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工作計劃範文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計劃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計劃

日子在彈指一揮間就毫無聲息的流逝,我們又將迎來新的喜悅、新的收穫,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工作計劃吧。可是到底什麼樣的工作計劃才是適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學校校本研訓工作計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學校校本教研工作以縣校本教研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加強校本教研管理,落實保障措施,配置研訓資源,研訓過程紮實有效,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為全面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水平服務。

二、工作目標

1.建立校本研訓管理機構,制定相關規章制度,為校本教研保駕護航;

2.透過校本教研,營造濃厚的教研氛圍,使其成為校園文化;

3.透過校本教研,努力探索校本研訓最佳策略,提高研訓水平和管理水平;

4.透過校本研訓,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學分人人達標。

三、重點工作及措施

(一)校本研訓組織管理

1.為了加強對校本研訓的組織領導,學校建立多層次管理指導團隊。學校建立以陳康飛校長為組長的校本研訓領導小組。同時建立專家團隊,由徐賢烤、單志明、陳娟梅等名師組成,指導我校校本研訓工作。由陳康飛、盛聖道、王佳美、戴愛珍、林芝、孫豔、韓霞等老師組成校本研訓骨幹團隊,負責校本研訓組織管理工作。

2.制度建設。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為了使校本教研有規可循,學校制定《校本研訓制度》,《校本研訓學分確認暫行辦法》,為校本研訓提供製度保障。

3.檔案管理。

(1)根據上級的要求,學校編制“最佳化作業設計,提高教學實效”校本研訓專案方案報上級審批。為使方案落地,學校制定學期工作計劃,期末要做到有總結。

(2)建立校本研訓活動記錄檔案,每次活動有安排表、活動記錄、簽到表、照片存檔,同時上傳部落格和校園網。

(3)建立校本研訓考核與成績登記工作和教師參與校本教研的成果檔案。

(二)求真務實,追求有效研訓

1.確立研訓目標,校本研訓要達成兩個目標:一是透過研訓,探索有效作業設計的途徑和方法,發揮作業的檢測、鞏固、反饋功能;二是透過校本研訓,落實新常規,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全面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2.落實研訓模組,開展研訓活動。

(1)理論學習,有怎樣的教育觀,就有怎樣的教育行為。因此,必須用先進的、科學的教育理念來武裝教師的頭腦,指導教學實踐。本學期,全體老師認真學習《溫州市學科教學常規》,採取自主研讀和徐賢烤老師解讀相結合的辦法來學習,並撰寫讀後感,讓“新常規”爛熟於心,用來指導教學實踐。

(2)教學實踐。採取集體備課、觀課、評課以主要方式開展校本研訓活動,力爭全學科覆蓋。特別是嘗試學會集體備課,每學期至少集體備課兩次,採取個人備課與集體討論相結合的方式,以個人思考為主,不照搬他人教案,努力提高備課質量。

(3)專業引領,圍繞“最佳化評價語,提高教學實效”主題,擬邀請單志明老師來校做理論和實踐指導。

(4)教學觀摩,以教研組為單位,觀摩名師課堂,談觀課心得。本學期,擬邀請名師來校作課堂教學展示。

(5)自主研修,即自主備課,讀書活動,教學反思,研修總結。全體老師要發揮主觀能動性,自我加壓,努力提高研修效果。

(三)校本研修保障措施。

(1)經費投入,建立校本研修專項資金預算,學校加大投入,為校本研訓提供經費保障。

(2)研訓資源,配置校本研修用書、雜誌、音像資料,滿足校本研訓需要。

(3)搞好圖書室和校園網建設,為校本研修營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立足“三個堅持”,即堅持科學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堅持深化改革;圍繞一個目標,完成學校教師的培養目標。透過組織學習培訓、校本培訓、自主學習等方式,切實解決教師對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實施中所面對的各種具體問題,融“學習—研究—教學—反思”為一體,以教學反思、學習應用、專家指導為核心要素,不斷創新校本研修的模式,努力開拓校本研修的新路子,為我校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奠定基礎。結合我校教研工作實際,特制定我校20xx—20xx年的培養培訓計劃。

二、工作重點

教師隊伍最佳化,學生素質提高教學質量提升

三、培養目標

1、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使之符合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使之具有綜合教育的能力和銳意創新的能力。

2、進一步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使之具有鮮明的教育、教學個性,並創出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和特色。

3、進一步拓寬培訓渠道,以抓師德、抓教改、抓科研為主要途徑,引導青年教師拔尖,促進青年教師成名。同時逐步構建校本培訓模式,形成校本培訓體系,建立校本培訓機制,使校本培訓逐步科學化、規範化、系列化。

4、進一步加強育人力度,力爭在20xx學年內培養縣級骨幹教師。

四、主要工作目標和措施:

(一)完善培訓的模式。

1、聽專家對教育改革與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與對策進行輔導講座,要求教師都要參加相關內容的培訓。

2、“請進來”與“帶出去”的培訓。參加培訓的教師回來後必須做好“三個一”工作:

(1)寫一篇外出學習的感想;

(2)作一場外出學習的專題彙報;

(3)上一堂外出學習的研究課。

3、反思式培訓。

一要開展隨堂聽課周活動,鼓勵教師瞭解掌握其他學科中有哪些知識點與自己所教學科有關;二要採取定期集體備課的辦法,不同學科的教師在一起共同研究有關問題。三要對教師學習和掌握跨學科知識提出明確的要求,並把它作為教師業務考核的一項,考核的結果與表彰獎勵掛鉤,激發廣大教師不斷加強學習的動力。

(二)構建教師培訓機制。

校本培訓是一項長期而艱鉅的工作。要使這項工作逐步走向科學化、規範化、系列化就必須在實踐中逐步探索,積累經驗,不斷調整,充實內容,逐步建立校本培訓的體系,構建校本培訓機制。為此,擬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每期活動的主持人、活動人明確分工,責任到人。領導小組組長及相關負責人負責校本培訓計劃的制定與實施。

2、各項培訓統籌安排,統一協調,列出培訓物件、內容、時間、形式,及早公佈,使培訓明確有序,進展順利。

3、培訓人員要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培訓前要制定培訓計劃,上交教導處稽核。內容包括培訓的目標、措施、時間及具體內容。

4、建立考核與獎懲制度,以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實行過程監控,結果考核。考核結果納入教師業務考核內容。

(三)開展研討活動,搭建平臺。

1、以課堂為主陣地

課堂教學改革始終是學校深入推進素質教育的核心。師資的培養就要把老師工作的興奮點聚集到課堂教學中來,引導教師積極參與課堂研究。我們堅持以課堂為主陣地。主要開展以下一些活動:

