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對學業業績問題的解決措施進行策劃的過程。我們該怎麼去寫教學設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通用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理解課文意思,體會語言的巧妙藝術。
4、能主動在生活中搜集、發現、積累、運用精妙的語言。
教學重點
1、能理解課文意思,做到感情朗讀。
2、能在生活中運用精妙語言。
教學難點
體會語言的巧妙性。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 孩子們,來咱們先進行一個聽記練習,聽好了,看誰聽得準,記得牢。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yuè)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這些都是孔子的名言,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讀讀《論語》。
2、同學們準備好了嗎?咱們開始上課。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學習一篇文言文。板書:楊氏之子(齊讀)
這篇文言文選自哪裡?板書《世說新語》。
師:《世說新語》是一部主要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裡面有很多有趣的小故事。我們今天學的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交流展示:
(一)朗讀展示
1、昨天大家已經進行了預習,下面來展示自學成果。首先進行第一個環節朗讀展示。請先在三人小組內交流!
師:注意,如果發現夥伴有字音讀不準的,斷句不好的地方,你們可以幫幫他,也可以討論一下誰讀得正確。
2、請看這兩個多音字誰讀讀?
為設果 兒應聲答曰
3、誰來展示自己的朗讀?指名讀。
4、出示課文,指名讀。
5、看著大螢幕上的標記,讀好斷句。重點指導:
a剛才我聽出大家兩個句子沒有讀好。這一句應該這樣讀?誰來試試?
b我剛才聽你讀時,你故意在“家”後面停頓了一下。有的是把“家禽”連起來讀?
c既然大家讀通順了,我出兩個句子考考大家。按照這些停頓符號讀是不是更有節奏感了。但是也不能像蹦豆子一樣,要聲斷氣連。
(1)孔/指以示兒/曰 (點擊出現停頓符號)
(2)“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6、請同學們再自由練讀,注意讀好斷句。
師:看來,要讀好文言文,首先要注意斷句。這幾個難句解決了,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把全篇讀好。
師:請大家按照停頓標記,自己先來練讀。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為設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學生自己練習。指名讀,出現錯誤,糾正,再指名讀,齊讀。
(二)疏通大意
師:孩子們,初讀這一關完成不錯,接下來進入第二個環節說說古文意思。誰來彙報?
預設:
1、你們幾個彙報得真精彩!這可是我們本學期學的第一篇文言文,你們一定有自己的好方法。誰來介紹一下?
a多讀
b看註釋
c查工具書
d查資料
師:真是學習古文的好方法!。
1、這麼有趣的故事,想不想把他講下來?請大家在三人小組內試著講講。
2、誰來給大家講講?
3、誰還想給大家講講這個有趣的故事?
三、 品味語言的精妙。
1、師:故事講得真精彩!你覺得課文中的楊氏之子是一個怎樣的孩子?板書:甚聰惠,那麼,你從哪兒看出來楊氏之子非常聰明呢?他的回答妙在哪兒?
2、出示:這個對話該怎樣讀好呢?想想當時孔君平是一種什麼語氣?楊氏之子呢?
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師生對讀,男女生對讀。全體讀。
五、讀出文言文的味道。
師:多麼精妙的語言!
1、師:孩子們,讓我們有滋有味地再來讀讀這篇古文。誰來先試試?
2、你讀的真美,聽了真是一種享受!我們一起讀讀。
3、棒極了,孩子們,把大拇指送給你們!
