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學前教育說課稿

學前教育說課稿範文(通用8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快來參考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吧!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學前教育說課稿範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前教育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海底世界,是一個絢麗多彩的世界,生活著新奇的生物。它同樣是一個神秘的國度。孩子們往往會被這種神秘與新奇所吸引。而作為美術教學,今天要挖掘的是它的絢麗斑斕的色彩。小孩子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小孩子好奇心強,對未知的海底世界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想象和嚮往。而且學前班小孩子在繪畫、泥工、剪貼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並對各種形式的美術教學特別愛好。魚是兒童喜愛表現的物件之一,海底世界深藍色的海水裡生長著各種各樣的魚類,同時還生長著各種門類的海洋生物,海底是一個充滿了神秘色彩的水下世界。

本次教學《海底世界》以此為內容題材,分別透過剪貼和繪畫的形式來實施教學教學,引導小孩子認識魚的形狀特徵,色彩變化,從而瞭解海底世界對稱形和不對稱形之間的差異以及表現時方式方法的不同,使之在學習和操作的過程中加以區別,並在此基礎上促發小孩子的形象思維和創造想像的能力,讓小孩子透過剪貼、繪畫的學習教學,用自己的作品來表達個人的思想感情和對海底世界美好未來的豐富的想像。

二說教學目標

這次的教學目標是:透過教學,激發小孩子對海底探究的興趣以及熱愛大自然的情感,發揮小孩子的想像大膽繪畫,同時形成良好的美工教學習慣和耐心細緻的做事態度。

三說教學準備

首先是材料準備:

工具與材料是美術創作的必要條件。恰當地選擇工具將會提高小孩子學習的興趣,促使他們更主動地投入創作。本次教學中,我除了供給彩紙、剪刀、固體膠、水彩筆和蠟筆外,還提供了記號筆和多種顏色的水粉顏料及大號的水粉筆,便於小孩子表現大面積的色塊,嘗試多種作畫方法,可以用記號筆描線,可以用蠟筆勾邊,也可以用油水分離法。這樣一來,無疑又構成了美術創作中的形式美。

其次經驗準備,在教學前讓小孩子知道大海里也生活著魚,而且是色彩斑斕的魚,而且掌握了畫魚的基本技能。

四、說教法:

在此次教學中,我所用的教學方法有:

1.引導發現法:在教學的開始,老師引導小孩子欣賞海底世界,所用的方法就是引導發現法,教師作為教學的組織者,又是孩子的引領者,要引領孩子主動的去觀察、去發現。

2.觀察法: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引導小孩子觀察各種魚的不同外部特徵。

3.個別指導法:在小孩子進行創作的時候,老師個別指導一些美工基礎較差的小孩子,鼓勵他們大膽的嘗試。對於能力強的孩子,可以引導他們使用多種顏色,達到有層次的教學的目的。

4.情景法:教室佈置就是一個海洋世界的背景,還有海底世界的大背景圖,讓孩子置身於海底的感覺。

五、說學法:

1.觀察法

2.嘗試法

六、說教學過程

1、匯入部分。我首先出示光碟,引起小孩子的興趣。然後播放光碟,讓小孩子欣賞美麗的海底世界。

2、透過提問和觀察圖片,引導小孩子想像各種魚的不同外部特徵。

在這個環節裡我設計了幾個提問:剛才小孩子在畫面裡都看到了那些魚?它們是一樣的嗎?身上有什麼樣的顏色和花紋?在小孩子回答後讓小孩子觀察各種魚的圖片,瞭解魚的種類很多,每種魚的身體形狀和顏色花紋都不一樣。有的魚身體形狀和花紋是對稱的,有的魚是不對稱的。

3、在小孩子瞭解到魚的一些外部特徵後,我又設計了一個可以讓小孩子大膽發揮想像的問題:海底裡除了魚還有什麼?讓小孩子說一說海底的各種各樣海洋生物。

4、隱性示範,小孩子思考

海底這麼美,那把我們的教室也佈置成美麗的海底怎麼樣?在提出這個問題之後,極大地調動了小孩子的積極性,孩子們都迫不及待地躍躍欲試。在次過程中讓小孩子思考怎麼佈局?顏色怎麼搭配?海底有哪些海洋生物?

5、介紹操作材料,小孩子動手操作

帶領小孩子參觀教學室的四面牆,介紹每一面牆旁準備的不同材料,簡要講解不同材料操作時的注意事項,請小孩子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材料進行操作,透過剪貼、繪畫的形式表現各種各樣的海洋生物,豐富海底世界。老師巡視整個操作情況,適當進行提醒。由於準備充分,材料選擇得當,小孩子美術功底較好,又是小孩子自由選材,充分考慮到小孩子的自主性的發揮,所以每個小孩子表現都很出色,特別是集體作畫的小孩子,相互交流,相互啟發,整幅畫面充滿了生氣。

6小孩子欣賞自己創作的海底世界,互相說一說自己畫的是什麼。

學前教育說課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學前班的綜合活動《我學小動物》,此活動選自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學前班的主題活動《我喜愛的小動物》。

(一)說教材

(1)教材內容分析: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喜愛動物又是孩子們的天性。此活動故事情節簡單,充滿童趣,形象鮮明突出,容易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且遊戲融入教學活動過程中,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正如《綱要》中所述:“既符合幼兒的興趣和現有經驗,又有助於形成符合教育目標的新經驗;既貼近幼兒的生活,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