我們將深入研究課堂,同時,認真組織評課活動,和上課教師交流意見,肯定優點,指出不足,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

邀請其他學校老師聽課、評課,開展富有實效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

2、狠抓教科課題研究。

不折不扣完成教科常規工作。具體要求:

(1)要求教師每學期堅持寫十篇教育反思,每學年寫一篇教學論文或案例。

(2)學校繼續開展教科研先進個人的評比活動,對教師的教育科研成果,採取獎罰政策。

(3)紮紮實實做好課題研究工作。

積極申報新的“十三五”課題的研究,讓課題研究在校園中蔚然成風。

3、以評比為契機。

鼓勵教師參加各級各類的優質課、基本功等評比活動,為骨幹教師的脫穎而出創造機會。

(四)培訓與監管:

1、校長是第一責任人,是身體力行者。校長負責抓校本研修,制定校本研修制度,指導學校教導處制定校本研修計劃,發動全體教師積極參與校本研修,督促和評價學校校本研修。

2、學校教導處負責校本研修具體策劃,組織教研組組長,開展理論學習及實踐指導。

3、各教研組根據學校教科研要求,認真組織學習《新課標》,結合學科特點,要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教研計劃。

4、學校要對教研活動搞得好的教研組給予獎勵。對在教研活動中表現突出的教師給予表彰。

5、教師要積極參加上級的各類教研活動,凡未經學校同意,擅自不參加者以曠課形式處理。

6、校級教研課聽課實行考勤制度,要求每位教師必須按時參加。教師校本培訓過程中的績效將作為年終考評的依據之一。

(五)培訓內容:

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運用理論,在經驗中昇華理論,確立以下四個專題的培訓內容。

1、專題一:反思與自我發展能力(20xx年x月—20xx年x月)

培訓內容:教師的自我反思與發展規劃,優秀教師成長的案例。

2、專題二: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的運用能力(20xx年x月—20xx年x月)

培訓內容:課堂教學組織藝術,課堂教學提問藝術,課堂教學啟導藝術,課堂教學應變藝術,課堂教學多媒體運用藝術等。

3、專題三:組織與控制課堂教學的能力(20xx年9月—20xx年12月)

培訓內容:課堂教學目標的設定,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課堂教學節奏的掌控,課堂教學氛圍的調節等

4、專題四:科學評價學生學習能力(20xx年1月—20xx年7月)

培訓內容: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升學考試研究等

五、健全各項制度,提供條件

1、完善各項考核制度,激勵教師不斷進取。學校進一步制定並完善《教師教學工作基本要求及考評辦法》、《教師常規工作要求》,加強對教師的考核、評比工作,把教師的教學研究、教改經驗、創造性教學等列入考評的重要專案,全面檢測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激勵教師不斷提高實施素質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2、培訓經費。學校每學期均籌集和撥發校本培訓專向經費。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計劃3

一、指導思想

認真落實全省育人工作座談會精神,以提高育人質量為中心,堅持立德樹人,堅持課程與教學改革,突出教學內涵,突出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培育。認真貫徹《區教師發展中心20xx年上半年科研訓工作計劃》,緊緊圍繞基礎教育改革重點任務,將新常規分解落實,助推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提升,為創設適合學生的教育服務。

二、重點和主要內容

研訓重點:

1、深化課程改革

認真學習落實《深化義務教育課程實施指導手冊》,協同教務處做好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整合最佳化,分類分層建設拓展性課程;整合化、校本化實施基礎性課程,重點指導基礎性課程分層走班工作;主題化、系列化實施拓展性課程。學校開發教師個人資源和藉助社會資源開設拓展性課程,培育“四小”實踐課程,推進“愛閱讀”課程開發,爭創“愛閱讀”示範學校。

2、深化課堂改革

聚焦“核心素養”,落實“立德樹人”。緊扣“核心素養”這一課程改革關鍵問題,開展專項學術研討,以新常規為抓手,落實學本課堂的常規化實施,探索在學科教學中培育核心素養的方式方法,從“學科中心”走向“學生中心”,全面落實學生髮展核心素養。

(1)以學科核心能力為切入點,進一步深化課堂變革。根據區教育局制定《xx區中小學“學本課堂”導學指南開發的指導意見》,結合學校原有的“導學案”開發,七年級進一步落實推進導學指南的開發與使用,打造“示範課”,促進學本課堂的內涵建設。強化“各學科學本式導學案”設計的規範和適切性;強化核心知識梳理、核心問題設計和板書設計,透過提高備課質量促進學本課堂研究。

(2)以教學新常規為抓手,落實學本課堂的常規化實施。出臺教學常規管理細則,緊扣教學新常規的新內涵,完善新常規調研機制,以校、組主題研討活動為平臺,提煉新常規的優秀成果,樹立落實新常規的典型。把落實教學新常規、教研組建設、校本教研作為課堂變革、提高質量的關鍵環節來抓好抓實。

(3)以課型探索為切入口,深化新授課、複習課、作業講評課和試卷分析課的課型研究;在完善“3+4”學本課堂形式基礎上,探索“3+4+X”學本課堂新思路,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本課堂形態;在九年級集中開展“提高複習課有效性”的專項調研活動。

(4)以備課為中心,以開發與使用中小學各學科學本課堂導學指南為抓手推進學本課堂常態化。立足校情,依託校本,發揮骨幹引領作用,把教研組建設、校本教研作為落實課堂變革、提高質量的關鍵環節來抓好抓實,抓出成效抓出特色,爭取取得區教育局“學本課堂”建設專項考評優秀,獲得相應科研經費。

(5)以合作學習為重點,突出“學本”意識,促進學本課堂的深度探索,尊重學生差異、尊重課程性質、尊重教師風格,積極探索“生學師導”課堂教學新方式,大力推行啟發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大力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努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3、突出教研組、備課組的教研基地和平臺作用

進一步明確教研(備課)組職責,明確教研(備課)組,加強對教研(備課)組開展校本教研活動的過程化的管理和指導,發揮名師、三壇、骨幹教師的示範作用,激發教研組、備課組“螞蟻精神”,合力提升課堂實效。

發揮兩組的平臺作用,打造學科骨幹團隊,開發、整合和編制各學科精品“導學任務單”及相匹配的課堂檢測任務,建立各學段各學科學本課堂的典型課例、學案、教學影片等資源庫。

4、發揮教科室的橋樑紐帶作用和中層督促引導作用

教科室帶頭引導教師發現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積極研究問題,加強合作意識、團隊精神的培養,從而提高教師解決教學中實際問題的能力,發展教師的研究能力,提升學校的辦學水平。

