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幼兒教育書籍的讀後感

有關幼兒教育書籍的讀後感(精選5篇)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有關幼兒教育書籍的讀後感(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教育書籍的讀後感 篇1

上學期幼兒園贈送了我們教師每人一本書,此次贈送的書都是經過教科室主任精心挑選的專業類書籍。我挑選了一本《給幼兒教師的101條建議——數學教育》。因為之前也讀過此係列的語言教育等叢書感覺不錯,所以就選擇了此書。

本書是由張俊主編,共有7個部分,101條建議。其內容涵蓋了幼兒園數學教育的方方面面:從幼兒園數學教育的基本理念到數學教育的目標、內容和方法,從數學活動設計到操作材料的提供,從領域滲透教育到日常生活教育,乃至如何評價幼兒數學學習與發展……對於書中的一些問題都是我們平時經常碰到但不知如何處理的問題,今天在此書中終於找到了非常完滿的答案,解決了我們在教育實踐中的現實問題,讀完之後你會感覺哦這件事情原來是這樣啊。書中的編輯都是教育理論的專家同時也是從事多年的幼兒園一線教師。他們的建議給我們的是一種心靈的交融,而不是專業的控制,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點。我如飢似渴的閱讀著,就像一隻迷路的羔羊終於找到了家的方向。以下是書中的部分內容與大家共享。

在新《綱要》中提到數學教育的目標“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作者對正確理解“數學教育生活化”的內涵做了全面整體的闡述:讓幼兒在真實的生活場景中獲得數學經驗;幫助幼兒將數學經驗或概念運用於生活之中。然後又理論結合實際從多方面來闡述培養幼兒的數學能力,例如:在生活中培養幼兒的估算能力;利用生活中的事物進行簡單的統計;巧用“說明書”學數學等等,從實踐的角度來引領我們如何在生活中滲透數學教育。

幼兒教育書籍的讀後感 篇3

《童年的秘密》是一本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由義大利當代教育史上最偉大的幼兒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瑪利亞.蒙臺索利撰寫的,本書蒙臺索利深刻地揭示了兒童心理發展的秘密,說明成人對兒童的阻礙和壓抑是導致兒童出現心理偏差的根本原因,並透過自己在“兒童之家”的教育實踐指出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和療救之方。透過對本書的閱讀,給我留下很深的啟示。

剛開始閱讀的時候,我感到這本書挺枯燥的,甚至有點誇大兒童的作用,講到兒童的精神,潛意識及兒童的心理,似乎把人類人生的成敗都歸結到了兒童期,未免將兒童期成長的作用有點太誇大化了,可是經過後面內容的閱讀才明白,這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鋪墊。

經歷著青春期的我們是否有過叛逆,是否因為和父母意見不同而產生衝突呢?而我們的家長或許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教育孩子,不太考慮到孩子的感受和想法,常常是大人和孩子產生衝突的原因。雖然孩子在年幼時對父母的這些強迫沒有反抗能力只能接受,但長期如此對孩子的個性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這種衝突所產生的後果幾乎會無限擴充套件,就像一塊石子扔進平靜的湖面時傳出去的波一樣。在大人的眼裡,孩子熱衷於一些瑣碎的、毫無用處的事物,他們為此感到不可理喻,他們認為孩子的自由探索行為是很幼稚的,這個過程是很緩慢的,他們企圖將一切事情代勞。但對於孩子來說,這些探索是可喜、有趣的,他們從中得到了滿足感。比如,孩子會要求自己紐紐扣、繫鞋帶,他們會完全沉迷在這些在大人看來是再簡單不過的工作中,在一遍遍的嘗試、重複中探索、發現、興奮著、愉悅著,但大人們看不下去了,最後穿衣穿鞋等基本生活技能完全由成人代勞。而蒙臺梭利很重視兒童的基本生活技能訓練,她做了專門用於訓練兒童繫繩子的工具。

我也曾比較身邊幾個同學。因為是鄰居從小一起長大,所以對彼此的家庭狀況非常瞭解。從小被父母管得很多的孩子,從小學習不錯,長大後非常循規蹈矩,按照父母既定路線長大、工作,但遇到挫折便會茫然不知所措,產生心理上的問題;而從小因父母忙於生計不太管教的孩子,小時候學習一般甚至偏下,但是卻有極強的生存能力,遇事有主見,敢於創業,現在生活也非常幸福。

