新衣,家家戶戶門上都貼了對聯,到處煥然一新。飯後,我和弟弟一個勁兒地催促爸爸和我們出去放煙花,街上到處都在放煙花、爆竹,“噼哩啪啦”把天空映的五彩繽紛。爸爸把準備好的煙花拿了出來,小心翼翼地點了起來,這一點,那一個個煙花像火箭似的,直衝高空,好像天上的繁星一閃一閃的。隨後仙女散花般灑落下來,好像美麗的彩色噴泉,一會兒變綠,一會兒變紅,在天空中變幻。好看極了!煙花真美呀!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12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在這天,人們有賽龍舟、包粽子、掛艾草……習俗。在我的印象裡,中國傳統節日有很多,如: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等,但我最喜歡端午節,因為在那天我可以吃到軟糯香甜的粽子。
提起包粽子,我奶奶可是一位高手,每到這個節日,她就會早早的買回粽葉、糯米、紅棗、豆沙、還有我最喜歡吃的鮮肉等。吃過早飯,奶奶拿出提前泡好的糯米和粽葉,只見她左手握著粽葉,右手很熟練地將粽葉捲成一個圓錐狀,先放一個肉質飽滿的紅棗打底,然後依次倒入晶瑩剔透的糯米和香甜可口的豆沙,再倒入一層糯米封口,最後用繩子捆緊,就這樣一個綠油油的粽子就大功告成啦!
看著奶奶包粽子嫻熟的模樣,我感覺挺簡單的,也學著她的樣子迫不及待地自己動起手來。可是萬萬沒想到,包完的粽子漏米啦!看著精神萎靡不振的粽子,我羞愧地低下了頭,奶奶看出了我的不開心,摸著我的頭說:“好孩子,第一次能包完粽子,你已經很棒啦!”聽著奶奶的鼓勵和技巧,我又按照她教的方法包了幾個粽子,果然包的一個比一個好,真的沒有漏米啦!“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奶奶在一旁向我豎起大拇指,此時無聲勝有聲,我心裡洋洋得意了好久!包粽子也讓我明白做事要有耐心,看起來簡單,原來要包好也不容易啊!
“未見其粽,先聞其香”,香噴噴的粽子出爐!傳說中端午節包粽子是紀念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他非常愛國,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人們都很愛戴他,當年新繼位的國王,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屈原傷心欲絕,跳江自盡,人為為了紀念他,每年都會在端午節這天包粽子。
我喜歡過端午節,更喜歡吃這軟軟糯糯,香香甜甜的粽子。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13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俗話說得好“上燈元宵落燈面,吃了以後望明年。”一年一度熱鬧的元宵節又來了。我太興奮了。
在中國,北方人吃元宵,南方人吃湯圓。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呢?北方人吃元宵是蒸著吃,南方人吃湯圓是煮著吃。雖然它們的材料不同,但寓意一樣,都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早上我一起床,媽媽就告訴我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我問媽媽:“那早上吃什麼呀?”媽媽說:“吃麵條。”我問:“為什麼不吃湯圓呢?”媽媽又說:“湯圓是晚上吃的,早上我們就吃麵條吧!”
中午我就想吃湯圓了,連做夢都夢到我津津有味地吃起了湯圓,忽然媽媽把我喊醒了,我的美夢就消失了。
晚上是最開心的時刻了,我走到廚房問媽媽:“現在終於到晚上了,可以吃湯圓了嗎?”媽媽笑著說:“你瞧,我正在給你煮湯圓呢。”不一會湯圓就煮好了,我樂呵呵地吃了一大碗湯圓,然後追著媽媽去看花燈。
正月十五吃元宵、賞花燈、猜燈謎、舞龍獅是元宵節的傳統習俗,來寄託對春天最美好的祝福,也是我們童年快樂的美好節日。
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14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今天,我們又迎來了我國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春節。
春節總是很熱鬧的! 清早,我在睡夢中被一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吵醒。我來到客廳,看到媽媽在廚房裡準備著各種美食。我隨著鞭炮聲向窗外望去。哇!放鞭炮的人真多呀。樓下有許多大人和小孩,小孩穿著厚厚的棉襖,可是小臉還是被凍得通紅通紅的,但是這也遮掩不住他臉上的笑容。當大人們點燃鞭炮的時候,那些小孩就會捂著耳朵向遠處跑去。當鞭炮放完的時候,小孩子們又聚成一堆 ,歡聲笑語連成一片。(觀察細緻,棒!)
我正看得津津有味,只聽見媽媽說“包餃子嘍!”咦!包餃子?我也想包。於是,我從窗前趕忙跑到餐桌旁。媽媽揉好了麵糰,正在擀餃子皮。媽媽擀完之後。把和好的餃子餡端上了餐桌。只見媽媽手拿一張餃子皮,用筷子夾了一些肉餡,輕輕地放在餃子皮上,然後一個褶一個褶地捏起來,包好的餃子,像一個個元寶一樣,好看極了!這時,我心裡也癢癢的,我也想包幾個像元寶似的餃子。於是,我洗好手,搶過了一張餃子皮,學著媽媽的樣子,把肉餡放在上面,先把左邊捏好。呀,餡冒出來了。媽媽見了哈哈大笑起來:“右面漏了!”我趕緊去捏右面,沒想到左面又露出了一點點。當我手忙腳亂地把左右兩邊都修補好的時候。這個餃子已經面目全非了,竟然像一塊小小的石頭。哈哈哈,哪有媽媽的元寶樣。我們一起哈哈大笑起來!後來,媽媽輕聲說:“包餃子時候不能心急,俗話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我又接著包下去。一個、兩個、三個……我越包越好。不一會兒,一簾餃子就包好了。這時,爸爸回來了,還買回了好多年貨呢。我和媽媽趕緊去接過來。
不一會兒,媽媽的餃子煮好了, 桌上的餃子熱騰騰的,。哇,媽媽還準備了好多好吃的呀! 有香辣的小龍蝦 , 有紅燒排骨, 有舉著兩個大鉗子的螃蟹,還有我最喜歡的清蒸魚……(這局裡適當的加入了修飾詞,美。)我們一家邊看節目邊吃起了團圓飯,家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這真是一個既熱鬧又快樂的春節呀,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節日。真的是讓我難以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