進一步推進中層聯絡備課組制度,每個中層聯絡一個備課組,負責幫助教師成長,打造示範課堂、研究“微課題”、活動督查等,幫助備課組有效開展工作,提高集體備課的效率。

研訓主要內容:

(一)校級層面:

學校校本研訓總體按學科素養“三專一特色”開展培訓活動,讓校本培訓在規範中尋求創新與特色。主要包括四個方面:專業精神、專業知識與技能、專題培訓和特色培訓。

1、專業精神——四個“一”,制定一次專業發展規劃(結合學科方案)、組織一次先進教師經驗交流會(學本示範課堂)、策劃一次讀書交流活動、舉行一次學科技能比賽(命題、評價等)。

2、專業知識與技能培訓。

貫徹區《校本研訓實施意見》精神,開展有效活動。

(1)管理教研組的公開課活動與備課組的集體備課活動。

以教研組為基本單位,結合教育共同體等活動,每位教師每學年至少上校級以上公開課1次、評課1節;

以備課組為單位,組織5次集體備課活動(一個單元或一個模組1次),一次評價研究活動;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次數不少於15節等(詳見“教研組層面”與“備課組層面”)。

(2)組織一次教師命題評比活動(非文化學科自定主題舉行一次學科技能比賽),以此作為教師技能培訓,切實提高複習效率。(本學期結合區命題競賽活動)

(3)開展骨幹教師展示活動和師徒結對活動,發揮省市區三層次骨幹教師在校本教研中的引領示範作用和主力軍作用,充分發揮骨幹教師的傳、幫、帶作用。

3、專題培訓。

嚴格按照有關要求開展17年度上半年的選課工作,結合學校實際培養老師“一專多能”,提供拓展課程培訓。

根據學校課堂變革發展和課程改革的實際情況,分年級段開展課程改革培訓(本學期與新常規學習和落實先結合)。七年級側重“上課”,每個組至少開出一節“示範課”;八年級側重“備課”和“評價”,每個備課組開展組內研討,形成成果集,完成經驗推廣專題講座;九年級側重“上課”,旨在提高複習課的效率。

各文化學科開展一次命題競賽活動(結合區裡命題競賽開展),九年級必須加強對中考考點的研究,仿效中考開展命題競賽。

4、特色培訓

(1)第一個特色培訓:繼續成立課堂變革實施小組,由各學科的“領頭羊”組成,實施《中層聯絡備課組制度,有學校中層進備課組活動,及時對課堂變革中的教學行為進行指導、監督和修正。如巡視課堂,及時把控教師在課堂中狀態,如果偏離了方向,第一時間交流矯正;定期召開協調會,交流心得,及時商討課改中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2)第二個特色培訓:舉辦“示範課”展示活動,以備課組為單位,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會學科各推薦一位優秀教師(七年級老師)開出體現“學案導學”和“小組合作”模式的“學本示範課堂”活動。

(3)第三個特色培訓:藉助承辦市區兩級教研活動平臺,推動學校課堂變革。

(4)第四個特色培訓:開展各類深化課堂變革的工作。

①在不同會議上反覆強調體現“學本理念”的“3+4+X”教學模式的操作與策略等,讓全體文化科教師深入理解其真正內涵。

②進一步實施中層聯絡備課組制度,深入備課組活動中區,聽取教師意見和困惑。

③不定期開展“學本課堂”階段反饋會議,瞭解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工作中的實際困難,盡力提供諮詢與培訓服務。

④繼續開展學生小組合作情況的座談、問卷工作,及時瞭解學生學習動態並及時予以反饋改進。

⑤協同教務處開展聽隨堂課、推門課活動,瞭解教師對“學本課堂”教學模式的把握情況,以做新的思考與舉措。

⑥不定期地開展“學本課堂”工作推進會,及時改進工作思路。

⑦繼續課題《“學本課堂”下小組合作的問題策略》的研究工作。

(5)第六個特色培訓:重視學生素養同步提升,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生素養活動。

打造學生活動特色一直是我校教學工作的重點,近幾年我校由教研組組織的學科節活動與備課組組織的學生素養競賽活動為培養我校學生學習興趣、營造我校校園文化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根據我們的活動方案,本學期開始將學生活動與團委、政教活動進行整合,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微活動”體系,進一步提高活動效率,發揮為課堂服務、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的宗旨。每學年每個教研組至少要申報一次學科節活動,備課組每學期至少舉行一次學生特色活動,以切實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科核心素養。

(二)教研組層面

1、期初及時制定教研組研訓計劃,期末及時教研組總結,確定本教研組研訓活動主題。

2、舉行主題研討活動,提升教師課堂教學水平

各學科根據xx區各學科研訓主題,自行定義本組本學期研訓主題。(結合新常規的學習內容確定本學科、本年級段主題)

(1)90學分及區級以上且學習時間達2天以上的教師必須開課。

(2)參與師徒結對的新教師。

(以上兩類教師若不開課,在期末目標考核中按一節同級別的公開課予以扣分。)

(3)除以上三類教師外,部分教師在一學年內儘量要以隨堂課、職稱評比課等形式開課,但不享受公開課待遇。

每個教研組至少還要開出2次2節以上帶有評課活動的公開課活動,技能類的備課組(體育、藝術信、綜合、心理),每組至少開出1次2節以上。沒有完成開課指標,優秀兩組一票否決。校優秀教研組,每人期末考核組長加1分,組員加0。5分。

3、以教研組為單位,分年級段開展一次教學“新常規”的專題研訓活動,認真做好教學常規,提高教學質量;

4、在第5周,舉行一次命題競賽活動(文化學科結合區裡命題競賽活動,非文化學科為學科技能比賽),學校予以適當的經費補助。

5、在第8周,分教研組舉行一次“學本示範課堂”專題活動,文化學科以七年級“導學案”的設計和使用的有效性為主題,體現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

6、組織一次讀書交流活動,每位教師上傳1—2篇讀書心得。

7、社會思品教研組組作為全市的研訓基地、市第一批“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優秀專案,全區的“學本課堂”學科示範基地,要認真按照市基地學校、學科示範基地和“樣本班級”的要求開展活動,要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學本課堂實踐方面走在全區前列,發揮學科基地和“樣本”的效應。

8、邀請區教師發展中心鄭銀鳳科長來我校蹲點指導學校教學工作,充分發揮專家的指導意見,為學校發展問診把脈,切實提高英語成績。

9、及時組織本組教師參與區24學時集中培訓。

10、鼓勵本組教師積極參與相關教師業務評比活動。

11、配合體育組開展體育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鍛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科核心素養。