4、師:俗話說:“熟讀成誦”,我相信大部分同學已經會背了。會背的請站起來勇敢地展示給大家。
六、拓展延伸
1、了不起孩子們!今天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一篇《世說新語》中的小故事。來,看誰能先讀懂它。
出示大螢幕:
徐孺子年九歲,嘗月下戲,人語之曰:“若令月中無物,當極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無此必不明。”
[註釋]
戲:玩耍 然:對 瞳子: 瞳仁
人語之曰:有人對他說 譬如:比如 若:若是 令:讓
出示:
學習方法: a 朗讀 b說說大意 c體會語言的妙處。
總結:今天大家的收穫可真不少,不僅掌握了學習文言文的方法,而且學以致用。《世說新語》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呢,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多讀一些。
教學反思:
《楊氏之子》是一篇簡短的小古文,根據單元重點感悟語言的藝術和本課重難點,以及學生的實際。我把教學主要目標放在讀好古文,會講意思,體會語言妙處,和拓展閱讀幾個環節上。執教後獲得一些教學反思。
1、自主學習,交流展示
這篇古文短小易懂,在試講的過程中,發現孩子透過自己預習,藉助註釋和工具書完全可以讀懂短文。於是我就定位在學生自學交流和拓展延伸上,充分體現孩子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師只是起到點撥指導作用。由於是高年級孩子,有了一定的預習能力,只要預習充分,孩子的自學成果展示是非常豐碩的。
2、以學定教,順學而導
由於有了預習,學生的學習起點就不可能是“0”。我們的教學內容要有所深入,有所提高,有所擴充套件。在教學內容的確定上原則是:學生已懂的,少講甚至不講;學生似懂非懂的,利用學生的資源及教師的教學幫助他們搞懂。本課在設計上體現了這一原則。如:檢查初讀時預設兩種情況,孩子讀好如何處理?讀不好怎樣指導?教師都要做到心中有數,達到以學定教。
a剛才我聽出大家兩個句子沒有讀好。這一句應該這樣讀?誰來試試?
b既然大家讀通順了,我出兩個句子考考大家。
充分的預設是很重要的,但是面對預設之外的問題,能機智應對,順學而導更重要。
3、教給方法,培養能力
葉聖陶先生曾經說過“教師的教是為了最終達到不教,學是為了讓學生學會自學,授之以漁不如授之以魚”,那麼我們該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教學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習古文的方法:多讀,看註釋,查工具書,查資料。從而讓學生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由於本課古文易懂,在學生預習的基礎上,學習起來就更容易,如果只學一篇,感覺課堂的容量較小,不能體現高效。於是拓展了《世說新語》的另一篇小短文。目的一是為了鞏固學習古文的方法,二是進一步讓學生體會語言的精妙。
5、鼓勵創新,生成浪花
在孩子們講故事的時候,很多孩子只是講出文中每一句的意思,而有兩位同學能夠發揮自己豐富的想像,想像故事的情境,生動描述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講得有聲有色,這一點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不足:課堂生成較少,老師的點評指導有些還不夠到位。每一個環節如果走的再紮實一些,再放開一些會更好。
《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認識“詣、禽”兩個生字,會寫“梁、詣、禽”三個字。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熟讀成誦。
2、能借助註釋、聯絡上下文等方法瞭解課文大意,並能說出表現楊氏之子機智的故事內容。
3、感受文言文語言的魅力,激發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並能藉助註釋、聯絡上下文等方法瞭解課文大意,體會楊氏之子的機智敏捷。
【教學難點】
透過朗讀感受楊氏之子的機智敏捷、待客有禮,體會文言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複習匯入,揭示課題
1、回憶舊文
同學們,誰還記得我們本學期學過的一篇文言文?我聽到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了《自相矛盾》。誰能完整地背誦出來?(指名背誦)
2、揭示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走進文言文的世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吧。來,齊讀課題——楊氏之子。(板書:楊氏之子)
3、理解課題
氏,姓氏。之,的。完整意思為姓楊人家的孩子。
4、瞭解出處
《世說新語》的作者是南朝劉義慶,是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筆記小說的代表作,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說集,其內容是記載了東漢後期到魏晉間一些名士的言行和軼事。
二、走近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要求: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交流分享,預設:
(1)夫子與孔君平的混淆。夫子是對年長而且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這裡指的是孔君平。
(2)楊父的混淆。可以引導學生再讀課文,看看楊父有沒有在場。
(3)本文講了這樣一個故事:孔君平去拜訪楊家父親,父親不在,於是就叫出了楊家孩子。孩子用楊梅招待客人,孔君平指著楊梅給孩子看,說:“這是你家的果子”。孩子馬上回答:“沒有聽說孔雀是您家的鳥。”
3、再讀課文
(1)自由朗讀,試著將停頓讀正確。
(2)指名朗讀,請同學分享停頓的理由,大家一起討論是否恰當。
(3)糾正朗讀,在文中劃出正確的朗讀停頓線。
(4)教師範讀,尤其注意孔君平與楊氏兒的兩句對話。
(5)全班齊讀,朗讀的速度可以放慢一些,將課文停頓正確。
4、疏通文意,指名:
(1)“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①惠,通假字,同“慧”,智慧。甚,很。
②注意“梁”字,下面是木,右上為兩點。
(2)“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①詣,拜訪。
②誰呼兒出?孔君平。
(3)為設果,果有楊梅。
①誰為設果?是孩子,也就是楊氏之子。
②為誰設果?為孔君平,孩子為孔君平擺放了水果,水果中有楊梅。
(4)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①示,給……看。
②指什麼以示兒?是楊梅。此處省略了指的物件,可以結合插圖教學。
(5)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①夫子,古時對年長且有學問的男子的尊稱,這裡指孔君平。
②家禽,古今異義詞,古意是家中的鳥,現在指家養的禽類,如雞鴨鵝。
③注意“禽”字,人字頭要扁一點,撇和捺要張開。下半部分注意不要寫錯。
三、走進課文,品味細節
1、文章第一句提供了哪些資訊?體現了文言文什麼特點?
