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醫療工作計劃4篇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我們又將續寫新的詩篇,展開新的旅程,該為自己下階段的工作做一個工作計劃了,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工作計劃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醫療工作計劃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醫療工作計劃 篇1
為了規範我院醫療廢物處置,防止傳染性疾病透過醫療廢物進行擴散和傳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醫療廢物管理條例》以及國家、省、市、縣的有關要求,制定本計劃如下:
一、調整醫療廢物管理委員會成員,明確各職能科室及醫護人員在醫療廢物管理中的職責,各司其職。修訂完善醫療廢物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意外事故處置應急預案。
二、培訓計劃:院感科組織全員培訓和各科室培訓相結合。
1、要求全院職工掌握醫療廢物的分類、收集、運送的正確方法和操作程式。
2、掌握醫療廢物分類中的安全知識、專業技術,職業衛生安全防護等知識。
3、要求全院職工掌握髮生醫療廢物流失買賣和意外事故情況時的緊急處理措施。
三、分類收集辦法和具體工作計劃
1、在盛裝醫療廢物前,由護士長對醫療廢物包裝物或容器進行認真檢查,確保無破損、滲漏或其他缺陷。
2、醫療單元須做到定位收集、存放使用後的醫療廢物。禁止在非收集、非暫時貯存地點傾倒、堆放醫療廢物。
3、醫療廢物實施分類管理。全院統一規定醫療廢物使用黃色塑膠
袋盛裝、生活垃圾使用黑色塑膠袋盛裝,禁止將醫療廢物混入其它廢物和生活垃圾中。
4、加強醫療廢物的院內交接管理。各醫療單元的醫療廢物袋必須使用專用的黃色垃圾袋,指派專人每日與垃圾運送人員進行交接,並做好記錄。登記資料至少儲存3年。
5、垃圾運送人每天從醫療廢物產生地點,將分類包裝的醫療廢物按照規定的時間和路線送至暫時貯存地點。
6、醫院設有醒目標誌區分的生活垃圾區、醫療廢物貯存區,並在醫療廢物貯存區進出口加鎖由專人管理,嚴禁拾撿垃圾。生活垃圾區,醫療廢物貯存區每日定時搬運、定時清洗、定期消毒、保持清潔。
7、每日收集的醫療廢物交由專門的處置機構集中處理,並做好交接登記。
8、發生醫療廢物流失、洩漏、擴散和意外事故時,工作人員應遵照“應急預案”採取相應緊急處理措施,並按規定的時限上報主管部門。
9、嚴禁任何個人或單位私自轉賣醫療廢物。如有發生或有人舉報,一經查實將予嚴厲的處罰。
大荔縣婦幼保健院
20xx年1月11日
醫療工作計劃 篇2
本年度為保證我院醫療質量,提高醫療水平,加強醫務人員職業素質,規範醫療行為,確保醫療安全和醫患雙方的共同利益,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繼續遵循 “以病人為中心”的質量理念,以提高醫療質量為總體目標,以提高病人滿意率為宗旨,進一步建立任務明確、職責與許可權相互制約、協調、促進的質量保證體系,使醫院的醫療質量工作規範化進行。透過質量管理的持續改進,提高醫院的醫療質量及工作效率。在上一年度基礎上制定以下計劃與措施:
繼續加強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醫務科及質控科、科室醫療質量控制小組組成的三級質量控制網路體系之間的協作分工。各成員具體繼續按原定方案開展工作如下:
1、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
繼續在以院長任擔任主任醫療質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者領導下,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由院分管領導、相關職能部門、各臨床、醫技科室主任組成,履行如下職責:
(1)負責全院醫療、護理、醫技工作質量的全面監測、控制和管理。
(2)負責做好醫療、護理、醫技工作質控指標評估。
(3)系統科學地制定有關醫療質量的標準、制度與辦法,並監督各科室認真執行。
(4)監督並執行國家醫療衛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診療護理規範、常規。
(5)制定醫院醫療質量發展的中長期規劃及管理辦法,並組織實施落實。