12、嚴格考勤,及時資料整理:考勤採用出勤實名簽到制,與學科素養提升考核中的“校本研訓”分掛鉤。無故不參加活動,按學校管理手冊扣分。認真及時完成活動後的記錄工作與宣傳工作,期末統一上交教科室。

(三)備課組層面

1、制訂備課組分工及計劃:開學初統一訂好時間和地點,在組長的組織下開展備課組常規事宜的討論,如教學計劃的安排,教學進度的統一、教材處理的分析、教學疑難的討論、突出學情分析,明晰教學目標,精選教學內容與方法(教學內容的取捨),合理設計教學過程,規範教學方案的基本形式,週週清命題分工,高效作業的設計、複習計劃的安排、考試質量的分析(重點)、學生學情的調查等,可以涉及到教學方面的所有內容。

2、集體備課:全面把握課程要求,合理制定教學計劃;

落實學本課堂理念,精心設計教學方案。集體備課每個章節或兩個單元至少要集體活動一次(4—6次)。集體備課研討時,對前階段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反饋並提出整改措施。

七年級備課組開展一次“導學指南”的專題培訓會,研討如何將新的變化與舊有的經驗與做法結合起來,形成本校特色的“導學案”;

期末,組長要收集所有的備課電子稿及相關課件存到教科室和校資源庫。

集體備課次數不達標,優秀備課組票否決。

3、“階段清”工作:根據學科學段等學情,以不加重學生學業負擔為前提,對一篇、幾篇或單元的基礎知識做簡單的測驗,適當的考慮層次性,內容儘量採用導學案中的試題,分值自定,儘量體現鼓勵性原則,教師及時予以批改講評。這活動可以結合段裡組織的補差工作。

4、試卷質量分析工作,每次月監測、期中監測、期末監測等大型質量檢測後的成績輸分,利於質量分析。每次測試後,都要求組員認真分析,每位教師都需對每一大類題目做班級得分率與失分原因的分析,組長要分“總體答題情況”“典型錯誤”“改進措施”等方面來分析,切實以質量分析提高教學質量。

5、堂堂清,在充分分析學情的基礎上,根據課堂教學的內容和能力要求,設計有效、精簡、有針對性的課堂檢測,並初步形成學科資源庫。

6、及時組織學生積極參與上級相關的學生競賽活動並組織相關輔導。

7、舉行學生素養競賽活動,各備課組也每學期至少舉行一次切實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學科素養的活動,部分備課組已經參與了教研組的學科節活動了,可以不獨立舉行,或舉行其他學生活動。

8、組長常與組員溝通,及時發現教學共性困惑,特別是自主合作學習模式實施過程中的疑惑,及時把情況向教科室或校長室溝通,並共同商量對策。

9、活動資料整理方式同教研組。

10、考勤方式同教研組。

注:

1、活動後資料及時整理,規定時間內上交教科室(以教科室通知為準)。

2、教研(備課)組資料內容包括:活動的檔案、教案和課件/獲獎名單/優秀作品/其他、活動記錄表、活動照片、活動報道、簽到表)

3、所有材料儘量採用電子稿形式,電子稿沒有的材料必須以紙質材料送交教科室。

三、保障措施和預期效果

1、建立領導小組:以校長為組長,教科室對各項活動進行不定時地監督與評價,各學科教研組組長和備課組組長分工負責,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教師的研訓活動,確保研訓到位。

2、推進中層聯絡備課組制度:發揮學校中層的中堅作用,進一步規範備課組活動。

3、完善措施制度:為了確保各項任務的順利進行,在原有的措施制度上不斷地更新、完善。

相信在區發展中心的指導下,校長室的統一領導和指揮下,教科室的有效組織下和教研組長的精心策劃下,我校的校本教研形式越來越多樣,效果越來越好!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計劃4

一、指導思想

堅持立德樹人,遵循教育規律,積極推動課程和評價改革,創新研訓工作機制,促進學生核心素養髮展,推動學校教科研工作的轉型與升級,更好服務於學校發展與師生成長。

本學期根據開發區教師發展中心本學期工作計劃,結合我校情況,以深化課堂變革為重點,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以落實xx市教學新常規為抓手,圍繞著我校特色專案“基於關鍵任務設計與解決的學教方式最佳化”,結合同屏技術和智慧教室教育教學技能培訓等開展研究,促進我校各學科教師教學水平和我校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工作措施

1.為各層次教師成長搭建活動平臺

(1)為骨幹教師成長服務

繼續搭建和擴建教師交流和展示平臺,讓骨幹教師有外出學習和研討的機會;透過青藍工程、骨幹教師示範課、教研組、備課組活動發揮骨幹教師的引領作用,帶動全員素質的提高。

(2)為青年教師成長服務

以備課組為載體,每月兩次在週一下午分備課組進行示範教研活動以及各教研組的特色活動,透過教研分享、師徒結對、課題研究、磨課、展示課等活動和專家引領等多種形式的教科研活動培養新教師,使之快速成長。

(3)為新教師成長服務

本學期有8位老師新入職,繼續透過青藍工程結對及過程管理,促進本校新教師成長;透過基本功評比、校內外觀摩等方式激發新教師的內驅力,促進新教師專業發展。

2.繼續推動教學、作業與評價改革

圍繞xx市教學新常規,以我校特色專案“基於關鍵任務設計與解決的學教方式最佳化”為抓手,依託教研組的集體智慧,對學情的進行診斷、分析與矯正,評價教學目標達成及提升教師命題能力,探索我校特色專案“基於關鍵任務設計與解決的學教方式最佳化”的成功課例,打造以學為中心的課堂。

引導我校教師積極參與作業單、基於作業單的互助課堂提升行動的研究與實踐;開展校級教學節基於關鍵任務設計與解決的學教方式最佳化展示課活動以及骨幹教師示範課:獲得區學科骨幹及以上者需開出一節公開課。

3.加強教研組、備課組建設

立足本校實際,規範教研組和備課組在校本科研中的地位與作用以及活動; 將“教學規範”活動和參與區“基於作業單互助的課堂提升行動”學科試點專案的實踐研究與研組、備課組的評優評先結合起來;透過組織教研組長或骨幹教師外出學習、邀請校外專家作專題講座和自學相結合等形式,提高教研組長、備課組長的科研水平。

4.提升教師命題技術與把握目標的能力

透過開展校級教師單元命題比賽和參加區七八年級期中、期末命題檢測活動,鍛鍊我校學科教師的命題能力;推薦骨幹教師參加市區級學科命題班活動,提高骨幹教師的命題理論知識和命題能力。

