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自驅力讀後感(精選3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這時最關鍵的讀後感不能忘了哦。到底應如何寫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自驅力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自驅力讀後感1
看了凱普的《自驅力》一書,頗有些感悟,深深地感覺到工作時,必須腳踏實地,而不是投機取巧。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要靜下心來,腳踏實地地去做。要知道,你把時間花在什麼地方,你就會在那裡看到成績。只要你的努力是持之以恆的。這是非常簡單卻又實在的道理。
講了美國廣為流傳的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享譽全球的希爾頓酒店的創始人希爾頓,涉世之初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酒店當服務員。誰知,上司竟然讓他洗馬桶。當時,他也曾心灰意冷。但同單位一前輩身體力行,親自洗馬桶給他看,洗得光潔如新,然後,她從馬桶裡盛了一杯水,一飲而盡。這件事給他很大的啟示。他警覺自己的工作態度出了問題,於是他痛下決心:“就算一輩子洗馬桶,也要做個洗馬桶最出色的人。”
實現自我驅動,成為最優秀的最能幹的!這是一個很樸實的道理,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知道了也不願意去努力實踐。做到最好是人生的一種歷程,努力地達到,便成為自己寶貴的人生經歷。做一個最好的清潔工、做一個最好的父親、做一個最好的上司,這本身不是一種目標,而是一種態度。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我們會有收穫和成功的快感,直到做得自己都認為無可挑剔時,別人的眼光中就只有感動和敬佩了。不是非要每一個人都要喝馬桶裡的水。完美是工作和生活的態度。
也許我們盡力了卻未必完美,也許機遇和境地無法讓你完美,但這並不重要,真正可貴的並不是你所做工作的結果,而是你所形成和表現出的職業素養,工作精神。竭盡所能做好自己的工作,讓別人無可挑剔或不忍挑剔,這是我們在職場如魚得水遊刃有餘的唯一法寶,也許會付出比別人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汗水,但我們也會收穫比別人更豐碩更甜美的果實。喝不喝馬桶裡的水並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當你必須為自己的行為承擔責任或表白時有沒有希爾頓那樣從內心深處湧現的力量。
只有經歷磨難、腳踏實地地工作才能成才,古往今來的無數事例都證實了這一規律。
在工作中投機取巧也許會讓你獲得一時的便利,但卻可能埋下隱患,從你工作的長遠發展來看,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有一則小故事講了:一個人看見一隻幼蝶在繭中拼命掙扎,覺得它太辛苦了,出於憐憫,就用剪刀小心翼翼地將繭剪掉了一些,讓它輕易地爬了出來,然而不久這隻幼蝶竟死掉了。幼蝶在繭中掙扎是生命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為了讓身體更加結實、翅膀更加有力,而這種投機取巧的方法只會讓其喪失生存和飛翔的能力。
成功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勤奮。在這個世界上,投機取巧是永遠都不會到達成功之路的,偷懶更是永遠沒有出頭之日的。
然而,在我們的周圍,隨處可見這樣的人:只有在形勢所迫時,才去工作,對於自己身上的潛力無動於衷,遇到事情總是敷衍塞責,寧願呆在原地也不肯花點心思向上攀登。這些人私下裡認為自己很聰明,他們滿足於混日子,敷衍了事,混水摸魚,過一天算一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浪費自己寶貴的青春,生命,大好前程,渾渾噩噩得過且過直到退休仍然一事無成。令人十分惋惜!