(2)幼兒現狀分析:學前班孩子年齡小,獨立性差,常常愛模仿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在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

(3)活動目標:

主題活動目標:幼兒透過本主題活動,產生對動物的興趣,願意親近小動物,加深對小動物的關愛;能運用各種感官,初步瞭解自己喜歡的幾種動物,並能進行簡單的分類;知道動物是人類朋友。

幼兒對“小動物”認識的已有經驗水平和潛在的發展水平之間還有距離,我制定了以下本次活動所要達到的目標:

本次活動目標:

1、引導

幼兒在模仿小動物的活動中獲得快樂。

2、培養幼兒大膽地用自然音說話、正確發音並能夠表演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和動作。

3、培養幼兒的觀察力、記憶力、創造力、模仿力和口語表達能力。

(4)活動重點、難點

本次活動是一個綜合活動,其滲透了語言領域、科學領域與藝術領域方面的內容,但活動的重點仍以語言領域中的故事為主,主要引導幼兒理解故事內容並能夠模仿出幾種典型動物的叫聲與動作;難點在於理解故事中的詞彙:輕、響、快、慢,並能用自然音說話、唱歌。

對於突破重點採用的方法: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讓幼兒自己來透過模仿叫聲、創編動作加深對動物的印象;對於突破難點所採用的方法:注重練習與遊戲的多次重複性,使幼兒反覆感受、反覆體驗,從而理解詞的意義,明白道理。

(二)說教法:

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我主要以直觀法、談話法、表演遊戲法三個方法為主。

學前班幼兒的思維具有明顯的具體形象性特點,因此在活動中貫徹直觀性原則非常重要。

1、直觀法包括:操作演示法和示範法。

透過操作演示課件,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多媒體故事、影音課件具有生動、具體、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特點,多媒體特有的聲像並茂、動靜結合等優點,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記憶,從而使孩子們情緒高漲,興趣盎然;正確的示範則是教幼兒掌握語音的基本途徑。透過示範,不僅要求幼兒能正確地感知語音的微小差別,而且還能讓他們掌握髮音的部位和方法,而培養幼兒正確發音又是學前班語言教學的重點任務。

2、談話法:由師生相互提出問題和回答問題所組成。恰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啟發學習,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習慣。

3、表演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而表演遊戲是要按照故事中的情節扮演一定的角色,按故事規定的內容進行遊戲,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故事的思想內容。

此外,在各個不同的教學環節中還穿插運用練習法、啟發聯想法、賞識激勵法等教學方法。讓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做到寓教於樂。

活動準備: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為使活動呈現出趣味性、綜合性和活動性,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我做了以下準備:

活動前的準備:

1、課前請家長利用休假日帶幼兒到動物園、動物市場觀察、認識各種小動物。

2、蒐集各種有關動物的故事、圖書、圖片、影碟資料,充實到各區域角。

活動中的準備:

1、故事《唱歌比賽》課件;小動物聲音課件。

2、故事角色中小動物頭飾。

3、幼兒分組呈半圓形分佈坐。

(三)說學法:

1、多種感官參與法。在活動中透過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嘗試),做一做(練習)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表現。幼兒學習語言主要是透過傾聽這一途徑。根據綱要中要“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使幼兒“想說、敢說"的要求,我在開始部分著意設計提問"仔細聽一聽,有什麼聲音"讓幼兒帶著問題有目的、有針對性的認真傾聽。在欣賞故事中藉助於想多媒體課件生動活潑的畫面、極富感染力的配樂解說,以及我聲情並茂的重複,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說的願望。然後利用各種教學方法和遊戲,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會。透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模仿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多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2、遊戲體驗法:針對學前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採用了表演遊戲的方法,透過遊戲活動,使每個幼兒都有實際體驗,獲得愉快感、輕鬆感與成就感。在遊戲中,幼兒邊遊戲邊練習對話,充分體現《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的精神實質。

(四)說活動過程:

1、聽辨聲音,模仿動作。在開始的部分播放聲音課件,讓孩子們傾聽辨別:“你都聽到了誰的聲音”?激發幼兒的興趣,啟發孩子仔細傾聽分辨各種聲音,有意識地讓幼兒模仿所聽到的小動物的動作,給幼兒一個創造性地表達、表現的機會。透過用耳朵、用腦、用手、腳、用身體來體會,內化著自己的理解,為突破重點做了鋪墊。

2、欣賞故事,瞭解內容。在欣賞故事的過程中,我有意識地強化“小雞唱得太輕了,小鴨唱得太響了,小狗唱得太快了,小羊唱得太慢了。”使幼兒對難點有一定的認識。根據學前班幼兒語言能力發展的特點,我的提問指向明確,幼兒易於表現,如:“小雞唱得怎麼樣?他是怎樣輕輕唱歌的?怎樣唱才好聽?”鼓勵幼兒之間相互模仿。

3、表演故事,複習鞏固。《綱要》指出:“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兒童語言學習是開放而平等的學習。教師和幼兒是構造愉快學習和交流過程的共同體”。學前班幼兒基本上是以模仿性遊戲為主,要在成人的不斷提示啟發下才能展開遊戲。在表演時,我也加入到遊戲中,既擔任著“兔子裁判員”的職責,又能夠適時指導幼兒表演。在遊戲中,我不時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和體態進行暗示性的幫助,與孩子共同參與,享受快樂。幼兒在遊戲過程中反覆感受、反覆體驗,以突破難點。

