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禮儀文化
中國禮儀文化1
在封建時代,禮是維持社會、政治秩序,鞏固等級制度,調整人與人之間的各種社會關係和權利義務的規範和準則。禮既是中國古代法律的淵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孔子以前已有夏禮、殷禮、周禮。夏、殷、週三代之禮,因革相沿,到周公時代的周禮,已比較完善。作為觀念形態的禮,在孔子的思想體系中是同“仁”分不開的。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他主張“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德治,打破了“禮不下庶人”的限制。到了戰國時期,孟子把仁、義、禮、智作為基本的道德規範,禮為“辭讓之心”,成為人的德行之一。荀子比孟子更為重視禮,他著有《禮論》,論證了“禮”的起源和社會作用。
古人認為禮定貴賤尊卑,義為行動準繩,廉為廉潔方正,恥為有知恥之心。禮在中國古代是社會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規範。作為典章制度,它是社會政治制度的體現,是維護上層建築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人與人交往中的禮節儀式。作為道德
規範,它是國家領導者和貴族等一切行為的標準和要求。
禮使社會上每個人在貴賤、長幼、貧富等等級制中都有恰當的地位。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禮作為中國社會的道德規範和生活準則,對中華民族精神素質的修養起了重要作用;同時,隨著社會的變革和發展,禮不斷被賦予新的內容,不斷的發生著改變和調整。
古代的“禮”文化“(二)
“禮”的含義比較豐富,其跨度和差異也比較大。“禮”的含義,按枟辭海枠中的解釋,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本來的含義是敬神,後引申為表示敬意的統稱。如敬禮、禮貌。
(2)泛指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貴族的等級制以及社會生活中的社會準則和道德規範。
(3)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舉行的儀式。如典禮、婚禮、喪禮。
(4)指禮物。如送禮、禮品、禮單。隨著歷史的發展,“禮”的內涵已經有了延伸和擴充套件,在許多場合它已成為“禮貌” 、“禮節” 、“禮賓” 、“禮儀”等的代名詞。因此,禮是表示敬意的通稱,它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處理人際關係並約束自己行
為以示他人的準則。禮屬於道德的範疇,是社會公德中極為重要的部分。道德是由社會經濟基礎決定的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一個社會用以調整人們之間以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係的行為的總和。禮滲透於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體現著人們的道德觀念,確定著人們交往的準則,指導著人們的行動。在社會生活中,人人以禮相待,互尊、互愛、互諒,併成為自覺的行動,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
儒家對禮的闡述與觀點,禮文化(三)
儒家認為理想的封建社會秩序是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要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符合他們在家族內的身份和社會、政治地位,不同的身份有不同的行為規範,這就是禮。
人人遵守符合其身份和地位的行為規範,便“禮達而分定”,達到孔子所說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境地,貴賤、尊卑、長幼、親疏有別的理想社會秩序便可維持了,國家便可以長治久安了。反之,棄禮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身份、地位的行為規範,便將如周內史過所說的:“禮不行則上下昏”,而儒家所鼓吹的理想社會和倫常便無法維持了,國家也就不可得而治了。因此儒家極端重視禮在治理國家上的作用,提出禮治的口號。
孔子說:“安上治民,莫善於禮”從這些話裡可以充分看出禮與政治的密切關
系,國之治亂繫於禮之興廢。所以荀子說:“禮者治辨之極也,強國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總也,王公由之所以得天下也,不由所以隕社稷也”;顯而易見,放棄禮和禮治,儒家心目中的理想封建社會便無法建立和維持了。
《禮記》中對禮的詮釋,古代“禮”文化(四)
禮既是富於差別性、因人而異的行為規範,所以“名位不同,禮亦異數”(《左傳·莊公十八年》)。每個人必須按照他自己的社會、政治地位去選擇相當於其身份的禮,符合這條件的為有禮,否則就是非禮。
在家族中,父子、夫婦、兄弟之禮各不相同。夜晚為父母安放枕蓆,早晨向父母問安,出門必面告,回來必面告,不住在室的西南角(尊者所居),不坐在席的中央,不走正中的道路,不立在門的中央,不蓄私財,是人子之禮。只有透過不同的禮,才能確定家族內和社會上各種人的身份和行為,使人人各盡其本分。“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禮記·曲禮上》),便是此意。
《禮記》說“以之居處有禮故長幼辨也,以之閨門之內有禮故三族和也,以之朝廷有禮故官爵序也,以之田獵有禮故戎事閒也,以之軍旅有禮故武功成也。是故宮室得其度……鬼神得其饗,喪紀得其哀,辨說得其黨,官得其體,政事得
其施”,可見其範圍之廣,“君子無物而不在禮矣”。
中國禮儀文化2
1.入座。座次是“尚左尊東”、“面朝大門為尊”。若是圓桌,則正對大門的為主客,主客左右手邊的位置,則以離主客的距離來看,越靠近主客位置越尊,相同距離則左側尊於右側。若為八仙桌,如果有正對大門的座位,則正對大門一側的右位為主客。如果不正對大門,則面東的一側右席為首席。
2.點菜。一頓標準的中式大餐,通常先上冷盤,接下來是熱炒,隨後是主菜,然後上點心和湯,當然如果感覺吃得有點膩,可以再來一點餐後甜品,最後上水果。在點菜時還應該顧忌到客人的口味。
3.進餐時。先請客人,長輩動筷。吃飯喝湯時聲音小一些,不要打擾到同桌人。特別是有的人吃飯喜歡吧唧嘴,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禮貌的。
4.進食有骨頭的菜餚時,不要直接往桌上吐,也不要往地上吐,影響同桌的胃口。最好是用手把骨頭放到自己的碟子裡。
5.夾菜。為客人夾菜,一定要用公筷,衛生又禮貌。
6.為別人倒茶倒酒,要記得“倒茶要淺,倒酒要滿”的原則。
7.敬酒。主人敬主賓,陪客敬主賓,主賓回敬,陪客互敬。
4.進餐時不要打嗝或是發出其他不文雅的聲音。
5.如果宴席尚未結束,但是你已經用好餐了,也不用隨意離席,等主人或主賓離席再走。
6.為別人夾菜記得“雞不獻頭,鴨不獻掌,魚不獻脊”。
7.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很多民族有自己的飲食禁忌,要特別注意這一點,一點也不能疏忽大意,尊重他人也能為自己贏得尊重。
8.敬酒。可以多人敬一人,但是不可一人敬多人,除非你是領導。
中國禮儀文化3
一、誰買單,誰安排座次
基本上我國式的吃飯,都不要做第一個坐下去的人。如果你位尊權重,如果你是甲方,如果別人有求於你,別人自然是把主位給你,即便如此,也得在東道主請求下再三推辭方可入座。
其他人只管站著等主人安排位置,或者直接把最次的上菜位先坐了,然後再被主人邀請到某個位置上。你永遠不知道來賓之間是什麼關係,你如果硬是插在夫妻,情侶之間,你就看臉色吃飯吧。
二、誰買單,誰就有話語權
如果你只是一個列席的食客,不要比主人說話更多,除非你是小品相聲打鼓說唱演員節目主持人什麼的,而別人希望聽你來一段,除此之外,就是看買單的表演了 。
你如果不服,先把錢包拿出來把單買了。人家請客,總不能自己埋頭苦吃把自己那一份吃回來吧?人家花了錢自己又不能多吃,你還和人搶著說話,有沒有天理了?
