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生物圈》七年級生物第一節說課稿

《生物圈》七年級生物第一節說課稿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物圈》七年級生物第一節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這節課的教學主要目的是使學生認識到生物圈是包括人類在內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是所有生物的生存、延續和發展的基礎,我們應該瞭解和愛護這個家。這節課在本單元以至整個義務教育生物課程中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建立學生的人與生物圈和諧發展、保護生物圈的理性認識,成為生物教學的首要任務。尤其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人類的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越來越大,生物圈已面臨空前危機,因此瞭解生物圈,培養對生物圈這個所有生物的家的情感,對於保護生物圈、實現人類與生物圈共同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認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也是唯一的家,我們應當瞭解和愛護這個家。

(二)能力目標:

1、使學生了解收集資料的方法,並初步嘗試進行資料的分析和處理。

2、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表達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三)知識目標:

1、描述生物圈的範圍。

2、說出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條件。

3、重點:1、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我們應當瞭解和愛護這個家。

4、難點:收集和分析資料(收集和分析資料是科學探究常用的重要方法,在本節課中如何對圖片資料進行分析,從中獲取有價值的資訊,並對這些資訊進行歸納概括和表述,都對學生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二、說教法:

在教學中能利用多媒體課件,充分調動學生們的興趣和激情,透過思考、討論、分析資料等活動,使學生獲得了知識,培養了分析問題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說學法:

根據新的課程理念和目標要求,改變以往教學中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而應努力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激情,透過教師主導下的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得到全面的發展,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四、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思考、討論,匯入課題。

透過展示課件,把美麗的夜空、太陽系的九大行星、地球等圖片展示在學生面前,提出問題:其它星球上也有生命嗎?引起學生的思考、討論,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然後從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引出課題:生物圈。

緊接著教師再讓學生拿出地球儀,讓學生從直觀上了解生物圈的概念。

(二)引導學生透過閱讀課本、開展討論、分析資料等活動,學習新知。

1、學習“生物圈的範圍”這部分內容,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討論。

說一說: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閱讀教材第11、12頁“生物圈的範圍”。

引導學生概括出:以海平面為標準劃分,向上可達到約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約10千米的深處,整個厚度約為20千米。

想一想:在這個20千米的厚度中,可以把生物圈劃分為幾個圈層呢?生物圈的每個圈層各有哪些生物?在生物圈的哪些地方生物分佈最多?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出:生物圈的範圍及分佈。

大氣圈的底部:可飛翔的鳥類、昆蟲、細菌等。

水圈的大部:距海平面150米以內的水層。

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陸生生物的“立足點”。

議一議:生物圈的三個圈層是截然分開的嗎?三者絕不能截然分開,如:水圈中有空氣,岩石圈中有空氣也有水等。

2、關於“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條件”這部分內容,教師可從地球上人口膨脹,能否將人類移居到別的星球上去生活,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豐富想象,然後引導學生探討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條件?

設疑:為什麼生物圈中有生物,其他地方沒有嗎?你是否能看出生物圈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條件?分析課本第12—13頁的圖片資料,教師除了用課本上的6幅圖片外,可多展示一些學生在課下收集的圖片資料,並且思考資料後面的討論題(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資訊資料,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觀察、比較和綜合歸納的能力,本節課收集和分析資料是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一個重要方法,教師應加以重視。)

透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歸納出:地球上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條件都是一樣的,它們都需要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這也是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

如果將來有一天你有機會乘坐宇宙飛船遨遊太空,那麼你必須從生物圈攜帶哪些維持生命的必需物質?有氧、充足的食物和水。

3、完成以上探究後,適當進行知識的遷移、拓展和深化,使學生在對知識的理解、情感態度方面得到進一步提高。

設問:生物有了營養物質、陽光、空氣、水、適宜的溫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間,就一定能生存下去嗎?當這些條件發生改變,如空氣汙染、水汙染、土壤汙染等生態環境的破壞和惡化時,對生物有什麼影響?人類應該怎麼做?

4、鞏固與延伸:

指導學生對本節的資料的收集與分析進行小結,佈置學生課外收集“生物圈2號”的有關資料,使學生進一步熟悉收集資料的方法,引導學生對生物圈的進一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