5.大力推進“愛閱讀”活動

藉助讀書交流組織---恆閱讀書會,透過“同讀一本書”、定期交流、反思寫作、積極實踐等,引領教師透過讀書學習來提升自身素質,進而帶動學生的廣泛閱讀。

6.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本學期學校積極參與區及區外“三小”實踐課程及相關培訓活動,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計劃5

一、指導思想

作為一名物理教師我將緊跟學校教科研工作,以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改革為核心,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根本,搞好課題研究,為我校更快、更好地發展貢獻力量。

二、工作目標

深入推進物理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做好課題研究,爭取在各類期刊發表高質量的論文,積極參與省,市,縣的各級課題研究。爭創優秀教研先進個人。

三、具體工作:

(一)加強教育教學理論學習,提高物理教師個人理論素養

1.認真學習《初中物理課程標準教學要求》,並深入研究,體會新課程基本理念,並進行教學實踐,努力達到新課程三維目標。

2.積極參秘理論學習交流,積極撰寫教學論文,參加各類論文評比活動,努力在各級各類期刊雜誌上發表。

3.強化課題研究工作,積極參與各級課題的研究,不斷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二)按物理課程標準,進行教學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以課改為抓手,教科研為特色。

1.與備課組共同研究,深化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校本化、教學案一體化、周練。

2.加強教學常規調研,協助教務處做好備課筆記、作業批改等的檢查或抽查工作。切實提高備課和上課的質量,嚴格控制學生作業量,規範作業批改。

3.爭取上好各種示範課、教學研究課,共同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和途徑。

4.組織並強化課題研究

(1)參加學校的相關課題研究

(2)組織本組市級課題的申報和研究

(3)將課題研究成果應用於課堂教學

5.加強畢業班物理教學工作,提高畢業班教學的質量,畢業班物理教學要求教師運用主體參與課堂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形成過程教學和實驗教學,重視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操作技能和創新能力。同時積極進行復習教學研討活動,共同研究歷屆中考卷,交流複習經驗,明確複習方向,努力提高物理成績。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計劃6

教師的素質決定著學校的辦學質量,根據我校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及教育教學管理實際,特制定本培訓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區“十二五”時期教育事業發展規劃》為指導,堅持“在學習中實踐,在實踐中學習”的培訓原則,透過組織全體教師開展學科通識、教學測試、教學研究、班級管理等學習活動,進一步提高教師教育教學能力,促進專業化發展,推動學校進一步發展。

二、總體目標:

1、透過校本研訓更新教師觀念,發揮教師個人、教師整體和教學專業人員等多方面作用,解決教師身邊的教學問題,解決學校的.實際問題,強化教師之間的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資源共享,從而提高教學研究的品質,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引領教師專業化成長。

2、透過校本研訓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三、領導小組

1、組 長:*** 校長 全面統籌校本研訓工作

2、副組長:張** 副校長 全面負責校本研訓

3、組 員:張** 藺** 劉** 及各教研組長

四、培訓內容

1、學科通識:對小學語文、數學知識體系、學科思想、教學特點等有一個概覽性的瞭解。

2、教學測試:透過對任教年級的知識測試,強化質量監控意識,提高命題檢測與質量分析的能力,提升自我監控的能力。

3、教育教學研究:根據本班、本年級出現的問題,設計、確立教育教學研究的課題,並實施研究。

4、校本課程開發:開發內容、課程綱要、實施等方面進行研究與實踐。

五、校本研訓的基本形式:

1、集體輔導和讀書自學相結合。業務知識、教育教學理論、先進經驗、現代教育技術等內容的培訓學習,均可採取集體輔導(學校領導、骨幹教師分工輔導或聘請專家作專題講座)和教師個人讀書自學的形式。

2、研討交流。透過集體研討,相互交流學習體會和認識、實踐經驗,探討教育教學中的共性問題、難點、熱點問題等,以相互啟發,共同提高。

3、觀摩考察。帶著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有目的地組織觀摩考察,向先進學校學習,向他人學習。

4、集體備課、教學競賽。二者是透過教學實踐進行教學能力培訓的有效方式,即在理論學習培訓的基礎上轉化到實踐能力的培訓。集體備課的重點在教學設計;教學競賽的重點在於實踐應用,主要包括課堂教學比賽、單項教學技能比賽等。

5、專題教研:教研組依據學校的研究主題,確定本教研組的教研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

6、校級導師帶教:指導教師與被指導教師簽訂協議,履行職責。期末上交各項材料。

六、評價機制:

1、校本研訓實施由校本研訓領導小組直接管理,校本研訓工作小組具體操作,黨支部指導並監督。

2、建立教師校本研訓成長檔案袋。

3、每學期組織一次教學研討活動、一次校際論文評比、一次優秀教研組評選活動。

4、對參加研訓後在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活動中獲獎的教師給予獎勵。

七、成果:

1、教學設計集、教學課件集

2、學習體會、教育教學論文

3、教研總結、報告等

4、音像資料

八、校本研訓安排

校本研訓共10學分,每學年研訓學時為40課時,每20課時摺合為1學分,年累計不少於2學分。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計劃7

一、培訓目標和培訓重點

以我校三年發展規劃為綱要,以校本教研、課題研究為重點,以課堂教學改革為基點,強化質量意識、改革意識、服務意識,嚴謹務實,認真做好教學研究、教學指導、教學服務工作,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努力開創我校教科研工作新局面。(1)加強常態教研活動,建立學科研究共同體,建立集體備課新制度。(2)以“基於作業單互助課堂”專案研究為方向,區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思和資訊六個學科試點專案研究為契機,突出重點,著手推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3)開展備課組負責命制單元試卷,開展解題、命題與說題等活動,引導教師研究考試、研究教學、研究學生。

二、主要內容和基本形式

1.學校組織教師每人每學期讀一本書,寫一篇讀書心得體會,組織教研組內進行讀書心得交流。

2.學校聘請專家進行兩次專題培訓:(1)有關基於作業單的互助課堂專題培訓(2)有關班主任班級管理講座

3以“基於作業單互助課堂”專案研究為方向,區語文、數學、英語、科學、社思和資訊六個學科試點專案研究為契機,以各備課組承辦、教研組主辦的主題研討開放周活動一學期一次,著手推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