三 、夾菜這種事情,要慎重處理
你是個男的,就不要給人隨便夾菜,尤其是給女性。如果你是個女的,也許特討厭別人用口水筷子給你夾菜,可以說自己在減肥,然後把硬塞給你的東西放骨碟裡不吃。
現在人生活水平提高了,什麼都吃過,不像困難時期家裡打個牙祭生怕客人沒吃好,一陣亂夾。
四、搞清楚狀況,再行動
身邊坐一異性,搞清楚她是一個人來還是兩個人來,和桌上誰的關係如何再說話,不然會有麻煩。
桌上有大老闆在,就別談自己的小生意,就算你是大老闆,也得看桌上有沒有大領導和更大的老闆再吹牛,你得明白,這是別人的飯局,不是你的演講會,周圍坐的也不是你的下屬和員工。
五 、人抬人高
這吃飯不是好聲音,不是智力競賽,不是急轉彎,不是連連看,也不是愛消除……
PK起來並不精彩!大家是來找樂的,不是來拼命的,不是花錢花時間來聽你吹牛的。別人講,你誇,再有人講,你也誇,總之,把別人點贊點夠了,自然別人也會過來找你點贊,你這時候需要的就是一點點謙虛,就可以深不可測了。好戲都是在後頭,除非你想讓別人看你的戲演砸了。
六、保守秘密
也許你會發現朋友的老婆也被邀請來吃飯,並且和某領導某總很熟的樣子;也許你會發現領導在酒桌上喝多了稱兄道弟,和你說些你不該知道的秘密,你都必須保持緘默,如果你還想和他們一起吃飯,並且順利打入他們的另一個圈子。
七 、不要隨便勸酒和醉酒
等級不夠就沒資格勸酒,勸酒都是在熟人和同級別的人之間,你一小跑龍套的逼著領導幹了,你是找幹。
另外開車的,不喝酒的,酒量小的,異性的,說不喝,你就不能勸,消除尷尬的方法只有一個“我幹了,您隨意”。
八、點單和買單都需要智慧
別人請客,就別點菜,真要自己點,就問問服務員有什麼特色菜然後挑個便宜的點了,然後讓給女士或者東道主。
自己請客,那務必得有一兩道印象深刻的“狠菜”,免得別人嫌菜檔次不高格調不高就不和你玩了。
該你買單,就自覺趁上廁所偷偷買了,不該你買單,你就可以裝傻。別每次都裝作掏錢包手揣兜裡不動還空喊不行動,只需要說聲“謝謝某總,下次我請”就行了。
中國禮儀文化4
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中餐因種類豐富、色香味俱全而聞名世界,很多外國朋友一聽到中餐就樹起大拇指表示贊同。但是同時必須認識到,很多國人在餐桌上的禮儀卻是讓人不堪入目的。有的人吃了幾十年的中餐,依舊拿不穩筷子,夾菜時滑掉食物;有的人吃東西的時候發出巨大的聲音,卻一副旁若無人的樣子。古話說得好“席不正不做”,因為彎腰駝背會壓迫腸胃,導致消化不良,而且儀態也不雅觀。在用餐的時候要考慮一下自己會不會影響到別人?會不會讓人家側目以對?在吃飯的時候時刻保持警醒,保持應有的禮儀。
宴會前的準備工作
1.邀請函的製作
宴會前的準備工作包括很多方面,尤其是重大宴會的準備更是需要細心、耐心和恆心,其中,邀請函的製作就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一般來說,正式的邀請函中應該註明以下內容:
宴會的目的 首先要讓賓客透過閱讀邀請函明確宴會是為了什麼而舉辦的,比如為了慶祝元旦、迎接新年的到來,或者為了給某人祝壽,或者為了紀念公司成立等等,這樣來客才會心中有數,知道應該做什麼準備。
宴會的種類 因為現在宴會的種類很多,有自助餐、西餐、中餐、雞尾酒會等等,所以需要事先讓賓客知道宴會的種類。
時間 選擇宴會時間,一般要儘量避開法定假日,如國慶、春節等,因為在法定假日有的人家人團聚,有的人出門旅遊,很難把人湊齊。
【舉例】 一對年輕的戀人準備舉行婚禮,她們把婚禮的時間定在十月二號,結果當天有的朋友因為出門旅行沒能出席婚禮,有的人卻拖家帶口的全家都來了,使得整個婚宴很混亂。
地點 在確定宴會地點的時候,必須考慮到交通是否方便?有沒有停車場?不能為了吃一頓飯,使得大家舟車勞頓。
服裝要求
對於一般的休閒聚餐性質的宴會,客人們可以著便服,但是對於比較正式的或者重大的宴會,則需要出席者穿著禮服,所以要在邀請函上註明:“男士請著西裝打領帶,女士請著套裝或小禮服”,否則客人很可能會依照自己的想法穿著,到時舉辦方就會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回帖要求
回帖的一個重要功能就是幫助舉辦方確認能夠出席宴會的人數,統計人數之後,舉辦方才能根據人數確定宴會的規模、食物的數量等。
2.座次的安排 我國在正式場合一般都用圓桌,最少一桌,多則幾十桌,每種情況都有具體的禮節要求。
一桌 如果只有一桌,這一桌一般設在房間的中央,正對著門口,這時主人應該坐在離門口比較近的位置,主賓坐在面向門口、離門口比較遠的位置,這樣既可以便於主人招呼遲到的客人,又不會讓主賓受上菜動作的影響。
多桌 如果有兩桌,那麼入門左邊的位置是主桌。
如果是一字形排開的三桌,則以中為主,以左為次,最後是右邊的一桌;如果是品字形的三桌,則以上面的一桌為主桌,然後是下面左邊的一桌,最後是右手這一桌;如果是鼎足形的三桌,上面左邊的是主桌,上面右邊的是次桌,下面靠近門口的一桌是最低的位置,由年紀比較小、職位比較低的人坐。
如果是梅花形排列的四桌,中間的遠離門口的一桌是主桌,其次是中間的離門近的一桌,再次是左邊,最後是右邊;如果是一字形排開的四桌,還可能是七八桌,都是以中間的一桌為主桌,然後按照離主桌的距離從近到遠先左後右依次排序。
如果是軸心形的五桌,那麼最中心的一桌自然是主桌,然後依照以中為主,以左為次,以右為輔的規律,再排其他四桌;如果是梅花形的五桌,最上面的是主桌,然後按照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順序排列,常見的擺結婚喜筵的時候,新郎新娘都是坐在最上面的主桌。
總之,不管桌子擺成什麼形式,在排序時都是以中間為首,其次是左邊,最後是右邊,只要按照這個規則就能把座位安排得非常妥當。
中國禮儀文化5
摘要:當前,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逐漸加深,人們對外語、尤其是英語的認知逐步加強,對學習英語越來越重視,但與與此同時人們卻越來越忽視我國傳統文化的教育工作,特別是無法認識到我國傳統文化禮儀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本文將對中國傳統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進行研究分析,以期給相關研究者以有益借鑑。
關鍵詞:傳統文化禮儀;英語教學;重要性;運用
中圖分類號:H31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1578(20xx)01-0012-01
1我國傳統文化禮儀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中華民族團結奮進、生生不息的不竭動力來源於我們的中華文化,對於傳統文化,我們應進行客觀、全面的認識,不斷去其糟糠,取其精華,使其具有時代體現性、民族性和協調性。傳統文化禮儀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一直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改革開放以來,受經濟社會因素的影響,人們的價值觀念、金錢觀念產生了一定的改變,但是在國人的思想意識中傳統文化禮儀仍舊存在,並沒有因社會環境和價值觀念的改變而消失,由此可見,在國人的潛意識中,中國傳統文化禮儀的存在是根深蒂固的。但是,在世俗性因素的持續影響下,也有部分國人難免會迷失方向,因而,在人們的行為觀念中,傳統文化禮儀正逐漸消逝。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指導者,學校教師不但肩負著傳道授惑的責任,同時還具有正確培養學生倫理道德和基本人格的重任。作為外語教學的組成部分,英語教學不可避免的會涉及到宣講資本主義,傳授國外文化的層面,這一過程很容易讓學生盲目跟風,進而對自身文化禮儀產生理解偏差,甚至是誤解。我國的傳統文化禮儀,注重道德、道義,強調以人為本,重視對勤勉、誠實、公平、正義及對社會有用的人才的培養。教學中傳統文化禮儀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滿足不同文化的交流需求,輔助學生正確樹立價值觀念,提升他們不同文化間的溝通能力。所以,在英語教學實際過程中,英語教師要注重我國傳統文化禮儀的宣講和應用,讓我國的傳統文化禮儀發揮其真正的作用,有助於我國本土文化同英語教學的良好結合。
2我國傳統文化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2.1注重學生實踐,在英語教學中有意的進行傳統文化禮儀滲透
教學是一個學生和教學老師互相促進的過程,特別是作為語言教學的英語教學,需要學生和老師的不斷磨合和相互配合,以實現最大化的教學效益。有限的教學課時設定,使課堂教學很難滿足學生的知識求知慾望,也無法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完全實現傳統文化禮儀滲透,因此,教師要根據客觀情況,及時向學校職能部門進行建議申請,以便讓學生在課後能更好的組織和參與實踐教學活動。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和教師建議,積極的進行教學文化渠道拓展,讓學生更好的拓展自身的知識,力求實現課堂知識與實踐活動的最大程度結合。學校可以聘請一些中外文化研究的知名學者,讓他們對學生講授自身對中外文化的認識和學習情況,以便讓學生對中外文化有更多的接觸機會。同時學校還可以讓漢語和英語老師共同教學,課後引導學生多讀一些講述我國傳統文化的英文雜誌和小說,為英語教學中我國傳統文化的運用創造基礎。
2.2正確對待我國傳統文化和英語教育
意識上的糾正和改觀是解決英語教學中我國傳統文化應用不科學的前提和基礎。行為的來源在於意識,意識是行為的核心因素,因此,如果對傳統文化禮儀在意識上具有很好的認識和足夠的認識,那麼在英語教學中實踐貫徹的難度就會大幅降低。英語教師應對我國古老文化心存熱愛之情,對我國傳統文化禮儀具有敬佩和崇拜之意,對我國傳統文化禮儀精神具有充分的瞭解和認知,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學素養。教師在教學中要以科學的教育理念為指導,並在教學中進行充分的滲透,切莫將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進行割裂。
2.3要不斷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
如上所述,老師是學生學習知識的基本渠道,要想讓學生獲取更好、更多的知識,教師就需要更好、更強的教學能力。英語教學中,要想更好、更有效的進行傳統文化禮儀知識運用,英語教師就需要更多、更豐富的禮儀文化知識,並將其變換為自身的思想,透過自身的語言組織將其教授給學生,教師可以透過書籍查閱、文獻資料閱讀、影片錄影觀看等各種方式來實現自身知識儲備增長。同時,教師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在教案製作中,在教學反思和總結中等,都必須持續堅持傳統文化禮儀在教育教學中運用原則,正確把握教學方式和方向,注重自身教學能力的提升。
2.4強化英語教材革新
瞭解和認識我國的傳統文化禮儀,不僅需要學生和教師的積極努力,還需要英語教材有所改觀。當前,我國的英語教材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英語知識的梳理,或者是對國外文化的相關陳述,我國傳統文化禮儀在英語教材中的篇幅比較有限。割裂世界文化和我國文化,不但無法滿足教學和學生長期發展的要求,也在很大程度上不利於原始教學目標的完成。因而,需要適當的革新現在的英語教材內容,以符合英語教學的社會需求。在編撰英語教材時,教材編寫人可以適當的新增一些我國經典故事語言的翻譯內容,或者加入一些同我國傳統文化禮儀相關的英語詞彙,例如,加入一些我國仁義禮智信、尊師重道的詞彙,甚至是表述我國傳統節日的詞彙等,將我國文化禮儀同世界文化的教學進行有機結合,使其互相彌補、相得益彰。
3結語
我國是世界古老文明發源地之一,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傳統文化禮儀一直佔有十分突出的地位。我國傳統文化禮儀是華夏文明的孕育之根,孕育了千千萬萬代華夏子孫,即便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日趨強勁的當下,學習傳統文化仍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霞.將中國傳統文化融入高職外語教學中的思考[J].濱州職業學院學報,20xx(01).