4、總結評價,適時教育。在總結的過程中,我對每個(組)幼兒給予鼓勵性的評價,及時肯定、表揚其表現,並且教育幼兒懂得:說話、唱歌聲音不大也不小、不快也不慢才是聽的聲音。

此活動內容體現了根基性、直接興趣性、人文性、情境性、活動性、整體性與發展性,課程組織遵循了相互作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個體與集體互動,幼兒與環境互動)原理,始終以動靜融合的形式展開:傾聽聲音(靜)——模仿聲音動作(動)——欣賞故事(靜)——表演遊戲(動),符合幼兒身心發育特點,易於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接受。

(五)課件製作:

根據故事內容及幼兒年齡特點,我用Flash軟體製作出多媒體課件,其畫面色彩鮮豔,動物形象生動、可愛、充滿童趣,配樂明快、解說清晰,極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學前教育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好,我說課的題目是學前班語言文學活動《鵝大哥出門》,我將從設計思路、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教學法以及活動過程等幾個方面來闡述我對本次活動的理解和認識。

一、說設計思路

《鵝大哥出門》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大白鵝為主要角色,講述了一隻大白鵝驕傲不懂禮貌的故事,特別是鵝大哥之前"紅紅的帽子,雪白的羽毛"和之後的"一隻大黑鵝"對比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自高自大的人,特別是現在獨生子女較多,比較以我為中心,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們現在的心理而且也符合<綱要>中的教育要求,即教育幼兒使用禮貌語言與人交往,養成文明交往的習慣。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導向作用。<綱要>語言領域中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是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的環境。在新《綱要》中,活動教育提出了"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應以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創設適應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多彩的,引導幼兒在輕鬆愉快的心理氛圍中,積極主動地去體驗,實踐、創造,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的一種教育活動。"因此,在整個活動中都以幼兒的自主參與活動為主,教師在活動中起一個引導者和支持者的作用,和孩子共同活動感受,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使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初步學會複述故事,豐富詞彙"神氣、樂滋滋"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情節的討論,願意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體驗驕傲自大帶來的煩惱。

根據目標,在活動中,我把在遊戲情節中理解故事內容,懂得不能驕傲不欺負弱小的道理設為教學重點,根據學前班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設為難點。

三、說活動準備

為了此次活動的組織符合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注重綜合性、趣味性、活動性的協調統一,寓教育於生活情景遊戲之中,我做了以下兩方面的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準備了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大白鵝、小雞、小鴨的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遊戲角色當中,幫助幼兒理解故事。

2.知識的準備

我讓幼兒先認識鵝大哥,瞭解鵝的基本特徵,練習鵝的走路姿勢。

四、說教法、學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個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掌握學習物件。"《綱要》強調幼兒是中心,教育活動應以幼兒的學習、興趣,尤其是幼兒的經驗來進行,(學決定教〉在活動中教師應成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景教學法,角色遊戲法、課件演示法、提問法。

1、情景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讓幼兒模仿鵝的走路姿勢,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知道鵝大哥的自傲,體驗鵝大哥自高自大的後果,這種效果是與以前僅透過圖片理解故事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樣。

2、課件演示法:幼兒透過觀看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發展孩子的觀察力,激發孩子的複述故事的能力。

3、角色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4、提問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的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而採取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開發性的提問如:鵝大哥為什麼會掉進河裡呢?我們能不能學他啊?為什麼?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引導幼兒有目的、有順序地仔細觀察、激發幼兒說的興趣,創造幼兒說的空間。

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遵循幼兒的學習規律和年齡特點,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圍繞目標,突出重點,克服難點。創造條件讓幼兒自己參與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讓幼兒體會到了成功的喜悅,本次活動我採用了談話法,趣味遊戲法。

1.談話法:在活動中適當的問題有助於活躍幼兒的思維,有利於幼兒獲得新知識和發展智力,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較好的語言習慣。

2.趣味遊戲法:陶行知老先生說:"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絡故事中的語句,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提出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五、說活動過程

在活動中以激發幼兒的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使幼兒能始終處於積極探索的狀態,為了完成本節的教學目標,我是這樣安排的:

一、激發興趣,匯入活動

詩歌是幼兒最喜歡的藝術活動,是表現情緒、情感的方式。用詩歌《詠鵝》匯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出大白鵝。

師:小朋友們老師想問一個問題,這首詩歌是說得誰啊?那誰又能說說大白鵝長什麼樣子?(請個別幼兒說說)說的同時,出示圖片。

那誰願意表演一下鵝大哥走路的樣子呢?(其餘幼兒跟著學)讓幼兒在看看、學學、做做的過程中加深對鵝大哥的瞭解,也為下面理解故事作鋪墊。

教師小結: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脖子,頭上有頂紅色的帽子。鵝走路,總是昂著頭,挺著胸,仰著脖子,一搖一擺的,很高傲的樣子(豐富詞彙"神氣")

二、出示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幼兒理解故事:

1.猜想

有一隻神氣的白鵝,長得很漂亮,可是後來怎麼變成了大黑鵝呢?這是為什麼呢?(幼兒猜想)

2.出示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讓幼兒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3.師問:小朋友們,我是鵝大哥,誰可以告訴我,我為什麼變成了大黑鵝呢?請幼兒回答,給他們表現自我的機會,正如<<綱要>>中所說,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特點,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機會,引導幼兒積極運用語言進行交往。在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後,教師小結,原來是鵝大哥太驕傲太神氣了。

教師小結,原來是鵝大哥太驕傲,太神氣了。從而突破了教學重點,懂得不能驕傲不能欺負弱小的道理。

三、依次出示故事角色頭飾,老師講述故事(教師操縱角色頭飾教幼兒學講故事)

講完後問:

"我大步往前走第一次遇見了誰?說了什麼?"

