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茶文化的作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透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茶文化的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於茶文化的作文篇1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杯清茶,苦中帶有甘甜滋味。”
——題記
“一苦,二甜,三回味”是大理三道茶的特點,若是人生具有這樣的特點,在我看來是算得上有意義的一類。少年時為辛勤地培育夢想的種子揮灑下的苦澀汗水,中年時立於夢想之巔品嚐著勝利果實的甘甜,老年時安祥地坐在夢想的安樂椅裡回憶著少年時的苦,中年時的甜,回味著自己的價值所在。在苦澀的軌道上,我們成長得很充實,雖然我們還是揹著行囊的行者在夢想的路上漂泊,向著屬於自己的方向走去……
茶裡
當我攜著疲倦與喜悅駐進一家叫“高中”的訓練營時,我的高中生活像畫卷一般展開了……
第一天到達訓練營,放下行囊將人生地圖展開,發現自己所在的位置離目的地越來越近了,晨曦更是讓我看到希望的火花,欣喜之餘在一路的跋涉中殘餘的動力激勵著我立即開始新的旅程。可是事情往往如樹枝一般錯綜複雜,而我總會在交叉點失去方向……在明燈的指引下開始積累新的財富,準備下一次遠行。彷彿剛泛著小舟上岸的我開始攀登斷垣殘壁,知識的難度值直線上升讓我學得力不從心,苦澀的日子便悄悄地開始了,文科彷彿成了我的踮腳石讓我爬得盡興,而理科就成了我的絆腳石,跌倒的傷痛成了我實現夢想的羈絆,明燈和同伴們已消失在前方的迷霧中,我卻進入了“夢想迷宮”找不到出口……在訓練營中喝到的第一杯茶為吾所種而非吾所沏也,此茶名曰“可笑的個性”。在不進則退的世界裡自身的“個性”變為我跨越分數線的障礙,苦澀的滋味滲透全身,連茶水都刺燙著我的喉嚨,笑也浸透著苦澀。
茶外
第一天夜晚我失落地開啟MSN,去海外求學的朋友們都在,我開始敲擊鍵盤向他們述說一個迷路的孩子如何以最溫和的手段放棄了自己,然後又被明燈拋棄的故事,她想著成功卻失敗地行事。
“開始的失敗最多讓你退回原點,你還可以繼續嘗試前進;而逃避只意味著走向死亡。人生就如同一場一對一的比賽,結果只有輸或贏,但在人生結果之前你要全速前進,不要停止追求夢想的步伐……”一個朋友寫道。“科林你是我欣賞的天才之一”我寫道,“好希望像你們一樣做只自由鳥。”
“天才只是位每個環節都追求卓越,竭盡全力加速前進,堅持不懈地追求夢想的普通人,將來會是個人物的你會選擇在沉默中成長還是死亡?成長是你飛向天空的隱形翅膀,不是嗎?”科林寫道。
人物?我第一次被授予如此高的評價,感覺到在攀登途中第一次有人回頭看到了我的存在,雖然他只是給了我一片綠葉,但我用它沏成一杯茶,叫“痛苦的蛻變”。關在鐵籠裡的自由鳥曾做些無畏的掙扎,她只做自己喜歡的事,幼年時便渴望飛翔,可以有選擇性地生活。自由鳥與其它生命最大的不同就是擁有可以飛翔的翅膀,然而在狹窄的鐵籠裡她的特長成了負擔。不過自由鳥會蛻變,她開始做那些不曾喜歡過的事了,選擇改變自己的自由鳥揹負著痛苦開始適應鐵籠生活,然而茶是甜的,喝完茶的自由鳥抱著希望在優勝劣汰的世界中像極柳條一般過著隨遇而安的彈性生活,尋找飛向藍天的出口。夢想永是自由的,當肉體被束縛時是它在黑暗中點亮了長明燈。
有感悟