[2]姜薇.讓傳統文化與英語教學同行[J].新課程(教育學術版),20xx(04).
[3]劉琴.融中國傳統文化於英語教學之中[J].考試周刊,20xx(41).
中國禮儀文化6
在中國,茶被譽為“國飲”。“文人七件寶,琴棋書畫詩酒茶,”茶通六藝,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載體。茶被人們視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藥,提神的飲料,友誼的紐帶,文明的象徵。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茶道是核心。
中國的茶道包括兩個內容:
一是備茶品飲之道,即備茶的技藝、規範和品飲方法;
二是思想內涵。即透過飲茶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思想昇華到富有哲理的境界。
也可以說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把當時所倡導的道德和行為規範寓於飲茶的活動之中。這兩個基本點,在唐人陸羽《茶經》中都明顯得到體現。
中國古代眾多的茶道專著,儘管年代不同,流派不同,在泡飲技藝上卻有一個共同點,即一切外部表現形式都是為反映茶的大自然美,反映茶的“鮮香甘醇”,絕非為表演而表演。
中國茶道要求:
1.茶具必須清洗潔淨;
2.主張用輕清之水煎茶,有條件時用泉水、江水,甚至用松上雪,梅花蕊上雪化水煎茶;
3.講求水沸適度;
4.要求使用名貴優質茶具,並規定首先要將茶碗燙熱或烤熱,以便於茶湯香氣充分升揚。
茶俗是中國民間風俗的一種,它也是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積澱,也是人們心態的折射,它以茶事活動為中心貫穿於人們的生活中,並且在傳統的基礎上不斷演變,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它內容豐富,各呈風采:
茶與婚禮:茶與婚禮的關係,簡單來說,就是在婚禮中應用茶作為禮儀的一部分。由於茶性不二移,開花時籽尚在,稱為母子見面,表示忠貞不移。
茶與祭醃:中國以茶為祭,大致是在南北朝時逐漸興起的。古代用茶作祭,一般有這樣三種形式:在茶碗、茶盞中注以茶水;不煮泡只放以幹茶;不放茶,久置茶壺、茶盅作象徵。祭祀活動中的以茶作祭品,可以說是茶文化發展過程中衍生出來的一種帶封建迷信的副文化。但真實地反映了人類的歷史現象。
飲茶習俗: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民族眾多,其飲茶習俗千姿百態,各呈風采。
“茶有各種茶,水有多種水,只有好茶、好水味才美”。它說明茶與水的關係至深,談茶就要論水。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說:“精茗蘊香,借水而發,無水不可與論茶也”。清代張大覆在《梅花草堂筆談》中也說:“茶性必發於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試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說在茶與水的結合體中,水的作用往往會超過茶,這不僅因為水是茶的色、香、味的載體;而且飲茶時,茶中各種物質的體現,愉悅快感的產生,無窮意會的回味,都是透過水來實現的;還有茶的各種營養成分和藥理功能,最終也是透過水的沖泡,經眼看、鼻聞、口嘗的方式來達到的。如果水質欠佳,茶葉中的許多內含物質受到汙染,人們飲茶時既聞不到茶的清香,又嘗不到茶味的甘醇,還看不到茶湯的晶瑩,也就失去了飲茶帶來的好處,尤其是品茶給人帶來的物質、精神和文化享受。近代,不少茶學工作者曾對宜茶水品作過分析測定和試驗比較。以浙江杭州為例,經理化檢測和開湯審評,結果表明:以虎跑泉水和雲棲水最好,西湖水、錢塘江水次之;城市天落水和自來水再次之,城市井水最差。
當今社會,客來敬茶更成為人們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來禮儀。俗話說:酒滿茶半。奉茶時應注意:茶不要太滿,以八分滿為宜。水溫不宜太燙,以免客人不小心被燙傷。有兩位以上的訪客時,用茶盤端出的茶色要均勻,並要左手捧著茶盤底部,右手扶著茶盤的邊緣,如有茶點心,應放在客人的右前方,茶杯應擺在點心右邊。上茶時應以右手端茶,從客人的右方奉上,並面帶微笑,眼睛注視對方。
以咖啡或紅茶待客時,杯耳和茶匙的握柄要朝著客人的右邊,此外要替每位客人準備一包砂糖和奶精,將其放在杯子旁或小碟上,方便客人自行取用。
喝茶的環境應該靜謐、幽雅、潔淨、舒適,讓人有隨遇而安的感覺。選茶也要因人而異,如北方人喜歡飲香味茶,江浙人喜歡飲清芬的綠茶,閩粵人則喜歡釅鬱的烏龍茶、普洱茶等。茶具可以用精美獨特的,也可以用簡單質樸的。
當然,喝茶的客人也要以禮還禮,雙手接過,點頭致謝。品茶時,講究小口品飲,一苦二甘三回味,其妙趣在於意會而不可言傳。另外,可適當稱讚主人茶好。壺中茶葉可反覆浸泡3至4次,客人杯中茶飲盡,主人可為其續茶,客人散去後,方可收茶。
而在日本,茶道是一種透過品茶藝術來接待賓客、交誼、懇親的特殊禮節。茶道不僅要求有幽雅自然的環境,而且規定有一整套煮茶、泡茶、品茶的程式。日本人把茶道視為一種修身養性、提高文化素養和進行社交的手段。
茶道有繁瑣的規程,茶葉要碾得精細,茶具要擦得乾淨,主持人的動作要規範,既要有舞蹈般的節奏感和飄逸感,又要準確到位。茶道品茶很講究場所,一般均在茶室中進行。接待賓客時,待客人入座後,由主持儀式的茶師按規定動作點炭火、煮開水、沖茶或抹茶,然後依次獻給賓客。客人按規定須恭敬地雙手接茶,先致謝,爾後三轉茶碗,輕品、慢飲、奉還。點茶、煮茶、沖茶、獻茶,是茶道儀式的主要部分,需要專門的技術和訓練。飲茶完畢,按照習慣,客人要對各種茶具進行鑑賞,讚美一番。最後,客人向主人跪拜告別,主人熱情相送。
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飯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將日常生活與宗教、哲學、倫理和美學聯絡起來,成為一門綜合性的文化藝術活動。它不僅僅是物質享受,主要是透過茶會和學習茶禮來達到陶冶性情、培養人的審美觀和道德觀念的目的。正如桑田中親說的:“茶道已從單純的趣味、娛樂,前進為表現日本人日常生活文化的規範和理想。”十六世紀末,千利休繼承歷代茶道精神,創立了日本正宗茶道。他提出的“和敬清寂”,用字簡潔而內涵豐富。“清寂”是指冷峻、恬淡、閒寂的審美觀;“和敬”表示對來賓的尊重。
日本茶道大概是喝飲料最複雜的方式了。作為一箇中國人,你很難想象喝茶要有那麼正式的儀式,要有那樣多的禮法。要進行一次日本茶會,一座合乎規矩的花園別墅是不可少的,參加茶會,你能吃到三碗米飯、一碗鍋巴泡飯、一盤涼拌菜、兩個燉肉丸子、三段烤魚、一堆醃蘿蔔塊、一些鹹菜、幾個蘑菇、少許海味、三碗大醬湯和一碗清湯、一道甜點、還有二兩清酒,然後你還可以去參觀花園,並且特意去廁所看看,但絕對不能在廁所裡解決個人問題。這些活動要花去你四小時的時間,而整個茶會里你喝到了兩次約一百毫升茶水,你一生也不會喝到比這更難喝的東西了。整個茶會期間,從主客對話到杯箸放置都有嚴格規定,甚至點茶者伸哪隻手、先邁哪隻腳、每一步要踩在榻榻米的哪個格子裡也有定式,正是定式不同,才使現代日本茶道分成了二十來個流派。十六世紀前的日本茶道還要繁瑣得多,現代茶道是經過千利休刪繁就簡的改革才成為現在的樣子。
茶葉由遣唐使傳入日本,正在日本全面學習中國大陸文明的時期,茶是舶來品,珍貴且新奇,喝茶是時髦行為,而請人喝茶無異於擺闊。貴族家裡有幾斤茶葉,那是身份財富的象徵。泊來的茶葉經過長途運輸,味道難以保證,數量又有限,茶會的重點自然也就轉到大吃大喝的宴會上去了。日本貴族的飲食以生冷油膩為主,淨是生魚刺塊(就是大塊生肉,後來多切幾刀就改叫刺身),茶能化油,為宴會後的消食佳品。以後宋代點茶法傳入,點出的茶水又太濃,空腹喝會很刺激胃粘膜,所以喝茶與吃燉肉倒也相得益彰。千利休發明了傳飲法,就是一碗茶端上來,不管有多少人,都必須從碗的同一位置喝茶,傳到最後一人要正好喝完。這種喝法令與會的武士們有些歃血為盟的感覺,而量的掌握尤為重要,武士都很重視尊嚴,座位靠後的人喝不到,難免械鬥,或者至少切腹,血濺當場。