(1)主人公的國籍、年齡、姓氏、人物特點。體現了文言文語言的簡潔、凝練。
2、文中哪裡最能體現楊氏之子“甚聰慧”?
(1)“應聲”,說明楊氏之子是不假思索地回答,體現了他才思敏捷。
(2)“未聞孔雀是父子家禽”,加上未聞,則更加委婉有禮。
3、文言的另一特點是語言風趣。本文哪裡體現了語言的風趣?
孔君平借楊梅之“楊”打趣楊氏之子,說這是楊家之果。
楊氏之子立馬以“孔雀”回擊孔君平。
(板書:楊氏子——楊梅——君家果。孔君平——孔雀——夫子家禽。)
4、小組討論:為什麼楊氏之子不說“孔雀是夫子家禽”,而說“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因為孔君平是客人,“未聞”一詞比較委婉,既反駁了孔君平,又表達對客人的尊重。
5、開放討論:如果你是孔君平,聽到了楊氏子的回答,你會怎麼想?
6、分角色朗讀,注意讀出孔君平的風趣調侃,楊氏子的機智敏捷。
(1)同桌分角色朗讀
(2)男女分角色朗讀
(3)師生分角色朗讀
7、體會古人稱呼的豐富:
(1)楊氏之子(其、兒、君)
(2)孔君平(夫子、孔)
四、課堂小結,昇華體會
1、文言文有什麼特點?
語言精練、風趣幽默、人物鮮明。
2、總結文言文的學習方法。
結合註釋、聯絡上下文、配合插圖。
3、試著背出原文,並向父母分享這個故事。
【板書設計】
21楊氏之子
《世說新語》
楊氏子——楊梅——君家果
孔君平——孔雀——夫子家禽
《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3
設計理念: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語文是在有梯度的反覆的朗讀與欣賞中得到品味和體悟的。
教學目標:
1、在遷移中感情古文這韻味,在輕鬆的對話中初步培養喜愛古文的情感。
2、透過師生的對比讀的不同處,展示矛盾,探究原因,讀通課文,讀懂意思。
3、圍繞中心句——“楊氏子九歲甚聰惠”,立足“未聞”、“應聲答曰等詞的品味,感受楊氏子的聰慧過人。
4、透過自讀課文,讀準字音,學會用註解理解“惠、曰、禽”三生字的意思。
教學重點:
圍繞中心句品味楊氏子的聰慧。
教學難點:
透過古文朗讀的停頓來理解古文的意思。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準備:
全文簡報
教學過程:
板塊一:課前遊戲,玩學合一
1、玩“背古詩”的遊戲。
2、透過古詩引入古代的另一種文體——古文,略講古今用詞的不同:真棒——善哉;我——吾;我們——吾等;你——爾;你們——爾等。
板塊二:解題匯入,遷移運用
1、讀題,讀題中哪個詞叫“姓楊的人家”?那姓王、姓周的人家該怎麼說?
2、題目是什麼意思?“之”在此作何解釋?
3、你能用這樣的方式介紹自己嗎?(注意“女”的轉化)
板塊三:初讀古文,學習生字
1、自由朗讀,讀準字音。(學生讀完後檢查“惠、曰、禽、詣”的讀音,指名學生讀古文。)
2、學習生字,理解意思。
(1)你讀懂了哪些生字的意思,你是怎樣讀懂的?(學法指導——學會看註解學古文)
(2)簡介通假字——惠同慧,理解“禽”即鳥類和家禽的意思。
3、朗讀課文,掌握學情
指名讀→聽師讀→跟師讀→自由讀→齊讀
板塊四:探究停頓,讀通全文
1、細聽老師的範讀,邊聽邊畫,老師讀的與你讀的有什麼不同?並思考為什麼要這樣讀?