第二天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去文科小組,很多同伴雖然好文,但為了留在團結活潑的老群體裡,“棄文從理”成了盛行風。雖然這個群體在我的心路上有一個不小的'情結,但在情誼和夢想(被動接受和主動選擇)面前我選擇了後者,畢竟時間還是會冷酷地了結一切,到那時這個群體裡的成員都會選擇自己的路,我只是提前把它變為現實默默地退出罷了,這樣沒有不捨的淚水平靜地離開是我喜歡的結局。來到新群體很久了,彷彿從浪漫主義風格的畫作裡跑到了印象畫派的群體中,一切都變得模糊不清,事物上都纏繞藤蔓同時又披著白紗,糾葛與隔閡並存的世界是多麼複雜啊!宿命論中總說命運天註定,永遠擺脫不了,人總會從不屬於自己的命運中迴歸。我不相信宿命的存在然而我的確迴歸了,回到了沙堆中。自成一派的作風讓沙沒有抓地力,沒有方向的飛舞只是汙濁了空氣。在黃塵中我堅定了前進的決心,當沙塵灌入我的眼中時我合上雙眼,身旁的同伴們零散地唱著《同桌的你》讓我眼前閃現出在老群體裡第一次聽這首歌的場景:晚自習前的唱歌時間成了同伴在高壓下唯一的娛樂發洩方式,當時好友和她的同桌同姓,名又恰巧組成一個娛樂節目的名字,同伴們自然願意將時間交給他倆,好友推辭,她同桌卻樂於展示自己,手握鋼筆頗有明星味地對著好友深情演唱了《同桌的你》。在她同桌的號召下,幾乎所有男生都手握水瓶對著好友唱,讓好友的臉蛋紅過朝霞,然而朝霞之上也懸浮著跟同伴一樣開心的笑……一幅幅畫面清晰的定格在腦海中,昨天和今天究竟有多遠?它們其實是兩個時代,我不後悔闖入新的時代,若不是今天我怎可能用昨天來泡製這杯叫“無窮的回味”的茶呢?細細品味這一杯茶,清新平淡的滋味在舌尖久久停留。回味將昨天拉得很長,像影子一般與我形影不離讓今天的我覺得昨天的珍貴,同時也讓我認識到觸不到的虛幻被模糊的黑色填滿,而未來是清晰的白色等待我去上色。仰望天空,深沉的藍色喚起我的無限遐想,我知道我又該起程了,無論未來是選擇步行還是飛翔,我都必須爭服眼前的山峰,放下對訓練營中制度的愛憎,對鐵籠生活的反感,也許我會爬得更快,這就是“無窮的回味”所承載的生存法:許多事不是喜不喜歡,而是該不該做。
我的高中生活就如茶文化一般豐富多彩,“可笑的個性”是苦澀的,“痛苦的蛻變”是甘甜的,“無窮的回味”則是在寂寞中品味到的清新。我的高中生活並不順利,它不像可樂或果汁一般受人們喜愛或是關注,幸運的是茶的醇香比前兩者更持久,它讓我無法忘記自己的夢想——離開束縛飛向廣闊的天空,我一直毫不謙虛地深信在天空中我會是隻綻放才華的自由鳥。生活可能會奪走很多東西,但它永遠把夢想的權利留給你——茶文化蘊含的小小哲理。
關於茶文化的作文篇2
我國是茶之國,盛產各種名茶。在今天的語文綜合課上,戴老師就和我們一起組織了一次活動——茶文化。
上課鈴聲輕輕打響了,同學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回到各自座位上等待上課。只見戴老師滿面笑容走進教室,開始了課程。這一課分為三大部分:介紹茶——泡茶——品茶,其中泡茶、品茶最為有趣。
“現在開始泡茶!”老師一聲令下,全班一片沸騰。紛紛拿出了自己帶來的茶葉,有茉莉、紅茶、綠茶、千日紅、檸檬等等。我組的特色是馮旭文的“千日紅”。
我的手裡高舉著茶杯,杯裡放了些茉莉花,剛想去泡茶,經過馮旭文的桌前,見她正專心致志的泡製著什麼,不禁好奇地問:“小馮,你在幹什麼啊?”“別急,別急!我正在精心準備我的‘三開千日紅’,等一下你來嚐嚐啊!”她神秘兮兮地說。我望著她,半信半疑,真擔心,那時候的千日紅還有味道嗎?