九世紀後期,日本停派遣唐使。這時官方單向的學習停止,民間雙向的交流開始。日本的島國文明不同於中國的大陸文明。中國地大人多,物產豐饒,自然有無數發明,也經得起浪費,而日本彈丸小島,不能首創,亦無資源,就必須把學來的東西發揮到極致,必須舉一而反三。所以九世紀後日本雖然還在學習中國的新文明,卻也開始加上自己的特色。現在我們看日本的傳統建築,覺出與中原不同,卻也說不上差別何在,大約室町時代的日本人看這些建築,就和北京人看西客站差不多。同樣,面對一種食物,中國人想到的,往往是怎樣吃,從而滿足身心,而日本人想的,卻是怎樣由此而提升自身,故爾茶在中國可以是工夫茶可以是三泡臺總是飲料,在日本卻成了禪茶一體的茶道。
如果不是村田珠光到千利休,把禪的內涵引入茶道,那麼今天流傳的可能就是日本料理道,席間的茶水也早被可樂代替了。日本人選擇茶來賦予特殊意義,幾乎就是因為它難喝。只要理解了禪,就不難理解日本茶道。甚至可以說,不難理解整個遠東文明。
由於寺院禪宗的影響,人們常常過分注意禪和佛教的聯絡。其實禪具有全部中國文化的背景,比之佛教,禪與儒家思想的關係更深。子曰:“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孔子是有記載以來第一個參悟了禪的人。世界本來也許是有一個終極真理的,如果人能夠完全理解這個真理,那麼人世就是天堂。可惜人壽有限,我們短暫的一生不足以完全領悟所有的道,這個矛盾是人類所有哲學的根源問題。佛講輪迴,基督講末日審判,陰陽家講長生登仙,馬克思講共產主義。儒家的解決辦法是薪盡火傳,也就是前人根據自己的經驗制定規則,後人透過遵循這些規則,可以從比前人更高的起點,去領悟人生,從而更加接近真理。然而後人怎能理解前人制定的準則呢?這些準則如何不成為對人的束縛呢?孔子也說,自己到了晚年才能隨心所欲而不越矩。儒家在此與禪匯合,人必須先遵循一些規矩,修煉自己的本質,遏制慾望的目的是使慾望不必遏制,當人達到隨心所欲而不越矩時,規矩就不存在了。這也就是禪宗公案裡的“勿使染塵埃”和“本來無一物”的兩個境界。人只有透過不斷地拂拭內心,才能最終令塵埃無可染之處。
所以茶道里禪的內涵,不在於什麼“直心就是禪”,什麼“喝茶去”,而是透過繁瑣的規則來磨練人心,當這些定規不再令飲茶者厭煩,當飲茶人信手而為就符合茶道禮法時,才算領會了茶的真諦,才能喝到一杯好茶。繁複而熟練的禮法是為了使人超然物外,濃如苦藥的茶湯正如人生,別出心裁的插花顯示有限的生命背後人類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棒喝的偈語告訴人處處是真理。日本茶道,是用一種儀式來向人講述禪的思想,正如參禪需要頓悟一樣,其中蘊涵的那些人生的經驗,需要飲茶者用生命的一段時光來領悟。
中國禮儀文化7
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嘉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五禮的內容相當廣泛,從反映人與天、地、鬼神關係的祭祀之禮,到體現人際關係的家族、親友、君臣上下之間的交際之禮;從表現人生歷程的冠、婚、喪、葬諸禮,到人與人之間在喜慶、災禍、喪葬時表示的慶祝、憑弔、慰問、撫卹之禮,可以說是無所不包,充分反映了古代中華民族的尚禮精神。吉禮居五禮之手,它主要是對天神、地祗、人鬼的祭祀典禮。其主要內容可包括三個方面。第一是祭天神,即祀昊天上帝;祀日月星辰;祀司中、司命、風師、雨師等。第二是祭地祗,即祭社稷、五帝、五嶽;祭山林川澤;祭四方百物等。第三是祭人鬼,主要為春夏秋冬享祭先王、先祖。凶禮是哀憫、弔唁、憂患之禮。它的主要內容有:以喪禮哀死亡,以荒禮哀區禮,以吊禮哀禍災,以檜禮哀圍敗,以恤禮哀寇亂。其中,喪禮是對各種不同關係的人之死亡,透過規定時間的服喪過程來表達不同程度的北上;荒禮是對某一地區或某一國家受到饑饉疫癘的不幸遭遇,國王與群臣都採取減膳、停止娛樂等措施來表示同情;吊禮是對同盟國或摯遇有死喪或水火災禍而進行弔唁慰問的一種禮節。這三種禮節各級貴族都可舉行。檜禮是同盟國中某國被敵國侵犯,城鄉殘破,盟主國應會合諸國,籌集財貨,償其所失;恤禮是某國遭受外侮或內亂,其鄰國應給予援助和支援。賓禮是接待賓客之禮。它主要包括朝、宗、覲、遇、會、同、問、視八項。軍禮時師旅操演、征伐之禮,軍禮主要有大師之禮、大均之禮、大田之禮、大役之禮、大封之禮。大師之禮是軍隊征伐的儀禮;大均之禮是王者和諸侯在均土地、徵賦稅時舉行軍事檢閱,以安撫民眾;大田之禮是天子的定期狩獵,以練習戰陣,檢閱軍馬;大役之禮是國家興辦的築城邑、建宮殿、開河、造堤等大規模土木工程時的隊伍檢閱;大封之禮是勘定國與國,私家封地與封地間的疆界、樹立界碑的一種活動。嘉禮是和人際關係,溝通、聯絡感情的禮儀。嘉禮的主要內容有飲食之禮、婚冠之禮、賓射之禮、燕之禮、賑幡之禮、賀慶之禮。
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四種人生禮儀。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軍禮等。生活類禮儀的起源,按荀子的說法有“三本”即“天地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在禮儀中,喪禮的產生最早。喪禮於死者是安撫其鬼魂,於生者則成為分長幼尊卑、盡孝正人倫的禮儀。在禮儀的建立與實施過程中,孕育出了中國的宗法制(見中國宗法)禮儀的本質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們認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見的鬼神在操縱,履行禮儀即是向鬼神討好求福。因此,禮儀起源於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種特殊體現形式。“三禮”(《儀禮》、《禮記》、《周禮》)的出現標誌著禮儀發展的成熟階段。宋代時,禮儀與封建倫理道德說教相融合,即禮儀與禮教相雜,成為實施禮教的得力工具之一。行禮為勸德服務,繁文縟節極盡其能。直到現代,禮儀才得到真正的改革,無論是國家政治生活的禮儀還是人民生活禮儀都改變成無鬼神論的新內容,從而成為現代文明禮儀。
中國禮儀常識
文明禮儀常識之一--基本禮儀
個人禮儀是其他一切禮儀的基礎,是一個人儀容光煥發、儀表、言談、行為舉止的綜合體現,是個人性格、品質、情趣、素養、精神世界和生活習慣的外在表現。總的規範為:整潔清爽、端莊大方。
一、儀表儀態禮儀
保持頭髮清潔,修飾得體,髮型與本人自身條件、身份和工作性質相適宜。男士應每天修面剃鬚。女士化妝要簡約、清麗、素雅,避免過量使用芳香型化妝品,避免當眾化妝或補妝。表情自然從容,目光專注、穩重、柔和。手部保持清潔,在正式的場合忌有長指甲。
站姿
挺直、舒展,手臂自然下垂。正式場合不應將手插在褲袋裡或交叉在胸前,不要有下意識的小動作。女性站立時雙腿要基本併攏,腳位應與服裝相適應。穿緊身短裙時,腳跟靠近,腳尖分開呈“V”狀或“Y”狀;穿禮服或者旗袍時,可雙腳微分。
坐姿
入座時動作應輕而緩,輕鬆自然。不可隨意拖拉椅凳,從椅子的左側入座,沉著安靜地坐下。女士著裙裝入座時,應將裙子後片攏一下,並膝或雙腿交叉向後,保持上身端正,肩部放鬆,雙手放在膝蓋或椅子扶手上。男士可以微分雙腿(一般不要超過肩寬),雙手自然放在膝蓋或椅子扶手上。
離座時,應請身份高者先離開。離座時動作輕級,不發出聲響,從座位的左側離開,站好再走,保持體態輕盈、穩重。
走姿
行走時應抬頭,身份重心稍前傾,挺胸收腹,上體正直,雙肩放鬆,兩臂自然前後擺動,腳步輕而穩,目光自然,不東張西望。
遵守行路規則,行人之間互相禮讓。三人並行,老人、婦幼走在中間。男女一起走時,男士一般走在外側。走路時避免吃東西或抽菸。遇到熟人應主動打招呼或問候,若需交談,應靠路邊站立,不要防礙交通。
二、交談禮儀
態度誠懇,表情自然、大方,語言和氣親切,表達得體。談話時不可用手指指人,做手勢動作幅度要小。談話者應保持一定距離。在公共場合男女之間不要耳鬢廝磨,與非親屬關係的異性避免長時間攀談、耳語。
對長輩、師長、上級說話要尊重,對下級、晚輩、學生說話則注意平易近人。同時與幾個人談話,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一兩個人身上,要照顧到在場的每一個人,注意聽取對方的話。