2、藉助註釋探究:為什麼要這樣停頓?
預設一:“孔君平詣其父”中孔君平是人名故在此要停頓。
預設二:“孔指以示兒曰”中的“孔”指就是“孔君平”故也應停頓。
預設三:“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中的“禽”與“家禽”的區別,故在“家”後要停頓防生畸意。
3、按此停頓再讀課文,理解課文的意思,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板塊五:深層對話,悟楊氏子之“甚聰惠”,品古文語言之精妙。
預設一: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
1、師生對話,你聽懂了他們話的意思了嗎?
2、孔君平的話什麼意思?理解字面意思——楊梅是你們楊家的水果。
3、再讀一讀對話,孔的話“言外之意”是什麼?——你和楊梅同姓,你和楊梅乃一家人也。孔君平這是在幹什麼?
4、想象孔說這話時的神態、動作,他會看樣說?神情兼備地說一說。
預設二: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感悟對答之巧,一嘆“聰惠”
(1)楊氏子聽懂了孔君平的話的意思了嗎?讀一讀,找出這兩句話中對應的詞,師生進行對對子一樣的讀。
(2)你覺得楊氏子這樣對有什麼好?(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3)引讀中心句“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2、感悟“未聞”之妙,二嘆“聰惠”
(1)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將此句去掉“未聞”二字與原句對比讀,想一想哪個句子好?好在哪裡?(引領學生體會楊氏子的有禮)
(2)再次引讀中心句“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3、品讀反應之快,三嘆“聰惠”
(1)你還從哪裡感受到楊氏子的“聰慧”?
(2)“應聲”可以換用什麼詞?為什麼從這詞看出“聰慧”?
(3)師生、生生對讀。
(4)第三次引讀中心句“楊氏子九歲,甚聰惠”。
板塊六:誦讀古文,遷移成趣
1、美美地讀讀課文,讀出古文的韻味。(自由讀——指名讀——齊讀)
2、把課文讀背,進行誦讀。
3、假如來“詣其父”的是“李、梅、柳、蘭君平”,楊氏子該如何應對?(指名應對)
《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設計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會寫6個生字,會認3個生字。
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情感目標:能根據註釋理解詞句,瞭解課文內容,體會故事中孩子應對語言的巧妙。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流利,讀懂句子。
教學難點:
體會人物語言的風趣和機智。
二、制定依據:
1、對教材的分析:《楊氏之子》選自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該書是一部記載漢末至晉代士族階層言談軼事的小說。本文講述了梁國姓楊的一家中九歲男孩風趣幽默、機智巧妙地應答他人的故事。故事情節簡單,語言幽默,頗有趣味,尤其是“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充分顯示出九歲孩子的聰明機智和超強的應對能力。
選編本課的目的,一是讓學生開始接觸文言文,對文言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二是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學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語言的風趣機智。
2、對學生的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36名,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習有著較濃厚的興趣,思維比較開闊,善於用已積累的、規範的漢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思想,並能發揮想像,不斷提高自己的說話能力和寫話能力。但班中還存在相當一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對於這部分學生教師應給予更多的關注,透過同桌、小組學習等方式,讓能力較強的學生帶動這些學生,儘量給能力較弱的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在做學創的學習中體驗成功。
教法選擇
採用自主思考與教師講解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手段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式、方法
設計意圖
一、談話激趣,匯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今天學習第10課《楊氏之子》,這篇課文與我們以往所學的課文不同。它是文言文。那何為文言文呢?文言文就是用文言寫成的文章,文言是古代的書面語體,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同學們都知道,我國是世界文明古國,我國古代有燦爛的民族文化,有浩如煙海的文字藝術瑰寶,它們大都以文言文的形式記載下來的,要學習,傳承祖國的歷史文明,我們就應從小學習文言文,為將來學習語文、學好語文奠定基礎。
同學們讓我們齊讀課題。這個“氏”怎麼理解?這個氏啊在古代是家族的意思,那麼楊氏就是楊家的意思。認識他了嗎?誰來說說他是誰?(楊家的小孩子)
課文中的小孩是楊氏之子。請問你姓什麼?那麼在古代你就是…
讓我們再來齊讀課題。(生齊讀:10、楊氏之子)
今天,同學們是第一次接觸文言文,曲老師有一個學好文言文的竅門,用文言文說就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用白話文說就是:學好文言文的好方法就是誦讀。
那你們就來聽一聽,老師是怎樣誦讀這篇課文的!
