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備】高中歷史說課稿4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那麼說課稿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歷史說課稿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歷史說課稿 篇1
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上承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下接新民主主義的偉大開端,在教材中的地位相當重要。
說教學
(1)知識方面: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歷史背景;民族工業“短暫春天”的概況和特點;在民族工業發展過程中做出貢獻的實業家;中國無產階級的壯大。
(2)能力方面:透過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短暫發展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的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原因和結果的能力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引導學生認識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發展的過程和各階段的特點,使學生學會運用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從多角度,多層次分析問題的能力;
(3)態度、價值觀方面:透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曲折發展的教學,讓學生認識到: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封建主義統治是近代中國經濟發展緩慢的主要原因;不改變中國半殖民半封建社會的性質,中國民族資本主義不可能得到充分發展。
說教學重難點
(1)重點: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歷史背景。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進一步發展有極其深刻的原因。一、辛亥革命的推動,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一些封建障礙。二、“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三、群眾的反帝愛國鬥爭的推動。提倡國貨。這些是內因。四、歐洲列強忙於一戰,暫時放鬆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這是主要原因。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在半殖民半封建的社會中發展壯大是不可能的,即使有,也是曇花一現。帝國主義的侵略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2)難點: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的特徵。由於此部分知識比較分散,學生對這一特點理解一般只停留在表面化、較低層次上。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從中國近代社會的性質;國際形勢的變化;中國民族主義工業這一階段發展的概括等多角度、多層次、實事求是地分析中國民族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時期的特徵,並由此進一步加深對民族資產階級兩面性的理解,以及它對新時代到來所起到的作用和影響。
說教法
提問啟發,透過提問,能收到溫故知新的效果,從而引出本節所講內容。
講解法,針對教材的重難點進行講述解釋,從而使問題化難為易,便於學生理解掌握。
討論法、多媒體技術運用等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民主,積極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與學的活動。
說學法和學生
學生在前面的學習中已有所瞭解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初步發展的階段。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的加深。為此,在課堂教學中引用材料、形勢示意圖、設計表格,幫助學生概括、歸納、比較知識點,培養學生分析原因與結果的能力以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
說教學過程
分匯入新課、講授新課、課堂小結、教學反饋、板書設計、佈置作業等六部分。
說教學反饋及自我評價
本課教學重難點集中,為鞏固教學成果,設計基礎訓練和能力提升的練習,一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發散思維。
說總體設計構想
立足教材實際,綜合運用多媒體技術,既體現學科綜合思想,又滲透新課程意識,調動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與管理。
高中歷史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儒家思想從春秋時期孔子創立,戰國孟子、荀子發展,西漢漢武帝時期成為正統,宋明時期成為官方哲學,明清出現反封建的進步思想家在思想文化領域佔據主導地位;而且歷年高考也多有涉及,因此本科十分重要。
二.說目標
1.教學目標:
A.透過複習儒家思想的演變過程,加深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B.透過問題探究,培養學生思辨能力及歸納、概括和辯證看問題的能力;
C.透過本課的學習,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2.教學重難點:
①儒家思想各階段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②透過問題探究,政史結合得出結論。
三.說學生:
高三學生已經對必修一、二、三及選修都已學過,還有一些電視劇的演播,學生還是比較瞭解的。
四.說教法:
問題教學法: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教學出發點,把學習的主動權教給學生。
五.說教學過程:
I.匯入:先透過二個題來回顧知識;
II.全程分析儒家思想(3.4.5.6.7),得出結論;
III.儒家思想的綜合評價(8.9.10),得出結論;
IV.如何正確對待儒家思想(11.12),得出結論。
V.預示高考,佈置作業(問答題)
高中歷史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人教版高中歷史必修一第一 單元第4課《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我主要從一說教材(包括教材地位、課標要求、教學目標、重難點分析)二學情分析、三教學方法、四教具準備、五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介紹了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以及明清時期,皇權的不斷加強,它上承第3課,從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的內容與本課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的內容,同屬於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中重要內容,學習本課不但有助於幫助學生了解和掌握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制度建立的過程及規律,而且還有利於認識這一制度對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國體與政體、官僚政治與行政管理等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從而使學生了解國情、關注民生,激發他們強烈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另外,透過學習明清時期專制皇權達到頂峰的史實,認識我們今天的民主生活的來之不易,要更加珍惜民主。
因此,學習本課還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二)、教學目標
本節課的課標是:瞭解明朝內閣、清朝軍機處設定等史實,認識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確立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方面:
(1)基礎知識: 清朝的軍機處
(2)培養能力:促進學生形成依據史實評價歷史事件與歷史人物的能力和形成歸納、分析能力。
2、過程與方法方面:
(1)透過設問、指導學生閱讀課本,促使學生思考分析歷史問題,加深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2)透過提問和組織課堂討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思維,引導學生把握本課知識結構
形成學科能力。
3、情感與價值觀方面:
(2)透過學習本課,明清時期專制皇權達到頂峰的史實,引導學生了解古代政治的多樣性,認識到中國古代經歷了漫長的專制社會,進一步瞭解中國國情,增強對民族、國家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也認識我們今天的民主生活的來之不易,要更加珍惜。
(三)、重難點分析
重點:明清時期加強皇權的措施及影響。
難點: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的過程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在初中已學過本課的一部分內容,看過少明清時期的歷史劇,對明清史也有一些瞭解。但認識比較膚淺片面,側重對歷史現象的感性認識,對知識的掌握缺乏系統條理,對歷史現象的分析缺乏廣度和深度。所以,上課時,把教學內容製成教學課件,透過在課堂上展示歷史圖片,補充材料等方式,使之更生動形象,以增加學生學歷史的興趣,幫助他們系統深入地學習。
三、說教法
結合新課程教學理念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主要採用提問式,談話法、閱讀指導法和直觀演示法等進行教學。透過這些教法引導學生分析、理解、掌握清朝的設立軍機處史實。
四、說學法
學生透過閱讀思考、師生之間進行合作探究、體驗交流等,注重學習過程中的生成性。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五、說教具準備:
自制的教學課件。
六、說教學過程
(一)課前探究
1、組織學生透過網路下載有關歷史圖片,初步瞭解教材的相關內容。
2、思考課後的知識連結。
(二)匯入新課
情境營造:透過複習上節課的內容和展示圖片,最後引入明清加強君主專制的措施,軍機處的設立(設計意圖:用這種方式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並引起他們學習的興趣。)
(三)展示課標及本課具體教學目標(見上)
(三)新課的學習
(2)清軍機處的設立:
清初的中樞權力機構
軍機處的設立:原因、職能特點、作用
總結: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引導學生討論回答,師補充)
(四)課堂總結
清明的軍機處重處在可以參與處理內政外交等機要政務,但輕處在於“跪奏筆錄”,完全聽命於皇帝,因此,軍機處的設立,是專制皇權高度發展的重要標誌。
(五)達標測試,鞏固練習
例題2、清朝初期,對皇權構成重大威脅的是
A、議政王大臣會議 B、內閣
C、六部 D、南書房
(六)佈置作業: P18
歷朝統治者為加強皇權而不斷削弱相權,請分析:專制皇權的不斷加強給中國社會造成了什麼影響?