中國禮儀文化8
我國傳統服裝在歷代的演變
1、夏、商、周時期的華夏服飾
原始時代的服裝形式,雖有個別考古資料的發現,但由於材料太少,還不能對該時期的服飾作詳細的說明。夏商周時期,中原華夏族的服飾是上衣下裳,束髮右衽。河南安陽出土的石雕奴隸主雕像,頭戴扁帽,身穿右衽交領衣,下著裙,腰束大帶,紮裹腿,穿翹尖鞋。這大體反映了商代服飾的情況。周初制禮作樂,對貴族和平民階層的冠服制度作了詳細規定,統治者以嚴格的等級服裝來顯示自己的尊貴和威嚴。深衣和冕服始於周代,這兩種服制,對後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春秋時期胡服的出現
春秋戰國時期在服裝方面最重要的變化,是深衣的廣泛流行和胡服的出現。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促進了漢族寬衣博帶、長裙長袍服裝的改革。趙武靈王為了軍隊的戰鬥力,衝破阻力,下令全國穿遊牧民族的短衣長褲,學習騎射,終於使趙國強盛起來。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服裝改革,胡服從此盛行。伴隨胡服也傳來了帶鉤,它是用於結束革帶的,由於它比革帶的紮結方式更加便捷,因而很快就流行起來。
相關知識:“胡”是個模糊用語,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時專指匈奴,有時泛指從東北到西北諸遊牧民族,有時甚至還要更寬泛一些。因此,胡服是指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的服裝,他們為了遊牧騎馬的需要,多穿窄袖短衣、長褲和靴子。沈括說:“中國衣冠,自北齊以來,乃全用胡服。”一個“全”字,或者把話說得有點過分,但胡服對漢族服飾的發展確實影響極其巨大。
3、傳統冠服制在在漢代的確立
漢代深衣仍很流行,漢代是傳統冠服制的確立時期。漢代的褲是開襠的,褲,古稱絝。《說文》:“絝,脛衣也。”《釋名·釋衣服》:“絝,跨也,兩股各跨別也。”由此可見,當時的絝是開襠的,外罩以裳或深衣。後雖然出現滿襠褲,但開襠褲仍長期存在。
4、魏晉南北朝時期胡服的流行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古代服裝史上又一個大轉變的時期。由於大量少數民族進入中原地區,胡服成為社會上司空見慣的裝束,一般平民百姓的服裝,受胡服的影響最為強烈。他們將胡服中窄袖緊身、圓領、開衩等因素吸收到原有的服飾中來。漢族貴族也在胡服的基礎上加以變化,方法是將其長度加長,加大袖口和褲口,改左衽為右衽。但禮服仍然是傳統的漢族禮服形式。
5、隋唐時期服裝的轉變時期
隋唐時期,由於政治和經濟的穩定和繁榮,使其能上承歷史服飾之源頭,下啟後世服飾制度之經道,所以,這一時期成為我國古代服飾制度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男子的常服為幞頭、袍衫、穿長靿靴。但此時的袍衫與前朝略有不同,式樣為圓領、右衽、窄袖、領袖裾無緣邊。此外,還有襴袍衫和缺胯袍衫等式樣。這種袍衫主要是受胡服影響,並且與漢族的生活習慣和禮儀特點相結合,形成了這時期袍衫的風格。
6、宋代的服裝趨於保守
宋代的服飾,大體沿襲唐制,但在服裝式樣和名稱上略有差異。宋代的缺胯袍衫式樣有廣袖大身和窄袖緊身兩種。穿褙子和半臂的習慣極為普遍,但都不能作為禮服穿用。總的來說,宋代的服飾比較拘謹保守,色彩也不及以前鮮豔,給人以質樸、潔淨、淡雅之感,這與當時的社會狀況,尤其是程朱理學的影響,有密切關係。
7、遼、金、元時期的服飾既沿襲漢人的禮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
遼、金、元時期的服飾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既沿襲漢唐和宋代的禮服制度,又具有本民族的特色。遼金男子的服飾多為圓領、袖的缺胯袍,著長統靴或尖頭靴,下穿褲,腰間束帶。元代男子的服飾有漢族的圓領、交領袍,也有本民族的質孫服,其形制與深衣類似,衣袖窄瘦,下裳較短,衣長至膝下,在腰間有無數褶襉,形如現今的百褶裙,在腰部還加有橫襴。領型有右衽交領、方領和盤領。下穿小口褲,腳穿絡縫靴。服色以白、藍、赭為主。此外,元代服飾在質料上發生了較大變化,由於棉花的廣泛種植,棉布成為服飾材料的主要品種。
8、明代的服裝繼承前代,清代服裝對近代影響較大
明代的服飾,大體上沿襲唐制,但宋元服裝形式中的某些式樣也有保留。清代的服飾對近現代服裝形式影響較大,清代男子服飾可分為三種:漢族傳統服裝;滿族民族服裝;外來西洋服裝。清代袍的式樣,是在漢族傳統基礎上加以變化,並吸取滿族服裝特點。一般袖子比較窄瘦,禮服是箭袖,又稱馬蹄袖。袍身用鈕釦繫結。右衽大襟,圓領口。皇室的袍有前後左右四開氣,而士庶男子只能在左右開氣。馬掛是清朝特有的服裝。它式樣多為圓領,有對襟、大襟、琵琶襟等式樣,有長袖、短袖、大袖、窄袖之分,但均為平袖口。直到清末西洋服裝傳入和辛亥革命後,我國的服裝才起了重大變化,進入了近現代服裝發展階段。
我國傳統服裝的兩種基本形式
傳統服裝有兩種基本形制,即上衣下裳制和衣裳連屬制。上衣下裳制,相傳起於傳說中的黃帝時代,《易·繫辭下》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這一傳說可以在甘肅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繪中,得到印證。這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衣裳制度的基本形式。上衣下裳的服制,據《釋名·釋衣服》載:“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避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蔽也。”上衣的形狀多為交領右衽,下裳類似圍裙的形狀,腰繫帶,下系芾。這種服制對後世影響很大。
衣裳連屬制,古稱深衣,始創於周代。《禮記·深衣》注稱:“名曰深衣者,謂連衣裳而純之以採也。”深衣同當代的連衣裙結構類似,上衣下裳在腰處縫合為一體,領、袖、裾用其它面料或刺繡緣邊。深衣這一形制,影響於後世服飾,漢代命婦以它為禮服,古代的袍衫也都採用這種衣裳連屬的形式,甚至現今的連衣裙也是深衣制的沿革。
中國禮儀文化9
北京奧運會來臨之際,美國奧委會特意為本國運動員組辦了一次特別的培訓課程,讓他們瞭解中國文化禮儀,熟悉中國人文風情,從而令他們的北京之旅更加愉快。請看本臺記者從美國科羅拉多州美國奧委會總部發回的報道。
這不是一次簡單的學習中文課程,而是一堂有關中國禮儀文化的培訓課。參加培訓的也不是普通的學生,而是準備參加北京奧運會的美國運動員。資深禮儀專家埃斯塔爾正向他們講解中美文化的差異。
埃斯塔爾說,這樣的培訓非常重要,因為很多美國人不瞭解外國文化,經常以本國文化為中心;而中國文化又是如此深遠,更值得年輕人去好好學習。
美國奧委會的一名官員說,從以往的奧運會來看,美國運動員在參加比賽的同時,對各主辦國的人文風情也非常感興趣,美國奧委會由此感覺很有必要在每屆奧運會舉辦前,為本國運動員提供相關資訊。同時也希望經過培訓,運動員們在出徵異國賽場之時不失禮儀,成為美國的良好形象大使。
運動員們認為,形象與成績同樣重要。他們表示,多瞭解中國文化和風俗禮儀,將有助於他們熟悉環境,在賽場上發揮出好成績。
美國運動員:這個培訓非常有幫助,我們剛從中國參加測試賽回來,覺得學學這些禮儀很有幫助。
記者:短短一個半小時的講座已經讓這些美國運動員有了很大的收穫,同時也讓他們更加期待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真正走進中國文化,親身體驗中國文化的魅力。
中國禮儀文化10
(一)中國古代禮儀的起源
禮儀究竟起源於何時?對此,人們一直在進行種種論述和探討。現代人類學、考古學的研究成果表明,禮儀起源於人類最原始的兩大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從“禮”字的造字結構我們可以看出,禮的本意是敬奉神明的。禮字左邊是“示”字旁,為祭祀的容器;右邊加上一個“豊”字,這是有歷史根源的。在原始社會,生產力極其低下,人類尚處於愚昧無知的狀