在後面的講述中,蒙臺梭利講到的關於對幼兒的教育,無一不是以尊重幼兒為前提下,儘量讓幼兒在最自然的環境下,在自願與自我選擇的條件下進行蒙氏工作,從而總結經驗,完成自我知識的提升!試想想,處在這樣環境下的孩子怎會不快樂,我想這是孩子的心裡肯定是最輕鬆愉快的,而我們知道快樂容易產生興趣,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孩子有興趣,還怕他不會學習嗎?所以作為一個孩子的教育者,首先對孩子的心理進行一定的揣摩與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這會讓你的教育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反,如果只是一味的對幼兒進行死教育,從來也不考慮他們的心理狀態及需要,勢必會造成煩躁與牴觸的心理,即使是成人也不會有什麼學習熱情,更不要說什麼學習成果了的。

所以,成人如果給予孩子不恰當的幫助或以不科學的教養觀去教導孩子,過分地給予些什麼、看到孩子發生錯誤急著想幹預些什麼,還不如做一個觀察者,給孩子充分的空間和時間,讓其自然地展現和成長。於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這也許讓那些擁有“滿腹經綸”的父母們大吃一驚,但,事實確實如此。

於是,我知道了一般傳統教學法的老師與蒙特梭利教學法的老師的根本不同:

一般傳統的'學校,老師只是認識小朋友的行為,知道要照顧他們,也知道為了教育他們應該做些什麼;

蒙特梭利的老師,眼前應是一位還沒有被認識、完全有待於被瞭解的孩子。站在孩子旁邊,觀察孩子。讓孩子在自理中獲取生理的獨立,在自由選擇中獲取意志的獨立,在無止盡的獨立工作中獲取思想的獨立。

關於這本書,還有很多需要我們去了解的知識與內容,我想在今後的時間我將進行第二遍的閱讀,相信將會有更大的收穫與驚喜。

幼兒教育書籍的讀後感 篇4

這是一本記載幼兒教師與幼兒之間的行為往來的書籍,書中以案例的形式記載了若干個師幼互動行為,同時,他用35張圖表將研究的成果以資料的形式給我們展現了孩子在對人、對事所持的各種內在的尺度,寄予的各種期望、企盼、要求等,呈現孩子的心靈世界。

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每個人的一生都好比一條有起點和終點的線段,註定了要和其他的線段相遇、相交接成一個又一個網點,直到生命結束,每個人都有了一張標誌他曾經作為人生存過的網。想了解一個人、瞭解他人對他的影響,我們不能只是停留於檢視他所編織的靜態的網,而是要去親歷一下他與他人相交接的動態的過程。因此,書中作者用了許多發生在幼兒園的真實的師幼互動案例描述性的記錄了孩子的幾多歡樂、幾多愁!走進教師與幼兒的現實生活場域,走進了他們進行行為往來的一個又一個的微小空間。在這些案例中孩子們具有獨特的內在尺度、動機、意願、需要與衝動。以及老師時如何去了解孩子、知道他們的思想,並花很大的精力去為孩子“創造好”的環境和條件等等。作者以主管的關注者的身份對師幼互動行為發表種種先見,力圖以白描的手法展現師幼互動行為的現實所在。

以上是我在粗淺的翻閱這本書後的一點體會,在以後的日子裡我還將細讀書中的許多案例,感知它深刻的涵義,體會身臨現場與孩子發生的一切……

幼兒教育書籍的讀後感 篇5

近來開始捧讀《愛的藝術》一書,這是當代心理分析學家弗洛姆的一部名作。對於愛情這個亙古永恆的字眼,作者作出了不同於一般人的闡釋,令人眼前一亮。

長久以來,我們都認為,只要讓自己變得足夠有吸引力(或者至少看上去是那樣),我們距離收穫愛情就更近了一步。於是男人們追求更高的權力和更多的財富;女人們則透過精心裝扮和各種人工“打磨”,努力構築一副更美的軀體。依作者所言,我們都在試圖讓自己變得“可愛”,“而大多數人所指的‘可愛’基本上是時髦和性吸引力的混合物”。的確,我們認為一個男人或女人“可愛”,的確很難拋開他(她)的社會屬性來評價。譬如高富帥和白富美們賣個萌可稱之為可愛,矮窮矬們絲賣個萌倒顯得面目可憎了。

另一方面,我們告別了僅憑父母之命、媒妁之約就決定婚姻的時代。自由戀愛帶來的福祉之一,就是我們對潛在的伴侶擁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如同一首歌唱到的“放手去愛不要逃”一樣,情感專家們也鼓勵年輕人勇敢去追求愛、體驗愛,打怪升級,愈挫愈勇,直到足夠牛掰去幹翻一個大Boss,覓得金龜婿,抱得美人歸。弗洛姆敏銳地指出,時下的婚配,更多關注“愛的物件”,而非“愛的作用”。用更容易理解的語言來解釋,就是我們更多考慮如何搞定他(她),而忽視瞭如何去愛他(她)。