鵝大哥看見自己的倒影心裡怎麼樣?它是怎麼說的?(理解樂滋滋)

"後來我又遇見誰了?說了什麼?"

"我是怎樣變成大黑鵝的?"用形象的頭飾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跟著老師講述角色的對話,鍛鍊幼兒的膽量,提高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

四、分角色遊戲,

讓幼兒扮演角色,在遊戲中學會複述故事,在情境中體驗。心理研究表明,人在主動積極參與的活動後,記憶力比平時提高很多倍,因此,這個活動讓孩子自己親自參加,體驗活動的樂趣。透過以上環節,突破了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這個難點。

五、出示多媒體課件《鵝大哥出門》,同時提問幼兒跟著課件畫面複述故事,對複述好的幼兒給以肯定和表揚。

透過以上環節,突破了用完整的語言複述故事這個難點。

學前教育說課稿 篇4

一、課程設定

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綜合能力很強的技能應用型人才,不僅要掌握學前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還應具備一個定的演唱、演奏、舞蹈、繪畫等實踐操作技能,歌唱能力的發展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所以我們學校針對歌唱能力的重要性,專門開設了學前聲樂課這一課程。

1、課程定位

學前聲樂作為學前音樂課的子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為學生將來從事幼教音樂活動提供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幼兒的音樂生活中啟發、引導幼兒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和表達情感的能力。具有鮮明的“幼教”特色。

2、課程目標

學前聲樂課的培養目標:構建音樂知識技能與創造能力、實踐能力相結合的,符合幼兒教育發展需要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讓學生開口唱、能演唱、能彈唱。

3、課程設計

學前聲樂課是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的重要的一環,聲樂課在相關音樂課程的支撐下,有一定的識譜、視聽、視唱能力後,課程設計沿著聲樂基礎、兒歌帶詞練習、兒歌表演唱、兒歌自彈自唱的順序,以拓展漸進式的開展教學活動。

二、教材及教學內容

我們學校選用的教材是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的學前專業音樂教育教育系列教材——《音樂欣賞、聲樂》,配合《幼兒歌曲彈唱》。

學校透過和用人單位的多次教研,選取了序列性科學、針對性強的教學內容:

1、聲樂基礎(課時的20%)

針對學生入學前沒有過正規聲樂訓練的特點,一是要選擇適合的藝術歌曲;二是要考慮到專業特點,選擇一些中外兒童歌曲。

2、兒歌帶詞練習(課時的20%)

既訓練了學生的音準、節奏、樂曲風格的把握,又能結合專業特點,一舉兩得。

3、兒歌表演唱(課時的30%)

與舞蹈課中的韻律活動內容相結合。唱和演的結合,教學內容中的重點。

4、兒歌自彈自唱(課時的30%)

將彈和唱合二為一,融會貫通。針對性適用性強。

聲樂課和以上內容的安排,充分結合了學生的認知特點,緊貼將來就業的實用性,和其他相關課程結合緊密,學生按照螺旋型階梯式軌跡循序學習。

三、教學設計

1、教學模式(“創情境、重探究、多合作、獲知識、享應用”五步教學模式)

我係聲樂課程的教學模式在以往的基礎上發生了很大變化。採用創設現實的、有趣的、有思考性的問題情境;然後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動獲取知識,最後拓展應用。體現了教和學的統一,最後應用到實際中去。

2、方法手段

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有: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語言性音樂教學方法和探究性音樂教學方法。如兒歌表演唱的教學,是練習法、律動教學法、創作教學法和遊戲教學法的結合,學生參與度高,增強了課堂的興奮點,發展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學內容在不知不覺的遊戲中學生掌握了,而且還能學以致用,一舉多得。在學生表演結束後,還可以應用探究式教學法,以探究、發現為主,透過創設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觀察、分析、綜合、比較、收集、交流等能力綜合發展,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學習和思考。並總結出結論。

整個教學過程中,採用鋼琴、電子琴、打擊樂等樂器、多媒體、各種聲像資料等教學手段。

3、保障條件

學校的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老中青結合,教學教研氣氛濃厚的教師隊伍。高階和中級職稱的教師數量佔老師總數一半以上,隔週開展針對性強、實用性高的教研活動。每學期都會邀請幼教方面的專家來我校講座,座談,對新興的教學方法、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展開討論。

校內外實訓設施裝置完善,擁有標準音樂教室、數碼鋼琴室、多媒體教室、合唱教室、舞蹈室、模擬模擬教室等多種專業課教室,學生琴房四十餘間。校外選擇的實訓基地多為市級示範幼兒園。

四、教學組織與實施

1、組織實施

教學過程分成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課程引入

承上:在視唱練耳課中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識譜能力,掌握了一些基本節奏型,音程,視唱中的音準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啟下:在本單元中,主要引導學生透過帶詞視唱曲來創編兒歌。不僅提高視唱水平,還遞進到創編成兒歌表演唱,從而增強學前聲樂課的實用性。