態,對於千變萬化的自然現象,如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風雨、雷電等無法解釋,於是把自然的力量神秘化、人格化,按照人的形象想象出各種神靈作為崇拜的偶像。對於原始人來說,生存繁衍是他們最強烈的企盼,而糧食豐收則是他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所以禮儀是他們為祭祀天地神明、保佑風調雨順、祈禱祖先顯靈、拜求降福免災而舉行的一項敬神拜祖儀式。他們希望
行了禮,來年就可逃避天災人禍,就會五穀豐登,有一個好的年成。
人類學家還考證,“禮”字古時候通“履”字,意為鞋子,鞋穿上了更好走路,但大了不行,小了也不行,因此“禮”一定要適度,正所謂“禮貴從宜,事難論古”。當然,後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禮的含義也不斷延伸、不斷拓展。
(二)中國古代禮儀的形成與發展
按照歷史研究的最新估計,人類在原始社會形態下的歷史至少有一百萬年。如此漫長的歷史,加上又沒有可供記載的文字,所以原始社會的禮儀形態只能是一種推測,拿不出有關的歷史遺存予以佐證,所以原始禮儀只能是禮儀的萌芽。中華民族禮儀傳統源遠流長,中國是舉世聞名的文明古國之一,禮儀作為文明標誌,源遠流長,並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作為一種文化現象,禮儀最早產生於人與人的交往中,在原始社會時期,人們在共同採集、狩獵、飲食生活中所形成的習慣性語言、動作,構成禮儀的最初萌芽。禮立於敬而源於祭。“禮”起源於原始社會中氏族公社舉行的宗教祭祀活動。
“禮”的制定可上溯到周代,周代的“禮”有許多方面是後代“禮”的淵源。我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十分重視“禮”的教育。“禮”的內容比較全面規定了處理、調整當時社會各種關係的準則和規範。春秋末期的孔子就曾提出:“不學禮無以立。”後來還專程到周吸收夏、商兩代的`經驗,並有所發展,是比較完備的,所以他說:“吾從周”。孔子選取了必須學習的禮制十七篇,編輯成《禮》,也就是流傳至今的禮儀。《史記·孔子世家》中就說“孔子以詩、書、禮、樂教弟子,善三千焉,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人。”還提出:“辭讓之心,禮之端也。”在這裡“端”是“萌芽”、“因素”的意思。戰國後期的荀子說:“人無禮而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無禮則不寧。”認為“禮”是一種實踐可行的東西,是人類清醒理智的歷史產物,是社會用來維護政治秩序和規範人倫的客觀需要。他認為對“禮”的認識和實行程度如何,是衡量賢慧與不肖及高低貴賤的尺度。他說“禮者,人道之極也,然而不法禮。不是禮,謂無方之民;法禮是禮,謂之有方之士。”
禮儀的正式形成,應當始於奴隸社會。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原始社會逐步解體,人類進入了奴隸社會,這時的禮也就被打上了階級的烙印。為了維護奴隸主的統治,奴隸主將原始的宗教禮儀發展成為符合奴隸社會政治需要的禮制,並專門制定了一整套禮的形式和制度。例如,周
代出現的《周禮》、《儀禮》、《禮記》(簡稱“三禮”,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論著的選集,古代指祭天、祭地、祭宗廟的禮節;天、地、人之禮。)就反映了周代的禮儀制度,這也是被後世稱道的“禮學三著作”。“三禮”的出現標誌著周禮已達到了系統、完備的階段,禮儀的內涵也由單純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的形式,跨人了全面制約人們行為的領域。而周公提出的所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則更是將禮推崇到高於一切的地步。奴隸社會的禮儀旨在不斷地強化人們的尊卑意識,以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鞏固其統治地位。當然,不容否認,“三禮”,特別是《周禮》,對後世治國安邦、施政教化、規範人們的行為、培養人們的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封建社會的禮儀,標誌著禮儀已進入了一個發展、變革的時期。在這一時期,禮儀的明顯特徵,就是將人們的行為納入了封建道德的軌道,形成了以儒家學派學說為主導的正統的封建禮教。奴隸社會的尊君觀念在這一時期被演繹為“君權神授說”的完整體系:即“惟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天不變,道亦不變”,並將這種“道”具體化為“三綱五常”。按照儒家學派的說法,天地萬物皆由陰陽合成,“陽”應當總是處於主導地位,而“陰”則總是處於服從地位。君、
父、夫是“陽”,臣、子、妻是“陰”,“陰”要永遠服從於“陽”,所以必須“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即仁、義、禮、智、信,是五種封建倫理道德的準則。
封建禮儀中的“君權神授”誇大神化了帝王的權力;而“三綱五常”則妨礙了人的個性的自
由發展,阻撓了人類的平等交往。禮儀在這一時期成為了窒息人們思想自由的精神枷鎖。
宋代將封建禮儀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峰,出現了以程顥、程頤和朱熹的理學為代表“程朱理學”的天理理論。這種理論認為,自然界天地萬物無不體現天理,而人性的本質就是天理的體現。
“家禮”的興盛是宋代禮儀的又一特點。道德和行為規範是這一時期封建禮教強調的中心,“三從四德”成為這一時期婦女的道德禮儀標準。“三從”即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
德”是指“婦德”(即一切言行要符合忠、孝、節、義)、“婦言”(即說話要小心謹慎)、“婦容”(即容貌打扮整齊美觀)、“婦功”(即要把侍奉公婆和丈夫當作最重要的事情來做)。按照當時封建統治者的設想,只要人人在家盡“孝”,在社會盡“忠”,每個婦女對丈夫盡“節”,那麼封建社會各階級就會“和諧相處”,封建統治就會長治久安了。
明、清二朝延續了宋代以來的封建禮儀,並有所發展,家庭禮制更進一步嚴明,將人的行為限制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的範疇,從而使封建禮儀更加完善。
中國禮儀文化11
1、“禮”是指飲饌的禮節和禮儀
反映了家族的道德觀念和風俗習慣形成的禮節、儀式和個人的禮貌要求。家宴、便宴要以“長”(家長、長輩)為主,賓宴要以“客”為主。因此,就形成了許多規矩約束家人,尤其對孩子們的約束更加嚴格。
禮有形式之禮和待侍之禮。形式之禮是指禮儀的形式和氛圍所體現的禮,比如宴請場所的選擇、禮儀的檔次、環境的營造、用具的準備,都要體現對客人的一種尊重。待侍之禮是指招待客人和侍奉客人的禮節,如宴席的排座是以長為先、師為先、遠為先的原則,即按輩分排座,家庭教師要優先入座,遠道而來的親戚朋友要優先入座,對待家境貧窮的親戚和朋友更要格外照顧,主人在席間與其交流的時間要長些,敬酒次數要多些,並有意識地向客人介紹他們的“絕活”如棋藝、書法、唱功,以獲得眾人的讚賞和尊重。同時嚴格要求管家和僕人不準慢待這些人。
雖然每次宴請視客人身份和禮儀風俗的特點,在飯菜種類、質量檔次、飯莊的選擇上是有區別的,但絕不能讓客人挑出“不是”來。在宴請中的祝詞、敬酒、交談、進餐、辭宴的全程中都要注重禮節。
開宴前主人要將重要賓客介紹給大家,並致簡明熱情的祝詞,開宴時主人要親自斟酒,按順序向長輩和客人敬酒,不能強求,主動替不勝酒力的客人喝酒,並向客人致意,向賓客敬菜時,要注意客人的飲食愛好,次數不能多,量不能大,否則會讓客人尷尬,主人要注意席間相互交流的廣泛性,不要熱此冷彼,如有女賓,更要注意談話內容和對女賓的尊重,主人不能先於客人放下碗筷,直到客人表示已吃好方可辭宴;主人要陪主賓,漱口、淨手後到另座飲茶。