其實,我們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漫不經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裡了。把自己當成一個木匠吧,想想自己的房子,每天敲進去一顆釘,加上去一塊板,或者豎起一面牆,用自己的智慧好好建造吧!我們的生活是一生唯一的創造,只有一次機會,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充實、踏實。因為生活是自己創造的。
自驅力讀後感2
我也會把自己想像成為一個擁有無限空間的王“。我們要快樂的去工作,因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工作中找到快樂。沒有哪一項工作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量身定做的。在這裡我想借用一個激勵著無數人的名言,那就是”即便是洗馬桶也要做一個洗馬桶最出色的人。“
世界上沒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心態。任何工作本身都沒有未來,未來掌握在工作者手裡。我們從一個成功者身上看到了這種職業輝煌的前景,但是哪一行沒有失敗者呢。美國著名作家凱普在《自驅力》這本書中將這世上的人歸結為三種:一種是先知先覺的人,一種是後知後覺的人,一種是不知不覺的人。
不知不覺的人工作很辛苦,不知為何工作,他得過且過,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渾渾噩噩,虛度年華。後知後覺的人僅僅把工作當成謀生的手段,落入工作的痛苦裡面,為工作而工作,每天為工作所累。
但先知先覺的人不一樣,他是在為自己工作,他是在享受工作,因為工作正是他生命成長的一個契機,他把工作當作一種享受,而非聊以餬口的工具。
有個老木匠向老闆遞了辭呈,準備離開建築業,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老闆捨不得他的好員工離開,問他能否幫忙建最後一座房子,老木匠欣然允諾。但是,顯而易見,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他用的是廢料,出的是粗活。等到房子竣工的時候,老闆親手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這是你的房子,“他說,”我送給你的禮物。“他震驚得目瞪口呆,羞愧得無地自容。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他怎麼會這樣漫不經心、敷衍了事呢?
現在他只好住在一幢粗製濫造的房子裡!其實,我們何嘗不是這樣呢?我們漫不經心地”建造“自己的生活,不是積極行動,而是消極應付。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房子“裡了。把自己當成那個老木匠吧,想想自己的房子,每天敲進去一顆釘,加上去一塊板,或者豎起一面牆,用自己的智慧好好建造吧!你的生活是你一生惟一的創造,它不是一場彩排,走錯了還可以重來。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都上演著奔跑比賽。清晨,當太陽剛剛升起,露珠還未完全消失,大草原上的動物們,已經開始了新一天的奔跑。最先跑起來的是羚羊。它們成群結隊地跑過平緩的山崗,找到水源,在短暫的休息之後又開始新的奔跑。也許就在它們不遠的地方,狼群也在奔跑。它們的奔跑是為了羚羊。
當狼群開始奔跑的時候,獅子也開始了奔跑。它必須趕在狼群之前找到一日的早餐,否則,今天可能又是一個忍飢挨餓的日子。
這是每天發生在大草原上的一幕,沒有任何外在的力量在導演這一切。它們奔跑完全是來自內心的驅使——要麼生存,要麼死亡。
對於我們來說,不存在動物界殘酷的廝殺,但是慵懶的生活會吞噬我們生命存在的意義。
自驅力讀後感3
“很多時候,我們無從選擇,像出生,像工作,像死亡——很多時候,我們又有許多選擇,比如笑或者哭,比如快樂或者憂傷,比如樂觀還是悲觀——因為無從選擇,我們學會了接受無法改變的機遇與磨難;因為可以選擇,我們便與命運相搏,去尋找自身價值,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軌跡。”
這是我在《自驅力》這本書中所看到的一番話,印象很深,所以把它當作我讀書隨感的前言吧!