(6)及時對醫院的醫療、護理、醫技部門的質量問題進行討論、分析,總結經驗教訓,制定改進建議與措施。
(7)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每季度召開一次工作例會,分析和討論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並及時督促有關科室及責任人整改。
2、醫務科及醫療質量控制科(辦公室)
醫療質量控制科(辦公室)作為常設的辦事機構,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1)在院長、主管院長的領導下負責我院醫療質量監控工作計劃和日常工作。
(2)繼續按原定質量監控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對醫療質量進行監督管理。
(3)完成醫療服務質量的日常監控,採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深入臨床一線監督醫務人員各項醫療衛生法律、法規、部門規章、診療護理規範、常規的執行情況,對科室和個人提出合理化建議,促進醫療質量的提高。
(4)抽查各科室住院環節質量,提出干預措施並向主管院長或醫院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彙報。
(5)收集門診和各科室終末醫療質量統計結果,分析、確認後,通報相應科室及負責人並提出整改意見。
(6)定期組織會議收集科室主任和質控小組反映的醫療質量問題,協調各科室質量控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
(7)每季度定期編輯出版醫療質量管理簡報。
3、科室醫療質量控制小組
各科室在科主任為科室醫療質量的第一責任者、質控小組組長的領導下,組織科室質控小組護士長、質控員等有關人員,繼續履行如下職責:
(1)主要負責制定本年度科室醫療質量管理與持續改進方法及計劃,包括科室的醫療質量自查個體化方案,保證工作實效。
(2)結合本科室專業特點及發展趨勢,制定及修訂本科室疾病診療常規、藥物使用規範並組織實施,責任落實到個人。
(3)定期組織各級人員學習醫療、護理常規,強化質量意識。
(4)完成每月科室醫療質量自查,自查內容包括診療操作和規章制度(尤其是醫療核心制度)執行情況兩大方面;負責規範科室醫務人員的醫療行為。
(5)參加醫療質控辦公室的會議,反映問題。收集與本科室有關的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4、科室質控員
其職責為每月負責協助科主任對科室的醫療工作進行督查,組織召開全科的醫療質控專項會議,每月定期作科室質控持續改進報告,以及整改措施一起以書面形式上報醫務部和質控辦。
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應繼續加強醫療質量管理的研究和總結,委員會各成員及職能科室繼續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標準的研究,提出科學的管理方法和行之有效的措施,管理方法和措施與臨床緊密結合,以應用為主,不斷總結醫療質量管理經驗,提高醫療質量管理水平。
醫療工作計劃 篇3
一、工作計劃
(一)積極爭取政府支援,透過增收節支等途徑籌措資金,努力改善醫療保健業務用房緊缺的狀況,以適應保健業務發展的需要,力爭實現婦幼保健院的整體搬遷。
(二)大力引進人才,補充後備力量。
(三)加強婦科設施管理。
(四)提升新生兒監護水平。
(五)完成化驗室檢驗裝置的更新及增設
二、 工作目標
(一)做好醫院整體搬遷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二)繼續開展婦幼保健和臨床新技術、新專案。
(三)加快醫院資訊化建設。
(四)提高婦幼衛生工作質量管理。
(五)改善醫院內部環境。
(六)加強職工隊伍建設。
三、 具體要求
(一)臨床醫療工作
1、開展新技術、新專案。
2、抓好“三基三嚴”培訓和質量監控,確保醫療質量安全。 共2頁,當前1
3、落實消毒隔離措施,控制院內感染的發生。
(二)婦幼保健工作:
1、繼續加大健康教育宣傳力度,提高婚檢率。
2、加強兩個系統管理,降低孕產婦和兒童死亡率。
3、鞏固愛嬰醫院成果,提高母乳餵養率。
4、開展婦幼保健新業務。
(三)行政管理工作:
1、搞好醫院文化建設。
2、做好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3、加強行風建設和醫德教育。
(四)後勤保衛工作
1、加強後勤管理,保障後勤供應。