大戶人家做飯時,要求廚師盛盤上菜時盤子四周不能有菜漬,上菜要用雙手端盤、端碗,手指不能摳在盤沿和碗邊上,盛飯、盛湯,倒茶時不能太滿,斟酒要滿,但不能溢位,倒茶的動作要規範,切忌將碗蓋扣在桌子上,茶壺嘴對著客人,倒茶後要後退一步再轉身離去,給客人上煙時要用盤子端給客人,切忌用手遞煙,不要用一根火柴給數人點菸,不要在客人面前用嘴吹滅火柴和隨意扔掉火柴梗,不準當著客人掃地、撣桌子,尤其不準將茶水潑在地上。
另外,在客人面前,主人不能訓斥孩子和僕人,主與客的孩子發生爭執,主人要將自己的孩子拉走,不管誰是誰非,都要向對方表示歉意,但不能當著客人面教訓自己的孩子,否則客人會感到不自在。
賓宴一般也是不讓孩子參加的。記得小時候家宴時,要求孩子們要做到懂規矩、尊敬人、講禮貌、有教養,有三個不準:
一是吃飯時不準出現喧譁聲、碗筷碰擊聲,更不準用筷子敲桌子敲碗,不準吧唧嘴和出虛恭。二祖母說吃飯時聽到吧唧嘴的聲音讓人作嘔,吃飯時出虛恭令人難以忍受。並讓吃噎著連續打嗝的孩子主動下桌,不準拖拉椅凳以免發出刺耳的聲音,這就是不準出聲的要求;
二是不準“下嘴”,長輩不動筷子孩子們是不能先夾菜的,不準將嘴填得滿滿的,不準狼吞虎嚥,不準站起身來夾菜,夠不到的菜可示意長輩給夾,不準用筷子在菜盤中亂挑亂翻,不準邊吃邊用雙眼緊盯著桌上的菜,不準用筷子指人,不準將不愛吃的東西和口雜牙穢扔在或吐在地上,不準掉飯粒,揭饅頭皮和剩飯要將飯碗扒拉乾淨。最忌諱的,就是孩子將筷子直插在飯碗中;
三是絕對不準孩子喝酒。當年兩個祖母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樂樂,在飯桌上玩些遊戲,輸了要出節目,吃完飯還要讓孩子們比比誰的飯碗和桌面最乾淨,席間溫馨的氣氛十分濃厚。
2、“孝”家宴時講究要尊重長輩,要盡孝道
入席時祖母坐在上位,不能參加的祖母要給留下位置,以示其在家中的地位。待大祖母發話“都來坐”時,大家才按排行順序入座,年紀小的孩子們要另桌而食。幾位大媽只能侍立在家人背後給佈菜、斟酒、倒茶、遞毛巾。
祖母在每次家宴中都要給幾個兒媳婦點她們最喜歡吃的菜,以犒勞她們平日的辛苦,在家宴中稱犒勞菜。在飯桌上大家要觀察祖母的情緒。情緒不好時,必須按規矩辦事,敬酒、說個奉承話都不能少,用詞要有長次之分,更不能厚此薄彼,因此大家都很謹慎。祖母發話:“大夥兒在一塊就是圖個樂,還那麼規矩幹什麼?”這時才能放鬆,氣氛和諧愉快,大人們還要領著各自的孩子到主桌上給老人問好。這種“孝”不只是晚輩對長輩的敬、尊,也體現出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因此,晚輩就更加敬重長輩更加孝順老人,在每個人的心中鑄就了真誠的孝道。
3、“德”是一種品行,在家族的飲饌中有“讓、度、儉”的要求
4、“讓”是要求大家相互謙讓
不要好吃的搶著吃,要先讓別人吃,哪怕都被吃光也不能有怨氣,要做到讓為先,“度”要求喝酒吃飯要有度,不能暴飲暴食,更不能勸酒無度,置人於醉。“儉”是要節儉,不能浪費,尤其要求孩子不能浪費糧食,兩位祖母經常囑咐設宴不要鋪張奢侈。宴席結束後,都要將沒動過筷子和未曾上過桌的菜帶回家。
5、“教”是飲饌方面的家庭教育
透過口傳身教,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繼承了家族中的老規矩和禮俗,在與家庭教師共同用餐時,祖母總是要求幾位教師給孩子“訓話”,並根據社會時尚向孩子們提出新的要求,看到不好的現象就去指點一下,讓孩子們知道要做什麼、不能做什麼,寓教於吃中。
正是因為中國的飯桌禮儀嚴謹,讓孩子形成了禮重形式、孝重心理、德重行為、教重繼承的飯桌文化。
中國禮儀文化12
1、化妝的禮儀:化妝的基本原則
(1)化妝要視時間場合而定。在工作時間、工作場合只能允許工作妝(淡妝)。濃妝只有晚上才可以用。外出旅遊或參加運動時,不要化濃妝,否則在自然光下會顯得很不自然。
(2)不要非議他人的化妝。由於文化、膚色等差異,以及個人審美觀的不同,每個人化的妝不可能是一樣的。切不可對他人的化妝品頭論足。
(3)不要在他人面前化妝。化完妝是美的,但化妝的過程則實在不雅觀。
(4)不要借用他人的化妝品。這不僅不衛生,也不禮貌。
(5)弔唁、喪禮場合不可化濃妝,也不宜抹口紅,保持素顏,也可化淡妝。
2、髮型要與服飾相協調
與禮服相配:女士在比較莊重的場合,穿禮服時,可將頭髮挽在頸後,顯得端莊、高雅;最好剪短髮,以免頭髮飄來飄去。
與連衣裙相配:如果穿v字領連衣裙,就可將頭髮盤起,如果穿外露較多的連衣裙,可選擇披肩發或束髮;與西裝相配:因西裝給人以端莊整潔的感覺,髮型也要梳得端莊、大方,不要過於蓬鬆。
3、不得在公共場合修剪指甲
社交活動中,人與人之間需要握手。手是儀容的重要部位。一雙清潔沒有汙垢的手,是交往時的最低要求。要經常修剪指甲,指甲的長度不應超過手指指尖。修指甲時,指甲溝附近的“暴皮”要同時剪去,不能以牙齒啃指甲。特別值得提出的是,在任何公共場合修剪指甲,都是不文明、不雅觀的舉止。
4、體毛必須修整
鼻毛不能過長。過長的鼻毛非常有礙觀瞻。可以用小剪刀剪短,不要用手拔,特別是當著其他人的面。腋毛在視覺中不美觀也不雅觀。白領男士和女士應有意識地不穿暴露腋毛的服飾。女士在社交活動中穿著使腋窩外現的服裝,必須先剃去腋毛,以免有損整體形象。在社交和公務場合,男士不得穿短褲,不得挽起長褲的褲管。女士在穿裙裝和薄型絲襪時,如露出腿毛,應先將其剃掉。
5、保持牙齒清潔
牙齒是口腔的門面,牙齒的清潔是儀表儀容美的重要部分,不潔的牙齒被認為是交際中的障礙。在社交場合進餐後,切忌當著別人的面剔牙,可以用手掌或餐巾紙掩住嘴角,然後再剔牙。如果口腔有異味,必要時,嚼口香糖可減少異味,但在他人面前嚼口香糖是不禮貌的,特別是與人交談時,更不應嚼口香糖。
中國禮儀文化13
人們總是以為,家居講的只是裝飾、傢俱等家居的元素而已。其實,我們的家就是我們的生活,家居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家居的改變緣於生活態度與觀念的轉變,體現國人素質。同樣,餐桌上的禮儀也能體現出個人的素質與品位。而且中國人一定要對中國人繁雜的餐桌禮儀瞭解一二,才能不愧對我們數千年的歷史與文明,才不至於貽笑大方。
餐桌禮儀在中國人的完整生活秩序中佔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他們認為,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的方法也是頭等重要的社交經驗。為此,掌握某些中式餐飲規則的知識便顯得特別重要了,無論你是主人,抑或只是一位客人,都必須掌握一些規則。
●圓形餐桌頗受歡迎。因為可以坐更多人,而且大家可以面對面坐,一家之主的身份並不像西方長形餐桌上很清楚地透過他的座位而辨認。客人應該等候主人邀請才可坐下。主人必須注意不可叫客人坐在靠近上菜的座位。此為一大忌。
必須等到所有人到齊才可以開始任何形式的進餐活動即使有人遲到也要等。一旦大家就位,主人家便可以做開場白了。進餐期間,主人必須承擔一個主動積極的角色敦促客人盡情吃喝是完全合理的。
●一張典型中式餐桌看上去相當空,在西方人眼中尤甚。每張座位前可見放在盤上的一隻碗;右面是一組筷子與湯匙,分別放在各自的座上。在正式場合上,會出現餐巾,主要放在膝上。
在正式宴席上,菜式的吃法很像放映的幻燈片,每一次一道菜。令人驚訝的是,米飯不是與菜式同上,不過可以選擇同吃。由於菜式各有特色,應該個別品嚐,而且一次只從碗中吃一種,不是混合品嚐。不可用盤子吃,只能用碗。骨頭和殼類放在個別盤中。不乾淨的盤子必須經常用清潔盤子替換。
●除了湯之外,席上一切食物都用筷子。可能會提供刀叉,但身為中國人,最好用筷子。筷子是進餐的工具,因此千萬不可玩弄筷子把它們當鼓槌是非常失禮的做法,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當然,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這是大忌這正好像葬禮上的香燭,被認為是不吉利的。再有,不可用筷子在一碟菜裡不停翻動,應該先用眼睛看準你想取的食物。當你用筷了去取一塊食物時,儘量避免碰到其他食物。可能的話,用旁邊的公筷和湯匙。吃完飯或取完食物後,將筷子放回筷子座。