七、板書設計
軍機處的設立
1、軍機處設立的過程
皇太極
康熙
雍正
2、原因:
議政王大臣會議嚴重影響了皇權集中。
3、職能:
4、意義:
高中歷史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過渡語:教材是聯絡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橋樑,首先我來談一談對教材的理解。
本課是部編版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上冊第三單元第9課的內容,本課有四個子目,分別是宋初專制集權的加強、邊疆壓力與財政危機、王安石變法、南宋的偏安。學好本課,可以幫助學生梳理掌握兩宋時期的政治與軍事,使之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說學情
過渡語: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要對學情有所把握。
透過三年的歷史學習,高一的學生已經積累了一些的歷史知識,掌握了一些歷史學習的方法,但是他們對於歷史的瞭解還停留在表象,不能理清歷史之間的聯絡與實質,因此教學中要注意啟發和分析。
三、說教學目標
過渡語:根據新課標對本課的要求,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透過分析《宋史》等相關文獻和表格資料,瞭解宋初專制主義集權加強的背景,客觀地分析出加強集權的措施給當時北宋帶來的作用,同時掌握北宋與其他少數民族之間的關係。
2、透過史料分析等方式,將王安石變法的措施放置在當時的時空條件下加以分析,客觀地評價這些措施的作用,並且分析出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
3、透過學習本課內容,能夠感悟到王安石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和岳飛精忠報國的民族氣魄,同時也能辯證地看到專制集權的作用,體會改革的曲折性和複雜性。
四、說教學重難點
過渡:基於以上的分析,我確立的重難點如下。
【重點】
北宋集權的措施;王安石變法。
【難點】
北宋集權措施的影響;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
五、說教法學法
過渡: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基於此,我將採用問答法、情景創設法、小組討論法、史料分析法等多種教學方法。
六、說教學過程
過渡語:接下來,我會具體談談這堂課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我本次說課最為核心的部分。
環節一:匯入新課
過渡語:好的匯入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採取了謎語匯入法。
我會在多媒體展示與王安石有關的關鍵詞:“唐宋八大家、臨川先生、改革家、《梅花》”,在學生明確是王安石後,我將進行設問:王安石生活的北宋在政治和軍事上是怎樣的狀況?他進行的變法又為什麼會失敗?引發學生思考,匯入新課。
【設計意圖】出示謎語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開發學生的思維,更好的進入課堂學習。
環節二:新課講授
(一)宋初專制集權的加強
首先,我會展示五代十國政權更替的時間軸並請學生閱讀教材,思考:北宋採取集權措施的原因是什麼?學生透過思考,明確其原因是吸取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教訓。其次我將展示《宋史》的史料節選,請學生根據史料總結出中央加強對地方管理的措施。緊接著,我將展示表格,請學生結合課本,總結歸納加強皇權的措施。在此之後,我將用講授法,講解重文輕武的措施。最後,我將請學生結合教材內容,用5分鐘時間進行小組交流探討:北宋集權措施的影響有哪些?學生討論時我會進行巡視指導,在討論結束後我會請學生起來回答,並對他們回答的具體情況進行評價和完善,明確這些措施具有兩面性:一方面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和安定,另一方面影響了行政效率。
【設計意圖】透過分析史料,增強史料分析,總結歸納的能力,樹立論從史出,史論結合的意識;透過小組討論,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邊疆壓力與財政危機
我會出示北宋、遼、西夏對峙圖,請學生結合圖片說一說北宋周圍有哪些民族政權?在學生明確遼、西夏後,我將出示《宋書》的史料節選,分別請學生歸納出北宋與遼、西夏之間的政治關係和軍事衝突。在此之後,我將出示北宋軍隊人數和軍費增長的表格,請學生從表格中歸納出當時北宋冗兵冗費的問題。
【設計意圖】透過圖片展示,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提高學生圖片分析能力。
(三)王安石變法
在講解這部分內容時,首先,我會提問:面對統治危機,北宋統治者進行了哪些改革?學生結合教材明確有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慶曆新政的內容比較簡單,我會透過介紹讓學生明確慶曆新政是范仲淹以整頓官僚機構為宗旨的改革,結果是失敗的。之後,我將請學生閱讀教材思考:王安石變法涉及到哪幾個方面?變法的原則和目的又是什麼?在學生明確富國強兵等答案後,我將播放紀錄片《中國通史》中關於王安石變法的節選,請學生觀看紀錄片,總結出王安石在富國和強兵中採取的措施,如青苗法、市易法、保甲法等。最後,我將講解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一方面用人不當,另一方面損害了保守派的利益。
【設計意圖】播放影片能夠拉近歷史與現實的距離,讓學生迅速融入歷史情景,烘托課堂氛圍。
(四)南宋的偏安
在這一部分,我會透過多媒體展示金、南宋、西夏對峙圖,請學生結合圖片歸納出南宋和金之間的政治關係和軍事衝突,在學生歸納完畢後,我將出示岳飛的《滿江紅》,請學生結合課前蒐集的資料說一說和岳飛有關的故事,感悟岳飛的愛國情懷。
【設計意圖】通過出示古詩,體現歷史學科綜合性,培訓學生人文素養。
環節三:小結作業
1、小結:為了檢驗我本課的教學效果,我會採用師生共同總結的方式進行。
2、作業:請學生以表格的形式歸納出兩宋時期少數民族政權的概況,下節課分享。
【設計意圖】表格作業,能使學生系統地歸納本課所學內容。
七、說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秉承著簡潔明瞭的原則,設計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