2、逐步改善醫院環境。
3、加強醫院汙水、汙物處理管理,防止環境汙染。
4、加強安全管理,維護醫院安全。
四、主要措施
(一)行政管理
1、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婦幼衛生工作方針,因地制宜實施改革與創新,抓好兩個效益,保持醫院穩步發展。
2、加強院科兩級管理,繼續實行競爭上崗和全員聘任制。
3、加強醫療服務質量監管工作,使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
4、發揮資訊系統作用,搞好宣傳報道和醫療保健資訊管理。
5、加強群團組織工作,豐富活躍職工業餘文化生活。
6、繼續抓好計劃生育工作。
(二)業務管理
1、婦幼保健:認真抓好孕產婦和兒童保健管理工作常規的貫徹落實,進一步重視孕產婦和兒童的全程保健管理,不斷規範保健技術服務,提高 保健服務質量。加強對各項工作制度落實情況的檢查指導,及時提出工作建議,鞏固提高婦幼保健各項質量指標。
(1)保健科負責具體的業務技術指導工作,對各鄉村衛生院、所的業務指導全年不少於4次。
(3)採取專題培訓以會代訓等方式,對基層婦幼人員進行2次以上業務知識培訓,重點培訓高危孕婦篩查與管理、體弱兒篩查與矯治以及孕產婦和兒童保健等業務知識,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4)第二季度對婦產科質量進行一次檢查,對產科質量所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建議。第四季度對孕產婦和兒童保健基礎情況進行一次抽樣調查,以分析婦幼保健工作面臨的困難與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工作措施。
(5)努力擴充套件農村婦女病查治覆蓋面,安排婦女病查治工作,按公共衛生服務的要求,開展婦女病查治,提高婦女的健康水平。
2、臨床:最佳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
(1)婦科:開展無痛人流、無痛分娩,同時充分利用薄層細胞自動塗片機、艾滋病初篩系統等裝置,開展對宮勁癌及艾滋病預防等婦科疾病的防治,確保醫療安全。
(2)產科:加強孕期監護,完善孕產婦管理,特別是高危管理,減少圍產兒死亡率。力爭建立產科icu,更好的發揮我院在全縣孕產婦搶救治療中的重要作用。
(3)化驗室:按國家認證要求完成標準化實驗室的改造,開展微量元素、電解質、細胞塗片、薄層細胞自動塗片機、艾滋病初篩系統等新型化驗專案;
(4)輔助科室:加強與臨床的`協作配合,進一步提高輔助檢測技術水平和質量。b超室開展乳腺超聲檢查;
(三)經濟管理
1、加強財務管理,完善經濟核算與分配辦法。
2、嚴格執行醫療收費標準和政府統一採購制度,強化監督管理。
3、搞好院科兩級核算,控制醫療成本。
4、做好成本效益分析,堅持“總量控制——結構調查”。
(四)後勤保衛工作
1、加強後勤管理,全力保障後勤供應。
2、完成醫院搬遷協調及準備工作,爭取搬遷專案早日開工。
3、加強消防安全及綜合治理工作管理,確保病人與醫院安全。
隨著社會制度和衛生政策的調整變化,婦幼衛生工作在新的條件下困難與機遇並存,影響著婦幼衛生事業和發展。對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面對現實、實事求是、抓住機遇、與時俱進,努力工作,才能不斷推進婦幼衛生事業的發展。總之,我院在今後的工作中,將會總結經驗,再接再勵,更好地為全縣廣大婦女兒童服務。
醫療工作計劃 篇4
醫療衛生事業關係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廣大幹部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也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根據《州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於開展藏區“六大民生工程計劃”調研督查工作的通知》檔案精神,結合我縣衛生髮展情況,現將醫療衛生近期發展提升計劃如下:
(一)推進標準化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進一步加快推進以縣級醫療衛生機構為“龍頭”,區衛生院為“中心”,鄉鎮衛生院為“基礎”,村衛生室為“網底”的四級醫療服務體系標準化建設,全面實現縣、鄉、村醫療服務體系“佈局合理、功能齊全、流程規範”的目標。