●一席中式餐飲如果沒有茶便稱不上正式了。為此,儘可能貯存不同品種的茶是明智的做法,確保最精明的品味也照顧到。有關茶的問題,應該注意幾件關鍵的事。座位最近茶壺的人應該負責為其他人和自己斟茶斟茶的次序按照年歲,由最長者至最年青者,最後為自己斟。當人家為你斟茶時,禮節上應該用手指輕敲桌子,這樣做是對斟茶者表示感謝和敬意。
中國禮儀文化14
服飾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成果,它既是物質文明的結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人類社會經過蒙昧、野蠻到文明時代,緩緩地行進了幾十萬年。我們的祖先在與猿猴相揖別以後,披看獸皮與樹葉,在風雨中徘徊了難以計數的歲月,終於艱難地跨進了文明時代的門檻,懂得了遮身暖體,創造出又一個物質文明。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於人,如金裝在佛,其作用不僅在遮身暖體,更具有美化的功能。幾乎是從服飾起源的那天起,人們就已將其生活習俗、審美情趣、色彩愛好,以及種種文化心態、宗教觀念,都積澱於服飾之中,構築成了服飾文化精神文明內涵。
中國服飾如同中國文化,是各民族互相滲透及影響而生成的。漢唐以來,尤其是近代以後,大量吸納與融化了世界各民族外來文化的優秀結晶,才得以演化成整體的所謂中國以漢族為主體的服飾文化。這正應驗了美國人類學家英菲的論斷: “一個文化專案是外來滲透的結果,還是自然獨立發明的產物,這個問題對於那些注重歷史遺產的人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對於那些運用比較研究方法的人來說也是很重要的。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在所有文化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內容,最先都是以文化滲透的形式出現的。”
新中國建立後的考古學和主人類學的成就,已經把服飾文化的源流,科學地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山頂洞人階段。在此以前更遙遠的時間,人類開始用捕獵所獲的獸皮來掩蓋保護身體和保暖。夏天則揀取樹葉遮掩陽光免受炎熱。這標誌著人類剛脫離了動物境界,原始服飾出現的雛形。而山頂洞人遺存中發現的生活用品和生產工具,已可證實那時的人們已創造出利用縫紉加工為特徵的服飾文化。這時候的衣飾已不再是簡單的利用自然材料,而演變成合乎人類生活需要的構造,開創了中華民族服飾文化的先河。
我國服飾文化的歷史源流,若從古典中尋找,總會將其歸結於三皇五帝。
殷商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在物質上又有許多物質文明的舉措。
尊卑貴賤的生產關係,促使服飾也開始形成其固有的制度。周代是中國冠服制度逐步完善的時期。這時候,有關服飾的文字記載十分多見。
隨著等級制的產生,上下尊卑的區分,各種禮儀也應運而生。反映在服飾上,有祭禮服、朝會服、從戎服、弔喪服、婚禮服。這些服飾適應於天子與庶民,甚至被沿用於商周以來的二千年封建社會之中。
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各國間不全遵周之制度。七國崛起,各自獨立。其中除秦國因處西陲,與其它六國在衣冠制度上有差異外,其它六國均因各諸侯的愛好和奢儉,以及當時興起的百家爭鳴之風,在服飾上也各顯風采。春申君的三千食客中的上客皆著珠履;平原君後宮百數,婢妾被綺觳;衛王宮的衛士穿黑色戎衣;儒者的孺服長裙褒袖、方履等等。
漢初
漢初服飾,與民無禁。西漢雖有天子所服第八詔令的服飾制度,但也不甚明白,大抵以四季節氣而為服色之別,如春青、夏赤、秋黃、冬皂。漢代婦女的日常之服,則為上衣下裙。魏晉南北朝以來,由於北方各族入主中原,將北方民族服飾帶到了這一地區。同時,大量民族服飾文化也影響和同化了北方民族的服飾。婦女的日常衣服仍以上身著襦、衫,下身穿裙子。襦、裙也可作禮服之內的襯衣衫。
隋
隋統一全國,重行釐走漢族的服飾制度,然而也難以擺脫其由北向南統一而帶來北族服飾形制的影響。只是到了唐代帝國的建立,才以其長時期的統治,加上其強盛的國力,令其服飾制度上承歷代制度,下啟後世冠服制度之經道,同其社會一樣,呈現出繁榮景象。唐人與西北各民族的交往頻繁,各民族同唐人雜居內地的也很多,因此,唐人穿胡服的裝束常會在該時代的文物中見到。
宋代
宋代北方大片土地淪為女真族貴族統治領地,服飾文化也因其政治和經濟因素而發生互動影響。 《續資治通鑑》記載: “臨安府風俗,自十數年來,服飾亂常,習為邊裝……”可見南宋京都也尚北服。宋代婦女的日常服飾,大多上身穿襖、襦、衫、背子、半臂,下身束裙子、褲。其面料為羅、紗、錦、縷、毅、絹。尤其是裙子頗具風格,其質地多見羅紗,顏色中以石榴花的紅色最注目。褶襉裙也是當時裙子中有特點的一種,有六幅、八幅、十二幅不等,貴族婦女著裙的褶襉更多。
元代
元代是蒙古族入關統治中原的時代。其服飾既襲漢制,又推行其本族制度。元朝初建,也曾令在京士庶須剃髮為蒙古族裝束。蒙古族的衣冠,以頭戴帽笠為主,男子多戴耳環。然至元大德年間以後。蒙、漢間計程車人之服也就各認其便了。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帝國後,先是禁胡服、胡語、胡姓,繼而又以明太祖的名義下詔:衣冠悉如唐代形制。明朝的皇帝冠服、文武百官服飾、內臣服飾,其樣制、等級、穿著禮儀真可謂繁縟。
清代
男子的服飾以長袍馬褂為主,此風在康熙後期雍正時期最為流行。婦女服飾在清代可謂滿、漢服飾並存。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漢族婦女則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清代中期始,滿漢各有仿效,至後期,滿族效仿漢族的風氣頗盛,甚至史書有“大半旗裝改漢裝,宮袍截作短衣裳”之記載。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達官貴婦中流行。婦女服飾的樣式及品種至清代也愈來愈多樣,如背心、一裹圓、裙子、大衣、雲肩、圍巾、手籠、抹胸、腰帶、眼鏡……,層出不窮。 184o年以後進入近代,西洋文化浸襲著中國本土文化,許多沿海大城市,尤其是上海這樣的大都會,因華洋雜居,得西方風氣之先,服飾也開始發生潛在的變革。
外國衣料因價廉漸為人所歡迎,費工費時,工藝考究的滾、鑲、嵌、繡等傳統手工藝漸漸地衰落,西方縫紉方式開始流行起來。尤其是女性的時裝,由於縫紉精緻、款式合乎時代潮流,影響尤大。風行於本世紀二十年代的旗袍,脫胎於清代滿族婦女服裝,是由漢族婦女在穿著中吸收西洋服裝式樣不斷改進而定型的。
中國禮儀文化15
中華大地素有“禮儀之邦”之稱。中國古代有五禮之說 , 祭祀之事為吉禮,冠婚之事為喜禮,賓客之事為賓禮,軍旅之事為軍禮,喪葬之事為凶禮。民俗界認為禮儀包括生、冠、婚、喪4種人生禮儀 。實際上禮儀可分為政治與生活兩大部類 。政治類包括祭天、祭地、宗廟之祭,祭先師先聖、尊師鄉飲酒禮、相見禮 、軍禮等 。生活類包括五祀 、高禖之祀 、儺儀、誕生禮、冠禮、飲食禮儀、饋贈禮儀等。
中國商務社交禮儀
握手禮儀
握手禮節源於古代歐洲人向對方表明手中未帶武器,表明親切友好之意.其後成為風尚,通行於歐美.辛亥革命後我國也習以為禮.
在當今商務交往中,握手是最常使用的一種見面禮.
握手的方式:
雙方各自伸出右手,彼此間保持一米左右的距離,手掌略向前下方伸直,右手四指併攏,拇指向上,掌心向左,手的高度大致與腰部平齊,手握住對方時,應面帶微笑地注視對方,彼此應寒暄幾句。
握手時應注意:
1 不要三心二意,雙眼要注視對方;
2 握手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在3秒至5秒左右);
3 握手時不要拍對方的臂膀;
4 握手不可用力過度。
朋友強力推薦我看《贏在舉手投足間》,說能學到很多禮儀知識:商務禮儀、政務禮儀、酒會禮儀等等。看了一下效果不錯,有助於迅速提升職場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