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將消失的木刻藝術
上了年紀的寧波人,講到誰家的兄弟姐妹長相酷似時,會用一句“活脫脫像印糕版印出來一樣”的寧波老話來形容。印糕版,舊時寧波人逢年過節農閒時光自家用來製作印糕的木模板。通常的印糕版,長約一手,二三指寬,上面有幾個凹進去的印模。花樣多來自勞動和生活中常見的花鳥瓜果、牛羊雞鵝、胖娃、鯉魚等,也有福、祿、壽、喜等吉祥字。因為木頭時間一長容易腐朽,不易儲存,所以流傳至今的印糕版大多數源自晚清、民國時期和解放前後。
印糕版可根據主人的喜好去定做或請來師傅家裡做。這種師傅中的高手,可稱為民間雕刻藝術家,寥寥數刀便能刻出各種各樣的形狀和惟妙惟肖的花樣來,花卉果實概括為圖案形紋樣,動物誇張變形,如豬刻成球狀,拱嘴朝天,煞是有趣,極符合鄉間百姓的審美趣味。製做印糕,是女人們的事,大多是左鄰右舍合起來做,一來拿攏來的印糕版多,花樣豐富;二來,人多鬧猛。將五穀雜糧磨成粉,拌入蜜糖桂花等作料,糅合後,在印模中一一撳實、刮平,然後將印糕版翻過來拍打幾下。“微型浮雕”就從印模中脫穎而出。一排排擺在蒸架上,擱在灶房火生得旺旺的火缸上蒸烘。在散發著煙火味的香甜中,女人們邊觀賞,邊品嚐,其樂融融。小孩子們會去挑來好看的印糕往嘴裡塞,還要把衣兜裝得鼓鼓的。不管是誰家的,都不會計較。
在木製印糕版的鼎盛時期,家家戶戶做糕點不僅僅是純粹食用,更多是為了各色各樣的民俗活動,例如喜事、喪事、祭祀、踏青,或是逢年過節。不同場合都有它應景的木糕版,譬如栩栩如生的元寶,是用來求財的;枝開葉散的樹形木糕版用以象徵多子多福;還有豬頭形狀的印糕版,做出來的糰子替代真豬頭用作祭祀,等等。時至今日,木製印糕版已經歷了上千年曆史,現在的印糕版,不管是木頭還是塑膠、不鏽鋼,早已單純地淪落為一種工具,至於做出來的糕餅上會有什麼花樣或字樣,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這種傳統純手工工具即將悄悄隱退江湖,取而代之的是塑膠和金屬製成的印糕模。而有一個杭州人,決心在這種“飄香的木刻藝術”即將消逝之前,為它寫一本“正史”。人民美術出版社中國傳統手工藝文化書系中的楊光宇新著《中國傳統印糕版》行將為我們揭開印糕版這個在中國存在千年以上的古老手器物的神秘面紗。
要給印糕版寫一本“正史”,這是楊光宇老師想了整整一年多的主意。楊光宇先生是杭州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現代美術館負責人,是一位出色的書畫家,長期從事工藝美術創作、教學與理論研究。“據我所知,至今為止全國還沒有一個人對傳統木製印糕版專門寫過專著,我決心要做這第一個人”。快60歲的他,因為職業關係,對傳統原生態的東西一直很感興趣。從第一塊五味和月餅模開始,一發不可收拾,至今楊老師收藏了800多塊木製印糕版,花了近10萬元錢。在楊老師收藏之中,最早的一塊出自明代,刻的是一個穿華服的官員,寓意“節節高升”,距今已有300多年曆史。楊老師對印糕版也不是照單全收,花樣過於簡單的不要,重複收藏的'也不要,所以這800來塊印糕版,塊塊都能講出一個故事來。
印糕版裡有著豐富的並且漸行漸遠的民俗文化,傾注了千年來樸實的中國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憧憬,印糕版的來歷、工藝與種類、紋飾及寓意及其收藏研究在這本書中都有詳細的闡述。什麼時候這種精緻的古老的吃的藝術能重新回到我們生活中來呢?在新的時代下,繼續迸射出璀璨的光芒,或許這也是楊老師撰寫此書最大的心願了。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這種飄香的木刻藝術會從人們的視野中完全消失,但是我想它曾經帶給我們的香甜喜悅會一直縈繞在我們的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