第二環節:發聲練習:練聲曲

發聲練習的設計時都要針對實際演唱歌曲的需要。針對學前音樂課上大集體課的特點,練聲曲主要採用兒歌式帶詞練習。好的練聲曲不僅能拓展學生的音域,還能在練習過程中獲得發聲方法,解決學生存在的聲樂技巧問題。並且,學生感受到了幼兒在歌唱時的狀態、感覺和氣氛。比起單純的母音練習,學生的積極性會提升很多。從我校學前教育專業實踐的情況來看,學生的接受度高,課堂氣氛熱烈,教學效果良好。最重要的是,可以用在今後的教學中。

第三環節:帶詞視唱歌曲,如:《勞動最光榮》

在學唱歌曲中,分四個步驟來完成。

(1)欣賞歌曲的示範音樂,同時範唱,讓學生獲得對此歌曲的整體感受。這首兒歌是)

(2)電影美術片《小貓釣魚》的插曲,注意體會歌曲的情緒感受歡快熱烈的歌曲氣氛。

(3)跟鋼琴視唱歌曲的歌譜,在視唱中鞏固C大調視唱,注意學生音準節奏的把握。特別是每一節的結尾處,節奏較難把握。

(4)帶詞視唱,在唱好音準節奏的基礎上,提示學生唱出歌曲的風格,把握樂曲歡快、節奏感強的特點。

運用多媒體,跟伴奏音樂演唱歌曲,鼓勵學生擊掌、點頭、配合自發的簡單身體律動。提示學生跟著音樂表現情感,注意聲音的狀態。在愉快的歌曲聲中學生熟練地掌握歌曲的節奏、音準、音樂表現力等音樂基本要素。

第四環節:學前音樂課和兒童韻律活動教學結合,將帶詞視唱曲創編成兒歌表演唱。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思維,在學好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歌曲和兒童韻律活動相結合,把帶詞視唱曲創編成兒歌表演唱。引導學生在朗誦和演唱歌詞中,結合歌詞所表現的內容,配以適當的韻律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能結合歌詞,創編出各種兒童韻律動作,使得歌曲在演唱時更加生動有趣。學生也領悟到,兒歌的演唱不僅是唱而已,還要在唱中舞蹈,在唱中游戲,愉悅身心,獲得知識。

第五環節:課堂拓展

透過課堂拓展這一環節,滲透給學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內容,還要引導學生將來在她自己的教學活動中,選擇有主題思想、有教育意義的歌曲,寓教於樂,讓兒童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貫徹蒙臺梭利教學法的思想精髓。

2、教學效果

依靠以上五個環節,引導學生從視聽到視唱,由演唱向表演唱過渡。該教學環節實用性很高,學生在掌握步驟和方法後,基本能適應幼兒園的藝術教育領域的兒歌教學。

五、特色與創新

開展的課題研究,鼓勵教師自己編寫講義,發表專業論文,撰寫校本教材。教研活動分為本學科教研和跨學科兩種,注重各個課程的“平行發展”,如兒歌表演唱和自彈自唱,就是和舞蹈課、鋼琴課教學的協調配合。

定期在用人單位實地考察,捕捉一線幼兒教師的新型課程和教改方案,開發學院培養特色。如配合幼兒園中的雙語教學模式,在“說”中融合英語故事和英語詩歌的朗誦。在“唱”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唱藝術歌曲,還要有兒歌表演唱、自彈自唱的能力。

六、結語

我們培養的學前教育學生,遍佈全國各個省市地區。就業率年年百分之九十以上,學生供不應求。到2020年,我國的幼師需求量還有兩百萬的缺口。這就是我們這個專業大力發展的契機。只有我們在培養過程中重視了理論和技巧的結合,重視了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那麼,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才能適應幼教機構的需求,才能適應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

學前教育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今天我選定的課題是幼兒園大班語言《七彩世界》主題裡的一個語言教育活動《調皮的七彩光》,下面,先說說我的設計意圖。經歷了小班、中班的學習過程,大班幼兒的求知慾更強了,他們不但對五彩繽紛的顏色十分喜愛,而且更對五彩繽紛的自然界充滿了好奇心,他們會由自然界中紅彤彤的蘋果、黃澄澄的梨、藍藍的大海、綠綠的草地等景象的觀察及認識引發出更深一步的思索:大千世界為何會有這麼多的顏色?這些美麗的顏色是怎麼來的?……

透過《調皮的七彩光》這個故事就可以讓幼兒知道:色彩來源於光的作用,是調皮的七彩光娃娃從天空來到地上"玩"出來的。我們的身邊處處都有七彩顏色。有了七彩顏色,畫畫更美麗,打扮東西更漂亮,遊戲起來更有趣。本活動有利於幫助幼兒成為色彩世界的探究者,發現自然界中的許多奧秘,培養幼兒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和對生活的熱愛,感受生活的樂趣。

二、說活動目標

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和《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以及作品展示的主題,確立了情感、認知、能力各方面的目標:

1.獲得光與色的感性經驗,初步瞭解光的七色是:紅、橙、黃、綠、青、藍、紫。

2.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3.能結合已有的生活經驗,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續編故事,充分發展幼兒想象力、創造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讓幼兒在感受作品語言美和意境美的同時,理解光與環境以及人們生活的關係。