4.區命題研修班活動指引,學科骨幹老師示範帶頭作用,七八年級備課組自己命制單元試卷並考後組織進行命題、解題、說題和試卷分析評價活動。

5.透過學校建立教學常規制度和推門課制度,督促教師聽評課、備課常規等教學常規落實。以學科中心組兩週一次推門聽課指導交流,有效提升教學質量。

三、保障措施和預期效果

1.建立以校長為校本培訓第一責任人,舉行開學初召開校務會專題研究校本培訓工作,落實各項計劃。

2.以學校教務處負責建立校本培訓組織機構並配專人負責教研(備課)組健全,有相應的校本培訓管理制度,及時做到有學期校本培訓計劃和總結。

3.預算一定的教師培訓經費到學校校本培訓進行使用。

4.每學期評選校優秀教研組,並進行表彰交流活動。

5.透過基於網路平臺校本教研活動和記錄,有利於教師間互動交流和區校級層面監督管理評價。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計劃8

一、總體目標

1、透過校本研訓更新教師觀念,發揮教師個人、教師整體和教學專業人員等多方面作用,解決教師身邊的教學問題,解決學校的實際問題,強化教師之間的協調與合作,互相學習,共同進步,資源共享,從而提高教學研究的品質,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引領教師專業化成長。

2、透過校本研訓促進學生的發展,教師的發展和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二、領導小組

1、組 長:** 校長 全面統籌校本研訓工作

2、副組長:** 副校長 全面負責校本研訓

3、組 員:** ** ** 及各教研組長

三、培訓內容

1、學科通識:對小學語文、數學知識體系、學科思想、教學特點等有一個概覽性的瞭解。

2、教學測試:透過對任教年級的知識測試,強化質量監控意識,提高命題檢測與質量分析的能力,提升自我監控的能力。

3、教育教學研究:根據本班、本年級出現的問題,設計、確立教育教學研究的課題,並實施研究。

4、校本課程開發:開發內容、課程綱要、實施等方面進行研究與實踐。

四、校本研訓的基本形式:

1、集體輔導和讀書自學相結合。業務知識、教育教學理論、先進經驗、現代教育技術等內容的培訓學習,均可採取集體輔導(學校領導、骨幹教師分工輔導或聘請專家作專題講座)和教師個人讀書自學的形式。

2、研討交流。透過集體研討,相互交流學習體會和認識、實踐經驗,探討教育教學中的共性問題、難點、熱點問題等,以相互啟發,共同提高。

3、觀摩考察。帶著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有目的地組織觀摩考察,向先進學校學習,向他人學習。

4、集體備課、教學競賽。二者是透過教學實踐進行教學能力培訓的有效方式,即在理論學習培訓的基礎上轉化到實踐能力的培訓。集體備課的重點在教學設計;教學競賽的重點在於實踐應用,主要包括課堂教學比賽、單項教學技能比賽等。

5、專題教研:教研組依據學校的研究主題,確定本教研組的教研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

6、校級導師帶教:指導教師與被指導教師簽訂協議,履行職責。期末上交各項材料。

五、評價機制:

1、校本研訓實施由校本研訓領導小組直接管理,校本研訓工作小組具體操作,黨支部指導並監督。

2、建立教師校本研訓成長檔案袋。

3、每學期組織一次教學研討活動、一次校際論文評比、一次優秀教研組評選活動。

4、對參加研訓後在各級各類教育教學活動中獲獎的教師給予獎勵。

六、成果:

1、教學設計集、教學課件集

2、學習體會、教育教學論文

3、教研總結、報告等

4、音像資料

七、校本研訓安排

校本研訓共10學分,每學年研訓學時為40課時,每20課時摺合為1學分,年累計不少於2學分。

第一學年:教師培訓(計劃、教材解讀、家校溝通……)2學分

第二學年:構建“個性課堂”——學生學習主動性、小組合作探究。(學習相關材料、研討課)2.5學分

第三學年:構建“個性課堂”——各學科教學模式(培訓、研討、總結)2.5學分

第四學年:構建“個性課堂”——課堂評價2.5分

第五學年:總結、完善“個性課堂”模式,對校本研訓工作全面總結0.5分。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計劃9

新課程教學結構改革,急需轉變的就是教師的觀念,急待提高的就是教師的科研水平。為此,我校以校本研修為抓手,立足課改、結合課題、聚焦課堂,透過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專家引領三種組織形式,著重從教師職業道德和教師專業技術兩方面實施“問題引領,任務驅導”校本研修。為努力打造一支業務能力強、素質高的教師隊伍,特制定校本研修工作計劃。

一、指導思想

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建立以校為本的教研製度,有序、有效地開展校本培訓,促進教師師德和專業發展,增強教師職業道德素養,轉變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不斷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打造一支符合新課改要求的優秀教師隊伍。

二、工作目標

透過校本研訓,構建以自主研修、同伴互助、專家引領三維一體的校本研修體系。具體目標是:

1、教師全員培訓全年不少於兩次,促使教師教學行為合格率為100%

2、班主任培訓全年不少於兩次,促使班主任教育行為合格率為100%

3、組織學校層面的教科研選單式講座不少於三次,50%以上的備課組能按照“友善用腦”課改模式編寫導學案。

4、80%的教研組、備課組能有效實施校本研修工作

5、80%的教師能認真參與課題研究,100%的教師課堂教學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6、60%以上的課堂教學能夠有效的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評出10%的精品課

7、100%的青年教師在學習過程中,有進步、有提高。

三、領導小組

組長:xx

副組長:xx

成員:xx

職責:制定校本研修方案;修定校本研修管理制度;實施校本研修考核;落實校本研修的經費及使用;建立教師校本研修檔案。

四、基本思路

自主、互助、引領三維一體的校本研修體系。

五、活動形式

(一)自主研修做到9個1,鼓勵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理念,要求教師每年做到自主研修9個1:做好1次集體備課發言、編好1份優秀教學設計、上好1節公開課型、寫好1篇教學反思、做好1次聽課點評、搞好1次專題發言、寫好1篇心得體會、參與1項課題研究、撰寫1篇學術論文。

(二)同伴互助搭建7個平臺:

1、教研課改組

為加強教師之間相互合作、交流,充分發揮教研組的功能,我們的教研活動分成語文、數學、英語和綜合四個教研組分別開展,教研活動有兩種形式:

(1)組內教研——上公開課(每位教師在一年內必須在學科組內上兩節公開課,每週開展一次。)

(2)校內教研——上示範研究課(由學科組內推出有專題的研究課,每月開展1次。)

2、集體備課組

學校分年級分學科形成集體備課小組,每個小組間周組織一次集體備課。小組成員分工明確,先由主備課人撰寫初案,然後組內成員討論達成共案,使用人根據實際情況形成個案。教研活動的備課亦是如此。

