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的故事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的故事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重陽節的故事作文1
南朝梁人吳均之《續齊諧記》載:傳說東漢時,汝南縣裡有一個叫桓景的人,他所住的地方突然發生大瘟疫,桓景的父母也因此病死,所以他到東南山拜師學藝,仙人費長房給桓景一把降妖青龍劍。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勤學苦練。
一日,費長房說:「九月九日,瘟魔又要來,你可以回去除害。」並且給了他茱萸葉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讓他家鄉父老登高避禍。於是他便離開回到家鄉,九月九那天,他領著妻子兒女丶鄉親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葉分給大家樣隨身帶上,瘟魔則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來,每人喝了一口,避免染瘟疫。他和瘟魔搏鬥,最後殺死了瘟魔。汝河兩岸的百姓,就把九月九登高避禍丶桓景劍刺瘟魔故事一直傳到現在。從那時起,人們就過起重陽節來,有了重九登高的風俗。唐代的《初學記》和宋代的《太平御覽》等多種重要類書都轉述了吳均《續齊諧記》裡的這個故事,並認為九月九日登高喝菊花酒,婦女在胳膊上系茱萸囊辟邪去災的習俗由此而來。
漢劉歆《西京雜記》記載:漢高祖劉邦的愛妾戚夫人被呂后害死後,戚夫人的侍女賈佩蘭也被驅逐出宮,嫁給扶風人段儒,閒談時曾提到她在宮廷時,每年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辟邪延壽。
唐代詩人沈佺期《九日臨渭亭侍宴應制得長字》詩:「魏文頌菊蕊,漢武賜萸囊……,年年重九慶,日月奉天長」。
《舊唐書·王勃傳》記載:王勃的《滕王閣序》就是在重陽節這一天寫出來的。當時王勃的父親擔任交趾令,王勃前往探視父親,九月九日路過南昌時,洪州州牧閻伯嶼正在重修的滕王閣中宴請賓客及部屬,他想誇耀女婿吳子章(孟學士)的才氣,便事先拿出紙筆請賓客動筆作序,所有的賓客都知道他的用意,沒有人敢作。
卻不料王勃事先並不知道州牧的用心,於是毫不謙讓接過紙筆。州牧原本心中十分生氣,立即派人在旁邊看王勃書寫,誰知道王勃才氣不凡,蓄積已久的心情完全發洩出來,文章越寫越好,當寫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詞句時,忍不住拍案叫絕!王勃從此一舉名震詩壇。
重陽節的故事作文2
今年的重陽節,爸爸給爺爺、奶奶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兩份體檢卡,老兩口興高采烈地去醫院體檢了。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老兩口得知自己患有三高,一下子慌了手腳。爸爸知道後,一邊安慰他倆不要怕,這不算什麼病,現在生活條件好了,有三高的人多了去了;又一邊上網查相關資料。到吃晚飯時,爸爸開口說話了,要治三高,要記住六個字“管好嘴,邁開腿”,並耐心地給他們做了詳細的解釋。
奶奶一聽立刻把紅燒肉改成了清蒸魚,同時飯桌上增加了南瓜、山芋、玉米等五穀雜糧,並表示她每天吃素,不吃葷。一邊對爺爺說:“老頭子,你也要保證跟我步調一致。”爺爺點了點頭說:“好,我聽你的。”爸爸接著說:“爸媽咱們說到做到,貴在堅持,我請你倆當好義務監督員,舉報有獎,犯規要罰。”
開始兩天,家裡風平浪靜。爺爺從兩碗飯改為一碗飯,奶奶由一大碗改為一小碗。過了幾天,家裡就像炸開了鍋。每到晚飯時間,就成了爺爺奶奶奶檢舉對方和自我批評的時刻。奶奶搶先說:“兒子,今天我燒好飯,你爸見廚房中垃圾很多,就自告奮勇去扔垃圾,我想也好,走走路對身體好。沒想到,我收衣服時,往樓下那麼一看,你爸倒好,正頭朝天閉著眼睛吸菸呢,你看他一點也不自覺,該不該罰?”這時爺爺不緊不慢地說:“當著孩子的面,我不好意思說你,你燒菜時,是不是偷吃了一塊肉!”這下把奶奶鬧了個大紅臉,她一邊笑一邊罵:“好你個死老頭子,在哪裡偷看的!”一家人笑得前仰後合。
爸爸笑著說:“雙方監督有功,功過相抵,吃好晚飯,快去鍛鍊吧。”
飯後老兩口便乖乖地穿上運動鞋準備出門。那天剛好星期六,我說陪他倆一塊去。三人一起出發了,他倆一前一後,聊著家常,走著走著爺爺看到幾個人在路燈下下棋,立刻找到藉口,你倆走吧,我在這裡看下棋。奶奶聽了急了說:“宇軒回家告訴你爸。”我上前拉著爺爺手說:“爺爺你男子漢大丈夫,說話要算話,不許使奸耍滑。”就這樣他只得極不樂意地跟著我們。如今,爺爺的各項指標均比奶奶轉變明顯,爺爺神氣活現地說:“老伴,你得加把勁啦!”
看,這像不像一對歡喜冤家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