1、20xx年完成河西、拉日馬、樂安、甲拉西、洛古5所衛生院的標準化建設。同步推進內涵建設;以前村衛生室專案點多、分散,投資少,實施難度大的實際困難,經縣人民政府同意將滯留資金打捆,擬建設20個標準化村衛生室和購買醫療裝置,完成雄龍西鄉提壩村、沙堆鄉科查村、如龍鎮高山村、洛古鄉亞所村、麻日鄉麥壩村5所村衛生室建設專案。
2、20xx年前啟動縣疾控中心包蟲病防控實驗室及業務用房建設,日巴、饒魯、友誼、銀多、雄龍西、和平6所衛生院標準化建設。
3、20xx年前啟動縣婦幼保健院、縣計生指導站業務用房新建專案。
4、20xx年完成全縣所有衛生院標準化建設。同步推進內涵建設。
5、20xx年前完成30所高海拔地區村衛生室建設。
(二)加快推進均等化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
加大投入力度,建立健全疾病預防控制、婦幼保健、衛生應急、計劃生育等專業公共衛生服務網路。著力實施國家重大公共衛生服務專案和11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工作,健全工作規範和評價體系,大力推進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健康指標,到20xx年,人均期望壽命達到75歲。
1、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加大疾病預防控制機構設施裝置配置和更新力度,逐年配置重大疾病防治、食品風險監測、職業病防治設施裝置。到20xx年縣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a類檢測裝置達標率90%以上,a類檢驗專案開展率達到85%以上,有效提升疾病預防控制能力和水平;加強鼠疫防控,推進肝炎防治,實施包蟲病綜合防控規劃,落實現代結核病控制策略和艾滋病“四免一關懷”政策。全面建立“政府保覆蓋、衛生保質量”的免疫規劃工作機制,到20xx年,免疫規劃接種率達到93%以上,傳染病發病率較20xx年下降2%;到20xx年,免疫規劃接種率達95%以上,傳染病發病率較20xx年下降5%。
2、提升婦幼衛生保健水平,確保母嬰安全。按照《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範(20xx版)》落實孕產婦及0—6歲兒童健康管理專案;依法開展助產技術准入、管理與指導,健全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提高住院分娩率,到20xx年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70%,到20xx年農村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達到90%以上;加強產兒科建設,降低孕產婦和新生兒死亡率,到20xx年嬰兒死亡率控制到12‰以內,20xx年嬰兒死亡率控制到10‰以內;強力推進預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綜合服務和補服葉酸預防出生缺陷常規工作;健全婦幼衛生資訊網路,加強婦幼衛生與區域衛生資訊平臺之間的互聯互通。
(三)加快推進衛生人才隊伍建設
把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緊緊圍繞造就一支“醫德高尚、業務精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相對穩定、充滿活力”的專業化衛生人才隊伍目標,切實解決衛生人才量少質弱、結構性矛盾突出等問題。
1、擴充衛生從業人員總量。一是為確保各類醫務人員編制需求,縣委編辦要會同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我縣衛生事業發展的實際情況,按照省州規定動態調整增加醫技人員編制,滿足我縣衛生事業加快發展的需求。二是暢通醫技人員補充渠道,做到“有編即補”。三是透過陽光天使計劃、招聘執業醫師等方式引進緊缺人才。
2、提高衛生從業人員服務能力。依靠省民族地區衛生十年行動計劃和“百千萬康巴英才”工程,推進“衛生人才定向培養教育、強化培訓、定向引進、對口幫扶、激勵穩定”五大行動;穩步推動醫務人員的柔性流動,進一步健全考核評價機制,促進不同醫療機構之間人才的縱向和橫向交流,加快衛生人才梯隊建設,培養引進一批有特長的學科帶頭人和中高階人才,基本建立一支知識結構、年齡結構、職稱結構趨於科學化的醫學人才隊伍,使衛生事業發展保持持久的活力和後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