這是一本優秀的企業文化讀本,弘揚的是一種員工精神。
剛拿到書時,我就在想,什麼是自驅?可是通讀全文作者也沒有向我們解釋自驅力的概念,而是運用了很多的理念和事例來說明了這個觀念。透過查詢資料,我知道其實自驅力是一個心理學名詞。又稱內驅力,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並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它一般具有三種功能:一是啟用功能,即內驅力會促使人產生某種活動。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內驅力的作用下,人的行為將指向某一目標。三是強化功能,即當活動產生以後,內驅力可以維持和調整活動。內驅力也是一種需要,但它是動態的.,從需要的作用來看凱普所說的自驅力,當屬於工作驅力。指個體由自己的工作成就而獲得相應的地位或威望的需要,它不直接指向工作任務本身,而是把工作成就看做是贏得地位和自尊的一種的根源,是賦予青年期的人的一種行為,因為這一時期人的工作目的是在於滿足自己的需要,並從中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
所以說,文中的自驅力魅力在於他讓人們的工作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內心的滿足,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再也不是一種謀生的手段。自驅力魅力在於作為一名員工,工作時就不會想我必須為老闆做什麼,而是在想我難道只在這種職位上做一輩子嗎?我難道就只能當士兵而不能當主帥嗎?他就會除了做好本職工作外,還會去做一些分外的不同尋常的事情,這樣自己的水平才會超過一般人,養成自己在高層工作的能力。自驅力魅力在於在工作中就會得到重任和高薪。這是因為有了自驅力,我們就會把公司的事情當作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看成集體中的一員,把自己想象成理想中的樣子,把公司的利益當成自己的利益。自驅力的魅力在於你就不會認為現在的地位是多麼的卑微或者從事的工作是多麼的微不足道,因為你懷著強烈的進取心,渴望能有一日成為萬眾矚目的人物,並願意為此付出切實有效的努力,任何障礙都阻礙不了你的步伐,這樣你就最終會擁有輝煌而壯麗的人生。自驅力的魅力在於它會促使人自覺自願地去尋找機會,發揮創造力,將自己的發展機會置於某種挑戰爭取的過程中,就會去學習,參加培訓,更新自己的技能,培養自己在工作中立於不敗之地的能力,把工作看作自己的滿足,把工作看成是藝術,把工作看成是一種娛樂活動。
內驅力是一種自我需要,這種需要可以使每個員工的自主意識得到提高。把自我的發展和企業的發展緊密聯絡在一起。這是一種高境界精神的需要。這讓我想到了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針對需要的層次,我想內驅力應該是一種自我實現的需要。它應該是建立在其它需要的基礎之上的,否則就是一句空話,或者是唱高調。員工的自我認識,自我要求很重要。但這和管理者的管理方式是相輔相成的?我想,一個讓員工有安全感,有保障的企業,一個讓人感受到尊重的企業,一個能讓人找到自我價值的企業,它的魅力會是無窮的,會大大激發,驅動員工的自驅力的。它也永遠是員工賴以生存守望的精神家園。
這是一本優秀的讀本,它不光弘揚了一種員工精神,更重要的是倡導了一種不斷追求,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很感激學校會選擇這一本書給我們閱讀,它的到來很是時候。至少對我來說就是這樣的。上班十年了,工作似乎到了一種十年之癢的地步。同樣也很認真,也很努力。但是卻少了初上班的豪情與銳氣,還有理想。有時也在不停擔心:工作到退休,總是重複的內容,一樣的過程,好累呀。我不渴望成為萬種矚目的人(或好或壞)那麼,工作的意義也不過如此了吧!而《內驅力》卻觸動,感染了我。觸動的原因並不是它倡導成功定義中的地位和威望,是而“與命運相搏,去尋找自身價值,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軌跡”的人生態度。如果把這本書單純的看做是員工文化那就太膚淺了,我更願意它是人生感悟。
平淡的人生,平凡的工作,怎樣才能讓它變得生動——這來源與自己的內心,要有顆不斷奔跑,不斷追求卓越的心。正如書中所說,不要追求完美,因為完美會使你受挫,使你被削弱,而卓越卻是一個盡其所能去做到最佳的,不斷前進的目標。在追求卓越的過程中,你可以不斷地取得最佳,不斷地打破個人記錄,提高過去取得的成績,從各個層面的成就出發,從而讓自己變得堅不可摧。我們的工作要不斷的奔跑,何況人生呢?
我還是想用這段話去作為我的文章結尾:
很多時候,我們無從選擇,像出生,像工作,像死亡——很多時候,我們又有許多選擇,比如笑或者哭,比如快樂或者憂傷,比如樂觀還是悲觀——因為無從選擇,我們學會了接受無法改變的機遇與磨難;因為可以選擇,我們便與命運相搏,去尋找自身價值,尋找屬於自己的人生軌跡。
我想,只要我們積極面對身邊的一切,不論是生活還是工作,我們的人生軌跡一定是豐富多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