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的《牧場之國》
荷蘭的最高點是位於南部林堡省東南角的瓦爾斯堡山(Vaalserberg),海拔321米。荷蘭地勢最低點在鹿特丹附近,為海平面以下6.7米。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荷蘭的牧場之國,歡迎大家參考借鑑。
荷蘭的牧場之國 1
一、概況
國名:荷蘭王國(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一譯“尼德蘭”。
國旗: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3:2。自上而下由紅、白、藍三個平行相等的橫長方形相連而成。藍色表示國家面臨海洋,象徵人民的幸福;白色象徵自由、平等、民主,還代表人民純樸的性格特徵;紅色代表革命勝利。
國徽:即奧倫治·拿騷王室的王徽。為斗篷式。頂端帶王冠的斗篷中有一盾徽,藍色盾面上有一隻頭戴三葉狀王冠的獅子,一爪握著銀色羅馬劍,一爪抓著一捆箭,象徵團結就是力量。盾徽上面有一頂王冠,兩側各有一隻獅子,下邊的藍色飾帶上寫著威廉大公的一句格言“堅持不懈”。
紀念日:5月4日(1945年5月4日佔領荷蘭的法西斯德軍在瓦格寧根簽署投降書,被定為荷蘭“紀念日”)
國花:鬱金香
國鳥:琵鷺
國石:鑽石
人口:1619.7萬,90%以上為荷蘭族,此外還有弗里斯族。官方語言為荷蘭語,弗里斯蘭省講弗里斯語。居民31%信奉天主教,21%信奉基督教。 荷蘭人口連續三年“入不敷出”
首都:阿姆斯特丹(Amsterdam)有人口73.5萬(2003年);政府所在地:海牙(The Hague),人口45.8萬(2003年)。
行政區劃:全國劃分為12個省,省下設489個市鎮(2003年)。各省名稱如下:格羅寧根、弗里斯蘭、德倫特、歐弗艾塞爾、格爾德蘭、烏特勒支、北荷蘭、南荷蘭、西蘭、北布拉邦、林堡、弗雷佛蘭。
二、自然地理:
41528平方公里,位於歐洲西部,東面與德國為鄰,南接比利時。西、北瀕臨北海,地處萊茵河、馬斯河和斯凱爾特河三角洲,海岸線長1075公里。全境為低地,三分之一的土地海拔不到1米,四分之一的土地低於海面,沿海有1,800多公里長的海壩和岸堤。十三世紀以來共圍墾約7,1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當於全國陸地面積的五分之一。境內河流縱橫,主要有萊茵河、馬斯河。西北瀕海處有艾瑟爾湖。其西部沿海為低地,東部是波狀平原,中部和東南部為高原。南部由萊茵河、馬斯河、斯海爾德河的三角洲連線而成。“荷蘭”在日耳曼語中叫尼德蘭,意為“低地之國”,因其國土有一半以上低於或幾乎水平於海平面而得名。荷蘭的氣候屬海洋性溫帶闊葉林氣候,冬溫夏涼,月平均氣溫:1月2-3℃;7月18-19℃。由於地低土潮,荷蘭人接受了法國高盧人發明的木鞋,並在幾百年的歷史中賦予其典型的荷蘭特色。年降水量650-700毫米。有天然氣、石油和煤等蘊藏。
為了生存和發展,荷蘭人竭力保護原本不大的國土,避免在海水漲潮時遭“滅頂之災”。他們長期與海搏鬥,圍海造田。早在13世紀就築堤壩攔海水,再用風動水車抽乾圍堰內的水。幾百年來荷蘭修築的攔海堤壩長達1800公里,增加土地面積60多萬公頃。如今荷蘭國土的20%是人工填海造出來的。鐫刻在荷蘭國徽上的“堅持不懈”字樣,恰如其分地刻畫了荷蘭人民的民族性格。
荷蘭的牧場之國 2
荷蘭,是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