教學難點:在續編過程中,地點與事物、事物與事物之間的邏輯關係。由於大班幼兒的思維是以形象思維為主,邏輯思維才開始萌芽,極易引起思維上的邏輯混亂。

三、活動準備

為了給幼兒展示優美意境的作品,使幼兒在活動過程中得以充分的表達和練習,我們作了以下準備:

(一)硬體準備

1.彩圖:蘋果、香蕉、彩虹、太陽、沙灘、大海等

2.卡紙做的:七彩光寶寶

(二)知識準備

課前必須豐富幼兒有關光與色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並加以提取和整理。

四、說教法、學法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透過多媒體演示法、情境教學法,使活動呈現趣味性、生動性、寓教育於生活,使主題活動得到深化。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本次活動幼兒採用討論法、嘗試法來理解故事,欣賞故事,創編故事。透過幼兒互補學習,師幼合作來表現主題。

五、說教學過程

1.情景匯入,激發幼兒學習和探究的慾望。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個漂亮的色彩寶寶。他們是誰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以下吧!

2.演示法(欣賞作品)

教師逐一出示(紅、橙、黃、綠、青、藍、紫)色彩寶寶

讓幼兒辨認。教師完整的講述故事一遍後提問:太陽公公有幾個光線寶寶。他們的名字分別是什麼?(紅、橙、黃、綠、青、藍、紫)

今天我們就來講一個有關它的故事

3.教師再次講故事。出示彩圖。讓幼兒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

(1)在本次的活動中,我們則嘗試了理解在先,欣賞在後的教學策略,我們認為,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完整欣賞,更能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同時,我們還採取了教師設疑――幼兒猜測――揭示答案的.手法,緊扣幼兒心絃,引其入勝。

(2)讓幼兒帶著問題完整欣賞故事,進一步感受和理解故事內容。完整的作品傳遞完整的畫面展示,配有優美的音樂,聽覺和視覺的完美統一,把文學作品的形象性和音樂性傳遞給幼兒,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

(3)啟發幼兒討論光和人們生活的關係幼兒透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已初步瞭解光線寶寶由七種顏色組成,教師再次以提問的方式給幼兒設疑,並啟發幼兒進行討論:假如我們的生活中沒有光會怎麼樣?我們應該為幼兒提供寬鬆自由的討論環境,這也符合《綱要》中"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待幼兒討論完以後,教師小結光與環境和人們生活的關係。

(4)接著,教師繼續啟發幼兒聯絡生活中事物的顏色,嘗試續編故事。兒童的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在這一環節中,我們給幼兒提供了一個展示他們內部智力活動的機會,這也是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是很容易看到自己的成果,從而增進了幼兒的主動性和自信心。

六、活動延伸

幼兒自選方式作進一步的探究活動。因為一個目標的達成,可以透過各種途徑和手段來進行,這也體現了教育的整合性。在本次活動中,我們把教學的意圖、內容、形式有機的交織在一起,透過視聽結合、交流、表達的形式,使幼兒更容易理解作品的內容,激發起他們進一步對自然界探究的慾望,從而達到我們所需要達到的活動目標。

學前教育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教材選擇

幼兒園的教育活動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主動活動,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為健康探索的物件。在《綱要》中健康科學目標提到“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於是根據幼兒的認知水平,我先物體的形狀出發,逐步過渡到對物和物體的之間的顏色來比較探索,聯絡跳躍及躲閃,鍛鍊思維的靈敏性。由易到難,逐步深入。

2、目標定位

小班孩子年齡小,獨立性差,常常愛模仿別人,他們的思維仍帶有直覺行動性,主要依靠動作進行,需要親身體驗,探索中去發現事物的特徵。目標為:

(1)樂於參加跳圈遊戲,感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2)能按指令迅速正確地調整自己的行為。

(3)聯絡跳躍及躲閃,鍛鍊思維的靈敏性。

3、重點和難點

我認為本次活動的重點是:物和物體的之間的顏色來比較,難點是:找到對應的顏色的圈中,初步獲得物與物的兩者之間比較的關係。

4、活動準備

活動場地上畫有紅色和藍色的兩個圈,每人貼一個紅色或者藍色的標記,強快的音樂。

二、說教法

教師應成為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 師生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以飽滿的情緒影響孩子,以自己的形態感染孩子外,還採用適宜方法來組織教學。在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多種感官參與法:在活 動中透過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學一學、說一說(嘗試)做一做(模仿表演)等多種方法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是引導幼兒注意傾聽,大膽表述, 藉助於兒歌生動活潑的畫面,極富感染力的配樂以及我聲情並荗的解說,刺激幼兒的各種感官,激發幼兒想說的願望,然後利用各種教學方法給幼兒提供表達的機 會,透過語言的激勵調動幼兒模仿的積極性,讓幼兒敢說、想說,多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

遵循“幼兒是透過自由觀察,積極探索進行學習的。”這一認知發展規律,為了給今後獨立學習,獨立思考奠定基礎,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

學前教育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1.本次活動來源於偶然,在看少兒節目時,發現了一個小魔術,挺有意思的,就給孩子們表演了一次,在表演過程中,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也很想會這個簡單而且好玩的魔術,本著以幼兒為主體、活動以幼兒的興趣點出發的這一理念,於是就生成了這次活動。

2.目標定位: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大班幼兒年齡的特點及實際情況,確認了認知、能力、情感方面的目標,其中,有操作、探索的部分,有表達的部分,目標是:

a、透過觀看魔術表演培養幼兒觀察力及對事物的探究興趣。

b、透過嘗試操作魔術發展幼兒動手能力。

c、感受魔術帶來的快樂。

根據目標,我把活動重點定位於:幼兒探索魔術的秘密,並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活動的難點是幼兒需要用手靈活的操作小兔子。