在市場經濟思潮席捲的今天,互惠互利的契約成為了維繫社會關係的一條重要紐帶,看上去一切都可以成為被交易的物件。我們用現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購買商品,自己的脖頸上也被套上一個無形的價碼籤,走入婚戀市場待價而沽。“績優股”、“潛力股”、“經濟適用男”、“招商銀行”等辭令常被用來比喻男性和女性在婚配上的顯性或隱性價值——原諒我竟使用了這麼多經濟學術語,只因婚配的過程實在是一場雙方價值精確匹配的過程。

弗洛姆認為,成熟的愛應該是一種不損失個人“完滿性”和“個性”前提下的結合,是人類的一種積極力量。我們的日常活動,絕大多數都是目標指向的,其動機通常不會引起我們的關注。以工作為例,我們可能是為了養家餬口,可能是為了填充時間,可能是為了積聚財富……大部分人是被動地從事工作。至於我們無需鞭策和驅使,也自發地在每天完成每一道工序、每一篇文稿、每一個行程之類,很大程度上是長期地被動接受變成了習慣而已。如果有人對此提出異議,那麼去問問身邊的人,有幾個人從事的職業是其真正喜愛的,或許就會理解一二。

愛則不同,愛是一種積極的活動,是一種主動的行為,它的主要特徵是“給予”,而非“接納”。弗洛姆認為“給予是潛能的最高表現”。在給予的過程中,可以充分體驗到自己的力量、財富。譬如兩性關係,只有雙方都進行給予,才能是一場酣暢漓淋的魚水之歡——如果男性沒有獻出雨露恩澤,如果女性沒有充分開放門戶和盡心配合,這場交融一定是欠缺快感的。而且,女性更多的付出還在後面,孕育胎兒和哺餵嬰兒的階段,不正是展現世上最偉大的母性之愛的美好時光。

於是作者提出這樣一種觀點,或者說建議:發揮愛的藝術,除了堅強信念的支撐,還需要讓自己保持能動性。既然愛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我們必須積極調動起全部身心投入其中。勤於用眼、勤於動手、勤于思考、勤於感知。這往往和我們的生活態度有所關聯——不會有這樣的人,在愛的方面長袖善舞,而在其他方面毫無建樹。如果一個人在其他的方面不是一個具有創造性的人,那麼在愛的方面,我們很難指望他(她)會付出積極而有建設性的行動。

愛是兩個人情感之紐帶。無論是戀人,還是親人、同事乃至陌生人,人們結成的一切社會關係,都在倫理觀的框架下執行。我們所公認的最理想的社會關係之一,就是完全遵循公平原則——不僅在市場裡如此,社會生活中亦如是。我們都讚賞“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做法;但對那些捨己為人,做出犧牲而不求回報的做法,通常是敬而遠之的。這說明,像《感動中國》裡宣揚的那些無差別、不設定任何前提的愛,雖然被我們所敬仰,但尚未成為社會大多數人所持有的思想和覺悟——雖然那是更接近愛的本質的狀態。

弗洛姆在書的末尾,略帶悲觀地指出,“在現有的制度下,能愛人的人,是例外;在當今西方社會中,愛是一種邊緣現象”。他所希冀的,是在那種純粹的愛在全社會蔚然成風的伊甸園,人們戰勝了人性中的自私,停止對自身利益的追逐,更加公正無私地對待身邊的每個人——這注定是一段遙遠的征程。

人類能自洪荒歲月到達繁榮的今天,以一種新的視角來審視,人類的歷史其實是一部愛的史書,個人、族群、城邦、國家、民族,因愛而團結或分離;因愛而爭鬥或和平;因愛而生長或消亡。回顧歷史,我們能在很多故事中,找到愛在各個社會層面上的、以各種形式表現的事例,我們能看到,那些偏激的愛、狹隘的愛、自私的愛甚至變態的愛,都在上至英雄偉人、下至販夫走卒的身上上演著——但是,如果愛不是一種理性的堅定信念,那麼我們的祖先也許早就滅亡在某一此戰爭中了。我們還在這顆蔚藍星球上繁衍生息,那就是愛存在的最好證據,她還在維繫和供養著我們。

在這個日新月異而又精彩紛呈的時代裡,我們每一天過得忙碌而充實,似乎無暇停下來認真審視自己的內心,到底什麼是我們最根本而真實的需要?如果愛是人類生存問題的唯一理性答案,那麼我們就要相信愛、思考愛、探究愛、發掘愛,去還原和呈現愛的本來面貌,無限接近於愛之真諦。