抬頭環顧四周,其他同學也各自忙忙碌碌地泡製著茶,張嫻的碧螺春尤其顯眼。碧螺春不時冒出一陣陣煙來,香味也隨著空氣慢慢飄到我的面前。恩,真香!當我沉醉在這美好的境界裡時,梁穎浩一把將我拉了回來。“快,快看看我的‘苦盡甘來’茶!”我一邊抱怨,一邊仔細瞧了瞧這所謂的“苦盡甘來”,別說,還真是不錯,泡開的茶葉像少女般翩翩起舞,優美極了!“過會你一定要來嚐嚐!”我拼命地點頭。
該品茶了,我先走到馮旭文的面前,品了一番這三開千日紅,味道很好啊!清清淡淡的,可口潤喉!連一向挑挑剔剔的姜宇豪也讚不絕口呢!梁穎浩的苦盡甘來更是無話可說!首先抿了一小口,又苦又澀,真難吃。再抿了一中口,喉嚨裡冒出一絲絲的甜意。最後喝上一大口,味道好極了!突然,顧佳暉大肆宣傳起他的“牛奶茶”來,“快來喝喝我的茶,好好喝的!”這一宣傳,很多同學禁不起誘惑,跑去大開“口”界!不過似乎都是乘興而去,敗興而歸!這足以證明牛奶茶的味道了!
我品了許許多多的茶,對茶有了新的瞭解和認識。在我的眼裡,茶是一門藝術,要讀懂它,需要耐心和恆心;茶也是生活,有著酸甜苦辣;茶更是一個人,有著自我所別具一格之處!
關於茶文化的作文篇3
茶,是中華國粹,它發於神農,聞於魯周公,興於唐朝,盛於宋代。我國素來就有“茶的故鄉”之稱。
茶葉在我國西周時期時是做為祭品用的,到了春秋時茶鮮葉被人們作為菜食,而戰國時期茶葉則當作治病藥品,西漢時期的茶葉已成為主要飲品之一了。從三國到南北朝幾百年的時間內,特別是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飲茶來解除坐禪瞌睡,在寺院佛廟旁的山谷間普遍栽種茶樹。飲茶推廣了佛教,而佛教又促進了飲茶的發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所謂“茶佛一味”的來源。到了唐代,茶葉才正式成為普及民間的大眾飲料。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我國人民素來就有“客來敬茶”、“先茶後酒”的傳統習慣。古代的齊世祖、陸納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寒夜客來茶當酒,竹爐湯沸火初紅”,“茶敬客來茶當酒,雲山雲去雲坐車”,“美酒邀明月,香茶迎故人”,這些語句中都說到以茶待客,唐朝劉貞亮讚美“茶”有十德,認為飲茶除了可健身外,還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清心”,“以茶可行道”。
唐宋時期,眾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陸游、歐陽修、蘇東坡等人,不僅酷愛飲茶,而且還在自己的詩文中歌頌和描寫過茶。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寫過“枕頭入林僻,茶瓜留客遲”,而陸游的“茶映盞毫新乳上,琴橫薦石細泉鳴”更寫出飲茶的雅趣。蘇軾對茶的珍愛更甚於他人:“磨成不敢付僮僕,自看雪湯生璣珠”,雖然愛茶,但難免有點小氣。
“高山出名茶,名茶在中華”,我們國家有許許多多的名茶。“洞庭碧螺春,茶香百里醉”,茶香味濃難比毛尖,西湖龍井茶中之美。“名茶之中是珍品,國際紅茶是英豪”,“蘭芽雀舌今之貴,鳳餅龍團古所珍”,丰姿千種,難以盡數。
“美酒千杯成知己,清茶一盞能醉人”。品茗,真乃一種人生境界,人生難得的韻致,恐俗者所不及也。但是,飲茶是有許多講究的,這當然因人而異。老百姓過的是“粗茶淡飯”的生活,平日忙於生計,無閒心飲酒,沏茶為解渴,以“牛飲”喝茶。對富人而言,品茶則是一大雅事,“大把抓”的茶葉是不上口的,要上檔次,要講究。久而久之,“茶藝”在“陽春白雪”中漸漸形成,並形成了一門專門的藝術。盧仝有語云,“一碗唯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膚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再如茶中的“韓信點兵”、“關公巡城”等有板有眼的招式,遠非窮教師學得來的,只能在電視中一見。對於我,古書一卷,濃茶一杯,聞著茶香,笑對古人,足以快慰平生。
