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姐姐的守護者》讀後感

《姐姐的守護者》讀後感(精選3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姐姐的守護者》讀後感(精選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姐姐的守護者》讀後感1

《姐姐的守護者》的結尾也太出我意料了,或許這本書會引起一陣關於安樂死的討論熱潮。不過這不是我說的重點。

記得一個情節,姐姐和男友說,我要感謝癌症,讓我遇到你。為什麼感謝致命的疾病?或許只有經歷過巨大的苦難,只有被命運逼到懸崖邊,只有在醫院,人才會停下自己匆匆的腳步,甚至是隨波逐流的腳步,思考自己為什麼活著,應該怎麼活,想通什麼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或許姐姐就這樣離去了很可惜,或許還有治癒的一點點機會,可是她安心地去了。抱著自制的相簿,她微笑著閉上雙眼。她得到了她想得到的,我們又得到了沒有,我們知道自己想得到什麼了嗎,知道自己已經得到什麼了嗎?生命就像一個玻璃瓶,你把先花生放進去,核桃就沒有位置可以放了。所以要先放大的。再把小的塞進去。抓住生命中最重要的,不要到了最後才感嘆,好多我想做的事都還沒做啊。為什麼有的富豪最後孤獨終老?他們終生追求財富,也得到了財富。

但是他最後才發現自己最渴望的不是住在別墅裡吃山珍海味,而是和家人吃一頓飯;不是坐著勞斯萊斯去酒店,而是和愛人在街上散步;不是坐頭等艙飛來飛去出公差,而是到大自然中感受一下清新的空氣;不是被下級恭維,而是被朋友關心;不是回家面對空蕩蕩的豪宅,而是回家感受避風港的溫馨;不是穿著套裝去赴晚會,而是穿著運動服去打一場籃球。他最後才發現自己的瓶子裡只有花生,沒有核桃。不是有人說嘛,“我寧願在寶馬裡哭,也不願再單車上笑”。

這也是一種價值的選擇,她認為在她的生命中寶馬比笑更重要。我們何不問下自己,摒除一切外界的干擾,包括經濟高速發展的盛景、成功學氾濫的`市場、貧富差距巨大的現實和親朋好友的殷切期盼,問一下自己的內心,什麼是我的核桃,我要先把什麼放進我的瓶子中。可以肯定的是,姐姐離去地比富豪安詳。

《姐姐的守護者》讀後感2

一篇令人感動的小說,一個催人淚下的故事。

安娜,一個13歲的小姑娘,她的出生是為了患白血病姐姐凱特的捐贈者。在無數次抽血、抽骨隨、捐血小板之後,她將父母告上法庭,要求要回醫療監護權。曾經以為她是自私的,難道她能忍受失去親姐姐的痛苦嗎?也為她感到悲哀,自出生開始就被要求忍受無數次痛苦,成為姐姐的免費捐獻者,直到被要求捐出一個腎臟。

兩個孩子的母親,一邊是患白血病隨時都可能離開的大女兒凱特,一邊是可愛的小女兒安娜。患病的凱特幾乎佔據了媽媽整個的身心,同情她、理解她。如果換作是我,也會同她一樣吧。都是自己的孩子,怎能不愛?但面對隨時都可能消失的孩子,重心難免有些偏移。

家中另一個被人忽視的男孩,竟然選擇了放火來吸引父母對他的足夠重視。

冷血的律師卻原來是身患癲癇,為了不讓心愛的女人陪他受苦,選擇自己一個人默默地忍受。

事情的發展遠遠出乎最初的意料。最終,安娜勇敢地站出來說明了她這次會出來控告自己的父母的原由:安娜真的愛她姐姐、也愛她父母、更愛這個家庭,只是…真正受不了長期的折磨竟然是"凱特"。當她知道安娜要再捐一顆腎給她時,她很堅持地告訴安娜:“不要捐!”甚至當安娜告知凱特她要去找律師扞衛自己的醫療監護權時,凱特竟然很認真地看著自己的妹妹說了一句:“謝謝!”多麼傷感而又令人感動。但是,還沒有結束,作者似乎不滿足於此,要將悲傷進行到底。在宣判結束後,安娜乘坐律師的車出了車禍。安娜走了,她的腎最終還是用到了凱特的身上,凱特奇蹟般地好轉了,只是在這個家庭的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那麼一塊痛得無以形容的區域———那就是安娜的美好與善良!

很久沒遇到可以讓我流淚的小說了,讀完《姐姐的守護者》我卻控制不住地抽泣起來。心底裡的傷感那麼濃那麼深。

《姐姐的守護者》讀後感3

眼淚洗不去傷痛,愛亦無法成為全部。

有這樣的一本書,觸動靈魂深處的自私與無私,講述著一個關於生命尊嚴和生命品質的故事。讀這樣的故事,對靈魂是一場洗禮。

安娜的出生,或許預示著它靈魂的無私,成為姐姐的“特效藥”,在需要的時候隨時為姐姐提供血液、骨髓。這一點,在她出生之前就已經設計好的。

但是安娜卻不甘願只是成為這樣的角色,她想知道,除了是姐姐的“特效藥”,她還能是什麼?如果姐姐沒有得白血病,那她還會不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在這個一切都圍著姐姐凱特運轉的家庭,她又是誰?

這個答案,媽媽沒辦法告訴她,因為媽媽每天忙於照顧隨時面對死神的凱特;爸爸也沒辦法告訴她,作為消防員的父親總是急匆匆的去挽救一棟房子或者是一間倉庫,也可能是人;哥哥沒辦法告訴她,叛逆的哥哥總是喜歡做一切不合時宜的事情,包括喝酒、抽菸甚至吸毒、放火……安娜需要找出這樣的答案:她是誰?離開了凱特之後。

一紙訴狀將這個原本混亂的家庭捲入了更為混亂的狀態。安娜希望取回對自己身體器官的支配權,而不是在父母的安排下,毫無反抗的接受打針、麻醉、抽血、抽骨髓甚至捐腎。律師坎貝爾受理了這個官司。朱利安,坎貝爾的前女友,作為訴訟監護人也牽涉其中,對每個家庭成員進行拜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