3、師德宣講組

每年開展一次十佳師德標兵的評選,並安排至少一次的師德宣講。全年開展至少2個專題的師德培訓。

4、青藍工程

繼續落實以培養青年教師為目標的“青藍工程”。學校搭平臺,師徒結對子,採取“一對一”幫扶形式,從教學技能、班級管理等方面對青年教師進行指導,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5、班主任QQ平臺

為適應資訊發展的要求,方便班主任老師們網路研討的需要,申請建立校園班主任QQ群,並分別組建若干個討論組,要求各討論組每週至少有一個討論主題,並根據發言情況,每週評選1位討論明星進行表彰。

6、內外交流

交流研修一直是我校非常重視的活動。一是區內教研,二是友好學校(丹麥奧爾胡斯教會學校及義大利都靈美院)教研,三是省市級學科培訓和教學展評。一方面,我們把外校優秀教師請進來,到我們學校的獻課、傳授經驗;另一方面,我們也把老師們送出去鍛鍊、磨礪。

7、經典誦讀

為使每一名師生的終身發展積澱一定的文化底蘊,讓優秀的文化煥發出勃勃生機,積極營造“誦讀經典”氛圍,打造書香校園。為此,我們把圖書搬出圖書室,在辦公室設書櫃、在教室設書架、利用樓道的角落設開放書吧。並要求每位教師每年至少讀一本教育專著、撰寫不少於1萬字的讀書筆記;要求每個學生每年至少讀5本課外讀物。透過開展“好書推薦”、“講故事比賽”、“讀書徵文”等活動豐富“經典誦讀”的內涵。

8、專家引領開闢4條途徑

1、考察觀摩

在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的當下,湧現出了許多好的教學方法,不走出去,我們便會成為“井底之蛙”,因此我們將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派遣教師參加各級觀摩學習。

2、專家講座

為讓教師們走近專家,接受專業的引領,每學年我們都邀請專家到學校做講座。我們將邀請某課改名校優秀教師到學校辦講座,給我們進行面多面的指導。另外,我們學校每學月都要組織教師觀看專家專題講座。

3、骨幹示範

目前,我校有省市級骨幹教師共12人,每個骨幹教師除了要充分發揮他們在本職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外,還要發揮他們對周圍的輻射引領作用,每位骨幹教師每年要培養一位青年教師成長;主持或參與一個區級以上課題的研究;每年至少在校內上一次示範課,獲得1次區級以上獎勵。

4、學習反饋

教師外出學習、進修返校後,由學校組織在全體教師、教研組或備課組中進行二次傳達或二級培訓,全年語、數、外學科達6次,其他學科達4次。

六、活動保障

(一)制度保障

為使研修活動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有序規範,我們成立了校本研修領導小組,制定了一系列適合我校的服務校本研修的措施辦法,旨在指導、服務與保障。

1、組織機構及相應的管理制度。

(1)建立學校領導指導教研製度。

校長是校本教研的第一責任人。校長及領導成員分包學科或課題、聽課評課、參加活動、指導教研,並幫助教師解決研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校長要將主要精力用於教學研究和教學管理,確保教師參加教研和培訓所必須的經費投入;整合教科室、教務處、學生處、工會、各教研組、各備課組的力量,使之具備促進和指導校本教研順利開展的職能,形成教學、教研一體化的格局;建立教研激勵與評估機制,為教師、教研人員和研究者獲得經常性的溝通和聯絡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使教師的困惑能及時得到回應,教師的經驗能及時得到關注和分享。

(2)建立教研活動常規管理制度。

要進一步完善教研活動常規管理制度,對教研的計劃、時間、地點、人員、內容、效果、評價等做出明確的規定,並由教務處具體落實、檢查,以保證教研效果。

(3)完善教研組管理制度。明確教研組長的地位和職責、制訂詳細的工作任務要求。加強集體研究,促進教師之間在課程實施等教學活動中的交流、溝通、協調、合作,使教師之間建立積極的合作伙伴關係,共同分享經驗與成功。

2、教師教學研究制度。

教師是校本教研的主體,建立和完善教師教學研究制度是構建校本教研製度的根本。使以校為本的研究真正為教師教學服務,為教師的專業發展服務。主要包括理論學習制度、教學反思制度、集體備課制度、上課制度、作業佈置與批改制度、學生輔導制度、學生評價與考試製度、教學質量分析制度、網路資源使用制度等。

(1)理論學習制度。

促進教師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把學習作為自己專業發展的必需,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新的理論,為反思提供理論基礎。教師每學期都要制訂理論學習計劃,並寫讀書筆記。

(2)教學反思制度。

建立反思制度,促使教師反思制度化。在學習教育理論或外出學習後,教師要寫心得體會,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每節課後,要寫教後感;考試結束,要寫試卷分析等等。從而使教師日常教學工作和教學研究、專業成長融為一體。引導教師開展既能提高教師理性認識又能改進實踐的反思研究,比如課例研究、寫教學案例或教學故事、做教學情況調查等,尋找問題的原因,提出解決方法。

(3)備課、上課等教學常規制度。

建立的教學管理新機制,要有助於教師主體性、積極性、創造性的激發,要賦予教師自主權。對備、講、批、輔等教學常規增進新理念、新內容,使教師的教學過程真正成為研究的過程,專業提高的過程。

3、課題管理制度。

要深入地研究採用行動研究的方法,對教師在教學中發現的、在本校具有代表性的、且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要確立課題進行研究。要制訂包括課題方案、過程研究、檔案管理等內容在內的管理制度,增強研究的科學性和規範性。高度關注解決學校層面問題的課題,關注教師教研活動是否解決教育實踐中的問題。

4、學校內部教研的交流制度。

為了使同伴互助得到落實,要建立相應的制度,積極為不同層次的教師牽線搭橋,為教師的合作和交流提供平臺。這方面的制度主要有組內教研製度、集體備課制度、青藍工程制度等。

(1)組內教研製度。

修訂完善組內教研製度,充分發揮教研組的組織協調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教研活動,改變教師教學研究各自為戰的狀態,有效開展教師間的交流與合作研究。每個教師都要積極參與教研活動,做到互相學習、共同切磋、分享經驗,不斷提高教學研究水平

(2)集體備課制度。

修訂完善集體備課制度,充分發揮備課組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集體備課活動。做到定時間、定地點、定人員、定內容。透過集體備課,促進教師反思、交流、互動、共享成果,提高工作效率。

(3)青藍工程制度。

由工會牽頭,開展“以老帶新”、“結對子”(含班主任結對)等教師之間日常的互相合作和經驗分享、交流活動。要求骨幹教師必須幫帶青藍教師或班主任結對,規定師徒各自的義務,強調雙方互動、合作、共進,建立師徒檔案,使新教師儘快適應教學,並在實踐中快速成長。