關於茶文化的作文篇4
我國是茶的故鄉。飲茶,在我國是相當普及的一件事情。登門拜訪、接待親友,一杯清茶便可讓真摯之情充分地表達。可以說,茶文化是我國最深入人心的一種傳統文化。圖1:
我最喜歡的也正是茶文化。飯後,和爸爸、媽媽一起圍坐在桌前,喝著我親手沏好的香茶,別提多高興了!“學習茶文化可以弘揚祖國的傳統文化”,這是我們茶藝老師經常說的一句話。在茶文化課上,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和許多關於茶的有趣故事。
茶的歷史很悠久。相傳在古代,我國的古茶神——神農氏為了瞭解每種植物藥性,親自嘗百草。有一天他嘗完幾種草後有些中毒,但在吃了一種綠油油的葉子後,竟然不那麼難受了。這就是我們常喝的綠色飲料——茶的來歷。
飲茶有很多的禮儀與講究。現在普遍的人們主要是飲茶,方法很簡單,就是在杯中放好茶葉,再用沸水沖泡,便可以喝了。而在遙遠的古代,飲茶的過程很複雜。其中也有趣的比賽:鬥茶,也是宋朝的點茶。是用一種像碗刷似的工具把茶水打成沫沫,誰打的越多誰就獲勝。唐朝用“煮法”,是用水煮開茶葉;明朝用“泡法”,也就是我們現在的方法。
茶的“聖人”是唐朝陸羽,他的著作《茶經》裡詳細寫了茶之源、茶之具、茶之造、茶之器、茶之煮、茶之飲、茶之事、茶之出、茶之略、茶之圖。後人很容易看懂。
現代茶的分類,基本有:紅茶、綠茶、青茶、黃茶、白茶、黑茶。另外還有再加工茶,有:花茶、緊壓茶、萃取茶、果味茶。最後還有保健茶和含茶飲料。
記得去年母親節,學校組織的“母愛如茶”品茶會,我設計了一款“紅醉夕陽”茶,以紅茶、千日紅花為主料,配上一塊方糖,澆上滾燙的開水。立刻,杯中清水變為美麗的紅色,並飄出濃濃的茶香與花香……很多人來品我的茶,誇我的微笑香甜,就像我的茶一樣。
茶的知識有很多,我要學的也很多,不光要學會沏茶的方法、禮儀,而且也要體會飲茶的內涵、精髓。透過飲茶使人能夠得到一種精神的快樂,並修得好的品德。我愛茶文化,我愛茶道。
關於茶文化的作文篇5
我想,在我國較為著名的文化裡,茶文化必有一席之地。茶,這個對普通人而言是個陌生又貼切的名詞。在我國,它家喻戶曉,在世界,它的知名度也曾不低於電視上的任何一個大明星。最重要的,只要是真正喜歡茶的人,就決不會抱有三分鐘熱度的心態,茶,究竟魅力何在?
大多數人對茶的值觀是:苦,澀,沒白開水好喝,而少部分人喝茶的理由讓人碲笑皆飛:減肥,解油膩,最近還冒出了個消食的說法。只有真正愛茶的人才會懂得:真正具有價值的不是飲茶的本身,而是飲茶的過程。舉個例子:我們都知道,一般對茶藝造詣頗深的大師平常都不會說“飲茶”,而是說“品茶”。兩者有何區別?一句點明:飲茶,只是品茶的一個小階段。
看病有望、聞、問、切,品茶則有先聞後飲。吸一口茶香,心平氣和;嘆一口濁氣,心身舒暢;再小抿一口茶,整個人也就身心俱靜,飄飄欲仙了。
茶不僅在我國受到歡迎,在外界也是被受矚目。早在唐朝時期,我國的飲茶習慣就已經傳到了日本,漸漸地在日本發展成茶道。雖說不喜歡日本,但對於茶道本人還是挺嚮往的。只可惜,如今我國真正懂茶的人很少了,反倒是紅酒這等國外之物俞受追捧,可嘆我國人拋著自身的文化寶物不說,竟自以為是的追求所謂的高檔,新潮,不品茶反倒品酒去了。並非說洋酒跟茶不能相提並論,只是鄙視那些從眾之人,將國寶置之度外。
但願終有一天我國人會醒悟,茶文化,才是他們應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