透過談話讓學生了解何為文言文,激發學生的讀讀書慾望。
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是×氏之子(女),既激發了學生學習古文的興趣,又使學生活學活用了學過的知識。
二、接觸文字,讀通課文,理解句子意思。
1、範讀課文。
引導學生知道誦讀文言文的特點:
一是速度放慢;二是停頓得當。
2、教師領讀:(出示課文————螢幕)
3、學生練讀兩遍:請學生開啟書
4、學生認讀生字
5、指名學生讀
採取範讀引導學生總結誦讀古文的特點。然後領讀、學生練讀讓學生找到讀古文的感覺,並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三、讀懂課文,理解故事內容:
過渡:同學們真不簡單,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誦讀的這麼好,為了能更好地把文言文的韻味誦讀出來,讓我們來深入學習課文。
(一)出示學習要求:(課件顯示)
1、自讀自悟:結合註釋,理解每句話的意思,自己弄不懂的詞記下來,留待小組合作時提出與同學研討。
2、小組合作學習:各自彙報對每句話的理解,弄不懂不詞句記下來,留待向全班同學請教。
(二)全班交流:
(1)各組推薦代表說每句話的意思(教師適時點撥)
(2)質疑、解難。
(3)指名說一說全文大意。
我以“教學生學會並且會學”為本,引導學生藉助語文教材上的註釋進行學習,再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探究。使他們饒有興趣地和同學探討古文的深層意思。
四、讀熟,讀出理解和韻味。
過渡:同學們已經瞭解了故事內容,那現在再讀,就會與剛才完全不同了,請你把你的理解與體會誦讀出來吧。
1、自己練習誦讀。
2、指名讀
同學們在理解了每句話的意思後再朗讀課文,學生對這篇文章的理解也就加深了。
五、深究文字,深化主題,感悟語言巧妙。
過渡:同學們讀得真投入,誰來說說:這個故事最精彩,最吸引你的是什麼地方?
出示:
孔指以示兒日:“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日:“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1、同桌來讀讀兩個人的對話。
2、怎樣的回答是應聲答?(脫口而出、飛快地、接著聲音、不假思索)你從應答聲中體會到了這個小孩兒怎麼樣?(反應敏捷)
3、老師和你們一起來讀一讀,感受孩子敏捷的反應。(師:“此是君家果。”生:“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感覺你們好象缺了點什麼?想象兒童的神態、動作、心理。
再次分角色練讀
5、現在請大家推薦一位我們班課文讀得最好的同學和老師來演一演。現在老師就是孔君平,你就是楊氏之子。我們現在可都成了古人了。
師生合作表演讀楊氏小兒和孔君平的對話。
6、你們覺得文中小兒的回答巧妙在什麼地方?
7、如果你就是孔君平,聽了小兒的一番回答,有什麼感想?
再讀這充滿著智慧的對答。
8、大家記住這楊氏小兒了嗎!看看能不能把文章背下來?
請一生背
請全體學生背
9、總結全文。
《楊氏之子》這個故事出自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世說新語》,全書共有一千多個故事,記載了東漢後期到晉宋間一些名士的言行與軼事。像這樣聰慧的小孩子在《世說新語》中還有很多記載。這些故事後來也演變成了我們現在使用的不少成語呢?如:七步成詩、道邊苦李、詠絮之才等等,同學們有興趣的話可以去讀一讀《世說新語》。
創設情境表演讀,讓學生更好的去理解語言的巧妙之處。
當學生理解了文意,深入體會本文語言精妙時,我丟擲了本文的中心問題:楊氏之子的應答妙在何處?這就是“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道理吧!,學生一下子歸納不出來,於是我把“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與“孔雀是夫子家禽”進行了對比,讓學生體會出了楊氏之子語言的婉轉,表現出了應有的禮貌。
六、作業設計:
1、練習有感情的朗讀並且背誦課文。
2、把你今天學過的這篇課文,講給你的父母或者朋友聽。
3、閱讀《世說新語》中其他小故事,大體瞭解內容,體會其語言的精妙。
透過拓展訓練,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讀書的興趣和能力。
《楊氏之子》的教學設計5
教材分析:
《楊氏之子》選自《世說新語》。這是小學階段第一篇文言文。教學本課,要使學生對文言文有初步的感覺,重點抓朗讀和背誦。藉助註釋,帶領學生疏通文。在此基礎上交流“楊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裡”以感受小孩聰明和其語言的藝術。在本課最後,要對開展綜合性學習作些佈置。
教學目標:
1、會認3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孩子應對的巧妙。
教學重難點:
1、讀出古文的韻味
2、從“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體會小孩應答的巧妙。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引入新課
1、談話:談語言藝術在交流中的作用,引入第三單元。
2、板書,齊讀課題。簡介《楊氏之子》及文言文的特點。
3、再讀課題,你能說說對課題的理解嗎?