一條條運河之間的綠色低地上,黑白花牛,白頭黑牛,白腰藍嘴黑牛,在低頭吃草。有的牛背上蓋著防潮的毛氈。牛群吃草時非常專注,有時站立不動,彷彿正在思考著什麼。牛犢的模樣像貴夫人,儀態端莊。老牛好似牛群的家長,無比尊嚴。極目遠眺,四周全是絲絨般的碧綠草原和黑白兩色的花牛。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碧綠色的低地鑲嵌在一條條運河之間,成群的駿馬,匹匹剽肥體壯。除了深深的`野草遮掩著的運河,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它們飛馳到遠方。遼闊無垠的原野似乎歸它們所有,它們是這個自由王國的主人和公爵。
在天堂般的綠色草原上,白色的綿羊,悠然自得。黑色的豬群,不停地呼嚕著,像是對什麼表示讚許。成千上萬的小雞,成群結隊的長毛山羊,在見不到一個人影的綠草地上,安閒地欣賞著這屬於它們自己的王國。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到了傍晚,才看見有人駕著小船過來,坐上小板凳,給嚴肅沉默的奶牛擠奶。金色的晚霞鋪在西天,遠處偶爾傳來汽笛聲,接著又是一片寂靜。在這裡,誰都不叫喊吆喝,牛脖子上的鈴鐺也沒有響聲,擠奶的人更是默默無言。運河之中,裝滿奶桶的船隻在舒緩平穩地行駛。滿載著一罐一罐牛奶的汽車、火車,不停地開往城市。車船過後,一切又恢復了平靜。最後一抹晚霞也漸漸消失了,整個天地都暗了下來。狗不叫了,圈裡的牛也不再發出哞哞聲,馬也忘記了踢馬房的擋板。沉睡的牲畜,無聲的低地,漆黑的夜晚,遠處的幾座燈塔在閃爍著微弱的光芒。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作者卡爾·恰彼克簡歷:
卡爾·恰彼克(1890~1938),又譯為卡雷爾·恰佩克,捷克小說家兼劇作家。
他自幼喜歡文藝,14歲即發表詩作。一生經歷豐富,著述浩瀚,寫作涉及多種領域。代表作有散文《明亮的深潭》,戲劇《羅素姆萬能機器人》,科幻小說《鯢魚之亂》等。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他曾赴多國遊歷,寫有多部遊記作品,本文為其中一篇。他的遊記作品描寫直觀生動,能自然而然地透入社會各個層面,真切感人。筆調活潑且不乏幽默,讀起來給人以一種輕鬆感、舒適感。如本篇,開頭一句話就勾出荷蘭特色,“水之國,花之國,也是牧場之國”,後面則把重點放在牧場上,以親切平和的筆觸,畫出了充滿“田園詩情”的“真正的荷蘭”,自然隨意中顯示出描寫技巧的高明。
牧場之國資料:荷蘭 人們常把荷蘭稱為“風車之國”、“花之國”、“運河之國”,他的真正國名叫“尼德蘭”,“尼德蘭”是“低”的意思,“蘭”是“土地”,合起來稱為“低窪之國”,荷蘭總面積41 548平方公里,三分之一的領土只高出北海海面1米,近四分之一低於海平面,真是名副其實的“尼德蘭”。荷蘭地勢非常平坦,但在東部和南部由幾座山丘。西歐的三大河流萊茵河、馬斯河以及斯海爾德河均透過荷蘭境內入海。由於荷蘭位居歐洲理想位置,素有“歐洲大門”之稱。
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是最大的城市和第二大港口,“丹”是水城的意思,其中最重要的三條運河分別是紳士運河、國王運河、王子運河,阿姆斯特丹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有90個小島,160條運河,1281座橋樑。市區道路多而不亂,層次井然,船隻可以在市區運河中自由航行到市區的任何地方。
荷蘭三分之一的地區為牧場,主要飼養黑白花牛奶牛。奶牛業相當發達,全國共有6萬個奶牛飼養場,飼養奶牛450萬頭,在畜牧業中奶牛及其奶製品佔畜牧業產值的70%以上,其次是羊、豬及家禽,肉類和奶製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農場為11.97萬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