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草原放牧的相關知識
1、透過鑑賞《草原放牧》,使學生多協奏曲體裁的音樂作品有所瞭解。
2、透過鑑賞,讓學生進一步感受音樂形式要素。
3、透過鑑賞,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蒙古族音樂,熱愛祖國、集體,勇於戰勝困難的思想感情。
◆選自琵琶協奏曲,作者、王燕樵、寫於1973年。
由琵琶獨奏,協奏,開創了琵琶協奏曲之先河。樂曲描寫了蒙古族少女龍梅、玉榮為保護集體羊群與暴風雪搏鬥的事蹟,表現了新中國少年兒童熱愛集體,不畏風暴的高尚風格和勇敢的精神。
樂曲採用琵琶協奏曲的形式一方面充分發揮琵琶的豐富表現力,同時又運用交響樂的豐富表現手段,二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樂曲採用無標題協奏曲與標題交響詩相結合的寫作手法,將多樂章的劃分與單樂章的歸納結合起來,將民族傳統曲式中的多段體與交響樂中常用的結合起來,將有情節的敘事性與純音樂的抒情性結合起來,進而形成這部既有鮮明民族特色、又有強烈的優秀作品。是個呈示性段落,由兩個對比主題組成。
在樂隊的引子後,琵琶奏出的呈示主題,節奏輕鬆活躍,旋律明朗歡快,這是取自於電影動畫片的主題歌。它是這部協奏曲的主要主題,著力刻畫“小姐妹”歡快、活潑的'放牧情景。第二主題是描寫草原放牧的另一側面,表現了蒙古草原“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秀麗風光和“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活潑可愛的形象。這裡寫景是為了抒寫人物的,抒發內蒙人民對家鄉草原的熱愛,對社會主義祖國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