4、誰能用這樣的方法介紹你自己的姓氏,怎麼介紹?(激發學生趣)
二、讀通課文,體會節奏
1、強調熟讀課文是學習文言文的第一步。(板書:熟讀)
2、自讀課文,讀準字音
學生交流:疑問與發現
教師強調:“應、為、惠、曰、禽”的讀音,“曰”的寫法。
3、抽讀課文,瞭解讀文言文的情況。
(評價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
4、教師範讀,比較不同。
請大家聽聽,老師讀的與大家讀的有什麼不同。(停頓不一樣)
5、師生練讀,劃出節奏。
文言文和白話文在朗讀上有不同之處,要讀出古文的韻味。大家試讀,劃出朗讀時的停頓。(學生反覆讀中比較,初步理解的基礎上劃出。重點弄清“家/禽”)再按節奏讀。
四、深入學習,理解課文大意。
1、自主理解:參考課文後面的註釋,試著用自己的話講講這個故事。
2、同桌交流:我們同桌合作,看能不能一起把這個故事講出來。
3、全班交流自己的理解。(對照原文請學生逐句理解)
(相機指導理解文言文的兩個重要方法:看註釋和聯絡上下文理解)
1)“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這句話講的是?理解“甚”的意思。
強調:理解文言文的一種最基本用常用的方法“看註釋”。(板書:看註釋,理解)
2):全班朗讀:孔君平詣其父,父不在,乃呼兒出。
a:誰來說說這句的意思。強調“其”“乃”的意思
b:為設果,果有楊梅。誰為誰設果?你是怎麼知道的?聯絡上下文理解(板書)
強調:理解文言文的另一個重要的方法“聯絡上下文”。
3):出示:“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讀最後兩句:理解“君家果”“君、夫子”是什麼意思?誰來完整地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4、師:透過大家的交流,我想你一定能把這個故事通暢地講出來,誰來試試?
5、帶著理解朗讀課文。強調停頓和節奏。
五、品讀句子,體會楊氏之子應答的巧妙之處。
1、剛才大家讀了課文,理解了課文,你能說說從文章中你體會到什麼?
1)引導板書:聰惠(智慧)讀第一句。
2)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的?抽答。
2、全班交流。重點點撥:
(1)、孔君平指著楊梅對楊氏之子說:……為什麼這樣說?
(由楊梅想到小兒家的姓,開玩笑,語言風趣幽默。)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板書:楊梅)
(2)楊家小兒聽出孔君平的話外之意了嗎?(他知道客人在拿他的姓開玩笑)所以他—讀。
(3)這個小孩答得如何?妙!妙在哪裡?
a(他馬上由孔君平的姓聯想到孔雀,所以以孔雀給他開玩笑。板書:孔雀)
b(比較理解:不生硬頂嘴,針鋒相對,而是婉轉對答,既表現了應有的禮貌,又表達了自己的意思:……)該用什麼樣的語氣? 讀。回答言語巧妙,反映敏捷,體現了語言的藝術。
3、設想:孔聽楊家小兒的回答,會怎麼說?引導揭示中心詞“聰惠”
4、小結:對,語言的藝術是來自於智慧。剛才,我們首先熟讀了課文、然後深入地理解了課文,再進一步去體會到了楊家小兒思維之敏捷,言語之巧妙,真是讓人回味無窮!
五、熟讀成誦
1、請一個同學朗讀課文,把自己的體會帶進朗讀,你可以盡情地感受古文的韻味讀。
2、試著把這個故事背誦下來,不能背誦的看著書朗讀。
六、拓展
按照49面上綜合性學習的要求開展活動,然後請你們張老師抽時間讓大家來展示你們的活動成果,進一步地去感受這語言藝術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