5建立考核制度。

針對校本培訓完成情況按月、按學期進行考核,完成度高的教研組可參加先進教研組評選,有特色的校本培訓專案可推薦區校本培訓。

(二)物質保障

1、透過制定校本研修物資保障制度,保證校本研修所需的物資及時補充。

2、透過制定校本研修的經費保障制度,保證活動經費及時到位,合理運用。

七、考核評估

1、成立由教科室及部分骨幹教師組成的考評小組負責管理和考核學校的校本教研工作。

2、對認真完成上述教研要求者,給予相應的學時,由活動主持人或組長負責登記,並於每期末上報校長室彙總備案。

3、各教研組教研成果考核分A、B、C三個等級,根據教師的“教學設計、經驗論文、教學隨筆、課例案例、課件設計與使用”等材料給予評定。教師的出勤、參與度等情況作為年度考核參考性依據。

4、每學年對校本培訓、校本教研的成果進行彙總並編訂成冊。

學校校本研訓工作計劃10

一、指導思想

高質量的教育離不開一流的學校,一流的學校必須有一支專業化的、具有先進教育理念和較強的教育教學能力的師資隊伍,它是學校生存、發展和提高的關鍵。

隨著課程與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成為至關重要的問題,學校將以“新基礎教育”提出的與時代精神相通,強調多層複合的結構特徵,具有理解他人、與人交往的能力,管理、研究的能力的教師素養為要求,透過校本培訓,使我們的教師成為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師。

二、師資隊伍結構分析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挑戰:以資訊化促進教育的現代化,要求21世紀的教師必須接受資訊科技教育的洗禮;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師必須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否則難以達成教育目標;知識經濟時代要求人們不斷學習發展,對教師來說更是如此,教師應成為終身學習者。因此作為一名現代教師,必須透過繼續學習和培訓更新教育理念,不斷地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提高教育科研能力,發展形成教學專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努力成為一名研究型教師,以適應社會的發展,跟上教育創新的步伐。

綜觀我校教師隊伍群體,呈現如下特點:

年齡結構:青年教師多,4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達80%。

學歷結構:大專及以上學歷者佔90%

素質基礎:中、老年教師經驗豐富,青年教師思維活躍易於領悟。

基於以上情況,我們將充分挖掘和利用學校內的教師培訓資源,發揮老教師作用,調動青年教師的積極性,透過各種渠道,開展形式多樣的校本培訓。

三、培訓工作的目標與實施原則

1、工作目標

(1)總體目標:

培養一支師德修養好,教育理念新,具有創新意識,綜合素質高的教師隊伍。

(2)具體目標:

1)努力增強敬業精神,切實提高育人水平,塑造師德風範,建設一支“政治堅定、思想過硬、知識淵博、品格高尚、精於教書、勤於育人”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2)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教師的綜合素質和實施教育的能力有顯著的提高

3)掌握現代化的教育技術,能運用多媒體教學軟體進行教學;XX年底做到45歲以下的教師80%會製作多媒體課件, 100%青年教師會熟練製作不同的教學課件,全部教師能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

4)使15 %成為優秀教師,50 %成為骨幹教師,100 %成為達標教師。逐步推出學校的首席教師、明星教師,形成一支市、區、校級骨幹隊伍。

(3)不同層次目標

1)全體教師

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業務知識,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有良好的師德,能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案,完成區教師進修學院規定的教師職務培訓必修課程。

2)新教師

具有一定的政治思想水平,基本掌握教育、教學的原則、方法,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基本功,學習自覺,工作態度認真,完成區教師進修學院規定的新教師培訓課程。

3)青年教師

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不斷更新觀念,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掌握現代化資訊科技,並能應用課堂教學實踐,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做到人人有課題,人人參與課題研究。

4)骨幹教師

a. 校級骨幹

對所教學科具有較紮實的基礎和專業知識,有理解和把握所教學科的教學大綱、教材及教學原則的能力,獨立設計教案和組織教學,教學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

b. 區級骨幹

政治思想、職業道德方面為人師表,起榜樣作用;教育教學方面一專多能,起示範作用;業務知識、教育理論方面造詣較深,起諮詢指導作用;教育科研、教學研究方面能出成果,起帶頭作用;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有競爭意識,自尊自信,尊重他人,講究效率,樂觀向上。

(7)堅持開放,鍛鍊提升

學校要生存、要發展、要提高,必須在練好內功的基礎上,不斷髮好外功,即堅持向社會開放。學校堅持每學期向社會開放,另外學校將隨時迎接來自各地的領導、專家和同行,用任務驅動法給自己壓力,在做中學,在做中提高,在做中錘鍊教師隊伍。

(8)學會學習,自主培訓

當今社會是一個學習型的社會,教師要透過不斷學習,適應學科知識的更新,思維向多維空間拓展。學會學習,是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重要能力,善於吸收積累、總結思考,將多學創造性地運用在教育、教學、科研中,自學是校本培訓的生長點。教師必須把社會需要、學校需要和個人需要有機地結合,不斷豐富個人的內涵,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3、途徑

(1)利用政治學習時間學習思想政治理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保證每月有一次教育業務的理論學習。

(2)以課題為抓手,組織教師參與,成立小組,以課題研究活動為中心帶動教師培訓。

(3)完成區進修學校要求的各類技能培訓。

(4)組織教科研經驗介紹,學習交流。

(5)組織教師讀書沙龍,為教師提供良好的交流機會,營造學習氛圍。

(6)逐步推出學校首席教師、明星教師、好教師。

四、管理保障機制

為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學校建立有效的保障、激勵機制,並與教師的各項考評結合起來;健全機構,明確目標,層層落實。成立校本培訓的領導小組,分工負責,保證培訓的正常執行。

有效的激勵機制包括:

1.成就激勵。鼓勵教師在教育、教學上創特色。學校組織教學實踐課、寫論文、教案設計等評比,論文裝訂成冊,好的文章進行推薦,個人在教育教學方面的顯著成績辦專欄展示,

2.榮譽激勵。教育、教學工作成績突出者給予區、市的榮譽稱號,學校設立獎項進行鼓勵。

3.情感激勵。學校組織各項考察活動,寒暑假進行家訪,關心教師的生活,定時與青年教師開展文娛、體育活動,在各項活動中聯絡感情、密切關係。

隨著時代的變化,教育形勢的不斷髮展,根據學校實際和具體情況,本規劃還將作合理的調整,我們深信只要我們全校教職工發揚“嚴謹好學、誠信進取”的校訓,持之以恆地實施規劃中提出的各項任務,團結奮進、腳踏實地,我們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