二、說教法:

新《綱要》提出: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在活動中我充當了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根據大班幼兒思維的特點,結合多種教法進行活動。

1.觀察法:

這裡運用了觀察法,透過觀察魔術表演,激發幼兒對魔術的興趣,魔術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十分神秘的事物,孩子對它的認識很少,但孩子強烈的好奇心使得他們很渴望對魔術進行探討,因此幼兒的注意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集中。

2.操作法:

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究學提供豐富的材料時,要使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其中操作活動是製作會動的小兔。本次活動主要引導探索小兔子的耳朵會動的秘密,知道魔術並不是表演者有魔法,而是使用一些技巧給人一種神秘感。

3.此外,我還採用了交流法、鼓勵法對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探索魔術秘密的興趣。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新《綱要》中,目標明確指出:幼兒能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我在活動中引導幼兒眼看(觀察)、耳聽(傾聽)、腦想(想象)等多種方式來獲得知識體驗,重點引導幼兒注意觀察、發揮想象、大膽表現。多種感官參與的活動給幼兒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

2.表達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活動中,引導幼兒觀察魔術的每一個細小的環節,找出魔術的秘密,激發幼兒對魔術的興趣。

3.嘗試法:

陶行知先生說:“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我鼓勵幼兒自己想一想,做一做,引導幼兒大膽表演;在表演失敗後,我又引導幼兒再次仔細觀察魔術表演,提高了他們的觀察能力。

四、說教學程式:

本次活動流程為:激發興趣、觀看魔術——探索其中的秘密——操作實踐(魔術表演)。

1.激發興趣、談論話題:

《綱要》提出:教師要為幼兒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的交流、體驗交流的樂趣,活動開始,我以提問問題的形式“喜歡魔術表演嗎?誰會變魔術?”調動孩子的興趣,透過觀看魔術表演,吸引幼兒的注意力。

2.探索秘密:

當老師表演魔術時孩子會感到十分好奇,也很想自己試一試,當魔術失敗後我又一次慢慢的表演,同時啟發幼兒發現其中的秘密。在幼兒理解秘密的同時再次的為大家表演魔術,使得孩子充分的感受到魔術帶來的樂趣,同時也使幼兒不知不覺的在玩中學到了知識和技能。

學前教育說課稿 篇8

一、課程設定

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的是綜合能力的技能應用型人才,不僅要掌握學前教

育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還應具備一定的演唱、演奏、舞蹈、繪畫等實踐操作技能,自彈自唱能力的發展佔有相當大的比重。

1、課程定位

自彈自唱課作為學前音樂課的子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音樂素質,為學生 將來從事幼教音樂活動提供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掌握幼兒的音樂生活中啟發、引 導幼兒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和表達情感的能力。具有鮮明的"幼教"特色。

2、課程目標

自彈自唱課的培養目標:構建音樂知識技能與創造能力、實踐能力相結合的, 符合幼兒教育發展需要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彈奏,能開口唱。

3、課程設計

自彈自唱課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課程中的重要一環,學生有一定的識譜、視奏能力後,課程設計沿著鍵盤基礎、兒歌自彈自唱,兒歌表演以拓展漸進式開展教學活動。

二、教材及教學內容

我選用的教材是人教幼師教材第一冊的內容配合校本教材《幼兒歌曲彈唱》。 針對學生入學前沒有接受過正規鍵盤訓練的特點,為學生確定每週、每月、每學期、每學年彈奏曲目。每週學彈《孩子們的拜爾》(第一冊)的曲目(天天練習);每月學彈考證曲目,並結合學前教育專業工作實際,學習兒歌伴奏編配及兒歌彈唱;每學期選彈世界鋼琴名曲及趣味流行鋼琴曲。因為學生兩人共用一臺琴,所以在課堂中會適當採用四手聯彈的演奏形式。兒歌自彈自唱將彈和唱合二為一,融會貫通。針對性適用性強鍵盤課以上內容的安排,充分結合了學生的認知特點,緊貼將來就業的實用性,和其他相關課程結合緊密,學生按照螺旋型階梯式軌跡循序學習。

三、教學設計

1、教學模式("創情境、重探究、多合作、獲知識、享應用"五步教學模式) 採用創設現實的、有趣的、有思考性的問題情境;然後組織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動獲取知識,最後拓展應用。體現了教和學的統一,最後應用到實際中去。

2、方法手段

主要採用的教學方法有:體驗性音樂教學方法、實踐性音樂教學方法、語言性音樂教學方法和探究性音樂教學方法。如自彈自唱課的教學,是練習法、律動教學法、創作教學法和遊戲教學法的結合,學生參與度高,增強了課堂的興奮點,發展了學生的創新精神,教學內容在不知不覺的遊戲中學生掌握了,而且還能學以致用,一舉多得。在學生表演結束後,還可以應用探究式教學法,以探究、發現為主,透過創設的情景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觀察 、分析、綜合、比較、收集、交流等能力綜合發展,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學習和思考。並總結出結論。

整個教學過程中,採用鋼琴、電鋼琴琴、打擊樂等樂器、多媒體、各種音像資料等教學手段。

四、教學組織與實施

1、組織實施

教學過程分成五個環節

第一環節:課前表演,每節課前請三至五位同學上臺表演兒歌彈唱。

第二環節:複習舊課,全班學生移調彈唱帶歌詞練聲曲:

《我的小貓》(1=C—F)

5 6 5 4 3 1 2 1 2 3 5 – 3 3 3 5 5 5 3 3 2 2 1

我愛 我 的 小 貓 小 貓 怎 樣 叫 喵 喵瞄 喵 喵 瞄 喵喵瞄 喵喵

難點:可以將小貓的歌詞換成小鴨、小牛、小羊的叫聲,讓學生髮揮想象編歌詞,很適合在幼兒園教小朋友練聲用,很實用。可以鼓勵學生上網查資料,多找幾條帶歌詞的練聲曲,也可以把簡單的兒歌拿來當練聲曲,移調彈唱 ,即熟悉了鍵盤又鍛鍊了唱歌,還可以加上簡單的律動,自制打擊樂伴奏,活躍課堂氣氛。

第三環節:

1、學唱歌曲《可愛的家》(C—F、F-C)

(1)分析樂曲,

這是著名的英國歌曲,旋律親切而豐滿,表現家的溫馨、對家的熱愛。這首適合在幼兒園上語言課讓小朋友介紹自己的家人的同時,教小朋友唱,場面很溫馨。第一樂段(第1-9小節),有兩個樂句,第二樂段(第9-17小節)也是兩個樂句,四句均為弱起,第一句和第二句是變化重複的,第三句和第四句是變化重複的。Andante行板,我們在彈的時候要放慢速度,樂曲的情緒抒緩柔和,很簡單易學,解除學生的彈奏畏懼心理。

(2)師移調範唱、範奏《可愛的家》(C—F)

學生跟著琴聲唱歌詞,經過幾遍的練唱將歌詞背下來。記在腦子裡,彈奏時就不容易來不及看歌詞而忙亂。

2、雙手配合彈奏《可愛的家》

(1)教師範奏(用大螢幕播放教師雙手彈奏影片,邊彈邊講解,可放慢速度彈奏,讓學生看清手位和鍵盤位置)。

(2)學生分組練習,首先將全班38位學生分成兩大組,第一組齊奏旋律部分,第二組齊奏伴奏部分,同時彈奏,要求每個人都要聽到自己沒有彈奏的部分,聽聽樂曲的整體效果。反之,第一組彈伴奏部分,第二組彈旋律部分,同樣要聽整體效果。

a、教師範奏兩種彈法

第一種:雙手不分強弱地彈奏

第二中:旋律部分稍突出,伴奏部分稍弱。

b、講解強弱的處理

首先是左右手旋律與伴奏的區別,旋律聲部應當讓人聽得清晰、優美,線條明晰;伴奏聲部不能老讓人聽到清晰的每個音,伴奏既為伴奏,就要伴著主旋律來彈奏,左手要控制音量。

3、學生彈唱《可愛的家》

解決難點:

(1)雙手配合彈唱必須建立在雙手能夠流暢地彈奏的基礎上,因此我們要將雙手配合得更加熟練才能在加入唱歌時儘量少地影響到彈奏。

(2)唱這首歌時,我們一般兩個小節換一口氣,樂譜上也是兩個小節畫一個大連音線,在彈奏中也要跟唱一致,兩個小節換氣一次。學生練習邊彈邊唱。"吸氣"是用人的呼吸、情緒帶動,將手稍抬離琴鍵,作為一個呼吸的氣口,再往下彈奏。彈唱的時候,人和手的吸氣要同步。樂曲的表達重在處理好強弱變化,每個人對音樂的理解不同,樂感不同,

(3)教師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引導她們對自己的彈唱做出個性化的處理,彈唱時特別要注意移調彈唱歌曲,因為幼兒園小朋友的音域跟我們成人是不一樣的,注意保護小朋友的聲帶,注意音量的調整,如果自己的歌聲音量太小,彈奏時要儘量控制好音量。主要的原則是要讓聽眾聽懂你所表達的音樂。

(4)鼓勵學生上臺展示,多媒體演示觀摩,將學生的彈唱影片拍攝下來,並講評,有據可依,直觀又有說服力。

第四環節:

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思維,在學好彈唱歌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將歌曲和兒童韻律活動相結合,創編兒歌表演。引導學生結合歌詞所表現的內容,配以適當的韻律活動。創編出各種兒童韻律動作,使得歌曲在演唱時更加生動有趣。學生也領悟到,彈唱不僅是邊彈邊唱而已,還要在彈唱中舞蹈,在彈唱中游戲,愉悅身心,獲得知識。

第五環節:課堂拓展

透過課堂拓展這一環節,滲透給學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內容,還要引導學生將來在她自己的教學活動中,選擇有主題思想、有教育意義的彈唱曲,寓教於樂,讓兒童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貫徹蒙臺梭利教學法的思想精髓。

2、教學效果

學生在掌握步驟和方法後,基本能適應幼兒園的藝術教育領域的兒歌彈唱教學。

五、特色與創新

在"彈"中,不僅要求學生能彈考證曲目,還要有自彈自唱、表演的能力。

六、結語

到2020年,我國的幼師需求量還有兩百萬的缺口。這就是我們這個專業大力發展的契機。只有我們在培養過程中重視了理論和技巧的結合,重視了學生職業能力培養和職業素養養成,那麼,我們所培養的學生才能適應幼教機構的需求,才能適應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